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苗族的节日习俗PPT
合集下载
少数民族苗族文化介绍图文PPT课件模板
![少数民族苗族文化介绍图文PPT课件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44db4cc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b7.png)
秋天,秋姑娘下的雨,是最好不过了 。她的 雨跟春 雨姑娘 相比, 多了一 份优雅 ,一份 恬静。 她常常 让农民 咧开了 嘴,LH J+FHX 为丰收 唱起了 欢歌。
弘扬苗族文化·展示民族风采 秋天,秋姑娘下的雨,是最好不过了 。她的 雨跟春 雨姑娘 相比, 多了一 份优雅 ,一份 恬静。 她常常 让农民 咧开了 嘴,LH J+FHX为丰收 唱起了 欢歌。 XXX
秋天,秋姑娘下的雨,是最好不过了 。她的 雨跟春 雨姑娘 相比, 多了一 份优雅 ,一份 恬静。 她常常 让农民 咧开了 嘴,LH J+FHX为丰收 唱起了 欢歌。
苗族人口
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 苗族人口在少数民族中居第四位
省区市 贵州 湖南 云南
秋天,秋姑娘下的雨,是最好不过了 。她的 雨跟春 雨姑娘 相比, 多了一 份优雅 ,一份 恬静。 她常常 让农民 咧开了 嘴,LH J+FHX 为丰收 唱起了 欢歌。
发展历程
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
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
民的记载,苗族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
发展中长期受到统治阶层的压迫,因
而使得苗族人长期处在一种颠沛流离、
居无定所的生活状态。 秋天,秋姑娘下的雨,是最好不过了。她的雨跟春雨姑娘相比,多了一份优雅,一份恬静。她常常让农民咧开了嘴,LHJ+FHX为丰收唱起了欢歌。
秋天,秋姑娘下的雨,是最好不过了 。她的 雨跟春 雨姑娘 相比, 多了一 份优雅 ,一份 恬静。 她常常 让农民 咧开了 嘴,LH J+FHX为丰收 唱起了 欢歌。
染,随歌舞而拍手顿足。
吊脚楼
苗族多居住在山区,山高林密,就地取 材修筑民居,黄土墙黑瓦房和古香古色的吊 脚楼便成为苗族民居的主要式样。
弘扬苗族文化·展示民族风采 秋天,秋姑娘下的雨,是最好不过了 。她的 雨跟春 雨姑娘 相比, 多了一 份优雅 ,一份 恬静。 她常常 让农民 咧开了 嘴,LH J+FHX为丰收 唱起了 欢歌。 XXX
秋天,秋姑娘下的雨,是最好不过了 。她的 雨跟春 雨姑娘 相比, 多了一 份优雅 ,一份 恬静。 她常常 让农民 咧开了 嘴,LH J+FHX为丰收 唱起了 欢歌。
苗族人口
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 苗族人口在少数民族中居第四位
省区市 贵州 湖南 云南
秋天,秋姑娘下的雨,是最好不过了 。她的 雨跟春 雨姑娘 相比, 多了一 份优雅 ,一份 恬静。 她常常 让农民 咧开了 嘴,LH J+FHX 为丰收 唱起了 欢歌。
发展历程
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
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
民的记载,苗族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
发展中长期受到统治阶层的压迫,因
而使得苗族人长期处在一种颠沛流离、
居无定所的生活状态。 秋天,秋姑娘下的雨,是最好不过了。她的雨跟春雨姑娘相比,多了一份优雅,一份恬静。她常常让农民咧开了嘴,LHJ+FHX为丰收唱起了欢歌。
秋天,秋姑娘下的雨,是最好不过了 。她的 雨跟春 雨姑娘 相比, 多了一 份优雅 ,一份 恬静。 她常常 让农民 咧开了 嘴,LH J+FHX为丰收 唱起了 欢歌。
染,随歌舞而拍手顿足。
吊脚楼
苗族多居住在山区,山高林密,就地取 材修筑民居,黄土墙黑瓦房和古香古色的吊 脚楼便成为苗族民居的主要式样。
苗族课件(2023版ppt)
![苗族课件(2023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d0cb5c2a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47.png)
赶秋节:每年农历 5 八月十五举行,以 庆祝丰收为主要活 动
春节:每年农历正 6 月初一至十五举行,
与汉族春节相似,
但更具民族特色
3
苗族的民间艺术
苗族的音乐与舞蹈
01
苗族音乐:以民歌为主,旋律优美,节奏明快
02
苗族舞蹈:以苗族舞蹈为代表,动作优美,富有民族特色
03
苗族乐器:以芦笙、牛角笛等民族乐器为主,音色独特,富有表现力
02
教育内容:包 括文化、艺术、 科技等多个领 域,注重综合 素质的培养
03
教育机构:设 有专门的教育 机构,如苗族 学校、苗族文 化中心等
04
教育成果:培 养了大量优秀 人才,为苗族 地区的发展做 出了贡献
6
苗族的社会与经济
苗族的社会结构
1
苗族社会结构以 家族为基础,家 族成员之间关系
密切
2
家族内部分工明 确,男性负责生 产,女性负责家
承和发扬苗族传统生态 文化,提高族人的环保 意识
03 推广绿色农业:推广绿
色农业技术,提高农业 生产效率,减少环境污 染
02 发展生态旅游:充分利
用苗族地区的自然和人 文资源,发展生态旅游, 增加收入
04 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加
强环境保护教育,提高 族人的环保意识和技能, 促进可持续发展
谢谢
苗族的手工艺品
苗绣:苗族独特 的刺绣技艺,图 案丰富,色彩鲜 艳
01
04
竹编:苗族竹编 技艺精湛,造型 独特,具有很高 的艺术价值
银饰:苗族银饰 制作技艺精湛, 造型独特,具有 很高的艺术价值
02
03
蜡染:苗族传统 的蜡染技艺,图 案丰富,色彩鲜
艳
传统节日之苗族姊妹节节日介绍PPT专题教学
![传统节日之苗族姊妹节节日介绍PPT专题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6e9810c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99.png)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举行。届时苗族青年男女穿上节日的盛装,聚集于榕江、 我们高兴地回到家,仔细端详起仓鼠来。我一共买了三只仓鼠,一只白,一只灰,一只黄。它们有乌黑发亮、水灵灵、圆溜溜的小眼睛,又尖又小的耳朵,小小的鼻子,小小的牙齿,小小的舌头 我们高兴地回到家,仔细端详起仓鼠 来。我 一共买 了三只 仓鼠, 一只白 ,一只 灰,一 只黄。 它们有 乌黑发 亮、水 灵灵、 圆溜溜 的小眼 睛,又 尖又小 的耳朵 ,小小 的鼻子 ,小小 的牙齿 ,小小 的舌头 我们高兴地回到家,仔细端详起仓鼠 来。我 一共买 了三只 仓鼠, 一只白 ,一只 灰,一 只黄。 它们有 乌黑发 亮、水 灵灵、 圆溜溜 的小眼 睛,又 尖又小 的耳朵 ,小小 的鼻子 ,小小 的牙齿 ,小小 的舌头 我们高兴地回到家,仔细端详起仓鼠 来。我 一共买 了三只 仓鼠, 一只白 ,一只 灰,一 只黄。 它们有 乌黑发 亮、水 灵灵、 圆溜溜 的小眼 睛,又 尖又小 的耳朵 ,小小 的鼻子 ,小小 的牙齿 ,小小 的舌头
