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基础知识试题
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a8477df0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e7.png)
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矿泉水C. 氢气D. 蒸馏水2.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A. 光能B. 热能C. 电能D. 机械能3.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参加反应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A. 1:1B. 2:1C. 4:32D. 8:324. 以下哪个是元素的化学符号?A. CO2B. H2OC. OD. NaCl5.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下列哪个选项表示正确的化学计量数?A. 2CO + O2 → 2CO2B. 2H2 + O2 → H2OC. 2H2O → 2H2 + O2D. 2CO2 + 2NaOH → Na2CO3 + H2O答案:1. B 2. B 3. D 4. C 5. 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______,常伴随着______的变化。
答案:生成新物质;能量2.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物A和B的摩尔比是______。
答案:根据具体方程式填写3.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按照______递增排列。
答案:原子序数4. 酸的化学性质包括能使______变色,能与______反应等。
答案:石蕊试液;碱5.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还原剂是______。
答案:获得电子的物质;失去电子的物质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请举例说明。
答案: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无论发生何种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系统总质量保持不变的原理。
例如,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铁的氧化物,反应前后铁和氧气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的铁的氧化物的质量。
2. 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请说明其特点。
答案: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其特点是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反应过程中通常会释放热量。
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 已知某化学反应中,反应物A和B的摩尔质量分别为30g/mol和50g/mol,反应物A和B的摩尔比为1:2,求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
初三化学上册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a830b3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bb.png)
初三化学上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A. 有新物质生成B. 有能量变化C. 有颜色变化D. 有气味变化2.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空气D. 水3. 根据题目所给的选项,正确答案是:A. AB. CC. BD. D4. 根据题目所给的选项,正确答案是:A. AB. CC. BD. D5. 根据题目所给的选项,正确答案是:A. AC. BD. D(以下题目依此类推,共10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化学方程式书写时需要遵循的两个原则是________和________。
2.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指________与________的比值。
3. 根据题目所给的空格,填写正确的答案。
(以下题目依此类推,共5空)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意义。
2. 请解释为什么说水是生命之源,并简述水的化学性质。
四、实验题(每题10分,共20分)1. 描述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并说明注意事项。
2. 根据题目所给的实验材料和条件,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酸的性质。
五、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某工厂需要生产纯度为98%的硫酸,现有一批纯硫酸溶液,其质量为100kg,求需要加入多少水才能达到要求。
2.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
六、综合分析题(每题30分,共3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现象和数据,分析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2. 结合实际生活,讨论化学知识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一、选择题1. A2. C3. A(以下题目依此类推,共10题)二、填空题1. 质量守恒,原子守恒2. 原子质量,碳-12原子质量的1/123. 根据题目所给的空格,填写正确的答案。
三、简答题1.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表明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初三化学的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的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4fdd39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ff.png)
初三化学的试题及答案初三化学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A. 碳(C)B. 钠(Na)C. 氧(O)D. 氢(H)2. 哪个化合物是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A. CO₂B. NaClC. H₂OD. SO₃3. 根据化学方程式2H₂ + O₂ → 2H₂O,如果燃烧2摩尔的氢气,需要消耗多少摩尔的氧气?A. 1摩尔B. 2摩尔C. 4摩尔D. 8摩尔4. 以下哪个是酸?A. NaOHB. HClC. CaCO₃D. H₂O5. 以下哪个是碱?A. NaOHB. HClC. CaCO₃D. H₂O6. 以下哪个是盐?A. NaOHB. HClC. CaCO₃D. H₂O7. 以下哪个是氧化物?A. CO₂B. NaClC. H₂OD. SO₃8. 什么是化学变化?A. 物质的物理状态改变B. 物质的化学组成改变C. 物质的量的改变D. 物质的颜色改变9. 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A.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总质量增加B.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总质量减少C.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D.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总体积不变10. 什么是单质?A.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B. 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C. 由一种化合物组成的物质D. 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物质答案:1. B2. B3. A4. B5. A6. C7. A8. B9. C10. 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按照________排列。
2. 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________。
3. 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被称为________。
4. 燃烧是一种________反应。
5. 根据化学方程式,1摩尔的氢气燃烧可以生成________摩尔的水。
