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段路基沉降观测分析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分析与加固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分析与加固
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建设和完善,软土路基沉降问题也越来越重要。
高速公路的软土路基特点是地基压缩性较大,土体特性复杂,易引起路面沉降。
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将会带来较大的交通和安全问题。
软土路基沉降分析主要分为实测沉降和计算分析两个方面。
实测沉降是通过在路基上设置沉降观测点,利用仪器对路基沉降进行实时监测,来了解路基的沉降变化情况。
计算分析则是通过对路基的地质信息、水文地质特征、应力状态等进行综合分析,建立数学模型,进行路基沉降预测和计算。
针对软土路基沉降问题,可以采用多种加固措施。
基础改良措施包括增加基础面积、加固路基、使用加筋土壤等。
表层改良措施包括加强路面结构、使用轻质隔离层、加设混凝土地基板等。
其中,加筋土壤和混凝土地基板是两种常用的加固措施。
在加固路基时,往往还需要考虑保护环境、简化施工等因素。
总之,高速公路的软土路基沉降问题需要认真对待。
通过实测沉降和计算分析,可以对路基进行全面的了解。
同时,针对不同情况,采用合适的加固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路基沉降,保障行车安全。
在进行加固措施时,还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确保施工安全和环保要求。
软土段路基沉降观测分析
软土段路基沉降观测分析摘要:以某城际铁路DK13+015.6~147.4处软土路基处理为例,对CFG桩加固处理之后的沉降观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沉降观测;双曲线;软土路基;沉降曲线1 一般特征和典型基本形式选取该段4个沉降观测点,编号分别为0013026L1、0013080L1、0013117L1、和0013137L1。
根据现场实测数据,绘出“时间—填土高—沉降量”路基地表沉降的关系曲线图。
它们代表典型软土段路基施工过程实测沉降曲线图,具有软土段路基沉降曲线的一般特征和典型基本形式。
通过对测点实测数据的整理,分类归纳出阶段性观测值,作为进一步分析的依据。
2 工后沉降分析和预测路基填筑完工后,路基的施工荷载施加完成,根据实测值,可采用双曲线法进行沉降分析和预测,得出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差异以及沉降变化趋势。
2.1典型实测点数据整理从具有软土路基段沉降的一般特征和典型基本形式测点中选取0013105L1的沉降观测点为研究对象。
该点位于线路软弱土路段上,填筑高度5.306m。
本段路基填筑材料为AB组填料,地基处理采用CFG桩加固。
从2008年8月开始对该点进行观测,到2010年2月结束,历时18个月,累计观测110余次,施工期约每1天采集数据一次,路堤施工完工后半年内约5~8天观测一次,完工6个月后约30天观测一次。
2.2双曲线法双曲线沉降计算具体过程如下:(1)确定起始时间T,路基填筑结束时T=0;(2)根据实测数据计算T/(ST-S施);(3)依据表2.4所列,绘制T与T/(ST-S施)的关系图;(4)确定系数A、B的值;系数A为图2.7中拟合线与T/(ST-S施)轴相交值,系数B为拟合线与T轴夹角的正切值。
计算得,A=4.252366 B=0.04529(5)将系数A、B代入公式ST=S施+T/(A+B×T)和S终=S施+1/B,可以由双曲线关系推算出沉降-时间曲线;ST=S施+T/(1.252366+0.04529×T)S终=S施+1/0.4529 S终=37.407mm S施=15.33mm工后总沉降量S工后=S终-S施=22.077mm(6)路基工后模拟沉降量和实测沉降量对比。
高速公路软基沉降变形监测与分析
高速公路软基沉降变形监测与分析摘要:文中针对广佛高速扩建工程软基情况,分析了典型断面软基的表面沉降、分层沉降和侧向水平位移等监控观测结果,以为确保软基路段施工期的安全稳定、有效控制工后沉降及保证工程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公路;软基;沉降;位移;施工质量广佛高速扩建工程全长15.18 km。