我们高兴地回到家,仔细端详起仓鼠 来。我 一共买 了三只 仓鼠, 一只白 ,一只 灰,一 只黄。 它们有 乌黑发 亮、水 灵灵、 圆溜溜 的小眼 睛,又 尖又小 的耳朵 ,小小 的鼻子 ,小小 的牙齿 ,小小 的舌头 我们高兴地回到家,仔细端详起仓鼠 来。我 一共买 了三只 仓鼠, 一只白 ,一只 灰,一 只黄。 它们有 乌黑发 亮、水 灵灵、 圆溜溜 的小眼 睛,又 尖又小 的耳朵 ,小小 的鼻子 ,小小 的牙齿 ,小小 的舌头
我们高兴地回到家,仔细端详起仓鼠 来。我 一共买 了三只 仓鼠, 一只白 ,一只 灰,一 只黄。 它们有 乌黑发 亮、水 灵灵、 圆溜溜 的小眼 睛,又 尖又小 的耳朵 ,小小 的鼻子 ,小小 的牙齿 ,小小 的舌头 我们高兴地回到家,仔细端详起仓鼠 来。我 一共买 了三只 仓鼠, 一只白 ,一只 灰,一 只黄。 它们有 乌黑发 亮、水 灵灵、 圆溜溜 的小眼 睛,又 尖又小 的耳朵 ,小小 的鼻子 ,小小 的牙齿 ,小小 的舌头
我们高兴地回到家,仔细端详起仓鼠 来。我 一共买 了三只 仓鼠, 一只白 ,一只 灰,一 只黄。 它们有 乌黑发 亮、水 灵灵、 圆溜溜 的小眼 睛,又 尖又小 的耳朵 ,小小 的鼻子 ,小小 的牙齿 ,小小 的舌头 我们高兴地回到家,仔细端详起仓鼠 来。我 一共买 了三只 仓鼠, 一只白 ,一只 灰,一 只黄。 它们有 乌黑发 亮、水 灵灵、 圆溜溜 的小眼 睛,又 尖又小 的耳朵 ,小小 的鼻子 ,小小 的牙齿 ,小小 的舌头
我们高兴地回到家,仔细端详起仓鼠 来。我 一共买 了三只 仓鼠, 一只白 ,一只 灰,一 只黄。 它们有 乌黑发 亮、水 灵灵、 圆溜溜 的小眼 睛,又 尖又小 的耳朵 ,小小 的鼻子 ,小小 的牙齿 ,小小 的舌头 我们高兴地回到家,仔细端详起仓鼠 来。我 一共买 了三只 仓鼠, 一只白 ,一只 灰,一 只黄。 它们有 乌黑发 亮、水 灵灵、 圆溜溜 的小眼 睛,又 尖又小 的耳朵 ,小小 的鼻子 ,小小 的牙齿 ,小小 的舌头
苗族的民族风俗习惯 ppt课件
![苗族的民族风俗习惯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7e85071eb91a37f1115cad.png)
中柱一定要用枫木,因为枫树是苗族的生命图腾树,是象征祖先灵魂的圣树。
ppt课件
4
苗族的建筑风格
大多数吊脚楼在二楼地基外架上悬空的走廊, 作为进大门的通道。堂屋外的悬空走廊, 安装有独特的s形曲栏靠椅,苗语叫“嘎息” (ghab xil),民间有一美称叫“美人靠”, 这是因为姑娘们常在此挑花刺绣, 向外展示风姿而得名。
捣鱼
9
苗族的饮食文化习惯
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 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 粑粑最为常见。
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四川、 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 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
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 “无辣不成菜”之说。苗族的菜肴种类 繁多,常见的蔬菜...
ppt课件
10
苗族的服装风格
ppt课件
其实“嘎息”还用作一家人劳累过后休闲小憩、 纳凉观景、讲述传承苗族神话和迁徙历史,以 及演唱《苗族古歌》“嘎百福歌”的多功能凉台。
5
苗族的建筑风格
建筑的空间分割组合,以祖宗圣灵神龛所在的 房间为核心,再向外延伸辐射。
家庭成员在这样的空间组合下生活,无形中便 被祖宗圣灵所在的堂屋的空间引力所凝聚, 从而为家庭的团结增强了亲和力。
7
苗族的饮食文化习惯
五色饭为红、黄、蓝、白、黑五色,皆用独特 的植物汁液作为天然色素拌在山栏糯米中,放 在特制的木蒸笼中蒸成。
苗族的三色饭是海南中部山区苗族人民的传统 小吃,只有在黎族、苗族人民传统喜庆的节日 如“三月三”,苗族人民才亲手制作。
ppt课件
年糕
茶虫
绵菜粑
ppt课件
ppt课件
15
苗族的节日习惯
开年节是苗族人民的“春节”,也称作“客家年” 过年时,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 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按照风俗,苗族 人民用对歌的方式表达他们对新年的祝福和希望。
ppt课件
4
苗族的建筑风格
大多数吊脚楼在二楼地基外架上悬空的走廊, 作为进大门的通道。堂屋外的悬空走廊, 安装有独特的s形曲栏靠椅,苗语叫“嘎息” (ghab xil),民间有一美称叫“美人靠”, 这是因为姑娘们常在此挑花刺绣, 向外展示风姿而得名。
捣鱼
9
苗族的饮食文化习惯
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 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 粑粑最为常见。
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四川、 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 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
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 “无辣不成菜”之说。苗族的菜肴种类 繁多,常见的蔬菜...
ppt课件
10
苗族的服装风格
ppt课件
其实“嘎息”还用作一家人劳累过后休闲小憩、 纳凉观景、讲述传承苗族神话和迁徙历史,以 及演唱《苗族古歌》“嘎百福歌”的多功能凉台。
5
苗族的建筑风格
建筑的空间分割组合,以祖宗圣灵神龛所在的 房间为核心,再向外延伸辐射。
家庭成员在这样的空间组合下生活,无形中便 被祖宗圣灵所在的堂屋的空间引力所凝聚, 从而为家庭的团结增强了亲和力。
7
苗族的饮食文化习惯
五色饭为红、黄、蓝、白、黑五色,皆用独特 的植物汁液作为天然色素拌在山栏糯米中,放 在特制的木蒸笼中蒸成。
苗族的三色饭是海南中部山区苗族人民的传统 小吃,只有在黎族、苗族人民传统喜庆的节日 如“三月三”,苗族人民才亲手制作。
ppt课件
年糕
茶虫
绵菜粑
ppt课件
ppt课件
15
苗族的节日习惯
开年节是苗族人民的“春节”,也称作“客家年” 过年时,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 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按照风俗,苗族 人民用对歌的方式表达他们对新年的祝福和希望。
苗族风俗文化-PPT课件
![苗族风俗文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47c62336bd97f192279e99b.png)
365qiu
苗族的节日
苗族的节日很多,各地的苗族过的节日不完全相同。 黔东南部分地区和广西融水县盛行过“苗年”,在 旧历九——十一月的卯(兔)日或丑(牛)日举行,有踩 鼓、跳芦笙、赛马、斗牛、“游方”等活动。贵阳 附近几县的苗族,每逢农历四月初八日,都穿上了 盛装来到贵阳市喷水池附近,吹笙奏笛,对歌谈心, 纪念传说中的古代英雄“亚努”。此外,苗族还有 龙船节、花山节(五月初五)、吃新节(农历六、七月 间稻谷成熟时)、清明节、赶秋节(立秋)等等。云南 苗族几乎每年都有踩花山的活动,这种踩花山虽有 迷信内容,但它又是苗族人民传统性的群众娱乐节 日。
银饰
