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遗传和变异
八年级生物中考复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知识点总结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一、遗传和变异1.遗传的概念: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2.变异的概念: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3.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的。
二、生物的性状1.概念:指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等。
2.相对性状概念: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例如:人的A、B、O血型生理特征,各种先天性行为,番茄果实的红色或黄色,家兔的黑色或白色等形态结构特征。
三、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转基因技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个生物的细胞核中,用这种方法培育出来的生物,叫做转基因生物。
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告诉我们: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亲代遗传给后代的不是性状,而是基因,子代因为得到亲代的基因(遗传信息)才表现出亲代的性状。
四、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1.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染色体是细胞内的一些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它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在生物体细胞中一般成对存在,且同种生物细胞的形态和数目恒定。
DNA是遗传物质,它是由脱氧核苷酸组成的长链,在这条链上,又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基因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它控制着生物一个具体性状。
因为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所以,DNA也是成对存在的,存在于DNA上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图解如下:基因 DNA 构成位于染色体细胞核蛋白质2.生物体中的染色体数目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这两条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于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在生七、生物的变异1.变异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它是指亲代与子代间、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性。
在生物世界,不同种类的生物千差万别,同种生物之间也存在差异,都是通过变异产生的。
如:不同品种的菊花,不同品种的玉米果穗,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的头部等。
2.变异的分类不遗传的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影响到遗传物质,叫不遗传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给下一代的。
遗传与变异知识点总结
遗传与变异知识点总结遗传与变异是生物学中重要的概念,涉及到物种进化、生物多样性以及个体间的遗传差异等方面。
本文将对遗传与变异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遗传的基本概念1. 遗传:指的是物种通过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遗传信息。
2. 基因:存在于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由DNA分子组成,携带着生物体遗传特征的基本单位。
3. 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的线状结构,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携带着基因并参与遗传信息的传递。
4. 基因型和表型:基因型指的是个体遗传信息的表达,而表型是基因型在个体上可观察到的外部表现。
5. 遗传变异:指的是个体之间或物种之间的遗传特性差异。
二、基因的遗传方式1. 显性遗传:指的是在杂合子个体中,显性基因表达而隐性基因不表达。
2. 隐性遗传:指的是在杂合子个体中,隐性基因表达而显性基因不表达。
3. 酶促遗传:遗传信息的传递中,酶的参与和调控发挥重要作用。
4. 基因互作:多个基因共同作用,影响某个性状的表现。
5. 共显性遗传:在杂合子个体中,两个共显性基因同时表达。
三、遗传变异的原因1. 突变:指的是DNA分子中发生的某种变化,可能是由于复制错误、化学物质诱导等原因。
2. 随机进化:随机变异和自然选择的结合,对物种的遗传变异产生影响。
3. 杂交:不同物种或种群之间的交配,导致基因型和表型的变异。
四、变异与进化1. 自然选择:环境因素对基因型和表型的选择,促使适应环境的个体更有利于生存和繁殖。
2. 适应性进化:个体对环境适应的遗传差异累积,促使物种在漫长的时间尺度上发生进化。
3. 随机漂变:随机性的基因频率改变,对遗传变异和进化起到重要作用。
五、应用与意义1. 遗传疾病:遗传基因异常导致的疾病,如先天性疾病、遗传性癌症等。
2. 改良育种:利用遗传变异来选择良好的性状,提高农作物和动物的产量和品质。
3. 进化研究:通过研究遗传变异和进化机制,了解物种的起源、发展和多样性。
4. 人类起源:通过研究人类的遗传差异,揭示人类进化的过程和人类起源的谜团。
遗传与变异的名词解释
遗传与变异的名词解释在生物学中,遗传与变异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遗传是指生物个体间传递特征和性状的过程,而变异则是个体间因遗传物质的差异而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
本文将为读者解释遗传与变异的含义,并探讨它们在生物世界中的重要性。
一、遗传遗传是生物个体间传递特征和性状的过程。
在遗传学领域,人们通过研究遗传物质的分子机制和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来探索这个过程。
遗传物质指的是携带基因的DNA分子,在细胞中形成染色体。
基因则是指携带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它决定了个体内许多特征和性状的表现。
遗传的传递主要通过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进行。
当两个生物个体进行生殖时,它们的基因会以不同方式组合,并传递给下一代。
这种基因的组合是随机的,因此下一代的特征和性状会有所不同。
此外,遗传也不仅限于个体与个体间的传递,还可以发生在同一个个体内不同细胞之间的传递,从而形成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区别。
遗传在生物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使得生物个体能够从父母继承有利的性状,适应环境并生存下来。
同时,遗传也为种群的进化提供了基础,通过基因的传递和累积,推动物种的演化和多样化。
二、变异变异是指个体间因遗传物质的差异而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
在生物界中,个体之间无法完全相同,就是因为它们携带的遗传物质存在差异。
变异主要有两种类型:遗传变异和环境诱导变异。