6. 金属元素通常具有________价态。
7. 非金属元素通常具有________价态。
8. 化合物中的正负价态代数和为________。
初三化学化合价简单练习题
![初三化学化合价简单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f19bc1c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42.png)
初三化学化合价简单练习题化学是初中科学学习的重要部分,而化学化合价是化学中的基础知识。
在学习化学化合价的过程中,练习题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巩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初三化学化合价的简单练习题,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H2O是什么化合物?氢的化合价是多少?氧的化合价是多少?总化合价是多少?2. NaCl是什么化合物?钠的化合价是多少?氯的化合价是多少?总化合价是多少?3. CO2是什么化合物?碳的化合价是多少?氧的化合价是多少?总化合价是多少?4. NH3是什么化合物?氮的化合价是多少?氢的化合价是多少?总化合价是多少?5. HNO3是什么化合物?氢的化合价是多少?氮的化合价是多少?氧的化合价是多少?总化合价是多少?6. H2SO4是什么化合物?氢的化合价是多少?硫的化合价是多少?氧的化合价是多少?总化合价是多少?7. Ca(OH)2是什么化合物?钙的化合价是多少?氧的化合价是多少?氢的化合价是多少?总化合价是多少?8. SO2是什么化合物?硫的化合价是多少?氧的化合价是多少?总化合价是多少?以上是几个简单的化学化合价练习题,接下来为大家列举每个题目的答案:1. H2O是水的化学式。
氢的化合价是+1,氧的化合价是-2。
总化合价是0。
2. NaCl是氯化钠的化学式。
钠的化合价是+1,氯的化合价是-1。
总化合价是0。
3. CO2是二氧化碳的化学式。
碳的化合价是+4,氧的化合价是-2。
总化合价是0。
4. NH3是氨的化学式。
氮的化合价是-3,氢的化合价是+1。
总化合价是0。
5. HNO3是硝酸的化学式。
氢的化合价是+1,氮的化合价是+5,氧的化合价是-2。
总化合价是0。
6. H2SO4是硫酸的化学式。
氢的化合价是+1,硫的化合价是+6,氧的化合价是-2。
总化合价是0。
7. Ca(OH)2是氢氧化钙的化学式。
钙的化合价是+2,氧的化合价是-2,氢的化合价是+1。
总化合价是0。
科粤版初三化学第一单元第一节基础练习(word有解析)
![科粤版初三化学第一单元第一节基础练习(word有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017c8d7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7d.png)
科粤版初三化学第一单元第一节基础练习(word有解析)一.选择题(共 18 小题)1.提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这一理论的是()A.门捷列夫B.道尔顿C.拉瓦锡 D.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2.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门捷列夫发表元素周期表 B.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拉瓦锡发觉氧气约占空气的体积D.诺贝尔提出质量守恒定律3.人类认识化学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物质的显现过程正确的顺序是()①火②青铜器③火药④纳米材料.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③④①D.④③②①4.化学的进展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开发新能源,研制新材料 B.勘察自然环境,分析气候成因C.合成新药物,保证人体健康 D.进展低碳经济,爱护环境5.你认为下列选项不属于化学这门自然学科研究范畴的是()A.物质的组成与结构B.物质的变化与性质C.物质的运动状态 D.物质的用途和制备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总是在不断变化的 B.化学是在分子原子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C.火药、造纸、烧瓷器是我国古代的三大化学工艺D.化学只能研究自然界中差不多存在的物质,不能制造新物质7.化学科学的进展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化学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B.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C.利用化学能够合成药物,在保证人体健康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D.都市环境日益严峻,差不多上化学惹的祸,化学在改善生活环境中有害无益8.下列关于化学这门新学科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在研制新材料的过程中,化学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B.生产、生活中所用物质都来自于自然 C.所有的自然现象都能够归属化学研究的范畴 D.化学工业给人类带来的只有益处没有坏处9.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 A.化学能够为人类研制新能源 B.化学会在环境爱护中发挥重要作用 C.化学的进展必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D.化学能够为人类研制新材料10.关于“绿色化学”特点概述错误的是() A.采纳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出有利于人体健康、环保安全的产品 B.充分利用绿色原料进行化工生产,产出绿颜色产品 C.充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原子利用率、使原料的原子都成为产品 D.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反应,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11.下列各组物质为同一种物质的是()A.NaOH 氢氧化钠纯碱 B.CO2 二氧化碳干冰C.NaHCO3 碳酸钠苏打 D.CaO 氢氧化钙消石灰12.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 26 个氢分子 C.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38:26:23D.一个单宁酸分子由 76 个碳原子、52 个氢原子和 46 个氧原子构成13.含磷洗涤剂因含 Na5P3OX,大量使用会造成水的污染.已知该化合物中磷元素为+5 价,则 X 的值为()A.10 B.9 C.7 D.514.加碘食盐是在食盐中加入碘酸钾(KIO3),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515.元素氢、氧和 R 的化合价分别是+1,﹣2,+5,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A.HRO B.HRO3 C.H2RO3 D.H3RO416.已知 A、B、C、D 四种元素的化合价依次为+1、+3、﹣1、﹣2,则 A、B、C、D 四种元素中的某两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A.AC B.AD C.A2D D.B2D3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种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能显现不同的化合价,但在同一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B.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当 SO2 和 CO2 的质量比为 1:1 时,其氧原子个数比为 16:11D.元素金、铝、银、氯的元素符号中第一个字母书写相同18.下列物质是按一定规律顺序排列的,在 NH4Cl、N2、N2O、X、N2O3、NO2、KNO3 的排列中 X 应是()A.NO B.N2O5 C.KNO3 D.(NH4)2SO4二.填空题(共 9 小题)19.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创立的和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1869 年,门捷列夫发觉了,使化学学习和研究有规律可循.20 .我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文明的国家之一,某些化学工业发明较早,如、、.21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以及的以为基础自然科学.22.依照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化学是在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科学,它能指导我们更好的认识、和物质.(2)化学专门奇异,它能把石油、空气、食盐等极为一般的物质转化为功能各异的产品.它能我们所需要的物质,也能我们不需要的物质,还能实现与的转化.23.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乐乐与他的同学对收集到的以下七种物品进行探究.请回答:(1)图中与化学有关的物品是(填序号,下同).(2)图中与人类住、行有关的物品是.(3)图中能够食用的物品是.(4)从亲身(或家庭)经历举两例说明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和提高生活水平中的重要作用.例一:;例二:.24.人体胃液中的酸是(写化学式,下同);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所形成化合物为。
