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 中外城市发展史

合集下载

西方城市规划发展历史

西方城市规划发展历史

全球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01
跨国公司和国际投资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许多跨国公司和国际投资进入城市,对城市规
划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2
城市间的竞争与合作
全球化背景下,城市间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吸引力
和竞争力。同时,城市间也需要开展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03
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对城
市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需要采取措施减少碳排放、节约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谢谢聆听
03
居住区规划
古希腊城市规划中,居住区规划相对简单,以临近街道 的独立住宅为主。
古罗马城市规划
01
02
03
城市规模
古罗马城市规模较大,如 罗马城的人口达到了10万。
道路系统
古罗马城市规划重视道路 系统建设,如罗马帝国的 道路网。
公共设施
古罗马城市规划注重公共 设施的建设,如浴场、剧 场、竞技场等。
影响
城市美化运动对西方城市的规划和发展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城市景观和公共空间 的建设。
D
区域规划和地方政府的角色
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是现代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旨在解决城市与区域 发展的协调问题。区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区域发展目标 、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
地方政府角色
地方政府在现代城市规划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地方政府负责 制定城市规划政策、法规和标准,并监督规划的实施。同时 ,地方政府还需要与中央政府、区域政府以及私人部门等各 方利益相关者进行协调。
卫生条件差
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卫生条件差,运动

中外城市建设史概要

中外城市建设史概要

中外城市建设史概要一、城市的产生城市是在原始社会解体并向奴隶社会过度的时期产生的。

城市是伴随这私有制和阶级而产生的。

产生的过程:自然的采集经济及巢居穴居→原始固定居民点的村落→简单分区建筑有了一定的分工及组合→城市城市属于社会经济范畴,与单纯防御作用的城墙在概念上有一定的分别最初的城市型居民点:有了剩余产品及私有财产,需要交换,产生了“市”或“市井”。

二、西汉都城长安长安城并非一下子速成,随经济发展逐步形成,先造宫殿后造城墙;城中大部分为宫殿所占,仅长乐,未央二宫约占1/2;一般的居民地段称闾里,多在城内各宫殿之间,闾即为里的门三、曹魏邺城的规划在古代城市规划中有重要影响:1、城市有明确分区,统治阶级与一般居民严格分开。

2、即继承了古代城与廓的区分,也直接继承了汉代宫城的区分。

3、不同点是,区分更明确,不仅汉长安与洛阳宫城与坊里相参,或为坊里所包围,这也反映了阶级的对你及当时等级的森严,统治阶级对人民的防范。

4、整个城市的布局,将道路正对城门,干道丁字相交于宫门前,这样把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手法一般的建筑群扩大应用于整个城市,这种规划手法对以后的都城布局有很大影响四、隋唐时代的社会背景及城市概况1、南北朝后,中国的经济逐渐由中原转向江淮流域,隋唐时的军事政治中心却仍在关中为主的地区,这就出现了军政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的情况2、大运河的修通,沟通了南北交通,运河沿线的一些重要城市也随之发展。

如“淮(安)扬(州),苏(州),杭(州)”当时号称“四大都市”3、广州、扬州,唐末的泉州是重要的通商口岸,所有的海陆贸易又都以首都长安为中心五、隋唐长安城1、隋唐长安城是在曹魏邺城以后,第二个平地新建的都城,成为我国验证布局的典型2、特点(规划要点):1)、两条横轴与中轴线两次相交于主要城门处,这种用道路交叉突出主要建筑的做法,在中国古代城市总体布局是常见手法,和邺城相比,由一次丁字相交变成两次丁字相交2)、成为街道网以一些干道为骨架,形成完全对称布局,由这些路所划分的坊里,也东西对称,整个城市布局严整,对称。

中外城市发展史 课件分享

中外城市发展史  课件分享

现代社会科学家,包括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提出了四种有关城市起源的理论:水力论或环境基础论:城市是随灌溉的发展而发展的。

①只有在土地和气候有可能并且容易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创造出剩余农产品的地区,城市文明才能产生;②剩余农产品很大程度上是灌溉的结果;③灌溉导致特殊形式的劳动分工,它强化了耕作,促使人口集中,灌溉使大规模合作成为必要,它导致管理体系的形成。

