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
安徽省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超临界水与液态水具有相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B将气态水升温或加压一定使水分子间距离变小
C超临界水是由液态水和气态水组成的混合物
D用超临界水处理含碳废物的方法比焚烧法更环保
(3)氢气和甲烷都是清沽能源,写出甲烷完全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充分燃烧1 g氢气或甲烷释放的热量如上图所示,与甲烷相比,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燃料,更多的是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原因是_________(写出1点即可)。
故选B。
4.下列有关营养与健康的认识,正确的是()
A.剧烈运动后,大量饮用碳酸饮料
B.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摄入越多越好
C.成人每天需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青少年需要量更大
D.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维生素,需大量摄入
【答案】C
【解析】
【详解】A、剧烈运动后身体电解质流失太多,运动后喝碳酸饮料对身体伤害多,比如碳酸饮料可导致胃扩张,血液集中胃部,导致大脑缺血,或会出现晕倒情况,因此运动过后最安全的办法就是喝淡盐水来补充身体的水分,选项A错误;
C.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 g
D.是农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石”字旁可知,磷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15,不符合题意;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磷的相对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质量为30.97,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不符合题意;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合肥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题分类《分子、原子、元素》含答案解析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合肥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题分类——专题1分子、原子、元素一.选择题(共31小题)1.(2022•肥东县校级模拟)从如图所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①中的物质属于氧化物B.化学反应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C.该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3D.反应后无单质生成2.(2022•肥东县校级模拟)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二氧化碳制取甲醇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A.甲醇是有机化合物B.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反应是置换反应C.产生氧气的一侧相连的是电源的正极D.碳捕捉就是捕捉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3.(2022•包河区三模)科学家研究发现,树木纤维素可以转变成更高效、更持久的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C.Y的化学式为CH4D.催化剂不可多次使用4.(2022•瑶海区三模)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重要的思维方式。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B.乙表示的符号是CO32﹣C.氢氧化钠溶液可用来检验CO2D.水的化学性质由水分子保持5.(2022•蜀山区校级模拟)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变化B.该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原子个数和分子个数均改变C.该化学反应是复分解反应D.该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26.(2022•合肥二模)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2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C.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7:24D.生成3种分子7.(2022•庐阳区校级模拟)科学家研发了用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的新技术,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2023-2024学年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
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2023-2024学年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运用化学知识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下表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健康图书馆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防止菜刀生锈——洗干净以后擦干小苏打一一作面包膨松剂甲醛溶液——作食品保鲜剂C性质与用途D化学之最金的化学性质稳定——作装饰品HNO3中含有氮元素——作氮肥空气中含量最少的气体是——稀有气体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水A.A B.B C.C D.D2.安徽省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石台富硒茶》在合肥通过专家审定通过。
元素周期表中有关“硒”的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硒元素说法正确的是()A.硒元素符号为Se B.硒是金属元素C.硒原子的中子数为34 D.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3.质量相等的金属镁和铝分别加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两份稀硫酸中,反应完毕后,金属均有剩余。
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后溶液质量相等B.铝反应后的溶液质量大C.镁产生的氢气质量大D.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4.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
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 .粮食酿酒B .纺纱织布C .在甲骨上刻文字D .用石块修筑长城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铁和铝在空气中都能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B .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都能作食品干燥剂C .浓盐酸和浓硫酸都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浓度都会变小D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6.属于氧化物的是 A .KClO 3B .O 2C .H 2OD .O 37.下列事例不能用分子运动相关知识解释的是( ) A .品红溶解 B .篮球充气 C .酒精挥发D .柳絮飞扬8.下列有关燃烧、灭火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火上浇油: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 B .钻木取火:提高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 .吹灭烛火:降低着火点 D .电器着火:用水浇灭9.现有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精品解析:2024年安徽省宣城市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原卷版)
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调研检测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化学试卷共两大题17小题,满分40分。
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 笔、墨、纸、砚被誉为“文房四宝”。
下列制作“文房四宝”的相关工艺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伐竹制笔B. 烧炭集墨C. 粮剪纸张D. 开石磨光2. 郎溪磨盘山遗址入围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
该遗址见证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在皖南地区的演进方式。
下列该遗址出土的文物中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 马家浜文化玉玦B. 崧泽文化石器C. 夏商时期铜器D. 良渚文化陶器3. 下列做法符合“科学、安全、健康、环保”的生产生活理念的是A. 低碳出行,节能减排B. 明矾净水,杀菌消毒C. 煤气泄漏,开灯检查D. 焚烧秸秆,增肥土壤4. 蒿子粑粑是皖南地区传统的时令美食,下列有关制作蒿子粑粑的原材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 米面粉B. 碎蒿沫C. 食用油D. 腊猪肉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倾倒液体B. 稀释浓硫酸C. 测定溶液pHD. 蒸发溶液6. 今年2月我省很多地区出现了下霰(xiàn)的天气,霰又称雪丸或软雹,由白色不透明的近似球状、有雪状结构的冰相粒子组成的固态降水。
这种由水蒸气形成霰的过程发生变化的是A. 水分子体积变大B. 分子的种类变多C. 分子的间隔变小D. 水分子不再运动7. 2024年3月20日,鹊桥二号中继星成功发射,其所用的伞状天线是用镀金钼丝编织而成。
如图是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钼元素的符号为MuB. 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gC. 钼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42D. 金属钼有较好的延展性8.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022年安徽省中考化学专题练5-水和溶液
2022年安徽省中考化学专题练5-水和溶液一.选择题(共25小题)1.(2021•安徽)富氢水指富含氢分子的水,在医学、体育等领域有重要用途。
