农村护理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现状及对策
养老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分析

养老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分析养老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分析养老问题一直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存在的社会问题。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然而,当前的养老现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养老服务不足、养老金不足、养老设施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首先,养老服务不足是当前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老年人口逐年增加,而养老服务供给却滞后于需求。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养老服务资源极度匮乏。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养老服务的投入,增加养老服务机构的数量和质量。
此外,还需加大对养老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以提供更加优质的养老服务。
其次,养老金不足也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当前的养老金水平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要。
这主要是由于养老金制度的不完善和资金缺口导致的。
因此,我们需要改革养老金制度,建立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养老金体系。
具体而言,可以采取逐步延长退休年龄、适当增加个人缴费比例等方式,增加养老金收入的来源。
此外,在资金缺口方面,可以引入多元化的养老金投资方式,提高资金回报率,以缓解养老金不足问题。
另外,养老设施不足也是当前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许多地区的养老设施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地区,养老设施缺乏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养老设施的投入力度,增加养老机构的数量和质量。
此外,还应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养老设施的建设,通过多种方式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此外,还需要加强养老服务的“家庭化”。
当前,许多老年人由于经济、生活等原因无法进入养老机构,只能依靠家庭来养老。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家庭养老的支持和指导,提供相关的政策和服务。
可以通过加强对家庭养老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同时还可以建立健全家庭养老服务网络,提供家庭养老的相关信息和帮助。
最后,还需要提高老年人的养老意识和养老能力。
农村养老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养老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问题描述农村养老是一个广泛关注的问题,根据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加剧和社会发展趋势,农村养老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1. 老龄化人口增加随着农村劳动力老龄化,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这导致了养老资源的紧缺和养老服务的不足。
2. 养老资源不足农村地区养老资源相对匮乏,养老院、养老设施等老年人的宽容性不足。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地区养老设施的配套建设相对滞后。
3. 养老服务不完善农村地区养老服务网络相对薄弱,养老医疗、养老护理等服务不完善。
同时,农村地区缺乏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和培训机构。
4. 养老金难题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金相对较低,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政策对于农村地区养老金的发放与监管也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为了解决农村养老问题,采取以下对策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增加养老资源1.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建设和提升农村养老设施,包括养老院、护理中心等,提高老年人的宽容性。
2.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养老产业,引导社会资本向农村养老产业发展,提升养老资源供给。
2.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1.增加养老服务人员数量,通过培训和政策支持,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
2.加强养老服务网络的建设,在农村地区建立养老服务站点,方便老年人享受到养老服务。
3. 提高养老金水平1.加大农村养老金的发放力度,提高养老金水平,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2.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养老金发放机制,确保养老金的公正、透明和安全发放。
4. 加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1.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加强对农村老年人的保障,提高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和保障水平。
2.推动养老保险与养老服务的有效衔接,提升老年人的养老保障水平。
结论通过以上对策的实施,可以逐步解决农村养老面临的问题。
同时,政府、社会和个人应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更加完善的养老服务和保障。
这既能够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也能够促进农村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基层养老服务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基层养老服务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区建设水平逐步提高,养老服务日益重要。
但由于我国养老服务事业起步较晚,养老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滞后,规模和能力严重不足,还有很多亟需改善的地方。
一、存在的问题1.资金投入不足,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滞后。
相对于机构养老,各级财政对居家和社区养老投入相对少。
以xx为例,xx 市养老机构建设累计投资预计将超过xx万元,而用于居家和社区养老的投资累计约为xx万元,资金明显偏少。
一方面,享受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人数少、标准低,由于市县两级无资金投入,对象仅限于经济困难老年人和分散特困供养人员。
另一方面,老年人养老消费的观念还没有确立。
大部分老年人收入低,仅限于维持基本生活,家庭经济情况较好的老人和子女也不愿或不习惯为养老服务付费,居家和社区养老滞后。
2.城乡日间照料中心运营管理不规范。
日间照料中心在实际运营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无运营经费。
中心在建设过程中有明确的政府资金保障,但在建成运营过程中,缺乏持续的资金支持,导致日间照料中心服务设施不足及日常运营难以为继,未能发挥良好的社会效益;二是无专职管理人员。
城乡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成后交由所在村(居)委会管理,两委人员人力有限,且忙于辖区日常行政事务,只能兼管,没有专人管理运营;三是活动开展不正常。
按照已建成数量看,城乡日间照料中心的覆盖率较高,但能正常运营的很少,城市一部分开展服务的,仅限于不定期组织开展文化娱乐、健身康复、针灸理疗等服务,日间托养照料服务基本没有开展,日间照料中心未能发挥作用。
四是城乡老年人参与度不高。
多数老年人都不愿到社区接受日间照料服务,尤其是农村老年人不习惯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子女也不支持。
3.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短缺,服务能力与专业化水平较低。
