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起源

生命的起源
生命的起源

初三中八年级下册生物导学案

编号:SW8011

一【自主学习、目标导学】(10分钟)

1、有关生命起源存在有多种观点,例如、、和,大多数学者赞同,认为生命的产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在原始地球上简单的形成原始的;二是在第一步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为复杂的;三是随着地球上自然条件的演变,上述物质进行复杂的相互作用,最后产生出具有特征,能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的原始有生命的物质。

2、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氨基酸,首次合成了结晶蛋白质——,1981我国科学工作者又利用了简单的有机物,人工合了成组成生命的另一种重要物质——。

二【小组交流、精讲释疑】(8+15分钟)

1、资料分析:

仔细阅读教材P42—P43材料,你认为目前存在有关生命起源的观点是哪些?

2、谈谈化学进化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了解我国在科学工作者在生命起源研究上所做出的贡献?

三【当堂自我检测5-10分钟】

1.原始生命形成的场所是

A、原始大气

B、原始海洋

C、陆地上

D、大气层中

2.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代谢类型可能是()

A.自养需氧型B.自养厌氧型C.异养需氧型D.异养

3、下列不属于生命起源的条件的是()

A、原始地球中有水蒸气,氨,甲烷等原始大气

B、原始地球上有丰富的氧气供给原始生命进行呼吸

C、原始地球存在高温,紫外线,雷电等自然条件

D、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

4、研究生命起源可以通过科学的推测进行,那么科学的推测不包括()

A、确凿的证据

B、凭空的想像

C、严密的逻辑

D、丰富的联想和想像

5、原始大气中形成的物质是()

A、简单的有机物

B、简单的无机物

C、复杂的有机物

D、多种多样的有机物

6、原始生命的摇篮是()

A、原始的海洋

B、原始的陆地

C、原始的大气

D、原始的森林

7、下列哪项是原始大气中所没有的()

A、氢气

B、氧气

C、水

D、氨气

五【课后总结】

初三中八年级下册生物导学案

编号:SW8012

一【自主学习、目标导学】(10分钟)

1、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是。

2、通过比较各地层的化石发现,越是古老地层中发现的化石,其生物结构越、越;

越是新近地层中发现的化石,其生物结构越、越。

3、现在地球上丰富多彩的生物,是由进化来的。

4、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由,由,整个生物界是通过逐渐变化发展繁荣起来的。

二【小组交流、精讲释疑】(8+15分钟)

1、资料分析:

仔细阅读教材P50材料,谈谈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什么?

2、资料分析:

仔细阅读教材P50材料,谈谈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什么?

3.讨论如何保护生物化石?

三【当堂自我检测5-10分钟】

1. 对生物进化问题的研究方法中,最重要的是()

A.比较B.想像C.猜测D.幻想

2. 科学家发现一些生物的细胞色素C有差异:人与黑猩猩的差异最小,与马的差异大一些,与果蝇、向日葵的差异则更大。这说明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马B.果蝇C.向日葵D.黑猩猩

3.根据始祖鸟身体结构跟爬行类、鸟类动物都有相同之处,经逻辑推理可得出如下结论()

A.爬行类进化成鸟类B.鸟类进化成爬行类

C.爬行类与鸟类有亲缘关系D.生命起源于无机物

4.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的最主要的证据是

A、现在生存的生物

B、动物的胚胎

C、细胞色素

D、化石

5.下列植物中,最简单的是

A.藻类植物 B.裸子植物C.苔藓植物 D.被子植物

五【课后总结】

初三中八年级下册生物导学案

编号:SW8013

一【自主学习、目标导学】(10分钟)

1、关于生物进化原因的解释,存在两种主要观点是,和。

2、关于生物的进化原因,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提出了,认为绝大多数生物都有的倾向,而在自然界中,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任何生特要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得足够的是食物和空间而进行。在这种生存斗争中,、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二【小组交流、精讲释疑】(8+15分钟)

1、资料分析:

仔细阅读教材P54材料,分析理解长颈鹿进化原因两种解释。

2、资料分析:

仔细阅读教材P55材料,谈谈桦尺蛾体色变化的原因?

3.讨论人工选择在生活中的运用。

三【当堂自我检测5-10分钟】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B、环境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

C、变异是有害的,对进化产生不利的影响

D、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环境的生物才能生存和繁衍

2、达尔文的一部巨著,用自然选择学说成功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这本巨著的名称是()

A、《进化论》

B、《人工选择》

C、《物种起源》

D、《自然选择》

3、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哺乳动物是()

A、金丝猴

B、大熊猫

C、猕猴

D、黑猩猩

4、我国的金鱼品种是世界上最多的,形成这么多的金鱼品种的原因是()

A、金鱼适应不同环境

B、我国水域辽阔

C、人工选择的结果

D、自然选择的结果

5、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分析,动物的保护色是()

A、环境变化的结果

B、自身努力的结果

C、自然选择的结果

D、人工选择的结果

五【课后总结】

初三中八年级下册生物导学案

编号:SW8014

一【自主学习、目标导学】(10分钟)

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2、目前,多数科学家相信人类的发展大约经历了四个阶段、、

、。

3、促进了人类的进化和发展,形成了人类社会。

二【小组交流、精讲释疑】(8+15分钟)

1、谈谈变人类与现代的类人猿有哪些相似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2、谈谈人类之所以能成为地球上最高等生物的原因。

三【当堂自我检测5-10分钟】

1、森林古猿过的是()

A、树栖生活

B、洞穴生活

C、陆栖生活

D、水栖生活

2、在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的历程中,最关键的是()

A、使用工具

B、使用火

C、产生语言

D、制造工具

3、在距今1200万年前,森林古猿主要分布在()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澳洲

4、人在进化过程中,身体的形态和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其中与人的直立行走有直接关系的变化是()