下列有关富氢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纯净物B.含氢、氧两种元素C.所含氢分子不运动D.与水的性质完全相同2.(2020•安徽)理论上电解水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某同学用碳棒作电极进行电解水实验,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对产生此现象原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A.部分氧气溶于水B.部分氧气与碳棒反应C.部分氧气被碳棒吸附D.部分氧气与氢气反应重新生成了水3.(2022•芜湖一模)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乙的质量大C.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D.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4.(2022•瑶海区一模)人体健康及环境保护与化学息息相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使用洗洁精可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B.土壤掩埋废含汞电池不会造成环境污染C.使用含磷洗涤剂可能造成水体污染D.天然气不完全燃烧可能会产生有毒气体5.(2022•瑶海区一模)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A>BB.当温度在t1~t3℃之间时,A、B两种物质能配制相同浓度的饱和溶液C.从A物质与少量C物质的混合液中提纯A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D.t3℃时,将150gA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350g水6.(2022•蚌埠一模)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A.溶液的性质模型B.物质的微观构成模型C.化石燃料模型D.土壤中元素含量模型7.(2022•蚌埠一模)归纳和推理是学习化学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金是金属材料,所以合金中一定含金属元素,一定不含非金属元素B.NaCI溶于水温度不变,则NaOH溶于水温度也不变C.CO2和水常用来灭火,是利用CO2和水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但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原子8.(2022•淮北模拟)依据下列事实,得出的观点不可靠的是()选项事实观点A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守恒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红光,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氧气的浓度不同,物质燃烧的现象不同C日常生活中铁制品易生锈,铝制品耐腐蚀铁的活动性比铝的活动性强D碘几乎不溶于水,却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A.A B.B C.C D.D 9.(2022•合肥一模)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2020-2021全国中考化学计算题的综合中考模拟和真题汇总附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计算题1.将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32.9g放入烧杯中,此时总质量为202.9g,加入326.9g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待没有气泡逸出后再次称量,总质量为521.0g.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CO2的溶解忽略不计).【答案】10【解析】【分析】首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可先求出产生的气体二氧化碳的质量=202.9g+326.9g-521.0g=8.8g,再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可知,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是NaCl,但NaCl来自两部分,一是反应生成的,二是原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生成的NaCl可通过化学方程式来求解,原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NaCl可通过混合物32.9g减去Na2CO3的质量【详解】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的CO2质量=202.9g+326.9g-521.0g=8.8g设Na2CO3的质量为x,生成的NaCl的质量为y。
2322Na CO+2HCl=2NaCl+H O+CO10611744x y8.8g↑10611744==x y8.8g解得x=21.2g y=23.4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3.4g+32.9g-21.2g100% 32.9g+326.9g-8.8g⨯ =10%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2.在我国青海湖地区有一种说法,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这里的碱是指Na2CO3,盐是指NaCl。
人们从盐湖中捞得的碱会含有少量的NaCl。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含NaCl的Na2CO3固体25.0g,将其配制成溶液,再向其中逐滴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使气体完全放出,共收集到8.8gCO2气体。
试计算:(1)原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_______。
(2)反应中消耗盐酸的总质量______。
【答案】(1)84.8%.(2)200g.【解析】解:(1)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yNa2CO3+2HCl=2NaCl+H2O+CO2↑106 73 44x y 8.8gx=21.2g,y=14.6g所以原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 =84.8%(2)反应中消耗盐酸的总质量为: =200g答:(1)原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84.8%;(2)反应中消耗盐酸总质量为200g。
2022-2023学年安徽省亳州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2023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化学方程式与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A.在氧气中点燃细铁丝可发生剧烈燃烧2Fe+O2点燃2FeOB.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NO3=CuNO3+AgC.硫酸铵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NH4)2SO4+2NaOH ΔNa2SO4+2NH3↑+2H2OD.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2KClO32MnOΔ2KCl+O2↑2.“增铁酱油”中的铁是指A.元素B.分子C.原子D.单质3.现向一定质量且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振荡。
下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线BC段无明显实验现象B.在C点后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C.溶液的pH由大变小D.随逐滴加入稀盐酸,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检查装置气密性C.测定溶液pH D.引燃酒精灯5.下列有关化学学习模型正确的是()A.原子结构模型B.地壳中元素含量模型C.燃烧条件模型D.空气组成模型6.锶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锶原子核外电子数是2B.锶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锶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7.62gD.锶的化学性质较稳定7.咏梅诗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诗人间到香味的原因是A.分子很轻B.分子不断运动C.分子体积小D.分子间有间隙8.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中没有单质B.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C.反应后元素种类增多D.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9.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A.A B.B C.C D.D10.下列生活中现象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烧制陶器B.黄豆酿成酱油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D.削开的苹果变色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_____;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复合肥_____。
2020-2021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含参考答案
第1页,总6页 2020-2021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Cl 35.5 K 39 Ca 40第I 卷 选择题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填入括号中。
1.生活中处处都有物质变化。
下列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菜刀生锈 B .湿衣晾干 C .瓷碗破碎 D .西瓜榨汁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居家人员要定期测量体温,下列有关水银体温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体温计中的汞属于非金属单质B .体温计中的汞在常温下为液体C .当温度升高时汞原子不断运动,温度不变时汞原子静止D .体温计的原理是温度改变时汞原子大小发生改变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滴加液体B .熄灭酒精灯C .取固体药品D .量取液体4.下面是萌萌同学的一次化学用语练习的部分内容,其中正确的是( )A .氦气:He 2B .2Fe 2+:两个铁离子C .N 2:两个氮原子D .硝酸铵中-3价氮元素: -343N H NO 5.婴儿“尿不湿”最关键的材料是聚丙烯酸钠,它是由丙烯酸(C 3H 4O 2)与氢氧化钠经过一系列的复杂反应而制得。
下列有关丙烯酸(C 3H 4O 2)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丙烯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 .丙烯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 .丙烯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3:4:2D .丙烯酸是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6.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 加入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