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培养明显滞后,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和养老护理人员短缺。
以xxx为例,共有专业养老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xx个,从业人员约xx人,而面对全市xx万老年人的服务对象。
养老服务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养老服务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养老服务业是指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娱活动等服务的行业。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养老服务行业也在快速发展。
然而,养老服务业存在着一些主要问题:一、养老服务资源不足。
目前我国老年人比例不断增长,但养老机构的数量和规模相对较少,无法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和一些欠发达地区,养老设施匮乏,老年人面临着服务不足的困境。
二、养老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养老行业的快速发展,有些养老机构是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而开设的,缺乏经验和专业知识。
一些机构质量不高,服务水平低下,存在着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的问题。
同时,养老服务行业也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导致服务质量的参差不齐。
三、养老服务人员素质不高。
养老服务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目前行业中存在着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
一些养老院缺乏专业的医疗护理人员和康复护理人员,导致老年人的健康护理和康复服务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四、养老服务成本高昂。
一方面,养老服务的成本相对较高,导致一些老年人无法承担得起养老服务。
另一方面,养老机构运营成本高,一些养老机构为了降低成本,降低对老年人服务的投入,从而影响了服务质量。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提升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一、加大养老设施建设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养老设施的投入,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建设更多的老年人活动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和养老院等服务设施,提高养老服务资源的供给。
二、加强行业监管和规范。
政府应加强对养老服务行业的监管,建立完善的行业标准和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监督和考核,提高服务质量。
三、加强养老服务人员培训。
鼓励养老服务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同时加大对养老服务人员的招聘和培训力度,提高行业整体素质。
四、探索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
推动社区养老服务和家庭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支持和帮助,降低老年人的养老成本同时增加其生活质量。
关于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关于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农村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变得日益重要。
然而,目前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下面我将列举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首先,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的规模相对较小,缺乏足够的财力和人力资源支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的财政投入,增加资金支持。
同时,可以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这个领域,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吸引更多的人力资源投入。
其次,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不高,存在着人员素质低、设施设备落后等问题。
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二是加大对设施设备的更新投入,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设施条件;三是鼓励农村养老服务机构与更多的医疗机构合作,提供一体化的养老和医疗服务。
此外,农村养老服务机构中的平价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由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很多人面临着支付不起高昂养老费用的困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适当减免农村老年人的养老费用,同时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养老金的保障。
最后,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的宣传推广力度不够。
许多农村老年人对养老服务机构的了解不深,存在信息不畅、认知不足的问题。
为了加强宣传推广,可以通过建立官方网站、举办宣传活动、组织培训等方式,提高养老服务机构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存在问题的同时,也有相应的对策建议。
通过财政投入、人员培训、设施设备更新、价格优惠等措施,可以促进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提高服务质量,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加强宣传推广,提高农村老年人对养老服务机构的认知和接受度,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和创新。
农村养老服务机构是满足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的重要机构,但其发展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目前,农村养老服务机构普遍规模小、服务质量低、宣传推广不足等问题仍亟待解决。
农村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农村养老服务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资金缺乏: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所需的资金相对不足。
这导致养老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困难,服务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2. 人才短缺:农村地区缺乏专业的养老服务人才,包括养老护理人员、康复师等。
这导致服务水平相对较低,无法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3. 养老服务设施不足:农村地区养老院、社区养老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数量不足,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居住和照料需求。
老年人面临居住环境差、服务不便等问题。
4. 养老服务质量不高:由于缺乏监管和标准,一些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存在服务态度差、管理混乱等问题。
为解决农村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加大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养老服务的政策支持力度,提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资金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务。
2. 建设完善的养老服务网络:完善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网络,包括建设养老院、社区养老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确保老年人有充足的照料和居住选择。