A、牙齿变小,分工更细

B、下肢粗壮,脚板变宽

C、身材高大,体质好

D、体毛减少,胎生哺乳

5、人类与类人猿共同的祖先是()

A、猴

B、黑猩猩

C、长臂猿

D、森林古猿

6、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

A、将果实从树上摘下来

B、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

C、扩大行动范围

D、保护环境

五【课后总结】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教学提纲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姓名:蒋巍燃 学号:16444025 专业:工程管理 班级:建管161 生命的进化与人类的未来

摘要:早在很多年前人们就不断地探索生物的起源,也同时思考着他们如何进化,但终究没有得出统一的结果,生物的起源与进化一直都是未解之谜!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生物进化思想从早期的萌芽,到自然选择学说、新达尔文主义,从现代综合理论,到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再到新灾变论和点断平衡论等。现代的进化生物学研究从宏观的表型到微观的分子,从群体遗传改变的微进化到成种事件以及地史上生物类群谱系演化的宏进化,从直接的化石证据到基于形态性状、分子证据和环境变迁的综合推理,从基于遗传基础的比较基因组学到演化机理的进化发育生物学等。可以说人类的文明进步是很快的,我们可以通过很多种方法来断定生物的进化方向,也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给予了我们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 关键词:生物起源、生物进化、生物技术发展 正文: 一、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历史 生物的进化过程是十分令人感兴趣的,其中“进化论”是被誉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是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所提出的,是现在最具权威的理论,也是现在令大多数人信服的理论,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使得人们对纷繁复杂的生物界的发生和发展有了一个系统的科学认识。让我们看看生物进化的研究历史吧: 1、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拉马克在1809年发表了《动物哲学》这一书,详细的阐述了生物进化思想,他认为,自然界的生物都具有变异性,主张生物由进化而来,生物的进化是一个连续而缓慢的过程。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19世纪中期,达尔文发表了科学巨著《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他的发表宣布了科学的生物进化理论的形成,成为现代生物进化研究的主要源泉理论。该学说指出了生物进化的主导力量是自然选择,与达尔文同时提出类似观点的还有著名的地质学家赖尔和自然科学家华莱士。 3、新达尔文主义:该学说的主要代表人是19世纪末的遗传学家孟德尔、魏斯曼、德福里斯和20世纪初的约翰森和摩尔根等人。其主要工作是通过对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基因的研究二推出了新的达尔文进化论。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教案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7.3.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2.描述地球生命起源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运用证据进行推测的科学方法。 2.通过不同观点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 4.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地球生命起源的探讨,培养求知和敢于怀疑的品质。 2.在课堂渗透无神论的世界观,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关注关于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2.米勒实验。 3.“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教学难点】 米勒实验。 课前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课件展示]世界各地关于生命起源的神话传说。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圣经》片段《创世纪》等。 提问:最早人们认为生命是怎么起源的?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都有自己的创世神话,这些神话的共同点是什么?你们相信这些神话吗?为什么? 讲授:基督教在西方占统治地位以后,神创论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条,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对生命的起源的探索。 学生聆听、观看,感受悠远而神秘的氛围,并想象原始的地球。 学生回答问题,大胆解释其中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原始地球的形成 地质学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前形成。 提问:46亿年前地球上的环境是怎样的呢? [播放视频]《原始地球环境》。 组织小组间交流:这样的原始地球环境中,生命是如何产生的呢?

引申提问:生命起源的物质基础是什么?能量条件是什么?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在哪儿? 1.学生观看视频,打开思维的阀门进行想象,用自己的生动语言描述想象中的地球。 2.教师指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整理课前收集的人类对生命起源问题的认识,如自然发生说、宇生说、热泉生态系统说、宇宙大爆炸、星云假说等。 二、米勒实验 讲授:科学家提出了这样的猜想:在紫外线、闪电、热能和宇宙射线的激发下,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氨、氢气、甲烷、硫化氢和水蒸气等相互作用形成有机小分子。 提问:科学家的猜想是否正确?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够生成有机小分子吗?如何验证?[课件展示]米勒实验。 提问:米勒实验装置各部分分别模拟什么? 讲授:1周后,在装置底部实验瓶的水溶液中,发现了多种有机小分子,其中有些是组成生命物质的必要成分。 提问:从米勒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观察米勒实验的装置,分析实验设计的原理和结果,根据老师提供的资料,进行合理的逻辑推理,让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更深入些。 在全班交流成果,使得问题的解决更加完善。 回答:水蒸气、氢、氨、硫化氢和甲烷等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沸水模拟原始海洋;电极模拟闪电和辐射等环境条件;冷凝器模拟降雨等。 回答: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够生成有机小分子。 三、生命起源学说 讲授:科学家进一步推测,有机小分子随着雨水汇入原始海洋,经长期演变,最终形成简单的原始生命形式。 提问:1976年,我国吉林地区曾发生了一场罕见的陨石雨,科学家们在陨石表面发现了多种有机小分子物质,你以此能得出怎样的推测结论? 阅读:海洋化学起源学说。 提问:科学家的推测是否正确?在原始海洋能够形成原始生命吗?如何验证? 讲授:我国的科研成果展示。(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转运RNA等) 提问:这些研究成果说明了什么? 讲授:所有的生物都有一个共同点——体内都含有蛋白质和核酸。蛋白质和核酸是构成生命有机体的基本素材。 设问:有了基本材料在实验室里是否就可以制造出原始生命呢? 学生聆听、思考并回答:地球原始生命可能从外星球起源。 学生总结归纳:生命是复杂的,生命的起源的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 四、反馈练习 分析:腐肉生蛆。 提问:有人根据自己的观察提出一些新的见解,勇于对“神创论”提出挑战,比如善于观察的人们看到腐肉生蛆、枯草化萤、青蛙从淤泥中跳了出来、臭水沟里突然出现了老鼠等,便提出了自然发生论,认为生命是由无生命物质自然产生的,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完成,甚至可以自然产生。 提问:你们是否赞同自然发生论? 分析:巴斯德的“鹅颈烧瓶”实验。(出示实验装置图片) 提问:你能解释实验现象吗? 提问:如果不加热肉汤是否会变质?为什么?有无对照?还可以怎样设计对照? 讲授:直到20世纪60年代,在伦敦的一个研究所中,还一直保存着19世纪后期为否定自

