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概论(简答)
大学法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大学法学概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44288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4c.png)
大学法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学研究的对象是()。
A. 法律现象B. 法律规范C. 法律制度D. 法律关系2. 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包括()。
A. 法律概念B. 法律原则C. 法律规则D. 以上都是3. 以下哪项不属于法律关系的内容?()A. 法律权利B. 法律义务C. 法律制裁D. 法律事实4. 法律效力的来源是()。
A. 法律规范B. 法律制度C. 法律关系D. 法律制裁5. 法律解释的方法包括()。
A. 文义解释B. 系统解释C. 目的解释D. 以上都是6. 法律适用的原则包括()。
A. 法律优先B. 法律统一C. 法律公正D. 以上都是7. 法律效力的分类包括()。
A. 空间效力B. 时间效力C. 对象效力D. 以上都是8. 以下哪项不属于法律适用的主体?()A. 国家机关B. 社会团体C. 个人D. 非法组织9. 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级包括()。
A. 宪法B. 法律C. 行政法规D. 以上都是10. 法律解释的主体包括()。
A. 立法机关B. 司法机关C. 行政机关D. 以上都是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法律规范的类型包括()。
A. 强制性规范B. 任意性规范C. 授权性规范D. 禁止性规范2. 法律关系的特点包括()。
A. 法律性B. 社会性C. 规范性D. 强制性3. 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包括()。
A. 法律优先原则B. 法律统一原则C. 法律公正原则D. 法律平等原则4. 法律解释的类型包括()。
A. 立法解释B. 司法解释C. 行政解释D. 学理解释5. 法律效力的分类包括()。
A. 空间效力B. 时间效力C. 对象效力D. 内容效力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
2. 法律关系与法律规范有何区别?3. 法律效力的来源是什么?4. 法律解释的方法有哪些?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法律适用的原则及其意义。
法学概论简答题
![法学概论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f895ebcbaf45b307e97197ed.png)
00040法学概论简答题(共9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渊源(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国务院的部门规章(5)军事法规和地方规章(6)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7)特别行政区的单行经济法规(8)特别行政区的法律(9)经济特区的单行经济法规(10)国家认可的习惯(11)国际条约和国际惯性2.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法律的空间效力法律的空间效力是指法律在什么地域范围内有约束力。
我国的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除有特殊规定者外,其效力及于我国的全部领域(包括陆地、水域及其领土和上空,还包括延伸意义上的领域,即驻外使馆与领域外的本国船舶和飞机)。
地方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只在其管辖范围内发生效力。
3.简述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的特点以及构成要素。
特点:社会主义法律关系(1)是一种思想关系(意志关系)。
(2)是有社会主义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3)通过人家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获得表现构成要素:主体;客体;内容4.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实施的方式(1)法律的适用。
指被授予专门职权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法定的程序,实现法律对特定社会关系调整的活动(2)法律的遵守。
指一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公民恪守法律的规定,严格依法办事,即守法。
5.简述实现法治必备的条件(1)完善法律体系(2)维护法律的极大权威(3)强化民主法治(4)坚持依法行政(5)保障公正司法(6)搞好法律监督6.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1)在内容上,宪法的内容是关于国家制定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如国家性质、社会的经济制度等,这些问题都是国家生活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2)在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效力。
它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一切普通法律的规定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3)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通常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7.简述我国的分配制度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指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法学概论名词解释、简答
![法学概论名词解释、简答](https://img.taocdn.com/s3/m/c07d77d6b4daa58da1114a52.png)
法学概论名词解释、简答一、名词解释题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或称社会主义立法,是指社会主义国家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的活动。
法律汇编就是按照现行规范性文件所属的法律部门、颁布的年代或其他分类方法,分门别类地加以编排,并汇成书册,而不改变法律规范的内容。
法律汇编属于技术性工作,不是立法工作。
这项工作本身也不具有任何法律上的权威性和约束性。
法律编纂不同于法律汇编。
在法律编纂的过程中,要按照宪法的精神和法制统一的原则,将一个法律部门的所有规范,重新进行审查,从内容上加以整理,或增删或修改,然后编纂成为一部结构严密、规范之间协调统一、内容系统完整的法律文件,即法典。
法律编纂包括法律规范的创制、修改、废止等工作。
法律的解释,是指对法律条文的含义和适用条件所作的理解和说明。
立法解释,是指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对法律所作的解释。
