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下册传统文化电子备课

合集下载

小学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小学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小学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特点。

2.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节日、传统乐器、传统戏剧等方面的知识。

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并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2.中国传统乐器:古筝、二胡等。

3.中国传统戏剧:京剧、评剧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了解和描述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特点。

2.难点:学习和演奏传统乐器。

四、教学准备1.幻灯片或教学PPT。

2.传统乐器示范视频或录音。

3.相关传统戏剧的视频资源。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了解中国传统节日1.利用幻灯片或教学PPT,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概念。

2.分别介绍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的起源、传统习俗和重要活动。

3.带领学生进行讨论,了解学生对于这些传统节日的了解和体验。

4.布置作业:学生选择一个他们最喜欢的传统节日,写一篇作文介绍该节日的来历和庆祝活动。

第二课时:学习中国传统乐器1.向学生展示古筝和二胡的图片,并简要介绍这两种传统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法。

2.播放传统乐器的演奏示范视频或录音,让学生感受传统乐器的美妙音色。

3.分组演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给定时间内自由使用一些简单乐器或众声合唱,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

4.引导学生讨论各种传统乐器的不同之处,并鼓励学生尝试学习和演奏其中一种传统乐器。

第三课时:探索中国传统戏剧1.以京剧和评剧为例,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戏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播放相关传统戏剧的视频片段,让学生欣赏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艺术魅力。

3.分组表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传统戏剧中的经典场景进行表演,并进行同学评议。

4.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戏剧与现代戏剧之间的差异,并讨论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问题。

六、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2.学生课后提交的作业和小组表演的评议意见。

3.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五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一)

五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一)

五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一)五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和习俗;3.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和独特之处;4.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和特点•定义中国传统文化•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继承性、包容性、多样性、厚重性2. 中国传统节日A. 春节•概述春节的来历和意义•介绍春节的传统习俗:守岁、放鞭炮、拜年、舞龙舞狮等•学习唐诗《过年》B. 清明节•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和重要性•讲解清明节的传统习俗:扫墓、踏青、植树等•了解杜牧的《清明》诗C. 端午节•探究端午节的历史背景和传说•学习制作粽子的步骤•欣赏《百魅图》中的《屈原写楚辞》画作3. 中国传统艺术A. 京剧•介绍京剧的发展历史和特点•学习京剧的基本表演姿势•观看经典京剧片段B. 中国画•简述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和分类•学习中国画的基本笔法和技巧•创作一幅简单的中国画作品三、教学过程1. 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和特点•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和特点。

2. 中国传统节日A. 春节•向学生讲解春节的由来和意义,引发学生对春节的思考。

•分小组介绍春节的传统习俗,并准备展示。

•分小组学习唐诗《过年》,齐读韵味悠长的诗句。

B. 清明节•通过PPT和图片介绍清明节的重要性和由来,激发学生对清明节的兴趣。

•向学生展示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和相关活动,鼓励学生讲述自己家庭的清明节风俗。

•分小组欣赏杜牧的《清明》诗,一起分析诗意。

C. 端午节•结合故事和图片,生动地向学生介绍端午节的历史背景和传说。

•在课堂上制作粽子,让学生亲身体验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分小组观赏《百魅图》中的《屈原写楚辞》画作,感受中国画的魅力。

3. 中国传统艺术A. 京剧•通过PPT和视频展示京剧的发展历史和特点,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学习京剧的基本表演姿势,两两搭档练习。

五年级传统文化下学期教案

五年级传统文化下学期教案

五年级传统文化下学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如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等;(2)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讲解、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传统文化;(2)运用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3)鼓励学生运用传统文化知识,创新性地开展各种活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2)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爱国情怀;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文学1. 《诗经》选读:《关雎》、《硕鼠》等;2. 楚辞选读:《离骚》、《天问》等;3. 了解古代诗人及其作品,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历史1. 三国演义:《曹操》、《刘备》等人物介绍;2. 史记选读:《项羽本纪》、《淮阴侯列传》等;3. 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第三单元:中国古代哲学1. 儒家思想:孔子、孟子等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2. 道家思想:老子、庄子等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3. 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体系和主要流派。

第四单元:中国传统艺术1. 中国绘画:了解绘画技法、画家及其作品;2. 中国书法:学习书法的基本技法、书体及著名书法家;3. 中国戏曲:了解戏曲的起源、流派及经典剧目。

第五单元: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1. 春节:了解春节的起源、习俗及传统活动;2. 端午节:了解端午节的起源、习俗及传统活动;3. 中秋节:了解中秋节的起源、习俗及传统活动。

