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教案
地理《世界的气候》教案设计

地理《世界的气候》教案设计第一章:气候的基本概念1.1 气候的定义解释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和其变化规律。
强调气候与天气的区别,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具体气象现象。
1.2 气候的构成要素介绍气温、降水、风向、风力等气候要素。
解释各要素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气候类型及其分布2.1 热带气候介绍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等。
分析热带气候的特点和分布区域。
2.2 温带气候介绍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分析温带气候的特点和分布区域。
2.3 寒带气候介绍寒带气候的特点和分布区域。
强调寒带气候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气候变化的原因3.1 自然因素解释地球的运动、火山喷发、海陆分布等自然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强调自然因素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作用。
3.2 人为因素介绍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如温室气体排放、森林砍伐等。
强调人为因素对气候变化的严重性和应对措施。
第四章:气候变化的影响4.1 生态系统的变化解释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如物种分布的变化等。
强调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保护的重要性。
4.2 环境的变化分析气候变化对水循环、土壤湿度、极端天气事件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强调环境保护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4.3 人类社会的影响介绍气候变化对农业、水资源、人类健康等社会领域的影响。
强调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性和社会责任。
第五章: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5.1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介绍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发展可再生能源等减排措施。
强调个人和集体的努力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性。
5.2 适应气候变化解释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如改善基础设施、调整农业种植模式等。
强调适应气候变化的必要性和可持续性。
5.3 国际合作与政策制定介绍国际气候变化协议和政策,如巴黎协定等。
强调国际合作和政策制定对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
第六章:气候与人类活动6.1 气候对人类居住的影响分析气候对人类居住地点的选择、建筑风格和设计的影响。
世界的气候教案

世界的气候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气候分布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2.教学难点:气候分布的地理特征及成因。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世界气候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各地的气候差异。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有哪些气候类型吗?它们是如何分布的呢?(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
2.引导学生观察世界气候分布图,找出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区域。
(三)课堂讲解1.讲解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包括纬度、海陆、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举例说明不同气候类型的特征及其成因。
(四)案例分析1.分析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等典型气候类型的特征及成因。
2.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找出这些气候类型的分布区域。
(五)互动环节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世界气候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2.汇报展示:每组选取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和评价。
(六)课堂小结2.强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七)课后作业1.根据课堂所学,绘制世界气候分布示意图。
2.选择一种气候类型,查阅资料,了解其成因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分析案例、互动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环保意识。
但课堂时间有限,部分同学对气候成因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加强自主学习。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五、教学评价4.环保意识:100%的学生表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气候变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环保意识。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通过地图识别并描述主要气候类型。
2.学生能够理解纬度、海陆、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地理《世界的气候》教案设计

