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评 辛德勒的名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倘若奥斯卡·辛德勒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为自己信念而战斗的英雄人物,那要理解他这个人,一定会更容易一些。
但事实上,他是个带有缺陷的人,酗酒、赌博、玩弄感情、受贪婪驱使、渴求奢华生活;于是,这令他的人生成了个谜。
二战开始时,他看准了其中的机会,来到纳粹占领下的波兰开设工厂,以极其低廉的工资雇佣犹太人为自己工作。
他的目标是成为百万富翁。
战争快结束时,他却冒着生命危险,牺牲个人财富以拯救那些犹太人;他欺骗纳粹长达数月,设立了一家子虚乌有的军工厂。
他为什么会转变?究竟发生了什么,令他从加害别人的人,变成了人道主义者?影片《辛德勒名单》根本就没有试图去回答这个问题,这一点必须归功于斯蒂芬·斯皮尔伯格。
因为,任何一个答案都有可能是太过简单的,对于辛德勒的一生来说,那都会是一种侮辱。
大屠杀是一个巨大的邪恶引擎,在种族主义和狂热情绪的推动下疯狂旋转。
但辛德勒却在属于他自己的那个小小角落,凭借智慧战胜了它,不过,他看似本来就没什么计划,纯粹凭着冲动随性而为,甚至是他自己都没法完全弄清楚这些。
这是斯皮尔伯格目前为止最优秀的一部作品,他还原了大屠杀的真相、辛德勒所造就的奇迹;在此过程中,他并没有借助那些简单的叙事程式。
本片片长一百八十四分钟,和所有伟大的电影作品一样,它看上去还是显得太短了。
影片一开始,辛德勒(列姆·尼森[Liam Neeson])便登场了,他长得身高马大,给人不怒自威的感觉。
他穿着考究,经常流连夜场,为纳粹军官以及他们身边的女孩子购买鱼子酱、香槟酒,他还喜欢和高级军官们合影。
他骄傲地在衣服上别了纳粹党徽。
他在黑市上也很吃得开,能搞到尼龙、香烟、白兰地。
当局乐于帮他开设工厂,制造用于军队炊事班的搪瓷厨具。
他也很乐于雇佣犹太人,因为他们的工资低于正常水平,这样,他就能大发横财了。
辛德勒的天才在于贿赂、谋划、欺骗。
他对经营工厂一无所知,于是找了犹太人会计伊萨克·斯特恩(本·金斯利[Ben Kingsley])来负责这一块。
斯特恩在克拉科夫走街串巷,为辛德勒的工厂雇犹太工人。
因为这是家受到保护的军工企业,如果能在那里工作,无疑有助于犹太人保命。
这种细腻正是斯皮尔伯格贯穿全片的力量所在。
本片剧本由斯蒂芬·泽里安(Steven Zaillian)根据托马斯·基尼利(Thomas Keneally)的小说改编而来。
它丝毫没有情节剧的做作,相反,斯皮尔伯格选择了一系列的事件,清楚无误地呈现出来,不存在刻意操弄情绪的问题。
看到这些事件,我们也就理解了辛德勒以及他的计划有多么的隐秘了。
他也以一种生动、恐怖的方式将大屠杀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片中有位名叫哥特(拉尔夫·费恩斯[Ralph Fiennes])的纳粹战俘营长官,堪称是研究邪恶的愚蠢最好的案例。
他站在自己“别墅”的阳台上,俯瞰监狱大院,随意射杀犹太人只为练练枪法。
(辛德勒能够说服他放弃这个习惯,靠的是迎合他的虚荣心,这事辛德勒做得是如此明显,几乎就像是在侮辱他一样。
)
哥特属于那种脆弱的虚伪者,竭力维护某个理想,但却又将自己排除在外;一方面他宣扬杀死犹太人的做法,另一方面却挑了个名叫海伦·赫什(安贝丝·戴维茨[Embeth Davidtz])的漂亮犹太人当女仆,而且还爱上了她。
