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性及当代启示_孙美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2009-11-14[作者简介] 孙美晖(1978-),女,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硕士,黑龙江大学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哲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阶段性成果(11544132)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性及当代启示

孙美晖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 要]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过程中,提出马克思哲学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问题有特殊意义。中国的现代性和现代化虽受西方的影响与之有相似之处,但中国现代性和现代化与西方更存在着很大的

不同,最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现代性形成中有塑造作用,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有指导作用。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内的社会主义现代性,这是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伟大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就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体现出不可估量的价值。[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性;启示[中图分类法]D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21(2010)01-0001-03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开放性,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特性,使它有别于以往那些封闭性的体系化哲学,也使其具有无法比拟的思想魅力与时代感召力。在人类社会走进新世纪的今天,在世界范围内马克思主义哲学仍然是最具有活力的思想学说,以至于有人称,“马克思是我们的同时代人”[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现代性的思想对于当代中国建设也必将起到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传统现代性的超越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哲学家们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这一实现了哲学上变革的话语同样也适用于对现代性出路的分析。

现代性从诞生之日起就有其固有的矛盾性。如何摆脱这种困境?不同的哲学家给出不同的答案,例如:哈贝马斯认为,现代性是一项未完成的事业,需要通过克服其缺陷加以改进,并提出新的“交往理性”,把“交往理性”作为现代性重构的基础;齐格蒙特·鲍曼从道德出发,分析现代性境遇下人的道德困境,他提出的拯救之途是在任何情况下,个体都应该无条件地承担起他的道德责任来。笔者认为,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研究现代性问题,更有利于我们把握现代性的实质。以前我们往往更多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形态来理解,突出的是马克思与

西方传统之间的断裂,忽视了马克思与西方传统特别是近代德国传统之间的传承和发展关系。如果我们承认马克思的思想也是自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来现代性话语的一部分,马克思理论研究的整个问题域就会发生根本的转变。正如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哲学教授凯尔纳所言:“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将有助于促进民主、自由、正义和平等,并能够同仅仅促进富豪权贵利益的保守思潮相抗衡。只要巨大的阶级不平等、人类痛苦和压迫还存在,就有必要存在马克思主义这样的批判理论和它的社会变革思想。”[3]

人们谈起现代性,总是会把它同现代化和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正是现代化的进程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现代性的形成。翻开哲学辞典,现代性是这样被解释的,现代性指现代思想特点,现代哲学(指法国笛卡儿以后的哲学)的特点是以主体性为中心,否定人自身与外在事物的联系,发扬个人的自主性,反对神对人的神圣性,反对迷信与神话;提出物质与精神、客体与主体的对立,鼓吹启蒙思想的进步意义;强调个人利益的道德规范,反对压制个人利益的说教,认为这种现代精神适合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向上发展。

笔者认为,应该从整体上把握“现代性”这一范畴,所谓“现代性”,是一个广义的文化概念,是指从文艺复兴特别是自启蒙运动以来的资本主义历史时代及其基本原则,在内容上包括两个基本的层次:一是

1—2010年第1期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No .1,2010(总第155期)

Journal of M udanjiang Normal Univers ity T otal No .155

DOI :10.13815/j .cn ki .j mtc (pss ).2010.01.005

近代以来以西方社会及其理性主义文化为指导的脱离传统而形成的社会状况与特征;二是近代社会以来由启蒙、革命、解放事业的运动以及市场化、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发展而导致的对当代生活状况所构成的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性与中国的现代化道路

实现现代化一直是中国的富国强民之梦。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伟大历史任务。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过程中,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性思想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问题具有特殊意义。

我们要从当今中国的现实状况来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性。应该说,马克思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与我们现在已不可同日而语,但马克思与我们可以说都生活在“现代化”过程之中,只不过马克思生活于现代社会的早期阶段,而我们处于现代社会蓬勃发展的阶段。因此,尽管马克思关于现代社会的一些具体看法不一定适用于今天的发展现实,但其有关现代性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对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三、从中国发展的角度把握现代性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有些学者认为,中国的现代性尚未生成,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没有现代性,只是中国的现代性还处在一个过程中,处于过程的中国现代性应该如何理解和建设?关于现代性当代命运的争论,衣俊卿教授曾认为,中国的现代性不是过头,而是还不够,因而不是存在取舍与否的问题,而是无法回避的命运。即使现代性已经出现危机,也并非如此悲观,是可以用现代性来解决其带来的问题的。

20世纪东方社会展现出另一幅图景,以中国为代表的很多国家所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日益成长。对于中国人来讲,现代性问题是一个迟到的问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现代性问题才在中国学术界明确提出来。在此之前,尽管中国已有百余年的现代化历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形成了种种不同的现代性构想,但对于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即现代性问题本身及其演变尚缺乏理论自觉。由于现代性问题隐藏在现代化问题的背后,使得中国人对于现代化的社会运动的关注热情远远超过了对于现代化社会运动加以反思的现代性问题的关注程度。

从理性的视角看,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已经证明,走市场经济与现代化之路是一种必然选择,我们坚信中国现代化实践的历史必然性。进入21世纪的中国,随着现代化实践的逐渐展开,现代化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文化问题也日益凸显,中国社会正面临着一个全方位的历史文化转型过程。现代性问题作为当代人类社会生活的突出主题,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现代人文内容和现代思想资源。我们应努力在理性与价值之间保持张力,自觉地关注当代中国现代性的发展,从而为当代和未来中国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邓小平作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实践和现实生活的首要意义的学说。在全球化时代,重新设计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在全球化时代全面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的党建学说,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四、现代中国要更好地发挥现代性的革命品格

现代性就其本质精神而言是革命的、批判的和建设性的,因此要特别重视和发挥现代性的革命品格。在马克思看来,现代性的本质就是其革命性、建设性和进步性的,这是符合人类创造性本能的事情。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对这种革命性做了非常深刻的揭示:“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4]在马克思看来,生产的不断变革,引起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带来思想观念的不断变革,在变革中不断地发展社会,更新自我,提升境界,促使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促使着现代化走向全球化。今天的世界尽管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现代性所带来的问题只有通过现代性的进一步调适加以解决。现代性所倡导的变革、发展、创新的精神气质仍然有其特殊的价值,仍然是现时代精神的内在组成部分。只有凭借着这种精神,并且大力地发挥这种精神,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才有可能变被动为主动,从落后走向先进。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批判性和建设性在很大的程度上来源于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