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历年经济危机
历史上的经济危机时间

1636年荷兰郁金香崩盘1720年9月英国南海泡沫崩盘其中1717年到1720年三年间为投机狂潮上升阶段第一次经济危机1788年繁荣期1789年—1792年英国纺织业发展银行贷款使筹集资金更主容易,工业投资迅猛增长,投资品需求旺盛,生产能力迅速扩大,出口不断增加第二次经济危机1793年1792年末,物价开始下降,破产事件开始增加。
1793年英国对法国宣战,英国对法国及欧洲大陆的出口严重萎缩,物价急剧下跌,到1794年,工商业的状况开始好转。
繁荣期1795年第三次经济危机1797年1794年到1795年,英国农业歉收,粮价飞涨,工业品的需求下降。
繁荣期1798年—1800年1806年—1809年好景持续了12年第四次经济危机1810年—1814年1809年英国农业再度歉收,国内市场严重萎缩。
1810年物价下跌40-60%。
正在市场一片恐慌之际,1811年春,美英开战,美国再次对英国实行禁运。
雪上加霜的打击。
繁荣期1815年英美战争结束,英国商品对美国输出额从1814年的8000英镑激增至1330万英镑。
于是,英国工业空前繁荣。
第五次经济危机1816年1816年,英国对美输出额下降了28%。
同时,由于军事订单下降,黑色冶金业和煤炭工业第一次生产过剩,原来每吨高达20英镑的铁价跌至8英镑。
繁荣期1817年—1818年1817年至1818年在英国推销的外国公债数量达到3800万英镑。
巨额资金外流让外国增加了购买能力,英国工业的剩余生产能力才被部分吸纳。
第六次经济危机1819年—1822年1819年,英国经济陷入了第六次经济危机。
全国食品消费量比1818年减少三分之一。
1819年破产事件超过1815-1816年危机的最高点繁荣期1824年这次危机持续很长时间,直到1824年才出现新的繁荣。
严重的生产过剩使资本家不敢投资,利润源源不断变成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
从1821年到1825年,伦敦交易所共对欧洲和中南美洲国家发行了4897万英镑公债,而英格兰银行对国内私人贷款却急剧萎缩。
世界历史上地几次经济危机

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发生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以来,随后发生危机的年份是1836年、1847年、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和1900年。
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以及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时期,差不多每隔十年左右就要发生一次这样的经济危机。
进入20世纪,在1900年危机之后,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又发生了 1907年、1914年、1921年、1929~1933年、1937~1938年的经济危机,差不多每隔七八年就发生一次危机。
战后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最突出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是1973~1975年的危机和1980~1982年的危机,这两次危机都是在“停滞膨胀”的背景下发生的。
80年代初的危机更具有新的特色,这是一次同期性的经济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危机的时间非常接近。
1979年7月英国首先爆发危机,加拿大于同年10月工业生产出现下降,美国于1980年 2月陷入危机,其他国家在1980年爆发危机的有比利时(2月)、日本(3月)、联邦德国(4月)、荷兰(4月)、法国(5月)、意大利(5月)、爱尔兰(6月)。
1929年美国金融危机 1922年至1929年,美国经济空前的繁荣和巨额回报让不少人进入到毕尔街头狂热的投机活动中。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票价格突然从高峰暴跌。
从1929年10月到1932年8月,纽约股市道指从380。
33跌到42。
84点,累计跌幅近90%。
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下降了30%,进出口贸易锐减77。
6%,企业利润下降90%,银行业破产49%,失业率高达25%。
这次大危机不仅对世界经济造成巨大损害,而且带来了极惨重的政治后果——法西斯主义兴起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87年黑色星期一 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美国道。
琼斯工业股票突然下跌了508点,跌幅为22。
6%。
10月20日,伦敦、巴黎、东京股票市场大幅下挫。
从历史经济看近50年全球性金融危机

从历史经济看近50年全球性金融危机摘要:本文从历史经济角度出发,从宏观层面介绍了一种逻辑模型,以西方主导石油-美元体系货币霸权为脉络,介绍了西方资本在虚拟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下,通过对虚拟资产的炒作可以实现货币资本“账面价值”的增值,而不需要与物质生产相关联就又回到货币资本的特点,以及资本本身的逐利性,必然会导致资源错配形成泡沫的事实,西方资本为了解决周期性的累积会造成危机这一角度出发,分析1970年以来的五次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经济危机、石油一美元体系、货币霸权、虚拟经济一、五次金融危机过程概述(一)1973年经济危机1973年12月,一场二战后规模最大、程度最深的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触发这场危机的是石油涨价。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石油售价从每桶2.48美元上涨至11.65美元。
在一个需求螺旋萎缩的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暴涨使需求萎缩突然加剧,生产过剩的危机爆发了。
在美国,危机从1973年12月持续到1975年5月,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在1973年12月爆发经济危机,又在1975年春或夏走出危机。
(二)1980年经济危机1979年下半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油价从每桶13.77美元涨到37.29美元。