三、教学安排每周一节课堂授课,每节课时为40分钟。

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每个单元的教学课时。

四、教学评价1. 平时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2. 单元测试:在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单元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3. 期末考试:期末进行传统文化知识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小学五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教案

小学五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教案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一、学情分析:有人曾经说过:没有经典的文化是没有灵魂的文化,没有经典的人生是没有希望的人生。

作为源头活水,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所再为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

现在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经典内容知之甚少,他们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学习现代语文知识上,而6-13岁是孩子们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正是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的大好时光,在这段时间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实际上是在和先哲交流思想感情。

持之以恒,坚持数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定会滋养他们,成为他们的文化积淀,使他们终身受益。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蒙书诵读、诗词诵读一、魅力汉语、古代都城、饮食文化、诗词诵读二、传统戏曲、历史名臣、科学技术九个单元。

三、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

在指认式诵读中使学生扩大了识字量,在吟诵表演中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

学生丛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 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

利用13岁以前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身受益。

四教学措施:1 传统文化旨在培养血神对于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不得让学生死记硬背,不得背诵过多的内容,给学生造成太多的学习压力,教学形式一定采取多样化。

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 注重游戏教学。

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多种形式。

3 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

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4 重视平常积累,背诵经典名句名篇,重视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并以此作为反馈,激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

五年级传统文化下学期教案

五年级传统文化下学期教案

五年级传统文化下学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成语、典故、古诗词等,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尊重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成语故事成语“滥竽充数”的故事成语“亡羊补牢”的故事成语“掩耳盗铃”的故事2. 第二单元:典故解析典故“孟母三迁”的背景和意义典故“孔融让梨”的背景和意义典故“悬壶济世”的背景和意义3. 第三单元:古诗词欣赏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春望》王之涣的《登鹳雀楼》4. 第四单元:传统节日春节的起源和习俗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中秋节的起源和习俗5. 第五单元:传统文化常识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书法艺术的起源和发展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成语、典故、古诗词的来历、含义和背景。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传统文化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 采用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书法、茶艺等传统文化活动的实践操作。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成语、典故、古诗词等内容,正确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写作中。

2. 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传统文化教程》2. 辅助资料:成语典故书籍、古诗词选集、传统文化纪录片等。

3. 实践材料:毛笔、墨汁、茶具等。

六、教学计划1. 第六周:深入学习成语故事成语“杯弓蛇影”的故事成语“画龙点睛”的故事成语“井底之蛙”的故事2. 第七周:深入了解典故解析典故“愚公移山”的背景和意义典故“掩耳盗铃”的背景和意义典故“悬壶济世”的背景和意义3. 第八周:深入欣赏古诗词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苏轼的《赤壁怀古》4. 第九周:探索传统节日重阳节的起源和习俗清明节的起源和习俗春节的起源和习俗5. 第十周:综合学习传统文化常识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书法艺术的起源和发展七、教学活动1. 第六周:成语故事分享会学生分组选择成语,进行故事分享和讲解老师点评并补充讲解成语的深层含义2. 第七周:典故知识问答比赛学生分组进行知识问答,比拼典故知识老师点评并给予奖励3. 第八周:古诗词朗诵比赛学生分组选择古诗词进行朗诵老师点评并指导朗诵技巧4. 第九周:传统节日文化体验活动学生参与制作传统节日美食,了解节日习俗老师讲解节日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5. 第十周:传统文化艺术体验课学生学习书法、茶艺等传统文化艺术老师现场演示并指导学生实践操作八、教学反馈1. 学生通过分享会、比赛和体验活动,对传统文化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

五年级传统文化全册备课

五年级传统文化全册备课

第五单元饮食文化第17课茶 3、9教学目标。

茶了解茶的基本内容了解中国的茶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亲近感。

品评茶文化,拓展知识面教学过程一、了解茶(主要由学生介绍)1、茶的起源、历史—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被称为茶的祖国、茶的故乡,当之无愧。

有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

经过多年,才逐渐见诸文字记载。

唐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茶文化的全盛时期,社会上饮茶成为时尚,以茶为雅事,精心操作,还懂得用茶具之美来烘托茶味之佳.人们对茶的经验,经过长时期的积累,代代相传,从局部地区慢慢扩大开来,茶艺开始由此普及全国,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