3. 培养养老服务人才:加强对农村地区养老服务人才的培训和引进,提高养老护理人员和康复师等专业人才的数量和素质,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4. 强化监管和标准化管理: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的监管机制和标准化管理体系,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监督检查,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5. 推动社区参与:鼓励社区组织、志愿者等参与农村养老服务,提供居家养老、社区互助等形式的支持和服务,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6. 加强宣传和教育:加大对农村养老服务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老年人和家庭对养老服务的认知和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和利用养老服务资源。
7. 推动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完善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制度,确保老年人能够获得养老金和相关福利,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提高养老生活质量。
8. 加强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建设:鼓励和支持农村地区建设多样化的养老服务机构,包括日间照料中心、护理站等,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选择。
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为乡村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服务。
然而,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全面评估,并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思考和参考。
1. 服务人员短缺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通常面临着服务人员短缺的问题。
在农村地区,人口外流、劳动力不足等因素导致了养老服务人员的不足,难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招聘、培养和引进养老服务人员来增加服务人员的数量。
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运用在线平台,将城市的养老服务人员与农村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进行对接,以缓解服务人员的不足。
2.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是另一个问题。
一些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由于资金不足、管理不善等原因,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导致老年人对养老服务产生疑虑。
为了提升服务质量,需要加强对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监督与管理。
政府可以加大对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财政支持,并建立相应的监管机构,对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和监督。
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应该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确保服务质量的一致性和标准化。
3. 服务范围有限由于资源有限和服务供给不足,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通常较为有限。
一些偏远地区的老年人往往无法享受到适当的养老服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建立多级服务体系,通过与乡镇、县级的养老服务机构合作,共享资源,拓展服务范围。
可以引导社会力量和企业参与到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中,提供更多的服务供给,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4. 缺乏社会关怀和心理支持除了物质上的照料,老年人更需要的是社会关怀和心理支持。
然而,目前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往往缺乏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师,难以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鼓励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师参与到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中,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
农村养老现状及对策

农村养老现状及对策农村养老问题是中国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农村老年人口的增加,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
目前,农村养老存在较多困难和挑战,但也有一些对策可以采取来改善农村养老现状。
首先,农村养老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养老设施不足。
由于历史和经济发展的原因,很多农村地区缺乏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设施。
对此,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养老设施的建设投入,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院和日间照料中心,提高农村养老设施的数量和质量。
其次,农村养老问题还体现在养老服务不完善。
由于农村地区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相对较弱,农村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面临着医疗保障不足、康复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对此,政府可以建立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提供全方位、综合性的医疗保障和康复服务。
同时,加强对农村医疗机构的培训和监管,提高农村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再次,农村养老问题还涉及到子女抚养责任的履行困难。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农村老年人离开家乡去城市工作或居住,导致农村养老问题更加突出。
政府可以通过推出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农村青年返乡创业就业,提供更多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家乡安居乐业。
同时,可以加大对农村老年人的福利和养老金给予力度,提高其生活保障水平,减轻子女的抚养压力。
此外,农村养老问题还需要加强社会的关注和参与。
将农村养老问题纳入社会发展议程,加强舆论引导,提高公众对农村养老问题的认识和关注度。
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农村养老事业,通过组织志愿者、成立养老协会等形式,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娱乐活动、心理辅导等服务,帮助他们建立起积极健康的养老生活。
最后,农村养老问题也需要加强科技创新的支持。
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设备,发展农村养老的远程医疗、健康监测、生活辅助等服务,提高养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加强对养老科研和技术创新的支持,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相关研究和创新,在养老设施和服务方面不断推陈出新。
农村养老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养老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一、引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农村养老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影响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当前农村养老的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改善农村养老状况提供参考。
二、农村养老的现状(一)老龄化程度加深近年来,我国农村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口占比持续上升。