下表中液体X和固体Y 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 )①②③④X 过氧化氢溶液水水水Y 二氧化锰氯化钠氢氧化钠硝酸铵A.①②B.①③C.①③④D.②③④7.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B.原子和分子均是微观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则分子也不能再分C.点燃氢气、一氧化碳或甲烷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纯度D.Fe在潮湿的空气中易被腐蚀,所以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都易被腐蚀8.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公共场所可用0.5%的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溶液来消毒。
2020-2021年安徽省名校大联考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安徽省名校大联考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三)(解析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过程发生的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生石灰溶于水B.利用风力发电C.食物的消化D.塑料的合成2.化学变化伴随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小苏打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B.吃紫菜海带、碘盐可以补充碘元素C.霉变的花生、大米易滋生黄曲霉毒素损害人体的肝脏D.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坏血病3.我国纪念2016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B.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杂质C.填埋垃圾不会导致水体污染D.含氮、磷污水超标排放,引起水体“富营养化”4.近期,国家食药监总局抽检南宁市的温氏三黄鸡,检出呋喃唑酮,该物质对人体肝、肾刺激大,造成体内糖代谢及神经病变作用,已知呋喃唑酮的化学式C8H7N3O5,下列有关该物质说法不正确的是()A.呋喃唑酮由四种元素组成B.呋喃唑酮碳元素含量最高C.呋喃唑酮属于有机物D.呋喃唑酮中碳元素与氮元素质量比为8:35.氢气是21世纪极有前途的新型能源,是各国研究的热点之一,如何制取和安全高效使用氢气,是课题的关键,以下研究方向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A.寻找特殊材料,安全高效储存氢气B.设法将太阳能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C.寻找更多的化石燃料,利用其燃烧放热,使水分解产生氢气D.寻找新型催化剂,常温下分解水制取氢气6.金属铯是一种金黄色,熔点低的活泼金属,是制造真空机器、光电管等的重要材料,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B.铯原子在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C.铯的原子序数为133D.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C.D.8.在棉花中放一些过氧化钠,再向棉花球滴加水,发现棉花球燃烧,发生反应为:2Na2O2+2H2O=4NaOH+X↑,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C.物质X的化学式是O2D.火灾现场有过氧化钠不能用水灭火9.下列除杂实验(括号内为杂质)中正确的是()序号物质选用试剂操作A CuSO4溶液(H2SO4)CuO加入过量的CuO,充分反应后过滤B Fe(Fe2O3)稀盐酸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C CaO(CaCO3)H2O 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D CO2(O2) C 通过灼热的碳层A.A B.B C.C D.D10.20℃时,在三个各盛有100g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各10g,充分溶解后,情况如表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物质甲乙丙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7 0 3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B.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丙>甲C.升高温度,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会改变D.20℃时,甲的溶解度最小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11.智能手机耗电量大,移动充电宝应运而生,如图是一款一定充电宝的示意图:(1)图中所示物体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写一种即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2)给移动充电宝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能.(3)制造充电宝外壳使用的材料属于(填“热固性”或“热塑性”)材料.(4)电池从早期的干电池发展到现在的燃料电池、锂电池等,由此请你谈一谈化学与生活的关系.12.竹炭包(如图1)质地坚硬、通气性好、具有良好的吸附甲醛、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并能释放天然矿物质,促使植物生长,净化空气.某课外活动小组对竹炭进行初步探究.【提出问题】竹炭中是否含有碳元素【猜想与假设】竹炭中含有碳元素【查阅资料】新鲜的血液,遇一氧化碳由鲜红变为暗红色【设计实验】所用装置如图2所示.(1)A装置的作用是.(2)实验开始后,C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E装置中新鲜的鸡血变为暗红色(3)B装置中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化学反应类型为.【结论】竹炭中含有碳元素【反思与拓展】(4)这套装置还存在不足之处是,请你设计解决的方法.(5)依照如图流程,用F装置替换E装置,欲进一步验证一氧化碳的还原性,你认为(填“可以”或“不可以”),原因是.【拓展应用】竹炭细密多孔,竹炭牙膏中含有竹炭等成分具有消炎、止痛、化瘀、去污等功效,下列有关竹炭牙膏的用途描述不正确的是.A、可除衣领袖口等处的汗渍B、不能出去牙齿中的污渍C、虫咬、灼伤可消炎止痛.13.用金属铁制备自来水新型消毒、净水剂K2FeO4的流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溶液A的溶质是(写名称);写出K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2)操作Ⅰ的名称是;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3)固体B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4)反应③中沉淀与H2O2发生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4.为了比较金属锰铝铜三种金属活动性,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查阅资料】锰(Mn)是银白色金属.【提出猜想】根据所学知识,提出了三种猜想:猜想①:Mn>Al>Cu猜想②:Al>Cu>Mn猜想③:.【实验过程】取质量相同、表面积相同的Mn、Al、Cu三种金属薄片,用砂纸打磨光亮后,分别放入三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等体积10%的稀盐酸.【实验现象】金属Mn Al Cu实验现象锰表面产生气泡缓慢铝表面产生气泡较快【实验结论】猜想成立(填序号).【问题与反思】已知锰可以与盐酸发生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已知在该反应的生成物中锰元素显+2价).【拓展延伸】若比较锰与铁的金属活动性,一般除了采用酸以外,还可以将打磨过的锰片放入溶液中,观察现象,加以判断.15.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将稀盐酸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钡溶液的烧杯中,发现无明显变化,对于烧杯中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小组同学提出不同的意见:【提出猜想】猜想1:HCl和BaCl2猜想2:HCl、Ba(OH)2和BaCl2猜想3:只有BaCl2你的猜想是(填化学式)上述猜想中,你认为不合理的猜想是;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查阅资料】BaCl2溶液呈中性【实验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表方案.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现象结论a.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与无明显变化猜想3正确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b.另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碳酸钠溶液先有产生,再有产生.猜想1成立【实验反思】(1)小王同学提出,上述实验过程中步骤a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2)为了证明你的猜想是否正确,除了使用酸碱指示剂外,请再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除了以上使用的试剂外,你还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类别的试剂或方法是.三、计算题(本大题共6分)16.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黄铜样品(铜锌合金)进行探究实验,称取样品10.0克,再用100.0克稀硫酸溶液逐滴滴入,实验情况如图所示,求:(1)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是.(2)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过程发生的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生石灰溶于水B.利用风力发电C.食物的消化D.塑料的合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生石灰溶于水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利用风力发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食物的消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塑料的合成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化学变化伴随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小苏打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B.吃紫菜海带、碘盐可以补充碘元素C.霉变的花生、大米易滋生黄曲霉毒素损害人体的肝脏D.