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琵琶教学中的美感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琵琶教学中的美感培养
琵琶,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琵琶演奏技巧丰富。适合表现各种音乐内涵,随着人们对琵琶和琵琶音乐喜爱的增加,对音乐的鉴赏和感悟能力的提高,面对越来越“专业”的观众群体,更加需要打动人心,贴近情感的演奏。本文为大家介绍的是。在教学中建立有关技巧的审美观念,从演奏状态、音色处理、听觉训练等方面入手加以培养与训练,把技巧中的美感培养与技巧训练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标签:琵琶教学;基本功训练;美感培养;培养基础;培养方法
近年来在琵琶演奏家与作曲家们的共同努力下,琵琶作品不断出新,这些新作品体现了作者的人生积累,阐释了作者的审美追求,展示了新时代的脉搏气息。新音乐、新思想、新追求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对演奏技巧的更高要求。例如,中国香港作曲家罗永辉先生创作的《千章扫》,对扫弦技术而言是一次全新的突破,乐曲所要求的力度、耐力以及爆发力在以往的扫弦运用中是很少见的。演奏这首作品要求演奏者在扫弦技术上无障碍、无负担,才能较为自如的驾驭这首作品。因此,基本功的训练是琵琶演奏者的每日之功,只有长期坚持不懈地练习,才能为日后的乐曲学习作准备。
面对琵琶丰富复杂的演奏技巧,在基础功训练中既注重技巧训练又兼顾美感培养,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当然过分强调美感也会使弹奏流于形式,演奏技术上不去,美感的表现也就无从谈起。另外美感的培养可能由于不同个体对美的不同理解而效果迥异。中国古典美学讲究“出而神现”的境界,琵琶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运用全面的技术手段与高尚的艺术情操,通过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把乐曲所要表现的内容与情感生动地、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在琵琶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们往往对于弹奏琵琶出现了一个误区,一味的追求速度,而忽视了对乐曲的情感把握。例如《诉—读唐诗(琵琶行)有感》中的快板主题,犹如大曲的人破,激情果断的轮扫和16分音符的快速弹奏,正如“银瓶乍破水浆进”,将诗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体现的淋漓尽致。在轮扫的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快而准的弹奏,再加入自己对《琵琶行》这首诗的感情,这样才会赋予《诉》这首琵琶曲的生命感。
在弹奏一首琵琶曲作品时,我们要认真地对其细节进行处理,例如《十面埋伏》中很多细节的处理,会使整个作品充满活力。有力度的弹奏固然是重要的,但是对于演奏者来说,更好的处理感情、思想等等才是对这首作品的完美诠释。《十面埋伏》的第二部分写楚汉短兵相接、刀光剑影的交战场面。它是乐曲的主体部分,音乐多变,节奏急促,在演奏上连续运用了弹、扫、轮、绞、滚、煞等手法,以描写激烈的撕杀、拼搏,惊天动地、动人心弦。当手指的力感和动作的连贯性熟练之后,手指动作依然要保持快速敏捷,富有爆发力。触弦时,手指动作依然保持强劲的力感,并能体会到琴弦对指尖的阻力感觉,有了阻力的感觉才
能体会到手指克服阻力而产生力的感觉,有了力的感觉,才能做到发音结实而清晰,富有颗粒性。
一、琵琶教学中美感的培育方法
听众感受乐曲的美感,不仅通过听觉欣赏,还要通过视觉解读演奏者的“身体语言”,感受这种“表演”表现出来的情绪和风格。所以琵琶的持琴要求演奏者和琴浑然一体,即“侧抱琵琶不遮面,眼观品相手应弦”长期以来,琵琶武曲一直为人们接受和喜爱,并成为琵琶音乐文獻中较具代表性的典范,它标志着我国古代琵琶艺术发展的辉煌,是宝贵的音乐文化遗产。
(一)把握形态美
人类在长期的审美与艺术实践中总结了许多形态美法则,艺术创造的过程中,艺术家不自觉地运用了多种形态美法则,使艺术作品符合普遍审美意识。一件艺术家创造出的艺术产品要具有艺术美则必须在内容和形式上和谐统一。内容是艺术品中体现的艺术家的理想、思想和感情等;形态是艺术品的外部表现手法、技巧和法则等。如果一件作品没有找到合适的形态来表达,作品的内容就是不确定的、模糊的,就仿佛一篇蹩脚的作文词不达意一样。典型化的内容必须通过适当的完美形态表现出来,才能产生艺术美。而艺术美离不开完美的艺术形式,创造完美的艺术形式,一方面需要艺术家自觉地运用形态美法则,另一方面又不能依照乱套僵死的“法规”,要求艺术家在具体的创造中寻找和发展形态美法则。