初三化学上册基础知识练习题
![初三化学上册基础知识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caa1993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23.png)
初三化学上册基础知识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面哪个物质不属于金属?A. 铁B. 硫C. 铝D. 铜2. 下面哪个不是物质的性质?A. 密度B. 颜色C. 味道D. 电导率3. 下面哪个不是物质的状态?A. 固态B. 液态C. 气态D. 粉末4. 颜色是物质的性质之一,下面哪个描述是正确的?A. 铁是黄色的B. 草是紫色的C. 石头是蓝色的D. 橙子是绿色的5. 下列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 铁B. 硅C. 铜D. 锌二、填空题1. 一个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7,它的电子层排布为_____________。
2. 水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3. 在化学方程式2H₂ + O₂ → 2H₂O中,H₂是_____________。
4. 所有物质的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
5. 具有相同化学性质的物质构成了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1. 请简要叙述杂质对物质的影响。
2. 如何区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3. 解释一下物质在不同状态之间转变时发生的现象。
4. 举例说明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5. 解释一下同位素的概念,并给出一个例子。
四、实验题【实验名称】: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实验材料】:盐酸、氢氧化钠、酚酞指示剂【实验目的】:观察酸碱中和反应,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
【实验步骤】:1. 取两个干净的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
2. 向试管中滴加酚酞指示剂。
3. 缓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到盐酸中,观察试管内液体颜色变化。
4. 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试管内液体颜色变为淡粉红色。
【实验结果】: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会使试管内液体颜色从无色逐渐变为淡粉红色。
【实验结论】:酸碱中和反应是一种氢离子与氧离子结合的化学反应。
在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通过以上练习题,我们可以加深对初三化学上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希望同学们认真对待化学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完整word版)初三化学基础知识填空题(集萃
![(完整word版)初三化学基础知识填空题(集萃](https://img.taocdn.com/s3/m/65eae825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7d.png)
(完整word版)初三化学基础知识填空题(集萃初三化学基础知识内容填空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最大的区不在于。
2.空气的成分按计算,大约是:N2占(),O2占(),稀有气体占(),CO2占(),其他气体和杂质占()。
3.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能够分为()和()两大类,从世界范围看,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和()(写化学式),这些气体要紧来自()和()。
4.氧气的物理性质:()XXX,()味,密度比空气(),()溶于水。
5.氧气的化学性质: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碳、硫、磷、铁的燃烧 6.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群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群火焰。
都生成有()气味的气体()。
7.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8.()叫化合反应。
()叫氧化反应。
9.氧气在化学变化中提供氧化剂,具有()性,是一种常用的()剂。
氧气的要紧用途是()和()。
10.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基本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1.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过程中做()具有()性。
推断一种物质是否为催化剂的条件是:首先看、再看12.()叫分解反应。
13.缓慢氧化的特点是:()。
自燃是由()引起的。
14.()叫分子。
()叫原子。
15.混合物和纯净物最大的区不是()。
从分子的角度来讲,最大的区不是(16.()叫元素。
依照纯净物中所含()的别同,可将纯净物分为()和()两大类,这两者的最大区不是()。
17.决定元素种类的微粒是;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微粒是18.()叫氧化物。
含氧化合物别一定是氧化物。
20.地壳中各元素含量依次为()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是()。
21.水是由()元素和()元素组成的。
水是由()构成的。
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正电极上得到的气体是(),负电极上得到的气体是(),这两种气体的体积比是(),质量比是()。
22.氢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反应基本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3.()叫置换反应。
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240bab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4f.png)
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 有新物质生成B. 有能量变化C. 有颜色变化D. 有气体产生2. 以下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蒸馏水C. 空气D. 纯碱3.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配平方程式?A. 2H2 + O2 → 2H2OB. 2H2 + O2 → H2OC. 2H2 + O2 → H2O2D. H2 + O2 → H2O4.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酸反应生成氢气,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和酸反应生成氢气。
以下哪个金属不能和酸反应生成氢气?A. 铁B. 铜C. 锌D. 镁5.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书写规则?A.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可以随意书写B. 化学方程式两边的原子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C. 化学方程式可以不写条件D. 化学方程式可以不标符号答案:1. A2. C3. A4. B5. 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氧气的化学式是________。
7.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8.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有________(至少写三个)。