我国宪法规定,解释宪法和法律的权力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
司法解释,是指最高国家审判机关即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国家检察机关即最高人民检察院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对具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
行政解释,是指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即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对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的其他如何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所作的解释。
违法是指违反法律的规定,依法依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
其中有的是同法律规范的要求相对产的行为,有的是超越法律规范允许范围的行为。
法律责任是指由违法行为引起的依法所应承担的带有强制性的责任。
那些能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情况,叫作法律事实。
社会主义民主,即人民民主,就是全体人民真正享有各项公民权利,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的一种国家制度。
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是无产阶级法律观点的总和,它包括人们对法律的基本看法,对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人们行为合法性的评价,也包括人们关于法律的知识和修养等。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的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法学概论复习简答题
![法学概论复习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30b79e4ea2161479171128e0.png)
简答题:?1.简述法的定义与特征?答:定义:法是指由专门机关抽空或认可的以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具有普遍效力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体系。
?特征:(1)法是由国家专门机关创制的行为规范;(2)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的社会规范;(3)法是具有普遍性的行为规范;(4)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2.简述法的作用?答:概念:法对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各种影响。
根据法所作用的对象,可将法的作用分为法的规范作用和法的社会作用.(1)法的规范作用是指法为一种行为规范对人们的行为发生的各种影响。
包括指引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强制作用;教育作用。
(2)法的社会作用指法通过对人们行为的调整而对社会生活所带来的影响。
包括维护阶级统治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3.简述法与道德的关系?答:法与道德是人类社会中两种重要的行为规范,同属社会上层建筑。
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区别。
法与道德的联系:(1)法与道德同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具有规范性。
(2)法与道德在内容上都具有一定的重合性。
(3)两者在功能上具有互补性,法律调整与道德调整互有优势,互相推进。
法与道德的区别:(1)两者产生的时间和条件不同。
法律的产生明显晚于道德,法律的产生同道德相比较需要有特殊的条件。
(2)两者的制定机关和程序不同。
法律是由国家立法机关通过法定程序制定和认可的,而道德是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的,并没有特别的制定机关和制定程序。
(3)两者的内容与调整方式有着较大的差异。
法的内容注重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而道德则过分强调行为人的义务。
法通过法律规范调整行为人的行为从而达到调整社会关系的目的,而道德则不仅调整行为人的)两者调整的范围不尽相同。
一般而4(外在行为,而且还调整行为人的内心动机。
.言,道德调整的领域要广于法律调整的领域。
(5)两者的制裁方式不同。
法律对违反法律义务的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并有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现,而道德对违反义务的行为并没有规定相应的责任方式与制裁手段,只能依靠行为人的自觉遵守与社会舆论的谴责。
法学概论简答
![法学概论简答](https://img.taocdn.com/s3/m/78fa530fa6c30c2259019ef3.png)
简答:1.法学与经济学的关系:①法律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决定的,同事法律对经济起着能动的反作用;②法律通过巩固或破坏经济基础来推动或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法学与社会学的关系:①法学与社会学存在相互联系和相互交错的关系;②法学研究的法律是作为社会现象的一部分来研究,社会学要通过法律来研究社会;3.法的基本特征:①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②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③法规定了权利和义务;④法的实现有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⑤法具有普遍性和可塑性;4.法的阶级本质:①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②法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意志;③法的性质和内容具有物质制约性;5.法的基本作用的分类:①法的规范职能:是指法对主体行为的调控、影响和作用;②法的社会职能:是指法对社会关系的确认、调整和保护的功能;6.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一致性和区别:(1)一致性: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都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都受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制约,同时都反映和作用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2)区别:①社会主义法是由社会主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主义道德是由社会主义舆论确立的;②社会主义法的的表现形式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或国家认可的习惯,而社会主义道德表现为一般社会意志,存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舆论之中;③社会主义法着重要求的是人们的外部行为及其后果,而社会主义道德着重要求的是人们的内心世界的善良和高尚;7.