《生命的起源》教案

第一节生命的起源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四个阶段。(重点) ②了解米勒的实验与结果。 ③了解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问题上的重大成就。 2.能力目标 ①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整理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难 点) 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掌握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来的,生命是物质的, 从而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和宇宙观的教育。 ②通过介绍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关注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 2.难点: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教学方法:有关生命起源的问题,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因此,本节课对于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的培养,搭起了一个较好的平台。所以采取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的方法教学,其中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科学的探究方法。 学法指导:学生对地球上生命起源的问题比较感兴趣,但对最原始的生命是怎样出现的却不甚清楚。所以,教师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查阅资料、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 课前准备: 《生命的起源》课件第一课时;学生课前对本节内容进行预习及生命起源相关内容的资料和图片。 教学过程 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环节及时间安排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3分钟同学们,我们知道地质学研究表明,地球大约 是在46亿年前形成的,那时候地面上火山喷 发、熔岩横流;天空中电闪雷鸣,或赤日炎炎, 与现在的环境迥然不同。那么当时或者几十亿 年前、几亿年前,地球上的生物又是怎样的呢? 最原始的生命又是怎样出现的呢?关于这些问 题,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广为关注,人们不断地 去探索和追求,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争论。随着 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越 来越深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关注这个热点 ——生命的起源。 激情、质疑 激发兴趣 表述交流 激发学生学习 的兴趣,对生物 课产生好感。 引导探究层层推进20分钟我们首先要讨论最早的生物是如何形成的。 我们是否能接受这一观点。如果生物是由 上帝创造的,上帝又是谁创造的?如果生物不 是上帝创造的,地球上的生物又是从哪里来 的?——古代的人们认为:生物可以从非生命 物质直接转变而来。如腐肉生蛆、腐草化萤、 白石生羊等。 (一)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看书3—4页) 结合课本示意图讨论分析回答: 1.原始大气的成分有那些?这些物质是从那里 来的?原始大气成分与现在大气成分有什么明 显不同? 2.原始生命起源的场所是?据你 推测此时地球表面温度应该?(很高;较低) 3.根据课本内容和你收集的资料,你认为原始 曾有一个学说,称为“神 创论”,认为:地球上的所 有生命都是上帝创造的。 上帝最初创造了多少种生 物,地球上现在就有多少 种生物;而且生物之间没 有任何亲缘关系。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看书第 3—4页结合课本示意图讨 论分析回答,并找出疑难 问题。 让学生发表自 己的观点,充分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doc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1.分析资料,认知原始大气的组成成分;2.讨论原始大气与现在大气的成分有什么区别;能力目标1.分析资料,了解生命起源的几种推测,概述生命起源(化学进化学说)的大致过程;2. 分析有关科学证据,作出科学的推测判断;3.运用证据和逻辑作出科学评价与推测判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生命起源的科学报道,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2.通过小组讨论和探究推测,体验探究推测活动的科学性和严密性,体验探索生命奥妙的艰辛。学习方法1.推测判断;2.小组讨论辩论;3.分类归纳学习工具1.图片资料;2.学生讲述有关生命起源的故事;3.internet上的资源学习过程课前准备(事先1周安排)课前召开各班生物课代表和生物兴趣小组长会议,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有关生命起源的传说、故事、新闻、媒体报道等。课时1:分析推测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学说”[引入新课]推测判断一:“神创论”不攻自破。学生代表讲述“女娲造人”的故事,全班学生做出推测判断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学生的推测判断安排语言表达较好的学生讲述“女娲造人“的故事。同学们,你们相信这种说法吗?不相信。因为没有确凿的科学证据,只是神话传说。“神创论“不攻自破。学习结论:女娲造人,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没有科学的证据,只是一种传说,不攻自破。[课堂讨论]推测判断二:化学进化论学说米勒实验。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学生的推测判断阅读资料1:分析原始大气中有哪些主要成分?请同

学们完成两个任务:1.写出原始大气中各个气体成分的化学式?2. 推测在原始大气中为什么没有氧气? 1.h2o、h2、nh3、ch4、co2、h2s;2.学生小组讨论推测得出;(1)氧元素,化学性质很活泼,少量水分解产生的氧分子,很快与其他物质形成氧化物;(比较科学)([)没有绿色植物,不能释放氧气;(一种猜测)阅读资料2:分析米勒的科学实验出示导学提示,帮助学生完成下列任务:1.米勒实验中运用了哪些气体?2.米勒实验中火花放电模拟了什么?3.米勒 实验中合成了什么物质?4.米勒实验证明了什么? 1.h2o、h2、nh3、ch42.模拟了原始地球的火花放电;3.合成了多种氨基酸;4.米勒实验说明,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可以能够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学习结论:米勒实验证明了化学进化论中,从无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是有可能实现的。然而,目前由有机小分子物质到多分子体系再到原始生命的进化过程,人们还没有找到科学的证据。许多科学家认为从科学实验来找到能够作为“化学进化学说”的证据,难度很大;在这种现状下,促使科学家另辟新径,寻找新的途径来探索生命的起源。推测判断三:宇宙起源学说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学生的推测判断阅读资料3:分析陨石成分,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所需要的有机物。同学们,通过分析陨石的成分,大家可以作出什么推测? 1.地球上的生物可能来自星外天体;2.星外天体有形成新生命的可能;阅读sts──探索地球外的生命学生分组阅读,分组讨论分析。导学提示: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教案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2)描述地球生命起源的过程。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证据进行推测的科学方法。 (2)通过不同观点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的方法。 (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 (4)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价值目标: (1)通过对地球生命起源的探讨,培养求知和敢于怀疑的品质。 (2)在课堂渗透无神论的世界观,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 二、课时按排: 1课时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过程 教师的主导活动学生的主体活动旁注 一、创设创设情景,设疑导入 图片展示(广袤的宇宙、绚丽的银 河、灿烂的太阳系行星、蔚蓝的地 球……) 广袤的宇宙有无数的星体,然而只 有我们蔚蓝的地球母亲孕育了千姿百 态的生命。 设疑: 地球上最初并没有生命。人类经历 了漫长的进化过程,其他生物也是经过 这样的过程,那么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 怎样形成的呢?这就是人们普遍关心 的地球生命起源的问题。地球上的生命 是如何起源的?地球上的生命为什么 学生欣赏并进行质疑 通过设 疑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然后导入本 节课题,进入 新课的学习。