地理《世界的气候》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2. 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提高对气候现象的认识。
3. 引导学生关注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气候类型的划分及特征2.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3. 影响气候的因素4.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生态环境的关系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气候现象及其影响因素。
2. 运用地图分析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具体影响。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世界气候分布图、气候类型特征资料。
2. 收集气候变化的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3.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世界各地的气候景观图片,引发学生对气候现象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介绍气候类型的划分及特征,分析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3. 分析:运用地图分析法,让学生结合地图了解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4. 案例讨论:分享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案例,引导学生关注气候问题。
5.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气候变化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绘制世界气候分布图,加深对气候类型的理解和记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的理解。
2. 地图绘制:检查学生绘制世界气候分布图的情况,评估其对气候类型的记忆。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理解。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气候模拟实验,如模拟全球变暖对冰川融化的影响。
2. 邀请气象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气候科学的了解。
3. 安排学生参观气候观测站,实地了解气候观测和研究的过程。
八、教学反思1. 教师需在课后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4节《世界的气候》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4节《世界的气候》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候的分布图,建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的空间概念。
2.培养学生初步学会通过读图,分析某一地区气候特征的能力。
德育目标1.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体会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2.通过“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教学,使学生体会、感悟“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地域观念、灾害意识。
●教学重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教学难点1.纬度位置等主要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空间分布。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列表对比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1.投影仪及有关自然景观图片。
2.绘制多媒体课件及投影片。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气候的地区差异第二课时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方法2 同学们,请看课本P57三位小朋友家乡的自然景象:我们这里一年到头高温多雨,植物茂密,四季花开,长年结果;我们这里终年炎热干燥,一片黄沙,上面只点缀着一些耐旱的植物;我们这里夏季炎热多雨,郁郁葱葱,冬季寒冷干燥,一片枯黄。
大自然为什么会有这样气象万千、奇妙无穷的差异变化呢?现在我们就来揭开这个谜底。
板书第四节世界的气候[讲授新课]一、从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入手。
通过与学生谈话,使学生认识到气温和降水在时空分布上的差异很大,因而由这二者组合成的气候特点的地区差异也就很大。
各地不同的水热组合,形成了世界上气候的地区差异。
教师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主要用的是哪两个要素?学生气温和降水。
教师对,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
在第二节,我们学习了有关气温的知识。
谁有勇气来谈谈世界气温分布的特点?学生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
4.4《世界的气候》+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世界的气候(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
2.阅读分析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3.了解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并运用气候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教学重难点:重点:1.气候直方图描述气候特征的判读;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难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教学过程【情景设置】最近有一档以“民宿”为主题的热播综艺节目叫《亲爱的客栈》,前三季播出之后收到了很好的反响。
第四季马上就要开始了,节目组委托老师来到我们一中招募建筑师前往世界各地打造特色民居。
接下来会有一系列的考验等待着大家,答对次数多的小组将有机会获得节目组准备的盲盒福利哦!【导入】首先跟随老师的脚步领略一下前三季节目的拍摄地。
(图片展示:第一季——云南、四川两省交界处的泸沽湖;第二季——内蒙古的阿尔山;第三季——宁夏中卫)同学们可以看到三季节目拍摄地的民居形态截然不同、差异巨大,这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学生答:气候)的确,气候会对一个地区民居的形态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建筑师就要具备一定的气候知识。
【过渡】下面让我们一起前往集训大本营,位于我们家乡张家港的一处典型江南民居——恬庄古镇。
【新课讲授】一、气候的地区差异1.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同学们请看,古镇房屋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①墙壁高、开间大②二层楼居多,底部是砖结构,上部是木结构③前后门贯通④屋顶坡度较大。
谁能来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建造呢?(学生答:①通风散热②防潮③通风换气④有利于排水)当地人民充分考虑到气温和降水的特点,气温和降水就是构成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
2.气候特征的描述方法课前大家已经对这两大要素进行了分析,哪位同学能分享一下你对气温的分析成果呢?(学生答(1)(2))关于气温我们比较关心的是最高温和最低温,那大家可以想到哪些词语来描述气温的高低呢?(学生答,教师在黑板贴贴纸)哪位同学再来说说降水?(学生答(3)(4))同样降水我们也要关注最多和最少,那有哪些词语可以描述降水的多少呢?(学生答,教师在黑板贴贴纸)(过渡)我们将气温和降水合在一起就得到了这样一幅气候直方图,通过这幅图就可以描述出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精品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精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主要介绍了地球上的气候类型及分布,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和高原气候等。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气候知识系统认识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和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天气和气候有初步的认识。
但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以及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内容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图像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上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2.掌握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教学难点:气候类型的划分和分布规律,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具体影响。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
2.运用图像资料和地图,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气候类型的分布。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气候类型的案例资料和图像资料。
2.准备气候分布图和各地气候特点的资料。
3.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活动方案。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地球上的气候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地球上的气候多样性,激发学生对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的好奇心。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各种气候类型的案例资料和图像资料,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
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气候特点的资料,让学生阅读并填写气候类型的特点表格。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七年级地理世界的气候教案

七年级地理世界的气候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七年级地理世界的气候教案最新七年级地理世界的气候教案范文5篇教案具有规划性、设计性、预判性、评价性、指导性、反思性等特点,是落实教学计划和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新教材第四章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教案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一、教学目标地理核心素养目标区域认知:认识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培养学生对世界不同区域气候的认知能力。
综合思维:引导学生综合考虑纬度、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人地协调观:让学生认识到气候对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树立保护环境、适应自然的人地协调观。
地理实践力:通过分析气候资料、绘制气候图表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气候的概念和主要气候要素。
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能够根据气候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根据气候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难点分析气候类型的成因。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一段不同气候地区的自然风光视频或展示一些气候图片,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地方的气候有什么特点吗?气候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呢?”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新课讲授气候的概念和主要气候要素讲解气候的概念,强调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介绍气候的主要要素,如气温、降水、风向、风力等。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介绍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和分布。
如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等。
分析每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包括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
通过图表和实例进行说明,如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等。
探讨气候类型的成因,引导学生综合考虑纬度、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例如,热带气候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温带气候受海陆位置影响较大等。
根据气候资料判断气候类型介绍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和步骤,主要根据气温和降水的资料进行分析。
给出一些气候资料图表,让学生进行判断练习,巩固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气候的概念和主要气候要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成因、根据气候资料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
世界的气候初中教案

