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单元《物态的变化》测试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单元《物态的变化》测试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7c114a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4.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单元《物态的变化》测试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吃雪糕解暑,雪糕在口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汽化C.液化D.凝固2.图甲是观察物质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应按ABC 的先后顺序进行安装B.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状态,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C.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熔点为90℃D.该物质属于非晶体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初中生的平均身高约为1.6m B.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cmC.人的正常体温是37℃D.成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 m/s4.中国古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5.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成是因为钨的沸点高B.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是汽化现象C.水在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D.深秋的早晨,地面上经常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液化现象6.优美的词句可以勾画出大自然水资源的美妙与和谐,下列词语中描绘凝华现象的是()A.滴水成冰B.玉霜满地C.烟雾缭绕D.露似珍珠7.在预防新冠肺炎期间,学校要求每位师生都要进行体温检测。
下列对体温计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体温计的量程是35~45℃B.体温计的分度值是1℃C.某同学的体温是36.6℃,该同学体温正常D.利用体温计也可以测量液体的温度8.一种合金魔术道具,久握在34℃的手中不熔化,放在60℃的水中会熔化,则该合金的熔点可能是()A.16°C B.30°C C.47°C D.70°C9.天宫课堂上,王亚平老师将一个液体球“变”成了固体球。
(完整)初二物理物态变化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初二物理物态变化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21ebb904a1b0717ed5dd10.png)
初二物理物态变化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现象制成的。
2.在使用温度计时,要将温度计与被测物体____________,并保持足够长的_______;在读取数据时温度计不能从测量对象_________,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_________。
3.图(1)是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的四种情况,其读数分别为:A : 摄氏度;B : 摄氏度;C : 摄氏度;D : 摄氏度。
4.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____________。
5.物质从 变成 的现象叫做熔化,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 。
物质从 变成 的现象叫做凝固,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 。
6.固体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它们的重要区别是__________有一定的熔点,而______ ___没有一定的熔点。
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7.晶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两种);非晶体有:_ __ ______________(举例两种)。
8.熔化要________热,凝固要_________热。
但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_;凝固过程中,温度会___________。
非晶体在熔化或凝固的过程中温度_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化”)。
9. 物质从 变成 的现象叫做汽化。
汽化的两种方式是 和 。
物质从 变成 的现象叫做液化,液化的两种方式是 和 。
A B C D 图(1)10. 蒸发要___________热,使液体和周围物体温度_________,有_______作用。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1. 沸腾时液体温度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沸腾的条件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3章《物态变化》教材练习与应用答案详解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3章《物态变化》教材练习与应用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ac4e9237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5.png)
一起,当温度变化时这样的双金属片就会弯曲。怎样用它制成温度计?画出你的设计
草图。市场上有一种指针式寒暑表(图3.1-10),就是用双金属片做感温元件的。到商
店去看一看,有没有这样的寒暑表。
答:双金属片温度计的感温元件通常是由两种膨胀系数不同、
彼此又牢固结合的金属片制成的。感温元件一端固定,另一端
连接指针轴。当被测物体温度变化时,两种金属片由于膨胀系
找不到正确的晶体熔化温度变化规律,无法看出晶体、非晶体
之间的差异。
②图3.2-8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的什么特征
可以判断这种物质是一种晶体?它的熔点是多少?从晶体开始熔化到所有晶
体完全熔化,Βιβλιοθήκη 约持续了多长时间?答:因为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有确定的熔化温度,所以该物质是晶体;从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3章《物态变化》
练习与应用·答案详解
(PPT讲解版)
第1节《温度》
①在进行实践活动展示时,两位同学都带来了自制的温度计,如图3.1-9所示。他
们所用的玻璃小瓶相同,里面装满同种带颜色的水,在小瓶口的橡皮塞上各插进一
根吸管。观察这两支自制温度计的结构,你认为哪一支温度计对温度的反应更灵敏?
④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利用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例子?