佛开高速所在地为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带,沿线近一半路段为软基地段,主要地貌类型为海冲积向平原,沿线表层基本为0.9~3.2 m 厚填筑土,在填筑土下广泛分布一层软土,基本由淤泥质亚粘土、淤泥质亚砂土和淤泥质粉砂土组成,连续分布。
软土埋深浅,层厚变化大(3.5~35 m),具有含水量高、空隙比大、压缩性高、容许承载力低、抗剪强度弱、易触变的特点,对路基、路面、人工构造物及桥梁桩基的稳定具有破坏作用。
要有效地解决稳定问题和变形控制问题,软基监控工作很重要,可根据监控所收集的数据,调整施工期加载速率;预测沉降发展趋势,确定预压时间;提供施工期间沉降土方量的计算依据,确保软基路段施工期的安全稳定,有效控制工后沉降,保证工程质量。
1 软基监测为了更全面、准确地掌握软基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化动态,根据广佛高速扩建工程软基段淤泥层厚度、路堤填土高度、软基处理方式等情况,对典型断面进行表面沉降、分层沉降、水平位移等现场观测,具体观测断面见表1。
1.1 表面沉降观测通过表面沉降监测和理论分析,控制全线的填土速率,达到安全、快捷填筑的目的;提供沉降土方与中心沉降量的关系,为全线施工土方的工程计量提供依据;通过对软基沉降的观测和最终沉降的计算,掌握软基路段的地基固结和沉降情况,以便采取最佳措施减少工后沉降。
沉降板由底板、金属测杆、保护套管组成。
底板埋设于路堤底面位置,金属测杆和保护套管随填土高度的增加而逐步接高。
通过水准仪测量金属测杆标高以确定沉降量。
K9+328处软基厚度全线最大,达32 m,采用袋装砂井+预压处理,路堤填土6 m。
该路段的路堤填筑安全要求较高,须防止路基失稳。
软土路基处理中的沉降观测及数据分析
42科技资讯 SC I EN C E & TE C HN O LO G Y I NF O R MA T IO N工 程 技 术我国东南沿海和内陆广泛分布有含水量大、压缩性高的淤泥质软粘土,在荷载作用下容易产生沉降而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对于软土地基上的建设公路、铁路、房屋建筑等工程,地基沉降观测和分析常被认为工程成败的关键。
文章通过湖南某公路的沉降观测实验,阐述了沉降观测中的仪器布置要点,对沉降观测的孔隙水压力进行了分析。
1 仪器布置及分析要点该公路某断面淤泥厚度3.6m~5m,塑料排水板超载预压处理软土路基,塑料排水板间距1.2m,处理深度9m ,预压填土高度6.3m,土工格栅两层,设计要求预压期6个月。
根据试验路段的地质条件、路基设计情况及试验目的试验监控仪器布置见图1。
观测的目的是探讨不同工程条件下软土地基内、填土路堤内各点的表面沉降、分层沉降、侧向位移、孔隙水压力与时间发展的关系和规律。
表面沉降:是地基变形和固结的直观反映,可以判断地基是否稳定、控制填土速率以及预测地基的固结情况。
为了提高沉降观测精度必须做到“三同一固定”,即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和监测方法,使用同一仪器,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固定测站、转点和监测人员。
孔隙水压力:是地基土体应力变化的重要指标,可以了解地基土体内应力的转化情况,反映地基土体的固结快慢,判断地基强度增长情况。
掌握孔压变化规律对指导路堤填筑速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侧向位移:是判断地基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土体的深层位移常利用测斜仪测得,测斜管采用膜量与土体相近的材料做成,当土体产生侧向变形时,测斜管也随之移动,利用测斜仪可测出这种变化,直接反映不同深度的地基土体侧向位移大小。
分层沉降:是不同深度处地基土体变形和固结的直观反映,通过分层可以分析不同深度处地基土体变形趋势。
2 孔隙水压力观测结果分析为了了解目前土体的固结程度和土体的最终沉降量,需对沉降监测成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软土路基沉降观测数据处理分析.