世界的气候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世界各地区的气候差异。
2. 认识11种世界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3. 明确影响气候的三大因素。
4. 知道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学重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准备: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了解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差异。
2. 提问:水热情况不一样,各地的气候也就不相同。
那么,世界各地的气候有哪些类型呢?二、新课学习(20分钟)1. 讲解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a. 热带雨林气候b. 热带沙漠气候c. 热带草原气候d. 热带季风气候e. 亚热带季风气候f. 温带季风气候g. 温带大陆性气候h. 温带海洋性气候i. 寒带气候j. 高原山地气候2. 分析影响气候的三大因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
a. 纬度位置:相同纬度的地区,气候类型相似。
b. 海陆分布:靠近海洋的地区,气候温和;内陆地区,气候干燥。
c. 地形:高山地区,气候寒冷;平原地区,气候温和。
3. 讲解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a. 农业:气候条件适宜的地区,农业生产繁荣;气候条件恶劣的地区,农业生产困难。
b. 交通:气候条件良好的地区,交通畅通;气候条件恶劣的地区,交通受阻。
c. 人类生活:气候舒适的地区,人们生活幸福;气候恶劣的地区,人们生活困苦。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 强调气候对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性,倡导学生关注气候变化,保护环境。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列举出五种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地区。
2. 分析影响气候的三大因素,以自己所在地区为例,说明气候特点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地理世界的气候教案15篇

地理世界的气候教案15篇地理世界的气候教案1教学目标:一、学问目标:1、识记:〔1〕欧洲地形特征;〔2〕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地中海气候特征;2、理解: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成因;二、力量目标:学会分析自然环境各基本要素之间的互相联系和影响教学重点:1、欧洲地形特征;2、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地中海气候特征;教学难点: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成因教学方法:读、讲、议、练教具使用:挂图、投影片、录像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复习:师问:亚洲和非洲的地形各以什么地形类形为主?生答: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
导入:我们今日来学习有关欧洲的地形和气候的学问。
新课:〔将同学分成3组,每组选一位组长,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课堂学习和竞赛,并负责检查别组的学习状况。
为激励竞赛,规定课堂竞赛得分少的一组要表演节目。
〕引导同学读图13、7欧洲的地势和欧洲西部地形图,完成22页活动内容,并思索问题:欧洲的地形特征是什么?欧洲的平原有什么特征?成因是什么?冰川作用能形成哪些地形?1、同学活动:小组内可相互商量要完成的内容,组长负责检查别组的学习状况,没完成一人次扣一分。
并抢答问题。
2、老师:在黑板上画出欧洲西部的板图,边小结边画板图。
3、要求同学也画出欧洲西部的草图,并填上西欧平原、中欧平原、阿尔卑斯山、斯堪的纳维亚山、勃朗峰。
同学自学西欧的气候:同学读图13、9西欧的气温柔降水,从降水和气温两方面分析西欧的气候特征。
答:西欧气温冬季比较温柔,夏季比较凉快;全年降水的季节安排也比较匀称,海洋性特征显著。
同学读图13、10西欧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商量完成23页活动内容。
并在图上填出各气候类型的分布范围。
老师在板图上边画边小结。
同学商量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特征和成因。
同学发言后老师小结: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征:气温冬季比较温柔,夏季比较凉快;全年降水的季节安排比较匀称。
成因:西欧面临大西洋,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沿岸,强劲的西风把暖湿气流输送到大陆内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山脉多东西走向,有利于水汔进入内陆。
2024年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4节《世界的气候》课时1 教案