这么繁盛?外星球上有没有可能出现生命? 二、学习新课——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的祖先曾经有 这样的传说。——“俗说天地开辟,未 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那么,今天 的科学家们对生命起源又有什么见解 呢?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 将各组收集到的关于生命起源的不同 观点的资料进行交流、汇报, 推测判断一:“神创论” 你们相信这种说法吗?理由是什 么? 结论:神创论的观点是完全不正确 的。 推测判断二:宇生学说 同学们,通过分析陨石的成分,大 家可以对宇生学说作出什么推测? 学生分组进行资料交 流,了解生命起源的不同观 点 小组1:学生代表讲述 “女娲造人”的故事,全班学 生做出推测判断 不相信。因为没有确凿 的科学证据,只是神话传说。 人类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 猿。 小组2:学生代表介绍宇 生学说资料 小组2分析陨石成分, 作出推测陨石中含有构成生 物体所需要的有机物。 学生的推测判断 1、地球上的生物可能来 自星外天体; 本环节 是这节课的 重点环节,通 过采用教师 引导、讲解与 学生小组合 作交流学习 相结合的方 式,充分体现 教师主导、学 生主体的教 学模式。

追寻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

授课者:吴云创授课班级:2、(1~4) 课程标准: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教材分析:本课介绍了人类探索生命起源的历程,重点介绍了近代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和达尔文的进化论。生物进化论的确立挑战了封建神学,否定了神创说,促进了人类认识的飞跃,对近代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重大推动作用。细胞学说、进化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本课内容重点介绍生物进化论,上承第一课“近代物理学革命”,下启第3、4课“近现代科技革命的成果和影响”,在专题七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植物分类法;细胞学说;达尔文、赫胥黎及进化论观点;②了解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2、过程与方法: 学习中要认真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要把学习过的生物学知识迁移到历史学习中来。通过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历史材料学习等方式参与教学,积极思考,仔细探究。体验科学进步的过程。感知科技发展的脚步。既能独立学习探究,又能交流合作。采用调查,讨论,合作,交流,习作,实验,等多种形式学习和感知、理解生物学发展的历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理解生物的巨大进步,了解进步带来的世界性影响,树立继承和发展科学的信念。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勇气,严谨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注重个人品质,修养的培养。 教学重点:进化论确立的历史条件、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和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教学方法:以问题探究式为主,启发、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 教学用具: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直观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多媒体展示人的进化过程图片 设问:同学们,关于人类的起源,西方社会有什么说法?(学生答:女娲造人、上帝创造万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

生命起源与演化史

生命起源简史与早期生命的演化 生命是世界上很奇妙很独特的东西,不论是古人还是现在的我们都对自己本身的由来以及生命的起源有着浓厚的好奇心,都试图去了解生命起源与进化的全部过程。这学期很荣幸的选上了《生命起源与演化史》这门课,在老师的带领下初步领略了生命起源与演化的神秘过程。 在浩渺无垠的宇宙,地球只不过是亿万星球中的普通的一颗,然而在这个星球上却发生着生命起源与演化的过程。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而第一个生命出现在38亿年前,可以看到从地球诞生到第一个生命出现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这是因为地球在其形成的早期,没有适合生命生存的条件,那时地球的大气成分和现在的大不一样,缺氧、缺氮,大部分气体都是二氧化碳、甲烷、氨、硫化氢和氯化氢等,这种条件是不适合生命生存的,而且那时的大气层很稀薄,经常会受到小行星的撞击和宇宙射线的侵扰,再加上当时地球频繁的火山和地震活动,不可能会存在生命的迹象,那时的地球就是个人间地狱。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大气中的水蒸气陆续凝结,原始海洋的出现为生命的诞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约在38亿年前,水中开始有了生命的活动,出现了最原始的原核细胞生物——菌类和蓝绿藻,至于最早的生命是如何来的,化学演化说给出了它的说法:原始地球上的某些无机物在来自闪电和太阳辐射的能量作用下,逐渐变成了原始地球上的第一批有机分子。这个理论的依据在于美国一位研究生所做的实验,1953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研究生米勒用实验验证了这一假说,米勒将甲烷、氨气、氢气混合在接有正负电极的容器中将加热沸水产生的水蒸气通入容器,通电反应一周用冷凝水冷凝并接收反应产物,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四种是生物蛋白质中所含有的,米勒当时才23岁。于是我们可以知道生命物质化学演化的过程:无机小分子演化为有机小分子演化为大分子演化为多分子体系演化为原始生命。具有原始新陈代谢和自我繁殖能力的原始生命的诞生,标志着生命起源化学进化阶段的结束,生命的演化开始进入生物演化阶段。 然而,地球上的生命由原核细胞生物进化为真核细胞生物却用了18亿年的时间,大约在20亿年前,地球上开始出现了由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如此漫长的时间令我们无法想象生命的进化竟是如此的艰难。最先出现的真核生物依然是藻类,它们的光合作用能力更加强大,不断地释放氧气和消耗二氧化碳,使得地球上的游离氧不断地增多,地球也开始向富氧的环境发展,绿色藻类的大量繁殖,更加快了大气和海洋环境的变化,地球变得更易于生命生存,生命开始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最早的动物化石出现在前寒武纪晚期。软躯体后生动物在震旦纪冰期之后得到突发性的迅猛发展,在距今7亿~6亿年间成为海洋生物的统治者。进入寒武纪(距今6亿年)后,软躯体后生动物衰退,带壳后生动物随之兴起。这一生物发展阶段出现了发生在澳大利亚著名的埃迪卡拉动物群,作为生物演化的产物,埃迪卡拉动物群可能是一个不成功的例子,因为它的演化只经历了一段时间,