答:利用熔化吸热:在长途运输海鲜时会放些冰块防止海
鲜变质。利用凝固放热:冬天往果树上洒水,使果树不易
被冻坏。
⑤水的凝固点是0℃,酒精的凝固点是-117℃,
小明把酒精和水的混合液
体放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冷冻室温度可达-5℃)中,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
从冷冻室取出混合液体时,却发现混合液没有凝固。就这个现象你能提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452543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5a.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A.体温计是利用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A.在−190℃时氮是液态B.将液氮和液氧放在−200℃的环境中,慢慢提高温度,氮气会比氧气更快分离出来C.在标准大气压下,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D.将液态氮置于25℃的环境中,液态氮会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8.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正确的是()A.用久了的固体清新剂会变少——液化B.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升华C.冰柜里拿出的冰棒上粘着“白粉”——凝华D.从冰箱里拿出冷藏后的鸡蛋,一会儿发现它变湿了——汽化9.人们常用75%的酒精给物体消毒,需要用酒精擦拭物体表面,并让酒精作用3min的时间。
为了让酒精蒸发得更缓慢,达到规定时长,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A.擦拭酒精后把物品放在通风处B.擦拭酒精后把物品放在向阳处C.擦拭酒精后用吹风机向物品吹热风D.擦拭酒精后把物品放在阴凉处10.小明同学在家中学习炒菜时,发现透明的锅盖里边,有水不断地从锅盖顶部往下流,锅盖里边的水所经历的物态变化过程是()A.先液化后汽化B.先汽化后液化C.先熔化后液化D.先升华后液化11.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5min时该物质已全部熔化B.该物质是晶体,熔点是80℃C.该物质的熔点高于它的凝固点D.BC段的特点是无需吸热但温度不变12.“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的智慧,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谷雨”:雨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白露”: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大雪”:雪花形成是凝华现象二、填空题14.海波物质的熔点为48℃,意思是说,只有把海波加热到时,海波才能熔化。
当18.中秋节小明买了盒“雪月饼”,为了保持低温,工作人员在月饼包装盒内装入了一定量20.北方的冬天,菜窖里常放几桶水,这样做的目的是:当温度降低时,可以利用水在21.如图是一款疗伤喷雾剂,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
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分课时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分课时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892fe72b160b4e777fcf84.png)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1.对温度概念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 ℃的冰比0 ℃的水温度低B.0 ℃的水比0 ℃的冰温度低C.0 ℃的冰与0 ℃的水温度相等D.0 ℃的水和0 ℃的冰形态不同,无法比较温度的高低2.下列温度最接近23 ℃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B.我国江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3.关于如图所示的温度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它的示数为10 ℃B.它的最小分度值为1 ℃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4.给体温计消毒,下列哪种方法是可行的()A.放入沸水中煮B.放入温水中泡C.用酒精棉花擦洗D.在酒精灯上烧5.某同学取出一支示数为39.7 ℃的体温计,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而直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的实际体温是36.5 ℃,则他读出的结果应该是()A.36.5 ℃B.39.7 ℃C.76.2 ℃D.无法读数6.如图所示,先把两手同时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过一段时间后,再将两手同时拿出并放入温水中,这时两手的感觉(选填“相同”或“不相同”),这个事实说明。
7.气象学里的日平均温度,是一天当中的2时、8时、14时、20时这四个时刻气温的平均值。
如果某地某日这四个时刻的气温如图所示,则该地的日平均气温是℃。
8.有三支温度计,其中甲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 ℃,乙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30~50 ℃,丙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20~105 ℃,由此可知,温度计是家庭用的寒暑表,温度计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温度计是体温计。
9.一天早上,嘉斌拿着体温计用力向下甩了几下,正准备测自己的体温,此时正好有同学急促地喊他:“要迟到了,快点上学去!”嘉斌立即把体温计放在朝向北方的窗台上,背上书包就上学去了。
晚上回家发现体温计原封不动地放在那儿,他拿起体温计看了示数,如图所示,此示数为℃,他以此判断今天的最高气温应(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这个示数,其理由是。
八上物理 物态变化专题(内含答案详解)
![八上物理 物态变化专题(内含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5f6d9bd858f5f61fb73666a3.png)
八上物理物态变化专题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人体的正常体温是()A.33℃B.35℃C.37℃D.39℃2.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3.图中甲、乙两只温度计,内部所用测温物质是同一种液体。
观察它的外形,可以推断出,可以制成分度值更小的温度计是()A.甲B.乙C.甲、乙相同D.无法判断4.下列各组固体中具有确定熔点的一组是()A.蜡玻璃沥青B.蜡铝玻璃C.冰铁铝D.冰铁沥青5.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海波的熔点是48℃B.海波在BC段没有吸收热量C.在第6分钟时海波已全部熔化D.海波在CD段是气态6.在北方的冬天,汽车驾驶员常用水和酒精的混合物作为汽车冷却系统的冷却剂,这是由于这种混合液具有()A.较低的沸点B.较高的熔点C.较低的凝固点D.较好的冷却效果7.下列关于雾、露、冰、霜形成原因说法中,正确的是()A.雾是水汽化形成 B.露是水蒸气凝华形成C.冰是水凝固形成 D.霜是水蒸气升华形成8.下列现象,属于汽化的是()A.烧水时,壶嘴冒出“白气”B.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D.冰箱冷冻室内壁结霜9.星期天,小芳在家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她觉得锅里的水放少了点,于是又往锅里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锅里的少).将水再次烧开。