阅读课本,明确定义并找出关键词: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一个地区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交流从中获取的关键信息:如通常用最近30年的平均值代表一地的气候状况。
明确描述的关键词语:展示课本样例举一反三:按照这样的方法,尝试比较位于亚洲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的甲地和大陆东岸的乙地的气候差异。
探究二:世界的气候类型(一)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世界气候类型的空间排列是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特征的重要体现。
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可以按照从低纬到高纬、从沿海到内陆等角度,了解气候类型的空间排列,从而认识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
活动:读图认识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二)认识世界不同的气候类型1.热带气候(1)读图结合表格内容,了解热带气候的分布规律及主要地区(2)分析热带气候的特征(3)了解不同气候区的景观差异2.亚热带和温带气候(1)读图结合表格内容,了解气候的分布规律及主要地区(2)分析气候的特征(3)了解气候区的景观差异归纳总结方法:小组合作完成相关题目:(1)找出主要分布在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气候类型,填入表格中。
完成表格内容:完成表格:3.寒带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1)读图结合表格内容,了解气候的分布规律及主要地区(2)分析气候的特征(3)了解气候区的景观差异(三)总结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根据各地气候的差异,人们将气候分为不同类型。
(四)解读世界气候类型的判读技巧完成表格:归纳总结:由赤道地区到极地地区,有规律地分布着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气候。
其中,热带的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寒带的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极圈内亚热带和温带的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半球的回归线与极圈之间。
又如,在中纬度地区、由沿海到内陆,有规律地分布着不同的气候类型。
大陆东西岸气候类型较湿润,大陆内部气候类型较干旱。
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2课时)

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2课时)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世界的气候”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的重要内容。
气候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通过对世界气候的学习,学生能够建立起对地球自然环境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为后续地理知识的学习,如区域地理、生态环境等方面奠定基础。
(二)教材内容结构教材首先引入气候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这是学生理解气候相关知识的前提。
接着,教材从气候的地区差异入手,展示了不同地区气温和降水的差异导致气候类型的多样。
然后详细阐述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等内容,包括热带、温带、寒带气候类型以及特殊的高原山地气候。
最后,探讨了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体现了“人地关系”这一地理学科核心思想。
(三)教材编写特点注重与生活实际联系教材中运用了大量的实例和图片,将抽象的气候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相结合,如不同地区的景观、人们的着装等,帮助学生理解气候的差异和影响。
强调地理图表的运用通过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等图表,培养学生读取、分析图表信息的能力,这也是地理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现探究性学习教材内容的编排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探究气候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二、学情分析(一)知识基础经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等基础知识,对影响气候的一些因素有了初步的认识。
同时,在学习天气的相关知识时,学生已经了解了气温、降水等气象要素的观测和表示方法,这为学习气候知识提供了一定的铺垫。
(二)认知能力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直观、生动的事物感兴趣,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但对于气候这种较为抽象、复杂的地理概念和现象,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困难。
(三)学习特点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在学习过程中可能缺乏系统性和主动性。
初中 世界的气候教案

初中世界的气候教案教学目标:1. 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 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3. 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内容:1. 气候的概念和特点2.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3. 影响气候的因素4. 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复习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气候有哪些吗?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气候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理解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2. 介绍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气候分布图,了解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三、影响气候的因素(10分钟)1. 讲解影响气候的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
2.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气候,举例说明。
四、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举例说明。
2.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2. 强调气候变化对生活和环境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气候变化。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气候分布图,列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 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气候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以及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通过观察气候分布图,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情况,加深对气候的认识。
在讲解影响气候的因素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气候。
通过让学生思考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课后作业中,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可以加深学生对气候变化的认识。
地理人教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4.4 世界的气候 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01