法治、人治和德治的关系:8.我国宪法的特征:①我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②我国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③我国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保障书;?9.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特征:①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是对人民民主和对敌人专政的有机结合;②工人阶级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力量;③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④爱国统一战线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特征;10.我国的国家形式:即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①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11.我国的国家机构体系:①人大常委会对人大负责,报告工作,接受监督;②国家主席不参与行政工作,不对全国人大负行政责任;③国务院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报告工作;④军委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不报告工作;⑤最高法院和检察院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报告工作;12.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有法必依,无法不为)①行政合法原则;②行政合理原则;③程序正当原则;④高效便民原则;⑤诚实守信原则;13.法人的概念和特征:(1)概念: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学概论cat简答
![法学概论cat简答](https://img.taocdn.com/s3/m/40dcd90aba1aa8114431d915.png)
1、简述法的定义和特征(1)法是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或者认可的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具有普遍约束力并且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体系。
(2)特征1)国家性2)权利义务为核心内容3)普遍性和强制性2、简述法的作用(1)法的规范作用:包括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强制(2)法的社会作用:包括维护阶级统治、执行公共事务3、简述法与道德的关系(1)联系:都属于上层建筑;有一定的重合性;一定的互补性。
(2)区别点产生时间和条件;制定机关和程序;内容与调整方式;调整范围;制裁方式4、简述政策与法的关系(1)联系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法是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保障(2)区别制定机关与制定程序;规范形式5、简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与职权(1)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2)职权立法权;人事任免权;重大问题决定权;监督权;罢免权;其他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宗教信仰自由权;人身自由;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权;经济社会权;文化教育权、特定主体权、华侨、归侨、侨眷权7、简述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1)行政法所调整的具有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内容的行政关系。
(2)特征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双方地位不平等;双方权利义务预先设定;争议的解决比较特殊。
8、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种类?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的、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其他。
9、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起诉应当符合哪些条件?P273答:原告是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10、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种类有哪些?答: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
11、什么是刑事强制措施?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强制措施有哪些?P286答: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是指侦查、检察和审判机关为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采取的在一定期限内暂时限制或剥夺其人身自由的法定强制措施。
法学概论(简答题)
![法学概论(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fac8b492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4d.png)
法学概论(简答题)
法学概论是法学领域的入门课程,旨在介绍基本的法律原则和概念。
本文将回答几个与法学概论相关的简答题。
1. 什么是法学概论?
法学概论是一门介绍法学基本概念和法律制度的课程。
它包括了法律的起源、法律的分类、法律的性质和目的等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对法学的基础认识。
2. 法学概论的研究意义是什么?
法学概论的研究使学生了解法律是如何形成和运作的,以及法律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
它培养了学生对法律的敏感性和意识,为后续法学专业课程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法学概论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法学概论的基本内容包括:
- 法律的起源和发展;
- 法律的分类和层级;
- 法律的性质和功能;
- 法律的目的和原则;
- 法律的适用和解释方法;
- 法律与伦理道德的关系等。
4. 法学概论与其他法学专业课程的关系是什么?