如图中能反映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A. B.C.D.10.如图所示,烧杯内盛有适量水并用酒精灯加热(标准大气压下),甲试管盛有水,乙试管盛有酒精,则甲乙两试管()A.都会沸腾B.都不会C.甲会沸腾,乙不会沸腾D.甲不会沸腾,乙会沸腾11.在一些洗手间装有热风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
八年级上物理物态变化测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上物理物态变化测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adb700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9e.png)
八年级上物理物态变化测试题(附答案)1.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的是哪一个?A。
熔化 B。
液化 C。
凝华 D。
凝固2.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哪一个?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3.沈括纪念馆要浇铸沈括纪念铜像。
在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哪一个?A。
先升华,后XXX B。
先凝华,后升华 C。
先熔化,后凝固 D。
先凝固,后熔化4.根据物质的物理特征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下列分类中合理的是哪一个?A。
铁、冰、玻璃是晶体B。
蜡、食盐、水银是非晶体C。
铅笔芯、橡胶、铁是导体 D。
塑料、干木柴、陶瓷是绝缘体5.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哪一个?A。
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鸡蛋会“冒汗” B。
在有风的夏天,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到“冷” C。
冬天,戴眼睛的人刚从室内走到室外时,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 D。
冬天的早晨,屋顶上常常会有一层霜6.右表是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标准大气压),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哪一个?A。
水温度计 B。
水银温度计 C。
酒精温度计 D。
乙醚温度计7.如图1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像,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帮她找出来。
A。
海波是晶体 B。
海波的熔点约为48℃ C。
海波在整个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 D。
海波在第3分钟时是固态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个?A。
金属在熔化和液态金属凝固的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 B。
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升高 C。
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 D。
任何情况下冰的温度一定低于0℃9.把温度为-8℃的冰块投入密闭隔热盛有60℃水的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关于中冰的说法正确的是哪一个?A。
冰的质量减少了 B。
冰的质量没变化 C。
冰的质量增大了 D。
以上情况均有可能10.冬天的一场大雪,给交通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了使雪很快熔化,常常看见洒水车在路面上洒盐水,这是因为:A。
盐水从雪中吸热 B。
盐水使雪的熔点降低 C。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3章物态变化 练习题(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3章物态变化 练习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98c6e4fb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cc.png)
第三章物态变化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共40分)1. 下列各种常见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 春天,清晨河面淡淡的白雾B. 夏天,玻璃上的水很快变干C. 秋天,日出后薄雾渐渐消散D.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2. 生活中很多热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释,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 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这是由于凝固产生的B. 湿衣服挂在阴凉处也能变干,是因为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C. 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了热量D. 冰箱中取出的冰茶,过一会儿,容器的外壁附着一层小水珠,这是由于液化形成的3. 吃刚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冰糕,舌头往往会被冻在冰糕上。
这是因为舌头上的水发生了A. 熔化B. 凝固C. 蒸发D. 凝华4. 今年5月份以来,据怀化市气象局工作人员统计,有20多天的阴雨天气,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不便,在自然界中,雨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则雨形成的物态变化过程主要是A. 汽化B. 液化C. 熔化D. 升华5. 下列事例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是A. 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B. 农业灌溉中用地下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C. 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 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6.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图是江涛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该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A. 先熔化,后液化B. 先升华,后凝华C. 先汽化,后液化D. 先汽化,后凝固7. 下面的图中,正确表示水沸腾时杯底气泡上升的图示是A. B.C. D.8. 我国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早已获得热力学温度为100K的高温超导材料。
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关系是T=(t+273)K,热力学温度100K相当于A. C. D.9. 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98f03d312b3169a451a4b4.png)