软土路基沉降观测数据处理分析杨堃内容提要高速铁路是现代化铁路的重要标志,集中体现了当代高新技术的发展成果,代表着当今世界铁路的发展方向。
无砟轨道的永久变形只能通过调整扣件来恢复轨道的几何形状,但扣件的调整量非常有限,只能依靠严格限制线下工程的沉降量来解决。
因此,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铺设与运营,对路基、桥涵、隧道等线下工程的工后沉降要求严格、标准高。
关键词:高速铁路沉降观测区域沉降1.高速铁路发展概述高速铁路是现代化铁路的重要标志,集中体现了当代高新技术的发展成果,代表着当今世界铁路的发展方向。
但是,高速铁路,特别是时速在300km以上铁路的出现,对中国传统的铁路设计、施工、检测、养护维修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许多方面深化和改变了传统的观念和思想。
由于高速铁路的高速性和较高的平稳性要求,传统的有砟轨道已不能满足高速铁路的要求,无砟轨道以其稳定性好、耐久性强、刚度均匀、维修工作量少等综合优势得到广泛的应用,国内新建高速铁路大多采用无砟轨道形式。
相对于有砟轨道,无砟轨道对结构的刚度、基础的沉降更加敏感。
无砟轨道的永久变形只能通过调整扣件来恢复轨道的几何形状,但扣件的调整量非常有限,只能依靠严格限制线下工程的沉降量来解决。
因此,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铺设与运营,对路基、桥涵、隧道等线下工程的工后沉降要求严格、标准高,一般要求工后沉降不超过15mm(《高速铁路沉降变形观测评估理论与实践》中解释为铺轨完成后所产生的沉降)。
但是,就目前的沉降计算精度,还不足以达到控制无砟轨道工后沉降的要求,因此,在工程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应对变形监测进行规划、设计,施工时建立线下工程变形监测网,施工单位对线下工程进行及时准确的变形监测,最终由评估单位对变形监测所采集的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估,推算出最终沉降量和工后沉降,确定无砟轨道合理的铺设时间。
作为高速铁路的施工单位,要在施工阶段进行线下工程沉降变形监测工作,做好数据的采集,计算和分析,为后续的评估工作做好准备。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分析与加固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分析与加固高速公路是连接城市与城市之间的重要交通枢纽,承担着大量的交通流量。
为了确保高速公路的安全和可靠运营,对路基土体的稳定性和沉降进行分析和加固显得尤为重要。
软土路基作为高速公路建设中常见的地质情况之一,其沉降特性对路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的沉降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土体固结沉降和路基动荷荷载引起的沉降。
土体固结沉降是指软土在自身重力和外界荷载的作用下,由于土颗粒间排列有序,土体颗粒重新排列和重组的过程中产生的体积变化所引起的沉降。
而路基动荷荷载引起的沉降则是指高速公路运营中车辆荷载对软土路基产生的沉降。
针对软土路基的沉降分析和加固措施,一般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对路基土体的沉降进行分析和评估,二是设计和实施合适的加固措施。
在对软土路基的沉降进行分析和评估时,我们需要采集路基土体的样本,并通过实验室试验和现场观测等手段获取土体的基本物理力学参数和沉降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到软土路基的沉降特性、沉降规律和预测模型。
在设计和实施路基加固措施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常见的方法:1. 提高路基土体的强度:通过添加混凝土、石头等材料,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和抗压强度,从而减小土体的固结沉降和动荷荷载引起的沉降。
2. 使用地下加固结构:比如使用排水管,通过排水降低软土地层中的孔隙水压力,加快固结沉降的速度。
还可以使用预应力锚杆、土钉墙等加固结构,增加软土路基的整体稳定性。
3. 调整路基设计参数:通过调整路基的设计参数,如路堤的高度、宽度等,可以减小路基的形变,降低软土路基的沉降。
4. 控制交通荷载:通过限制车速、限载、禁重等措施,减小车辆对路基的荷载,从而减小动荷荷载引起的沉降。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软土路基的具体情况和工程要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和措施。
还需要对加固后的路基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保加固效果的稳定和可靠。
软土路基的沉降分析和加固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软土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沉降观测方案软土路基沉降观测方案路基作为一种土工结构物,最突出的问题是稳定和沉降,为掌握路堤在施工期间的重点变形动态,确保线路开通达到预期的速度目标值、满足运营平顺度和舒适度的要求,施工期必须进行沉降和稳定观测,一方面保证路堤在施工中的安全和稳定,另一方面能正确预测工后沉降,使工后沉降控制在设计的允许范围内。
1、路堤填筑容易出现的问题1.1、因地基抗剪强度不够引起路堤侧向整体滑动,边坡外侧土体隆起。
1.2、构造物与路堤衔接处产生差异沉降。
2、沉降观测目的2.1、控制填土速率。
2.2、确定基床表层施工时间。
2.3、实测路基沉降,为预测工后沉降提供依据。
3、路基观测项目路基观测项目主要是地基土体变形,包括垂直与水平变形,其观测项目具体见表1。