世界的气候教学目标:1.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发现气温和降水是一个地区气候的两大要素。
根据某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气候特征并能判断气候类型。
2.区域认知:熟记世界11种气候类型,并能够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3.人地协调观:了解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按纬度说出四种热带气候类型的名称、分布地区。
难点: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从海陆位置找出温带的五种气候类型的名称及分布地区。
课堂类型:新授课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读图指导法、练习法教具:多媒体PPT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视频展示世界各地不同的自然景观教师提问:视频中你看到了那些景观?为什么在世界上能同时看到森林、草原、冰川等多种不同的自然景观?二、新课讲授(一)气候的地区差异1.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教师提问】结合第一节的知识,什么是气候?气候与哪些因素有关呢?(1)展示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地区的气温不同(2)展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地区的降水量不同【教师总结】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2.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教师提问】我们如何描述气候?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描述一下辽阳的气候?(1)读图分析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教材63页活动题1)①观察气温曲线图——分析冷热状况●读数据,描述气温特点:最冷月、最热月●概括气温特征:夏季炎热,冬季温和②观察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干湿状况●读数据,描述降水特点:最大值、最小值年降水量、季节变化等概括降水特征:冬季多雨,夏季少雨③综合冷热干湿——归纳气候特征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3.练习:读图分析气候的地区差异(教材63页活动题2)阅读教材,读图“A、B两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比较温带大陆西岸的A地与大陆东岸的B地的气候差异。
(1)读两地的气温曲线图,判断冷暖状况①A地:冬季温和,夏季不热②B地:冬季寒冷,夏季炎热(2)读两地的降水量柱状图,比较干湿状况①A地:全年湿润②B地:冬季少雨,夏季多雨(3)两地的气候差异:①A地:全年温和湿润②B地: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1.展示世界气候分布图,引出这张图的创造者——柯本,找同学介绍柯本(书62页阅读材料)2.继续观察世界气候分布图(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第一章五带的划分相关知识,从纬度的层面分析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教材65页活动题1)如果把温带中靠近热带的地方称为亚热带,亚热带的气候: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
世界的气候教学教案

世界的气候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候的定义和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气候变化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气候的定义和重要性2.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3. 气候的形成因素4. 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5. 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2. 教学难点:气候的形成因素,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气候的重要性。
2. 运用地图教学法,展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3. 采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
4. 利用多媒体教学法,形象地展示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5.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气候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气候的重要性。
2. 展示地图:展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图,让学生直观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
3. 讲解气候类型:详细讲解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4. 探讨气候变化:介绍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引导学生了解气候变化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总结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气候类型和气候变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气候调查,了解当地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2. 开展气候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对气候变化的兴趣。
3. 邀请气象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七、课后作业1. 绘制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图。
2. 写一篇关于气候变化对生活环境影响的小论文。
3. 调查身边人的气候变化观,总结他们的看法和建议。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调整教学难度。
地理《世界的气候》教案设计

地理《世界的气候》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气候的定义和基本特征;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学会运用气候图标和资料进行分析。
2. 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分析气候形成的原因;运用地图和资料进行气候分布的探究。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气候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内容:1. 气候的定义和基本特征:引入气候的概念,解释气候与天气的区别;描述气候的基本特征,如温度、降水等。
2.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介绍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等;通过地图和实例展示各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
3. 气候形成的原因:解释纬度、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分析不同地区气候形成的具体原因。
三、教学资源:1. 教材:地理教科书《世界的气候》;2. 地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3. 资料:不同气候类型的实例介绍;4.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例引发学生对气候的兴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气候的重要性和特点。
2. 教学内容讲解:使用教材和地图,讲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通过资料和实例,分析气候形成的原因。
3. 探究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小组汇报,分享探究成果。
4.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气候的基本特征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反思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提出环保建议。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2. 探究活动:评估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如分析能力、合作意识等;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评估学生对气候类型和形成原因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设计: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气候问题;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气候现象;运用合作学习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精品教案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差异;了解世界各地区的气候差异;能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分析气候与天气的差异;分析气候的两个要素。
3、通过总结气候特点,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
教学重点世界主要气候的类型及分布(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上分别说明)。
教学难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教学方法讲述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探讨法教学准备1、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景观图片若干2、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3、世界地形图4、分布在热带、温带、寒带的气候类型表格,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表格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几幅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自然景观图片)师问:从以上几幅图片中,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它们自然景观的差异吗?生答:气候。
过渡:气候不同,自然景观就有差异。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世界的气候,首先了解什么是气候。
[新课教学](板书)第四节世界的气候一、天气与气候任何一个地区,天气是经常变化的,那么气候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天气与气候。
(板书)1.天气与气候的差异(板书)天气是经常变化的,持续时间短;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师问:人们描述天气,关注的时间是一天,常用到气温、降水、风、云、雾等要素,从图3.22中看,人们描述气候,关注的时间是多长呢?生答:一年或更长时间。
师问:人们描述气候,一般注意哪两个要素?生答:气温和降水。
师小结:人们描述气候的时间,一般是一年或更长时间,主要关注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
(板书)2. 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要素过渡:在前面两节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世界上气温和降水的地区差异很大,而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因此,世界气候在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地区差异很大的影响下,而更加复杂多样,地区差异大。
师问:那么世界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它们分布在什么地方呢?(板书)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活动:将学生分六组,分别思考主要分布在热带、温带、寒带以及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
世界的气候教学教案

