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ppt课件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260d788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a0.png)
增加。
防护措施不规范
防护措施不规范 01
部分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没有严格遵 循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手套等,增 加了感染的风险。
防护意识薄弱 02
部分医务人员对职业防护的重要性认识不 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容易发生职业暴 露。
防护设施不完善
1
防护设施不足
一些医疗机构由于资金不足或管理不善,导致医务人员 使用的防护设施不足,如口罩、手套等。
优化设备配置
合理配置医疗设备,确保医务人员在使用 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
04
医务人员职业防 护的监管和评估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完善防护设备标 准
政府和医疗机构应制定和完善医务人员使用的 防护设备的标准,并严格监督实施。
建立考核评估体 系
医疗机构应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情况进行定 期考核和评估,确保各项防护措施得到有效执 行。
成功案例介绍
北京朝阳医院
北京朝阳医院重视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建立 了一套完善的防护机制,减少了医务人员职 业暴露的风险。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在职业防护方面做得 非常好,他们的医务人员都经过了严格的培 训,采取了多种防护措施,确保了医务人员 的安全。
失败案例分析
某医院手术室发生锐器伤事件,原 因是医务人员未按规定佩戴手套, 导致感染乙肝病毒。
定期开展评估和检查
监管措施
政府或医疗机构应 定期对医务人员的 职业防护情况进行 检查和评估,以确 保安全措施得到有 效执行。
目的和意义
通过定期的评估和 检查,可以及时发 现和纠正医务人员 职业防护中存在的 问题,降低职业暴 露风险。
实施方案
医疗机构应制定具 体的评估和检查方 案,明确检查内容 和标准,确保评估 和检查工作的科学 性和有效性。
防护措施不规范
防护措施不规范 01
部分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没有严格遵 循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手套等,增 加了感染的风险。
防护意识薄弱 02
部分医务人员对职业防护的重要性认识不 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容易发生职业暴 露。
防护设施不完善
1
防护设施不足
一些医疗机构由于资金不足或管理不善,导致医务人员 使用的防护设施不足,如口罩、手套等。
优化设备配置
合理配置医疗设备,确保医务人员在使用 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
04
医务人员职业防 护的监管和评估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完善防护设备标 准
政府和医疗机构应制定和完善医务人员使用的 防护设备的标准,并严格监督实施。
建立考核评估体 系
医疗机构应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情况进行定 期考核和评估,确保各项防护措施得到有效执 行。
成功案例介绍
北京朝阳医院
北京朝阳医院重视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建立 了一套完善的防护机制,减少了医务人员职 业暴露的风险。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在职业防护方面做得 非常好,他们的医务人员都经过了严格的培 训,采取了多种防护措施,确保了医务人员 的安全。
失败案例分析
某医院手术室发生锐器伤事件,原 因是医务人员未按规定佩戴手套, 导致感染乙肝病毒。
定期开展评估和检查
监管措施
政府或医疗机构应 定期对医务人员的 职业防护情况进行 检查和评估,以确 保安全措施得到有 效执行。
目的和意义
通过定期的评估和 检查,可以及时发 现和纠正医务人员 职业防护中存在的 问题,降低职业暴 露风险。
实施方案
医疗机构应制定具 体的评估和检查方 案,明确检查内容 和标准,确保评估 和检查工作的科学 性和有效性。
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ppt课件
![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f91227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66.png)
罩、医用外科口罩等。
防护服
隔离病毒、细菌等有害物质, 避免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 叉感染。
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保护眼睛和面部免受患者体液 、血液等污染物的飞溅。
手套
减少医务人员手部与患者体液 、血液等污染物的接触。
如何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
根据工作环境和风险 等级选择相应的防护 用品。
选择舒适度高、透气 性好的防护用品,以 减少医务人员的不适 感。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正确佩戴个人 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隔离衣等 。
化学性危害及应对
化学性危害来源
接触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如消毒 剂、化疗药物等。
防护措施
了解化学物质的性质及危害,正确 使用和储存;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如防护眼镜、手套等。
应对方法
立即脱离有害环境,用清水冲洗受 污染部位;严重者需就医治疗。
培训形式
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讲座、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
培训效果评估与改进
评估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实践操作考核等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改进措施
针对评估结果,对培训内容和形式进行改进,提高培训效果。
职业防护宣传与教育
宣传内容
宣传职业防护的重要性,普及职业防 护知识和技能。
教育方式
通过宣传册、海报、视频等多种形式 进行职业防护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 职业防护意识。
物理性危害及应对
物理性危害来源
长时间站立、弯腰等导致肌肉骨 骼损伤;接触放射性物质或设备
造成辐射伤害。
防护措施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正确