表1 路基沉降观测项目表4、地基变形监测实施原则4.1、路基工后沉降控制要求区间正线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标准按设计速度200km/h控制:一般地段150mm;路桥过渡段80mm;沉降速率40mm/年。
联络线:一般地段200mm;路桥过渡段100mm;沉降速率50mm/年。
主要站线(到发线等)200mm;次要站线(牵出线等)300mm。
软土路堤在填筑过程中,必须控制填土速率。
区间正线控制标准为:路堤中心地面沉降速率≤1.0cm/d,坡脚水平位移速率≤0.5cm/d。
4.2、监测断面设置原则4.2.1、测点的设置位置不仅要根据设计要求,同时还应针对施工掌握的地质、地形等情况调整或增设。
4.2.2、观测点需设置在同一横断面上,这样有利于测点看护,便于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更重要的是便于各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
4.2.3、路基面沉降观测:在路基面中心及左右两侧路肩处设路基面沉降观测桩,纵向间距不大于100m,并保证每工点至少有一个观测断面。
地表沉降观测:沉降观测断面设置原则上断面间距不大于200m,根据工点长度、工程地质条件,监测断面数量应加以调整,且每个工点不小于2个观测断面,桥路过渡段起始位置各设一个沉降观测断面。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观测方法探析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观测方法探析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作为交通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程施工质量对公路网络规划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而随着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环境越来越复杂,软弱土层路基处理已成为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必须重视的问题,其中软土路基沉降问题就严重影响到路基稳定性与施工安全高效,所以必须提高对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的观测,通过合理有效的观测方法及时发现沉降危害,以便为问题防治与处理提供可靠依据,本文就是基于此,通过实例应用对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的观测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
标签高速公路;软土路基;路基沉降观测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促进了贸易往来,尤其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各地区的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与其他地区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这为交通体系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也同时加大了交通运输体系的压力。
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在现代化公路网络规划的实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不仅推进了公路铁路工程建设的发展,而且工程施工环境也越来越复杂恶劣,尤其是软弱土层在工程施工中较为常见,严重影响着高速公路路基的稳定性与沉降,而这也决定着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成败,尤其是软土路基沉降问题影响极大,若处理有欠妥当,就会为施工期间的安全顺利施工埋下隐患,而路堤滑塌等事故不仅影响到施工进度与工期,而且还可能造成人身财产安全问题。
因此,在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中,必须重视对软土路基的观测,以及时发现沉降危害并分析原因,然后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与处理,为提高高速公路软土路基稳定性创造良好环境与条件。
1、软土路基沉降原因分析及危害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中遇到软弱土层路基,为了有效满足结构物通航与线性顺直通畅与抗洪排涝的要求,通常需要填筑具有一定高度的路堤,而路堤本身的自重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土层中的应力状态被改变而导致地基发生变形,进而出现了地基沉降的问题。
公路网络规划中对高等级公路的路堤稳定性有较高要求,另外也有很高的工后沉降要求,传统以稳定控制来要求软土路基路堤设计已然不能满足现在对软基路堤的要求,对路基的变形控制成为高速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的重点。
浅析软土路基沉降观测
浅析软土路基沉降观测冯志欣(中铁大桥局武康二线指挥部,湖北谷城441700);日裔要】本文结合武康二线襄胡段02标D Y l(19+478~DⅥ(20+31)o段软基处理施工过程中的监控要点进行阐述,对软士路基的沉降观测.,‘进行分祈和评价。
为了保证琴段欺蝴&基的工程质量、有效控静】工后沉降、提高设计质量,在D Y Kl9+400一D YK20+300段900m布设观测断面17处,并进行重点观测。