法学概论是法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与其他法学专业课程有密切的关系。
它为其他法学专业课程提供了概念和理论框架,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法律问题,并为进一步的研究和研究提供了基础。
5. 研究法学概论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研究法学概论需要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 对法律问题的兴趣和热情;
- 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 较强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能力;
- 自主研究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以上是对几个与法学概论相关的简答题的回答。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法学概论简答题
![法学概论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faa75379a417866fb84a8e93.png)
法学概论简答题:1、简述宪法的基本特征:1.宪法所规定的内容与普通法律不同,2.宪法的法律效力与普通法律不同,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与普通法律不同。
2、在行政诉讼中被告在承担举证责任时应遵循哪些规则:A.被告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举期限是在怀到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
被告因不可抗力或者客观上不能控制的其他正当事由,不能在法定的举证期限内提供证据的,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延期提供证据的书面申请。
人民法院准许延期提供的,被告应当在正当事由消除后10日内提供证据。
B。
被告向人民法院举证的范围不仅包括被告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的事实依据,还包括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即法律依据。
C。
被告在法定期限内或者人民法院准许延期的举证期限内不提供或无理由逾期提供证据、依据的,视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没有相应的证据。
3、简述民法的基本原则:A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
B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
C保护合法民事权利和利益原则。
D遵守国家法律和政策原则。
F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4、简述行政复议的概念和特征:行政复议,是指行政管理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管理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有权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受理申请的复议机关依法照法定程序,对引起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活动。
他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行政复议的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必须是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2.行政复印议机关必须是依法有权对具体行政管理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行政机关。
3.行政复议以行政相对人在法定期限内向复议机关提出申请为前提条件。
4.行政复议原则上不适用调解。
5、简述犯罪的特征:1.犯罪是危害我国社会主义关系的行为,具体社会危害性。
2.犯罪是触犯刑法规定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
3.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具有应受惩罚性。
6、合同有哪些担保方式?各自的含义如何?1.合同的担保有以下5种方式:1.保证,为保证合同履行,保证人向债权人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承担履行债条的义条。
法学概论的试题及答案
![法学概论的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83feb2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81.png)
法学概论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法学的基本功能包括()。
A. 规范行为B. 解决纠纷C. 维护秩序D. 所有以上答案:D2. 下列哪个原则不属于罗马法的基本原则?()。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契约自由C. 无罪不罚D. 集体责任答案:D3. 刑法的主要目的是()。
A. 惩罚犯罪B. 预防犯罪C. 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D. 所有以上答案:D4. 民法调整的是()。
A. 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B. 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C.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D.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答案:A5. 宪法是国家的()。
A. 根本大法B. 普通法律C. 行政法规D. 司法解释答案:A二、填空题1. 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主体、客体、内容2. 在我国,__________是最高的权力机关。
答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 法律规范的效力层次从高到低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宪法、法律、行政法规4. 刑事责任的基本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适用法律人人平等5. 民法中的物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三、简答题1. 简述法律的起源及其发展。
答案:法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的习俗和宗教规范。
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逐渐从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形成了不同的法律体系。
在封建社会,法律主要体现为君主的意志和特权。
进入现代社会后,法律强调民主原则和法治精神,旨在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2. 阐述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
答案: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包括法律的普遍适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政府权力的法律制约以及司法独立。
在法治国家中,法律是治国的基本手段,所有的行为和决策都必须有法律依据,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由法律明确规定,政府及其公职人员必须依法行政,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保障法律的公正实施。
法学概论试题库及答案