油价上涨使成本上升,市场需求萎缩,从而触发了经济危机。
在美国,危机历时三年左右,几经起伏,工业生产指数呈现下降-回升-下降的w型曲线。
英国于1979年7月陷入危机,于1981年5月达到最低点。
企业大量破产,失业人数猛增。
1980年8月失业率达8.3%,失业人数突破200万大关,仅次于30年代的大萧条。
物价上涨率达两位数。
由于之前西德马克不断升值,其危机最严重。
从1980年3月到1982年12月,西德的危机持续了34个月,时间之长远在其他各国之上。
为了应对危机,三年里政府的财政赤字分别达到574亿、761 亿和700亿马克,并出现巨额国际收支赤字,1980年时逆差高达286 亿马克。
世界历史上经历过的六次大的经济危机

世界历史上经历过的六次大的经济危机及1929—1933年世界性大危机的表现第一部分:世界历史上六次经济危机(一)1637年郁金香狂热17世纪,曾经的欧洲金融中心、东方贸易霸主-荷兰,因一个小小的郁金香球茎竟然导致了其世界头号帝国的衰落。
自1634年开始,郁金香已成为当时投机者猎取的对象,投机商大量囤积郁金香球茎以待价格上涨。
在舆论鼓吹之下,人们对郁金香表现出一种病态的倾慕与热忱。
1636年,以往表面上看起来不值一钱的郁金香,竟然达到了与一辆马车、几匹马等值的地步。
直至1637年,郁金香球茎的总涨幅已高达5900%!当有一天,一位外国水手将那朵球茎(一位船主花3000金币从交易所买来的)就着熏腓鱼象洋葱一样吞下肚去后,这个偶然事件引发了暴风雨的来临。
一时间,郁金香成了烫手山芋,无人再敢接手。
郁金香球茎的价格也一泻千里,暴跌不止。
现在大家都承认,这是现代金融史上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投机泡沫。
而该事件也引起了人们的争议——在一个市场已经明显失灵的交换体系下,政府到底应该承担起怎样的角色?(二)1720年南海泡沫1720年倒闭的南海公司给整个伦敦金融业都带来了巨大的阴影。
17世纪,英国经济兴盛。
然而人们的资金闲置、储蓄膨胀,当时股票的发行量极少,拥有股票还是一种特权。
为此南海公司觅得赚取暴利的商机,即与政府交易以换取经营特权,因为公众对股价看好,促进当时债券向股票的转换,进而反作用于股价的上升。
1720年,为了刺激股票发行,南海公司接受投资者分期付款购买新股的方式。
投资十分踊跃,股票供不应求导致了价格狂飚到1000英镑以上。
公司的真实业绩严重与人们预期背离。
后来因为国会通过了《反金融诈骗和投机法》,内幕人士与政府官员大举抛售,南海公司股价一落千丈,南海泡沫破灭。
(三)1837年恐慌1837年,美国的经济恐慌引起了银行业的收缩,由于缺乏足够的贵金属,银行无力兑付发行的货币,不得不一再推迟。
这场恐慌带来的经济萧条一直持续到1843年。
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历史案例和教训

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历史案例和教训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历史案例和教训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已成为经济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这些危机和衰退不仅对个体和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也对整个经济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以历史案例为例,探讨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并总结出宝贵的教训。
1. 1929年的“大萧条”1929年美国股市的崩盘,导致了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被称为“大萧条”。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能够看到金融市场的波动如何引发实体经济的崩溃。
股市的崩盘造成了企业的破产,大规模的失业和经济衰退。
这个历史案例告诉我们,金融市场的稳定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和风险防范体系,以避免类似的灾难再次发生。
2.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2008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系统的崩溃,全球经济陷入了衰退。
这一次危机表明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并呼吁对金融市场进行更严格的监管和监测。
此外,全球金融危机还揭示了金融机构过度杠杆和缺乏透明度的问题。
为了防止未来的金融危机,相关当局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意识,加强对金融市场的透明度。
3. 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波及了东南亚的多个国家。
这场危机揭示了亚洲金融体系中存在的一些结构性问题,如财务不透明、外债累积等。
亚洲国家通过采取紧缩政策、改革金融体系等措施渡过了危机,但也给他们留下了不可忽视的教训。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金融发展过程中,国家应保持经济的可持续性,并加强国内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以防止金融危机的爆发。
4. 2020年新冠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给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带来了重大冲击。
企业破产、失业率上升和财政困境等问题出现,经济陷入衰退。
这次危机教会了我们的国家和地区在应对类似疫情时需要更好的准备。
此外,通过数字化和技术的创新,可以促进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综上所述,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的历史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训。
二战后的五次经济危机