9. 化学方程式书写时,需要注明反应条件和________。
10. 根据题目所给的实验现象,可以判断该物质是________。
答案:6. O27. 2H2 + O2 → 2H2O8. 铁、锌、镁9. 气体符号或沉淀符号10. 根据实验现象具体填写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请简述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并举例说明。
12. 请简述如何正确使用酒精灯。
答案:11.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例如,在燃烧反应中,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反应前后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水的质量。
12. 使用酒精灯时,首先检查酒精灯内酒精量是否充足,然后点燃酒精灯,使用时保持火焰稳定,避免火焰过大或过小。
仁爱版初三化学专项六第一单元基础题(word有解析)
![仁爱版初三化学专项六第一单元基础题(word有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521a0ee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67.png)
仁爱版初三化学专项六第一单元基础题(word有解析)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1.去污的方法有多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用汽油除去油污是利用溶解性 B.洗涤剂常用来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C.用醋酸除去水垢是物理变化 D.乳化作用确实是将乳浊液变为溶液2.家用洗涤剂可洗去油污,汽油也可除去油污,两种的原理是()A.前者为溶解作用,后者为乳化作 B.前者为乳化作用,后者为溶解作用C.差不多上溶解作用D.差不多上乳化作用3.分别将下列物质加入到足量水中,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A.NaClB.CuSO4 C.CaCO3 D.FeCl34.以下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中常用水作溶剂配制溶液 B.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水(H2O)和过氧化氢(H2O2)分子中都含有氢气分子 D.常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水5.水是常用的()A.溶质B.溶剂C.溶液D.单质6.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B.电解水时加入氢氧化钠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C.肥皂水能区分硬水和软水 D.海水中加入明矾能够使其变成淡水7.溶液、浊液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农业上把一些不溶于水的药物配成溶液,喷洒使用B.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是比较快的 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作用 D.食物里的营养成分经消化变为溶液,易被人体吸取8.下列厨房用品加到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蔗糖B.白醋C.面粉D.食盐9.厨房中现有下列四种物质,取少量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白糖B.面粉C.食盐D.白酒10.下列物质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中,溶质与所加入物质是同一种物质的是A.生石灰 B.胆矾(CuSO4•5H2O)C.二氧化碳D.氯化钠11.现有 100g20%的蔗糖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溶液含溶质 20g B.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4C.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1:5D.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5:412.医疗上用的碘酒中,溶质是()A.水B.碘酒C.碘D.酒精13.如图所示装置,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固体,完全溶解后,U 形管内红墨水液面发生了变化,右面液面减低,左边液面升高,加入的物质是()A.食盐固体B.硝酸铵 C.氢氧化钠D.生石灰14.如图所示,导管内有一段红墨水,试管中盛有适量的冷水,容器的气密性良好.现往试管中加入下列某种物质,红墨水可不能移动的是()A.NaOH 固体 B.食盐 C.浓 H2SO4 D.硝酸铵固体15.物质在水中溶解是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往往相伴着热量变化.因此,不同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的温度有所不同.下列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NH4NO3 固体B.NaOH 固体 C.NaCl 固体 D.浓硫酸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泥土分散到水中形成溶液 B.医用生理盐水的溶质是葡萄糖 C.牛奶属于悬浊液 D.家用洗涤精去油污属于乳化现象17.下列生活用品在水中振荡后,能形成溶液的是()A.钡餐B.食盐C.面粉D.植物油18.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牛奶B.蔗糖C.面粉D.食用油19.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稳固的液体差不多上溶液 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C.溶液都有良好的导电性 D.洗洁精能将油污溶解于水中从而将其洗净20.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去污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酒精除去附着在试管内壁的碘C.用洗涤剂洗去餐具上的油脂 D.用热水洗去附着在烧杯底部的硝酸钾二.填空题(共 10 小题)21.汽油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这是由于汽油能油污,形成;用加了洗涤剂的水也能洗去油污,这是由于洗涤剂有作用,两者去污的原理(填:“相同”或“不相同”);2%的碘酒中的溶质是,溶剂是;食盐水溶液的溶质是,溶剂是.22.小兵同学不小心将油污沾到了衣服上,通过对溶液的学习后,他采纳了两种不同的方法都能将油污除去.这两种方法分别是:①利用了乳化原理,能够用来洗;②利用溶解原理,能够用来洗.23.最常用的溶剂是;天然气的要紧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4.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包蕴着许多化学知识.(1)医用葡萄糖注射液中的溶剂是.(2)炒菜时锅里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灭.其灭火原理是.(3)用加了洗涤剂的水清洗油腻的餐具,是利用洗涤剂的(填“乳化”或“溶解”)功能.(4)硬水洗涤衣物,既白费肥皂也洗不净衣物,时刻长了还会使衣物变硬.日常生活中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25.请你各举出一个实例,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实例:;(2)均一、稳固的液体差不多上溶液.实例:;(3)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实例:.26.判定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判定理由.(1)凡是均一、稳固的液体确实是溶液.(2)盐水是溶液,糖水是溶液,混合在一起,既有糖又有盐则不是溶液了.(3)溶液中只含有溶质分子、溶剂分子.27.海水淡化可采纳膜分离技术。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与题目(含答案)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与题目(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f4bcc676a20029bd642d8c.png)
初三化学总复习