遗传变异是由基因的不同组合和突变引起的,它是遗传过程中的自然结果。
环境诱导变异则是由外部环境因素引发的个体表型和性状的改变,这种变异通常不会被传递给下一代。
通过变异,生物个体能够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
一些变异可能会带来优势,使个体在竞争中更具生存能力;而一些变异则可能对个体造成不利,甚至致命。
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有利的变异会得到保留和传递,从而影响整个种群的特征和演化。
变异在生物界中也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产生。
由于每个个体都有可能发生变异,因此种群内的个体在某些特征上会呈现出一定的差异,这样就增加了物种的适应性和生态可持续性。
八年级生物-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知识要点
八年级生物-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知识要点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知识要点1、遗传和变异现象2、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3、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4、人的性别遗传,遗传病生物的变异一、遗传和变异现象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即性状由亲代传递给子代的现象。
举例:种瓜得瓜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亲代与子代或子代个体间存在性状差异)。
举例:一猪生九子,一窝十个相1 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特征、行为方式.总称为生物的性状。
如肤色、眼色、血型等2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二、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基因是控制生物的性状基本单位。
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1.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
2.DNA:对生物的性状起决定作用,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长链状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细胞核内能(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两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DNA和蛋白质。
4.基因经配子(精子或卵细胞)传递。
配子(精子或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5.每一种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并且通常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6.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
三、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1、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在成对的基因中两个不同的基因)。
2、在体细胞中,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的,称为等位基因,包括显性基因(起主导地位,会掩盖另一个基因作用,控制显性性状,用大写字母表示)和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用小写字母表示)3、基因型: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如AA、Aa和aa。
遗传与变异
遗传是生物进化的基础,保证了物种 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遗传也是 生物多样性的来源,为生物适应环境 和自然选择提供了可能。
变异定义及分类
变异定义
变异是指生物体在遗传过程中发生的基因型或表现型的改变 ,导致亲子代之间或同一物种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变异分类
变异可分为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三种类型。其 中,基因突变是基因内部结构的改变,基因重组是控制不同 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染色体变异则涉及染色体结构和数目 的改变。
转座子引起的重组在生物进化中 起重要作用,可以促进基因的交 流和物种的适应性演化。同时, 转座子的活动也可能对生物体产 生负面影响,如导致基因组不稳 定或引发疾病等。
04 基因突变
点突变
01
02
03
定义
点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单 一碱基对的替换、插入或 缺失。
类型
包括错义突变、无义突变 和同义突变。
遗传与变异关系
遗传是变异的基础
生物的遗传物质在传递过程中会发生改变,导致后代出现变异。因此,没有遗传就没有变 异。
变异是遗传的补充和发展
变异使得生物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同时,变异也为 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推动了物种的演化和进步。
遗传与变异相互作用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遗传和变异是相互作用的。一方面,遗传保证了物种的稳定性和连续 性;另一方面,变异为生物适应环境和自然选择提供了可能。这种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生 物的进化和多样性发展。
06 生物进化中遗传与变异作 用
遗传在生物进化中作用
遗传信息的传递
01
通过DNA的复制,将亲代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保证了物种
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遗传与变异的概念
遗传与变异的概念一、遗传的概念遗传,通常是指亲代将自己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子代,使后代表现出与亲代相似的性状和行为。
这种由父母遗传给子女的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遗传。
遗传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规律,也是物种繁衍和生物进化的基础。
遗传物质是指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主要是指DNA和RNA。
DNA 是生物体的主要遗传物质,它由四种不同的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胞嘧啶)组成,通过特定的排列组合形成基因,从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和特征。
基因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从而维持物种的遗传连续性。
二、变异的概忿变异是指生物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或其他未知因素的影响,导致个体间的差异或同一物种不同个体间的差异。
变异可以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两类。