第三章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一、教材分析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是初中生物八年级(下)第三章“生物的进化”中的第一节的内容。谈到生物的进化,自然要先探讨有关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它应该是探讨生物进化问题的起点,可以说本节课是本章的重点,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本节内容的教学与传统的已成定论的科学知识的传授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具有一定开放性和伸缩性,这无疑加大了教学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紧扣课程标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自己搜集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不同观点,并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搜集成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能帮助学生顺利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二、学情分析: 生命起源的知识一直是学生感兴趣、想探索的一个问题。学生在小学就接触过关于生命起源的相关知识,但对最原始的生命是怎样出现的却不甚清楚。所以,让学生课前分组进行了材料的收集,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能进一步科学地认识生命的起源。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关于生命起源的有关假说。 三、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2)描述地球生命起源的过程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证据进行推测的科学方法。 (2)通过不同观点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的方法。 (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 (4)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地球生命起源的探讨,培养求知和敢于质疑的品质。 (2)在课堂渗透无神论的世界观,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关注关于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难点:“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五、教学准备:

八年级生物下册6.3.1生命的起源教案(新版)冀教版

第一节生命的起源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四个阶段。 2.通过米勒的实验,了解模拟实验的原理和方法了解米勒的实验与结果。 3.了解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问题上的重大成就。 过程方法 1.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整理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掌握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情感价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来的,生命是物质的,从而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和宇宙观的教育。 2.通过介绍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1.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四个阶段。 2.关于生命起源问题目前仅限于假说和推测,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关于生命的起源同学们可能听说过许多不同的传说,大家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这也是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有关生命起源的问题。 (二)学习新课 科学有别于其它认知方式和其它知识体系,就是因为它采用的是实证标准、逻辑论证。所以,科学的推测必须和观察或实验所获得的证据一致,还应该合乎逻辑。科学并不排除想象和联想,但是这些想象和联想应该是基于现有数据的基础上的,并最终还需要过程和实验的证实。〔科学研究思路:事实-------推测---------事实验证 阅读课文第51页,生命起源的假说有哪些理论?

一、神创论:无据可查 二、自然发生说 指导阅读课文,交流讨论科学家如何通过实验否定自然发生说? 三、宇生论: 分组交流展示 1.证据:表明:: 2.地球外的生命又是如何产生的 四、化学进化论: 原始地球的气候与环境 1.地球什么时候形成? 看P51原始地球表面想象图,描述原始地球环境 2.原始大气是怎样形成的? 3.米勒模拟实验 提出问题:原始地球能不能产生原始生命呢? 实验原理: 实验方法:在米勒模拟实验中,向密闭的实验装置中通入等气体模拟。实验中的火花放电模拟了原始地球的现象。对C装置中的产物进行分析,发现有生成,此装置模拟了原始地球条件下的。原始大气中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能量来自于。 实验表明: 4.化学进化过程 进程1:,在、、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简单的有机物。 进程2:简单有机物————>有机高分子物质(如蛋白质) 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首次人工合成了一种比较简单的,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质分子, 1981年,又利用简单的有机物,人工合成了组成生命的另一种重要物质酵母丙氨酸转运核糖核酸,这是一种RNA。 进程3:有机高分子物质————>多分子体系 (阅读课本最后一段):说明。 进程4: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