她的同胞正遭到灭顶之灾,她却因为他心血来潮的爱恋而得以幸免,面对这样的情形他却并不觉得奇怪。
在他看来,自己的个人需求比是非对错、生存毁灭更加重要。
研究一下他这个人,我们意识到纳粹主义靠的正是思路类似杰弗瑞·达默Jeffrey Dahmer 绰号“密尔沃基食人族”的美国连环杀手,生前共残酷杀害十七名男性,大多为非裔或亚裔。
——译者这样的一些人。
影片用的是黑白摄影,用到的外景地很多就是当年上演这一幕幕的真实地点(包括辛德勒当初的工厂厂址,甚至是奥斯威辛的大门),斯皮尔伯格为我们展现出辛德勒是如何与纳粹系统的疯狂打交道的。
他贿赂,他哄骗,他吹牛,他好不容易才没被识破。
影片最大胆的一个段落中,装满他雇工的列车错误地开向了奥斯威辛,辛德勒亲自去死亡集中营,大胆地说服了管理者,放过了这批犹太人,将他们从死亡边缘救了回来,送上了开往他工厂的列车。
影片结尾,有个充满压倒性的情感冲击力的段落,由当初那些因辛德勒而获救的人亲自登场。
我们了解到,“辛德勒的犹太人”以及他们的子嗣如今已有六千人,而整个波兰的犹太人也只有四千人。
这看似是在告诉我们一个明显的道理,在拯救犹太人方面,辛德勒一个人做的比一个国家做的还多。
但光有这结论还太过简单。
本片传递的讯息在于,面对大屠杀,有个人做了某些事,而其他人却麻木不仁。
或许,要想做到他所做的这些事,一定要有像他这样一个叫人捉摸不透的、恣意妄为的、毫无计划的、不顾风险的骗子才能行。
换了任何一个有着合理计划的理性的人,都不可能走得那么远。
法国作家福楼拜曾写到过,他不喜欢《汤姆叔叔的小屋》,因为作者不断地为反对奴隶制而说教。
“非得要对奴隶制发表评论吗?”他问道,“把它描写出来;那就足够了。
”他又补充说,“作者写书,一定要像宇宙中的上帝一样,无处不在却又无法察觉。
”这话也可以用在本片的作者斯皮尔伯格身上。
他描述了大屠杀的邪恶,他讲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某些本该成为受害者的人是如何幸免于难的。
在此过程中他并没有使用电影这行业的花招,那些只会招来寻常的情节剧式反应的导演手段和戏剧性手段。
在这部电影里,你无法察觉斯皮尔伯格的存在。
但每一个镜头中,他的克制与激情却又无处不在。
暗红色的衣袖中伸出一只柔弱的小手,上方有一只粗壮健硕的大手,正在坚定有力地挽起小手;凸现叠加在两只手之上的,是老式打字机透过一条仿佛浸染过鲜血的色带打出的名单。
封套的右下角赫然矗立着影片的名字——《辛德勒的名单》。
影片开始,犹太人围立桌旁衷情圣咏的心声是传统的祈祷仪式,摇曳闪动、集束不定的烛光随着合声的减弱渐渐被黑色吞没。
影片由彩色切换为黑白两色的画面。
贯穿影片始终的凄惨哀惋的小提琴独奏和几近无伴奏的混声合唱给出的强弱和谐依然不失圣咏的曲式,一位小女孩衣裙上的红色亮点短暂的跳动给出的生命色彩仍然不忘立虹为记的永约。
影片结尾处伸开的地平线上,圣咏的基调展开世俗的旋律拥过来黑压压的一群人,画面果断地转为彩色的鲜艳,横扫一切的光明,"我使云彩盖地的时候,必有虹现在云彩中,让世界五颜六色。
"
辛德勒是一位德国人,他利用德国人发起的战争,诱逼犹太商人投资,并雇佣廉价的犹太人做工,生产适用于战争的军用铝制品,然后他自己以当时其身份的优势广开销路,在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大赚了一笔钱。
获取暴利之后的他对他的妻子说;"我敢说这里的人,他们不会轻易忘记辛德勒,他们会说;'奥斯卡•辛德勒人人记得他,他做出了杰出的事,他能做别人所不能的,他空手来到这里,带着两只旅行箱离去,装满了世上的财富。
'"
1943年犹太区域的惨案--流血的一天开始了。