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都是从中国传过去的2、中国十大名茶1、杭州龙井7、白毫银针2、苏州碧螺春8、武夷岩茶3、黄山毛峰9、安溪铁观音4、庐山云雾10、普洱茶5、六安瓜片6、恩施玉露二、了解茶知识1、茶与文化:①茶的起源?谁最早种植了茶树?②与茶有关的名人?③关于茶有哪些诗词与诗句?以茶为名的书有哪些?关于茶的对联有哪些?④什么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茶道?⑤中国有哪些茶道?⑥功夫茶是怎么一回事?⑦绿茶和红茶是怎么分的?……2、茶与健康:①茶的保健功能有哪些?喝茶能增强免疫力吗?可以抗衰老吗?②茶叶有哪些成份和功能?③世界三大饮料咖啡、可可、茶,哪一个更有利于健康?④喝白开水和茶水哪个好?⑤饭后可以马上饮茶吗?⑥淡茶和浓茶哪个好?⑦与茶叶有关的美食是什么?……3、茶叶百科:①我国的十大名茶是什么?②我国哪里的茶最多最好?我国有哪些绿茶?③春茶、夏茶、秋茶是怎么分的?它们有什么区别?④怎样区分新茶和陈茶?⑤茶叶受潮怎么办?⑥怎样可以更好地贮藏茶叶?⑦茶叶有哪些其它用途?三、感受茶韵配乐散文《悠悠茶韵》作者:肖敏北方人爱酒,辛辣、烈性,那直呛嗓子眼的老白干一喝下去,两朵红云飘上了脸,人就变得俊美,豪放。

五年级传统文化下学期教案

五年级传统文化下学期教案

五年级传统文化下学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2.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成语故事、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

3. 中国传统艺术:书法、绘画、剪纸、音乐、舞蹈等。

4. 中国传统礼仪:礼貌用语、尊老爱幼、待客之道等。

5.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国传统美食、饮食礼仪等。

三、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通过讲述与中国传统节日、经典故事相关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传统文化相关话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视频展示:播放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

4. 动手实践:引导学生亲手制作剪纸、绘画等传统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5.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扮演传统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表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调、领导等能力。

4.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五、教学计划第1周:中国传统节日——春节1. 讲述春节的来历和习俗。

2. 学习与春节相关的成语和诗词。

3. 制作春节手工艺品。

第2周: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1. 讲述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

2. 学习与元宵节相关的成语和诗词。

3. 制作元宵节灯笼。

第3周: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1. 讲述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

2. 学习与清明节相关的成语和诗词。

3. 制作清明节扫墓卡片。

第4周:中国传统艺术——书法1. 介绍书法的基本知识。

2. 学习书法的基本技巧。

五年级传统文化下学期全册备课

五年级传统文化下学期全册备课

五年级传统文化下学期全册备课
教材分析:
在“名胜游踪”里,我们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每一处风景,都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聆听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了解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国人的大气、自尊、圣洁和人格的高尚。

(2)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3)能够熟练地背诵经典古诗文,并能初步理解其意思,同时能够尝试表达个人学习经典古诗文的感受和见解。

(4)通过传统文化学习,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5)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与同学合作,尝试进行文化名胜游览和当地传统文化考察活动。

教学重点:
能够熟练地背诵经典古诗文,并能初步理解其意思,同时能够尝试表达个人学习经典古诗文的感受和见解。

教学难点:
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了解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国人大气、自尊、圣洁和人格的高尚。

教学措施
1、教学形式多样化。

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等。

2、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

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五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

五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

五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五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掌握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庆祝方式等重要信息。

3.能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教学内容:课时一:中国传统文化概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基本内涵•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课时二: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春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春节的庆祝方式和重要活动•春节对中国人的意义和传统信仰课时三: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的起源和传说故事•中秋节的传统庆祝方式和习俗•中秋节的重要食品和相关活动课时四: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清明节的由来和纪念对象•清明节的传统活动和习俗•清明节在现代社会的变化和意义课时五: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在道德观念方面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和文学方面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启示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互动讨论:与学生进行积极互动,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共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主题。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小组展示: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成果。

•作业评估: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消化和运用能力。

拓展阅读:•《中国传统文化导读》•《中国传统节日故事》•《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以上仅为教案示例,具体情况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调整和补充。

课时六:中国传统文化 - 国画•国画的概念和基本特点•国画的历史发展和流派分类•国画的传统题材和技法•国画在现代艺术中的价值和影响课时七:中国传统文化 - 书法•书法的定义和基本要素•书法的历史演变和不同风格•书法的传统字体和书写方式•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课时八:中国传统文化 - 音乐•中国传统音乐的起源和特点•中国传统音乐的器乐和声乐分类•中国传统音乐的表演形式和乐器•中国传统音乐对现代音乐的影响和借鉴课时九:中国传统文化 - 古代建筑•古代建筑的风格和特色•古代建筑的分类和示例•古代建筑的材料和结构•古代建筑在现代社会中的保护和利用课时十:中国传统文化 - 传统节日的传统艺术表演•中国传统节日的传统艺术表演形式•传统艺术表演的演员、剧目和道具•传统艺术表演在传统节日中的地位和作用•传统艺术表演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教学方法:•观摩学习:带领学生参观相关文化艺术展览、演出等活动,学习传统文化的实际应用和表现方式。