①大部分单个的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该元素的一个原子、一种单质 但 H N O Cl 等符号不能表示单质,它们的单质是:H2 N2 O2 Cl2 ②地壳中元素按质量分数由多至少前四位是:O 氧 Si 硅 Al 铝 Fe 铁。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 的金属元素。 ③化学的“语法”: ―某分子”由“某原子构成”。―某物质”由“某元素组成”或 “某某分子构成”(金属单质、稀有气体讲由某原子直接构成) 例: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1 个水分子由 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 构成元素、物质都是宏观概念,只表示种类,不表示个数。不能说“水是由二个氢元素和一 个氧元素组成” ④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下和 Si ⑶ O 、S 和 S2⑷ OH- 和 F-
第 1 页 共 99 页
初三化学总复习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根据酸的组成,通常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酸的电离方程式:酸=nH+ +酸根离子 n- a.根据酸分子电离所能生成的氢离子的个数分为:一元酸(HCl、HNO3 )、 酸 二元酸(H2 SO4 、H2 S、H2 CO3 )和三元酸(H3 PO4 ) b.根据酸分子里有无氧原子分为: 含氧酸 (H2 SO4 ,HNO3 ,H3 PO4 名称为: 某酸) 无氧酸(HCl, H2 S 名称为:氢某酸 ) 鉴定酸(鉴定 H+ )的方法有:①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酸溶液; ②加活泼金属 Mg、Fe、Zn 等有氢气放出 1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通常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 成。溶碱有五种:钾钙钠钡氨(KOH,Ca(OH)2 ,NaOH Ba(OH)2 ,氨水)它们的溶液无色。 有颜色的碱(不溶于水):红褐色的氢氧化铁(Fe(OH)3 ↓ )、蓝色的氢氧化铜(Cu(OH)↓) 其他固体碱是白色。碱的名称通常有“氢氧化某”,化学式的最后面是“OH” 可溶性碱的溶液PH值大于7,紫色石蕊试液遇溶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溶碱变红色 鉴定可溶性碱溶液(鉴定 OH- )方法一:加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加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是碱. 方法二:加铁盐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加铜盐溶液有蓝色沉淀的是碱。 11.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第一种分类方法: a.正盐 (酸碱完全中和的产物, 没有可电离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 , 例如 NaCl、 Na2 S ,KNO3 无氧酸正盐叫 “某化某”Na2 S_______ MgCl2__________FeS__________ 含氧酸盐叫“某酸某”KNO3_________ BaSO4______________Na2CO3______ b.酸式盐(多元酸里的氢部分被金属取代,H夹在中间) NaHCO3____________ 、 Ca(HCO3 )2_____________、NaH2 PO4 _____________ 常见的酸式盐的酸根有:HCO3 - 、HSO4 - 、H2 PO4 - 、HPO4 2- c.碱式盐(化学式的中间有―OH‖):Cu2 (OH)2 CO3 第二种分类方法 按盐中相同部分的离子称为某类盐: 含碳酸根离子的盐称为碳酸盐、 含硫酸根离子的盐称为 硫酸盐、含硝酸根离子的盐称为硝酸盐、含铁离子的盐称为铁盐,等等。 12.酸碱指示剂(石蕊试液、无色酚酞)和PH值: 酸溶液的PH值小于 7(如盐酸、稀硫酸、硝酸),酸性越强 PH 值越小,酸性越弱 PH 值越 大。水、中性的硫酸盐、硝酸盐和盐酸盐溶液不能使指示剂变色,PH值等于7。不能使指 示剂变色;可溶的碱溶液PH值大于7。碱性越强 PH 值越大,碱性越弱 PH 越小 13.酸碱盐溶解性口诀:钾钠硝铵溶 溶碱有五种 :钡钾钙钠氨 不溶氯化物 AgCl 不溶硫酸盐 BaSO4 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口诀的含义: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 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 - 含 Cl 的化合物只有 AgCl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含 SO42 的化合物只有 BaSO4 不溶 - 于水,其他都溶于水。含 CO32 的物质只有含 K+ Na+ NH4+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14.沉淀物中 AgCl 和 BaSO4 不溶于稀硝酸,Fe(OH)3 是红褐色沉淀,Cu(OH)2 是蓝色沉淀 其他沉淀是白色 (包括 Fe (OH) 有以下常见的沉淀: Mg(OH)2 Al(OH)3 CaCO3 BaCO3 2) Ag2 CO3 推断题中,往沉淀物加稀硝酸:若讲沉淀不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有 AgCl 或 BaSO4 ;若讲沉 淀 全部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没有 AgCl 或 BaSO4 ;若讲沉淀部分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有 AgCl 或 BaSO4 中的一种,且还有另一种可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三)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和化学式 15.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元素。 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决定原子或离子的元素种类。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试题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04240d2cfc789eb162dc83e.png)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Fe -56 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汽油挥发B .铜丝折弯C .瓷碗破碎D .纸张燃烧2.柠檬酸(C 6H 8O 7)是一种常用于制汽水、果冻、水果糖的添加剂。
柠檬酸属于( ) A .单质B .氧化物C .化合物D .混合物3.高锰酸钾(KMnO 4)中钾的化合价为+1价,则锰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1B .+4C .+6D .+7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5.固体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7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4B .70 ℃时,C 点为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 C .70 ℃时,B 点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D .A 、C 两点对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6.现有化学反应X +Y===Z ,若将a g X 和b g Y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Z 的质量 ( )A .等于(a +b ) gB .大于(a +b ) gC .小于(a +b ) gD .不大于(a +b ) g7.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A .用pH 试纸测得某地雨水的pH 为5B .用10 mL 量筒量取了6.53 mL 水C .用20 g 氯化钠和100 g 水配制的120 g 食盐水,其溶质质量分数为20%D .用托盘天平称得某纯碱样品的质量为10。
57 gB C D水 浓硫酸不断搅拌 ACA B碳酸氢铵化学式:NH 4HCO 3净重:50kg 注意事项:密封保存防潮防晒……含氮量:≥16%8.下列对有关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分类 不同类物质A 干冰、白酒、加碘盐、食醋 混合物 干冰B CaO 、H 2O 、P 2O 5、K 2CO 3 氧化物 H 2OC HgO 、NaO H 、KCl 、白磷 (P 4) 化合物 白磷 (P 4) D甲烷、乙醇、硝酸钾、葡萄糖有机物硝酸钾9.下列图象与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向NaOH 溶液中加水稀释B .等质量的Al 、Zn 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C .向稀硫酸中加入Ba(OH)2溶液D .在恒温的条件下,适量蒸发饱和NaCl 溶液的水分 二、填空题10.(4分)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初三化学化学基础知识测试题1