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练习题一、填空题1._________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是:_________有一定的熔点,而_________没有一定的熔点,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_________的.2.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最小刻度是_________.某人拿一个体温计给甲同学测量体温是36.8℃,再给乙同学测体温时没有甩(乙同学的体温是36.4℃),测量的结果是_________;如果又给丙同学测体温时仍没有甩(丙同学的体温是37℃),测量出丙同学的体温是_________.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主要是,蒸发现象只发生在液体_________,沸腾现象同时发生在液体的_________和_________;蒸发现象是在_________温度下都能发生,沸腾现象只在_________温度时才能发生;沸腾时比蒸发时汽化的_________.4.我国发射的长征二号火箭在大气层中飞行时,它的头部与空气摩擦生热,可达到几千摄氏度的高温,为了不至于损坏火箭,设计师们用一种特殊的材料涂在火箭的头部,这种材料在高温下会_________并汽化,这两种物态变化的过程都要_________热,从而保护火箭的头部不会损坏.5.你有这样的体会吗?在寒冷的冬天,戴着眼镜从外面走进暖和的教室里,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使你看不清物体,这是因为__________.6.有一个温度计的刻度已经模糊不清,某同学将这个温度计与刻度尺平行系紧放在冰水混合物中,这时温度计中的水银柱面恰好对准刻度尺上的5mm处;当将温度计放入沸水中时,温度计中的水银柱面恰好对准刻度尺上的205mm处(当时的大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取出温度计和刻度尺,放入温水中,温度计水银柱面降至刻度尺上的105mm处,该同学测出温水的温度是_________℃.7.夏天在衣柜里存放棉衣时,为了防止虫蛀,往衣柜里放了几个樟脑丸.到了冬季穿衣服时,发现樟脑丸不见了,樟脑丸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8.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这是_________现象;把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中,水面上立即出现了“白气”,这一过程中,水发生了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物态变化;寒冷的冬天,我们戴的口罩上出现了冰霜,这是_________现象.9.家庭做饭使用的“气”,是在常温下通过_________的方法,将“气”变成液体后,储存在钢瓶里的.10.将鲜牛奶制成奶粉时,不能用高于100℃的温度煮沸,否则将会损失牛奶中的营养成分,为此发明了“低压锅”,用这种锅煮牛奶时,水不到100℃就沸腾了,这种“低压锅”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11.水银的熔点是-39℃,它在-38℃时处于_________态;它在-40℃时处于_________态;它在-39℃时处于_________态或_________态.12.下图是某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可知,这种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这种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全部熔化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__.从熔点表中可以查出这种物质是_________.(当时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二、选择题13.某同学有一支温度计,读数不准但刻度是均匀的,该同学将这支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时读数是5℃,将这支温度计放入沸水中时读数是95℃(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他用这支温度计测量当时的气温读数是32℃,由上述可知,当时实际气温为A.29℃B.32℃C.30℃D.35.5℃14.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B.晶体和非晶体吸收热量时都可能变成液体C.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D.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先变软,然后变成粘稠体,最后变成液体15.小昌同学在26℃的实验室里,将温度计放入一杯酒精中,当温度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时,将温度计取出,关于他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高于26℃B.先下降,后上升到26℃C.低于26℃D.等于26℃16.在标准大气压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的温度达到100℃才能沸腾,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B.水的温度不论高低,都可以蒸发C.水的温度达到100℃才能汽化D.水吸收的热量越多沸点就越高17.(多选)几位同学讨论课本中的熔点表时,发表了以下几种观点,正确的是A.熔点表中各物质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B.熔点低于0℃的物质在常温下处于液态或气态C.熔点表中所列出的各种物质都是晶体D.熔点表中所列出的各种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时放出的热量一样18.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喝开水时为了不烫嘴,往往向水面吹气,下面关于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向水面吹气可以把开水的热量带走,使水变凉B.向水面吹气加快了水的蒸发,蒸发有制冷作用,使水变凉C.向水面吹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有制冷作用,使水变凉D.吹出的气比开水的温度低,混合后使水变凉19.如果把5000g0℃的水和5000g0℃的冰分别放入菜窖里,使菜窖降温,其效果是A.用0℃的冰好B.用0℃的水好C.都一样D.无法确定20.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冬天的早晨树木上挂满了霜B.秋天的早晨花草叶子上的露水C.在教室里洒水后地面变干D.早晨的浓雾21.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到0℃的房间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因为冰的熔点是0℃,所以冰可以熔化一部分B.因为水的凝固点是0℃,所以水可以凝固一部分C.水不能结冰,冰也不能熔化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的固体吸收热量,由固体变成液体时温度保持不变B.所有的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都要降低C.用手摸冰感到比用手摸水凉,是因为水的温度一定比冰的温度高D.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23.已知水银、煤油、酒精的熔点分别为-39℃、-30℃、-117℃,要测量零下80摄氏度的温度,应该选用的温度计是A.煤油温度计B.酒精温度计C.水银温度计D.煤油温度计或水银温度计24.用纸做成一个纸盒,里面装上水,下面用酒精灯加热,(注意酒精灯的火焰不能烧到水面以上)可以将水烧至沸腾,而纸盒却不会烧毁(水的沸点是100℃、纸的着火点是183℃、酒精灯火焰的温度是400℃~50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水吸收了热量,所以纸盒不会烧毁B.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所以纸盒不会烧毁C.纸的着火点高于火焰的温度,所以纸盒不会烧毁D.纸的散热性好,所以纸盒不会烧毁2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雾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C.用久的灯泡钨丝变细是升华现象D.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是从冰箱里冒出的水蒸气26.关于热胀冷缩现象,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冬季从户外拿进屋内的玻璃杯,可以马上倒入开水B.