反对者认为:中美洲城市的起源视乎与灌溉农业就没什么关系。

经济论或市场起源论。

由于市场贸易引起的高度集中才兴起城市,依据:☐商业是中世纪欧洲城市的主要推动力量。

☐中文里城市的“市”就是指市场。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反对者认为:市场出现的时间比城市晚。

军事论或防御据点起源论。

军事需要促进了聚落集中和职业分工。

☐埃及象形文字中的“城市”是圆圈中划一个十字,圆圈代表防御墙。

☐最古老的著名城镇基本都存在坚固的防御工事。

☐我国《春秋》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卫民。

反对者认为:城墙最初的用途可能是宗教性质的,而不是防御性的。

宗教论或宗庙起源论马克思:宗教是“现实苦难的表现”,“被压迫者的叹息”,“麻醉人民的鸦片”。

同时,也承认: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的理论”,“包罗万象的纲领”。

宗教是一种新的社会组织的理论基础,宗教产生一种比家族更巩固的忠诚和社会团结的力量。

世俗权利与宗教神权的融合使人类社产生了巨变,国王的权力要求得到了超自然的承认。

庙宇、宫殿是促进神权领袖和世俗权利领袖合二为一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芒)。

城市最初只是人类聚会的场所,体现的是磁体功能(芒)。

城墙首先只是精神界限,然后才起防御作用(芒)。

多因素综合分析:农业创新:没有农业的出现就谈不上定居,没有定居就不可能出现城市。

劳动分化:劳动分工促使城市出现,城市的产生也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劳动分工。

政治组织的出现:宗教和世俗权力的结合。

社会阶层的分化:城市是社会阶层比较集中的地方,特别是统治阶级。

中外城建史古代市城建设史

中外城建史古代市城建设史
城市社会制度
古代城市的治理制度主要包括官府管理和自治两种形式。 这些社会制度对城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城市文化
01 02
城市文化特色
古代城市的建筑、艺术和文学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色。这些特色反映 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价值观念,对后世的城市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城市文化交流
文化繁荣
随着城市的发展,文化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出现了许多伟大的 哲学家、艺术家和科学家。
经济发展
城市成为商品生产和交换的中心,手工业、商业和金融业得到了 迅速发展。
古代城市的衰落
战争破坏
频繁的战争和劫掠对城市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许多城市逐渐衰败。
经济衰退
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衰落,城市的经济地位逐渐下降。
城市规划原则
古代中东地区的城市规划注重宗 教和防御,强调城市的封闭性和
安全性。
城市布局
古代中东地区的城市布局通常以清 真寺和城墙为中心,街道狭窄,形 成封闭的城市空间。
典型城市
耶路撒冷、伊斯兰堡等古代中东地 区城市是城市建设的代表,其建筑 风格和城市规划具有浓厚的宗教色 彩。
03 古代城市经济与社会
城市交通规划
古代城市的交通规划对现代城市交通发展有一定启示,如道路网络布局、交通节点设计等 ,有助于现代城市解决交通拥堵和出行问题。
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影响
城市景观设计
古代城市的景观设计对现代城市规划产生了重要影响,如园林 、建筑、雕塑等艺术元素的运用,为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提供了
灵感和借鉴。
城市生态保护
政治条件
政治稳定、政策支持等 政治条件对于城市的形 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条件
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状 况、贸易往来等经济条 件是城市形成的重要基

专题十中外城市发展史可编辑

专题十中外城市发展史可编辑

线索三 近代以来的东西方城市 3.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列强侵略下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推动,自然经 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活跃。 4.近代西方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新航路的开辟;海外贸易的发达;殖民扩张,海外市场的扩展;工场手工业的发 展、工业革命、交通运输的变革;等。
线索三 近代以来的东西方城市
(1)城市内部布局:由相对固定到突破市坊的界限,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列济强开侵 始农略解下体工,耕商业品文经时明济对活代中跃国。,的人冲击类,洋务开运动始和民定族资居本主;义伴的推随动,自工然经商业的发展,城市崛起和城市文明开始传播。古
(4)城市的功能:先秦至唐代,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唐代以后,经济功能
专题十中外城市发展史可编辑PPT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 其作用是城市经济的发展促进市民阶级的出现,日益分化后发展为早期资产阶级,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基本动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其作用是城市经济的发展促进市民阶级的出现,日益分化后发展为早期资产阶级,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4)城市的功能:先秦至唐代,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唐代以后,经济功能 逐渐增强。 列强侵略下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推动,自然经 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活跃。 (1)城市内部布局:由相对固定到突破市坊的界限,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 (2)城市总量: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 (1)城市内部布局:由相对固定到突破市坊的界限,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近代西方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代中国城市,一般都具有交通便利、军事要塞、 逐渐增强。