在本段路基施工过程中,对软王路基进行沉降观测统计分析表踞,通过砖软基进行处理,严格按规范要求t t施工,其工程质量是能够达至4预期目标的。
本文介绍了软基施工观测的教术要求。
.,{关键诃l载土路基;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观测,,一i,.’t4,’,J r,/7J,.,J’,^一,,…,o,/,j,‘,1工程概况本施工段位于北鄢中积平原区,海拔高程87—89m。
地势平坦开阔,阡陌纵横,水塘、水田较多。
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粉质黏士、淤泥质粉质黏土、圆砾土及泥岩。
由于水塘、软土地基承载力很低,为确保路基稳定,故对地基采用施打碎石桩复合地基进行处理,形成较大的密∥实柱体,提高软土地基的整体抗剪强度,减:!≯沉降。
2观测桩的技术要求及观测要求…Z1技术要求Z”观测断面设置情况1)在软土地段区间每隔50m设置一个观测断面。
2)每个观测断面在线路中心地面设~个观测沉降板,在两侧路肩各设一个观测桩(巾40m m钢钎,长1.0m),在两侧路堤坡脚外1.0-2.0m及10-12m处各设—个观测边桩,各聊测桩及沉降板在同一断面上。
见下图器譬西秭啊醑衢再黾己躔2.12边桩材料采用150号砼预制,断面为15cm X l5cm正方形,长度不小于15m,并在桩顶预埋半圆形不锈钢耐磨测头。
213边桩埋设埋设深度在地表以下不,J吁1.4m,桩项露出地面不应大于o.1m,埋设方法采用洛阳铲打^设计深度,将预制桩放入孔内,桩周围以150号砼浇筑固定,确保边桩埋设稳定。
软土路基沉降监测方案
软土路基沉降监测方案一、方案背景在道路建设过程中,路基的沉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监测工作。
特别是在软土地区,软土的力学性质复杂,容易出现沉降和变形现象。
因此,为了确保道路的安全和稳定,需要进行软土路基沉降的监测工作。
二、监测方法1.传统方法传统的软土路基沉降监测方法主要包括水准测量和实测法。
(1)水准测量:通过进行水准网的布设和水准观测,测量路基不同位置的高程变化,从而得到路基的沉降量。
(2)实测法:通过在路基上布设测点,定期进行测量,比较测量结果与设计高程的差异,得出路基的沉降量。
2.现代方法现代的软土路基沉降监测方法主要包括全站仪测量、遥感技术和激光扫描测量。
(1)全站仪测量:通过定期使用全站仪对测点进行高程测量,以及对测点周围的变形进行测量分析,得出路基的沉降量和变形情况。
(2)遥感技术:通过卫星或无人机获取路基的影像数据,利用影像处理技术进行路基的沉降监测和变形分析。
(3)激光扫描测量:通过使用激光扫描仪对路基进行扫描,获取路基的三维点云数据,从而得到路基的沉降量和变形情况。
三、监测周期软土路基的沉降监测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监测周期。
一般来说,监测周期可以按照以下几种情况进行划分:1.施工期监测:在路基施工期间,应定期进行监测,以及时掌握施工过程中的沉降情况。
2.后期监测:在路基施工完成后,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监测周期进行监测。
可以根据路基的使用情况、附近地质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建议每隔3-6个月进行一次监测。
四、监测内容软土路基的沉降监测应包括以下内容:1.高程测量:测量不同位置的高程变化,以获得路基的沉降量。
2.变形测量:测量路基周围地形的变形情况,包括沉降、空洞、裂缝等。
3.老边界标志物的测量:测量距离路基边界近的建筑物、管线等结构物的沉降情况,以评估可能的影响。
4.设备的安装与维护:监测过程中需要安装监测设备,并定期对设备进行校验和维护。
五、监测报告根据监测结果,编制监测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1.监测目的和范围:明确监测的目的和范围。
高填方工程中软土地基沉降与变形监测及分析报告
高填方工程中软土地基沉降与变形监测及分析报告一、引言软土地基是一种特殊的地质条件,经常存在沉降和变形的问题。
本报告旨在对高填方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沉降和变形进行监测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背景软土地基是指由粉砂、粉质黏土、淤泥等软土构成的地基。
在高填方工程中,由于填土层的压实,在软土地基上会产生沉降和变形。
这些问题可能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及时进行监测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三、监测方法1. 钻孔观测法:通过钻孔取样,获取软土地基沉降和变形的数据。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数据准确等优点。
2. 岩土仪器监测法:利用岩土仪器对软土地基的压力、位移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可以提供连续的数据。
四、监测结果分析通过对软土地基进行监测,我们获得了以下结果:1. 沉降分析:根据监测数据,软土地基在填土施工后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沉降。
整个软土地基的平均沉降量为XXmm,其中较大的沉降点出现在填土边缘处。
2. 变形分析:通过监测数据分析,软土地基在填土施工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形。
主要表现为水平位移和竖向变形。
水平位移主要出现在填土边缘处,最大位移量约为XXmm;竖向变形主要出现在填土中心区域,最大沉降量约为XXmm。
五、问题分析1. 影响因素:软土地基沉降和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填土的厚度、填土的施工方式、软土的地质特征等。
2. 不均匀沉降:由于填土的不均匀性,软土地基的沉降和变形呈现出不均匀的特点。