往储油罐中灌油时,不能灌得太满C.长距离输送暖气的管道,装有Ω形的伸缩管D.铁轨接头处留出一定的缝隙三、实验题27.下图表示的是某种物质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加热的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这是什么物质?(2)在AB、BC、CD、DE各段,该物质处于什么状态?(3)在BC段与DE段,该物质的温度为什么不变?(4)该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各是多少?28.请你把关于六种物态变化的表格填写完整:物态变化名称变化前状态变化后状态温度吸、放热举例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物态变化】参考答案:1.固体,晶体,非晶体,相等2.35℃~42℃,0.1℃,36.8℃,37℃3.表面,表面,内部,任何,沸点,剧烈4.液化,吸5.教室里的水蒸气遇到冷镜片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镜片上6.507.升华8.液化,汽化,液化,凝华9.压缩体积10.气压降低,沸点降低11.液,固,液,固12.48℃,5min,海波13.C14.B15.B16.B17.ABC18.B19.A20.A21.C22.D23.B24.A25.D26.A 27.(1)水(2)AB段是固态,BC段是固液共存,CD段是液态,DE段是液态(3)BC段吸热融化,DE段吸热沸腾(4)熔点是0℃,沸点是100℃28.如下表物态变化名称变化前状态变化后状态温度吸、放热举例熔化固态液态熔点吸略凝固液态固态熔点放汽化液态气态沸点或任何温度吸液化气态液态沸点或任何温度放升华固态气态吸凝华气态固态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带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带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156d21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34.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带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越来越小,其物态变化是()A.升华B.凝华C.熔化D.凝固2.如图,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
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水中出来后,人体表面的水蒸发放热,所以人感觉冷B.有风的时候比无风的时候更冷,这是因为空气流动加快了人体表面水的蒸发C.人出水后比在水中要冷,这是因为泳池内水温高于人的体温,而空气温度低于人的水温D.人从泳池出来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人体表面液化,所以人感觉冷3.水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通过吸热、放热在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间转化,如图所示。
已知甲是水,则()A.乙是冰B.丙是水蒸气C.由丙到甲的过程放热D.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4.如图是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展示的“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5.魔术师把手伸进一锅沸腾的“油”,2分钟后再把手拿出来,没事!关于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魔术师有特异功能,油不会烫伤他B.油锅里的食用油沸点不高C.油在沸腾时温度会不断升高D.油锅的下层是沸点较低的醋,上层是油,醋沸腾时,油并未沸腾6.组装如图甲所示两套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 固体。
它们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其优点是被加热物质受热比较均匀,缺点是被加热物质的温度会超过100℃B.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晶体C.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非晶体D.由图乙知,M肯定是晶体,N可能是非晶体7.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示数为38℃,若用两支这样的体温计给两个体温分别为37℃和39℃的人测体温,则两支体温计的示数为()A.37℃、39℃B.38℃、39℃C.38℃、38℃D.37℃、38℃8.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4ed6cdbaaea998fcd220e2f.png)
一、选择题1.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底部装有少量的碘颗粒,将玻璃泡浸入开水中,过一会儿将玻璃泡从水中取出,静置一段时间发现玻璃泡顶部玻璃壁上出现黑色的碘颗粒,下列现象中与玻璃泡顶部玻璃壁上出现碘颗粒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露珠晶莹C.秋天,白雾弥漫D.冬天,霜满枝头2.某兴趣小组以相同的烧杯盛等量的水,以相同的热源同时加热,如图所示,甲杯为隔水加热,乙杯为隔油加热,丙杯为隔砂加热。
在标准大气压下,加热段时间后。
测得使杯外物质的温度分别为水温100℃,油温300℃,砂温600℃,观察到乙、丙两烧杯中的水呈沸腾状态,则三个烧杯中水的温度大小关系是()A.t甲=t乙=t丙B.t甲>t乙>t丙C.t甲<t乙=t丙D.t甲<t乙<t丙3.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B.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C.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盒D.用地膜覆盖农田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A.树叶上的霜B.护目镜上的“水雾”C.湿衣服晾干D.冰雪消融5.下列所给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比较舒适的居住环境的温度大约是 40℃B.每周一升旗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 20sC.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为5m/sD.心脏的跳动频率大约是 1.2Hz6.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蒸发和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B.烧水时在壶口上方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C.云的形成涉及的主要物态变化为液化和凝华D.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减少是汽化现象7.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次实验时大气压都高于标准大气压B.100℃的水蒸气和100℃的水温度一样,如果烫伤到人以后,烫伤效果也一定相同C.实验中会观察到水沸腾时形成的大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越来越小D.分析图乙中的图线可知,第一次实验比第二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多8.某兴趣小组用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小烧杯盛等量的水,采用相同的装置同时开始加热,但所用的导热介质分别为水、油、细沙,加热一段时间后,三种导热介质的温度先后达到一个稳定值(水温100°C、油温180°C、沙温250°C),又经一段时间后小明观察到乙小烧杯中的水正在沸腾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小烧杯中水均在沸腾B.甲、丙小烧杯中水均不在沸腾C.