世界的气候教学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气候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掌握气候与天气的区别。
教学内容:1. 气候的定义和特点。
2. 气候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 气候与天气的区别。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天气和气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气候的定义和特点。
3. 引导学生思考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4. 讲解气候与天气的区别。
第二章:气候类型教学目标:1. 了解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
2. 掌握各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
教学内容:1. 热带雨林气候。
2. 热带草原气候。
3. 热带沙漠气候。
4. 温带海洋性气候。
5. 温带大陆性气候。
6. 寒带气候。
教学活动:1. 讲解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和分布。
2. 讲解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和分布。
3. 讲解热带沙漠气候的特点和分布。
4. 讲解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和分布。
5. 讲解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和分布。
6. 讲解寒带气候的特点和分布。
第三章:气候形成的原因教学目标:1. 了解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
2. 掌握地球运动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2.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3. 海洋和陆地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活动:1. 讲解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2. 讲解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3. 讲解海洋和陆地对气候的影响。
第四章:气候变化教学目标:1. 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
2. 掌握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教学内容:1. 自然因素引起的气候变化。
2. 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3. 气候变化对环境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活动:1. 讲解自然因素引起的气候变化。
2. 讲解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3. 讨论气候变化对环境和生活的影响。
第五章:气候与人类活动教学目标:1. 了解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掌握人类如何适应和改变气候。
教学内容:1.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2. 气候对工业的影响。
3. 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4. 人类如何适应和改变气候。
教学活动:1. 讲解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地理世界的气候教案