据数据显示,农村老年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高于城市,达到了23.81%,而城市仅为15.82%。
同时,高龄化水平也在持续升高,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占乡村人口的比重为3.2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一趋势对农村养老服务和保障体系提出了严峻挑战。
(二)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传统上,农村养老主要依赖家庭子女赡养。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迁移的加速,农村家庭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家庭规模缩小,子女数量减少,且大量青壮年人口外出务工或定居城市,导致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
许多农村老年人面临“空巢”或“独居”的困境,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成为突出问题。
(三)养老服务设施不足与城市相比,农村养老服务设施普遍匮乏且分布不均。
许多农村地区缺乏基本的养老服务设施如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等,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同时,已有的养老服务设施也存在服务质量不高、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难以吸引老年人入住。
(四)养老金待遇偏低虽然国家建立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但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金待遇普遍偏低。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农民缴费能力有限,导致养老金积累不足,难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此外,养老金的增长机制也不完善,无法有效应对通货膨胀等经济压力。
(五)医养结合发展缓慢医养结合是农村养老的重要方向之一,但目前农村医养结合发展缓慢。
一方面,农村医疗资源相对匮乏且分布不均,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医疗需求;另一方面,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之间的衔接机制不健全,导致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难以获得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指在农村地区为老年人提供的日间照料、医疗护理和生活帮助等服务设施。
随着农村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
然而,目前在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才能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和运营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
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不均,导致各地区的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存在着规模和配套设施不足的问题。
一些区域甚至出现了设施简陋、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需要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加强监管,确保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和运营符合相关要求,能够为老年人提供舒适、安全、便利的生活环境和优质的服务。
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专业化和人才队伍建设依然不足。
在许多农村地区,由于服务中心的管理和运营人员缺乏专业培训和经验,导致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应当加强对服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
吸引和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投身于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和运营,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和能力。
再次,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信息化建设存在薄弱环节。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提升服务水平和效率的重要手段。
然而,由于一些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导致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信息化建设滞后,无法满足老年人生活的多样化需求。
应当加大对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化技术在服务中心的应用,提升服务水平和效率。
在现代化背景下,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服务体系和服务内容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拓展。
随着社会发展和老年人需求的多样化,传统的养老服务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应当推动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社区医疗机构、康复机构、文化娱乐机构等多方合作,构建一个更加全面、便利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的需求。
也应当丰富服务内容,增加医疗护理、文化娱乐、康复保健等多元化的服务项目,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农村养老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村养老问题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农村养老问题的现状目前,我国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老年人口比例逐渐增加,养老压力不断增加。
由于农村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农村老年人的经济状况普遍较为困难,缺乏充足的养老金来源。
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养老服务设施不足,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农村地区的养老观念相对落后,传统观念仍然存在,在养老方式和模式上存在不少问题。
农村养老问题的现状十分严峻,急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解决。
1.2 养老问题的影响农村养老问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负担加重。
随着农村老年人口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不断下滑,养老问题已成为农村家庭的一大负担。
许多农村家庭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照顾老人,给家庭经济造成一定压力。
2. 人力资源浪费。
由于缺乏科学的养老保障体系,许多农村家庭不得不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照顾老人上,导致劳动力资源的浪费。
这不仅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生产效率,也限制了青壮年劳动力的发展空间。
3. 社会稳定受到威胁。
由于农村养老问题的存在,一些老年人无法得到应有的照顾和关爱,导致他们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增加,甚至出现一些社会不稳定因素。
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4. 老年人生活质量降低。
由于缺乏养老保障和服务设施,许多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较低,面临着生活困难和孤独等问题,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
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正文2.1 农村养老问题的原因分析一、缺乏长期规划和保障机制农村养老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长期规划和保障机制。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导致农村老年人面临养老风险的不确定性。