![法学概论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6a1a0d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c5.png)
法学概论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法学的研究对象是()A. 社会行为B. 社会问题C. 社会现象D. 社会规范2. 法学方法包括()A. 归纳法B. 演绎法C. 比较法D. 实证法3. 法理学主要研究()A. 法的概念B. 法的效力C. 法的目的D. 法的根源4. 法学的理论来源包括()A. 社会学B. 哲学C. 政治学D. 经济学5. 法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A. 实证研究方法与理论研究方法B. 定性研究方法与定量研究方法C. 理论研究方法与应用研究方法D. 实证研究方法与实践研究方法二、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法学概论的研究内容。
2. 解释法学的范畴和特点。
3. 什么是法律哲学?其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4. 请解释法学方法的含义,并列举几种常见的法学方法。
5. 试述法学的理论来源及其对法学研究的意义。
三、论述题请从法学的定义、范畴、研究方法、理论来源等方面,论述法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对社会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D. 社会规范2. A. 归纳法、B. 演绎法、C. 比较法3. C. 法的目的4. A. 社会学、B. 哲学、C. 政治学5. A. 实证研究方法与理论研究方法二、简答题1. 法学概论是研究法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法学的定义、范畴、方法、理论来源等。
它主要研究法是什么,法的本质是什么,法的产生、实施和作用等问题。
2. 法学的范畴包括法的概念、法的体系、法的原理和法的操作等。
其特点包括科学性、实践性、系统性和社会性。
3. 法律哲学是研究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价值的学科。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法的概念、法的分类、法的本质、法的价值和法的发展等。
4. 法学方法是指研究法学问题时所采用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常见的法学方法包括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历史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等。
5. 法学的理论来源主要有社会学、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
这些学科为法学提供了研究思想和方法,促使法学不断深化和发展。
《法学概论》期末考试简答题2
![《法学概论》期末考试简答题2](https://img.taocdn.com/s3/m/92116aa0284ac850ad0242d2.png)
法学概论简答题:(21~23题供老师参考)1、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第一,有法可依;第二,有法必依;第三,执法必严;第四,违法必究。
2、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相互关系是什么?答: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民主与法制是互相依存,相辅相成的。
第一,社会主义的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第二,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确认和保障。
3、依法治国的必要性是什么?答:第一,依法治国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第二,依法治国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实现国家政治制度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需要;第三,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
总之,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法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4、实现依法治国的必备条件有哪些?答:实现法治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有:a,维护法律的伟大权威;b,完善法律体系;c,强化民主法治;d,坚持依法行政;e,保障公正司法;f,搞好法律监督。
5、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制有什么重要的作用?答:社会主义国家法制的健全与否,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人民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水平,首先,没有立法的愿望和动机,就不会有立法的活动;其次,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对于社会主义法律的执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再次,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对于社会主义法律的遵守,作用尤为重要。
6、国际法的概念及其渊源是什么?答:概念:国际法即国际公法,旧称“国际公法”。
主要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
渊源:指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具体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
7、国际组织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a,国际组织是国家之间的组织,而不是凌驾于国家之上的组织;b,国际组织的参加者组要是国家,国际组织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得有任何的歧视;d,国际组织是以多边条约为基础而建立的。
国际组织的机构职权范围,议事程序及成员国的权利义务都应以这种创建文件为根据。
法学概论简答范文
![法学概论简答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e06b8bb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6a.png)
法学概论简答范文法学概论是法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研究法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法学的发展历程等。
通过学习法学概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的本质、了解法律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并为后续学习深入各个法学专业提供了基础。
法学概论由法律哲学、法理学、法律社会学、法律史及比较法五个主要部分组成。
在法学概论中,首先学习法律哲学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法律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法律的根本任务、目标及其与社会的关系。
其次,学习法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如法律规范、法律权利、法律义务等,以及法律逻辑和论证方法等。
在学习法学概论的过程中,也会接触到法律社会学的内容。
法律社会学主要研究法律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包括法律的社会功能、法律的社会效果、法律的社会控制等方面。
通过学习法律社会学,可以了解法律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为后续的法律实务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此外,学习法学概论还需要了解法律史。