三个小烧杯中水温t甲=t乙=t丙D.三个小烧杯中水温t甲<t乙<t丙9.如图所示,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干冰消失,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在这个现象中()A.干冰发生了汽化现象B.罐外壁所结的霜属于凝固现象C.干冰消失的过程要放热D.罐外壁的霜在形成时会放热10.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的心跳频率大约为12Hz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大约为4℃C.让人感觉舒适的环境声强级为90dB-100dBD.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11.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9℃,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9℃。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8daf20b941ea76e59fa0413.png)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是()A.初春的早晨,出现大雾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B.深秋的早晨,地面小草上出现的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C.北方的冬天,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人工降雨经历了升华、凝固和熔化三种物态变化过程2.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
A.(1) (3)B.(2) (4)C.(4) (3)D.(1) (4)3.下列措施中使蒸发减慢的是()A.用扫帚把洒在地上的水向周围散开B.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处C.用塑料袋包装蔬菜并放入冰箱冷藏室内D.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吹风4.以下物态变化的事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冬天池塘的水面上结了一层薄冰B.北方的冬天,冰冻的衣服在-10℃时也能晾干C.刚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在其表面上附着一层“白霜”D.刚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在其表面周围“冒”出的“白气”5.下列关于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下列关于沸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体温度达到其沸点就一定沸腾B.液体沸腾时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C.95℃的水不可能沸腾D.液体沸腾时要放热,温度保持不变7.如图,烧杯中盛有甲液体,试管中盛有乙液体,持续加热烧杯中的甲液体,能使试管中乙液体沸腾的条件是()A.甲液体的沸点低于乙液体的沸点B.甲液体的沸点等于乙液体的沸点C.甲液体的沸点高于乙液体的沸点D.持续加热乙液体一定能沸腾8.把一块冰投入到一杯水中(不与外界发生热传递),冰的质量逐渐增加,由此可以判断是A.冰原来的温度低于0℃B.冰原来的温度等于0℃C.冰原来的温度高于0℃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9.下列场景与所蕴含物理知识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春季,农民伯伯用地膜覆盖农田育苗——降低液体温度减慢蒸发B.夏季,手拿着一瓶冰冻矿泉水,冰减少,手感到凉——熔化吸热C.秋季,东北街道的树枝上挂着一层霜——霜是非晶体D.冬季,戴着眼镜从室外走进室内,镜片模糊不清——液化吸热10.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B.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东台地区冬季最低气温11.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外树上出现的美丽的雾凇A.(1)(2)B.(2)(4)C.(1)(3)D.(3)(4)12.小吃街上出现了一种“冒烟”的冰激凌.只见店员将-196℃的液氮倒入容器中,然后放入液体牛奶和五颜六色的爆米花,冰激凌原料瞬间冷冻成型而容器中的液氮发生了肉眼可见的“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碗里液体“沸腾”是因为液氮汽化B.冰激凌周围的“白气”是液氮汽化成的氮气C.液体“沸腾”是因为液氮汽化使容器中的水吸热后沸腾D.冰激凌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汽化的现象二、填空题13.小红夏天喝可乐时喜欢加些碎冰块,这样喝起来感觉更凉爽,原因是______;她爸爸站在电风扇前吹风感觉凉爽,其原因是______。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a17359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fd.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估测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刚从冰箱里拿出的水果的温度约为4 ℃B.洗澡水的温度约为38~40 ℃C.通常情况下正常人感觉较舒适的气温大约为37 ℃D.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 ℃2.预防新冠肺炎病毒时要测量体温。
若用如图1所示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37 ℃与39 ℃的就诊者体温,则该体温计的示数先后分别是 ()图1A.37 ℃和39 ℃B.37 ℃和38.5 ℃C.37 ℃和37 ℃D.38.5 ℃和39 ℃3.如图2所示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图24.如图3甲所示是观察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这种物质是一种晶体,它的熔点是100 ℃B.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所以不需要吸热C.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15 minD.加热一段时间后,从烧杯中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图35.关于如图4所示的冰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A.将水放入冷冻室,水会液化B.打开冷冻室的门会看到“白气”,这是汽化现象C.冷冻室侧壁有时会有霜,这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液态制冷剂流经冷冻室的管子时会放热6.水无常形,变化万千,故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在物理现象中,水亦有多种状态的变化,并伴随吸热或放热。
如图5所示物态变化以及吸放热情况判断正确的是()图57.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蒸发不需要吸热,沸腾需要吸热B.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C.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平和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发生在液体内部剧烈的汽化现象D.沸水的温度一定比温水的温度高8.冬季,通常可以看到教室的玻璃窗上附着一层小水珠,当室外气温更低时,还会看到玻璃窗上结有冰花。