五年级传统文化电子备课

五年级传统文化电子备课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诗经》硕鼠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硕鼠》的意义及要表达的中心。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硕鼠》原文。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反复读译文。

三、温馨点击。

介绍《诗经》及《魏风·硕鼠》。

四、活动广角。

1、背诵《硕鼠》这首诗。

2、说一说你对《诗经》了解多少。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同桌交流。

教学反思:黄鸟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黄鸟》的原文及译文。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了解这是一首挽歌,描写的是什么。

四、活动广角。

1、用这样的句式来写首小诗。

2、古代人奉行“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你认为这处观点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五、成长阶梯。

做好自我评价和组内评价。

教学反思:《韩非子》买椟还珠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买椟还珠》的原文及译文。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1、了解《韩非子》这部书的作者及内容。

2、体会书中故事的教育意义。

四、活动广角。

1、读了这个故事,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吧?请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写下来。

2、和你的朋友一起把这个故事演一演吧!五、成长阶梯。

做好自我评价。

教学反思:曾子杀猪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曾子杀猪》的原文及译文。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了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四、活动广角。

1、展开你想像的翅膀,把这个故事讲给你周围的人听吧。

2、读读方框中的文字,从中受教育。

五、成长阶梯。

填写好三个项目。

教学反思:《淮南子》秦西巴纵霓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秦西巴纵霓》的原文及译文。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小学五年级传统文化下学期教案

小学五年级传统文化下学期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原因和庆祝方式。

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等)的原因和庆祝方式。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播放一段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频,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概念解释(15分钟)通过教授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个整体的了解。

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实物等教具进行讲解。

3.分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中国传统节日进行研究,并选择一种形式展示给全班。

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书籍等途径获取相关信息。

4.小组展示(30分钟)每个小组进行展示,介绍所选择的传统节日的原因、由来和庆祝方式。

其他同学可以提问和补充。

5.课堂活动(20分钟)以制作手工为主,让学生亲自体验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

教师可以准备相关材料和工具,指导学生如何制作。

6.总结(10分钟)通过小结,让学生对今天的学习有个深刻的印象,并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四、教学反思本教案主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来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通过导入视频,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较高,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在课堂活动中,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手工,不仅增强了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印象,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整堂课设置合理,内容丰富,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五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教案

五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教案

一、教案主题:五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审美能力。

3. 增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传统节日清明节:了解清明节的起源、习俗,学习相关诗词。

端午节:了解端午节的起源、习俗,学习相关诗词。

2. 第二单元:传统故事《孟母三迁》:学习孟母教子的故事,感悟母爱的伟大。

《愚公移山》: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毅力。

3. 第三单元:传统美德孝道:学习孝道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孝敬之心。

诚信:学习诚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故事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表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看法。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程度。

3.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传统文化的表现。

六、教学安排:1. 第一单元:传统节日(2课时)清明节:1课时端午节:1课时2. 第二单元:传统故事(3课时)《孟母三迁》:1课时《愚公移山》:1课时《夸父追日》:1课时3. 第三单元:传统美德(4课时)孝道:1课时诚信:1课时勤奋:1课时宽容:1课时七、教学资源:1. 相关书籍:传统文化故事集、诗词精选等。

2. 网络资源:传统文化相关视频、图片等。

3. 实物道具:如剪纸、灯笼等传统手工艺品。

八、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讲解传统文化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2. 讲解:详细讲解每个单元的传统节日、故事和美德。

3.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4. 实践:引导学生参与传统手工艺制作等实践活动,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5. 总结:对每个单元进行总结,强调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九、教学反馈: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传统文化的作业,了解学生掌握程度。

五年级传统文化全册备课

五年级传统文化全册备课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全册〕五年级传统文化第一单元蒙书诵读第一课"声律启蒙"〔一〕第2课"声律启蒙"〔二〕第3课"声律启蒙"〔三〕第4课"笠翁对韵"〔节选〕第二单元诗词诵读第5课登金陵凤凰台第6课古诗两首第7课诗词两首第8课诗词两首第三单元魅力汉语第9课对联第10 课谜语第11课谚语和歇后语第四单元古代都城第12课第13课XX第14课XX第15课XX第16课XX与XX 探究课寻访古都第五单元饮食文化第17课茶第18课酒第19课四大菜系第六单元诗词诵读第20课古诗两首第21课诗词两首第22课词曲两首第23课词两首第七单元传统戏曲第24课京剧第25课昆剧第26课XX地方戏探究课戏曲知识比赛第八单元历史名臣第27课魏征第28课包拯第29课文天祥第30课林那么徐第31课康有为第九单元科学技术第32课祖冲之第33课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第34课四大创造第一单元蒙书诵读第一课"声律启蒙"〔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章的意义、译文及要表达的中心。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2、学生谈感受。