外国城市发展史

外国城市发展史

从印度各邦之间的城市化水平差异来看, 由于城市化主要受生产力水平、尤其是工 业发展水平影响,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各邦, 城市化水平则较高,这在大、中型城市的 分布上尤为明显。总体上,印度城市化在 地域上的差异性,表现为西部高于东部、 南部高于北部,而在发展速度上则有相反 的特征。
印 度 主 要 城 市 分 布 图
疏散时代(1970年至今)
此间,人口迁移发生逆转, 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向大都 市区域迁移转变为向非大城市 区域迁移,出现了逆城市化现 象。
美国主要城市分布图
在工业革命前的1750年,英国2500 人以上的城市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 25%,1801年增加到33.8%,1851年上 升到50.2%,1911年达到78.1%,而农 村人口则从一个半世纪前的75%降至 21.9%。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城 市化的国家,在新型的工业区出现了 像曼彻斯特、格拉斯哥、伯明翰这样 的大城市。
1790年—1830年间,美国人 口从不到400万人增加到1300 万人。1830年,美国2500人以 上的城市数目为90 个[ 3 ] ,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约 为8% ,一个独立的城市体系 在美国初步形成。
蒸汽机和铁路时代(1830年—1870年) 19世纪中期,受欧洲工 业革命的影响,美国大规 模工业资本主义迅速发 展,以东部和五大湖地区 为核心的制造业区在全 国占主导地位,纽约和芝 加哥成为最重要的城市。
之后印度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逐渐沦为 英国的殖民地。传统工业被廉价的西方产 品挤挎.现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因此, 印度城市化的进展相当缓慢。20世纪前50 年,印度城市人口的平均增长率还不足1%, 6,到1950年印度城市人口为17.3%。 1947年印度的独立为它的发展掀开了新的 篇章。印度的城市化率在2001年达到 27.8%。

关于中西方城市发展史

关于中西方城市发展史
中国和西方城市发展史
• 我国古代的城市规划理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进步与完善的,从 夏商周到春秋战国到三国,南北朝,又经隋唐,宋元到明清。从最初 的比较简单的城市规划体系,慢慢的发展、进步到现在具有我国文化 特色、文化底蕴与活力的城市规划体系。 • 西方随着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最早一批城市的兴起,到中世纪城市 的进一步发展,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的兴起,迎来了城市发展的崭 新时期,发展速度之快,变化之大,前所未有。。
• 中国古代的城市建设的优秀传统: • 1 都城的选址都临水,灵活的用水; • 2 城市规划的布局艺术讲究方整和对称 • 3 强调和突出园林建设; • 4 城市建设能较好的结合地形; • 5 重视色彩和装饰; • 6 建筑取材多以木材为主
唐 . 长安
• 1 选址:南对终南山近子午谷,北 临渭水、东有灞河 二水和汉代漕渠 遗迹,城西一片草原,北西部较高 是龙首原,东南部伸入曲江池及较 大欺负的丘陵区。 2 城市性质:隋唐都城,集政治, 军事,商业等为一体的综合城市; 3 城市规模:据宋敏求《长安志》 记载隋唐初建规模:外廓城东西18 里115步,南北15里175步,周围67 里。 4 城制:A 三层城 B 轴线 C 大体布 局(里坊制;东西市;)D 道路线: 大系统构成严整的方格网,大街东 西11条,南北14条; E 市政:城 内有东西二市;水系布置合理,绿 化良好;
卫星城市是在大城市附近,并在生产、经济和文化生活等方面受中
心城市的吸引而发展起的城市或工人镇,只有居住建筑,没有生活服务 设施;是集聚区或城市群的外围组成部分,建议用一圈绿带把现有的大 城市圈住,限制往外发展,把多余的人口和就业岗位疏散受到一连串的 “卫星”城镇。 出自1922《卫星城市的建设》 城市的核心地区伦敦市,仍保持着自中世纪起就划分的界限。然而, 最晚自十九世纪起,“伦敦”这个名称同时也代表围绕着伦敦市开发 的周遭地区。这些卫星城市构成了伦敦的都会区和大伦敦区。第三代 卫星城市实质上是完全独立的新城,英国在20世纪60年代建造的特 点是:城市规模比第一、第二代卫星城扩大,并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公 共交通及福利设施。伦敦城是金融资本和贸易中心,西伦敦是英国王 宫、首相官邸、议会和政府各部所在地,东伦敦是工业区和工人住宅 区,南区是工商业和住宅混合区,港口指伦敦塔桥至泰晤士河河口之 间的地区。