苗族的银饰在各民族的首饰中首屈一指, 妇女着盛装时必佩银饰,昂贵且繁多。 有银插花、银牛角、银帽、银梳、银簪、 项圈、耳环、披肩、压领、腰链、衣片、 衣泡、银铃、手镯和戒指等,一个盛装 的苗族妇女,全身银饰可达二、三十斤。 苗族用银的观念一是审美,二是表示富 有和避邪。
银饰的分类
苗族银饰种类繁多,但从佩戴部位上划分, 大体可分为头饰、胸饰、背饰三大类。头饰 有银帽、银盆、风冠、苏山、髻簪、耳环、 项圈等;胸饰有胸链、针筒、围腰其盘,外 加手圏、戒指等总结及饰有披肩、腰带等。 苗族银饰大多保留着原始的韵味,许多造型 反映了苗族人民在社会历史演进的各个特定 阶段的信仰追求和生活习俗。
苗族银饰的具体介绍
(一)头饰 1.银角 西江型 其宽约85厘米,高约80厘米,饰件高度超过
佩戴者身高的一半,即使在世界上也堪称一 绝。姑娘们佩戴时还要在银角两端插上白鸡 羽,鸡羽随风摇曳,使银角显得更为高耸, 巍峨壮观中兼有轻盈瓢逸之美。
烧鱼
苗族服饰简介
苗族服饰的造型手法运用了写实或变形夸张,其刻 画的众多历史、人物、动物、花草等优美图案,不 仅涵盖了历史、美学,更涵盖了美术这一学科领域。 衣服图案的变化规律,或等距、或对称,或重复循 环,结构极为严谨,不仅体现了精湛的刺绣工艺, 更体现了苗族的几何学基础,集历史、美学、纺织、 刺绣、音乐、美术、哲学、几何学于一身,一代又 一代的自然传承中,使所有苗族妇女成为既是苗族 服饰的生产者,又是苗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人。没有 文字的苗族,其历史、纺织、美术、几何学等诸多 知识,均靠服饰作为载体传承。苗族服饰有着特殊 的文化内涵,服饰上动物、植物等图案,体现了苗 族千百年崇尚自然、热爱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的天人合一思想。
苗族的节日
苗族的节日很多,各地的苗族过的节日不完全相同。 黔东南部分地区和广西融水县盛行过“苗年”,在 旧历九——十一月的卯(兔)日或丑(牛)日举行,有踩 鼓、跳芦笙、赛马、斗牛、“游方”等活动。贵阳 附近几县的苗族,每逢农历四月初八日,都穿上了 盛装来到贵阳市喷水池附近,吹笙奏笛,对歌谈心, 纪念传说中的古代英雄“亚努”。此外,苗族还有 龙船节、花山节(五月初五)、吃新节(农历六、七月 间稻谷成熟时)、清明节、赶秋节(立秋)等等。云南 苗族几乎每年都有踩花山的活动,这种踩花山虽有 迷信内容,但它又是苗族人民传统性的群众娱乐节 日。
银饰
苗族的银饰在各民族的首饰中首屈一指, 妇女着盛装时必佩银饰,昂贵且繁多。 有银插花、银牛角、银帽、银梳、银簪、 项圈、耳环、披肩、压领、腰链、衣片、 衣泡、银铃、手镯和戒指等,一个盛装 的苗族妇女,全身银饰可达二、三十斤。 苗族用银的观念一是审美,二是表示富 有和避邪。
银饰的分类
苗族银饰种类繁多,但从佩戴部位上划分, 大体可分为头饰、胸饰、背饰三大类。头饰 有银帽、银盆、风冠、苏山、髻簪、耳环、 项圈等;胸饰有胸链、针筒、围腰其盘,外 加手圏、戒指等总结及饰有披肩、腰带等。 苗族银饰大多保留着原始的韵味,许多造型 反映了苗族人民在社会历史演进的各个特定 阶段的信仰追求和生活习俗。
苗族银饰的具体介绍
(一)头饰 1.银角 西江型 其宽约85厘米,高约80厘米,饰件高度超过
佩戴者身高的一半,即使在世界上也堪称一 绝。姑娘们佩戴时还要在银角两端插上白鸡 羽,鸡羽随风摇曳,使银角显得更为高耸, 巍峨壮观中兼有轻盈瓢逸之美。
烧鱼
苗族服饰简介
苗族服饰的造型手法运用了写实或变形夸张,其刻 画的众多历史、人物、动物、花草等优美图案,不 仅涵盖了历史、美学,更涵盖了美术这一学科领域。 衣服图案的变化规律,或等距、或对称,或重复循 环,结构极为严谨,不仅体现了精湛的刺绣工艺, 更体现了苗族的几何学基础,集历史、美学、纺织、 刺绣、音乐、美术、哲学、几何学于一身,一代又 一代的自然传承中,使所有苗族妇女成为既是苗族 服饰的生产者,又是苗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人。没有 文字的苗族,其历史、纺织、美术、几何学等诸多 知识,均靠服饰作为载体传承。苗族服饰有着特殊 的文化内涵,服饰上动物、植物等图案,体现了苗 族千百年崇尚自然、热爱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的天人合一思想。
苗族文化习俗及服饰的简介 PPT
![苗族文化习俗及服饰的简介 PPT](https://img.taocdn.com/s3/m/ea5a49feda38376baf1fae68.png)
• 黔东型
流行于黔东南。男装多为青色土布衣裤,包青头 帕。女装以交领上衣和百褶裙为基本款式,以青 土布为料,花饰满身,图案多为平绣的各种龙、 凤、鸟、鱼及花卉。雷公山一带女装独特,百初 裙甚短,长者30厘米,短者不足20厘米,上衣花 饰用彩线挑以各种几何图案。妇女盛装银饰繁多。
• 川黔滇型 流行于川、黔、滇、桂等省区讲西部方言的苗族 地区。女装上为麻布衣,下为蜡染麻布花裙。色 调较浅,花饰不多,银饰亦少。黔西北和滇东北 一带,不论男女皆缀以织花披肩,大者形同斗笠。
便装
盛装
童装
男装
地域差别
• 据清代《百苗图》所载,凡八十三种。另有考察 资料称百余种。
• 湘西型 流行于湖南湘西州及湘、黔、川、鄂四省交界一
带。古代男女蓄发椎髻的习俗已消失。今女我穿 圆领大襟短衣,盘肩、袖口等处有少许绣花;宽 脚裤,裤筒边缘多饰花边;包扎又高又大的青布 或花布头帕,戴银饰。
• 此外,在台湾,也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 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挽葱,
嫁好尪(wāng)”、“偷挽菜,嫁好婿”,希望
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 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
四月八
• 苗族四月八是苗族人的传统节日,又称"亚努节"。 每逢这天,附近的苗族都要聚集到喷水池举行各 种活动,纪念古代英雄亚努。人们在一起吹笙、 跳舞、唱山歌、荡秋千、上刀梯、玩龙灯、耍狮 子等,人山人海,场面极为壮观。传说苗族祖先 原来住罗格桑(今贵阳附近),他们过着丰衣足 食的生活。可是,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他不幸被 统治阶级杀害,于四月初八光荣牺牲。每逢他的 遇难日,苗胞总要到墓地(现贵阳喷水池附近) 来纪念这位古代民族英雄。年年如此,代代相传。
传统节日之苗族姊妹节节日介绍PPT资料
![传统节日之苗族姊妹节节日介绍PPT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1eeb440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ce.png)
虽然木棉没有梅花那么美丽,在严寒 的冬日 里绽放 ,虽然 木棉没 有荷花 那么出 淤泥而 不染, 在炎热 的夏日 里绽放 ,可是 ,木棉 你有迎 接阳春 自树顶 端向下 的蔓延 ,春天 是你花 开的季 节。 虽然木棉没有梅花那么美丽,在严寒 的冬日 里绽放 ,虽然 木棉没 有荷花 那么出 淤泥而 不染, 在炎热 的夏日 里绽放 ,可是 ,木棉 你有迎 接阳春 自树顶 端向下 的蔓延 ,春天 是你花 开的季 节。
虽然木棉没有梅花那么美丽,在严寒 的冬日 里绽放 ,虽然 木棉没 有荷花 那么出 淤泥而 不染, 在炎热 的夏日 里绽放 ,可是 ,木棉 你有迎 接阳春 自树顶 端向下 的蔓延 ,春天 是你花 开的季 节。 虽然木棉没有梅花那么美丽,在严寒 的冬日 里绽放 ,虽然 木棉没 有荷花 那么出 淤泥而 不染, 在炎热 的夏日 里绽放 ,可是 ,木棉 你有迎 接阳春 自树顶 端向下 的蔓延 ,春天 是你花 开的季 节。