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坏血病【分析】A、根据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小苏打能与盐酸反应进行分析;B、根据紫菜海带、碘盐所富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C、根据黄曲霉素对人体的危害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解答】解:A、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小苏打能与盐酸反应,所以小苏打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故A说法正确;B、紫菜海带、碘盐等中含有碘元素,所以食用海产品、加碘盐可以补充碘元素,故B说法正确;C、霉变的花生、大米易滋生黄曲霉毒素,黄曲霉素可损害肝脏,诱发肝癌,故C说法正确;D、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夜盲症,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坏血病,故D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和生活,也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因此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就成了中考的热点之一.3.我国纪念2016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B.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杂质C.填埋垃圾不会导致水体污染D.含氮、磷污水超标排放,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分析】A、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B、根据过滤的原理分析;C、根据填埋垃圾也会导致水污染分析;D、根据氮和磷含量超标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因素进行分析.【解答】解:A、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除去色素和异味等,不能减少钙镁离子化合物的量,不能使其软化,故A错误;B、过滤只能除去天然水中不可溶性的杂质,不能除去所有的杂质,故B错误;C、填埋垃圾会导致地下水污染.故C错误;D、氮和磷含量超标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因素之一,所以含氮、磷污水超标排放,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水净化、水的污染和防止污染的知识,难度不大,属于课本中的基础知识,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4.近期,国家食药监总局抽检南宁市的温氏三黄鸡,检出呋喃唑酮,该物质对人体肝、肾刺激大,造成体内糖代谢及神经病变作用,已知呋喃唑酮的化学式C8H7N3O5,下列有关该物质说法不正确的是()A.呋喃唑酮由四种元素组成B.呋喃唑酮碳元素含量最高C.呋喃唑酮属于有机物D.呋喃唑酮中碳元素与氮元素质量比为8:3【分析】A.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C.根据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解:A.由化学式可知,呋喃唑酮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故正确;B.呋喃唑酮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8):(1×7):(14×3):(16×5)=96:7:42:80,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正确;C.由化学式可知,呋喃唑酮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正确;D.呋喃唑酮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8):(14×3)=96:42=16:7,故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氢气是21世纪极有前途的新型能源,是各国研究的热点之一,如何制取和安全高效使用氢气,是课题的关键,以下研究方向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A.寻找特殊材料,安全高效储存氢气B.设法将太阳能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C.寻找更多的化石燃料,利用其燃烧放热,使水分解产生氢气D.寻找新型催化剂,常温下分解水制取氢气【分析】A.安全高效储存氢气是利用氢气能源的基础,可行;B.用水制取新能源氢气,水在高温下也可以分解,设法将太阳光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可行;C.化石燃料燃烧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不可行.D.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寻找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的速率加快,可行;【解答】解:A.寻找特殊材料,安全高效储存氢气,能够实现氢气的安全有效利用.正确;B.太阳能是一种廉价能源.水在高温下可以分解,设法将太阳光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氢气具有可燃性,可作为新能源.正确;C.化石燃料燃烧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故错误;D.水在高温下可以分解,水分解后生成的H2可以燃烧放出热量,寻找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的速率加快.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能源问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学习中理清元素与单质的关系,熟悉催化剂的性质,平时需注重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6.金属铯是一种金黄色,熔点低的活泼金属,是制造真空机器、光电管等的重要材料,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B.铯原子在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C.铯的原子序数为133D.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分析】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2.9,故选项说法错误.B、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55,表示原子序数为55,故选项说法错误.D、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2+8+18+18+1=55,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C.D.【分析】A、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8.在棉花中放一些过氧化钠,再向棉花球滴加水,发现棉花球燃烧,发生反应为:2Na2O2+2H2O=4NaOH+X↑,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C.物质X的化学式是O2D.火灾现场有过氧化钠不能用水灭火【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解答;根据题中信息分别分析解答.【解答】解:A.由题意可知,过氧化钠加水放出热量,才会使棉花球燃烧;正确;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错误;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Na、H、O的原子个数分别为4、4、6;反应前Na、H、O的原子个数分别为4、4、4,说明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了氧气;物质X的化学式是O2;正确;D.过氧化钠加水放出大量热,故火灾现场有过氧化钠不能用水灭火;正确;答案:B.【点评】本题探究了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需要从题干叙述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然后进行解题.9.下列除杂实验(括号内为杂质)中正确的是()序号物质选用试剂操作A CuSO4溶液(H2SO4)CuO加入过量的CuO,充分反应后过滤B Fe(Fe2O3)稀盐酸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C CaO(CaCO3)H2O 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D CO2(O2) C 通过灼热的碳层A.A B.B C.C D.D【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过量的CuO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Fe和Fe2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CO2能与灼热的碳层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A.【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0.20℃时,在三个各盛有100g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各10g,充分溶解后,情况如表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物质甲乙丙未溶解固体的质7 0 3量/g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B.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丙>甲C.升高温度,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会改变D.20℃时,甲的溶解度最小【分析】A.根据乙溶液的状态来分析;B.根据溶剂质量相同而甲、乙、丙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大小来分析;C.根据乙已经完全溶解,改变温度后可能不会对溶质产生影响进行解答;D.根据溶解度是指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该物质的质量进行分析.【解答】解:A.甲和丙中均有不溶解的溶质存在,说明二者均已饱和,根据乙物质未溶解固体的质量为0可知乙溶液可能为饱和溶液,也可能为不饱和溶液,故A正确;B.20℃时,在三个各盛有100g水中,所溶解的三种物质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丙>甲,所以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丙>甲,故B正确;C.乙物质已经完全溶解在水中,如改变温度可能不会对溶质的质量产生影响,故C错误;D.由溶解度的概念可知,20℃时,在100g水所溶解的溶质质量越小(达到饱和状态时),其溶解度越小,故D正确.故选C.【点评】该题考查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判断,应注意在一定条件下有固体不能继续溶解则为饱和溶液,若没有固体剩余时应考虑可能恰好溶解达到饱和的情况.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11.智能手机耗电量大,移动充电宝应运而生,如图是一款一定充电宝的示意图:(1)图中所示物体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铁质接头(写一种即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塑料外壳.