很多农村老年人缺乏足够的养老金或其他养老保障,无法应对养老生活的需求,使得他们的生活质量大幅下降。
二、缺乏养老服务设施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设施相对匮乏,很多老年人无法获得专业的养老护理和服务。
关于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关于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加剧,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如基础设施薄弱、服务质量不高等。
针对这些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与对策。
首先,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在基础设施方面存在薄弱问题。
为了提高设施的硬件条件,政府可以加大财政投入,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农村养老服务机构进行设施改造和扩建。
此外,可以引入社会资本,吸引更多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行业,促进产业链的完善与扩展。
其次,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亟需提高。
政府可以加强对该行业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员工的技能和服务意识,适应老年人的特殊需求。
此外,可以与相关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定期的健康检查和医疗服务,为养老服务机构的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照顾。
再次,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的财务问题也亟待解决。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减免养老服务机构的税收负担,降低运营成本。
同时,可以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机构的运营,通过股权投资和捐赠等方式增加财务来源。
此外,要加强农村养老服务机构与社区居民的联系与互动。
政府可以加强社区居民对养老服务机构的参与和监督,建立养老服务机构与社区的有效沟通渠道。
通过举办养老知识讲座、养老活动等形式,增加社区居民对养老服务机构的了解和支持,提高服务的受益面和覆盖率。
综上所述,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能力、解决财务问题以及加强与社区居民的联系和互动等措施来解决。
只有政府、社会资本和社区居民共同努力,才能推动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健康有序的发展,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
除了上述提到的问题和对策,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发展还面临以下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首先,人才缺乏是一个关键问题。
农村缺乏专业的养老护理人员,导致养老服务质量难以保证。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培养、吸引和留住养老服务专业人才。
政府应加大对养老服务人才的培训和引导力度,鼓励高校和培训机构开设相关专业课程。
农村养老福利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基本对策

农村养老福利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基本对策摘要: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构建全民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但现阶段我国农村存在家庭养老服务功能弱化,养老保障水平不足;政府保障支持不到位,市场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农村养老市场化程度低;农村养老观念保守,养老保险参与意愿不强等困境。
通过守牢家庭养老底线、破除农民僵化的养老思维、发展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的内容形式、推动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的多方参与,改革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的筹资制度可有效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
关键词:农村养老、养老福利服务一、农村养老福利服务的基本现状我国已于1999年迈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比重逐年增加。
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城市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退休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但农民的退休制度尚未建立,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1]由此可见,解决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不仅是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应有之义,更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
(一)、居家养老服务目前,我国农村重点的居家养老服务对象:空巢老人、高龄老人、失能老人、低保老人以及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
为五保老人提供必要的生活照料以及家政服务等,这也是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2]。
农村养老基本上是政府主导的兜底性养老,由政府出资设立养老院,但养老的基础设施不足以满足众多的老人,保障老年人温饱为兜底服务,以村委会成立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大多以村两委和社会组织及志愿者作为主要工作人员,他们也是为居家老人提供服务的核心力量。
由于资金有限,农村养老机构只能在温饱上提供保障,精神上保障不足,使得农村养老在服务上无法快速提升。
关于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关于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成为重要的议题。
然而,在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首先,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的数量不足。
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很多农村地区没有能够提供良好养老服务的机构。
这导致了很多老年人无法享受到完善的养老服务,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困难。
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的资金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
其次,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的专业化程度不高。
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缺乏专业的养老护理人员和相关服务人员。
这限制了农村机构提供高质量的养老服务的能力。
针对这一问题,应加大对农村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提供更好的服务。
再次,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的设施和设备条件有待改善。
很多农村养老机构的设施和设备陈旧、简陋,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其设施和设备水平,为老年人提供更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最后,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一些农村养老机构存在服务态度不好、服务内容单一等问题,不能真正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为改善这一现状,应加强对农村养老机构的监管,提高服务标准,引导机构加强日常管理,提升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存在问题主要包括数量不足、专业化程度低、设施设备条件差以及服务质量不高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加大资金支持和管理力度,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改善设施和设备条件,提高服务质量。