通过学习法律史,可以了解法律的发展历程、法律的演变和变革、法律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等内容。
同时,通过对比法律史,可以更好地理解今天的法律制度,从历史的角度审视法律的功能和作用。
最后,学习法学概论还需要学习比较法。
比较法是研究不同国家或地区法律制度的异同、相互影响等方面的学科。
通过学习比较法,可以了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制度,发现其中的共性和差异,为制定和改进自己国家的法律制度提供参考。
总体而言,法学概论是法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学习法学概论可以了解法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原则以及法学的发展历程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法学概论,可以为后续学习深入各个法学专业提供基础,同时也为从事法律实务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法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法学概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d68031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66.png)
法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法律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A. 公平正义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 法律的权威性D. 个人利益至上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法律效力的来源?A. 国家强制力B. 社会公认C. 法律的合理性D. 法律的普遍性3. 根据法律的适用范围,可以将法律分为哪两类?A. 国内法和国际法B. 公法和私法C. 普通法和特别法D. 法律和法规4. 法律关系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哪项?A. 法律主体B. 法律客体C. 法律行为D. 所有上述选项5.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法律解释的方法?A. 文本解释B. 系统解释C. 目的解释D. 个人解释6. 法律制裁的类型包括以下哪项?A. 刑事制裁B. 民事制裁C. 行政制裁D. 所有上述选项7.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法律行为的分类?A. 单方行为B. 双方行为C. 多方行为D. 非法律行为8. 法律的制定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哪个步骤?A. 起草、审议、表决、公布B. 起草、讨论、表决、实施C. 讨论、审议、表决、起草D. 起草、审议、实施、公布9. 法律效力的终止通常由以下哪个原因引起?A. 法律的废止B. 法律的修改C. 法律的解释D. 法律的适用10.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法律适用的原则?A. 法律的统一性B. 法律的连续性C. 法律的稳定性D. 法律的随意性答案:1.D 2.D 3.C 4.D 5.D 6.D 7.D 8.A 9.A 10.D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法律的三个基本特征。
答:法律的三个基本特征包括:法律的规范性,即法律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的功能;法律的强制性,即法律具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的普遍性,即法律对所有人都具有约束力。
2. 什么是法律关系?请简述其构成要素。
答:法律关系是指在法律规范下,法律主体之间因法律行为或法律规定而产生的特定权利和义务关系。
其构成要素包括:法律主体、法律客体、法律内容(权利和义务)。
最新电大法学概论简答题(必过)
![最新电大法学概论简答题(必过)](https://img.taocdn.com/s3/m/38ce9c2858fb770bf78a5589.png)
1.法的规范作用及内容?答:法的规范作用是指法作为一种特殊社会规范自身所具有的、对人们的行为发生影响的性能。
主要内容:指引工作,评价作用,预测作用,强制作用,教育作用。
2、行政诉讼法规定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案件有哪些?答: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2、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任命.3、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4、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3、简述我国刑法关于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划分?答: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的规定,我国刑事责任年龄的具体划分是:1、绝对不负责任年龄阶段,按照刑法第17条的规定,不满14周岁属于绝对不负刑事责任时期。
2,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按照刑法第17条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这个年龄阶段是相对负刑事责任时期。
但犯罪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等8种犯罪行为的例外。
3、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按照刑法第17条的规定,凡是年满16周岁的人实施危害社会行为构成犯罪的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4、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有哪些?答:1、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2、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进行防卫;3、防卫的目的必须是为了保护合法权利免受不法侵害;4、防卫行为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5、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不要限度造成重大伤害。
5、简述人民法院宣告失踪的条件及法律后果。
答:宣告失踪应当符合以下条件:第一,自然人下明满两年;第二,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第三,由人民法院宣告失踪。
人民法院宣告失踪的法律后果:财产由其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后者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后朋友代管。
代管有争议的,没有以上规定的人或者以上规定的人无能力代替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人代管。
失踪人所欠税款、债务、和应付的其他费用,由代替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
6、简述合同的一般条款。
答:合同一般包括以下条款:1、当事人的名称或姓名及住所;2、标的、3、数量、4、质量、5、价款或者报酬、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7、违约责任、8、解决争议的方式。
法学概论综合练习名词解释和简答
![法学概论综合练习名词解释和简答](https://img.taocdn.com/s3/m/3a9b7c305acfa1c7ab00cc21.png)
二、简答题:
1、公民与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的区别?