(2)给移动充电宝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3)制造充电宝外壳使用的材料属于热固性(填“热固性”或“热塑性”)材料.(4)电池从早期的干电池发展到现在的燃料电池、锂电池等,由此请你谈一谈化学与生活的关系化学改善了人类的生活.【分析】根据已有的材料的类别、能量的转化以及化学与生活的关系解答即可.【解答】解:(1)据图可以看出,图中所示物体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铁质接头、金属接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塑料外壳,故填:铁质接头,塑料外壳;(2)给移动充电宝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填:化学.(3)制造充电宝外壳使用的材料属于热固性材料,故填:热固性.(4)根据电池的发展可以看出,化学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故填:化学改善了人类的生活.【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2.竹炭包(如图1)质地坚硬、通气性好、具有良好的吸附甲醛、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并能释放天然矿物质,促使植物生长,净化空气.某课外活动小组对竹炭进行初步探究.【提出问题】竹炭中是否含有碳元素【猜想与假设】竹炭中含有碳元素【查阅资料】新鲜的血液,遇一氧化碳由鲜红变为暗红色【设计实验】所用装置如图2所示.(1)A装置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2)实验开始后,C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E装置中新鲜的鸡血变为暗红色(3)B装置中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化学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结论】竹炭中含有碳元素【反思与拓展】(4)这套装置还存在不足之处是没有处理尾气,请你设计解决的方法在a处点燃尾气,或利用塑料袋把气体收集起来.(5)依照如图流程,用F装置替换E装置,欲进一步验证一氧化碳的还原性,你认为不可以(填“可以”或“不可以”),原因是通入的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和氧气,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拓展应用】竹炭细密多孔,竹炭牙膏中含有竹炭等成分具有消炎、止痛、化瘀、去污等功效,下列有关竹炭牙膏的用途描述不正确的是B .A、可除衣领袖口等处的汗渍B、不能出去牙齿中的污渍C、虫咬、灼伤可消炎止痛.【分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水;一氧化碳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根据竹炭的性质可以判断相关方面的问题.【解答】解:(1)A装置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避免对后面的实验次数干扰.故填: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2)实验开始后,C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发生了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故填:Ca(OH)2+CO2═CaCO3↓+H2O.(3)B装置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碳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都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都属于化合反应.。
2024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答案详解
2024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答案详解(试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下列展示我国古法酿酒的工序中,以发生化学变化为主的是A.捣碎酒曲B.谷曲混合C.发酵成酒D.泉水勾兑2.某校开展“采摘节”劳动实践活动,同学们收获了大豆、花生等作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B.花生可用来获取油脂C.劳动时人体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维生素D.劳动出汗后应适当补充无机盐3.加快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建设美丽中国。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防止水体污染B.推广新能源汽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C.发展废旧电池回收技术,促进资源循环利用D.提升石油化工水平,实现绿色低碳转型4.我国“鹊桥二号”中继星使用镀金钼丝天线,搭建了地面与“嫦娥六号”的通信桥梁。
如图是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钼的元素符号是MoB.钼属于金属元素C.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D.1个M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445.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活动中,溶解、过滤和蒸发三个步骤都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酒精灯B.漏斗C.蒸发皿D.玻璃棒6.端午时节,粽叶飘香。
粽叶中的异荭草苷(C21H20O11)具有抗菌、抗病毒、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下列关于异荭草昔的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有机物B.由52个原子构成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有益于人体健康7.青藏高原积雪冰川广布,冰雪融水是江河源头的重要补给水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结冰时,水分子不再运动B.冰融化时,水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C.冰升华时,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D.冰与水混合得到混合物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主火炬的燃料——“零碳甲醇(CH3OH)”备受瞩目,这是全球首次对“零碳甲醇”的实践应用。
目前,该燃料已广泛应用在船舶、汽车等领域。
“零碳甲醇”是利用焦炉气中的副产品氧气和从工业尾气中捕捉的二氧化碳在一种纳米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得到的,其微观示意图如图。
2020-2021年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2020-2021年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将一定量的丙醇(CH308)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 C3H8O+ b O2点燃cCO2+dH2O+eX,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表中x的值为2.8B.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X可能为甲烷D.方程式中a:b=1:3【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丙醇的质量与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和X的质量之和,则12.8g+6.0g−7.2g−8.8g=2.8g,即a=2.8,正确;B、因X的开始的质量为0,反应后质量增加,则X是生成物,错误;C、因丙醇中氢元素的质量为86.0g100%0.8g60⨯⨯=,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27.2g100%0.8g18⨯⨯=,由氢元素质量守恒可知,则X中没有氢元素,不可能使甲烷,错误;D、若无X生成,则只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故化学方程式为:2C3H8O+9O2点燃6CO2+8H2O,设6.0克丙醇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为x,382222C H O+9O6CO+8H O1202886.0g x点燃1202886.0g x=解得:x=14.4g,而题给的氧气的质量为12.8g,所以氧气的质量不足,此时丙醇要发生不完全燃烧,有根据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等于328.8g100% 6.4g44⨯⨯=,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67.2g100% 6.4g18⨯⨯=,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加上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刚好等于氧气的质量,故X中只含有碳元素,根据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可知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2C3 H8O+ 5 O22CO2+8H2O+4C,所以a:b=2:5,错误。
故选A。
点睛:根据丙醇的组成可知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再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及质量守恒可知,则该反应中丙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X三种物质,则X的质量为12.8g+6.0g-7.2g-8.8g=2.8g。
2024安徽中考化学试卷
2024年安徽省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温馨提示:1.本卷共三大题17小题,满分40分。
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Fe-56Cu-64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天工开物》记载非盐生产过程,描述为“返水而上,入于釜中煎炼,顷刻结盐,色成至白”。
下列叙述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井中汲水B.燃烧煎炼C.浓缩结盐D.蒸发水分2.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家庭装修后用活性炭吸附甲醛,有利于健康及环保B.乙醇是绿色清洁能源,燃烧不充分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C.淀粉酶属于糖类,人体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D.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用于厨房中清洗油污3.下列错误操作与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A.集气瓶炸裂B.试管破裂C.溶液蒸不干D.液滴飞溅4.我国采用在食盐中添加碘酸钾(KIO3)来防止人体缺碘,碘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KIO3中I为+5价B.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C.“2I”仅仅表示2个碘原子D.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5.《神农本草经》中有麻黄能“止咳逆上气”的记载。