苗
族 姊 虽然木棉没有梅花那么美丽,在严寒的冬日里绽放,虽然木棉没有荷花那么出淤泥而不染,在炎热的夏日里绽放,可是,木棉你有迎接阳春自树顶端向下的蔓延,春天是你花开的季节。 虽然木棉没有梅花那么美丽,在严寒 的冬日 里绽放 ,虽然 木棉没 有荷花 那么出 淤泥而 不染, 在炎热 的夏日 里绽放 ,可是 ,木棉 你有迎 接阳春 自树顶 端向下 的蔓延 ,春天 是你花 开的季 节。
虽然木棉没有梅花那么美丽,在严寒 的冬日 里绽放 ,虽然 木棉没 有荷花 那么出 淤泥而 不染, 在炎热 的夏日 里绽放 ,可是 ,木棉 你有迎 接阳春 自树顶 端向下 的蔓延 ,春天 是你花 开的季 节。 虽然木棉没有梅花那么美丽,在严寒 的冬日 里绽放 ,虽然 木棉没 有荷花 那么出 淤泥而 不染, 在炎热 的夏日 里绽放 ,可是 ,木棉 你有迎 接阳春 自树顶 端向下 的蔓延 ,春天 是你花 开的季 节。
虽然木棉没有梅花那么美丽,在严寒 的冬日 里绽放 ,虽然 木棉没 有荷花 那么出 淤泥而 不染, 在炎热 的夏日 里绽放 ,可是 ,木棉 你有迎 接阳春 自树顶 端向下 的蔓延 ,春天 是你花 开的季 节。 虽然木棉没有梅花那么美丽,在严寒 的冬日 里绽放 ,虽然 木棉没 有荷花 那么出 淤泥而 不染, 在炎热 的夏日 里绽放 ,可是 ,木棉 你有迎 接阳春 自树顶 端向下 的蔓延 ,春天 是你花 开的季 节。
苗
族 姊 虽然木棉没有梅花那么美丽,在严寒的冬日里绽放,虽然木棉没有荷花那么出淤泥而不染,在炎热的夏日里绽放,可是,木棉你有迎接阳春自树顶端向下的蔓延,春天是你花开的季节。 虽然木棉没有梅花那么美丽,在严寒 的冬日 里绽放 ,虽然 木棉没 有荷花 那么出 淤泥而 不染, 在炎热 的夏日 里绽放 ,可是 ,木棉 你有迎 接阳春 自树顶 端向下 的蔓延 ,春天 是你花 开的季 节。
虽然木棉没有梅花那么美丽,在严寒 的冬日 里绽放 ,虽然 木棉没 有荷花 那么出 淤泥而 不染, 在炎热 的夏日 里绽放 ,可是 ,木棉 你有迎 接阳春 自树顶 端向下 的蔓延 ,春天 是你花 开的季 节。 虽然木棉没有梅花那么美丽,在严寒 的冬日 里绽放 ,虽然 木棉没 有荷花 那么出 淤泥而 不染, 在炎热 的夏日 里绽放 ,可是 ,木棉 你有迎 接阳春 自树顶 端向下 的蔓延 ,春天 是你花 开的季 节。
传统节日之苗族姊妹节节日介绍图文PPT课件
![传统节日之苗族姊妹节节日介绍图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f7b953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24.png)
雨宝宝不甘落后,纷纷降落人间,小 雨点像 一颗颗 黄豆, 打在树 叶上、 地上、 窗户上 ,发出 “啪啪 ”的响 声。雨 越下越 大,一 阵赶着 一阵, 像细线 一样。 雨变得 更加猛 烈了, 瓢泼似 的雨落 下来像 一片瀑 布一样 ,花已 经趴倒 在地。 雨宝宝不甘落后,纷纷降落人间,小 雨点像 一颗颗 黄豆, 打在树 叶上、 地上、 窗户上 ,发出 “啪啪 ”的响 声。雨 越下越 大,一 阵赶着 一阵, 像细线 一样。 雨变得 更加猛 烈了, 瓢泼似 的雨落 下来像 一片瀑 布一样 ,花已 经趴倒 在地。
雨宝宝不甘落后,纷纷降落人间,小 雨点像 一颗颗 黄豆, 打在树 叶上、 地上、 窗户上 ,发出 “啪啪 ”的响 声。雨 越下越 大,一 阵赶着 一阵, 像细线 一样。 雨变得 更加猛 烈了, 瓢泼似 的雨落 下来像 一片瀑 布一样 ,花已 经趴倒 在地。 雨宝宝不甘落后,纷纷降落人间,小 雨点像 一颗颗 黄豆, 打在树 叶上、 地上、 窗户上 ,发出 “啪啪 ”的响 声。雨 越下越 大,一 阵赶着 一阵, 像细线 一样。 雨变得 更加猛 烈了, 瓢泼似 的雨落 下来像 一片瀑 布一样 ,花已 经趴倒 在地。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举行。届时苗族青年男女穿上节日的盛装,聚集于榕江、 雨宝宝不甘落后,纷纷降落人间,小雨点像一颗颗黄豆,打在树叶上、地上、窗户上,发出“啪啪”的响声。雨越下越大,一阵赶着一阵,像细线一样。雨变得更加猛烈了,瓢泼似的雨落下来像一片瀑布一样,花已经趴倒在地。 雨宝宝不甘落后,纷纷降落人间,小 雨点像 一颗颗 黄豆, 打在树 叶上、 地上、 窗户上 ,发出 “啪啪 ”的响 声。雨 越下越 大,一 阵赶着 一阵, 像细线 一样。 雨变得 更加猛 烈了, 瓢泼似 的雨落 下来像 一片瀑 布一样 ,花已 经趴倒 在地。 雨宝宝不甘落后,纷纷降落人间,小 雨点像 一颗颗 黄豆, 打在树 叶上、 地上、 窗户上 ,发出 “啪啪 ”的响 声。雨 越下越 大,一 阵赶着 一阵, 像细线 一样。 雨变得 更加猛 烈了, 瓢泼似 的雨落 下来像 一片瀑 布一样 ,花已 经趴倒 在地。 雨宝宝不甘落后,纷纷降落人间,小 雨点像 一颗颗 黄豆, 打在树 叶上、 地上、 窗户上 ,发出 “啪啪 ”的响 声。雨 越下越 大,一 阵赶着 一阵, 像细线 一样。 雨变得 更加猛 烈了, 瓢泼似 的雨落 下来像 一片瀑 布一样 ,花已 经趴倒 在地。
雨宝宝不甘落后,纷纷降落人间,小 雨点像 一颗颗 黄豆, 打在树 叶上、 地上、 窗户上 ,发出 “啪啪 ”的响 声。雨 越下越 大,一 阵赶着 一阵, 像细线 一样。 雨变得 更加猛 烈了, 瓢泼似 的雨落 下来像 一片瀑 布一样 ,花已 经趴倒 在地。 雨宝宝不甘落后,纷纷降落人间,小 雨点像 一颗颗 黄豆, 打在树 叶上、 地上、 窗户上 ,发出 “啪啪 ”的响 声。雨 越下越 大,一 阵赶着 一阵, 像细线 一样。 雨变得 更加猛 烈了, 瓢泼似 的雨落 下来像 一片瀑 布一样 ,花已 经趴倒 在地。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举行。届时苗族青年男女穿上节日的盛装,聚集于榕江、 雨宝宝不甘落后,纷纷降落人间,小雨点像一颗颗黄豆,打在树叶上、地上、窗户上,发出“啪啪”的响声。雨越下越大,一阵赶着一阵,像细线一样。雨变得更加猛烈了,瓢泼似的雨落下来像一片瀑布一样,花已经趴倒在地。 雨宝宝不甘落后,纷纷降落人间,小 雨点像 一颗颗 黄豆, 打在树 叶上、 地上、 窗户上 ,发出 “啪啪 ”的响 声。雨 越下越 大,一 阵赶着 一阵, 像细线 一样。 雨变得 更加猛 烈了, 瓢泼似 的雨落 下来像 一片瀑 布一样 ,花已 经趴倒 在地。 雨宝宝不甘落后,纷纷降落人间,小 雨点像 一颗颗 黄豆, 打在树 叶上、 地上、 窗户上 ,发出 “啪啪 ”的响 声。雨 越下越 大,一 阵赶着 一阵, 像细线 一样。 雨变得 更加猛 烈了, 瓢泼似 的雨落 下来像 一片瀑 布一样 ,花已 经趴倒 在地。 雨宝宝不甘落后,纷纷降落人间,小 雨点像 一颗颗 黄豆, 打在树 叶上、 地上、 窗户上 ,发出 “啪啪 ”的响 声。雨 越下越 大,一 阵赶着 一阵, 像细线 一样。 雨变得 更加猛 烈了, 瓢泼似 的雨落 下来像 一片瀑 布一样 ,花已 经趴倒 在地。
《苗族风俗习惯》PPT课件
![《苗族风俗习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b113146941ea76e59fa04a3.png)
• “酸汤鱼”是苗族传统的风味名菜 ,烹饪简便,四季可制。将酸汤兑 清水,放入适量食盐,煮沸后将活 鲤鱼割取苦胆,放入锅里,煮至鱼 鳞翘起为佳(切忌酸汤未煮沸就把 鱼放入锅里,这样会产生鱼腥味) 即成,食用时肉嫩汤鲜,清香可口
居 住 环
境 与 建
筑 形 式