无数的犹太人被从家中赶到了街上,一阵阵枪声之后,一群群犹太人倒了下去。
入夜了,以为安全了的犹太人从各自藏身的地方"走"了出来,从地板下面,从床铺下面,从钢琴中……但是他们还没来得及呼吸一口安宁的空气,耳边又响起了枪声……血从天花板上渗出,从床铺下流出……一位德国指挥官悠闲地弹起了巴赫的乐曲……其时,一位德国军官对辛德勒说:"今天是历史的时刻,今天将会被纪念。
600年前,犹太人到科拉科落了脚,他们在商业、科学、教育、艺术上兴盛起来,他们一无所有的来,一无所有,却发了迹,六个世纪,形成了犹太人的科拉科,到今天晚上,六个世纪的历史成为谣言,它们从未发生过,今天才是历史。
"
财富和永恒是人类个人和集群追逐的目标,让世人记住,成为历史。
财富容易被易手,历史经常被改写,财富是不是能取代人生的价值,历史是不是能抹煞存在的记忆。
是良心发现还是信仰发生?发现和发生是一样的重要,否则,没有发现,生命的起点不会实现人生的目标,没有发生,人生的目标会违背人生的起点。
发生让人们有根据,发现让人们做见证。
身为这场战争的亲临者和目击者,辛德勒开始重新思考价值发生的根据,重新思考记忆发现的见证。
德军要撤离科拉科时,犹太人将被转移到集中营,辛德勒以生产军火需要大量劳力的名义,开始用战争期间赚来的金钱买下一个个必遭集中营厄运的犹太人:卓斯纳、维恩、罗斯纳、费佛堡、费雪、夏法、伍兰克、霍洛维兹……辛德勒的名单救下了1100名犹太人。
为了不至引起怀疑而被封掉工厂,辛德勒买来其它工厂生产的军火冒充本厂产品,他说:"如果我们厂生产出合格的军火的话,我会不高兴的。
"战争结束了,德国人失败了,工人们获得了生存的自由,辛德勒则破产了,并因"战犯"罪名必须逃亡。
"辛德勒的名单"作为价值让世人测度它的财富。
"辛德勒的名单"作为记忆让世人缅怀它的历史。
工人用自己保存下的一颗金牙,也是他们战后仅存的唯一可触的所有,为辛德勒铸成了一枚戒指,刻上了犹太法典上的一句希伯莱经文:"救一条命等于救全世界。
" 作为犹太人他们认为没有什么能与拯救世界相比,拯救世界不可能抽象地拯救人类,也许会尽可能具体地对待每一条命。
辛德勒哽咽地说:"我花掉了太多钱……我本可以……这辆车--十条命……这枚胸针--两条命……" 作为辛德勒本人认为他做的还不够,犹太人却握着他的手安慰他说:"你已经做了很多。
"施义的与受益的相互感激成就拯救的历史。
犹太人世世代代浪迹天涯,只身孤影的行走在地球上,他们仍保留着自己的语言和自己的整体,他们不轻易并入他人的社会,因为他们不能像其他社会中人那样来确定他们的邻舍,然后爱憎分明,他们只能以圣经中善良的撒玛利亚人的寓言启示认定他们生活中的邻舍,然后企求爱邻舍如同爱自己。
集体的道德、社会的理想、国家的利益、民族的解放划定的区域都是为了成为他人的邻舍。
人类是自由。
艺术不是善意的美学概论,不是进化之美神的人文现象,是创造之神美的形式表白。
辛德勒被犹太人尊为"义人", "辛德勒的名单"上在册的犹太人亦把自己称为"辛德勒的犹太人"。
名单,在辛德勒的墓碑上成为不被遗忘的记忆。
犹太人至今每年仍以诵读名单的方式悼念在二战中死难的同胞,在特定的场合许多人轮流诵读一读就是好几天。
名单,在他们的记忆中成为不被遗忘的墓碑。
"……这名单,是生路……。
"
国际影评界交口赞誉《辛德勒的名单》是“一位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导演拍摄的一部洋溢人道主义气息的电影”。
美国总统克林顿看过此片后印象很深,以至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疾呼:“我迫切要求你们去看看这部影片。
”
人物分析