关于中西方城市发展史

关于中西方城市发展史

间的地区。
美国 . 纽约
• 纽约,全球最大的城市
巴西 . 里约热内卢
里约有一千多万人口, 不同的肤色,不同的种族, 每天都在为鸡毛蒜皮的小 事大动干戈,却从不发生 宗教或种族纷争。在这里, 极端贫穷和过度奢华肩并 肩地存在着,贫民窟堂而 皇之地盘踞在本该是富人 聚集的半山腰上,身无分 文的流浪汉与腰缠万贯的 富翁并排躺在科帕卡巴纳 海滩上分享海浪、阳光和 沙滩。在里约,你可以在 城市里找到森林,也可以 在乡村找到高楼大厦;人 们不停地抱怨、示威,但 是街头欢快的桑巴舞却从 未停过;市长们来来去去, 却无法改变这个城市。里 约是无法用一个词来形容 的,因为总是可以在这里
青岛在城市面貌上充分反映出 殖民地色彩。建筑完全是按殖民
者的本国建筑形式设计和建造。
西方帝国主义独占城市的规划
• 特点: 1 城市规划与建设体现了明确的意图 2 城市建设中存在严格的隔离和明显的差异 3 引进了外国的建筑形式 4 表现出强烈的现代资本主义沉思的特征 5 规划手法、规划制图与中国传统的完全不同
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盲目的西化,正在成为一个西化的现代 大都市和更加贫困与传统的都市复合体。在这里,难以言表的贫困、
。 肮脏和疾病与巨大的财富和特权共生
找出它的反义词。
德国 . 柏林
现代大都市的城市问题 : 1. 城市人口问题
中国 . 上海 2. 城市生态问题
日本 . 大阪
3. 城市交通问题 5.旧城改造问题
中国 . 广州
4. 城市住房问题 6. 城市就业问题
中西方城市的发展,实质上是一个国与国之间的博弈和权衡,城
市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信仰的背景下,仅仅是一个展现的大舞台。
西方城市发展
• 近代西方城市的规划结构的变化,是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而引起 的。产业革命引起的社会经济领域和城市规划结构的巨大变革,以及 出现城市化的进程,即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进程;城市化是随 着工业化而出现的,并且工业化进一步推动着城市化。

093604_中外城市发展史

093604_中外城市发展史

五代宋元时期
城市发展
1 兴起了许多大的商业都会和许多 以经济职能为主的市镇
2 对外贸易空前发达,东部沿海港 口城市兴起既多且盛
3 以省会为中心的省级城市体系开 始形成
4 都成在地里位置上转移比较频繁 5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了重大变
化——封闭的“坊”“市”制度 开始解体,开放型结构开始形成
城市建设
城市发展 城市建设
秦咸阳 汉长安 曹魏邺城 隋唐长安 北宋开封 元大都 明南京城 清北京城
秦汉
城市发展
1 郡县制推行 2 城市分布地域大为扩展 3 众多商业中心城市兴起 4 国际贸易城市也有了发展
城市建设
城区居民住宅按闾里 制 修建,都城实行多宫制, 占据城市很大空间
秦咸阳
“迁徙天下豪富于咸 阳十二万户”
概要
封建社会 的产生
衰落
资本主义的萌芽产生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绝对君权主义
宗教图景与 自然秩序
理想城市 城市改建
古典与唯理 主义盛期, 城市改建
城市结构变 革,资本主 义工业城市 产生
中世纪封建城市
文艺复兴与 巴洛克时期 的城市
绝对君权时期的城市
西欧封建制度
西欧封建制度 西欧封建制度
的核心内容是 西欧封建等级 制度:其特点
广场(集中)
中心建筑 (宫殿、教堂)
中央集权的君权专制 古典主义
王权需要 资本主义的增长 生产力发展 需要国家庇护
反对封建势力与 教会势力的斗争
建立中央集权的绝对君权国家
较大规模的城市改建与扩建
有秩序,有组织,永恒的王权至上的要求
绝对君权主义时期城市规划建设特点
•多用规则的几何形,构图简洁。