白居易的《琵琶行》里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如急雨”写出弦音的繁密、粗重而急骤;“小弦切切如私语”,“如私语”写出弦音的幽细、委婉;“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用大珠小珠落在于盘中的碰击声来摹写交错拨动粗弦细弦时发出的圆润之声;“间关莺语花底滑”,用黄莺的叫声从花丛里传出来比喻弦音的清脆宛转;“幽咽泉流水下难,凝绝不通声暂歇”,用冰下流泉的响声比喻乐声的哽咽吞涩,弦音的低沉入微仿佛停止了;“银瓶乍泼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用银瓶乍裂、水浆进出、骑兵冲杀、刀剑齐鸣的声音、比喻说去中间休止后的骤响,似千军万马驰骋,突出琵琶声的激越雄奇;“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于人心动之时戛然而止。这些接连不断的比喻,新鲜、贴切、动人,能使读者体会到激扬、幽抑、喜乐、哀愁等情绪。在诗人的笔下,音乐是看得见、听得清、摸得着的可感形态。
(二)体会声音美
在基本技能训练时,掌握的音色层次变化越多,自己所拥有音色的调色板就越丰富多彩,在表现时根据具体作品所要求的风格、韵味、意境、情绪使用不同的色彩去描绘音色涉及到五个方面的因素,即击弦点的高低、指甲吃弦面的大小、触弦角度大小、击弦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大小。如果改变其中一个要素,其它四个要素也要作相应的调整,方可达到音色与技法的协调一致。因此可以从这五个方面分别练习,之后再综合到一起,方可收到最佳效果。另外在琵琶文曲中,运用左手卓、注、压等技法,使弦长改变形成的各种滑音和装饰音,这些技法的难
点在于使一个音自身的音色通过弹奏手法变化而有不同的效果,把音乐的韵味完全包含在这些指法的细微变化之中了。在《琵琶行》里诗人重在从听觉效果上模拟声音,让人读起来感受到浓浓的韵味。如诗中用叠音词——弦弦、声声、嘈嘈、切切和双声叠韵词——间关、幽咽。这些词,要么直接模拟声音,要么使诗句增加音乐性和节奏感,加强了音乐的悦耳动听和韵律节奏。这样准确地绘声拟音,就能给人以真切直观的听觉实感。
(三)提高想象力
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演奏水平时,教师可以不再用讲解一示范—模仿一重复的固定模式进行教学,不用定量的技术尺度去限定学生,而是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演奏经验、知识积累和个性需要,自由地创造性地处理技巧训练中的乐曲,鼓励学生开放思维,展开想象,进行即时、瞬间的创造性演奏,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激情,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美的感受,使美感变成一种由内而发的抒情。
二、琵琶教学中修养的提高
琵琶音乐的表现范围极广,尤其是在叙事咏情方面绘声绘色,惟妙惟肖,这些都离不开广博的文化知识。演奏本身是一个综合的表演艺术,教师和学生都要在生活实践中加强对文学和美学的探索和研究,从中获得更多的关于“人”本身应该获得的在生活、艺术等多方面的修养,从而增强对琵琶音乐作品的诠释力度,提高感悟能力。
文化修养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人们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只有在意识到知识储备匮乏的同时,借助参加文体活动,读书特别是经典型的书籍,多阅读浏览新闻来增加社会阅历,才能提高文化修养。
(一)思想修养
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影响着他对周围环境、现实社会和自然界的看法。音乐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活动更加能够反映人的思想境界。教学中教师要有总揽全局的能力,不能仅把目光局限在各段落的技术问题上,要引导学生站在一定高度统揽乐曲并能够以点及面,将此类乐曲做归纳总结,如《寒鸦戏水》《大浪淘沙》《大阳春》《飞花点翠》《天鹅》等,将其思想性作统一概括。使学生能够在日后的学习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课堂上精准的语言、深刻的剖析和标准的示范,将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意境和心胸气度准确传达给学生,使学生能感受到琵琶乐曲的内涵,这其中无不体现着教师的思想修养。“著名钢琴演奏家、教育家傅聪先生,在给学生解析作品时,经常以同类作品作类比,甚至用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作品作类比,从而开拓学生的理解空间加强他们的分析能力。这不仅体现了他对钢琴文献的熟悉,更重要的是他对很多名作的音乐都做了细致入微的分析和深刻的思考,使作品的思想性得以彰显。有了这个前提,才可能对每首教学作品有犀利、准确、形象的断语,给听者画龙点睛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