答: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是平等的,而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因公民的年龄、智力和精神状况有所差异具体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三种。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法人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法人成立,终于法人消灭。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法人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或资格。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同时开始,同时终止。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范围一致,但前者不能超越后者限定的范围,任何超出法人权利能力的行为都不认为是法人的合法行为。
一种继承作为。
4、犯罪构成:
就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的一切客观
和主观要件的总和。
5、代理:
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以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实施的法律效果直接归属
被代理人的行为以及相应的法律制度。
二、简答题:
1、简述法与xx的关系?
答:
道德与法律具有一致性。它们都表现为社会的行为规范,二者互相渗透,相辅相成。
3、(略)
答:
本案中甲是主犯,乙、丁是从犯,丙是协从犯。
4、(略)
答:1.7万元属于黄某与陆某间的夫妻共同财产,应先予以分割,陆某取得0.85万元,剩余的0.85万元由陆某、黄甲、陆乙各自继承三分之一
综合练习一
一、名词解释:
1、法律:
广义的法律是指法的整体,即国家制定认可的并心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
xx的总和。
2、紧急避险: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
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称为紧急避险,不负刑事责任。
法学概论简答题
![法学概论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5c2f377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9c.png)
1.法的概念及其功能(1)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体系。
(2)功能:①法的规范功能可分为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四种。
②法的社会功能。
主要涉及三个领域和两个方面,三个领域即社会经济生活领域、政治生活领域和思想文化生活领域,两个方面即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
2.马克思主义法学对法的本质的界定(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是被提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的意志。
(3)法的内容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3.法对效率的促进(1)法律通过确认和维护生产者的基本权利,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提高社会整体的生产效率。
(2)法律通过确认、保护和创造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模式,提高社会整体的生产效率。
(3)法律通过承认和保护知识产权,持续解放和发展科学技术,进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4)法律通过制度创新,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交易费用,间接实现效率的提高。
4.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1)有法可依。
(2)有法必依。
(3)执法必严。
(4)违法必究。
5.公民的基本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依法纳税。
6.宪法实施的保障(1)政治保障,是宪法实施的根本保障。
(2)法律保障。
(3)组织保障。
(4)群众保障。
7.犯罪的基本特征(1)社会危害性。
(2)刑事违法性。
(3)应受处罚性的行为。
8.犯罪预备的要件(1)构造犯罪预备须有行为在先。
(2)犯罪预备限于开始着手犯罪之前。
(3)导致停止的因素应超出行为人的意志范围。
9.犯罪中止的特征(1)从犯罪中止的时间角度考虑,以实施犯罪行为为界限,中止必须发生在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之中,直至产生实害结果,当然,不排除在犯罪预备过程中中止。
(2)中止的成立要求行为人在主观上出于自发的心理,中断犯罪意图。
法学概论的试题及答案
![法学概论的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50c17b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18.png)
法学概论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法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法律条文B. 法律实践C. 法律制度D. 法律思想和法律规范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法学研究的主要方法?A. 比较研究B. 历史研究C. 实证研究D. 哲学思辨答案:D3. 法学的分类包括哪些?A. 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B. 国内法学和国际法学C. 公法学和私法学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4. 法学概论是法学教育中的________课程,它为学生提供了对法律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全面了解。
答案:基础;基本理念;基本框架5. 法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法律规范、法律关系和________。
答案:法律实践三、简答题6. 简述法学概论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