国外城市建设历史回顾.doc

国外城市建设历史回顾.doc

国外城市建设历史回顾古城1。

古埃及城市建设成就1)因地制宜的土地利用选择。

村镇寺庙建在尼罗河畔的高地上,以解决供水和交通问题。

金字塔建在远离河流的高原沙漠上,以保护它们免受洪水侵袭。

2)首次使用城市分区(非功能分区),例如,卡洪市分为两个区,阿玛纳分为三个区。

3)棋盘式道路网的首次使用,对艾伯翰的规划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

4)优秀的建筑群落和景观设计,在规划中运用对称、序列、对比、主题等构图方法。

2.希波达姆的规划模式及其演变、影响、英里首都规划要点。

希波达姆采用几何规划结构,以棋盘式道路网为骨架。

希波克拉底战争后,希波克拉底是第一个在理论上阐述并广泛用于城市建设的人。

1)几何上,棋盘状道路网被用作城市的骨架;两条垂直的街道穿过市中心。

中央广场位于中央街道的一侧,占据一个或多个街区。

3)城市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圣地、公共建筑区、私人住宅区。

私人住宅区分为3类住宅区。

b .首都环境的规划要点(sipodam 的规划理念在首都环境的建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1)城市三面环海,四周建有城墙,城市采用棋盘式道路网。

2)两条主要街道垂直穿过市中心。

中心的开放空间是L形的,有多个正方形。

3)城市中心分为四个功能区。

东北和西南是宗教区,南北是商业区,东南是公共建筑区。

城市用地的选择适合港口运输和商业贸易的要求。

河马坝规划体系的演变是在古希腊的长期实践中发展起来的。

这是从miletus的简单棋盘街道到serinas的突出城市轴线,再到punan的道路和建筑的规划协调。

3.希腊化时期城市建设的特点。

1)希腊化时期,城市建设大多按照河马坝规划形式进行,布局规则,模式统一。

2)城市广场根据城市功能分区、道路系统和邻里聚落划分的几何和数量规律统一规划和建设。

3)城市中心被广场取代,广场取代了卫城和寺庙。

4)城市广场一般设有开放式走廊,强调气势和透视效果。

5)良好的城市环境卫生条件4。

罗马翟颖市和典型城市的布局特点1 .布局特点:1)正方形墙,正方形平面朝向指南针。

中外城市建设发展脉络

中外城市建设发展脉络

浅析中外城市建设发展摘要:城市是一个相对较大的、密集的、永久居住的社会实体。

城市的发展进步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物质表现,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强盛、富饶与否的重要指标。

本文主要介绍中外城市的建设发展以及规划发展的思想。

为今后深入研究城市建设史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思想、发展、规划1.城市规划思想的产生与发展1.1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1.1.1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商代开始出现了我国的城市雏形。

商代早期建设的河南偃师商城,中期建设的位于今天郑州的商城和位于今天湖北的盘龙城,以及位于今天安阳的殷墟等都城,都已有发掘的大量材料。

商代盛行迷信占卜,崇尚鬼神,这直接影响了当时的城镇空间布局。

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周礼•考工记》记述了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市朝一夫”。

同时《周礼》书中还记述了按照封建等级,不同级别的城市,如“都”、“王城”和“诸侯城”在用地面积、道路宽度、城门数目、城墙高度等方面的级别差异;还有关于城外的郊、田、林、牧地的相关关系的论述。

《周礼•考工记》记述的周代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制度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实践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周礼》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规划,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中国古代民居多以家族聚居,并多采用木结构的低层院落式住宅,这对城市的布局形态影响极大。

由于院落组群要分清主次尊卑,从而产生可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手法。

这种南北向中轴对称的空间布局方法由住宅组合扩大到大型的公共建筑,再扩大到整个城市。

这表明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受到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

除了上述的布局外,中国古代文明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大量可见的是反映“天人合一”思想的规划理念,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观念。

1.1.2西方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公元前500年的古希腊城邦时期,提出了城市建设的希波丹姆模式,这种城市布局模式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