使用和维护放射性设备。
应对方法
进行肌肉骨骼损伤的康复治疗, 如理疗、按摩等;发生辐射伤害 时立即脱离辐射源,并接受专业
防护服
隔离病毒、细菌等有害物质, 避免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 叉感染。
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保护眼睛和面部免受患者体液 、血液等污染物的飞溅。
手套
减少医务人员手部与患者体液 、血液等污染物的接触。
如何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
根据工作环境和风险 等级选择相应的防护 用品。
选择舒适度高、透气 性好的防护用品,以 减少医务人员的不适 感。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正确佩戴个人 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隔离衣等 。
化学性危害及应对
化学性危害来源
接触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如消毒 剂、化疗药物等。
防护措施
了解化学物质的性质及危害,正确 使用和储存;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如防护眼镜、手套等。
应对方法
立即脱离有害环境,用清水冲洗受 污染部位;严重者需就医治疗。
培训形式
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讲座、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
培训效果评估与改进
评估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实践操作考核等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改进措施
针对评估结果,对培训内容和形式进行改进,提高培训效果。
职业防护宣传与教育
宣传内容
宣传职业防护的重要性,普及职业防 护知识和技能。
教育方式
通过宣传册、海报、视频等多种形式 进行职业防护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 职业防护意识。
物理性危害及应对
物理性危害来源
长时间站立、弯腰等导致肌肉骨 骼损伤;接触放射性物质或设备
造成辐射伤害。
防护措施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正确
使用和维护放射性设备。
应对方法
进行肌肉骨骼损伤的康复治疗, 如理疗、按摩等;发生辐射伤害 时立即脱离辐射源,并接受专业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ppt课件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e19b4b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20.png)
医务人员
传播途径
常见传染 病
职业防护
锐器伤
易感人群 交叉感染
职业暴露 疫苗接种
加强职业防护培训,提高防护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必备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
医务人员接触大量病患,感染风险高。根据WHO数据,正确佩戴口罩可降 低80%的感染风险。
定期开展职业防护培训
定期培训可增强医务人员防护意识,确保其掌握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据研究,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防护失误率降低60%。
2.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医疗机构应定期为医务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及早发现职业暴露造成的健康问题,提供及时的治疗和干预。
3.加强培训和宣传教育
医疗机构应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防护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防护意识和应对能力,确保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意识的培养 04.
提高医务人员对职业防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传染病知 识
提高免疫力
医务人员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营养 摄入,提高自身免疫力,降低感染病毒的风 险。
制度保障 02.
制定严格的消毒与防护流程
1.了解感染传播途径
医务人员需明确感染传播途径,如空气、接触等,以便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2.掌握个人防护装备使用方法
正确使用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可降低感染风险。
谢谢观看
汇报人:XXX 20XX.XX.XX
医务人员需严格遵循防护标准操作,佩戴合适 的防护用品,执行手卫生规范,降低职业暴露 风险。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医务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早发现职业 相关疾病,保障自身健康,并为完善职业防护 措施提供依据。
加强手卫生、勤洗手、使用手消毒剂等措施
1.掌握防护装备使用规范
医务人员需掌握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隔离衣等的正确使用方法,有效减少职业暴露风险。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ppt课件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d8cec9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d.png)
特殊检查
针对医务人员可能接触的 特殊病原体,进行相应的 特殊检查,如病毒抗体检 测、细菌培养等。
健康档案管理
建立完善的医务人员健康 档案,记录个人健康状况、 疫苗接种情况、职业暴露 史等信息。
应急预案制定流程
风险评估
对医务人员可能面临的职业危害进行 风险评估,确定危害类型、来源、传 播途径和危害程度。
医务人员应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医疗技术和操作方法,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水平。
通过参加学术研讨会、交流学习等活动,拓宽视野,了解最新的医疗技术和操作规 范。
在日常工作中,医务人员应积极向经验丰富的同事请教,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提高 操作技能水平。
05
环境治理与消毒灭菌技术应用
医院环境治理措施
01
建立完善的医院环境卫 生管理制度,明确各部 门职责和工作流程。
对于特殊感染或多重耐药菌感 染,应采用更为严格的消毒措
施。
在保证消毒效果的前提下,尽 量降低对环境和人员的损害。
消毒灭菌技术应用实例
空气消毒
采用紫外线灯照射、臭氧消毒等方法对医院空气进 行消毒。
医疗器械消毒