《辛德勒的名单》里反映了许多的心理学知识有:种族歧视,种族优越感,冲突,偏见,旁观者效应,群体效应,攻击性行为,利他行为等等。
(一)德国纳粹党的行为分析
在该影片中德国纳粹党的行为主要体现了种族歧视、种族优越感、冲突、攻击他人、偏见等心理学知识。
要想了解《辛德勒名单》中的心理学知识,还得先了解一下德国纳粹党屠杀犹太人的原因。
对于希特勒为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屠杀600万犹太人这一历史悬念现在欧洲流行的观点有二:一是“目的论”;二是“机能论”。
“目的论”者认为,希特勒杀害犹太人是出于争霸世界的目的,这是一种按常规逻辑的推论。
“机能论”者认为,数百万犹太人惨遭杀害是法西斯在战事失利之际一种报复心理及补偿心理驱使的行为。
希特勒杀害600多万犹太人,其目的显而易见,那就是要灭绝犹太民族,究其原因的话,那就是必须回答他为什么要灭绝犹太人。
希特勒杀害犹太人还有两个原因: 1.亲身体会,切夫之恨。
从小犹太人就有钱,而它没有钱,犹太人的确太会做生意了,还有就是他喜欢的一个人被犹太人抢走了。
2.为了扩张的需要。
希特勒想统一世界,为了让人们都行动起来,就要号召人们。
全世界都是下等民族,只有日耳曼族是上等的。
这是明显的种族优越感和种族歧视的体现。
犹太人由于在宗教和价值观上的独特性,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了有别于基督教世界。
这种差异使他们往往被视为是“非我族类”,进而形成一种深刻的偏见。
”
(二)犹太人的行为分析
犹太人的行为体现出心理学知识有群体效应、旁观者效应、从众等。
影片中有个镜头想必是大家难以忘怀的:“德国纳粹阿蒙•高斯早上起床后走到阳台上拿起枪就去射击正在劳苦工作的犹太人,而别的犹太人则是加快工作的脚步,继续埋头苦干。
”他们没有去与德国纳粹反抗,或许他们认为根本没有能力反抗,只有加快工作的步伐,被命中的几率才会降低,才会获得生存的机会。
在德国纳粹无情屠杀犹太人时更多的犹太人则选择逆来顺受,他们不去反抗。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
老百姓的思想最先考虑的不是反抗,而是如何活下去。
活下去,比反抗更重要。
这也就是应了那句话:“好死不如赖活着。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讲,这叫做“群体效应”。
指的是在一个群体中,有一个领头这样想的,大家都会顺应这种想法,一条道走到黑。
面对与骨肉分离的痛苦时刻,犹太人是选择反抗的,虽说这种反抗在强大的德国纳粹面前显得那么无力,但这种反抗所表现出来的就是犹太人内心深处的最低底线。
每个人都有自私的一面和正义的一面。
当灾难来临,不是每个人都会那么无私。
他们所想的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于是,又会出现一个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名词“旁观者效应”。
指的就是一个受难人在紧急情境中获救的几率随着旁观人数的增加而减少,即在紧急情况下旁观者人数越多,前去救助的人越少。
“旁观者效应”的另一个具体体现的镜头就是关于偷鸡的事,德国纳粹在质问一批犹太人是谁偷的鸡时,所有的犹太人都选择沉默,直到一个小男孩出来“检举”。
可能在他们看来此事与他无关,自有人会出来承担,这是典型的“旁观者效应”。
为何会出现这两种情况呢,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