![初三化学化学基础知识测试题1](https://img.taocdn.com/s3/m/42d94b07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c.png)
初三化学化学基础知识测试题1----56dd7e91-7158-11ec-b602-7cb59b590d7d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知识排序】认真阅读教材第2-18页,完成以下内容2如、。
构成水的粒子是个这种粒子都由两个和一个紧密结合在一起构成的,用化学符号表示。
每一类原子都是组成物质的一种基这种被称为水的成分是由3、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科学探究包4.获得药品(1)获得液体药品:①如果不说明药品的用量,液体药品一般取② 当服用大量液体药物时,请使用。
灌注时,取下软木塞并将其放在桌上,使标签朝向容器口,缓慢灌注液体倒入容器中,倒完后,盖紧瓶塞,试剂瓶放回原处,标签③取较少量液体药品时,可以使用。
滴加液体时,胶头部滴管应下降(“是”或“否”,下同)管伸入试管内,_________把滴管放在实验台上,_____倒持试管。
取液体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头在地面上,不得平放或倒置,以防泄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滴瓶上的胶头滴管_________(“用”或“不(2)获得固体药物①如果不说明药品的用量,粉末状药品一般以为② 服用粉末或小颗粒固体时,可使用或服用。
步骤为:一二______三,即先将试管,将药将样品送至试管,然后将试管取出。
③取用块状或大颗粒固体药品时,应用夹取药品,步骤例如:一个或两个,也就是说,先把试管放进去,然后把药放进去入,再把试管慢慢,使药品滑入试管底部。
5.酒精灯的使用(1)酒精灯内酒精的量不超过其容量的,不少于其容量当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时的“是”或“否”)能”)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2)点燃酒精灯时,请使用它(“can”或“can”)一只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和三部分,其中的温度最高,加热时,应用加热。
(3)用盖子熄灭酒精灯,不要用嘴。
6、物质的加热(1)药液加热:试管内液体加热时,夹紧试管管,夹在试管的离试管口约处。
试管内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体积的。
2023年科粤版初三化学第九单元第二节基础练习
![2023年科粤版初三化学第九单元第二节基础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dda00700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60.png)
选择题下列各种纤维中的主要成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涤纶B.蚕丝C.麻D.棉花【答案】A【解析】A、涤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选项正确。
B、蚕丝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C、麻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D、棉花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A。
选择题新型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的重大突破。
下列应用的材料属于复合材料的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玻璃钢茶几属于复合材料,B、人面鱼纹彩陶盆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C、金刚石薄膜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D、银制器皿属于金属材料,故选A选择题下列运动设施或器材没有使用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塑胶跑道B.尼龙跳绳C.铸铁铅球D.乒乓球【答案】C【解析】试题合成材料是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的简称,通常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三类。
塑胶是一种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A正确.尼龙跳绳属于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B正确.铸铁铅球是金属制品,属金属材料,不是合成材料,C错误.乒乓球属于塑料,属于合成材料,D正确.故选C。
选择题下列材料属于复合材料的是A.聚乙烯B.机动车轮胎C.不锈钢D.青花瓷【答案】B【解析】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材料按一定方式复合在一起制成的性能优越的新材料,A聚乙烯属于合成材料,C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D青花瓷属于硅酸盐材料,B轮胎是由橡胶、炭黑、帘子线或钢丝以及其他添加剂压制、经高温硫化形成的,因此它属于复合材料。
故答案为B.选择题“土豆农膜”是一种新型环保农膜,通过在塑料中添加土豆淀粉制成.“土豆农膜”可被细菌和微生物释放的酶分解.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塑料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B.淀粉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该新型农膜有助于解决农村“白色污染”问题D.土豆农膜比普通塑料农膜容易降解【答案】A【解析】A、根据塑料属于石油产品,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故A 说法错误;B、根据淀粉是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故B 说法正确;C、根据土豆农膜可被细菌和微生物释放的酶分解,有助于解决农村“白色污染” 问题;故C 说法正确;D、根据土豆农膜可被细菌和微生物释放的酶分解,所以土豆农膜比普通塑料农膜容易降解;故D 说法正确;故选:A。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fcb54d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57.png)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食盐水C. 铁D. 纯净水2. 根据化学变化的定义,下列哪项不是化学变化的特征?A. 有新物质生成B. 有能量变化C. 有颜色变化D. 有质量守恒3. 以下哪个选项是纯净物?A. 空气B. 二氧化碳C. 河水D. 果汁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B.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会改变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会减少D.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体积不变5. 根据物质的分类,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氯化钠D. 空气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6. 纯净物由一种________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________组成。
7.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
8.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
9. 单质是由同种________组成的纯净物。
10.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________组成的纯净物。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1.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在于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
()12. 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不会改变。
()13.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增加。
()14. 氧气和臭氧混合后属于混合物。
()15.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请简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17. 请举例说明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