对于耐高温、耐湿的医疗器械,可采用高压蒸汽灭 菌法进行消毒;对于不耐高温、不耐湿的医疗器械, 可采用低温等离子灭菌法或环氧乙烷气体灭菌法进 行消毒。
02
03
04
定期对医院环境进行清 洁、消毒,保持环境整 洁卫生。
加强医院内空气流通, 保持空气新鲜,减少空 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含量。
对医院内的水源、食品 等进行严格管理,确保 安全卫生。
消毒灭菌技术选择原则
01
02
03
04
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和消毒要 求,选择合适的消毒灭菌技术。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ppt课件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e3adfa3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2f.png)
。
物理性危害
包括放射性物质、紫外Biblioteka 线、激光等物理因素引起的伤害。
心理性危害
包括工作压力、职业倦 怠、心理创伤等引起的
心理问题。
职业安全防护的原则
预防为主原则
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完善工作 流程、提高操作技能等措施,
预防职业危害的发生。
综合治理原则
从源头控制、过程控制、个人 防护等多个方面入手,综合治 理职业危害。
THANKS
感谢观看
个体防护原则
根据工作性质和危害因素的特 点,为医务人员配备适当的个 人防护用品,减少职业危害对 个体的伤害。
培训教育原则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防 护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
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02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个人防护措施
01
02
03
穿戴防护用品
根据工作性质和暴露风险 ,合理选用口罩、手套、 隔离衣、护目镜等防护用 品。
完善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建立健全职业安全防护制度,规范医 务人员职业行为,减少职业暴露风险 。
持续改进与优化
定期开展职业安全防护评估
定期对医院职业安全防护工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加强职业健康监测
建立医务人员职业健康档案,定期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 处理健康问题。
推动职业安全防护技术创新
鼓励和支持医务人员探索和创新职业安全防护技术和方法,提高防 护效果。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合理安排医务人员的工作时间和休息 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提高工 作效率和身心健康。
职业健康监测与干预
建立医务人员职业健康监测体系,及 时发现和处理职业健康问题,降低职 业暴露风险。
物理性危害
包括放射性物质、紫外Biblioteka 线、激光等物理因素引起的伤害。
心理性危害
包括工作压力、职业倦 怠、心理创伤等引起的
心理问题。
职业安全防护的原则
预防为主原则
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完善工作 流程、提高操作技能等措施,
预防职业危害的发生。
综合治理原则
从源头控制、过程控制、个人 防护等多个方面入手,综合治 理职业危害。
THANKS
感谢观看
个体防护原则
根据工作性质和危害因素的特 点,为医务人员配备适当的个 人防护用品,减少职业危害对 个体的伤害。
培训教育原则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防 护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
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02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个人防护措施
01
02
03
穿戴防护用品
根据工作性质和暴露风险 ,合理选用口罩、手套、 隔离衣、护目镜等防护用 品。
完善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建立健全职业安全防护制度,规范医 务人员职业行为,减少职业暴露风险 。
持续改进与优化
定期开展职业安全防护评估
定期对医院职业安全防护工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加强职业健康监测
建立医务人员职业健康档案,定期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 处理健康问题。
推动职业安全防护技术创新
鼓励和支持医务人员探索和创新职业安全防护技术和方法,提高防 护效果。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合理安排医务人员的工作时间和休息 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提高工 作效率和身心健康。
职业健康监测与干预
建立医务人员职业健康监测体系,及 时发现和处理职业健康问题,降低职 业暴露风险。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PPT课件优选全文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PPT课件优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c07d1a4d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32.png)
关于医务人员职业安全 防护PPT
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89页
职业暴露的特点
1、护理人员占绝大多数 2、年龄小比年龄大的多 3、工龄短的比工龄长的多 4、针刺伤占绝大多数 5、拔针后剪输液器针头占多数(建议采购二合一
塑料针头的输液器)
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89页
SMMU
预防血源性感染, 对病人,我们做了很多!
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89页
医务人员在工作场所(接触)感染HBV HCV HIV等疾病的主要途径:
皮肤刺伤 粘膜接触
皮肤接触
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89页
SMMU
不同体液病毒含量
★含病毒高的血液和体液依次是: 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等
★含病毒低的血液和体液依次是:
尿液、粪便、汗液、泪液、母乳
– 直接接触了传染性物质
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89页
SMMU
8
职业暴露的类型
➢ 锐器伤:
注射器针头、头皮针、套管针、缝合针、 血糖针、手术刀…… ➢ 粘膜暴露:眼睛、伤口、粘膜……
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89页
SMMU
血源性病原体的定义?