• 苗族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美化村 寨环境的优良传统,村落周围 绿树环绕,形成天然木栅,数 人合抱的枫树、青松古柏、四 季常青,婷婷如盖。这些不能 随便砍伐的“保寨树”,保留 着远古的遗风。每个村寨常在 寨子的出入要道或寨旁名胜之 地,设置一对对造型古朴的长 条木凳或石凳,供过往行人小 憩或供青年男女游方。有些村 寨用条石板或鹅卵石铺砌巷道 ,使寨子格外整洁朴实。有的 在跨溪处,搭长廊式“风雨桥 ”,桥沿两侧设有栏杆和长凳 ,形同游廊,供人们休憩。接 待宾朋常以“风雨桥”为迎送 客人的“酒卡”。农家房舍鳞 次栉比,错落有致。有的村寨 新近几年盖起新颖的小楼房, 增添现代化气息。
• 川黔滇型:川黔滇型服饰,分布在苗语川黔滇方言的滇、黔、川、桂四省。妇女服装 的基本款式为对襟或大襟短衣,部分附有后披领,著百褶多截中长裙,前系围裙,后 垂飘带。部分外罩花披肩。
• 黔东北型:黔东北型为湘西方言,妇女服装为大襟短衣,长裤,大多数缠头巾。缠头 巾的青年在著盛装时,多数佩戴多件精制银饰。分布在铜仁地区和遵义地区东部,黔 东南和黔西南两自治州也有少量分布。
• 黔东型:黔东型包括省内操苗语黔东方言的全部苗族。妇女除改装外,著传统衣裙的 都是藏青色,大领衣(少数为大襟衣),不分截的百褶裙,多数挽椎髻,少数盘发包头 巾。
• 黔中南型:黔中南型属苗语川黔滇方言,妇女服装多为大领对襟,少数为左、右衽, 著大襟衣的占少数。百褶中裙,长裙较少。衣裙多数以挑花、刺绣蜡染为饰,少数无 花。
居 住 环
境 与 建
筑 形 式
• 苗族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美化村 寨环境的优良传统,村落周围 绿树环绕,形成天然木栅,数 人合抱的枫树、青松古柏、四 季常青,婷婷如盖。这些不能 随便砍伐的“保寨树”,保留 着远古的遗风。每个村寨常在 寨子的出入要道或寨旁名胜之 地,设置一对对造型古朴的长 条木凳或石凳,供过往行人小 憩或供青年男女游方。有些村 寨用条石板或鹅卵石铺砌巷道 ,使寨子格外整洁朴实。有的 在跨溪处,搭长廊式“风雨桥 ”,桥沿两侧设有栏杆和长凳 ,形同游廊,供人们休憩。接 待宾朋常以“风雨桥”为迎送 客人的“酒卡”。农家房舍鳞 次栉比,错落有致。有的村寨 新近几年盖起新颖的小楼房, 增添现代化气息。
• 川黔滇型:川黔滇型服饰,分布在苗语川黔滇方言的滇、黔、川、桂四省。妇女服装 的基本款式为对襟或大襟短衣,部分附有后披领,著百褶多截中长裙,前系围裙,后 垂飘带。部分外罩花披肩。
• 黔东北型:黔东北型为湘西方言,妇女服装为大襟短衣,长裤,大多数缠头巾。缠头 巾的青年在著盛装时,多数佩戴多件精制银饰。分布在铜仁地区和遵义地区东部,黔 东南和黔西南两自治州也有少量分布。
• 黔东型:黔东型包括省内操苗语黔东方言的全部苗族。妇女除改装外,著传统衣裙的 都是藏青色,大领衣(少数为大襟衣),不分截的百褶裙,多数挽椎髻,少数盘发包头 巾。
• 黔中南型:黔中南型属苗语川黔滇方言,妇女服装多为大领对襟,少数为左、右衽, 著大襟衣的占少数。百褶中裙,长裙较少。衣裙多数以挑花、刺绣蜡染为饰,少数无 花。
少数民族苗族民俗风俗介绍PPT
![少数民族苗族民俗风俗介绍PPT](https://img.taocdn.com/s3/m/f8c89166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71.png)
中国的分布
东南亚地区分布
• 东南亚地区的苗族世代以刀耕火种,游耕游居为主,流动很大,没有固定耕地,大面积 种植罂粟,经常进行周期性的迁移。
• 越南、老挝、泰国和缅甸的苗族虽有一些水田,但主要还是以刀耕火种的方式种植旱地 作物。
• 因土地瘠薄,地力易于耕尽,加之不施肥,耕种两三年之后,他们就另辟新地,只要耕 地远离村寨,就进行迁移。
苗族的历史发展与分布
MIAO ZU DE LI SHI FA ZHAN YU FEN BU
讲解人·XX
20XX年XX月XX日
苗族的传说时代
苗族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炎黄 传说时代。当时在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 游一带出现了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联 盟,而在甘陕黄土高原上形成了以炎帝 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为首的另两大部落 集团 。
刺绣是苗族源远流长的手工艺术,是苗族 服饰主要的装饰手段,是苗族女性文化的 代表。中国西南部的贵州省居住着大量的 苗族同胞,他们创造了不同样式、风格的 服饰。 苗族刺绣种类很多,从色彩上分,大体上 可分为单色绣和彩色绣两种。单色绣以青 线为主,刺绣手法比较单一,其作品典雅 疑重,朴素大方;彩色绣用七彩丝线绣成, 刺绣手法比较复杂,是民族工艺品中的精 品。
讲解人·XX
20XX年XX月XX日
苗族的语言
苗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5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二工作队经过实地考察,对各地苗语的构词大致相同,而 语音不同的特点进行科学研究后,将苗语划分为三大方言
湘西方言(东部方言)主要通 行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黔东北的松桃苗族自治县,湖 北的恩施、宣恩、来凤、鹤峰 和重庆的秀山、酉阳、彭水等 县,分5种土语;
炎帝与黄帝沿黄河由西向东发展,先后 与蚩尤在涿鹿一带发生战争。蚩尤先打 败炎帝,“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 九隅无遗。”后来炎帝与黄帝联合战败 了蚩尤,“轩辕之时,蚩尤最为暴,莫 能伐,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 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东南亚地区分布
• 东南亚地区的苗族世代以刀耕火种,游耕游居为主,流动很大,没有固定耕地,大面积 种植罂粟,经常进行周期性的迁移。
• 越南、老挝、泰国和缅甸的苗族虽有一些水田,但主要还是以刀耕火种的方式种植旱地 作物。
• 因土地瘠薄,地力易于耕尽,加之不施肥,耕种两三年之后,他们就另辟新地,只要耕 地远离村寨,就进行迁移。
苗族的历史发展与分布
MIAO ZU DE LI SHI FA ZHAN YU FEN BU
讲解人·XX
20XX年XX月XX日
苗族的传说时代
苗族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炎黄 传说时代。当时在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 游一带出现了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联 盟,而在甘陕黄土高原上形成了以炎帝 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为首的另两大部落 集团 。
刺绣是苗族源远流长的手工艺术,是苗族 服饰主要的装饰手段,是苗族女性文化的 代表。中国西南部的贵州省居住着大量的 苗族同胞,他们创造了不同样式、风格的 服饰。 苗族刺绣种类很多,从色彩上分,大体上 可分为单色绣和彩色绣两种。单色绣以青 线为主,刺绣手法比较单一,其作品典雅 疑重,朴素大方;彩色绣用七彩丝线绣成, 刺绣手法比较复杂,是民族工艺品中的精 品。
讲解人·XX
20XX年XX月XX日
苗族的语言
苗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5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二工作队经过实地考察,对各地苗语的构词大致相同,而 语音不同的特点进行科学研究后,将苗语划分为三大方言
