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
、特殊儿童
1. 特殊教育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教育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范畴。
2. 特殊儿童:广义的理解:指与正常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这些差异表现在智力、感官能 力、情绪和行为发
展、身体或言语等方面。狭义的理解,专指残疾儿童,即身心发展上有各种缺陷的儿 童。
3. 残疾儿童:残疾儿童是指身心发展上有各种缺陷的儿童,又称“缺陷儿童”或“障碍儿童” 。包括智力 残疾、听力残
疾、视力残疾、肢体残疾、言语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等类型。
4. 1978 年《沃纳克报告》首次提出“特殊教育需要儿童”这个术语,
5.1981 年英国将有学习困难的学生统称为“特殊教育需要儿童” ;
二、分类
1. 特殊教育的分类, 2006 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调查标准将残疾人分为一下七类: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 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其中,每类残疾按其程度轻重分为 1-4 级。
三、个别差异:个别差异包括个体间差异和个体内差异。
1. 个体间差异:是指不同个体之间智力、能力、个性、兴趣等心理特性方面的差异。
2. 个体内差异是指同一个体内部在能力发展上的不平衡。 个体间差异是人的多样化, 化。多样化和个性化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
3. 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每个学生达到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 三、特殊教育
1. 特殊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
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或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 2. 特殊教育的对象就是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
3. 国家教育部所规定的特殊教育对象主要包括三类残疾儿童:智力残疾、
的省市将特殊教育对象的范围进行了适度的扩展。 4. 我国台湾地区在《特殊教育法》 ( 2001)中规定,特殊教育对象包括身心障碍和资赋优异两类人群,其中 身心障碍包括智能障碍、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言语障碍、肢体障碍、身体病弱、严重情绪障碍、学习障 碍、多重障碍、自闭症、发展迟缓以及其他显著障碍等 12 类。
5. 美国 IDEA 规定的特殊教育服务对象为学习障碍、言语语言障碍、智力障碍、情绪障碍、多重障碍、听力 障碍、肢体障碍、其他健康障碍、视力障碍、自闭症、聋盲、创伤性脑损伤、以及发展迟缓等 13 类。
6. 教育内容:替代性课程,调整原有的内容,补充必要的内容。
7. 教育方法:调整教学目标,调整教学方式,调整教学过程,调整教学时间、调整评价方法;
8.
教育场所:普通学校普通班级、普通学校普通班级 +额外的教学
服务、资源教室、普通学校特殊性、特殊
学校、寄宿制学校、在家或住院。 9. 从事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的人员:特殊教育教师、教师助理、心理学家、听力学家、咨询师、诊断和评估
人员、职业治疗师、物理治疗师、康复咨询师、学校社会工作者、言语病理学家。 第三节:我国特殊教育体系与发展趋势
一、 特殊教育体系
1.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级及高等以上的教育;
2.学前教育的安置方式: ( 1)普通幼儿教育机构; (2)残疾儿童福利院机构; (3)残疾儿童康复机构; ( 4) 普通小学的学前班和特殊教育学校的学前班;
3.义务教育的安置形式: (1)特殊教育学校; ( 2)特殊教育班; (3)随班就读;
4. 职业教育的安置形式:
第一章:特殊教育概述
个体内差异是人的个性 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以 听力残疾以及视力残疾, 条件允许
第五章:智力障碍儿童
一、智力障碍的概念
1. 智力障碍:是指智力低于一般人水平,并伴随有适应行为的障碍。
2. 智力障碍包括在智力发育期间(18 岁之前),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精神发育不全或智力迟缓;或者智
3. 力发育成熟之后,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智力损害或智力明显衰退。
4. 智力鉴定和分类:
(1)智力:智力是各种基本能力的综合,即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综合,其核心成分是抽象思维能力。(2)智力测验: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韦克斯勒学前儿童智力量表;考夫曼儿童智力量表;(3)智力商数:智力商数即是智商(IQ),是个人接受智力测验所得到的标准分数;
二、智力障碍的分类
世界卫生组织将智力障碍分为六类:
1. 轻度智力障碍(50—69;智龄在9—12 岁之间)
2. 中度智力障碍(35—49;智龄在6—9 岁之间)
3. 中度智力障碍(20—34);智龄在3—6 岁之间)
4. 极重度智力障碍(20以下;智龄小于3岁)
5. 其他智力障碍
6. 非特异性的智力障碍
三、智力障碍的出现率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智力障碍出现率为1%—3%,占总数人口的比例为0.42%。
四、智力障碍产生的原因
(一)出生前的致病因素:
1. 遗传(染色体异常,先天性代谢异常;其他遗传因素)
2. 先天获得性异常(胎儿期感染、药物毒性损伤、放射线和化学毒物的损害;吸烟与嗜酒)
(二)出生时的致病因素
1. 早产和低体重
2. 新生儿窒息
3. 产伤
(三)出生后的致病因素
1. 高烧、抽搐
2. 神经系统疾病
3. 全身麻醉与脑外伤等
4. 中毒
5. 营养不良
6. 社会心理因素(家庭的社会状况,母亲孕期心理状况;家庭环境;社会心理因素)
(四)智力障碍的预防
1. 原级预防
2. 次级预防
3. 第三级预防
五、智力障碍儿童的特征
(一)认知特征
1.感知
(1)感觉特征:智力障碍儿童的绝对感受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