中药麻黄有止咳平喘的功效,其有效成C H NO。
下列有关麻黄碱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是麻黄碱()1015A.一个分子由27个原子构成B.属于氧化物C.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0∶1D.充分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6.某消毒液制备过程中主要物质间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H OA.乙的化学式为2B.反应①和②都属于置换反应C.两种转化过程原子、分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D.丙在甲、乙、丙三种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低7.收藏于河北博物馆的长信宫灯被誉为“中华第一灯”,型为跪坐宫女举灯,内者铜外鎏金,它的玄妙之处在于宫灯的灯罩可以自由开合以调节空气进入的量,从而调节灯的明暗;还能将燃料燃烧产生的废物通过烟管引入水中、下列说法有误的是A.青铜硬度大于铜B.宫灯明暗的调节利用的原理是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C.宫灯历经千年表面光亮如新,说明金化学性质稳定D.内灌入清水可除去未充分燃烧的一氧化碳8.分类与建模是重要的化学学科素养。
2020-2021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模拟和真题汇总含答案
2020-2021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的综合中考模拟和真题汇总含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五个试剂瓶,分别盛有NaOH 溶液、CuSO 4溶液、BaCl 2溶液、稀盐酸和稀硫酸。
鉴别操作如下:(1)呈蓝色的溶液为CuSO 4溶液。
取少量其他溶液分别于四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CuSO 4溶液,可鉴别出NaOH 溶液和BaCl 2溶液。
鉴别出NaOH 溶液的现象是_____。
(2)另取少量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BaCl 2溶液,其中一支试管内产生白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实验结束后,将所有试管中的物质充分混合,过滤除去沉淀,得到无色滤液,此滤液一定含有的溶质为_____(填化学式)。
取少量无色滤液滴加Na 2SO 4溶液,无明显现象。
另取少量无色滤液分别与下列物质混合时,一定无明显现象的是_____。
A Ba(OH)2溶液B AgNO 3溶液C MgD 酚酞溶液【答案】产生蓝色沉淀 2424H SO BaCl BaSO 2HCl +=↓+ NaCl C【解析】【详解】(1)呈蓝色的溶液为CuSO 4溶液。
取少量其他溶液分别于四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CuSO 4溶液,可鉴别出NaOH 溶液和BaCl 2溶液。
CuSO 4溶液与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uSO 4溶液与NaOH 溶液产生蓝色沉淀;鉴别出NaOH 溶液的现象是产生蓝色沉淀;故填:产生蓝色沉淀(2)另取少量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BaCl 2溶液,能与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稀硫酸,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 2SO 4+ BaCl 2 ==BaSO 4↓+2HCl ;故填:H 2SO 4+ BaCl 2 ==BaSO 4↓+2HCl(3)根据反应可知,氯化钠为反应产物,且可溶解在水里,故此滤液一定含有的溶质为NaCl ;将五种溶液混合,过滤后得到无色溶液,说明铜元素全在氢氧化铜沉淀里,滤液里无铜离子,试管中能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说明滤液中没有氢离子,滤液加入硫酸钠后没有明显现象,说明滤液中没有钡离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安徽省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你选出的答案标号填在题后括号内.)1.下列发生在厨房里的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A.切碎青菜B.淘米C.鸡蛋加水搅匀D.天然气燃烧2.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态环境”.你认为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环保精神的是()A.外出时乘坐公交车,少开私家车B.关闭所有工厂C.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D.推广鼓励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3.学校食堂准备了下列食物,馒头、炒肉片、清蒸鱼.从营养均衡的角度来考虑,你还应为自己选择的一项食物是()A.红烧肉B.肉沫烧豆腐C.凉拌黄瓜D.米饭4.胡萝卜中含有的β﹣胡萝卜素(C40H56),可以维持眼睛和皮肤的健康,改善夜盲症、皮肤粗糙的状况.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β﹣胡萝卜素属于有机物B.β﹣胡萝卜素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构成的C.β﹣胡萝卜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5:7D.β﹣胡萝卜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5.钛合金因具有强度高、耐腐蚀性好、耐热性高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的钛元素有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钛元素为非金属元素B.钛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6C.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67gD.钛原子的核外有四个电子层6.与普通水相比,固体水具有固态物质的物理特征.在常温下,不流动、不蒸发、摄氏0℃不结冰,在100℃也不融化.它的外观看起来更象是有弹性的胶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水中的水分子之间不存在间隔B.固体水中的水分子是静止不动的C.固体水中的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固体水是一种新物质7.某地化学实验操作技能测试题目为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如图是某同学在练习过程中的操作图示,其中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向试管中加入石灰石C.向试管中倾倒稀盐酸D.二氧化碳验满8.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C.反应后生成两种氧化物D.反应中乙和丁的质量比为32:449.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其中可行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 除去一氧化碳中的少量二氧化碳杂质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B 鉴别软水和硬水紫色石蕊溶液C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向集气瓶中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D 除去河水中的泥沙过滤A.A B.B C.C D.D10.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温度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13.3 20.9 31.6 45.8 63.9 85.5KNO3A.20℃时,将100gKNO3饱和溶液蒸发10g水析出3.16g晶体B.KNO3与NaCl在某温度下溶解度相同,其溶解度数值在36.0~36.3之间C.20℃时可以配制36%的NaCl溶液D.KNO3中含有少量NaCl,可以降温结晶提纯KNO3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11.如图是一款家用天然气灶具示意图.(1)图示所标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填物质名称,下同);属于合金的是.(2)管道天然气完全燃烧时火焰呈蓝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如燃烧时火焰呈黄色并有黑烟浮升,说明燃气不充分燃烧.这时应将空气进风口(填“调大”或“调小”).(3)天然气也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使用不当,很容易造成危险.请你写出一条安全使用天然气的注意事项.12.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2)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装置序号,下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已知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用图中的仪器完成氨气的收集;则与进气管相连的是管.(填图中序号).13.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氯化镁,目前工业上绝大多数的金属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其生产流程如图:(1)请列举气体A的一种用途.(2)操作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3)固体B的俗称为;试剂C是一种无色液体,其名称为.(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反应.14.同学们在实验室做制取CO2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小梅发现不同小组装置中冒出气泡的快慢不同.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提出问题】影响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呢?【作出猜想】可能是所用盐酸的浓度不同影响了反应速率;【设计实验】小梅每次取20mL盐酸,进行实验,记录如下:实验编号温度/℃HCl的质量分数/%大理石规格收集所用时间/s①20 18 10g粗颗粒40②20 9 10g粗颗粒78(1)小梅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验证CO2,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小梅用图1装置来测定收集一瓶CO2气体所需要的时间,瓶内植物油的作用是.【得出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为.【评价与反思】(3)小芳认为小梅的实验不够严密,对大理石的要求还要有.(4)图2是小芳与小梅对实验进行改进后,在老师帮助下,用精密测量法绘制的实验①的图象,数据反映,前40s反应速度快,从40s到160s反应速度逐渐减慢,原因是.(5)你认为影响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快慢的因素还有(写一点即可)15.