可遗传变异是指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能够遗传给后代的变异,而不可遗传变异则是指因环境因素或其他非遗传因素引起的变异,如环境适应性变异等。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在复制过程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
基因突变是产生新基因的途径,也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基因突变通常是不定向的,但也可以表现为一定方向的定向突变。
基因突变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有害的或者中性的,但在人为诱变因素的影响下,可以产生有益的突变。
三、遗传与变异的相互关系遗传和变异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一方面,遗传保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使得生物体能保持一定的形态和特征;另一方面,变异则使得物种具有多样性和适应性,使得生物体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生活条件。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遗传和变异共同作用,使物种能够不断地适应环境变化并在生存竞争中获得优势。
没有遗传,物种就无法保持一定的形态和特征;没有变异,物种就无法适应新的环境变化。
正是由于变异的存在,物种可以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并不断进化。
在人类的遗传和变异中,也存在着类似的规律。
人类的遗传使得人类具有一定的生物学特征和行为模式;而人类的变异则使得人类具有不同的个体差异和多样性。
遗传与遗传变异
遗传与遗传变异遗传是指生物在繁殖过程中将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过程,是生物界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现象。
通过遗传,生物的基因信息得以传递和保留,使得物种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并且在演化过程中产生了丰富的多样性。
遗传变异是遗传的基础,也是生物多样性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遗传变异是指在基因组中发生的变异,包括基因的突变、基因重组和基因的漂变等。
这些变异可以是自发的,也可以通过外界的诱因引起。
遗传变异的发生可以导致个体之间的差异,甚至使得一部分个体具有适应环境的优势,从而帮助物种的生存和繁衍。
遗传变异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对于物种的进化和适应至关重要。
通过遗传变异,物种能够产生新的特征和优势,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例如,猎豹发展出了快速奔跑的能力,帮助它们捕捉猎物;北极熊发展出了厚重的毛发和层层脂肪,适应了寒冷的极地环境。
在人类身上,遗传变异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基因组,这是由于我们的父母将部分基因遗传给了我们,并且在基因的复制和表达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异。
这种遗传变异直接影响了我们的身体特征,如皮肤颜色、身高、眼睛的颜色等。
除了这些明显的外貌特征,遗传变异还与我们的健康和疾病风险密切相关。
一些疾病,如遗传性疾病和某些癌症,都与遗传变异有直接关系。
通过了解个体的遗传信息,科学家能够进行精确的诊断和治疗,提高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此外,遗传变异还是人类进化的驱动力之一。
通过漫长的演化过程,人类逐渐形成了智力、语言、文化等独特的特征。
这些特征也是遗传变异的结果,在人类不断的繁殖和迁徙过程中不断积累和传递。
总结起来,遗传和遗传变异是生物界中一种普遍存在且至关重要的现象。
遗传使得物种能够传递和保留基因信息,遗传变异则促使物种适应环境的挑战。
对于人类来说,遗传变异不仅决定了我们的外貌和健康,还推动了人类的进化和文明发展。
通过更深入地了解遗传和遗传变异,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生命的奥秘,为人类的未来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八年级上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知识总结
八年级上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知识总结一、遗传的基本概念及规律1. 遗传的概念遗传是指生物个体将自己的特征或性状传递给后代的现象,也是基因在生物体之间传递的一种规律性现象。
2. 遗传的规律遗传的规律包括孟德尔遗传定律、显性和隐性、等位基因、基因组和染色体等。
3. 孟德尔遗传定律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单性遗传、二因素遗传和自由组合定律。
二、变异的原因和分类1. 变异的原因变异是指同一物种个体间在性状上的不同。
变异的原因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环境因素等。
2. 变异的分类变异主要分为自然变异和人工变异两种。
自然变异是指在自然条件下产生的变异,而人工变异是指受人类干预而产生的变异。
三、基因的表现形式及分子基础1. 基因的表现形式基因的表现形式包括显性和隐性表现。
2. 分子基础基因的分子基础主要是DNA,它通过蛋白质合成,影响生物的遗传和表现。
四、人类遗传疾病及预防措施1. 常见的人类遗传疾病常见的人类遗传疾病包括地中海贫血、先天愚型、无毛症等。
2. 预防措施预防遗传疾病的措施包括避免近亲通婚、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等。
五、人类的遗传交流和基因工程1. 遗传交流遗传交流是指对个体或家族的遗传疾病进行分析,提供遗传风险评估、遗传交流和遗传辅导等服务。
2.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利用DNA重组技术,对生物的基因进行切除、插入和调整,以实现农业、医学和工业等领域的应用。
六、环境对遗传的影响1. 环境因素环境对遗传的影响主要包括物理环境、化学环境和生物环境等。
2. 环境对遗传的作用环境对遗传的作用表现在增强或抑制自然选择、影响基因的表达和调控等方面。
总结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对人类自身的了解和疾病的预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学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深入理解其中的规律和原理,注重通联实际,从而更好地理解生物世界的奥秘,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着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遗传与变异
病原生物的毒力变异可表现为毒力减弱或
毒力增强。最典型的例子是广泛应用于预
防结核病的卡介苗,它是卡氏、介氏两人将
有毒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用长期人工培养
的方法,经13年连续230次传代后获得的毒 力减弱但仍保持免疫原性的变异菌株。
又如,不产生白喉外毒素的白喉棒状杆菌,
当感染β -棒状杆菌噬菌体后,可将该噬菌 体的毒力基因整合到宿主菌中,再由毒力基 因编码产生白喉外毒素,致使细菌的毒力增 强。
二、 遗传性变异的发生机制
由于微生物个体微小、易于人工培养、繁
殖速度快、遗传物质较为简单,变异容易识 别,因而常以微生物(尤其是细菌)进行遗传 变异的规律和应用方面的研究。
(一)遗传性变异的物质基础
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是DNA,包括细
菌的染色体、染色体外的质粒、寄生在 某些细菌体内的噬菌体和基因转座子等。
很大困难。