二战后的五次经济危机在自由竞争阶段,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大体上是十年左右爆发一次;20世纪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后,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经济危机每隔七八年爆发一次;战后差不多四五年就爆发一次。
二战后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957-1958)从1955年到1957年,美国的投资增长率超过10%,被认为是战后美国经济最繁荣的时期。
但是,由于美国的工资和汇率较高,国际竞争力相对下降,美国的投资最容易出现过剩。
1957年3月起至1958年4月,美国经济落入危机,商品滞销,库存增长,工业生产下降13.5%,失业率上升到7.3%,是危机前的1倍。
与战前危机不同的是,这次危机并未导致物价下跌,相反,危机期间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了4.2%,生产者价格指数上涨了2.2%。
因此,危机并没有增强美国的出口竞争力,相反,出口竞争力进一步削弱。
1958年美国出口总值下降了14.3%,贸易顺差从1957年的65.1亿美元减少到35.7亿美元。
与此同时,美国资本输出和海外军事开支不断增加,国际收支第一次出现33.5亿美元的逆差。
这样,美国的危机持续时间延长了。
危机迅速波及加拿大、日本及西欧各国。
由于日本对美出口依赖程度高,日本的危机深度和持续时间仅次于美国。
日本危机持续13个月,工业生产下降10.4%。
英国(忽略加拿大,因加拿大不是一个独立的工业强国)紧随其后,危机持续13个月,工业生产下降3.7%。
而西德的危机持续时间却只有4个月,工业生产下降仅为1.4%。
由此可见,虽然美国仍然是世界经济的龙头,也是世界经济危机的震中和首发地,但是美国经济地位已经明显下降,不足以向外转嫁危机,因此不能最先摆脱危机。
相反,西德经济却具备了向外转嫁危机的能力,成为摆脱危机的领头羊。
二战后第二次世界经济危机(1973-1975)1973年12月,一场二战后规模最大、程度最深的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了。
触发这场危机的是石油涨价。
美国的危机从1973年12月持续到1975年5月,GNP下降了5.7%,工业生产下降了5.1%,其中建筑、汽车、钢铁三大支柱产业受打击尤为严重。
近年来全球经济危机及其影响一览--资料

近年来全球经济危机及其影响一览1637年郁金香狂热1637年的早些时候,当郁金香还在地里生长时,价格就已上涨了几百甚至几千倍。
一棵郁金香可能是20个熟练工人一个月的收入总和。
这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泡沫经济事件。
1720年南海泡沫17世纪,英国经济兴盛,使得私人资本集聚,社会储蓄膨胀,投资机会却相应不足。
当时,拥有股票还是一种特权。
1720年,南海公司接受投资者分期付款购买新股,股票供不应求,价格狂飚到1000英镑以上。
后来《反金融诈骗和投机法》通过,南海公司股价一落千丈,南海泡沫破灭。
1837年经济大恐慌1837年,美国的经济恐慌引起了银行业的收缩,由于缺乏足够的贵金属,银行无力兑付发行的货币,不得不一再推迟。
这场恐慌带来的经济萧条一直持续到1843年。
1907年银行危机1907年10月,美国银行危机爆发,纽约一半左右的银行贷款都被高利息回报的信托投资公司作为抵押投在股市和债券上,整个金融市场陷入极度投机状态。
1929年股市大崩溃1922年—1929年,美国空前的繁荣和巨额报酬让不少美国人卷入到华尔街狂热的投机活动中,股票市场急剧升温,最终导致股灾,引发全球经济大萧条。
1970滞涨1973年,由石油危机造成的供给冲击导致美国出现经济停滞与高通货膨胀,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
1987年黑色星期一1987年,不断恶化的经济预期和中东局势的不断紧张,造就了华尔街的大崩溃。
标准普尔指数下跌了20%,这是华尔街有史以来形势最为严峻的时刻。
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4年至1995年,墨西哥发生了一场比索汇率狂跌、股票价格暴泻的金融危机。
受其影响,不仅拉美股市暴跌,也让欧洲股市指数、远东指数及世界股市指数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
这使得许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汇市、股市轮番暴跌,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创伤。
历次经济危机

历次重大金融危机回望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得人们对未来的经济预期感到悲观有些甚至绝望。
而正确看待历史上影响巨大的几次金融危机事件,能够使我们至少对已经发生的事件及产生的影响有相对客观的比较和了解。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危机往往都有相似的背景和共同的联动效应,这使历史上数次金融危机表现极为一致。
有人将经济中的泡沫现象生动地比喻成是银行家在鱼池里养鱼。
当银行家向鱼池里放水就像是在放松银根,向经济体大量注入货币,各行各业的人就开始在金钱的诱惑下日夜苦干,努力创造财富。
当银行家看到收获的时机成熟,就会突然收紧银根,开始从鱼塘中抽水,这时鱼塘中的多数鱼儿就只有绝望的等着被捕获的命运。
1907年经济危机1907年3月,美国爆发了交易所危机。
原因是当时兴起的信托投资公司享有许多银行不能经营的业务,政府监管过于宽松,导致信托投资公司过度吸纳社会资金并投资于高风险的行业和股市。
危机爆发时,整个金融市场陷入极度投机状态。
后来流言四起,一些信托公司遭到恶意挤兑。
由于现金短缺,无法向排队等待取钱的储户支付本金和利息,1907至1908年,美国破产的信贷机构超过了300个,共负债3.56亿美元,还有2.74万家工商企业登记破产,共负债4.2亿美元。
1907年的危机中,美国工业生产下降的百分比要高于在此以前的任何一次危机,失业人数最多时估计为500万-600万人,这是以前各次危机中未曾有过的。
危机波及世界许多国家,德、英、法竭力向自己的殖民地倾销商品。
这样一系列危机加剧了英德、法德之间的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危机中孕育。
1929年危机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票价格突然从高峰暴跌,那些平时被认为可靠的大公司股票价格一路向下翻着跟斗,29日股票惨跌到一个新低,一天之内被抛售1638万股,损失比协约国所欠美国的战债还大5倍。
而此前的美国金融市场同样充斥着疯狂的投机热情,股市暴涨,居民所有积蓄都用来投资。
世界经济危机(1991-2001)[上]