指存在于血液和某些体液中的能引起人体疾病的 病原微生物,例如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 肝炎病毒(HCV)和艾滋病病毒(HIV)等。
於头顶後及颈後。
现在学习的是第47页,共89页
N95口罩佩戴方法
3.将双手的食指及中指由中央顶 部向两旁同时按压金属软条。
4.检查妥当
正压测试:双手遮着口罩,大力呼气。
如空气从口罩边缘溢出,即佩戴不当 负压测试:双手遮着口罩,大力吸气。
如口罩中央会陷下,如有空气从口罩边缘进入,即 佩戴不当
现在学习的是第48页,共89页
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89页
职业暴露的特点
1、护理人员占绝大多数 2、年龄小比年龄大的多 3、工龄短的比工龄长的多 4、针刺伤占绝大多数 5、拔针后剪输液器针头占多数(建议采购二合一
塑料针头的输液器)
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89页
SMMU
预防血源性感染, 对病人,我们做了很多!
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89页
医务人员在工作场所(接触)感染HBV HCV HIV等疾病的主要途径:
皮肤刺伤 粘膜接触
皮肤接触
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89页
SMMU
不同体液病毒含量
★含病毒高的血液和体液依次是: 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等
★含病毒低的血液和体液依次是:
尿液、粪便、汗液、泪液、母乳
– 直接接触了传染性物质
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89页
SMMU
8
职业暴露的类型
➢ 锐器伤:
注射器针头、头皮针、套管针、缝合针、 血糖针、手术刀…… ➢ 粘膜暴露:眼睛、伤口、粘膜……
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89页
SMMU
血源性病原体的定义?
指存在于血液和某些体液中的能引起人体疾病的 病原微生物,例如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 肝炎病毒(HCV)和艾滋病病毒(HIV)等。
於头顶後及颈後。
现在学习的是第47页,共89页
N95口罩佩戴方法
3.将双手的食指及中指由中央顶 部向两旁同时按压金属软条。
4.检查妥当
正压测试:双手遮着口罩,大力呼气。
如空气从口罩边缘溢出,即佩戴不当 负压测试:双手遮着口罩,大力吸气。
如口罩中央会陷下,如有空气从口罩边缘进入,即 佩戴不当
现在学习的是第48页,共89页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课件PPT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4f50cf7e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8e.png)
VS
环境保护要求
在废弃物处理过程中,需遵循环境保护要 求,如减少废弃物产生、节约资源、防止 二次污染等,确保废弃物处理不对环境造 成不良影响。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5
健康监测与异常情况处 理
定期体检制度和健康档案管理
定期体检制度
01
针对医务人员的职业特点,制定全面、细致的体检计划,包括
医务人员面临风险
生物性风险
化学性风险
物理性风险
心理社会性风险
如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感染,传染病传播等。
如消毒剂、化疗药物等 有毒有害物质接触。
如辐射、噪音、锐器伤 等。
如工作压力、暴力伤医 事件等。
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
法律法规
《职业病防治法》、《医院感染 管理办法》等明确了医务人员的 职业防护权益和责任。
正确佩戴和脱卸流程示范
佩戴口罩
应确保口罩紧贴面部、无缝隙,注意 调整鼻夹和系带,避免触摸口罩外侧 。
穿戴手套
脱卸流程
应在指定区域按照正确顺序脱卸个人 防护用品,避免污染环境和自身。同 时,应注意手卫生和消毒工作。
应先戴手套再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注 意手套应套在袖口外面。
REPORT
CATALOG
DATE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1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概述
职业防护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职业防护是指在工作过程中,为预防 和减少职业危害,保障劳动者身心健 康和生命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重要性
有效保护医务人员免受职业暴露和感 染,确保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质量, 维护医务人员健康权益,提高工作满 意度和团队凝聚力。
临床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培训ppt课件
![临床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f0d7eea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e5.png)
危险度
暴露量
量小,
量大,
暴露时间短
暴露时间长
表皮擦伤、针刺等,
低危
伤口较深、仪器上
可见血液等,高危
2级暴露
1级暴露
2级暴露
3级暴露
24
进行危险性评估-确定暴露级别
根据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的不同,可将暴露源
分为三类:
⏺ 轻度类型
⏺ 重度类型
⏺ 暴露源不明型
25
确定暴露源级别
暴露源的HIV感染情况
--中国爱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已达100万.
• (2)技术不熟练
抽吸药液、拔针、手术配合时
• (3)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回套针帽、徒手进行污针头等锐器处理
18
生物性危害
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和体液
时最基本的防护措施是什么?
戴耐刺穿的手套,
脱掉手套后要
立即洗手
19
生物性损伤
——
针刺伤
• 在护理工作中如何预防针刺伤
• 创造安全的操作环境
水属于碱性液体,可中和毒性。
工作中要时刻提高警惕,持利器时勿针头
对住他人。
3
“没有员工的
自身健康,
何来患者的健
康维护”
4
?
当发生职业暴露后你如何处理
×
②挤出血液并用肥皂水及清洗冲洗
①自行用消毒液消毒即可?