只有通过这些努力,才能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促进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除了前文提到的数量不足、专业化程度低、设施设备条件差以及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之外,还包括财务困难、地域差异、社会认知和观念等方面的问题。
首先,农村养老服务机构面临着财务困难。
农村互助养老面临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互助养老面临问题及对策建议农村互助养老面临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农村养老问题逐渐凸显。
农村互助养老作为解决老年人养老难题的一种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势。
然而,农村互助养老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资源不足、承载能力不足等。
本文将对农村互助养老面临的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农村互助养老面临的问题1. 资源不足:农村地区养老资源相对匮乏,养老设施和服务供不应求。
老年人面临缺乏经济来源和社会保障的困境,互助养老项目难以得到充分支持和发展。
2. 承载能力不足:农村家庭养老主要依赖于家庭成员的照料,但由于迁徙、留守儿童等原因,家庭承载能力有限。
面对众多老年人,家庭难以提供持续、全面的养老服务。
3. 缺乏专业化服务: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缺少专业护理人员和设备,无法提供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老年人面临着医疗保障、心理支持等方面的困难。
4. 社会认知不足: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受限于社会认知,缺乏社会支持和推广。
人们对互助养老的认识和理解有限,导致互助养老项目发展缓慢。
二、对农村互助养老问题的对策建议1. 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互助养老的政策扶持力度,提供资金支持、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互助养老项目的发展。
2. 建设养老设施与服务网络:加大农村养老设施的建设力度,提供全面的养老服务,包括康复护理、医疗保障、心理支持等。
建立养老服务网络,整合社会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培育养老专业人才: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与引进,提高农村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鼓励农村大学生、退休人员等参与养老服务工作,增加人力资源。
4. 加强宣传推广:加大对农村互助养老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互助养老的认知和理解。
通过媒体、社区等渠道,向农村老年人普及互助养老的相关知识,鼓励他们参与互助养老项目。
5. 强化社区参与:发挥社区组织在农村互助养老中的作用,建立养老志愿者队伍,开展家庭走访和帮扶工作,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和精神支持。
农村养老机构发展现状

农村养老机构发展现状
一、机构数量与规模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农村养老机构数量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然而,相较于城市,农村养老机构的规模普遍较小,设施相对简陋。
这主要是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资源有限。
二、服务设施与质量
目前,许多农村养老机构的服务设施仍不完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虽然一些机构配备了基本的养老设施,如床铺、桌椅、电视等,但这些设施往往比较陈旧,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此外,农村养老机构在医疗、康复、心理等服务方面的提供也较为有限。
三、护理人员配备
农村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普遍不足,且专业化程度不高。
目前,大多数护理人员为当地的农村妇女,她们的养老护理知识和技能相对欠缺。
此外,由于待遇较低,护理人员流动性较大,不利于机构的稳定运营。
四、政策支持与监管
政府对农村养老机构的政策支持力度正在逐步加大,包括资金补贴、税收优惠等。
然而,政策的落实情况并不理想,许多机构并未享受到政策的红利。
此外,政府对农村养老机构的监管也存在不足,如对服务质量的监督、对价格的管控等。
五、居民认知与接受度
受传统观念影响,部分农村居民对养老机构的认知存在误区,认为入住养老机构意味着子女不孝或家庭贫困。
因此,他们对养老机构的接受度较低。
但也有一部分居民开始逐渐认识到养老机构的优势,选择入住养老机构的意愿有所增强。
六、机构经营状况
由于上述种种因素的制约,农村养老机构的经营状况普遍不佳。
很多机构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生存压力较大。
部分机构甚至面临倒闭的风险。
关于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关于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经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养老服务机构作为提供养老服务的重要载体,在满足老年人基本养老需求、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与城市相比,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及服务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
因此,加强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为广大农村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已成为当前亟待重视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问题一是政策资金投入相对不足。
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当前主要资金来源是依靠政府投入,而当下农村老年人群规模庞大,政府的财政资金投入有限,难以满足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需要。
加之,对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的扶持政策尚不系统健全,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缺乏较为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是专业技能人才匮乏。
由于农村地区养老服务发展相对较晚,缺乏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机制,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普遍不足,一些养老从业人员会倾向于去城市寻求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加之,农村地区养老服务市场化程度不高,导致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薪酬待遇相对较低,难以吸引优秀的养老服务人才。
三是市场化程度不高。
市场运作机制尚不完善,机构养老主要还是以公办运作为主,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机制尚未真正形成。
老年人服务市场尚不成熟,缺乏有资质的为老年人服务实业机构和中介组织的龙头引领。
养老服务理念较为落后,老年人靠子女养老的传统观念影响较深,自费购买所需养老服务的理念尚未形成。
四是基础设施尚不完善。
一些养老服务机构所处的场地较小,无法满足老年人活动、休息、娱乐等多方面需求。
一些机构建设标准和规范不高,没有按照养老服务机构的标准进行建设,导致建设质量不达标,不能有效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老年人生活所需的医疗、保健、娱乐等设施也相对不足,图书室、文化活动室等公共文化设施缺少,老年人的文化娱乐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五是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目前,农村养老仍然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和互助养老为辅,养老服务机构存在数量少、规模小,服务质量不高、服务内容单一等问题,很难提供多样化、专业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
我市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市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对策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duc,指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