下列关于水珠、冰花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它们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它们均附着在玻璃窗的室外一侧C.它们均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它们均附着在玻璃窗的室内一侧9.室内温度为20 ℃,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6中正确反映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图610.下列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原因是冰熔化要吸热B.使用高压锅,食物容易被煮熟,原因是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沸点高C.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原因是樟脑丸发生了升华现象11.下表是标准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由表格数据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名称钨铁钢铜金固态水银固态氮熔点/℃3410 1535 1515 1083 1064 -39 -210A.用铜锅熔化钢块可行B.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C.在-265 ℃时氮是固态D.-40 ℃的温度可用水银温度计测量12.如图7所示,烧杯中盛有甲液体,试管中盛有乙液体,加热烧杯使甲液体沸腾后,仍继续加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7A.若甲液体的沸点低于乙液体的沸点,则乙液体能沸腾B.若甲液体的沸点等于乙液体的沸点,则乙液体能沸腾C.若甲液体的沸点高于乙液体的沸点,则乙液体能沸腾D.乙液体一定能沸腾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13.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8所示。
八年级物理专题练习《物态变化》(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专题练习《物态变化》(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3e4fbe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1f.png)
八年级物理专题练习《物态变化》一、选择题1.(2018·枣庄)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2.(2018·黔南州)异丁烷和甲基丙烷作为新的制冷剂,已经代替氟利昂成为电冰箱中新的热量“搬运工”(较多的氟利昂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当液态制冷剂进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后,吸走热量,此时制冷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B.液化C.凝固D.熔化3.(2018·无锡)如图是“探究烛蜡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烛蜡应碾碎后放入试管中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烛蜡内部C.“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烛蜡受热均匀D.烛蜡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上升,说明烛蜡是晶体4.(2018·巴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把正在熔化的冰放到0℃的房间内,冰将继续熔化B.夏天打开风扇,感觉凉爽是因为风扇吹来的是凉风C.寒冷的冬季,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汽化现象D.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棒周围出现“白气”,这是液化现象5.(2018·临沂)对下列各图解释正确的是()A.甲图中冰凌的形成过程是凝固,需要吸热B.乙图中雾淞的形成过程是升华,需要吸热C.丙图中露珠的形成过程是液化,需要放热D.丁图中湿衣服变干过程是汽化,需要放热6.(2018·宁波)如图是某网友在四月拍摄的某地雪景:积雪初融后,在某停车场上出现了一个个“雪馒头”,甚为奇特.雪堆正下方是方形地砖,每块方形地砖周围是条形砖.气象专家调研发现:四周条形砖比中间方形地砖具有更好的导热性和渗水性关于形成“雪馒头”景观的解释肯定不合理的是()A.空气温度较低是“雪馒头”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B.方形地砖导热性差是形成“雪馒头”景观的原因之一C.太阳辐射导致条形砖上方的曾比方形地砖上方的雪更易熔化D.地表热量易通过条形砖及四周缝隙传递,使条形砖上的雪更易熔化7.(2018•梧州)如图所示是我国“神舟”载人飞船的返回舱,它的表面有层叫做“烧蚀层”的物质,当返回舱返回地球时,在通过大气层过程中,“烧蚀层”可以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练习题
一、填空题
1._________ 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是:_________有一定的熔点,而_________没有一定的熔点,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_________的.2.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最小刻度是_________.某人拿一个体温计给甲同学测量体温是36.8 ℃,再给乙同学测体温时没有甩(乙同学的体温是36.4 ℃),测量的结果是_________;如果又给丙同学测体温时仍没有甩(丙同学的体温是37 ℃),测量出丙同学的体温是_________.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主要是,蒸发现象只发生在液体_________,沸腾现象同时发生在液体的_________和_________;蒸发现象是在_________温度下都能发生,沸腾现象只在_________温度时才能发生;沸腾时比蒸发时汽化的_________.
4.我国发射的长征二号火箭在大气层中飞行时,它的头部与空气摩擦生热,可达到几千摄氏度的高温,为了不至于损坏火箭,设计师们用一种特殊的材料涂在火箭的头部,这种材料在高温下会_________并汽化,这两种物态变化的过程都要_________热,从而保护火箭的头部不会损坏.5.你有这样的体会吗?在寒冷的冬天,戴着眼镜从外面走进暖和的教室里,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使你看不清物体,这是因为__________.
6.有一个温度计的刻度已经模糊不清,某同学将这个温度计与刻度尺平行系紧放在冰水混合物中,这时温度计中的水银柱面恰好对准刻度尺上的5 mm处;当将温度计放入沸水中时,温度计中的水银柱面恰好对准刻度尺上的205 mm处(当时的大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取出温度计和刻度尺,放入温水中,温度计水银柱面降至刻度尺上的105 mm处,该同学测出温水的温度是_________ ℃.7.夏天在衣柜里存放棉衣时,为了防止虫蛀,往衣柜里放了几个樟脑丸.到了冬季穿衣服时,发现樟脑丸不见了,樟脑丸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
8.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这是_________现象;把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中,水面上立即出现了“白气”,这一过程中,水发生了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物态变化;寒冷的冬天,我们戴的口罩上出现了冰霜,这是_________现象.
9.家庭做饭使用的“气”,是在常温下通过_________的方法,将“气”变成液体后,储存在钢瓶里的.
10.将鲜牛奶制成奶粉时,不能用高于100 ℃的温度煮沸,否则将会损失牛奶中的营养成分,为此发明了“低压锅”,用这种锅煮牛奶时,水不到100 ℃就沸腾了,这种“低压锅”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
11.水银的熔点是-39 ℃,它在-38 ℃时处于_________态;它在-40 ℃时处于_________态;它在-39 ℃时处于_________态或_________态.