中外城市建设史重点

中外城市建设史重点

国外部分1、城市的产生:三个阶段1、农业革命,第一次社会大分工,进入了永久的定居生活2、手工业逐渐从农业中分化出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3、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城市开始形成2、第一批城市诞生的时间是在公元前4000—3000年3、宗教由于对生死的不解,使之产生了对陵墓和宇宙的建设物,实行的是政教合一,国王被尊为“法老”。

金字塔-----石窟墓生者之城简单马虎,死者之城神圣永恒,生死分离。

”人生短暂,灵魂永生,千年复活”由于对生死的不解,使之产生了对陵墓和宇宙的建设、实行的是政教合一,国王被尊为“法老”4、卡洪城----十二王朝时期建成,平面长方,砖石砌成墙,有阶级性很强的区能分区5、古埃及城市建设成就1 在用地选择上,注意因地制宜;建于高地,有水源2 最早运用功能分区的原则,如阿玛纳城3 最早运用棋盘式道路网4 出色的进行了建筑群与城市景观设计。

6、山岳台建筑两河流域信仰多神教,但君主制将国王神化,崇拜国王和崇拜天体结合起来,故宫殿常与山岳台邻近。

而山岳台往往又与庙宇、仓库、商场等在一起,形成城市的宗教、商业和社会活动中心。

7、乌尔城P10公元前3000年。

面积100公顷,约1万人。

奠定了沙漠地区干旱地区的城市形态,街道窄,墙体厚重,平面为卵形8、古希腊的城市历史发展P211、古典文化先驱、欧洲文明摇篮、影响2000多年2、多岛多山,土地不富饶,盛产大理石,气候宜人,以海上霸权为基础的外贸型奴隶制商品经济3、多神教,人神同形,崇拜人本身,实用主义宗教9、古风时期:P23城邦形成,城市建设重点在圣地建筑群,自然神崇拜取代祖宗崇拜。

公共建筑形成,建筑之间各自无关系,与环境协调,主入口为东地域部落取代了血缘部落的关系,城市中出现自由权,有权参与国家政事,重点在于圣地建筑群建设,自然神崇拜取代祖宗崇拜。

圣地由统治中心变为民众公共活动中心,圣地最主要是守护神庙宙建设,然而居住类建筑很简单,公众以户外活动为主,因此注重建设立面并修建广场、竞技场、敞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中外城市发展史
一、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城市发展见证历史变迁。

下列古代城市中,作为当时王朝的都城,见证了公元589年中国重归统一的是()
A.余杭
B.长安
C.涿郡
D.江都
2.观察下面两幅图,与唐朝长安城相比,明朝北京城设计的最主要特点是()
A.城内有“市”,具有商业功能
B.城内有宫城和皇城
C.城有三重,宫城居于中心
D.城为方形
二、材料解析题(16分)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把自行聚散,私相贸易的定期集市,称为草市。

在人烟稠密的乡村聚落和交通要道上,草市星罗棋布,构成地方市场的基础,不少颇具规模的草市后来发展成固定的商业居民点,上升为镇或县。

材料二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

……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到瓦解作用。

……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材料三1600年,整个欧洲只有1.6%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中叶,
欧洲城镇数量和城镇人口呈爆炸式增长。

到1950年,欧洲城市人口比例为50%,集中了全球40%的城市人口,城市人口所占比例居世界之首……城镇化不是简单的拆旧建新。

欧洲各国都有重视历史传统、保护文化遗产的正面例证,巴黎、伦敦、罗马等世界名城虽然发展模式不一,但总体上保持了历史风貌,城市文化品位较高,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投资者。

(1)材料一从哪些方面反映了宋代经济的发展?(4分)说明了什么?(1分)
(2)中古西欧的城市有着怎样的地位?(1分)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
(3)宋代城市和中古西欧城市在形成时,有哪些相同点?(2分)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中叶欧洲城镇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及主要原因。

(6分)
答案精解精析
1.B
2.C
3.答案(1)方面:城市(镇)兴起,商业繁荣,纸币产生,海外贸易兴盛(1分)。

说明:宋代商业繁荣;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经济中心南移。

(2)地位:经济中心。

意义:瓦解封建制度;孕育早期资产阶级。

(3)都在交通要道上产生;都由集市贸易兴起;都产生了市民阶级;都由小集市发展成城市(镇);都是自发形成的。

(4)重大变化:城镇数量和城镇人口呈爆炸式增长。

原因:工业革命的发生和推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