〔1〕通过读短文,你知道了什么?〔2〕同桌内、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感受。

(3) 教师小结。

二、出事译文。

1、学生自读译文。

2、对照译文,理解短文的意思。

3、反复对照译文,反复读译文。

三、温馨点击。

了解这是一首对子诗,描写的是什么。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对子诗。

2、仿照这这首对子诗,自己写一首小诗。

3、本课所选的"声律启蒙"片断中,空、虫、宫、红、翁等在读音上有什么共同之处?赶快和你的伙伴讨论一下吧。

五、成长阶梯。

五年级传统文化下学期教案

五年级传统文化下学期教案

五年级传统文化下学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诗词、成语、典故、历史人物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诗词鉴赏教学诗词:《静夜思》、《春晓》、《登鹳雀楼》等。

教学重点:理解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2. 第二单元:成语故事教学成语:画龙点睛、掩耳盗铃、亡羊补牢等。

教学重点: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含义,学会运用成语。

3. 第三单元:传统文化习俗教学内容: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习俗。

教学重点:了解各种节日的庆祝方式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4. 第四单元:历史人物故事教学人物:诸葛亮、孙悟空、岳飞等。

教学重点:了解历史人物的事迹和精神品质,传承优秀传统。

5. 第五单元:民间艺术教学内容:剪纸、泥塑、京剧等民间艺术形式。

教学重点:欣赏民间艺术的美,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传统文化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 采用讨论法,组织学生探讨文化现象,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阶段测试:定期进行知识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3. 作品展示:让学生提交文化作品,如诗词、成语故事、民间艺术等,以此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时间安排1. 每单元教学时间为2周,每周5课时。

2. 总共10周,共计40课时。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传统文化教程》2. 参考书目:《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中国古代诗词鉴赏》等。

3. 网络资源:传统文化相关网站、视频资料等。

4. 教具:投影仪、白板、卡片、剪纸、泥塑材料等。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诗词、故事、图片等方式,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五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

五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

五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成语、故事等元素。

(2)学会欣赏古代诗词的美,提高文学素养。

(3)能够运用所学成语和故事,丰富自己的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讲解、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

(2)通过分析、对比、归纳等方法,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诗词欣赏1. 《静夜思》——李白的诗作,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 《登鹳雀楼》——王之涣的诗作,感受作者对壮丽河山的赞美。

第二单元:成语学习1. 成语故事讲解:如“掩耳盗铃”、“亡羊补牢”等,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含义。

2. 成语接龙游戏:培养学生对成语的应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诗词的朗读与理解,成语的积累与应用。

2. 难点:对诗词意境的感悟,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四、教学方法:1. 采用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

2. 运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直观展示传统文化内容。

3. 设置情景剧、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语接龙游戏、诗词默写等作业的完成质量。

3. 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诗词理解和成语运用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计划:第1周:诗词欣赏——《静夜思》第2周:诗词欣赏——《登鹳雀楼》第3周:成语故事讲解(1)第4周:成语故事讲解(2)第5周:成语接龙游戏七、教学资源:1. 诗词文本:《静夜思》、《登鹳雀楼》2. 成语故事文本3. 成语接龙卡片4. 多媒体教学素材(图片、视频等)八、教学活动设计:第1周:1. 导入新课,介绍诗词欣赏的目的。

2. 朗读《静夜思》,引导学生理解诗文内容。

五年级传统文化下备课

五年级传统文化下备课

五年级传统文化下备课《名胜家境》10、济南教学目标:1、认识济南的著名名胜古迹。

2、了解名胜古迹的诗句。

3、能比较形象地说出各个景点的景色。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同学们,这节课跟着老师一起我领略泉城济南的美丽风光吧!首先我们先来欣赏几首诗。

《千佛山》(节选)、《趵突泉》、《西湖二首》(其二)(二)温馨点击。

介绍千佛山、趵突泉、大明湖的地理位置、名字的来历,以及它们的悠久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三)、活动广角:请同学们把对这些有关景点的传说、诗句、对联讲给同学们听。

(四)拓展延伸:能比较形象地说出各个景点的美景。

板书设计:济南千佛山秀丽的自然风光趵突泉“平地忽堆三尺雪,四时长吼半空雷”大明湖湖水清澈透明11、《崂山》教学目标:1、认识崂山的地理位置及历史。

2、认识崂山的著名瀑---龙潭瀑。

3、了解有关崂山的诗句。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再来领略崂山的秀美风光吧!首先我们先来欣赏几首诗。