知识拓展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已成为当代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了解细菌 耐药性产生的机制,有助于正确使用和开发新型抗菌药物。细菌的 耐药机制有: 1.固有耐药性 由存在于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 2.获得耐药性 由于细菌的基因突变或细菌基因发生转移造成。 3.钝化酶作用 耐药菌株通过合成钝化酶作用,使抗菌药物失去抗 菌活性。 4.药物作用 靶位的改变细菌通过产生诱导酶对抗生素的作用靶 位进行化学修饰或改变。
岛素、生长激素、干扰素等。
遗传工程技术还可应用于生产具有抗原性 的无毒性的疫苗,这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新 的途径。
知识拓展
由玉米退化得到的启示
20世纪初,科学家们为了征服可恶的结核病,伤透了脑筋,法国 的细菌学家卡尔美和介林就是其中两位。他们为研制征服结核病 的疫苗,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失败。一天,卡尔美和介林路过一个农 场,看到地里玉米穗小叶黄了,便问农场主:“是玉米缺肥 吗?”“不,先生们,这种玉米引种到这里已经十几代,有些退化了。 哎,一代不如一代了。”场主苦笑着回答。卡尔美和介林立即从玉 米种子的退化联想到,如果把毒性很强的结核病菌一代接一代 定向培育下去,它们的毒性是不是也会退化?若将毒性退化了的结 核病菌制成疫苗,接种到人体不就可以预防结核病了吗?想到这里, 俩人十分兴奋,匆匆回到自己的实验室,开始了结核病菌的定向培 育试验,这试验一做就是漫长的13年。经过230次的传代,终于获得 了减毒的结核病菌并制成疫苗。肆虐人类的结核病终于被驯服了。 为了纪念这两位科学家,人们把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叫“卡介苗”。
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遗传是有机体、物种或性状在生殖繁殖后,其后代代代相传的过程。
在进化生物学及
育种学中,遗传是指代代相传的特征,也就是后代继承其祖先的某些性状。
遗传概念经常
利用在生物繁殖上,使得物种能够获得优势,增加生物多样性,以及增强物种的竞争性能。
变异是指一个有机体,物种或性状在进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
变异可能是真正的遗
传变异,也可能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局部变化。
在变异的过程中,某些物种的特征可能发
生较大的变化,这样物种就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从而有利于物种的进化。
因此,变异在
生物学中是至关重要的,对物种的繁殖有益处,是其进化前提,也是可变生物部列的发育
和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遗传与变异之间既有联系又有联系,也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首先,遗传把物种
之间的差异传递给后代,使得物种能够产生多样化的个体。
其次,变异意味着遗传传递的
现役会改变,从而产生新的特征。
因此,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的发育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物种的多样性,不发现其互为补充,使物种进化得更迅速,更具适应性。
另外,遗传与变异也各有特点,遗传是一种相当慢的过程。
只有当继承者拥有优越性
状时,才会传播下去,而不可忽视的弱点也极易传播下去,因此疾病的传播主要是出现在
遗传中,物种容易遭受危害和灭绝。
而变异则是一种更加迅速的过程,有利有弊,使物种
得以迅速的适应环境,能够控制继续。
因此,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的发育进化过程中,都
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将二者共同发挥,才能让物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多
样性。
生物学中的关键概念遗传与遗传变异
生物学中的关键概念遗传与遗传变异生物学中的关键概念:遗传与遗传变异在生物学领域,遗传和遗传变异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遗传涉及到个体或物种内部信息的传递和保留,而遗传变异则是指在个体或物种之间存在的基因组差异。
本文将介绍这两个关键概念,并阐述它们在生物学研究中的意义和影响。
一、遗传的概念及机制遗传是指生物体通过遗传物质(如DNA、RNA)传递特征给后代的过程。
在生物体的每个细胞中,都包含有遗传物质的分子,其中包含有关于个体发育和功能的信息。
遗传物质在有性生殖中通过配子的结合传递给子代,并通过复制和遗传变异的过程保留下来。
遗传的机制可以分为两种方式:有性遗传和无性遗传。
有性遗传是指通过两个个体的遗传物质在生殖细胞中重新组合,从而形成新的组合,进而传递给下一代。
无性遗传则是指个体通过无性生殖方式(如细胞分裂)直接将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
无论是有性遗传还是无性遗传,遗传物质中的基因信息都被传递下去,保证了个体的特征传承。
二、遗传变异的概念及意义遗传变异是指个体或物种之间在遗传物质的组成中出现的差异。
这些差异可能是由基因突变、重组和基因流等因素所引起的。
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它使得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遗传特征,并且在环境变化中会对个体的适应性产生影响。
遗传变异在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为物种的分化和多样性提供了基础。
通过基因的突变和重组,不同的物种能够形成,并且在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出各自的特征。
其次,遗传变异也是生物进化的推动力。
在环境的变化中,某些基因型可能具有更高的适应性,从而在自然选择中得到保留和传递,进而推动物种的进化。
三、遗传与遗传变异在疾病和育种中的应用遗传和遗传变异在医学和农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疾病研究中,通过对人类基因的研究,科学家可以了解某些遗传突变如何导致特定疾病的发生。
这有助于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手段。
同时,对于某些常见疾病如癌症和心血管疾病,了解遗传变异有助于进行早期风险评估和个体化治疗。
六年级遗传与变异知识点
六年级遗传与变异知识点遗传与变异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通过遗传与变异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种群的演化和适应能力。
在六年级的学习中,我们也会接触到一些遗传与变异的知识点,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内容。
1. 基因与DNA遗传与变异的基础是基因,而基因是由DNA分子组成的。
DNA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是携带遗传信息的分子。
在细胞核中,DNA以染色体的形式存在,并通过基因的方式传递给后代。
2. 遗传性状遗传性状是指一个个体在遗传过程中获得的特征,例如眼睛的颜色、身高等。
这些性状可以通过基因的遗传来决定,父母的基因组合会影响孩子的遗传性状。
3. 遗传规律遗传的过程并不是随机的,而是遵循一定的规律。
著名的遗传学定律有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包括同等性状的分离规律和基因组合规律,以及哈迪-温伯格定律等。
这些规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基因在传递过程中的行为。
4. 变异变异是指生物个体在遗传过程中出现的突变和多样化现象。
变异可以是一种适应环境的方式,有助于物种的生存和进化。
变异还可以导致个体间的差异,使得物种在不同环境下适应不同的条件。
5. 基因工程与遗传改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已经可以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对生物体进行遗传改良。