地球生命发展史

生命发展史 摘要:简要介绍自地球诞生以来的历史中地球生命起源,生物进化 的机制,并选取生命进程中的典型物种作具体说明;以树状图简单 阐述生命发展史的总体结构。 关键字:地球演变、生命起源、生物进化、剑齿虎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蓝色的行星, 众多偶然又奇妙的因素, 使其成为孕育生命的摇篮, 更被诗人称作人类的母亲。古往今来, 不知有多少人为认识神秘的地球而苦苦地探索。我 们把地球的演变和伴随的生命起源及发展的历史, 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 地球的诞生和它的童年 地球是太阳系的一个成员, 它跟太阳系的起源有密切的关系。最初地球也是由许多星 云团集聚而成的, 叫原地球,原地球在引力收缩和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的作用下,形 成了一些有机小分子化合物,又在适当条件下, 进一步缩合成结构原始、功能不专一的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 这些生物大分子在原始海洋中积累,浓度不断增加, 凝聚成小滴状, 形成多分子体系。在一定的进化概率和适宜的环境条件下, 大约在35 亿年前终于形成了具有新陈代谢和自我繁殖能力的原始生命体。 2 地球的少年时期 从距今30 亿年左右到5 .7 亿年这段时间。这个时期延续时间十分漫长, 大气、水、 生物圈也都有很大发展, 可生物界的进化却很缓慢, 直到末期, 地球上也还只是有菌类、 藻类和一些低等原生动物、腕足类动物等。在此时期, 生物界相继出现了原核细胞和真核 细胞, 从原核细胞发展到真核细胞是生物界完成的最重要的一次进化。 3 地球的古生代时期 古生代时期的地层可分成早、晚两期。早期分为寒武、奥陶、志留三个纪,晚期包括泥盆、石炭、二叠三个纪。这3.4亿年时间是最古老生命的时代, 地球到这个时期已经历了几十亿年的演变。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和结构跟现在情况已差不多了。生物进 入空前繁盛时期, 数量、种群空前地增长。在前寒武纪末期, 蓝藻和菌类繁盛, 出现了低 等无脊椎动物。进入寒武纪, 红藻、绿藻等开始繁盛, 若干门类无脊椎动物, 尤其是三叶 虫突发性开始繁荣。奥陶纪的海洋里, 藻类广泛发育, 海生无脊椎动物中以头足类居多。 在奥陶纪晚期, 出现了原始的没有颌的圆口鱼形脊椎动物无颌类。真正鱼类出现是在志留 纪晚期, 是当时最高等的动物。其中有一种总鳍鱼, 以后发展成为两栖类。由两栖类进化 来的爬行类也在碳世纪中期出现了。总的来说, 在古生代时期, 植物界从低等的水生藻类 进化成较高等的陆生植物, 动物界从较低等的海洋无脊椎动物进化到鱼类和陆生爬行类动物, 完成了向大陆进军。 4 地球的中生代时期

必修三专题七追寻生命的起源

必修三专题七追寻生命的起源 一、知识拓展 进化论 进化论是用来解释生物在世代与世代之间具有变异现象的一套理论,从古希腊时期起就曾经岀现一些零星的思想,而当今进化学绝大部分以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的进化论为主轴,在著《物种起源》时有详细的论述,已为当代生物学的核心思想之一。英进化论有三大经典证据:比较解剖学、古生物学和胚胎发育重演律。 进化论,又称演化论(theory of evolution )o是指关于生物由无生命到有生命,由低级到高级, 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演变过程的学说。随着进化论的发展,产生了现代综合进化论,而当今演化学绝大部分以査尔斯?达尔文的演化论为主轴,已为当代生物学的核心思想之一。 (-)早期思想 1、早期物种理论 达尔文之前生物变化思想的发展和关于万物互相转化和演变的自然观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 例如,中国《易经》中的阴阳、八卦说,把自然界还原为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 种基本现象,并试图用“阴阳”、"八卦”来解释物质世界复杂变化的规律。 古希腊阿那克四曼徳(约公元前6世纪)认为生命最初由海中软泥产生,原始的水生生物经过蜕 变(类似昆虫幼虫的蜕皮)而变为陆地生物。 2、宗教学特创论 中世纪的西方,基督教圣经把世界万物描写成上帝的特殊创造物。这就是所谓特创论。与特创论相伴随的目的论则认为自然界的安排是有目的性的,'‘猫被创造出来是为了吃老鼠,老鼠被创造出来是为了给猫吃,而整个自然界被创造岀来是为了证明造物主的智慧”。目的论又称为智能设计论。 3、不变论 从15世纪后半叶的文艺复兴到18世纪,是近代自然科学形成和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在科学界占统治地位的观点是不变论。当时这种观点被牛顿和C.v林奈表达为科学的规律:地球由于所谓第一推动力而运转起来,以后就永远不变地运动下去,生物种原来是这样,现在和将来也是这样。 4、活力论 到了18世纪下半叶,I.康徳的天体论首先在不变论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随后,转变论的自然观就在自然科学各■领域中逐渐形成。这个时期的一些生物学家,往往在两种思想观点中入I J猪徨。 例如林奈晚年在其《自然系统》一书中删去了物种不变的词句:法国生物学家G.-L.d e布丰虽然把转变论带进了生物学,但他一生都在转变论和不变论之间徘徊。J.-B.d e拉马克在1809年出版的《动物哲学》一书中详细阐述了他的生物转变论观点,并且始终没有动摇。 18世纪末一19世纪后期,大多数动植物学家都没有认貞?地研究生物进化,而且偏离了古希腊唯物主义传统,坠入唯心主义。 “活力论”虽然承认生物种可以转变,但把进化原因归于非物质的内在力疑,认为是生物的 “内部的力量”即活力驱动着生物的进化,使之越来越复杂完善。但活力论缺乏实际的证据,是一 种唯心的臆测。 5、拉马克主义 拉马克主义,又称用进废退论,在活力论的影响下,最有爼的活力论者就是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19世纪后期岀现的终极目的论或直生论,认为生物进化有一个既左的路线和方向而不论外 界环境如何变化。后人把拉马克对生物进化的看法称为拉马克学说或拉马克主义,其主要观点是:

《第一节 生命的起源》教案

《第一节生命的起源》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绘生命起源的主要过程。 2、举例说出生命起源的实验证据。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解释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及结果,培养学生进行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归纳生命起源的进化顺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生命起源化学进化的过程,渗透生命物质变化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观点。 2、通过了解我国探索生命起源所取得的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1、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 2、解释米勒实验和描述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 教学重难点: 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理解说明生命起源的实验证据。 教学过程: 导入: 现在的地球上生物多种多样,可是在地球诞生之处,生物的情况并不是这样的。那么地球上的生物是怎样产生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生命的起源是怎样的。 新授: 一、“神创论”没有事实依据 提问:神创论大家不陌生吧,那么你们能列举几个神创论的例子么? 答:女娲造人、上帝造人等。 讲解:很好,神创论认为,生命是神创造的,生命始终保持被创造时的形态和结构,而且一成不变。然而神创论没有任何事实依据,与科学相悖。