《八水河玉龙瀑》《鳌山》(二)温馨点击。

介绍崂山、龙潭瀑的地理位置、名字的来历以及它们的悠久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三)、活动广角:请同学们把对崂山搜集的资料介绍给读读看。

(四)拓展延伸:请同学们说说自己这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崂山崂山黄海之滨气势雄伟山海紧错龙潭瀑玉龙横空如雨似雪12、对联教学目标:1、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2、学会对对联教学过程:Ⅰ讲一个与对联有关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Ⅱ名联欣赏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清〕林则徐题书室2、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林则徐3、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北京潭柘寺联评:“笑”、“容”二字巧妙,道出了世态人情,写出了人生众相。

4、来一口去一口,来去无损;哭三声笑三声,哭笑皆非。

—清末一婚丧联点评:用于红白喜事并至之日,精当至极。

再有妙联,不妨将来。

5、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五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教案

五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教案

传统文化教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一、教学目标:1.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知道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2.通过具体案例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3.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感。

2.引导学生探索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教学准备:1.教材:《小学生传统文化读本》小册子。

2.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传统文化的概念和重要性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有关传统文化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幅图片中有什么?这些都和传统文化有关吗?通过展示小册子的封面和内容页,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这本书叫《小学生传统文化读本》。

那么传统文化是什么呢?为什么传统文化是重要的?3.讨论(10分钟)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你们觉得传统文化有哪些特点?传统文化对我们有什么影响?4.展示(5分钟)请几个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观点。

第二课时: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1.复习(5分钟)回顾上节课的探讨结果。

2.讲解(10分钟)通过多媒体介绍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包括:历史文化传承、道德观念、宗教信仰、礼仪习俗等。

3.案例分析(15分钟)给学生展示几个传统文化的案例,如中国的传统节日、传统习俗等。

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4.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第三课时: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传承通过问题回答的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探究(10分钟)通过讨论和举例,引导学生探讨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对塑造国家形象和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

3.互动游戏(20分钟)设置互动游戏,如传统文化知识竞答、传统文化手工制作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4.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六、课堂作业:根据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传统文化的短文。

七、板书设计:传统文化的概念和内涵-历史文化传承-道德观念-宗教信仰-礼仪习俗传统文化的特点-丰富多样-民族独特-深入人心八、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案,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和特点,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兴趣。

传统文化五年级教案(3篇)

传统文化五年级教案(3篇)

第1篇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起源、发展及主要特点,如诗词、书法、绘画、音乐、戏曲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1. 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2. 掌握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1. 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传统文化吗?请举例说明。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传统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并传承下来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

二、讲授新课1. 介绍中华传统文化的起源- 教师讲述中华文化的起源,如汉字、书法、绘画、音乐、戏曲等。

- 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2. 讲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 教师结合教材,讲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如诗词、书法、绘画、音乐、戏曲等。

- 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特点的理解。

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如诗词、书法、绘画等。

2. 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和评价。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2. 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主要特点。

二、拓展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上节课所提到的传统文化,还有哪些传统文化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2. 学生举例说明,教师点评。

五年级传统文化下学期教案

五年级传统文化下学期教案

五年级传统文化下学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2)学会欣赏古代诗词、成语、典故等,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3)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和礼仪,增强民族自豪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探究等方式,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2)学会运用传统文化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

(2)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历史1. 夏商西周的更迭2. 春秋战国的故事3. 秦始皇统一六国4. 汉朝的兴衰5. 唐朝的风采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学1. 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2. 成语、典故的积累与应用3. 古代著名文学家的故事第三单元:中国传统节日与习俗1. 春节的来历与习俗2. 端午节的起源与习俗3. 中秋节的传说与习俗4. 重阳节的由来与习俗5. 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传承第四单元:中国古代艺术1. 中国画的艺术特点与欣赏2. 书法的基本技法与欣赏3. 传统音乐、舞蹈、戏剧的了解与欣赏4. 古代建筑的风格与特点5. 陶瓷、玉器等工艺品的鉴赏第五单元:中国古代哲学与伦理1. 儒家的思想观念与道德准则2. 道家的哲学理念与生活智慧3. 墨家的思想主张与价值观4. 法家的治国理念与制度5. 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与应用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讨论、探究、实践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知识。

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传统文化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组织实地考察、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4.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故事讲解等活动中,深入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参与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课题:第三单元名胜佳境1、泉城济南课时:1教学目标:1、把文章读通顺。

2、想一想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3、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增强学生阅读积累,陶冶学生的品德修养。