基因工程包括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等,可以改变生物的基因组成,使其具备特定的性状或特征。
6. 科学伦理与遗传技术在运用遗传技术的过程中,科学伦理是非常重要的。
科学家需要遵循一定的道德和法律准则,确保遗传技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同时,社会也需要建立相应的伦理和法律框架,保护个体和群体的权益。
通过学习上述遗传与变异的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世界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遗传与变异为生物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途径,并对医学、农业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应继续关注和探索遗传与变异的前沿科学,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
生物的遗传与遗传变异
生物的遗传与遗传变异生物的遗传与遗传变异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且复杂的领域。
生物的遗传是指生物体内传递给后代的基因信息,而遗传变异则是指基因在传递过程中发生的不同形式的变异。
本文将重点探讨生物的遗传与遗传变异的原理、机制以及对生物进化和多样性的影响。
1. 遗传基础生物的遗传是由DNA分子携带信息,通过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
DNA是由四种碱基(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和胞嘧啶)组成的双螺旋结构,基因是DNA上的一个特定片段,携带着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
基因通过DNA复制和转录过程在细胞中进行传递和表达,使得生物体继承了父母的遗传信息。
2. 遗传变异的机制遗传变异是指基因在遗传过程中发生的变异,主要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重组和基因重组等。
基因突变是指DNA序列发生变化,可能导致蛋白质结构或功能的改变,进而导致生物性状的变异。
染色体重组是指两个染色体间的DNA序列互换,导致基因组的重组组合,增加了遗传的多样性。
基因重组是指同一染色体上不同基因的组合,通过不同的组合形式产生不同的遗传信息。
3. 遗传变异对生物的影响遗传变异对生物有着重要的影响,它是生物进化和多样性的基础。
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适应环境的基因型能够得到保留和传递,从而使生物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同时,遗传变异也是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原因,不同基因型的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生物种群,增加了生物体系的复杂性。
4. 遗传工程与遗传变异遗传工程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改变生物体内的基因组,通过人为地引入、删除或改变特定基因来改变生物性状。
遗传工程可实现对生物体的精准调控,用于改善农作物的抗病性、提高生产效率,以及研究治疗人类疾病等。
遗传工程通过人为干预基因的表达,创造出多样的生物种群,推动生物学科的发展。
总结而言,生物的遗传与遗传变异是生物学领域中的重要概念,是生物进化和多样性的基础。
遗传的基因信息传递与变异机制是生物体在遗传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对生物体系的进化与适应起着重要的作用。
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和关系
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和关系
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和关系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遗传是指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传递下去的基因信息,是一种随着代
际交替而稳定地遗传的性质。
而变异则是指个体在某些条件下在基因
或表现型上发生的突变或变异,是一种对遗传性状的可逆改变。
遗传和变异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
首先,遗传为变异提供了基础。
由
于基因的不同组合,个体间的差异就会产生,这种差异即是变异的基础。
同时,遗传也是保障生物物种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
基因的遗传
通过后代而不断积累,使得生物逐渐适应环境。
其次,变异和遗传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即变异也会影响遗传。
例如,在一段时间内,环境因素的改变导致某个个体具有某个基因的变异,
这个变异也会被传递下去,成为该群体的一个特色。
最后,遗传和变异的关系还与生物进化密切相关。
进化是遗传和变异
的结果,生物进化背后是基因和基因组的变化。
正是通过遗传和变异,基因和基因组的频率不断发生变化,进而促进或减缓生物的进化。
总之,遗传和变异是构成生命的重要基础,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促进、相互作用的。
只有深入了解和研究它们的本质和规律,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命的奥妙。
遗传与遗传变异
遗传与遗传变异遗传是指生物在繁衍后代过程中,将某些特征或性状通过基因传递给后代的现象。
而遗传变异则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由于基因的突变或基因组的重组,导致后代与亲代之间出现一些不同的性状。
遗传与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来源。
本文将从遗传的基本原理、遗传变异的类型、遗传变异的机制以及遗传变异的意义等方面进行论述。
遗传的基本原理遗传是生物界广泛存在的现象,它以基因为单位。
基因是生物体内控制遗传性状的最小单位,它由DNA构成。
基因携带着生物体所具有的遗传信息,决定了生物体的性状。
父母通过性交将自己的基因传递给子女,子女将会继承到一部分父母的基因,并且通过基因的表达和调控,表现出父母的性状。
遗传变异的类型遗传变异是有机体在遗传过程中出现的性状差异。
根据变异的形式和遗传信息的变化情况,遗传变异可以分为两大类型:突变和重组。
突变是指基因的序列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基因信息的变化。
突变可以分为点突变和染色体结构突变。
点突变是指 DNA 基因序列中一个或少数碱基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基因的表达和功能。
染色体结构突变则是指染色体的部分区域发生改变,引起染色体的缺失、重复、逆位等结构变化。
重组是指基因组中不同基因之间的重组、交换和重排,从而形成新的基因排列和组合。
重组可以发生在同一染色体上的不同区域,也可以发生在不同染色体之间。
遗传变异的机制遗传变异的产生有多种机制,包括自然选择、突变、基因重组等。
自然选择是指环境对个体特征的选择,有利于个体适应环境的特征将被保留下来,不利于适应环境的特征将被淘汰。
突变是遗传变异的起源,它是由于DNA复制和修复过程中的错误或外界环境因素(如辐射、化学物质等)导致的基因序列变化。
基因重组则是由于染色体的配对和交换,使得不同基因之间的组合方式发生改变。
遗传变异的意义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和适应环境的基础。
通过遗传变异,生物能够在面对环境变化时产生适应性和多样性。
遗传变异使得不同个体具备不同的适应性特征,从而能够应对各种环境条件下的挑战。