自汉起作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
也指对付的办法或策略。
本站今天心准备了我市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有所帮助!我市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近年来,随着我市人口老龄化的日趋突出、老年社会悄然来临,敬老养老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国家高度重视的重点工作之一。
抓实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农村协调发展的需要,是保障老年人沐浴改革开放成果、满足老年人物质文化需求的需要,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维系家庭细胞和谐和农村稳定的需要,也是实现老龄事业与整个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需要。
一、基本情况十二五期间,我市老龄化速度日益加快。
截止20__年底,全市常住人口250.7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39.55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5.78%。
空巢老人15.87万,占老年人总数的40.1%,其中农村空巢老人12.1万人,占空巢老人的四分之三强。
预计到"十三五"末,我市老龄人口数将达到52万以上,占常住人口比例20%以上。
在我市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人均财富不足、老年人口基数较大的前提下,已日益显现出老龄化、高龄化和空巢化的发展趋势,直接导致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出现未富先老的局面。
从我市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来看,全市有农村福利院70个,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366个,对于解决农村群众养老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由于我市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整体落后于城镇的现状,农村养老问题依然严峻,农民的养老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二、存在问题1.传统养老的功能开始弱化。
传统的家庭养老是目前农村养老的主要形式,是以血缘和亲情作为根基,以强烈的道德感和责任心为约束,由家庭成员为老年人提供衣、食、住、行等生活保障的养老方式,主要是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藉三个方面。
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养老服务业是指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等问题的社会领域。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服务业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行业。
然而,目前养老服务业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结合现状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养老服务业的供给不足。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养老机构、养老社区等供给设施不足,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尤其是在一线城市,供应养老服务的机构欠缺,导致老年人排队等候、无法落实的情况时有发生。
而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更是滞后。
其次,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有待提高。
现有的养老服务机构中,人员素质不尽相同,很多机构缺乏专业的养老护理人员,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此外,养老服务机构运营成本高、效率低,加上绩效考核不完善,导致一些机构缺乏动力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最后,养老服务领域监管不规范。
养老服务的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导致一些机构违规行为屡禁不止。
特别是在利用老年人财产进行金融诈骗、虐待老人等恶劣行为方面,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容易造成老年人的权益受损。
针对以上问题,制定以下对策:首先,加大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
政府可以加大对养老服务建设的投入,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行业。
同时,推动养老社区、老年公寓等多样化的服务模式,提高供给的多样化和适配性,满足老年人不同方面的需求。
其次,提高养老服务机构人员的培训和素质。
加强对养老护理、康复护理等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政府可以鼓励和支持相关机构和学校开设养老护理专业,吸引更多有意愿和能力的人才投身养老服务事业。
此外,养老服务机构的运营模式和管理制度。
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提高效率和运营质量。
建立健全质量评价、绩效考核和监管机制,对养老机构进行动态管理和监督,保障养老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最后,加强养老服务领域的监管和执法力度。
完善养老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养老服务机构的准入标准,严格监管养老服务机构的运营行为,打击非法机构和恶意养老服务行为。
农村养老服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农村养老服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养老服务在我国日益重要,然而,大部分养老服务资源仍然集中在城市,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落后且不完善。
本文将从农村养老服务的现状开始,探讨其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农村养老服务的现状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存在一系列问题。
首先,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匮乏。
由于农村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许多地区的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等设施建设滞后,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其次,农村居民的养老观念相对滞后,多数农民认为养老是子女的责任,导致他们并不重视养老服务的发展。
此外,供养子女向城市转移、留守老年人增多、养老金缺乏等问题也影响了农村养老服务的发展。
二、农村养老服务的发展趋势尽管目前农村养老服务存在诸多问题,但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农村养老服务的发展潜力巨大。
未来的农村养老服务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
1. 政策支持的深入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养老服务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出一系列积极的政策措施,包括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和金融创新等,以促进农村养老服务的发展。
2. 建设多样化的养老设施未来,农村地区的养老设施建设将更加多样化。
除传统的养老院之外,还会建设更多的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养老站等,以满足不同家庭和老年人的需求。
3. 加强养老护理人员培训为了提高农村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培养一支专业的养老护理人员队伍至关重要。
未来,政府将加大养老人员培训的力度,提升其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照料和关怀。
4. 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农村养老服务的发展将涉及更广泛的产业链发展。
包括养老院建设、养老托管服务、养老护理用品制造等,这将为农村地区带来更多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
