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还原反应》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教学设
计
氧化还原反应在中学化学的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化学学习的重点,而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尽管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仍对概念理解模糊不清。笔者结合江苏省如皋市“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做法,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系列的学生活动,取得了有效的成绩。
(“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是江苏省如皋市在改革中探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以活动单为媒介,根据学习目标,把教材的内容、要求以及相关教学资源,设计成几个可操作性、目标性和生成性的活动方案,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地学习。)
活动一:探究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1.回顾初中化学氧化反应及还原反应的概念,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2CuO+C2Cu+CO2↑的反应类型。
2.讨论以下氧化还原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的变化情况,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的化合价升降有何关系?
3.讨论:Fe+2HCl=FeCl2+H2↑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判断该反应所属类型:
从以上学生对化合价变化的认识得出结论: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关系:在氧化反应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在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并重新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设计意图:将以往教师经典的讲解内容转化成学生自己分析,建立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合价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兵教兵,兵练兵,让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本环节的设计,不再把课堂的学生活动仅仅视为“学科”“知识”或“教材”,而把实践活动视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所进行的一种批判性、反思性、建构性地获取知识的过程,设计这样的“活动”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凸显了学习的实质是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进行经验重组的活动。
活动二:探究、体验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降的原因
1.讨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原子处于稳定状态之间的关系。
2.以NaCl的形成为例分析原子为了达到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的行踪变化。
3.以HCl的形成为例分析原子为了达到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的行踪变化。
4.反馈汇报,看准做得又快又好。
(1)从每小组挑选一人代表某个原子(每人携带若干豆子,每一豆子代表一个核外电子。),在指定的课桌上用豆子摆出核外电子的排列情况,有H,O,Ne,Na,Cl等,然后演示在化学反应中为达到稳定结构电子的行踪,即最外层豆子的得失。
(2)代表Na,Cl两原子的学生演示NaCl的形成过程,并汇报结果中元素的化合价及原因。
(3)代表H,Cl原子的学生再次演示HCl形成过程(要求突出电子的偏移),并汇报结果中所带化合价及原因。
5.总结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降的实质。
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大脑里,有一些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创造性的区域,依靠把抽象思维跟双手的精细的、灵巧的动作结合起来,就能激发这些区域积极活跃起来。如果没有这种结合,那么大脑的这些区域就处于沉睡状态。”所以设计学生表演,就是为了更好地激活大脑沉睡的区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将抽象的概念用形象化的表演展示出来。
活动三:用田字格模型探究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中最基本的四种物质: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及它们间的关系
1.讨论理清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四个名词的概念。
2.用田字格模型分析MnO2+HCl(浓)MnCl2+H2O+Cl2↑反应中四种物质及反应前后化合价变化的关系。
说明:田字格中将位置的高低和化合价的高低相对应,含高价元素物质的化学式填入高位,低价元素物质的化学式填入低位,化合价升高就是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化合价降低就是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3.学生代表汇报所讨论的结果。
设计意图:将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降低这两个价态高低的变化用田字格模型形象地表示出来,真正实现了抽象理论形象化,改变了以往学生依靠背诵口诀“失升氧,得降还”来机械记忆,遇到具体问题时套用口诀的机械推导办法。用小时候所熟悉的田字格来学习化合价的升降规律,更加激发了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
课后反思:以活动单模式设计氧化还原反应的内容,使学生参与学习的环节增加了,教师讲解得少了;学生主动去发现知识,用自己的方式亲自去获得知识的机会多了,而被动接受知识的形式减少了;学生课堂合作交流表达的机会多了,而教师唱独角戏的现状消失了。
编辑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