小李了解到钠的氧化物,除氧化钠(Na2O)外还有过氧化钠(Na2O2).【提出问题】常温下金属钠与氧气反应,产物是什么?【作出猜想】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有:猜想1:Na2O猜想2:猜想3:Na2O和Na2O2【查阅资料】①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密度比煤油大比水小,常温下易与水或氧气反应,但不与煤油反应;②氧化钠与过氧化钠都能与水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 ↑【实验探究】切开一小块金属钠,在氧气中放置,待充分反应后,进行如下操作.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生成的固体加入足量蒸馏水猜想1正确②取①所得溶液,加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呈色【反思与交流】(1)请写出金属钠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实验室保存金属钠的方法正确的是A.保存在盛有水的试剂瓶中B.保存在盛有煤油的试剂瓶中C.保存在密封的试剂瓶中【拓展与延伸】那么Na2O2又是钠与氧气在什么条件下反应产生的?猜想1:氧气较纯且充足条件下;猜想2:请你任意选择一个猜想,设计实验验证.实验操作预期实验现象请结合所学知识,再举一例说明反应物浓度或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的现象.三、计算题(本大题共6分)16.某同学将5g镁粉放入一质量为60g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50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固体有剩余),并测得烧杯及其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14.8g.据此请完成下列问题:(1)产生氢气多少g?(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你选出的答案标号填在题后括号内.)1.下列发生在厨房里的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A.切碎青菜B.淘米C.鸡蛋加水搅匀D.天然气燃烧【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切碎青菜只是将其切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淘米是用水将其杂质除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鸡蛋加水搅匀只是简单的混合,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正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方法是比较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别:是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2.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态环境”.你认为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环保精神的是()A.外出时乘坐公交车,少开私家车B.关闭所有工厂C.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D.推广鼓励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分析】A、外出时乘坐公交车,少开私家车,节约了能源,保护了环境;B、关闭所有工厂是不现实的;C、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D、推广鼓励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可减少白色污染.【解答】解:A、外出时乘坐公交车,少开私家车,节约了能源,保护了环境,故正确;B、关闭所有工厂是不现实的,故错误;C、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故正确;D、推广鼓励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可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环境,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防治污染的措施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3.学校食堂准备了下列食物,馒头、炒肉片、清蒸鱼.从营养均衡的角度来考虑,你还应为自己选择的一项食物是()A.红烧肉B.肉沫烧豆腐C.凉拌黄瓜D.米饭【考点】均衡营养与健康.【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和合理膳食的原则,结合题中所给的食谱判断所含的营养素以及缺少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结合题意,馒头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炒肉片、清蒸鱼中含有油脂、蛋白质和无机盐,可知食物中维生素含量较少;故为使营养搭配更加合理,需要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A、红烧肉中富含蛋白质和油脂,故选项错误.B、肉沫烧豆腐中富含蛋白质和油脂,故选项错误.C、黄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正确.D、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类,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吃得营养,吃出健康”是人类普遍的饮食追求,本题考查了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同时告诫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营养物质的均衡搭配,要合理膳食.4.胡萝卜中含有的β﹣胡萝卜素(C40H56),可以维持眼睛和皮肤的健康,改善夜盲症、皮肤粗糙的状况.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β﹣胡萝卜素属于有机物B.β﹣胡萝卜素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构成的C.β﹣胡萝卜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5:7D.β﹣胡萝卜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分析】A.根据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计算方法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解答】解:A.β一胡萝卜素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正确;B.β一胡萝卜素是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C.β﹣胡萝卜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40):(1×56)=60:7≠5:7,故错误;D.β﹣胡萝卜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40):(1×56)=60:7,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故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有关化学式的简单计算.根据β﹣胡萝卜素的化学式对选项进行计算,即可正确选择.5.钛合金因具有强度高、耐腐蚀性好、耐热性高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的钛元素有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钛元素为非金属元素B.钛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6C.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67gD.钛原子的核外有四个电子层【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钛,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2;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电子22个,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D.在元素周期表中钛元素位于第4周期,所以钛原子的核外有四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6.与普通水相比,固体水具有固态物质的物理特征.在常温下,不流动、不蒸发、摄氏0℃不结冰,在100℃也不融化.它的外观看起来更象是有弹性的胶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水中的水分子之间不存在间隔B.固体水中的水分子是静止不动的C.固体水中的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固体水是一种新物质【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水的组成.【分析】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之间有间隔;同种物质的分子相同.【解答】解:A、固体水中的水分子之间也存在间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固体水中的水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固体水中的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D、固体水和液体水、气体水是同种物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点评】微观粒子总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的越快,温度越低,运动的越慢,要注意理解.7.某地化学实验操作技能测试题目为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如图是某同学在练习过程中的操作图示,其中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向试管中加入石灰石C.向试管中倾倒稀盐酸D.二氧化碳验满【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二氧化碳气体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向试管中装石灰石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石灰石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C.反应后生成两种氧化物D.反应中乙和丁的质量比为32:44【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观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从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甲烷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4+2O2CO2+2H2O.A、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错误;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故B错误;C、反应后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属于两种氧化物,故C正确;D、反应中乙和丁的质量比为(32×2):44=16:11,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较大,准确判断生成物中的分子是解答的关键,学生应明确不同于原来的分子是原子重新结合生成的新的分子.9.