5. 引入科技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的农村养老服务将更多地借助科技手段。
例如,智能化的养老设备、人工智能辅助服务、远程医疗等,将使养老服务更便捷、高效。
三、解决农村养老服务问题的对策为了解决农村养老服务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村卫生 2019年3月第6期总第154期China 's rural health,March 2019,No.6,Total No.156
73
农村护理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现状及对策
武京艳(平邑县中医医院 273300)
【摘要】目前,我国农村护理养老服务机构发展中存在一定问题,主要是农村护理养老服务机构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资金投入力度较小,难以引进先进的护理服务基础设施。
同时,护理服务人员对老年护理服务知识掌握较少,缺乏专业技能。
因此,本文基于此进行分析,表明现阶段我国农村护理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以此提升我国养老护理服务水平,为我国农村老年人提供专业护理服务。
【关键词】农村护理;养老服务机构;发展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361X(2019)03-0073-01引言:
老年人保护法中关于农村老年人护理服务相关调理较少,导致农村护理养老服务中缺乏相关的法律机构,在对农村老年人进行护理服务时,难以为其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影响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因此,在此种发展情况下,我国农村护理养老服务机构应全面进行改革,政府应加大资金等投入力度,以此保证农村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生活。
我国农村护理养老服务机构应向西方先进国家借鉴经验,引进先进的护理服务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农村老年人护理服务水平。
1发展农村护理养老服务机构意义
我国发展农村护理养老服务机构能够满足现阶段老龄化发展趋势的需求。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生育率不断降低,医疗水平不断提升,我国死亡率下降,从而不断加快我国老龄化发展趋势。
并且,我国农村老龄化人口比例较大。
因此,在农村发展护理养老服务,有效对农村老年人提供生活保障,使其能够度过幸福的晚年生活。
除此之外,在农村发展护理养老服务机构,能够尽快消除城乡老龄化趋势,有利于建立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
2目前我国农村护理养老服务机构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制度保障
现阶段,我国农村护理养老服务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为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
大部分城镇养老护理服务机构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护理服务。
其机构发展类型较多,包括老年公寓、养老护理院、养老服务中心、托老所等。
但农村护理养老服务机构较少,为老年人提供的护理服务也较少。
同时,我国关于农村护理养老服务相关法律制度也较少。
《农村敬老院管理暂行办法》中的相关条例较为抽象化,并不具有可行性,影响我国农村护理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
2.2缺乏资金保障
缺乏资金是制约我国农村护理养老服务机构的主要因素之一。
首先,我国中央财政对农村护理养老服务机构资投入力度较小。
其次,地方政府资金缺乏,我国法律规定,农村敬老院的建立由村公益基金解决,但贫困农村地区难以承担敬老院机构发展。
最终,农村护理养老服务机构难以筹措社会基金。
以上三点因素导致我国农村护理养老服务机构难以进行长远发展,无法对农村老年人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
2.3缺乏人力保障
我国大部分农村护理养老服务机构缺乏专业的护理人员。
主要是由于农村护理养老服务机构难以对护理人员提供优质待遇,导致专业人才不愿到农村养老机构进行工作。
同时,由于农村半失能老人较多,护理工作较为复杂,护理人员不愿承担其护理工作。
除此之外,农村护理养老服务人员专业素质较差,难以对紧急情况作出正确护理措施,影响农村护理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
3农村护理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对策
3.1构建相应保障制度
针对农村护理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存在的问题,我国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体系,为农村护理养老服务机构的建立提供保障措施。
首先,加强农村护理保险制度,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养老金,使其生活有所保障。
其次,应完善农村护理保险制度中的保险金额度,改变计发方式,提升新农保计发基数。
最终,应制定相关法律制度,如《老年服务法》等,以此填补农村护理养老服务法律的空缺。
从而使农村老年养老护理服务与城镇养老服务水平相等。
缩短城镇差距。
3.2扩大五保服务功能
农村五保供养机构又称之为敬老院,主要是对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使其能够享受安逸的晚年生活。
因此,农村护理养老服务机构能够完善五保供养机制,在对五保对象提供专业养老护理服务时,也面向所有农村老年人提供专业养老护理服务。
争取将敬老院发展为养老服务中心,满足农村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对其晚年生活质量提供保障。
尤其对留守老人、独居老人提供针对性养老护理服务。
3.3提升护理人员素质、
目前,大部分农村护理养老服务机构缺乏专业的护理人员,护理人员素质较低,对农村老年人难以提供专业的护理养老服务。
因此,我国应加大对农村养老护理服务的资金投入力度。
以此使农村护理养老服务能够为护理人员提升待遇,招聘更专业的养老护理人员。
同时,农村护理养老服务机构应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其专业素养,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反应,以此对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保障。
从而全面提升农村护理养老服务水平,满足我国农村老年人对晚年生活需求。
4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农村护理老年服务机构发展中存在一定问题,难以对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提供相应保障,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较差。
因此,我国农村护理养老服务机构应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加大资金投入力量,引进先进的护理服务设备。
同时,应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定期对其进行培训,使其学习先进的老年护理服务知识,为农村老年护理服务贡献力量。
通过以上方式有效提升农村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杰秀,徐富海,安超,柯洋华.发达国家养老服务发展状况及借鉴[J].社会政策研究,2018(02):3-30.
[2]刘萍,薛兴利.关于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服务问题的研究综述[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17):227-230.
(收稿时间:2018-7-30 修改时间:2018-8-5)
(收稿编辑:李珍)
作者简介:武京艳(1970.12--),女,山东省平邑人,本科,中级,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专业。
[上接第68页]
延续性康复护理是近年来新兴的家庭护理和社区护理理念,被广泛应用于慢性病和需要护理的外科、内科。
我国有医疗工作研究人员将其应用到了咽喉癌、脑卒中等患者后期护理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对于复杂性手外伤来说,治疗的根本目的就是恢复手的运动功能和感知功能,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采用延续性康复护理的研究组在这两方面的功能恢复上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延续性康复护理对复杂性手外伤显微外科修复手术
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洪波. 延续性康复护理对复杂性手外伤患者显微外科修复术功能恢复的影响[J]. 安徽医药, 2018, 18(2):375-378.
[2]汪萍. 复杂性手外伤显微外科修复术后目标训练的康复护理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8(5).
(收稿时间:2018-10-28)
(收稿编辑:沙福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