![世界经济危机(1991-2001)[上]](https://img.taocdn.com/s3/m/15baadbe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98.png)
世界经济危机(1991-2001)[上]【摘要】世界经济在1991年至2001年间经历了一系列危机,其中包括1991年的经济危机和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本文从引言开始,介绍了这一时期世界经济的背景,然后分别详细阐述了1991年的经济危机和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和影响。
文章总结了这段时期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以及各国采取的应对措施。
通过分析这些危机,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经验和启示。
【关键词】引言、前言、背景介绍、1991年的经济危机、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及应对措施、结论、世界经济危机、经济困境、全球金融市场、国际经济体系、经济衰退、金融危机、经济发展、应对挑战、经济复苏。
1. 引言1.1 引言鉴于过去几十年间发生的一系列世界经济危机事件,我们不得不对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在这些危机中,我们看到了全球经济体系的弱点和脆弱性,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在面对这些挑战时的表现和反应。
本文将集中讨论1991年至2001年间发生的一系列经济危机,包括亚洲金融危机等。
我们将对这些危机的背景和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以及各国为了应对这些危机所采取的措施。
通过对这些事件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全球经济体系的运作规律,以及如何更好地预防和化解潜在的经济风险。
在今天全球化的时代,经济危机不再是某个国家或地区的问题,而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和合作,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经济危机的根源,从而更好地预防和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经济危机。
2. 正文2.1 前言在20世纪90年代初,全球经济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
自从1980年代末期以来,世界各国经济都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其中包括高通货膨胀率、债务危机、贸易逆差等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国家的经济开始出现了问题。
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放缓,失业率上升,社会福利减少。
世界历次金融危机爆发原因及其应对措施简述

世界历次金融危机爆发原因及其应对措施简述
1.1929年经济大萧条:
原因:泡沫经济、失衡贸易、股市暴涨、破产风险。
应对措施:采取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银行业监管加强,实行国家政策干预。
2.1987年黑色星期一股市崩盘:
原因:股指期货交易疯狂、投资者恐慌。
应对措施:央行采取紧急货币政策、宣布购买股票、增加监管措施、引入机构投资者和机构投资基金。
3.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
原因:亚洲金融体系结构性问题、过度债务、投机泡沫崩溃、固定汇率体制崩溃。
应对措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援助、进行财政和金融部门、实施紧缩政策、金融机构。
原因:互联网公司市值大幅下降、投资者恐慌、金融欺诈和不道德行为暴露。
应对措施:央行降息刺激经济、加强金融监管和审计、提高会计准则和透明度。
5.2024年全球金融危机:
原因:次贷危机、房地产泡沫、金融杠杆过度、信贷违约。
应对措施:政府提供财政和货币刺激、救助银行、增加监管措施、实施财政、加强国际合作。
6.2024年新冠疫情引发的经济危机:
原因:疫情导致全球产业链中断、需求下降、商业活动减少。
应对措施:各国央行降息、提供资金支持、减税和支出增加、强化医疗卫生系统、重振旅游业。
总的来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多种多样,通常是由多个因素叠加产生的。
政府和国际组织采取的应对措施也相应多样化,包括货币和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加强金融监管、提供救助和支持、进行结构性、加强国际合作等。
然而,历史上的金融危机也暴露了政府和金融机构在预防和管理危机方面的不足之处,对危机应对还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世界上几次重大的经济危机

-可编辑修改-
。
美元。危机波及世界许多国家,加剧了英德、法德等国家之间的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危 机中孕育。
起因 1, 整体经济实力薄弱:遭受危机的国家大多财政状况欠佳,政府收支不平衡。
2, 财务造假埋下隐患:希腊因无法达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所规定的标准,即预 算赤字占 GDP3%、政府负债占 GDP60%以内的标准,于是聘请高盛集团进行财务造假, 以顺利进入欧元区。
-可编辑修改-
。
3, 欧元体制天生弊端:作为欧洲经济一体化组织,欧洲央行主导各国货币政策大权, 欧元具有天生的弊端,经济动荡时期,无法通过货币贬值等政策工具,因而只能通过举债和 扩大赤字来刺激经济。
1987 年黑色星期一 1987 年 10 月 19 日(星期一),美国道。琼斯工业股票突然下 跌了 508 点,跌幅为 22。6%。10 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 日,伦敦、巴黎、东京股票市场大幅下挫。这是 有史以来第一次全球性股市暴跌,市值损失是“一战”全部损失的三倍以上,对有关国家的经 济造成了破坏。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 自 1997 年初起,东南亚地区特别是泰国的货币泰铢受国际投 机资本的攻击。1997 年 7 月 2 日,泰国中央银行宣布放弃实施泰铢与美元挂钩的汇率体制, 造成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很快,危机开始从泰国向其他东南亚国家蔓延,向股票 市场蔓延,并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1998 年,危机还波及俄罗斯、巴西等国,产生了全球 性的剧烈影响。