教学难点:增强学生阅读积累,陶冶学生的品德修养。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激发学习兴趣同学们,你们都到过哪些地方旅游?你知道哪些旅游城市?听说过济南吗?你对济南有哪些了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济南,看看济南有多美,看看济南有哪些旅游景点。

板书:泉城济南二、指导学生自学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试分析一下每一句话的含义。

三、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小组交流上述两个问题。

四、全班交流、拓展1、集体交流,教师适时订正,指导。

2、活动广角:你知道哪些著名的景点呢?小组内交流。

五、成长阶梯:1、尝试背诵这首诗,可以同桌背,也可以小组背。

2、学习了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济南落日天边见二峰,平临湖上出芙蓉。

西来水竇缘王屋,南去山根接岱宗。

作业布置教学反思教学课题:2、佛教名山——千佛山课时:1教学目标1、能背诵这首诗。

2、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教学难点: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激发学习兴趣同学们,听说过千佛山吗?你对千佛山有哪些了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千佛山,看看千佛山有多美。

板书:佛教名山——千佛山二、指导学生自学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试分析一下每一句话的含义。

3、读一读:温馨点击:简介千佛山。

三、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小组交流上述三个问题。

四、全班交流、拓展1、集体交流,教师适时订正,指导。

活动广角:千佛山历史文化悠久,把你知道的有关千佛山的传说、诗句、对联等讲给同学听。

请听这幅对联:“秋水一湖,满贮五三烈士血;佛山万仞,可作国耻纪念碑。

”理解这幅对联的含义。

五、成长阶梯1、学了这篇课文,你对千佛山有哪些了解?2、你还能说出千佛山的哪一些著名景点?3、有机会亲自去爬一爬千佛山,并把历代名士的题词、题句抄录下来。

4、尝试背诵这首诗,可以同桌背,也可以小组背。

板书设计:千佛山山对济南城,人言帝舜耕。

登临记晚秋,几案与云平。

作业布置教学反思教学课题:3、名泉之冠——趵突泉课时:1教学目标:1、能背诵这首诗。

2、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激发学习兴趣同学们,听说过吗趵突泉?你对趵突泉有哪些了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趵突泉,看看趵突泉有多美。

板书:名泉之冠——趵突泉二、指导学生自学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试分析一下每一句话的含义。

3、读一读:温馨点击:简介千名泉之冠——趵突泉。

三、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小组交流上述三个问题。

四、全班交流、拓展1、集体交流,教师适时订正,指导。

活动广角:趵突泉历史文化悠久,把你知道的有关的趵突泉传说、诗句、对联等讲给同学听。

五、成长阶梯1、学了这篇课文,你对趵突泉有哪些了解?2、你还能说出趵突泉的哪一些著名景点?3、有机会亲自去趵突泉看一看,并把历代名士的题词、题句抄录下来。

4、尝试背诵这首诗,可以同桌背,也可以小组背。

作业布置教学反思教学课题:4.泉城明珠—大明湖课时:1教学目标:1、能背诵这首诗。

2、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教学过程:泉城明珠大明湖介绍;位于济南市中心偏东北处,公园面积八十六公顷(1290亩),其中湖面四十六公顷,约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三。

湖水来源于城内的珍珠泉、濯缨泉、王府池等诸泉,水源充足,有“众泉汇流”之说,平均水深两米,最深处约四米,是繁华都市中一处难得的天然湖泊。

大明湖历史悠久,见诸文字已有一千四百多年。

早在北魏年间,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济水注>>记载:“泺水北流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

寺东北两面则湖。

”其位置在今五龙潭一带。

另有史料记载,那时的大明湖称历下波或历水波,南至濯缨湖,北至鹊山和华不注山,也就是说现在的大明湖、五龙潭和北园是相连的一个大湖,湖阔数十里,平吞济泺。

六朝时,因湖内多生莲荷,曾名“莲子湖”;唐时又名“历水波”,宋代称“西湖”。

宋时著名文学家曾巩曾有诗道:“问吾何处避炎蒸,十顷西湖照眼明”。

可知当时此处已是消暑游憩之地。

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曾巩任齐州 (今济南)知州时,为防御水患,修建了北水门,引湖水入小清河,使得湖水经年水位恒定,并在沿湖修建了亭、台、堤、桥,使之渐成游览景观。