答案:法学概论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的基本功能,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法律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7. 阐述法律规范与法律关系的区别。
答案: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
法律关系则是指在法律规范的基础上,人们之间因法律行为而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法律规范是抽象的规则,而法律关系是具体的社会关系。
四、论述题8. 论述法学概论在法律教育中的重要性。
答案:法学概论在法律教育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法律的视角。
通过学习法学概论,学生可以掌握法律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功能,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培养法律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此外,法学概论还有助于学生建立起对法律的尊重和信仰,为将来从事法律职业或在其他领域中运用法律知识打下基础。
9. 论述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答案:法律与道德是社会规范的两种重要形式,它们在维护社会秩序和规范人们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强制性规范,具有明确的法律效力和强制执行力。
道德则是社会成员基于共同价值观形成的非强制性行为准则。
法律与道德在很多方面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补充的。
法学概论考试资料(简答题)
![法学概论考试资料(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493693c3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1d.png)
法学概论(简答题)一、简答法的定义与特征。
答:定义:法是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或者认可的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具有普遍约束力并且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体系。
特征:1、法是由国家专门机关创制的行为规范。
2、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的社会规范。
3、法是具有普遍性的行为规范。
4、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二、简述法的作用。
答:法的规范作用是指法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对人们的行为所产生的各种影响。
1、指引作用。
2、评价作用。
3、预测作用。
4、强制作用。
5、教育作用。
三、简述法与道德的关系。
答:法与道德是人类社会中两种重要的行为规范,同属社会上层建筑。
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区别:(一)法与道德的联系:1、法与道德同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具有规范性。
2、法与道德在内容上都具有一定的重合性。
任何社会的法律必然或多或少地反映了该社会占主导地位的道德观念,许多法律义务是由道德义务演变而来的。
3、两者在功能上具有互补性,法律调整与道德调整互有优势,互相推进。
社会道德水平的整体提高将有助于法律秩序的形成,法的运行将更加顺畅,而法的实施反过来有助于传播道德,加强人们的道德观念。
(二)法与道德的区别:1、两者的产生时间和产生条件不同。
2、两者的制定机关和制定程序不同。
3、两者的内容与调整方式有着较大的差异。
4、两者调整的范围不尽相同。
5、两者的制裁方式不同。
四、简述法与政策的关系。
答:根据政策的制定机关不同,可将政策分为政党政策与国家政策。
政策同法一样,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区别。
(一)法与政策的联系:1、在思想内容上,政策与法是一种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2、法律是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重要保障。
(二)法与政策的区别:1、两者的制定机关与制定的程序不同。
2、两者的规范形式不同。
五、简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与职权。
答:(一)性质:中化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法律原则的功能
(1)对法律创制的作用:
①法的原则直接决定了法律制度的基本性质、基本内容和基本价值倾向。
?
②法律原则是法律制度内部协调统一的重要保障。
③法律原则对法制改革具有指导作用。
?(2)在法律适用过程中的作用:
①指导法律解释和法律作用。
?
②补充法律漏洞,强化法律的调控能力。
③限定自由裁量权的合理作用。
2、简述行政复议的特征
(1)行政复议以行政相对方的申请为前提。
(2)行政复议权只能由法定机关行使。
(3)行政复议的审查对象是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同时附带审查部分抽象行政行为。
3、简述犯罪构成的意义
犯罪构成作为法律规定,对刑事司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犯罪构成为区分罪与非罪提供了法律标准。
犯罪构成为区分一罪与数罪提供了法律依据。
犯罪构成为区分重罪与轻罪提供了法律依据。
4、简述民事代理的种类
民事代理一般可分为委托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三类。
1.委托代理
委托授权为不要式行为。
书面的委托形式是授权委托书。
委托书授权不明的,被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2.法定代理
《民法通则》第十四条、第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3.指定代理
按照人民法院或者有权机关的指定而产生的代理,为指定代理。
在没有法定代理人和委托代理人的情况下,人民法院或者有权机关可以依法为不能亲自处理自己事务的人指定代理人。
在指定代理中,依法被指定为代理人的,如无特殊原因不得拒绝担任。
代理人享有的代理权由人民法院或者指定机关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