初二生物知识点归纳: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初二生物知识点归纳: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初二生物知识点归纳: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注意到父母的一些特征会遗传给他们的子女,比如身高、眼睛颜色等。
这种现象就是生物的遗传。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子女和父母之间也会存在一些差异,比如性格、兴趣等。
这种现象就是生物的变异。
本文将系统地介绍初二生物中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自然现象。
概述遗传是指亲代将其特征传递给子代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基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基因是遗传信息的载体,通过复制和传递,实现了亲代到子代的遗传。
而变异则是指生物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
这些差异可能是环境因素或偶然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遗传因素导致的。
遗传规律1、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在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基因并不是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有时候,某些基因会在特定的时间或特定的组织中表达,这就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例如,眼睛颜色的遗传就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并在特定的组织中表达。
2、连锁交换:人类共有23对染色体,每对染色体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其中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
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会发生交换,这种连锁交换会导致遗传信息的重组。
3、自由组合: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这种自由组合的过程导致了后代基因型的多样性。
变异概念变异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
基因突变是基因序列的偶然变化,可能是由辐射、化学物质等环境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随机偶然因素导致的。
染色体变异则是指整条染色体在结构或数量上的变化,如染色体倒位、缺失等。
这些变异可能导致遗传疾病或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应用举例1、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利用基因重组原理培育新品种的一种方法。
通过不同品种之间的杂交,可以获得具有亲代优良性状的重组个体。
例如,将不同品种的玉米进行杂交,可以培育出抗病、抗旱、高产的玉米新品种。
2、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一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来治疗遗传疾病的方法。
简述遗传和变异
简述遗传和变异内容摘要:遗传是物种延续的基础,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遗传和变异是一对矛盾体。
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根据生物性状在群体内的遗传变异规律,将其划分为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两大类,,准确地估算数量性状由基因型差异引起的可遗传的变异和由环境条件引起的不能遗传的变异,对提高数量性状育种的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遗传变异 DNA 染色体遗传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现象。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生物体的生长通过细胞的分裂增值来完成,而繁殖则通过减数分裂和雌雄配子的结合。
其中,细胞增值过程中,原核生物进行无丝分裂,真核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包括两个紧密过程:先是细胞核分裂,然后是细胞质分裂,使得两个子细胞中各含一个核。
根据核分裂的变化特征可以将有丝分裂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减数分裂是指性母细胞成熟时形成配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有丝分裂,使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保证了子母细胞间和亲子代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和物种的相对稳定性。
遗传稳定性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物种稳定性的基础,保持了物种的延续性。
生物性状的遗传,以生殖细胞作为桥梁。
即在配子形成过程中的减数分裂后,当配子形成合子时,又恢复了亲代体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和内容。
遗传物质的变化发展规律,直接关系到生命物质运动中的稳定和不稳定。
遗传物质的稳定传递,使生物表现出遗传,这关系到生物种族的稳定发展;遗传物质的不稳定传递,使生物表现出变异,这关系到生物种族的向前发展进化。
这充分体现了生命物质(主要是核酸、蛋白质)运动和变化发展的一些重要规律。
染色体在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过程中能够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这是最早观察到的染色体与遗传有关的现象。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DNA和蛋白质。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因为绝大部分的遗传物质(DNA)是在染色体上的。
也有少量的DNA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所以线粒体和叶绿体被称为遗传物质的次要载体。
遗传与变异
遗传定义:遗传(heredity)是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相似的现象。
遗传,一般是指亲代的性状又在下代表现的现象。
但在遗传学上,指遗传物质从上代传给后代的现象。
变异定义:变异指的是生物体子代与亲代之间遗传基因发生改变的现象,指同种生物后代与前代、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体特征、生理特征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别。
变异分两大类,即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
现代遗传学表明,不可遗传变异与进化无关,与进化有关的是可遗传变异,前者是由于环境变化而造成,不会遗传给后代,如由于水肥不足而造成的植株瘦弱矮小;后一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所致,其方式有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与基因重组。
同源染色体定义: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 chromosomes)有丝分裂中期看到的长度和着丝点位置相同的两个染色体,或减数分裂时看到的两两配对的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它们的形态、大小和结构相同。