地理世界的气候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发言致辞、自我鉴定、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self-evaluation,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text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地理世界的气候教案地理世界的气候教案(精选1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案(兴文县香山中学王仁琴)【学生情况分析】本节课内容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所以学生非常感兴趣。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的知识,并了解世界的气温和降水的分布。
那么,学生很容易会产生质疑:气温和降水的分布与当地的环境有什么关系呢?而本节课的内容恰好承接这个问题,并做出了回答:世界的气候。
另外,学生在了解了世界的气候以后,再来学习其他的地理知识就会变得很容易了。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重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气温和降水的分布与当地的环境有什么关系。
3、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方面说出其对气候的影响。
4、能从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世界气候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能用生活中的实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认识到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收集并分析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通过能力。
4、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气候的学习,认识到气候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应该充分利用气候资料分析。
2、通过讨论,关注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及防治措施,进而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在世界气候分布上说出图中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气温和降水的分布与当地的环境有什么关系,提高环保意识,珍爱生命。
[教学过程]第 1 课时[导入新课]世界的气候千差万别,热的地方可以在石头上烙大饼,冷的地方呼出的气可以变成冰,干旱的地方近百年享受不到滴水之恩,湿润的地方天天都下雨。
世界上的气候为什么有这么大差别呢?我们今天就来共同探讨其中的奥秘。
[板书]:一、气候的地区差异、[板书]:1、天与气气候区别: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的大气状况,天气是时刻变化的;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人们描述天气,关注的时间是一天,常用阴晴、风雨、冷热、气温和降水等描述。
人们描述气候,关注的时间是多年,一般只用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
【阅读】:课本P62页第一自然段。
【板书】: 2、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板书】:3、家乡宜宾地区的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阅读】:课本P62页“阅读材料”《柯本和他的气候分类法》。
【板书】:4、气候的类型、特点、分布。
【阅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图3·28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读图分析,认识某一种气候的分布、特点,并养成一定的读图、用图、析图的能力。
归纳得出:(1)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附近,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非洲、南美洲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特点是全年高温,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
(3)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大陆内部,特点是全年炎热干燥。
(4)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南部的印度半岛、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特点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之分。
(5)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北纬250——350温带大陆的东岸,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6)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50——550温带大陆的东岸,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练习巩固:(略)第 2 课时(7)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温带大陆的内部及北极圈地区,特点是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
(8)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温带大陆的西岸,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温润。
(9)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温带大陆的西岸,特点是全年温和湿润。
(10)寒带气候:分布在南极大陆和北冰洋沿岸,特征是全年严寒。
(11)高原山地气候:分布在我国的青藏高原、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等地区,特征是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阅读】:按图3·25提示的方法,比较图3·26中温带大陆西岸的A地与大陆东岸的B地的气候差异。
完成课本P63页“活动”题,分析归纳得出:A地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60C左右,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在200C左右,1月至12月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四全年温和湿润。
B地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40C左右,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在260C 左右,降水集中在7、8月分,集中在夏季。
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过渡】:虽然世界的气候多种多样,但是它们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
【阅读】:课本P64页第1、2自然段。
【板书】: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读图】: 教材P65页图3·28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认识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
【板书】: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1)、由赤道地区到极地地区,有规律地分布着热带的、亚热带的、温带的和寒带的气候。
(2)、热带的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寒带的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极圈内,亚热带和温带气候大致分布在北回归线与北极圈、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
完成教材P65页“活动”1、2题。
1、找出主要分布在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气候类型,并填在下表中。
2、找出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东岸、内陆、西岸的气候类型,并填在下表中。
第 3 课时[导入]在前两节,我们已经学习过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它们因此也成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阅读]:课本P66页第1、2、3、4自然段。
[板书]: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纬度位置:纬度不同,所接受到的太阳光热不同。
一般来说,纬度低,接受太阳光热多,气温就高;纬度高,接受太阳光热少,气温就低。
(阅读教材P66页第二自然段)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66页图3.29中的A图和B图,完成“活动”2题。
A地区全年高温多雨;B地区全年严寒,降水少。
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不同。
A地位于低纬,接受太阳光热多,气温就高;B地位于高纬,接受太阳光热少,气温就低。
(2)海陆位置:一般情况下,距海近,降水多,一日或一年中的气温变化幅度小;距海远,降水少,一日或一年中的气温变化幅度大。
(阅读教材P66页第三自然段)例如,受海陆位置的影响,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大陆东岸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西岸是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内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3)地形因素:地势高,气温低;地势低,气温高;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引导学生读图3·30 “山地对降水的影响”,完成教材P67页“活动”3题。
读图分析得出:山地A坡降水多,因为A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
(4)洋流: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例如:南回归线穿过的澳大利亚大陆东海岸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受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西海岸是热带沙漠气候(受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
让学生互相讨论教材P66页“活动”1题,作出回答。
(1)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
(地形因素)。
(2)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
(纬度位置)。
(3)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
(海陆位置)。
四、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阅读】:课本P67页第一自然段。
【板书】:1、气候对人们穿着的影响。
气候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例如,生活在热带的人们,一年四季只穿单衣;生活在寒带的人们,一年四季都要穿厚厚的衣服;生活在温带的人们,穿衣服的多少要随季节变化。
[阅读]:课本P67页第2自然段。
【板书】:2、气候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显著。
农作物的生长,都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水分,不同的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条件不同,所以,同一种农作物,在有的地区生长很好,在有的地区生长不良,在有的地区根本不能生长。
(阅读P67页“阅读材料”<水稻种植与气候>)。
【阅读】:课本P67页第3自然段。
【板书】:3、气候对植被的影响。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P68页“活动”1题。
解释原因:人类活动要符合自然规律,不同地区因气候条件不同,植被不同,因此,不能简单地将一地的树木移栽到其他地区。
第一个同学的家乡是温带季风气候,是温带落叶阔叶林;第二个同学的家乡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4、气候与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分为:(1)地质灾害:包括地震、火山爆发、滑坡、泥石流等;(2)气象灾害:包括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
完成课本P68页“活动”2题。
这是因为:自然灾害是对人类危害而言,同样等级的灾害在南方人口密集或经济发达的地区造成的损失大,在人口稀疏或经济落后的地区造成的损失小。
四、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的影响。
【阅读】:课本P68页“气候变暖”。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P68页“活动”3题。
(1)、危害:气温升高,会使极地地区冰雪融化,引起全球海平面上升。
如果海平面不断上升,沿海低地地区可能被淹没。
(2)、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二氧化碳对大气有保温作用。
人类一方面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另一方面,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结果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气温也就随着升高。
(3)、措施:①、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少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采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地热能等新能源;②、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保护森林,扩大森林面积。
③、努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因为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污染物随大气环流漂流到全球各地,是不受国界限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