五、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8. 已知化学反应式:2H2 + O2 → 2H2O,若反应物中有8g氢气和32g氧气,问生成水的质量是多少?19. 已知某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7%,求该化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六、实验题(每题5分,共10分)20. 描述如何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练习-钱顺林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练习-钱顺林](https://img.taocdn.com/s3/m/0644d016650e52ea55189809.png)
初三化学上册基本知识练习东至县龙泉中学一、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方程式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制氧气:铁在氧气中燃烧: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木炭还原氧化铜:焦炭还原氧化铁:氢气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二氧化碳溶解于水:碳酸不稳定而分解:消石灰(Ca(OH)2)放在空气中变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甲烷在空气中燃烧:酒精在空气中燃烧: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二、用化学符号填空1、1-20号元素符号及名称:氧原子氯原子碳原子硅原子氦原子氖原子氩原子铜原子铁原子钙原子镁原子三个钠原子两个氮原子四个铝原子2、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硫原子易(填得或失)个电子,形成(填阴或阳)离子,离子符号为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钠原子易(填得或失)个电子,形成(填阴或阳)离子,离子符号为镁离子铝离子钠离子硫离子氯离子氧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铵根离子钙离子铜离子锌离子铁离子3个银离子2个钾离子4个氢氧根离子3、氧气分子氮气分子氢气分子二氧化碳分子一氧化碳分子水分子过氧化氢分子二氧化硫分子五氧化二磷分子二氧化氮分子碳酸分子甲烷分子乙醇分子三、化合价、化学式1、常见元素化合价口决2、标出下列带点元素的化合价M.gO A.l2O3Z.nO C.aO N.a2OMgC.l2Na2S.H.2O H2C.O3HN.O3H2S.O4N.H4Cl KN.O3KMn.O4K2M.nO4N.H4N.O3CaC.O3H2Si.O3ZnS.O43、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铜铁氖氦碳硫氧气氢气氮气臭氧足球烯碳酸钠碳酸钙碳酸银硫酸铜硫酸钠硫酸铝硝酸铵硝酸银硝酸钙四氧化三铁三氧化硫二氧化氯氧化铝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铝氢氧化铜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氢氧化铁4、果糖大量存在于水果中,其分子的化学式为C6H12O6 ,则:(1)果糖由元素组成(2)果糖由构成,1个果糖分子由构成。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3415fec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9e.png)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试题答案及解析1.往适量的水中加入下列物质,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浓硫酸B.氢氧化钠C.氯化钠D.硝酸铵【答案】D【解析】物质在溶解时经常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象,如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溶于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A、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故A错;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故B错;C、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故C错;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故D正确.故选D.2.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用洗涤剂去除油污,是利用洗涤剂的__________作用。
(2)邵阳地区的生活用水多是硬水,生活中常用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______而减小。
(4)医生给胃酸过多的病人所开处方中,常包括含 Al(OH)3 的药物,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治疗原理:______________ 。
【答案】(1)乳化(2)煮沸(3)压强减小(或气压减小)(4) Al(OH)3 +3HCl=AlCl3+3H2O【解析】(1)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分散成很小的的液滴,而被洗掉;(2)煮沸可以将硬水中的钙镁化合物转化成沉淀而降低水的硬度。
(3)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或气压减小)而减小;(4)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化学方程式表示为Al(OH)3+3HCl=AlCl3+3H2O3.某同学配制50g6%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填序号,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
(2)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 ______,需称取氯化钠 _______g。
(3)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______(填序号),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______保持水平。
化学复习基础知识(答案版)
![化学复习基础知识(答案版)](https://img.taocdn.com/s3/m/5a06004b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05.png)
2020初三化学复习——基础知识答案版第一部分:物质的构成和组成1.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 CuSO4·5H2O(含结晶水物质)是纯净物。
稀有气体是混合物。
水是否属于氧化物?是KMnO4是氧化物吗不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吗?不一定,请举例说明O2和O3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
2.默写1-20号元素的名称、符号:氢H 氦He 锂Li 铍Be 硼B 、碳C 氮N 氧O 氟F 氖Ne钠Na 镁Mg 铝Al 硅Si 磷P、硫S 氯Cl 氩Ar 钾K 钙Ca 。
3.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分子是保持所有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对吗?不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才对4.气体压缩为液体,是分子的体积变小了,对吗不对。
分子一定比原子大,对吗不对。
5.同时表示一种单质、一种原子和一种元素的是④ ④O2 ④2H ④N ④Ca6.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带正的原子核和核外高速运动的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是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
7.在原子中有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是否等中子数?不一定;不同种元素的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有些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He 与第二周期的Mg性质是否相似?不相似!原因是因为He只有一个电子层,最外层2个电子属于稳定结构。
8.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对吗?举例。