√
5
③科室内有备肥皂水吗?
为何职业暴露后要用肥皂水处理?
因为:肥皂水属于碱性液,能中和毒素
1
2
3
可疑暴露于HIV感染的血液、体液时
可疑暴露于HBV感染的血液、体液时
可疑暴露于HCV感染的血液、体液时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精选课件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精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368e69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10.png)
二、职业危害风险的相关因素 一)、病人相关因素: 早期没治疗,晚期治疗无效。感染性
强。 1、与HIV相关疾病的阶段:与重度感染
HIV的患者接触,被感染的几率更大。 2、血液中病毒的存在或浓度:病人体
内的病原菌浓度受病人所接受的抗病毒 治疗类型和用药剂量的影响。
18
二)、刺伤的相关因素: 1、刺伤的深度:深度刺伤比浅度刺伤引
起感染的可能性大。 2、接触的血量:大量的血液比少量的血
液引起感染的可能性大。中空的针头污 染的血量比解剖刀大得多。 3、器械的种类:针头、刀片、缝合针 4、时间的长短:刚注射完的带血液的针 头,危害比放置后的带血液针头大。
19
三)、医护人员的相关因素: 1、安全教育:职业安全、预防刺伤。 2、预防接种:医务人员有无接种疫苗,接
3
3. 物理性
针刺伤;扭伤;搬运病人可造成腰
背损伤、辐射损伤(高科技医疗仪器应用
外科手术中,产生辐射可致癌,激光手术
发生的射线对皮肤眼球有光化效应损害)
以SARS为例:医务人员SARS在全人 口发病率为57.6/百万,是一般人群平均发 病率的38倍。SARS给人们以警示,这就
是讲究卫生,注意健康,注重防护。医务 人员职业暴露(接触)是感染HBV,HCV, HIV等疾病的主要途径。
研究表明: 特定的环境决定感染的类型。医护
人员被污染针头扎伤所致感染的类型取 决与病人(感染源)所携带病菌的类型。 下面,我们再看一下临床常见的三种 感染:
10
乙型肝炎
血液中病毒微粒浓度取决于细菌的类 型和患病状况,通常每毫升感染HIV血液 中含有1—100个病毒微粒。而一个感染 HBV的病人每毫升血液中则有近一亿个病 毒微粒。同时,对医护工作者而言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的比感染艾滋病毒的风险 更大。某些血源菌,如HBV(乙肝病毒), 可在体外存活数天,而HIV的病原菌则对 外界环境比如热、空气等因素十分敏感, 离开人体后便不能存活。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课件ppt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95bd4dc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10.png)
1.病原体的种类
2.如何接触
3.接触体液的量
4.病原体的含量
★针刺伤后是否引起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感染还 与针头种类及受伤时是否戴手套密切相关。同 一直径的静脉穿刺针比缝合针可携带更多的血 液,针头越粗、刺入深度增加或直接刺入动静 脉则感染的机会增加。
不同体液病毒含量:
★含病毒高的血液和体液依次是: 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等 ★含病毒低的血液和体液依次是: 尿液、粪便、汗液、泪液、母乳
SARS 禽流感 MERS 埃博拉
穿防护用品一般顺序
步骤1:戴口罩,捏紧鼻夹,气密性检 查。 步骤2:戴帽子。 步骤3:脱鞋,穿防护服。 步骤4:戴上防护眼镜。 步骤5:穿上鞋套或胶鞋。 步骤6:戴上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 袖口外面。
个人防护用品穿戴流程
脱防护用品一般顺序(1-4)
步骤1:摘下防护镜,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2:解防护服。 步骤3:摘掉手套,一次性手套应将里 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橡胶手套 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4:脱掉防护服,将里面朝外,放 入黄色塑料袋中中。
医疗操作中应使用一次性手套,接触病人无菌部位 时使用无菌手套,接触黏膜(除非是另有说明)或 不需无菌手套的护理或诊断性操作时只需要戴一般 性的检查手套。
戴着手套从同一个病人身上的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 位时要更换手套,接触污染部位后再接触清洁部位 或周围环境前要更换手套。
39
手套的使用
护理病人后要脱下手套,护理不同的病人时 要更换手套。
防护用品的种类
口罩:保护口/鼻 护目镜(眼罩):保护双眼 手套:保护双手 隔离衣/防护服/防水围裙:保护皮肤和/或
衣服鞋套 面罩:保护脸、口、鼻和双眼 帽子、胶鞋、鞋套
防护用品的使用原则
防护用品符合国家标准 在有效期内使用
2.如何接触
3.接触体液的量
4.病原体的含量
★针刺伤后是否引起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感染还 与针头种类及受伤时是否戴手套密切相关。同 一直径的静脉穿刺针比缝合针可携带更多的血 液,针头越粗、刺入深度增加或直接刺入动静 脉则感染的机会增加。
不同体液病毒含量:
★含病毒高的血液和体液依次是: 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等 ★含病毒低的血液和体液依次是: 尿液、粪便、汗液、泪液、母乳
SARS 禽流感 MERS 埃博拉
穿防护用品一般顺序
步骤1:戴口罩,捏紧鼻夹,气密性检 查。 步骤2:戴帽子。 步骤3:脱鞋,穿防护服。 步骤4:戴上防护眼镜。 步骤5:穿上鞋套或胶鞋。 步骤6:戴上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 袖口外面。
个人防护用品穿戴流程
脱防护用品一般顺序(1-4)
步骤1:摘下防护镜,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2:解防护服。 步骤3:摘掉手套,一次性手套应将里 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橡胶手套 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4:脱掉防护服,将里面朝外,放 入黄色塑料袋中中。
医疗操作中应使用一次性手套,接触病人无菌部位 时使用无菌手套,接触黏膜(除非是另有说明)或 不需无菌手套的护理或诊断性操作时只需要戴一般 性的检查手套。
戴着手套从同一个病人身上的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 位时要更换手套,接触污染部位后再接触清洁部位 或周围环境前要更换手套。
39
手套的使用
护理病人后要脱下手套,护理不同的病人时 要更换手套。
防护用品的种类
口罩:保护口/鼻 护目镜(眼罩):保护双眼 手套:保护双手 隔离衣/防护服/防水围裙:保护皮肤和/或
衣服鞋套 面罩:保护脸、口、鼻和双眼 帽子、胶鞋、鞋套
防护用品的使用原则