[讲解]人类历史上六大经济危机回顾
![[讲解]人类历史上六大经济危机回顾](https://img.taocdn.com/s3/m/eaf49925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45.png)
人类历史上六大经济危机回顾-经济危机专题之一:“郁金香狂热”与“南海泡沫”乃枫原载于《城市杂志》周刊金融专家指出,继各种各样的经济泡沫一个一个破裂,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范围内的大恐慌正形成。
更为令人预感不详的是,这一次的大恐慌较前几次无论在范围上和程度上都更为广大和沉重。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担心,人类历史上已经发生过六大经济危机,难道第七次正在酝酿中?据专家统计,人类历史上一共发生过六次堪称毁灭性灾难的经济危机,它们是:1637年的“郁金香狂热”(Tulpenmanie,荷兰文)、1720年的“南海泡沫”(The South Sea Bubble)、1837年的“恐慌”(The Panic of 1837)、1907年的“银行危机”(The Bank Panic of 1907)、1929年的“大崩溃”(The 1929 Crisis)以及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Black Monday of 1987)。
英国诗人雪莱说过,“历史是一首用时间写在人类记忆上的回旋诗”。
吟诵这首“诗”有两个作用,一是警示今人,不要重犯前人的错误,二是从历史中找出今天的影子。
正像哪位不知名的哲人说过的那样,“历史是现实的影子”。
本文拟分四次简要介绍这六次经济危机,以借眼下经济形势之便丰富一下我们的历史记忆,同时,看我们今天的人和事与之可有相似之处。
第一次危机:1637年的“郁金香狂热”所谓“郁金香狂热”,发生在荷兰,顾名思义,是由观赏花卉郁金香引发的一场狂热。
关于起因,有人认为系民众的贪婪和疯狂所至,也有人认为乃市场机制使然。
十七世纪初叶,荷兰北部七州摆脱了西班牙殖民者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实质意义上的独立。
此间,他们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取了香料生意,再加上当时的中欧身处三十年战争阴霾的笼罩之下,商业活动多只集中于阿姆斯特丹。
同时,荷属东印度公司在巴达维亚的经营也取得了相当可观的利益。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荷兰一跃成为欧洲的头号经济大国。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料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发生的时间表表1世界性的危机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日本——1825——————————18361837————————18471848184718471 8 5 718571857185718571 8 6 618661865186618671 8 7 318781873187318731 8 8 218821882188318821 8 9 0189189318918911 9 0 0191919319191 9 0 71971971971971971 92 0192192————1921 92 919291929192919319291 9 3 71937193719331937——资料来源:《世界经济危机》,世界经济出版社。
1825年的经济危机1825年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真正周期性生产过剩危机,这次危机是由于机器工业确立以后,市场扩张赶不上生产的扩张所引起的。
这次危机只发生于当时机器大工业和资本主义方式已经居于统治地位的英国。
危机从1825年秋开始,到1826年夏结束,历时七、八个月。
危机打击了英国工业的所有部门,特别是棉纺业。
从1825年秋季到1926年夏季,棉花价格下跌了59%;同期,生铁价格下跌27%;咖啡价格下跌39%。
随着销售停滞和物价下跌,企业的生产规模也大大地缩减。
如棉花的消耗量从1825年的202,500万磅下降到1826年的102,900万磅,下降近50%;棉花进口量则减少了26%。
这次危机造成了工人阶级的极端贫困,但也激起了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剥削的斗争。
不过,当时的工人运动还处于自发斗争的阶段,主要表现在袭击工厂、捣毁机器上。
1847—1848年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爆发于英国,席卷了欧洲许多国家,并波及美国,是第一次具有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恩格斯认为这次经济危机“曾经准备了1848年革命”。
二战后的经济危机资料整理

战前经济危机中,最严重的一次是1929~1933年的大危机,这次危机震撼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波及所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被称为“三十年代的大危机”。
它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各种矛盾激化的条件下发生的。
危机长达4年之久,生产下降和失业增长都达到了空前猛烈的程度。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几乎下降了44%,比1913年的水平还低16%,倒退到1908年至1909年的水平,失业人数达到5000万人左右,一些国家的失业率竟高达30~50%。
资本主义世界的对外贸易总额下降了66%,倒退到1913年的水平以下。
就美国来说,工业生产下降了56.6%,其中生铁产量减少了79.4%,钢产量减少了75.8%,汽车产量减少了74.4%, 整个加工工业工人人数减少42.7%, 支付工资总额降低57.7%, 全失业人数达1200多万人。