不对,因为普通氢原子就没有中子。
9.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质量与C-12原子质量1/12的比值,没有单位;在数值上≈质子数+中子数10.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对吗?举例。
不对,如H2O与Ne不是同种元素。
11.第二周期的金属元素有:锂,铍(“硼”不是金属!)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五种元素是O,Si,Al,Fe,Ca ,地壳中含量最多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氧化物是Al2O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试题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试题
一、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
氢()锂()氦()碳()氧()氟()氖()钠()
镁()铝()硅()磷 ( ) 硫()氯()氩()钾()钙()锌()铁()铅()铜()汞()银()金()
二、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氢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硫
()
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
四氧化三铁()三氧化二铁()氧化亚铁()五氧化二磷()
氧化镁()氯化镁()硫酸镁()氯化钠
()
硫酸钠()碳酸钠()硝酸银()硫酸钡
()
碳酸钙()氯化银()硫酸铁()硫酸亚铁
()
硫酸铜()氯酸钾()氯化铵()高锰酸钾
()
硫酸()碳酸()盐酸()硝酸()氢氧化钾()氢氧化铜()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
氨水()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双氧水)()
三、写出下列原子团(或根)对应的离子符号。
硫酸根()碳酸根()硝酸根()氢氧根()按根
()
四、用正确的化学符号填空。
(1)两个甲烷分子()(2)一个氧气分子()(3)三个镁离子()(4)两个钠原子()(5)标出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6)标出三氧化二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五、写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1)、2H:
()
(2)、CO:( )(3)、
Fe:( )
六、按要求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1)硫在空气中燃烧
()
(2)铁在氧气中燃烧
()
(3)磷在空气中燃烧
()
(4)碳的充分燃烧
()
(5)碳的不完全燃烧
()
(6)氢气的燃烧
()
()(8)实验室制氧气(三个)
()
(9)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10)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11)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
(12)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
(13)写出两个置换反应
()
(14)写出两个复分解反应
()
(15)写出一个用铁从溶液中置换出铜的化学方程式
()
()
七、按要求填空。
1、一般来说,()(金属/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得到)电子而达到()结构,形成()(阴/阳)离子。
2、一般来说,()(金属/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得到)电子而达到()结构,形成()(阴/阳)离子。
3、原子是由()和()两部分构成的。
4、原子中:质子数=()=()=()。
5、写出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结构示意图中,共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而形成
()离子,其离子符号为()。
6、分别写出镁原子和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分别写出氯原子和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7、二氧化硫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二氧化硫分子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8、写出硫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在这个反应中,()份质量的硫()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二氧化硫,则在此反应中,硫、氧气、二氧化硫三者的质量比为(),那么,16g的硫粉完全燃烧需要消耗()g的氧气。
9、常见的碳的单质有(),由于他们的
()不同,从而使他们的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如()中的碳原子呈()结构,稳定性好,因此它是自然界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因此它常用来做()等,而构成石墨的碳原子是层状结构的,稳定性较差,因此石墨较软,常用来做()。
由于它们都是由()元素组成,因此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如碳单质都具有()(稳定/不稳定)的化学性质。
10、燃烧的三大条件:()、()、()。
浇水灭火的原理是();
用扇子把火扇灭的原理是();
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的原理是()。
1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产生(),负极产生(),两者的体积比约为(),通过此实验得出,水是由
()组成的。
12、未来最理想的能源是(),原因是
()。
13、默写金属活动性顺序(写化学符号)。
(
)。
14、镁、铁、银三种金属单质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最弱的是();能置换出稀盐酸、稀硫酸的氢的是(),不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单质铜的是()。
15、铁生锈的条件是()。
16、实验室炼铁的化学方程式(写一个即可)
()。
17、工业上炼铁的主要设备叫(),常用的还原剂是
()。
18、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g的水中,溶解某种溶质,当溶液达到()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如: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20g,是指在20℃时,()g水中,溶解()g氯化钠时,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19、已知,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5g,则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0、常见的酸有(写三种,下同)(),常见的碱有(),常见的盐有()。
21、中和反应是指
()。
2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
()。
23、溶液中离子或物质共存的条件是
()。
22、不溶于水的蓝色沉淀有(化学式,下同)
(),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有(写三种)(),其中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有().
23、氢氧化钠的俗名是(),氢氧化钙的俗名是(),碳酸钠的俗名是(),碳酸氢钠的俗名是()。
24、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是(),容剂是()。
25、用物质的化学式填空,每空写一种物质即可:
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
26、小强加的白菜叶色发黄,你建议小强应多施()给他家白菜;为了使小洪家的水稻茎杆粗壮,抗倒伏能力强,他应给水稻多施()肥。
27、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是
(),此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8、人体重要的六大营养素是指
(),其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是()。
29、过滤得操作可简单归纳为“一贴,二低,三靠”,其中“二低”是指(
),“三靠”是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