湘西方言(东部方言)主要通 行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黔东北的松桃苗族自治县,湖 北的恩施、宣恩、来凤、鹤峰 和重庆的秀山、酉阳、彭水等 县,分5种土语;
炎帝与黄帝沿黄河由西向东发展,先后 与蚩尤在涿鹿一带发生战争。蚩尤先打 败炎帝,“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 九隅无遗。”后来炎帝与黄帝联合战败 了蚩尤,“轩辕之时,蚩尤最为暴,莫 能伐,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 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少数民族苗族民俗文化科普介绍PPT图文课件
![少数民族苗族民俗文化科普介绍PPT图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a8e222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9f.png)
创新发展
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元素进行创新和发展,使苗族民 俗文化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和生活方式。
文化产业开发
利用苗族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促进文 化的传播和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THANKS
苗族银饰还常常作为爱情 的信物,送给心爱的人以 表达爱意和承诺。
苗族服饰的现代演绎
融合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苗族传统服饰 也在不断与现代文化融合,出现 了许多富有创新和时尚元素的现
代演绎作品。
文化产业
苗族服饰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 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发展,为当 地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做出了贡献 。
教育传承
在鼓藏节期间,苗族人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包括杀猪宰羊、祭祖祭 神、跳苗舞等,同时也会邀请本族或其他民族的歌手唱苗歌、表演艺术
等。
鼓藏节是苗族人传承和弘扬本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也是增强族群凝聚 力和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活动。
其他传统节日与习俗
01
除了上述几个主要的传统节日外 ,苗族人还有许多其他的传统节 日和习俗,如龙舟节、牛王节、 中秋节等。
银饰文化
银饰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苗族人民的审美观念和传 统文化,是苗族人民的重要象征之一。
苗族刺绣与剪纸艺术
刺绣图案
苗族刺绣图案丰富多彩,包括花 鸟鱼虫、人物故事等,线条流畅 、色彩鲜艳,具有浓郁的民族特 色。
剪纸艺术
苗族剪纸艺术以剪纸为载体,传 达着苗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 美好事物的向往,其作品形象生 动、构图精巧。
苗语概述
01
苗语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是苗族人的母语 。
02
苗语分为三大方言区,分别是东部、中部和西 部方言区。
03
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元素进行创新和发展,使苗族民 俗文化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和生活方式。
文化产业开发
利用苗族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促进文 化的传播和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THANKS
苗族银饰还常常作为爱情 的信物,送给心爱的人以 表达爱意和承诺。
苗族服饰的现代演绎
融合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苗族传统服饰 也在不断与现代文化融合,出现 了许多富有创新和时尚元素的现
代演绎作品。
文化产业
苗族服饰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 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发展,为当 地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做出了贡献 。
教育传承
在鼓藏节期间,苗族人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包括杀猪宰羊、祭祖祭 神、跳苗舞等,同时也会邀请本族或其他民族的歌手唱苗歌、表演艺术
等。
鼓藏节是苗族人传承和弘扬本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也是增强族群凝聚 力和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活动。
其他传统节日与习俗
01
除了上述几个主要的传统节日外 ,苗族人还有许多其他的传统节 日和习俗,如龙舟节、牛王节、 中秋节等。
银饰文化
银饰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苗族人民的审美观念和传 统文化,是苗族人民的重要象征之一。
苗族刺绣与剪纸艺术
刺绣图案
苗族刺绣图案丰富多彩,包括花 鸟鱼虫、人物故事等,线条流畅 、色彩鲜艳,具有浓郁的民族特 色。
剪纸艺术
苗族剪纸艺术以剪纸为载体,传 达着苗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 美好事物的向往,其作品形象生 动、构图精巧。
苗语概述
01
苗语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是苗族人的母语 。
02
苗语分为三大方言区,分别是东部、中部和西 部方言区。
03
《苗族风俗文化》课件
![《苗族风俗文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1df864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c5.png)
社会制度与生活
社会制度
苗族社会以家族为单位,实行父子连名制,注重家族传承。
生活习俗
苗族人民注重家庭生活,以农耕为主,擅长纺织和刺绣。
传统与习俗
传统信仰
苗族信仰祖先和自然神灵,崇拜龙、 凤、蛇等动物图腾。
习俗
苗族有许多独特的习俗,如“赶苗场 ”、“吃新节”等。
02
苗族服饰文化
服饰特色
01
02
03
建筑材料与结构
木材
苗族建筑的主要材料是木材,包 括松木、杉木等,这些木材轻巧
、耐久,易于加工和运输。
石材