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的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德、意、日三国法西斯乘机上台,它们相继发动了侵略战争,直至1939年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
1929~1933年的危机过去以后,转入了一个长时间的“特种萧条”阶段。
以后在生产还没有发展到明显的新高涨的情况下,又爆发了1937~1938年的经济危机,至1939年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所打断。
1929~1933年的大危机是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还不够发展、资本主义的所谓“自动调节”还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发生的。
它证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以及其他各种矛盾已经尖锐化到这种程度,如果不由国家去进行调节和干预,则资本主义制度将岌岌可危。
于是以这次大危机为转折点,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乃获得了重大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发生了次数不等的经济危机。
到80年代,就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看,发生经济危机的次数是:美国7次(1948~1949、1953~1954、1957~1958、1960~1961、1969~1970、1973~1975、1980~1982)日本7次(1954、1957~1958、1962、1965、1970~1971、1973~1975、1981)联邦德国7次(1952、1958、1961、1966~1967、1971、1974~1975、1980~1982)法国5次(1952~1953、1958~1959、1964~1965、1974~1975、1980~1982)英国7次(1951~1952、1957~1958、1961~1962、1966、1971~1972、1973~1975、1979~1982)在战后各国的历次危机中,有的是属于部分国家同期发生的,有的是普遍性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热点专题经济全球化中历次主要世界经济危机及反思

在两周前的一份报告中,达沃斯论坛组织方表示,政府财政问题可能引发的主权债违约仍 是今年全世界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与此同时,流动性泛滥等因素引发的食品价格飞涨和 通胀问题也备受全球关注。据悉,在金融危机之后,本次达沃斯年会希望推动构筑一个全 球的“危机应对网络”,以便在未来更好地识别和控制风险 会议的主题定为“新形势下的共同准则”。
(1)含义:美国利用美元在国际贸易的特殊地位,掠夺世界资 源。(1分)历史原因:美国是二战后的世界经济霸主;布雷顿 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2分)
材料二 近期,国际汇率市场风云变幻。美欧货币 当局释放出继续扩大流动性信号,日本央行祭出 零利率政策,韩国、巴西、泰国和新加坡等国均 酝酿或采取市场操作影响本币汇率,一些发达国 家指责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低估本币汇率……人们 担心“货币战争”的潘多拉盒子可能就此开启。 ——摘自中国网(2010年10月11日) (2)据材料二,指出当前的“货币战争”的基本 含义是什么?(2分) (2)“货币战争”:各国操纵本国汇率,展开竞争,为本 国谋取利益。(2分)
知识回顾:
一、1929-1933经济危机的相关复习:经济危机的 背景及影响;罗斯福新政;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 调整;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二、1973年经济危机后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整及影 响; 三、经济全球化在90年代加强的原因;面对经济 全球化的举措;
热点专题
——经济全球化中历次主要世 界经济危机及反思
过去相当长的一个阶段主要靠出口来刺激经济增 长的做法,已不适应新兴经济体目前所面临的内 外环境,新兴经济体一定要发展以内需为主导的 平衡经济模式。 强势人民币将对中国经济产生长远的结构性、趋 势性影响,推动服务业等非贸易部门发展,促动 贸易部门转型升级,对经济结构调整既是压力也 是动力,有利于企业“走出去”。
世界经济危机(1991-2001)[上]
![世界经济危机(1991-2001)[上]](https://img.taocdn.com/s3/m/19bc734e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68.png)
世界经济危机(1991-2001)[上]【摘要】世界经济在1991年至2001年间经历了一场严重的危机。
文章分为引言、前言、经济形势、国际金融体系调整、亚洲金融风暴和俄罗斯金融危机等部分。
在引言中,我们将介绍本文主题;在前言中,我们将探讨危机的背景和原因;在经济形势部分,我们将描述危机期间的全球经济状况;在国际金融体系调整部分,我们将讨论危机后国际金融体系的调整情况;在亚洲金融风暴部分,我们将分析亚洲地区受危机影响的情况;在俄罗斯金融危机部分,我们将详细讨论俄罗斯在这一时期遇到的经济困境。
通过这些内容,我们将对世界经济危机(1991-2001)进行全面探讨,为读者提供深入了解这段历史的视角。
【关键词】引言、前言、经济形势、国际金融体系调整、亚洲金融风暴、俄罗斯金融危机、总结。
1. 引言1.1 引言世界经济危机(1991-2001)是近几十年来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
这段时间内,世界各国经济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困难,其中包括亚洲金融风暴和俄罗斯金融危机等重要事件。
这些危机不仅影响了各国的经济发展,也对国际金融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这一时期,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和不确定性加剧,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国际金融体系也面临着调整和变革的挑战,需要寻找新的规则和机制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亚洲金融风暴和俄罗斯金融危机的爆发也揭示出了许多国家经济制度和政策的弱点,迫使各国重新审视自身的经济发展模式。