防护用品符合国家标准 在有效期内使用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课件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698827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91.png)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可以降低疾病在患 者和医务人员之间的传播风险,保护 社会公众的健康。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医务人员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医疗服 务的质量,通过职业防护可以确保医 务人员保持最佳状态,为患者提供优 质的医疗服务。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的目标和意义
减少职业暴露
通过采取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 降低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接触有害 物质、病患和病原体的风险,从
放射科职业防护措 施
定期对放射科设备 进行检测和维护,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
对医务人员进行放 射安全培训,提高 其安全意识和操作 技能。
案例二:某医院手术室职业防护措施
手术室职业防护措施
建立严格的手术室清洁消毒 制度,确保手术环境无菌。
02
01
03
为医务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 准的防护用品,如手术衣、
教育内容与方式
教育内容
在职员工定期复训
新员工入职培训
教育内容与方式
高风险岗位强化培训 教育方式 线上课程:提供视频教程、PPT课件等学习资料。
教育内容与方式
线下培训
组织专题讲座、研讨会和实地操 作演练。
自主学习
鼓励医务人员自主学习,提供相 关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
培训与教育的评估与改进
考试成绩
而减少职业暴露。
提高安全意识
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培训和教 育,提高他们对职业风险的认知和 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促进可持续发展
良好的职业防护措施有助于保障医 务人员的健康和安全,促进医疗行 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大 的价值。
02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
物理因素
01
02
03
04
锐器伤
2024版医务人员和职业暴露及防护ppt课件
![2024版医务人员和职业暴露及防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5bd5e8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be.png)
高风险
暴露可能性大,后果严重。
针对性预防措施制定和执行情况监督
制定预防措施
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 的预防措施,如加强个人 防护、改善工作环境等。
执行情况监督
定期对预防措施的执行情 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措 施得到有效落实。
效果评估
对预防措施的效果进行评 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 整措施,确保医务人员的 职业安全。
有益原则
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不 仅关乎自身安全,也是保障 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体现 了医疗行为的有益性。
公正原则
在职业暴露防护中应公正对 待每一位医务人员,提供平 等的防护资源和支持。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发展趋势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定义和分类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等活动中,接触各种有害因素,从而危害健康或生 命安全的现象。主要分为感染性职业暴露、化学性职业暴露、物理性职业暴露等。
职业暴露的危害
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而感染疾病的风险增加,如血源性传播疾病、呼吸道感染等。此外,还 可能引起皮肤损害、化学中毒、放射性损伤等。
防护措施和策略
为减少职业暴露的危害,医务人员应采取一系列防护措施,如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遵守 安全操作规程、接种疫苗等。同时,医疗机构也应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 的防护意识和技能。
环境清洁消毒要求及实施步骤
环境清洁
保持诊疗环境整洁卫生,定期开窗通 风,使用清水或清洁剂湿式擦拭物体 表面。
实施步骤
按照从洁到污的原则进行清洁消毒, 先清洁再消毒。使用符合要求的消毒 剂,注意消毒剂的浓度和作用时间。
消毒要求
对高频接触表面如门把手、桌面、椅 背等应定期消毒。发生污染时应立即 进行清洁消毒。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安全防护ppt课件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安全防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593d841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93.png)
一、针刺伤的危害
在你和你同事中便会发生一次事故
每30秒 便有一名医护工作者被污染针头刺伤
每年将有近有百万次针头扎伤事故
常见血源性病原体
梅毒
几种常见的传染病传播途径
• HBV(乙肝) • 乙肝两对半包括:
乙肝表面抗原HBsAg 乙肝表面抗体HBsAb 乙肝e抗原HBeAg 乙肝e抗体HBeAb 乙肝核心抗体HbcAb
• 伤口冲洗后,用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 并包扎;被暴露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 洗干净。
步骤2
• 报告与记录 • 及时报告主管部门 • 报告内容: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 暴露方式和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 暴露源种类(培养液、血液或其他体液); 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 • 填写针刺伤报告表