在建筑的基础和关键部位,苗族 人使用石材,如青石、麻石等, 以增加建筑的稳固性和耐久性。
结构形式
苗族建筑的结构形式多样,包括 穿斗式、抬梁式和混合式等,这 些结构形式能够有效地承受重量
和抵抗地震等自然灾害。
苗族舞蹈种类繁多,包括芦笙舞、铜鼓舞、板凳 舞等,每种舞蹈都有其独特的舞步和韵律。
舞蹈动作
苗族舞蹈的动作讲究身体线条的流畅和肌肉的弹 性,通过手、脚、腰、背等部位的协调运动,展 现出独特的舞蹈韵味。
服饰
苗族舞蹈的服饰色彩鲜艳,图案丰富,不仅具有 装饰效果,还反映了苗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Hale Waihona Puke 音乐与舞蹈在生活中的作用社交活动
01
在苗族社会中,音乐和舞蹈常常是社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歌舞来交流情感,增进友谊。
文化传承
02
苗族音乐和舞蹈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通过学习和传
承,能够保持和发扬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娱乐休闲
03
在日常生活中,苗族人民常常通过音乐和舞蹈来放松身心,缓
解疲劳,享受生活的乐趣。
苗族PPT
![苗族PPT](https://img.taocdn.com/s3/m/7b7b4c10a6c30c2259019e7d.png)
苗 家 美 食
苗族节日
苗族民间的传统节日较多,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
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 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节日早晨,人们将做 好的美味佳肴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 以示对其辛苦劳作一年的酬谢。盛装的青年男女跳起踩 堂舞。除了历史性的节日外,绝大多数在秋收之后或春 耕大忙之前的农闲季节举行。但由于自然因素、社会和 宗族差异的影响,苗族传统节日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表 现出不同的特性。
忌过小年。由立春的那一天算起,逢到子日便是小年。如正月初四日恰恰逢到子 日,那么从初三晚上半夜子时就要起忌。到时,一家大小,你看我,我看你,静悄悄 地不说一句话。这二天,全家都休息,关门闭户不上坡,不干农活。一直要到初四的 夜晚子时,才解忌。
忌言。清早起来后,到吃早饭以前这段时间,忌说龙、蛇、虎、豹和鬼。
信仰
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 苗族的主要信仰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 苗族传统社会迷信鬼神、盛行巫术。也有一些苗族信仰基督教、天 主教。 传统地讲,苗族对一些巨形或奇形的自然物,往往认为是一 种灵性的体现,因而对其顶礼膜拜,酒肉祭供。其中比较典型的自 然崇拜物有巨石(怪石)、岩洞、大树、山林等。此外,苗族认为 一些自然现象或自然物具有神性或鬼性,苗族语言往往鬼神不分, 或者两词并用。对于善鬼、恶鬼,苗族人的祭祀之法亦不同。对善 鬼有送有迎,祭祀较真诚,对恶鬼则须贿赂哄骗直至驱赶使之远离。 此外龙也是各地苗族的崇拜和祭祀对象。
饮食
苗族人食物以大米为主,辅以包谷、小米、高粱、小麦和薯类等杂粮。 苗族人最喜食糯米。副食品主要有瓜类、豆类、蔬菜以及作为佐料 的辣椒、葱、蒜等。肉类有猪、牛、羊、鸡、鸭及鱼类。 苗族人口 味以酸、辣为主,尤其喜食辣椒。日常菜肴主要是酸辣味汤菜。酸菜 味鲜可口,制作方便,可生食,也可熟食。平时吃新鲜蔬菜或瓜豆,苗家 也掺些酸菜或酸汤。令人增加食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内容:祭祀祖先、庆贺丰收、款待亲 友、赛马
地点:经占卜选定的固定的端坡
年节性节日——彝族年
时间:农历十月初一至初五 活动内容:举办丰盛的宴席,饮大碗酒,
吃跎跎肉
年节性节日——瑶族年
时间:荔波县瑶麓瑶族把自己的年节称为 “小年”,把春节称为“大年”。小年在 农历十月三十日
活动内容:
宰公鸡一只,以其血淋洒小山包,以血鸡 毛贴树干上,然后持酒举香,吉利
的话、严禁串寨
祭祀自然物——祭树节
仡佬族在每年农历三月三有祭树节 神树多是一种俗名“倒毛鸡”的树,祭奠
时先在树下搭一间假房,内供9个糯米饭团, 然后杀白公鸡,其血淋在每个饭团上。用 血鸡毛沾满神树 祭祀后要在树下把带去的全部祭品吃光 其他民族也有把保寨树视为神袛祭祀,祭 树也是祭祖
“款兵”模样,信炮一响,众人涌集“祭萨坛”, 向“萨岁”敬茶,念诵“萨词”,然后,冲出寨 外作战斗表演。回来时,每人都用枪杆或 梭标挑 着一个稻草扎成的首级,大获全胜。这样的祭祀 活动一般要持续三天
祭祀自然物——祭山节
黔西北许多苗族在农历三月三举行“祭山 节”
节日要封寨 主祭人把酒、肉、饭等祭食放在的地上,
贵州节日习俗
年节性节日 宗教祭祀性节日
生产性节日 纪念性节日 交际性节日
年节性节日——苗年
时间:
黔中部分地区及黔西北的苗族以每年农历六月为岁首 黔西南以四月为年节 黔东南苗族则以“十月初为大节” 西江苗族以十月头卯为开年,十月二卯为大年,冬月二十
过尾年 开头年、大年活动内容:敬桥、敬凳、敬岩妈、敬花树、敬
宗教祭祀性节日
祭祀祖先 祭祀自然物及自然现象的节日
其他宗教或祭祀性节日
祭祀祖先——苗族“吃鼓藏”(牯藏节)
时间:一般为13年一次,有的地方7年举行 一次,有的地方则9年,间隔年数皆为单数
苗族大多不设祖宗牌位,他们刳木为鼓, 两端蒙牛皮,作为祖宗灵魂居处的象征, 亦称祖鼓
鼓因地区不同有单、双鼓之分 单鼓:以牛背皮蒙一端为公鼓面,牛腹皮
结论:贵州少数民族的祭祀对象 是以山为主体的自然崇拜。无论岩、 石、树,它们都是和山同体同源。 这恰恰体现出山地民族自然崇拜物 的环境特征
其他宗教或祭祀性节日
其他祭祀性节日——龙的节日
台江施洞苗族的“龙船节”(农历七月二十 三)黎平县龙额侗族的“杀龙节”(农历七 月初四)
其实,安居在贵州的“龙”还是普遍受到尊重 和善待的,“杀龙节”仅为独一无二的例外
敬祭祖宗、山神和土地 小年的晚上和次日的早晨,以先听到的鸟鸣声来
推测新年吉凶
年节性节日——赶年
时间:以春节为年,却要比春节提早一天
哪个民族的节日? 土家族
活动内容: 一 团圆饭后,给家中的畜禽、房前屋后的果树喂年饭 二 用植物叶子如水菖蒲、桃树叶煮水洗脚 三 子夜要喊年 四 午夜时辨听鸟叫预测年景 五 天亮抢头水
蒙一端为母鼓面 双鼓:以靠根部一段制成公鼓,梢段为母
鼓
祭祀祖先——苗族“吃鼓藏”(牯藏节)
“吃鼓藏”乃是同一共鼓之后人举办的大型 祭祖活动,期冀通过这一仪式,求得祖宗 庇佑,同寨人畜兴旺,子孙发达
牯藏节敬远祖则祭鼓,祭近祖则祭衣物 “椎牛”则祭远祖,“打猪”则祭近祖
祭祀祖先——苗族跳洞、“踩花洞”
多数地区在龙的节日,需通过一定的仪式把 “龙”迎进寨子里,使之成为本寨的保护神
如:剑河县巫包寨苗族的“引龙节” 雷山县控拜寨的“招龙节” 三穗县寨头苗族的“晾桥节” 盘县彝族祭龙
其他祭祀性节日——驱邪的节日
这类节日特点:巫神观念的实现不是仰仗 崇拜神袛的保佑,而是依赖巫师的法术驱 除邪魔,有着较浓的迷信色彩。
做团圆饭 禁忌:过年第一天有三不许,不许走亲访友,不许
干活路,不许吵架
年节性节日——侗年
时间: 锦屏县彦洞于腊月初一过“侗年” 榕江县仁里一带腊月初一至初三 活动内容:斗牛
部分侗族地区还有“过冬节” “过小年”的习俗
年节性节日——水族端节、卯节