本文将从前言开始,分析世界经济危机(1991-2001)期间的经济形势和国际金融体系调整,深入探讨亚洲金融风暴和俄罗斯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最后对这段时间内的事件进行总结和回顾,希望能够对读者更好地理解该时期的经济历程和教训。
2. 正文2.1 前言在20世纪90年代初,全球经济呈现出一种复杂多变的态势。
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全球化进程加速推进,国际经济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挑战和机遇不断涌现。
在这一时期,世界经济呈现出两极化的趋势。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历史中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经济大危机.docx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历史教案中考历史必备知识点:
经济大危机
中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经济大危机
★第4课经济大危机
一、经济大危机爆发
1.相对稳定时期:1924—1929年。
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
3.时间:1929--1933年。
4.开始国:美国
5.特点: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6.影响:
⑴生产受到严重破坏。
社会矛盾加深。
⑵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二、罗斯福新政
1.原因:1929-1933年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2.目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根本目的:巩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3.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4.时间: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5.中心措施:调整工业,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生产的调控。
6.评价:
(1)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经济恢复,人民生活改善。
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2)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3)新政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7.启示: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
世界历史上经历过的六次大的经济危机-10页文档资料

世界历史上经历过的六次大的经济危机及1929—1933年世界性大危机的表现第一部分:世界历史上六次经济危机(一)1637年郁金香狂热17世纪,曾经的欧洲金融中心、东方贸易霸主-荷兰,因一个小小的郁金香球茎竟然导致了其世界头号帝国的衰落。
自1634年开始,郁金香已成为当时投机者猎取的对象,投机商大量囤积郁金香球茎以待价格上涨。
在舆论鼓吹之下,人们对郁金香表现出一种病态的倾慕与热忱。
1636年,以往表面上看起来不值一钱的郁金香,竟然达到了与一辆马车、几匹马等值的地步。
直至1637年,郁金香球茎的总涨幅已高达5900%!当有一天,一位外国水手将那朵球茎(一位船主花3000金币从交易所买来的)就着熏腓鱼象洋葱一样吞下肚去后,这个偶然事件引发了暴风雨的来临。
一时间,郁金香成了烫手山芋,无人再敢接手。
郁金香球茎的价格也一泻千里,暴跌不止。
现在大家都承认,这是现代金融史上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投机泡沫。
而该事件也引起了人们的争议——在一个市场已经明显失灵的交换体系下,政府到底应该承担起怎样的角色?(二)1720年南海泡沫1720年倒闭的南海公司给整个伦敦金融业都带来了巨大的阴影。
17世纪,英国经济兴盛。
然而人们的资金闲置、储蓄膨胀,当时股票的发行量极少,拥有股票还是一种特权。
为此南海公司觅得赚取暴利的商机,即与政府交易以换取经营特权,因为公众对股价看好,促进当时债券向股票的转换,进而反作用于股价的上升。
1720年,为了刺激股票发行,南海公司接受投资者分期付款购买新股的方式。
投资十分踊跃,股票供不应求导致了价格狂飚到1000英镑以上。
公司的真实业绩严重与人们预期背离。
后来因为国会通过了《反金融诈骗和投机法》,内幕人士与政府官员大举抛售,南海公司股价一落千丈,南海泡沫破灭。
(三)1837年恐慌1837年,美国的经济恐慌引起了银行业的收缩,由于缺乏足够的贵金属,银行无力兑付发行的货币,不得不一再推迟。
这场恐慌带来的经济萧条一直持续到1843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5:当资本主义遭遇经济危机时,社会 主义国家苏联却“风景这边独好”,苏联的 情况怎么样?对此你有什么认识?
苏联创造了一种新的社会经济管理模式,人们称之为高度 集中的计划经济。
从1928年到1932年,也就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大萧条 的那几年,苏联实施了第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从农业国 一跃成为工业--农业国,整个社会一派欣欣向荣。 紧接着,苏联又开始执行1933-1937的第二年五年计划。 “二五”计划完成后,苏联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 工业产量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当时的美国政府——胡佛政府采了怎样
的对策?他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政策?胡佛
政府的这种措施效果怎样?