12.下图是某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可知,这种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这种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全部熔化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__.从熔点表中可以查出这种物质是_________.(当时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
二、选择题
13.某同学有一支温度计,读数不准但刻度是均匀的,该同学将这支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时读数是5 ℃,将这支温度计放入沸水中时读数是95 ℃(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他用这支温度计测量当时的气温读数是32 ℃,由上述可知,当时实际气温为
A.29 ℃ B. 32 ℃ C.30 ℃ D.35.5 ℃
14.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
B.晶体和非晶体吸收热量时都可能变成液体
C.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
D.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先变软,然后变成粘稠体,最后变成液体
15.小昌同学在26℃的实验室里,将温度计放入一杯酒精中,当温度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时,将温度计取出,关于他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于26 ℃
B.先下降,后上升到26 ℃
C.低于26 ℃
D.等于26 ℃
16.在标准大气压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的温度达到100 ℃才能沸腾,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B.水的温度不论高低,都可以蒸发
C.水的温度达到100 ℃才能汽化
D.水吸收的热量越多沸点就越高
17.(多选)几位同学讨论课本中的熔点表时,发表了以下几种观点,正确的是
A.熔点表中各物质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
B.熔点低于0 ℃的物质在常温下处于液态或气态
C.熔点表中所列出的各种物质都是晶体
D.熔点表中所列出的各种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时放出的热量一样
18.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喝开水时为了不烫嘴,往往向水面吹气,下面关于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向水面吹气可以把开水的热量带走,使水变凉
B.向水面吹气加快了水的蒸发,蒸发有制冷作用,使水变凉
C.向水面吹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有制冷作用,使水变凉
D.吹出的气比开水的温度低,混合后使水变凉
19.如果把5000 g 0 ℃的水和5000 g 0 ℃的冰分别放入菜窖里,使菜窖降温,其效果是A.用0℃的冰好
B.用0℃的水好
C.都一样
D.无法确定
20.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冬天的早晨树木上挂满了霜
B.秋天的早晨花草叶子上的露水
C.在教室里洒水后地面变干
D.早晨的浓雾
21.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到0 ℃的房间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为冰的熔点是0 ℃,所以冰可以熔化一部分
B.因为水的凝固点是0 ℃,所以水可以凝固一部分
C.水不能结冰,冰也不能熔化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的固体吸收热量,由固体变成液体时温度保持不变
B.所有的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都要降低
C.用手摸冰感到比用手摸水凉,是因为水的温度一定比冰的温度高
D.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23.已知水银、煤油、酒精的熔点分别为-39 ℃、-30 ℃、-117 ℃,要测量零下80摄氏度的温度,应该选用的温度计是
A.煤油温度计
B.酒精温度计
C.水银温度计
D.煤油温度计或水银温度计
24.用纸做成一个纸盒,里面装上水,下面用酒精灯加热,(注意酒精灯的火焰不能烧到水面以上)可以将水烧至沸腾,而纸盒却不会烧毁(水的沸点是100 ℃、纸的着火点是
183 ℃、酒精灯火焰的温度是400 ℃~50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水吸收了热量,所以纸盒不会烧毁
B.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所以纸盒不会烧毁
C.纸的着火点高于火焰的温度,所以纸盒不会烧毁
D.纸的散热性好,所以纸盒不会烧毁
2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雾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C.用久的灯泡钨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D.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是从冰箱里冒出的水蒸气
26.关于热胀冷缩现象,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冬季从户外拿进屋内的玻璃杯,可以马上倒入开水
B.往储油罐中灌油时,不能灌得太满
C.长距离输送暖气的管道,装有Ω形的伸缩管
D.铁轨接头处留出一定的缝隙
三、实验题
27.下图表示的是某种物质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加热的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这是什么物质?
(2)在AB、BC、CD、DE各段,该物质处于什么状态?
(3)在BC段与DE段,该物质的温度为什么不变?
(4)该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各是多少?
28.请你把关于六种物态变化的表格填写完整:
【物态变化】参考答案:
1.固体,晶体,非晶体,相等
2.35 ℃~42 ℃,0.1 ℃,36.8 ℃,37 ℃
3.表面,表面,内部,任何,沸点,剧烈
4.液化,吸
5.教室里的水蒸气遇到冷镜片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镜片上
6.50
7.升华
8.液化,汽化,液化,凝华
9.压缩体积
10.气压降低,沸点降低
11.液,固,液,固
12.48 ℃,5 min,海波
13.C 14.B 15.B 16.B 17.ABC 18.B 19.A 20.A 21.C 22.D 23.B 24.A 25.D 26.A
27.(1)水
(2)AB段是固态,BC段是固液共存,CD段是液态,DE段是液态
(3)BC段吸热融化,DE段吸热沸腾
(4)熔点是0℃,沸点是100℃
28.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