时间:水历十二月(农历八月)第一个亥 日起,至水历新年二月(农历十月)期间, 主要以亥日节期,按古老惯例分地区、分 期分批轮流过节 ,其他还有卯节、额节
如:兴仁县大兴布依族“火箭节”(农历 七月十五前夜)
彝族以火驱邪,“火把节”(农历六月)
其他祭祀性节日——驱邪的节日
“驱邪”性节日的共性: 一,这类节日通常局限于一村一寨,进行
期间要封寨不接待外客
二,这类节日在进行中通常都要挨家挨户 作法,即“扫寨”
“封寨”和“扫寨”是贵州民族节日中最 神秘的活动,其间不仅外人必须回避,有 的地方就连本寨人亦要躲避上山,每户只 留下一个老者
祭祀自然现象
拜霞节:水族每隔12年的子年秋季举行, 目的是保佑一方水土风调雨顺
祭风神:土家族的节日,12年一大祭,3年 一小祭,祭场以古枫为中心,大祭时杀牛, 目的是消除旱涝之灾,求得风调雨顺
祭雷神:都匀市坝固苗族在每年春雷响后 第二天或第三天举行。祭祀活动现今全无, 而变成青年男女择偶对歌的节日
一些苗族把踩笙活动安排在山洞里举行 原因有三 (一)洞穴是远古祖先的居所 (二)苗族曾经盛行洞葬,迄今仍有保留 (三)洞穴属阴,可以通往另一世界
祭祀祖先——水族“端节”
每家设祖宗席,置衣物、鞋袜及犁、 锄、镰等生产工具于桌上,以素席 祭供,并鸣枪助祭
祭祀祖先——侗族“祭萨”
专门祭祀女性祖先的节日 “萨”又叫“萨岁”,字面上解释为先祖母之意 时间:正月伊始 地点:祭萨坛 内容:青壮年男子身佩弩箭,足登草鞋,扮成
祖宗等祭祀活动为主 尾年活动内容:赛马、斗雀、跳铜鼓、跳芦笙等娱乐活动及
游方、走亲访友等交际活动为主
年节性节日——布依年
时间:明代至清初,多以十一月为岁首 清中叶以后逐渐该在春节过年,正月初一为大年,
月底之日称“了年”
活动内容: 天未亮时放鞭炮 姑娘到井边挑“灵水”,用新年的第一挑水煮汤圆、
其他祭祀性节日——求子的节日
台江县苗族的“敬桥节”或“架桥节”(农 历二月二)
仁怀苗族的“踩花山”节(正月初一)立花 杆。黔中一带苗族的“跳月”或“跳花”等, 竖立在节日场中心的花杆几乎都是送子神灵, 节日后花杆要送归主寨,然后将其抬到寨中 不育夫妇家,或者锯为几段分送几家
地点:经占卜选定的固定的端坡
年节性节日——彝族年
时间:农历十月初一至初五 活动内容:举办丰盛的宴席,饮大碗酒,
吃跎跎肉
年节性节日——瑶族年
时间:荔波县瑶麓瑶族把自己的年节称为 “小年”,把春节称为“大年”。小年在 农历十月三十日
活动内容:
宰公鸡一只,以其血淋洒小山包,以血鸡 毛贴树干上,然后持酒举香,吉利
的话、严禁串寨
祭祀自然物——祭树节
仡佬族在每年农历三月三有祭树节 神树多是一种俗名“倒毛鸡”的树,祭奠
时先在树下搭一间假房,内供9个糯米饭团, 然后杀白公鸡,其血淋在每个饭团上。用 血鸡毛沾满神树 祭祀后要在树下把带去的全部祭品吃光 其他民族也有把保寨树视为神袛祭祀,祭 树也是祭祖
“款兵”模样,信炮一响,众人涌集“祭萨坛”, 向“萨岁”敬茶,念诵“萨词”,然后,冲出寨 外作战斗表演。回来时,每人都用枪杆或 梭标挑 着一个稻草扎成的首级,大获全胜。这样的祭祀 活动一般要持续三天
祭祀自然物——祭山节
黔西北许多苗族在农历三月三举行“祭山 节”
节日要封寨 主祭人把酒、肉、饭等祭食放在的地上,
贵州节日习俗
年节性节日 宗教祭祀性节日
生产性节日 纪念性节日 交际性节日
年节性节日——苗年
时间:
黔中部分地区及黔西北的苗族以每年农历六月为岁首 黔西南以四月为年节 黔东南苗族则以“十月初为大节” 西江苗族以十月头卯为开年,十月二卯为大年,冬月二十
过尾年 开头年、大年活动内容:敬桥、敬凳、敬岩妈、敬花树、敬
宗教祭祀性节日
祭祀祖先 祭祀自然物及自然现象的节日
其他宗教或祭祀性节日
祭祀祖先——苗族“吃鼓藏”(牯藏节)
时间:一般为13年一次,有的地方7年举行 一次,有的地方则9年,间隔年数皆为单数
苗族大多不设祖宗牌位,他们刳木为鼓, 两端蒙牛皮,作为祖宗灵魂居处的象征, 亦称祖鼓
鼓因地区不同有单、双鼓之分 单鼓:以牛背皮蒙一端为公鼓面,牛腹皮
结论:贵州少数民族的祭祀对象 是以山为主体的自然崇拜。无论岩、 石、树,它们都是和山同体同源。 这恰恰体现出山地民族自然崇拜物 的环境特征
其他宗教或祭祀性节日
其他祭祀性节日——龙的节日
台江施洞苗族的“龙船节”(农历七月二十 三)黎平县龙额侗族的“杀龙节”(农历七 月初四)
其实,安居在贵州的“龙”还是普遍受到尊重 和善待的,“杀龙节”仅为独一无二的例外
敬祭祖宗、山神和土地 小年的晚上和次日的早晨,以先听到的鸟鸣声来
推测新年吉凶
年节性节日——赶年
时间:以春节为年,却要比春节提早一天
哪个民族的节日? 土家族
活动内容: 一 团圆饭后,给家中的畜禽、房前屋后的果树喂年饭 二 用植物叶子如水菖蒲、桃树叶煮水洗脚 三 子夜要喊年 四 午夜时辨听鸟叫预测年景 五 天亮抢头水
蒙一端为母鼓面 双鼓:以靠根部一段制成公鼓,梢段为母
鼓
祭祀祖先——苗族“吃鼓藏”(牯藏节)
“吃鼓藏”乃是同一共鼓之后人举办的大型 祭祖活动,期冀通过这一仪式,求得祖宗 庇佑,同寨人畜兴旺,子孙发达
牯藏节敬远祖则祭鼓,祭近祖则祭衣物 “椎牛”则祭远祖,“打猪”则祭近祖
祭祀祖先——苗族跳洞、“踩花洞”
多数地区在龙的节日,需通过一定的仪式把 “龙”迎进寨子里,使之成为本寨的保护神
如:剑河县巫包寨苗族的“引龙节” 雷山县控拜寨的“招龙节” 三穗县寨头苗族的“晾桥节” 盘县彝族祭龙
其他祭祀性节日——驱邪的节日
这类节日特点:巫神观念的实现不是仰仗 崇拜神袛的保佑,而是依赖巫师的法术驱 除邪魔,有着较浓的迷信色彩。
做团圆饭 禁忌:过年第一天有三不许,不许走亲访友,不许
干活路,不许吵架
年节性节日——侗年
时间: 锦屏县彦洞于腊月初一过“侗年” 榕江县仁里一带腊月初一至初三 活动内容:斗牛
部分侗族地区还有“过冬节” “过小年”的习俗
年节性节日——水族端节、卯节
时间:水历十二月(农历八月)第一个亥 日起,至水历新年二月(农历十月)期间, 主要以亥日节期,按古老惯例分地区、分 期分批轮流过节 ,其他还有卯节、额节
如:兴仁县大兴布依族“火箭节”(农历 七月十五前夜)
彝族以火驱邪,“火把节”(农历六月)
其他祭祀性节日——驱邪的节日
“驱邪”性节日的共性: 一,这类节日通常局限于一村一寨,进行
期间要封寨不接待外客
二,这类节日在进行中通常都要挨家挨户 作法,即“扫寨”
“封寨”和“扫寨”是贵州民族节日中最 神秘的活动,其间不仅外人必须回避,有 的地方就连本寨人亦要躲避上山,每户只 留下一个老者
祭祀自然现象
拜霞节:水族每隔12年的子年秋季举行, 目的是保佑一方水土风调雨顺
祭风神:土家族的节日,12年一大祭,3年 一小祭,祭场以古枫为中心,大祭时杀牛, 目的是消除旱涝之灾,求得风调雨顺
祭雷神:都匀市坝固苗族在每年春雷响后 第二天或第三天举行。祭祀活动现今全无, 而变成青年男女择偶对歌的节日
一些苗族把踩笙活动安排在山洞里举行 原因有三 (一)洞穴是远古祖先的居所 (二)苗族曾经盛行洞葬,迄今仍有保留 (三)洞穴属阴,可以通往另一世界
祭祀祖先——水族“端节”
每家设祖宗席,置衣物、鞋袜及犁、 锄、镰等生产工具于桌上,以素席 祭供,并鸣枪助祭
祭祀祖先——侗族“祭萨”
专门祭祀女性祖先的节日 “萨”又叫“萨岁”,字面上解释为先祖母之意 时间:正月伊始 地点:祭萨坛 内容:青壮年男子身佩弩箭,足登草鞋,扮成
祖宗等祭祀活动为主 尾年活动内容:赛马、斗雀、跳铜鼓、跳芦笙等娱乐活动及
游方、走亲访友等交际活动为主
年节性节日——布依年
时间:明代至清初,多以十一月为岁首 清中叶以后逐渐该在春节过年,正月初一为大年,
月底之日称“了年”
活动内容: 天未亮时放鞭炮 姑娘到井边挑“灵水”,用新年的第一挑水煮汤圆、
其他祭祀性节日——求子的节日
台江县苗族的“敬桥节”或“架桥节”(农 历二月二)
仁怀苗族的“踩花山”节(正月初一)立花 杆。黔中一带苗族的“跳月”或“跳花”等, 竖立在节日场中心的花杆几乎都是送子神灵, 节日后花杆要送归主寨,然后将其抬到寨中 不育夫妇家,或者锯为几段分送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