由于每种生物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所以它们的同源染色体的对数也一定。
同源染色体上常含有不同的等位基因,减数分裂时又进行了交换并随机地分配到不同的性细胞中去,这对于遗传重组有重要意义。
等位基因定义:等位基因(allele)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某一性状的不同形态的基因。
不同的等位基因产生例如发色或血型等遗传特征的变化。
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遗传效应,可将等位基因区分为不同的类别。
在个体中,等位基因的某个形式(显性的)可以比其他形式(隐性的)表达得多。
冈崎片段定义:DNA复制过程中,2条新生链都只能从5端向3端延伸,前导链连续合成,滞后链分段合成,这些分段合成的新生DNA片段称冈崎片段,细菌冈崎片段长度1000-2000核苷酸,真核生物冈崎片段长度100-200核苷酸.在连续合成的前导链中,U-糖苷酶和AP内切酶也会在错配碱基U处切断前导链,任何一种DNA聚合酶合成方向都是从5'向3'方向延伸,而DNA模板链是反向平行的双链,这样在一条链上,DNA合成方向和复制移动方向相同(前导链),而在另一条模板上却是相反的(后滞链)。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是生命演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遗传是指父母将他们自己的基因信息传递给后代的过程,而变异则是指基因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产生的突变或改变。
遗传与变异的相互作用对生物的进化和适应环境具有重要影响。
一、遗传的基本原理遗传是生物世界中物种延续和进化的基础。
遗传的基本原理可以通过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进行解释。
孟德尔通过对豌豆杂交实验的观察发现,性状的遗传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具备遗传因子的个体被称为纯合子,而不具备遗传因子的个体被称为杂合子。
这种遗传规律对于理解物种的遗传特征和变异形式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因的变异与突变基因的变异是指基因在遗传过程中发生的改变,突变则是指由于基因序列发生突然改变而导致性状产生显著变化的现象。
基因的变异和突变可能是由于自然选择、突变诱发剂、DNA修复等因素引起的。
这种基因的变异和突变是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基础。
三、遗传的多样性与适应性遗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内部个体之间存在基因差异,这种多样性增加了物种抵抗疾病、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多样性的来源主要有基因重组、染色体交叉互换以及突变等。
适应性则是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个体通过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出更强的生存能力和繁殖力。
适应性变异的发生需要物种内部基因变异的存在,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变异和选择使得物种具备了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能力。
四、人类的遗传与变异人类也是生物界的一部分,遗传与变异在人类进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人类的遗传信息由DNA携带,通过遗传与变异的机制对传递给后代。
人类遗传的基本单位是基因,基因决定了人类的遗传特征,如身高、眼睛的颜色和血型等。
而基因的变异和突变则是导致人类种群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类的遗传与变异不仅局限于外貌特征,还与一些特定的疾病有关。
一些遗传疾病,如遗传性失明和遗传性耳聋等,是由于基因突变所导致的。
对于人类的遗传与变异的研究,有助于理解人类进化的历程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结论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是生命演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遗传与变异知识点总结
遗传与变异知识点总结遗传和变异是生命延续和进化的基础,对于理解生物的特征传递、物种多样性以及疾病的发生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以下将对遗传与变异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详细总结。
一、遗传的基本概念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
生物体的各种性状,如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行为方式等,都可以通过遗传物质从亲代传递给子代。
遗传物质主要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它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组成的双螺旋结构。
DNA 分子上的碱基序列包含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
不同的基因决定了不同的性状。
二、遗传的基本规律(一)孟德尔的遗传定律1、分离定律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在杂种一代(F1)中,显性性状表现出来,隐性性状被掩盖。
而在杂种二代(F2)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会以一定的比例重新出现。
这表明,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相互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2、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进一步的实验发现,当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同时遗传时,不同对的基因在形成配子时是自由组合的。
(二)连锁与互换定律摩尔根通过果蝇实验发现,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往往会连锁在一起遗传,但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会发生交叉互换,导致部分基因重新组合。
三、染色体与遗传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在体细胞中,染色体通常是成对存在的,称为同源染色体。
在生殖细胞(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人类的染色体共有 23 对,其中 22 对是常染色体,1 对是性染色体。
性染色体决定了个体的性别,男性为 XY,女性为 XX。
染色体的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如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等)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如整倍体变异和非整倍体变异)。
四、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内部发生的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从而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