至金代,诗人元好问在<<济南行记>>中始称大明湖。

明代重修城墙,大明湖遂初成今日形貌。

二、指导学生自学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试分析一下每一句话的含义。

3、读一读:温馨点击。

三、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小组交流上述三个问题。

四、全班交流、拓展1、集体交流,教师适时订正,指导。

活动广角:大明湖历史文化悠久,把你知道的有关的大明湖传说、诗句、对联等讲给同学听。

五、成长阶梯1、学了这篇课文,你对大明湖有哪些了解?2、你还能说出大明湖的哪一些著名景点?3、尝试背诵这首诗,可以同桌背,也可以小组背教学反思学生对诗每一句话的含义理解的不够好,学生交流之前教师可以提前指点一下,或提示一下,这样什么也不说完全放给学生,学生掌握不了。

作业布置教学反思教学课题:崂山----海上名山课时:1教学目标:1、能背诵这首诗。

2、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激发学习兴趣二、指导学生自学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试分析一下每一句话的含义。

3、读一读:温馨点击:素有“海上名山第一”的崂山位于黄海之滨,主峰1133米,它拔海而立,山海相连,雄山险峡,水秀云奇,自古被称为“神仙窟宅”“灵异之府”。

齐记中亦有“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的记载。

昔日秦皇汉武帝登临此山寻仙,唐明皇也曾派人进山炼药,历代文人名士都在此留下游踪,号称“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

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崂山道士更是闻名遐迩。

山上奇石怪洞,清泉流瀑,峰回路转。

人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的崂山,8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名胜景区之一。

进崂山可分为中、南、东三线,其景色各异。

三、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小组交流上述三个问题。

四、全班交流、拓展1、集体交流,教师适时订正,指导。

活动广角:把你知道的有关的崂山传说、诗句、对联等讲给同学听。

五、成长阶梯1、学了这篇课文,你对崂山有哪些了解?2、你还能说出崂山的哪一些著名景点?3、有机会亲自去崂山看一看,并把历代名士的题词、题句抄录下来。

4、尝试背诵这首诗,可以同桌背,也可以小组背。

教学反思学生对诗每一句话的含义理解的不够好,学生交流之前教师可以提前指点一下,或提示一下,这样什么也不说完全放给学生,学生掌握不了。

作业布置教学反思教学课题:崂山名瀑——龙潭瀑课时:1教学目标:1、能背诵这首诗。

2、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激发学习兴趣二、指导学生自学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试分析一下每一句话的含义。

3、读一读:温馨点击:崂山八水河中游,于百尺悬崖飞流直下,喷珠吐玉,状如龙舞,故名“龙潭瀑”。

潭中碧水凝寒,清澈见底。

山雨过后,洪涌瀑注,飞腾叫啸,蔚为壮观。

北九水白沙河上游河流,因山有九折,水有九曲得名。

以北九水疗养院“九水界桥”为界分内九水外九水。

“九水明漪”为崂山十二胜景之一。

源于巨峰北麓之水,流入峡谷,一路群峰竟秀,万木争荣,佳景迭出,美不胜收,故有“九水画廊”之美誉。

三、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小组交流上述三个问题。

四、全班交流、拓展集体交流,教师适时订正,指导。

五、成长阶梯1、你还能说出崂山的哪一些著名景点?2、有机会亲自去崂山看一看,并把历代名士的题词、题句抄录下来。

3、尝试背诵这首诗,可以同桌背,也可以小组背。

作业布置教学反思教学课题:第四单元艺术乐园课时:2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对联的由来及妙趣。

教学重难点:对联的由来及妙趣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学生阅读艺海拾贝,体会对联的妙趣。

交流你喜欢的对联,并说出它妙在什么地方。

二、品读温馨点击,对对联有进一步的了解。

三、活动广角:1、把这些对联读几遍,同桌试着对一对,一定很有趣。

2、讲出下面对联中包含的七个人物的名字和他们的故事。

如果讲不出就去请教别人或查找资料。

四、交流学习心得。

五、教师小结。

教学后记:学生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阅读上,知识积累上需要加强。

读书名联教学目的:让学生明白古往今来有哪些有关读书的名联。

教学过程:一、学生阅读艺海拾贝,体会这些读书名联。

交流你喜欢的对联,并说出它妙在什么地方。

二、品读温馨点击,对读书名联的来历有进一步的了解。

三、活动广角:1、同桌比一比,看谁能先把这组名人读书联背下来。

2、自己动手把这些对联做成书签。

3、选自己最喜欢的一副作为座右铭。

4、你能看出以下两副对联是哪种商店的吗?请你也去抄录所在社区、街道商店的对联,和同学们评一评哪副写得最好,也可以试着写一副。

四、交流学习心得。

五、教师小结。

教学后记:学生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阅读上,知识积累上需要加强。

作业布置教学反思教学课题:成语探源课时:1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成语的各种来源。

教学重难点:成语的各种来源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学生自学艺海拾贝,对照书边的注释体会文章的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