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其中可行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 除去一氧化碳中的少量二氧化碳杂质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B 鉴别软水和硬水紫色石蕊溶液C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向集气瓶中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D 除去河水中的泥沙过滤A.A B.B C.C 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硬水与软水.【分析】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能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硬水和软水都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支持燃烧;过滤能够把不溶于水的物质从液体中除去.【解答】解:A、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时,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向两种液体中分别滴加石蕊试液时,石蕊试液都都不变色,无法鉴别硬水和软水,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向集气瓶中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时,燃烧的木条都熄灭,不能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过滤能够把河水中的泥沙除去,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故选:D.【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10.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温度0 10 20 30 40 50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13.3 20.9 31.6 45.8 63.9 85.5KNO3A.20℃时,将100gKNO3饱和溶液蒸发10g水析出3.16g晶体B.KNO3与NaCl在某温度下溶解度相同,其溶解度数值在36.0~36.3之间C.20℃时可以配制36%的NaCl溶液D.KNO3中含有少量NaCl,可以降温结晶提纯KNO3【考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分析】A.根据溶解度的含义进行分析;B.分析图表,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温度范围内相交,据此进行分析;C.根据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进行分析;D.根据KNO3和NaCl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解:A.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说明在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gKNO3,则10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gKNO3,所以在20℃时,将100gKNO3饱和溶液蒸发10g水会析出3.16gKNO3晶体,故A正确;B.分析图表,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温度范围内有相同的时候,所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的相同数值在36.0~36.3之间,故B正确;C.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g,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C错误;D.根据图表可知: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较小,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且变化较大;所以从含有少量NaCl的KNO3的饱和溶液中得到较多的KNO3晶体,可以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的相关知识,重点是抓住溶解度的实质进行分析,结合图表所提供的信息即可解决.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11.如图是一款家用天然气灶具示意图.(1)图示所标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塑料旋钮(填物质名称,下同);属于合金的是生铁支架.(2)管道天然气完全燃烧时火焰呈蓝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如燃烧时火焰呈黄色并有黑烟浮升,说明燃气不充分燃烧.这时应将空气进风口调大(填“调大”或“调小”).(3)天然气也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使用不当,很容易造成危险.请你写出一条安全使用天然气的注意事项室内要通风.【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防范爆炸的措施.【分析】(1)根据塑料属于合成材料、生铁属于铁的合金进行解答;(2)根据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天然气属于可燃性的气体,不纯遇明火容易发生爆炸进行解答.【解答】解:(1)塑料属于合成材料,生铁属于铁的合金;故填:塑料旋钮;生铁支架;(2)天然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固体,说明燃烧不充分,氧气不充足,故应该将灶具的进风口的阀门调大,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故填:调大;CH4+2O2CO2+2H2O;(3)天然气属于可燃性的气体,不纯遇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所以安全使用天然气的注意事项:室内要通风,一旦泄露不能用明火检查等.故填:室内要通风.【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类别和物质的性质进行.12.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分液漏斗.(2)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填装置序号,下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3)已知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用图中的仪器完成氨气的收集;则与进气管相连的是④管.(填图中序号).【考点】氢气的制取和检验;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分析回答;(2)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据此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分析确定发生装置;(3)根据氨气的密度与空气密度的大小关系分析进气口.【解答】解:(1)由图示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分液漏斗.(2)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属于固液常能高温下反应制取气体,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3)已知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用图中的仪器完成氨气的收集;则与进气管相连的是④管.故答为:(1)分液漏斗.(2)A,Zn+H2SO4=ZnSO4+H2↑.(3)④.【点评】掌握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条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3.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氯化镁,目前工业上绝大多数的金属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其生产流程如图:(1)请列举气体A的一种用途灭火.(2)操作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3)固体B的俗称为生石灰;试剂C是一种无色液体,其名称为稀盐酸.(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考点】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盐的化学性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根据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氯化镁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镁和氯气,然后依据题中的问题进行解答.【解答】解: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氯化镁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镁和氯气,所以(1)气体A是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2)操作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3)通过推导可知,固体B是氧化钙,俗称为生石灰,试剂C是一种无色液体,其名称为稀盐酸;(4)反应①是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反应②是氯化镁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镁和氯气,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故答案为:(1)灭火;(2)引流;(3)生石灰,稀盐酸;(4)CaCO3CaO+CO2↑,分解.【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物质的制备,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题干叙述进行.14.同学们在实验室做制取CO2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小梅发现不同小组装置中冒出气泡的快慢不同.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提出问题】影响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呢?【作出猜想】可能是所用盐酸的浓度不同影响了反应速率;【设计实验】小梅每次取20mL盐酸,进行实验,记录如下:实验编号温度/℃HCl的质量分数/%大理石规格收集所用时间/s①20 18 10g粗颗粒40②20 9 10g粗颗粒78(1)小梅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验证CO2,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2)小梅用图1装置来测定收集一瓶CO2气体所需要的时间,瓶内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