基因突变可以是自发产生的,也可以是由外界因素诱导的,如辐射、化学物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遗传和变异
内容摘要:遗传是物种延续的基础,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遗传和变异是一对矛盾体。
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根据生物性状在群体内的遗传变异规律,将其划分为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两大类,,准确地估算数量性状由基因型差异引起的可遗传的变异和由环境条件引起的不能遗传的变异,对提高数量性状育种的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遗传变异 DNA 染色体
遗传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现象。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生物体的生长通过细胞的分裂增值来完成,而繁殖则通过减数分裂和雌雄配子的结合。
其中,细胞增值过程中,原核生物进行无丝分裂,真核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包括两个紧密过程:先是细胞核分裂,然后是细胞质分裂,使得两个子细胞中各含一个核。
根据核分裂的变化特征可以将有丝分裂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减数分裂是指性母细胞成熟时形成配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有丝分裂,使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保证了子母细胞间和亲子代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和物种的相对稳定性。
遗传稳定性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物种稳定性的基础,保持了物种的延续性。
生物性状的遗传,以生殖细胞作为桥梁。
即在配子形成过程中的减数分裂后,当配子形成合子时,又恢复了亲代体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和内容。
遗传物质的变化发展规律,直接关系到生命物质运动中的稳定和不稳定。
遗传物质的稳定传递,使生物表现出遗传,这关系到生物种族的稳定发展;遗传物质的不稳定传递,使生物表现出变异,这关系到生物种族的向前发展进化。
这充分体现了生命物质(主要是核酸、蛋白质)运动和变化发展的一些重要规律。
染色体在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过程中能够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这是最早观察到的染色体与遗传有关的现象。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DNA和蛋白质。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因为绝大部分的遗传物质(DNA)是在染色体上的。
也有少量的DNA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所以线粒体和叶绿体被称为遗传物质的次要载体。
根据生物性状在群体(自然群体或杂交后代群体)内的遗传变异规律,将其划分为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两大类。
凡不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在一个群体内表现为不连续性变异的性状称为质量性状,例如孟德尔所研究的豌豆子粒的形状(圆满与皱缩)、子叶的颜色(黄色与绿色)等等。
质量性状是受一个或少数几个效应大的基因(称为主基因)决定的,受环境影响较小,所以呈现非连续变异的、因而能对群体内的各个体进行明确分类的性状。
豌豆的花色、动物的性别、人类的各种血型系统等都属于这类性状。
在遗传研究中,由于质量性状容易跟踪,也常把它作为标记性状。
凡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在一个群体内表现为连续性变异的性状称为数量性状,又称为计量性状。
在生物界中,与质量性状相比,数量性状的存在更普遍、更广泛;农作物的大部分农艺性状都是数量性状,例如植物籽粒产量或营养体的产量、株高、成熟期、种子粒重、蛋白质和油脂含量、甚至是抗病性和抗虫性等. 由于质量性状表现为不连续性变异,对于杂交后代的分离群体,能够用孟德尔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根据所具相对性状的差异,将各个体明确地分组归类,可以求出各类型间所包含个体数目的比例关系,并可用文字形容和描述各类型的特征。
由于数量性状在自然群体或杂交后代的分离群体内,不同个体间表现为连续性变异,各个体不能用孟德尔方法作出明确的分组归类,不能用分析质量性状的方法来分析数量性状,而是采用生物统计学的方法对性状的遗传变异作定量的描述,对性状的遗传动态进行研究。
然而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划分不是绝对的,例如:对于同一种作物的同一性状,在不同亲本材料的杂交组合中可能表现不同,例如水稻和小麦等的株高。
有些性状在主基因遗传的基础上,还存在一组微效基因—修饰基因,例如小麦和水稻种皮的红(深红或紫黑)色与白色,在一些杂交组合中表现为一对基因的分离,而在另外的一些杂交组合中,F2的子粒颜色呈不同程度的红色而成为连续性变异,即表现出数量性状变异的特征。
在实际应用中,凡是容易受环境条件影响的性状,都可以用研究数量性状的方法去作遗传分析。
变异变异是指个体之间的差异。
“母生九子,各子有别。
”变异是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源泉,变异类型分为染色体数目变化、染色体结构变化和基因突变。
其中,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原材料的主要源泉。
基因突变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以及细菌、病毒中。
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中均可的发生突变,其中性细胞的突变率高于
体细胞。
由于基因突变发生的概率很小,所以基因突变通常是独立发生的,并且具有多方向性、重演性和可逆性。
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因素有自然条件、人工条件,四大类型分别是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其中,倒位是指染色体某一区段的正常顺序发生颠倒的染色体变异的现象,易位是指染色体一个区段移接在非同源的另一个染色体上的变异现象。
染色体变异分为倍数性变异和非整倍性变异。
由于环境条件的影响,即使是基因型纯合一致的两个亲本(P1和P2)和基因型杂合一致的杂种一代(F1),各个个体也呈现出连续性变异,而不是一种基因型只有一个值;这种同一基因型群体内个体间的变异是由环境条件造成的,是不能遗传的。
对于F2代群体,既有由于基因分离所造成的个体间基因型差异所导致的表现型变异,又有由于环境条件的影响所造成的同一基因型的表现型差异;前一种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后一种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这两种变异结合在一起,使得F2代群体的连续性变异比其双亲和F1代都更广泛, F2代的变异系数明显地比P1、P2和F1的大。
遗传与变异遗传与变异是矛盾的但又对立统一的关系。
由于遗传而确保了生物的稳定性和世代延续性,是相对“不变”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变”,它使生物原有的特性发生改变,从而产生出新的生物性状或类型,为生物的进化与发展提供动力。
没有变异,遗传只能是简单的重复,生物就无法进化。
因此,在维持物种的稳定性上,遗传与变异是对立的。
然而,没有遗传,变异就不能积累,新的变异就失去了意义,生物同样也不能进化。
所以,在进化方面,遗传和变异又是统一的。
遗传是生物稳定性的基础,变异是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