整个过程中 应从容不迫
如患者抵抗或慌 张,可寻求帮助
使用真空采血系 统
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步骤
❖ 步骤1:局部紧急处理 ❖ 步骤2:报告与记录 ❖ 步骤3:暴露后预防 ❖ 步骤4:暴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随访
步骤1
局部处理措施
• 皮肤或粘膜污染时,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 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
• 如有伤口,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 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 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HCV暴露后的预防:
• HCV暴露后目前无推荐的PEP方案, • 暴露者应进行适当的咨询,检测和随访
梅毒暴露后的预防:
• 肌肉注射长效青霉素120万单位,
•
每周1次,共2周。
步骤4
• 暴露后随访 ❖ HBV:3月、6月后检测抗-HBs ❖ HCV 暴露后4-6月内复查 anti-HCV(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5b275ab0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03.png)
第4页
年7月全国法定传染病发病、死亡统计表 (中国卫生部网)
病名
发病数 死亡数
艾滋病 5930 768
甲型肝炎 3312
2
乙型肝炎 105007 56
丙型肝炎 14448
9
淋病
9639
0
梅毒
36180
7
120000
105007
100000
80000
60000
36180
40000
20000
5
9
3
0
768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ppt
第17页
(二)生物性职业危害防护办法
戴手套 有研究表明假如一个被血液污染钢针 刺破一层乳胶手套, 医务人员接触血 量比未戴手套可能接触到血量少50% 以上。一副手套只能使用一次, 一副 手套也不能用于不一样患者, 操作中 如手套破损要马上更换, 脱手套后仍 需马上彻底洗手。
第20页
(二)生物性职业危害防护办法
• 正确穿脱隔离衣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ppt
第21页
(二)生物性职业危害防护办法
• 其它防护工具使用
•
医务人员在操作前要评定被体液污染
危险程度, 依据情况选择适当防护用具,
如急诊科、外科等科室在处理大出血患者
时要考虑戴防水围裙, 气管插管和吸痰时
则应戴护目镜和面罩;妇产科护理人员辅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ppt
第31页
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职业暴露
• 危险性: • HBV在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液中大量存在,每毫
升血液中有近1亿个病毒颗粒,假如注射过乙型肝 炎疫苗并已经产生了免疫力,基础上不会被感染, 而普通人群对HBV易感。只需极少许(10-4ml)污 染血液进入人体即可造成乙型病毒性肝炎, • (10-7ml)血液可致隐性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措施,并能根据情况,在必要时采取适当的额外预防措施
3、医疗机构应为医务人员提供合格和充足防护用品,以备需
要时使用。
4、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时,应有登记、报告、追踪制度及
处理流程与措施等。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
4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概况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
5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 什么是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 露在危险因素中,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 危及生命的一种情况,称之谓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 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 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 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
临床医务人员职业
阜南县第三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
1
前言
职业安全防护是近来医务人员越 来越关注的话题,医护人员工作在临 床第一线,与病人接触最为密切,职 业暴露的危险性大,在临床工作中存 在着许多职业感染机会,通过培训帮 助广大医务工作者,提高自我防范意 识,掌握正确防范措施及发生职业暴 露后处置方法,减少职业危害。
• 职业暴露导致的伤害不仅直接影响到医 疗质量,同时也严重危害医务人员的身 心健康。加强医护人员自我防护,避免 职业暴露的发生,
迫在眉睫。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
9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分类:
✓感染性职业暴露 ✓放射性职业暴露
80~90%为 针刺伤暴露
✓化学性职业暴露
✓其他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
10
感性认识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
3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 第十三条
• 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具体措施,保证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诊 疗环境条件、无菌操作技术和职业卫生防护工作符合规定 要求,对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
• 【释义】 之 四、医务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
染的机率相当低,但是不等于0…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
13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痛!