二、胡佛的反危机措施:
1、经济政策:
经济思想:采取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政策:认为市场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
反对政府通过强制手段直接干预经济,
呼吁劳资双方和政府在“自愿合作”的基础上解决经济问题
2、结果如何:
股票投机过度,股票暴涨,虚假繁荣
材料三:当时美国的流行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 据统计,1924~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 美元。那时,农民贷款购买土地、化肥和农用设备;城里人贷款买 汽车、收音机、洗衣机;投资者贷款买股票。1926年约有70%的 汽车,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购买的。
观察上述图片,结合书本知识,请 概括经济危机爆发时的表现有哪些?
(二)爆发、表现和特点
(1)爆发: 1929年10月,纽约股市崩溃,危机爆发
(2)表现:
股市崩溃、银行倒闭 企业破产、产品积压 失业率高、人民困苦
(3)特点: 范围特别广
持续时间特别长 破坏性特别大
经济危机的特点
材料1:从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到了 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并影响到所有的经济部门。 材料2:一般的经济危机持续一年最多不过两 年,而30年代初的危机持续了长达4年之久,有的 国家甚至更长一点。
经济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更加恶化。
“ 梅隆拉起警笛, 胡佛敲起钟, 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朝地狱里冲。”
——美国民谣
注:安德鲁· 梅隆是美国20年代三任总统的财政部长;
凡尔赛--华盛顿 体系
相对稳定 时期
经济危机前美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何?
“世界最高水准的生活” 20 年代美国街头的宣传画 “美国方式,独一无二!”
汽车长龙
电气业
建筑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飞 速的发展。到1924年,美国掌握的黄金总 额已达世界黄金储存量的1/2,控制了国 际金融市场,世界金融中心由伦敦移到纽 约。当时的美国被称为世界金元帝国。
材料3: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减少了36%,失业工 人3000多万,几百万农民破产,上万家银行倒闭。
经济危机向世界扩散 思考3:阅读材料,归纳经济危机的特点?
我会3种技能, 懂3种语言, 有3年工龄, 我有3个孩子, 已经失业3个 月了,我只想 找一份工作。
经济危机袭击下英国人失业
思考4:经济危机为什么从美国 迅速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1)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经 济大国,也是最大的债权国; (2)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 界体系的形成,使世界各国之间的联 系加强,整个世界成为一个紧密联系 (主要原因) 的整体。
持续繁荣
思考1:有人说“柯立芝繁荣”背后隐藏着危机,你 如何理解这句话?
材料一: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 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到 1929年,美国国家财富的三分之一由只占人口总数的1%的人拥有。
贫富悬殊,购买力低,市场萎缩
材料二:1928年8月底,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价格相当于5年前的4 倍。1929年夏季的三个月中,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由268上升到 391,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美元上升到258美元。
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的泛滥
从材料看出,繁荣背后潜伏着怎样的危机?
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
(一)爆发原因
①根本原因: ②具体原因: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供需矛盾,生产相对过剩
表现: 贫富差距过大;股票投机活动过度; 分期付款的过度膨胀
③ 直接原因:
股市崩溃,股价狂跌
(二)爆发、表现和特点
(1)爆发: 1929年10月,纽约股市崩溃,危机爆发
思考2:阅读课文内容,结合下列图文归纳经济危机 的表现?
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
图一 1930年美国银行前的挤兑人群
图二 失业的人群
图三
卖车,价格降到100美元
图四 农场主销毁“过剩”牛 奶
当时的美国幽默 小品说:“在旅馆你 必须排队才能挤到窗 口跳出去。” 旅店的招待员总要先 问旅客:“您是要一 个房间睡觉,还是跳 楼?”
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社会动荡, 法西斯主义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 愤怒的工人砸碎工厂的玻璃 度摇摇欲坠
纳粹独裁希特勒在发表演讲
(三)影响 (1)从局部看: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 会危机
A、阶级矛盾加剧:政府、人民
B、
(2)从整体看: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造成特 别巨大的破坏,使世界局势变得动荡不安。
A、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B、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C、国际格局发生巨变,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大危机的政治影响
各国社会 矛盾激化 各国之间 矛盾激化 各国与殖 民地矛盾激化
社会危机
法西斯上台
国际局势紧张
战争危险
面对危机,假如你是美国总统,你会采
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复兴经济呢?
思考6:阅读材料,谈一谈这场经济危机产生了什
么影响?
材料一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 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情况 美国 46.2% 德国 40.6% 英国 28.4% 法国 16.5%
方法繁荣
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遭巨大破坏 材料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 机,纷纷采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 的办法。他们提高关税,阻止外国 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实行货币贬值, 让本国商品打入别国市场,导致世 界经济进一步混乱,国际关系日趋 恶化。 国际关系: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纷纷实 行贸易保护主义,国际关系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