这可能导致高填方工程中的不平整或不对称性问题。
六、解决方案针对软土地基的沉降和变形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 控制填土厚度:通过合理控制填土的厚度,可以减少软土地基的沉降和变形。
2. 采用加固措施:可以考虑在软土地基上施加加固材料,如钢板桩、橡胶软基等,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七、结论通过对高填方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沉降和变形进行监测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高填方工程中软土地基发生一定程度的沉降和变形,特别是在填土边缘和中心区域。
试析软土路基沉降观测方法
试析软土路基沉降观测方法
试析软土路基沉降观测方法
摘要:软土路基的沉降直接影响到车舒适性和行车安全,降低了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
本文首先介绍了软土路基沉降观测的流程,阐述了软土路基沉降观测的保证措施,最后得出了软土路基沉降的响因素。
关键词:软土路基;沉降观测
随着人们对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高速公路在建设过程中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公路路基中的沉降要求就是其中关键的内容。
只有通过对软土路基沉降过程中相关数据进行准确的测量,获得准确的信息数据,才能精确的计算出路面的形变是否符合要求。
在这一过程中,关键的步骤就是准确的获取相关数据。
1监测元件的埋设及保护
1.1监测点设置
在经过对本地断高速公路地形的观察,了解相应的地形特点,才能够进行相应观测元件的设置:
a)通常来说,检测元件对路面剖面距离监测的范围应小于等于50m,检测高度视情况而定,如果监测的地形平坦,路基构成均匀,则高度应不大于5m。
同时,对于那些地形变化较大的路段,检测剖面的检测距离应该适当;
b)在石质材料构成的路堑路基面上埋3个桩对路基进行检测(见图1);
图1路堑监测剖面图
c)如下图所示,利用沉降板对路堤基底进行检测。
如果路基两侧的斜坡度大于1∶5的情况时,就应该在路基地步距离路基中线两米的地方在增加两个监测板,对路基进行监测;在公路路基的表面合理的埋下三个观测桩;对于那些地层变化较大的路基以及路基层比普通地段较厚的路基应该进行更加准确的监测工作,具体的,可以多增加沉降管的埋设来实现。
(见图2);
图2路堤沉降监测剖面图。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分析与加固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分析与加固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速公路作为现代交通运输主干道之一,在我国越来越多地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由于我国地广人多,路线复杂,许多高速公路都建在软土地基上。
软土地基受到气候、地质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沉降现象。
沉降不仅会造成路面凹陷、裂缝等安全隐患,还会影响行车舒适性和路基结构的稳定性。
对高速公路软土路基的沉降进行分析和加固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软土路基的沉降原因及加固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本文将对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进行深入探讨,从沉降分析、原因分析、加固方法探讨、加固效果评价到加固方案选择等方面展开研究,旨在为解决该问题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和实用的指导。
1.2 问题提出在高速公路建设中,软土路基沉降一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给道路使用和维护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软土路基的沉降会导致路面变形、裂缝产生,甚至影响行车安全。
如何有效地分析软土路基的沉降情况,找出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加固方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软土路基沉降问题的提出,主要是由于现有高速公路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对软土路基的力学性质和变形特性未能进行充分考虑,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过度沉降现象。
气候和水文等自然因素对软土路基的沉降也有影响。
需要通过深入研究软土路基的沉降机制,找出问题所在,进而提出有效的加固方法,以保证高速公路的安全性和持久性。
针对软土路基沉降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通过对软土路基沉降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可以为今后的高速公路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提高工程质量,减少事故隐患,促进交通运输事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对软土路基沉降进行详细分析,探讨沉降原因,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加固方法,以期为高速公路沉降问题的解决提供科学依据和可行方案。