我们来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
14
0.33%几率的遭遇
2006年一个周五下午,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卫生部艾滋病确诊 实验室刚上班,一个20多岁的女孩来到实验室,女孩的面容憔悴,满脸惶恐, 她怯生生地告诉实验室工作人员:自己是四川某县的一名护士,在医院注射 室工作。今年7月,她给一个患者打针,刚把针头拔出来,一个朋友和她开 玩笑,在身后猛一拍她的肩膀,她大惊之下,拿针的手一哆嗦,刚拔出来的 针头顺势就扎进了自己手上的肌肉里。后来,她才从医生那里知道,那个病 人是艾滋病感染者。
1、为了保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与身体健康,有效预防和控
制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而引发的各种感染性疾病,医疗机
构应根据国家的相关法规,制定医院医务人员的职业卫生
防护制度,并认真落实;定期进行培训, 使医务人员充分
掌握其相关知识与防范措施,有效预防自身感染。
2、医务人员应掌握医院感染“标准预防”的基本原则和具体
• 案例提示:
• 在医疗工作中,尤其在为艾滋病人服务过程中,应严格贯 彻普遍性防护原则,包括将锐器例如针头、刀片等与其他 物品分开存放和处理,以免发生被混在污物中的锐器扎伤 等事故。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
16
某门诊医生的职业暴露
• 某院艾滋病门诊,有一艾滋病人在门诊就诊中突然发生上 消化道大出血,以大量呕血为主,刘医生在抢救该病人过 程中,突有病人呕吐的血液喷射到了她的眼睛里和脸上。 她立刻用清水洗脸,并用氯霉素眼药水点眼。后经专家指 导,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服用双汰芝,28天、抽血检测 HIV抗体作为基线结果,并在6周,3个月、6个月时检测 HIV抗体,均阴性。
病感染人数已经超过100万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
7
医务人员的职业风险
• 工作环境特殊(病原微生物集中)
• 工作对象
• 遭受职业伤害的机会和频率高:传染性疾病
•
医疗器械
•
化学物质
•
放射物质
• 自我防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识淡薄
• 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与制度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
8
职业暴露的危害
• 医务人员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问题。 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每天都有因职业 暴露获得感染的危险。
得知这个消息,她欲哭无泪。作为护士,她清楚地知道:是否感染HIV 只有在三个月后才能检查出来。接下来的日子,她每天都在忐忑不安中度过, 每天她都祈祷,希望不要被HIV“选中”。
检测结果出来了:阳性。 “这个女孩太不幸了,针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 几率为0.33% ,怎么就被她碰到了?”实验室主任汪学纯也是一声惋惜的感 叹。
12
感染机率
• 如果你被感染HBV血液的针头扎伤而又未经 免疫的话,你感染的几率为6—30%;如果 该病人乙肝e抗体呈阳性,你感染的几率为 27—43%。
• 有十四个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你被HIV污染 的针头扎伤,受感染的几率是0.29%。
• 由此可见,我们应该重视职业性血源性疾病 感染的危险。尽管你所接触的病人导致你感
• 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又分感染性职业暴
露,放射性职业暴露,化学性(如消毒剂、
某些化学药品)职业暴露,及其他职业暴
露。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
6
医务人员面临的挑战
❖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乙肝总感染率高达 15%,携带者占世界总数的1/3
❖ 大约1.5亿都有慢性肝炎,最终肝衰竭或肝癌 ❖ 丙肝90年代以后呈上升趋势,感染率约为3% ❖ 艾滋病的流行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我国有艾滋
据说现在,她消失在了人群中,渴望象正常人一样生活……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
15
某护士的职业暴露
• 马X是艾滋病病房的护士,在处理艾滋病房污物过程
中,被一根混在污物中的穿刺针刺破手指,当时有可视性 出血。住院病人均为晚期艾滋病人。立即用流动的自来水 冲洗,并轻挤出血,然后给予碘酒、酒精消毒皮肤。专家 评估认为,暴露源不明,有出血,采用基本用药方案,服 用双汰芝,28天,抽血检测HIV抗体作为基线结果,并在 6周、3个月和6个月时检测HIV抗体,均阴性。
每毫升血液中含HBV病毒就有一亿个感染剂 量.
➢感染HIV只需1.4毫微升血液,HBV只需 0.4毫微升血液。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
11
每30秒钟
发生频率
每30秒钟
医护人员 便会发生一次职业暴露
便有一名医护工作者 被污染针头扎伤
每30秒钟一次
现在呢?
也就是每年将有近百万次针头扎伤事故发生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