第一,社会抑制作用。
把自己准备要做出的反应与他人的反应比较,以防做出尴尬的事情。
第二,社会影响的结果。
对周围环境或团体的压力产生的一种符合团体压力而改变自己
态度与行为的从众社会心理现象。
第三,多数的忽略。
他人的在场会影响个人对整个情境的知觉和解释、判断。
第四,责任扩散。
见危不救所产生的罪恶感、羞耻感、内疚感往往会扩散到其他人身上,每个人的责任相对减少,个人不去帮助受难者的代价也会减少,因此他人在场会减少个人的行为。
(三)辛德勒的行为分析
辛德勒在影片中主要体现出的是一种利他行为,他是一个真正的利他主义者。
影片中辛德勒的利他行为表现得淋漓尽致。
影片开始时,辛德勒并不是一个“慈善家”,他是一个彻头彻脑的、唯利是图的商人,他只关心如何快速、有效、安全的挣钱。
然而影片的后半部分辛德勒却是一个受人们敬仰的伟人。
其间的变化让我们慢慢来看:辛德勒与夫人在高处看德国纳粹无情地射杀犹太人,这让辛德勒产生了怜悯之心,他感到了德国纳粹的惨绝人寰。
在这群犹太人中一个穿红色衣服的小女孩是一个亮点,她是无数犹太人的代表,当辛德勒再次看到这个小女孩时却是在无数的尸体中央,辛德勒看在眼前,捂着嘴悲痛万分,这让他坚定了拯救犹太人的念头!辛德勒的救助行为的动机是同情,是对犹太人的无限的同情。
辛德勒的仁慈穿插在许多的镜头中:在斯泰恩被误装入火车时、在独臂犹太老人被枪杀时、在列车中的犹太人口渴难熬时,许许多多的镜头都是辛德勒的真正的利他主义的体现。
但利他行为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从心理学的角度做了如下分析:
人的利他行为的产生,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强调理性思考对利他的主导,另一种是坚持善良感情对利他的影响。
前一种强调的是认知,后一种重视的是感情。
其一,理性思考对利他的主导:利他行为的责任来自于一种普遍的、不以对象为转移的道德原则。
人凭借理性,而不是感情去把握这一原则。
只有理性才能告诉我们如何以普遍的原则对同一件事一视同仁。
其二,对利他行为的另一种解释把重点放在感情动机上。
休谟认为:同情和移情对人的道德意识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在辛德勒的利他行为中,同情是基本动力。
同情因为欲求别人的幸福而变得高尚。
利他行为往往起因于利他感情。
感情甚至比理性更容易引发行动,在事情呈现出复杂形态的时候,同情和怜悯本身就促使利他行为的产生。
在犹太人遭受屠杀时是辛德勒利他行为的一个升华。
当克拉科夫犹太人居住区遭受到屠杀时,辛德勒知道德国人建造的火葬场及煤气室,浴室和蒸气室的喷头上流出的不是水,而是毒气。
从那时起,辛德勒只有一个想法:尽可能更多地保护犹太人。
他制定了一份声称他的工厂正常运转所“必需”的工人名单,通过贿赂纳粹官员,使这批犹太人得以幸存下来,辛德勒也将近破产。
这名单的代价是送给歌德的一箱箱厚重的钞票,这名单更是一个个的生命!
辛德勒的哭泣同情心的最高级的表现。
德国的投降犹太人再也不用过这种流离失所的生活,再也不用担心死亡的随时降临,然而辛德勒却要亡命了。
犹太人敲掉三颗金牙铸成戒指送给辛德勒,并说“凡救人一命,即救全世界”。
辛德勒戴上戒指却开始了“忏悔”——我或许可以多带些人出波兰,或许可以多带些……这辆车,可以换回十个人的生命,我要来干什么?十个人……取出领针:这领针,两个人,黄金造的,两个人……然后相拥开始嚎啕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