二、巴斯德实验推翻了“自然发生说” 自然发生学说:今天地球上的生物可以由非生命物质自然而然产生出来。 资料分析: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 阅读课本实验装置,讨论下列问题: 1、为什么在鹅颈瓶口处有弯曲细长的玻璃管时,鹅颈瓶内的肉汤没有变质? 2、为什么打断鹅颈瓶的瓶颈后,瓶内的肉汤变质了? 3、为什么说这个实验彻底推翻了“自然发生说”? 三、科学家普遍认同“化学进化学说” 1、阅读:学生阅读课本的材料,找出生命起源的过程。 2、第一步:从原始大气到有机小分子 第二步:从有机小分子合成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大分子 第三步:有机大分子在原始海洋中 形成原始生命,并进一步形成原始单细胞生物 3、讨论: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 (1)读图:米勒实验 火花放电的作用是:模拟原始的闪电 向装置内输入的气体主要是:水蒸气,甲烷,氮,二氧化碳,氢气等。 米勒提出的问题是:原始地球,有没有可能产生生命。 米勒作出的假设是:原始地球,有可能产生生命。 米勒在实验中搜集到的证据是:产生出原先不存在的各种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米勒得出的结论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有可能由无机物生成多种简单的有机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讨论,了解米勒实验是验证生命起源的第一步。 (2)了解:米勒实验被认为是开创了生命起源研究的新途径。 让学生理解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诞生地。 从原始海洋和现在海洋的不同点,来说明现代海洋是不可能再诞生原始生命的。四、总结 原始地球 火山爆发第一步有机小分子第二步有机大分子 原始大气第三步

生物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

生物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概述关于生命起源问题的几种主要观点。 2.描述生命起源的大致过程。 (二)能力方面 1.尝试运用证据和逻辑作出推测。 2.尝试比较“神创论”“海洋发生论”和“宇生论”等几种生命起源观点,了解每一种观点形成的背景和原因,提高比较、甄别各种观点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 1.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2.认同敢于质疑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 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尝试运用证据和逻辑作出推测。 三、教学难点 尝试运用证据和逻辑作出推测。 四、课前准备 PPT课件、相关的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是科学家关注的争论的焦点之一。也是学生愿意学习和了解,乐于参与辩论的话题。本课我觉得可抛出一些基本的观点,让学生根据教材所提供的较为 丰富的证据进行一定的逻辑推理,自己思考自己得出结论。 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授课中最好作些必要的知识和逻辑方面的铺垫。课堂中我为学生介绍了目前有争议的四种唯物主 义生命起源说:自然发生说、宇生说,热泉生态系统,化学起源说。介绍的目的是告诉学生关于地球上生命起源问题,目前依然存在着 不同的看法,这也印证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本课教材提供了较为丰富而且内容较新的证据,分别支持着化学起源说(包括米勒模拟无机小分子演变为有机小分子阶段和奥巴林模 拟的有机大分子演变成多分子体系的过程),宇生说和自然发生说。 这样的介绍给了学生一个广阔的视野,需要老师注意的是将科学推 测贯穿在教学的始终,可以将它们有机联系在一起,做到“形散而 神不散”。这样可以初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联想能力和想像力。至于学生认同哪一种学说,这倒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学生通过科 学推测,对生命的起源要有自己的看法。猜你感兴趣:

地球生命的起源与演化

生命的起源与演化 众所周知,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自那时起,地球便做好了迎接新生命的准备。而此后出现的生命体也为了更好地适应地球多变的环境而演化着。 根据科学调查表明,46亿年前的地球上到处在下雨、地震、火山爆发……很难令人置信,这些活动都是原始地球在做着制造生命体的准备。接着,也许经历了几百万年的时间,大气中的无机物结合,再与原始大海中的物质结合,形成了有机物如磷酸、核酸碱基、核糖等等。这些有机物再进行结合,便有了核苷酸、氨基酸这些可以构成生命体的物质。 又是数亿年的时间,很多氨基酸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蛋白质,而很多核苷酸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多聚核苷酸,也就是RNA。特别强调,由于RNA有着自我复制功能,所以很多人认为生命活动就是因RNA 开始的,称之为“RNA的世界假说”。 但是凡事都是向着完美来发展的,RNA也是如此,又是几亿年,为了自己的繁衍,RNA和蛋白质进行了结合,出现了DNA的世界! 在约38亿年前,细胞膜开始包围着比RNA更加稳定的DNA和核糖,便形成了最初的细胞——原核细胞。有人可能说:当时没有氧气,细胞该怎么活下去啊?其实不然,这种不需要氧气的细胞叫做厌氧性原核细胞。 当有光合作用的蓝藻开始制造氧气之后,为了使厌氧的DNA存活下去,细胞用膜包裹住了DNA。于是,真核细胞出现了!

接下来的近10亿年间,真核细胞成为真核生物,又变成了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看似十分漫长的旅程,但在生物的发展史上却迈出了一大步! 随着陆地生物的出现,生物变得越来越多样和复杂。为了与越来越复杂的地球气候相抗争与适应,生物也演化得越来越高等,但这往往需要数亿年的时间。相比较而言,人类的文明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真的很难以一己之言把46亿年的进化概括在一篇文章中,我拣出的,也大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如此看来,生命也真是宝贵,能在生物演化的漫漫长河中发出一星光,真是多么幸运啊! 很难想象,在此后的多少一年中,人类,哦不!是生物,会向着怎样的趋势发展…… 本篇为原创,摘录请注明,谢谢~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优秀教学设计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教学目标: 知识:1、能够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2、解释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及结论; 能力:解释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及结论,锻炼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分析和推测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以及新的研究进展。 教学重点分析: 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关注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 对于生命的起源,一直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是科学家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之一,也是学生乐于参与辩论的话题,所以此重点可以在学生讨论和归纳观点的同时得到落实。 教学难点分析: 对于米勒实验的装置和原理是学生理解和记忆的难点,要对装置中各部分模拟原始地球的相似性讲清,学生才能够理解此实验的意义所在。 教学策略: 本课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在七下人类起源中学生已经了解到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而对于生命的起源还存在很多疑问,在这节课中得到进一步讨论。在教师开始讲解前先给学生时间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自己知道的生命起源学说,然后派代表发言,然后教师再总结和补充。总结中,通过对例证的讲解,学生会逐渐认可“化学起源说”,并关注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和结果。而对形成小分子有机物后的过程,有的过程已被实验证实,而在形成原始生命的这一步还没有实验证实,要鼓励学生有探索的精神并时刻关注关于生命起源新的研究进展。本课需要1课时。 课前准备:制作课件,搜集关于生命起源的学说资料。 教学设计:

板书: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三章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一、生命起源学说 化学起源学说 二、原始生命的形成过程 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有机高分子体系→原始生命 三、生命起源大约发生在距今 45-35 亿年间。 课后反思: 本课对于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的思维品质的培养,搭建了一个较好的平台。在生命起源假说的讨论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大胆发言,这样才能让学生们更关注生命科学。对于米勒实验的装置的合理性要讲清,学生才能理解并认可其实验结果。在有机小分子形成后原始海洋中形成原始生命的过程要给出学生不同科学家提出的假说,让学生们认识到当出现新的证据时,一切科学知识都可能发生变化。更要通过习题和资料分析加强学生对假说、证据、推测、想象的理解。

对生命起源与进化的认识和理解

对生生命起源与进化的认识和理解 姓名:张晓晓专业:生科序号: 04 摘要:生命起源是一个非生命物质演变成原始生命的过程。生命树之根(LUCA)是现存生物的共同祖先和最原始简单的生命体。通过寻找可能的生命树之根不但有助于揭示从无生命到有生命的演化机制在对生命现象和规律的研究上也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许多证据都暗示极端条件下如类原始地球条件的高温、高压、高硫、或强辐射等生存的微生物可能是最接近LUCA的物种。“寒武纪大爆发”是动物进化史上的里程碑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各个动物门类几乎都在早寒武纪相继出现。沉积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显示海洋化学和物质循环在寒武纪和前寒武纪之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改变可能为“寒武纪大爆发”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背景。尽管科学家们对“寒武纪大爆发”的机制提出过很多假设但目前还没有一个清晰的和令人信服的解释。 关键词:生命的起源生命的进化寒武纪大爆发化学进化 从古至今人们都希望了解地球上的生命是从哪里来的?生命究竟是怎样产生的?这不仅是科学家感兴趣的问题,也是普通人们所感兴趣的问题,它已困扰了人类几千年。由于生命现象的复杂性质,直到上世纪初,生命起源的研究才成为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远古的时候,人类的智力还很低下,认识能力也很有限,对世界上千姿万态、繁茂复杂的生物,特别是对人类自身是从哪里来的,充满了困惑和神秘感。因此,人们把这个大千世界中未知的神秘现象,编成了各种各样的神话和传说。我国古代就有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也有“白羊化石”、“腐草化茧”、“腐肉生蛆”的说法,现在比较多的人相信,生命由无机物形成,起源于约36亿年前。但澳大利亚启逊镇发现的陨石中发现了非地球的氨基酸。甚至有人说陨石中发现了孢子!所以有人说地球生命来自于外太空。 (1)陆相起源。他们认为聚合反应是发生在火山的局部高温地区,聚合生成的生物大分子经雨水冲刷汇集到海洋,并在一定的条件作用下,继续发展成为复杂的有机物质。(2)海相起源。认为在原始的海洋中的氨基酸和核苷酸等小分子有机物可以被吸附于粘土一类的物质的活性表面,而在适当缩合剂(如羟胺类化合物)存在时,可以发生聚合反应。 生物大分子并不能独立表现生命现象,只有形成了众多的、乃至成百万的已蛋白质、核酸为基础的多分子体系时,才能表现生命萌芽。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是初中生物八年级(下)第三章“生物的进化”中的第一节的内容 谈到生物的进化,自然要先探讨有关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可以说本节课是本排符 合学生的认知 规律。但本节的内容与传统的教科书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和伸缩性, 这无疑加大了教学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紧扣课程标准 难点,采用多种教 学方法,通过一定的资料向学生提出了生命起源的几种 生学习的积极性,便能帮助学生顺利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实现教学目标学情 分析: 生命起源的知识一直是学生感兴趣、想探索的一个问题。学生在小学就接触 起源的相关知识,但对最原始的生命是怎样出现的却不甚清楚。所以,让学 了材料的收集,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能进一步科学的 认识生命的起源。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 的思维品质,使 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关于生命起源的有关假说。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2) 描述地球生命起源的过程 2、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运用证据进行推测的科学方法。 (2) 通过不同观点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的方法。 (3)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价值目标: (1) 通过对地球生命起源的探讨,培养求知和敢于怀疑的品质。 (2) 在课堂渗透无神论的世界观,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关注关于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难点:“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五、 教学准备: 教师:①收集有关生命起源的资料和教学录像短片 。(收集有关生命起源的各种信息,特 别是最新的报道。)②将学生分成7个大组预习教材内容,分配各组的收集相关资料。③教师准备好 学案④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⑤1周前准备做肉汤实验 学生:①1周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4按照技能训练的方法分别完成两个肉汤的对比实验。② 以组为单位,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报刊媒体等渠道搜集有关生命 起源的各种信息 观点,了解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特别是最新的报道。③分组并选出小组长,准 备好讨论 材料。 六、 课时按排 1课时 章的重点,这样安 ,具有一定开放性 ,抓住重点,突破不 同观点,激发学 过关于生命 生课前分组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