1.3 研究意义软土路基在高速公路工程中普遍存在沉降问题,严重影响了路基的稳定性和运行安全。
对软土路基沉降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分析与加固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分析与加固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是指路基土质较松软,容易发生沉降变形的道路基础。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软土路基的沉降问题一直是工程施工和运营管理中的一大难题,因为软土路基的沉降不仅会导致道路的不平整和变形,还会影响高速公路的安全和舒适性。
对软土路基的沉降进行分析并进行加固工程是非常重要的。
一、软土路基的沉降原因1.路基土体的特性软土路基通常由于土壤松软、含水量较高、孔隙度较大等特性造成。
这些特性导致路基土体在受到道路交通负荷作用时,易发生沉降和变形。
2.地下水位的影响地下水位对软土路基的沉降影响较大。
当地下水位上升时,路基土体容易发生松动并导致沉降变形。
地下水位的变化对软土路基的稳定性产生很大影响。
3.交通荷载的作用高速公路承载了大量的交通荷载,这些荷载作用在软土路基上,容易导致路基土体的沉降和变形。
特别是重载车辆的频繁行驶,会加剧软土路基的沉降问题。
1.现场调查在进行软土路基沉降分析前,首先需要进行现场调查,了解软土路基的地质和地下水情况,以及相关交通负荷的情况。
通过现场调查可以了解软土路基的实际情况,为后续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2.地质勘探地质勘探是软土路基沉降分析的重要环节。
通过地质钻孔和取样分析,可以获取软土路基的地质特征和土壤物理力学性质,为后续的沉降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3.沉降监测通过布设监测点,进行软土路基的沉降监测。
通过监测数据,可以实时了解软土路基的沉降情况,为后续的沉降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4.沉降分析通过现场调查、地质勘探和沉降监测数据,进行软土路基的沉降分析。
分析软土路基的沉降原因、沉降程度和变形规律,为后续的加固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三、软土路基的加固方法1.土工布加固土工布是一种高强度、高抗拉、耐腐蚀的新型土工合成材料,适用于软土路基的加固工程。
在软土路基表层铺设土工布,可以有效增加路基的抗剪强度和抗沉降能力,延缓软土路基的沉降变形。
2.桩基加固桩基加固是利用桩基的承载作用来加固软土路基。
浅析软土路基施工中监控要点及沉降
浅析软土路基施工中监控要点及沉降摘要:本文结合洛湛铁路永洪段建设工程项目中监理单位在软土路基施工过程中的监控要点进行阐述,对软土路基的沉降观测进行分析和评价;洛湛铁路永洪段软土路基处理中,对软土路基进行沉降稳定观测,观测统计表明,通过对软基进行处理,严格按规范要求施工,其工程质量是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的。
关键词:软土路基处理监控要点沉降观测一、软土地基路基处理所谓软土,从广义上讲,就是强度低、压缩性高的软弱土层。
在软土地基上修筑路基,若不加处理,往往会发生路基失稳或过量沉陷,导致铁路破坏或不能正常使用。
习惯上常把淤泥、淤泥质土、软粘性土总称为软土。
软土的特性主要表现为天然含水率高、孙隙比大。
含水量在34%—72%之间,孔隙比在1.0—1.9之间,饱和度一般大于95%,液限一般为35%—60%,塑性指数为13—30。
(一)软土路基常用加固方法当路堤经稳定验算或沉降计算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必须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
加固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1.塑料排水板:塑料排水板是带有孔道的板状物体,插入土中形成竖向排水通道。
因其施工简单、快捷,应用较为广泛。
最大有效处理深度18m。
2.砂井:砂井是利用各种打桩机具击入钢管,或用高压射水、爆破等方法在地基中获得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孔眼并灌入中、粗砂形成砂柱。
由于这种砂井在饱和软粘土中起排水通道的作用,又称排水砂井。
砂井顶面应铺设垫层,以构成完整的地基排水系统。
砂井适用于软土层厚度大于5m时。
最大有效处理深度18m。
3.袋装砂井:井经对固结时间的影响没有井距那样敏感。
但一般砂井如果井径太小,既无法施工,也无法防止因地基变形而断开失效。
因此,现在广泛采用网状织物袋装砂井,其直径仅8cm左右,比一般砂井要省料得多,造价比一般砂井低廉,且不会因施工操作上的误差或地基发生水平和垂直变形而丧失其连续性。
最大有效处理深度18m。
4.排水砂垫层:排水砂垫层是在路堤底部地面上铺设一层砂层,作用是在软土顶面增加一个排水面,在填土的过程中,荷载逐渐增加,促使软土地基排水固结渗出的水就可以从砂垫层中排走。
软土地区路基沉降观测与控制技术解析
软土地区路基沉降观测与控制技术解析软土地区路基陷落是一个广泛存在于建筑工程中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观测与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是建筑师和工程师们的关注重点。
本文将从软土地区路基陷落问题的背景介绍入手,探讨观测与控制的技术手段,并提出一些实用的解决方案。
首先,软土的特点是其含水量较高,由于土体的湿度增加而引起的体积变化是造成软土地区路基陷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观测与控制技术的第一要务是对土体湿度进行实时监测。
目前常用的技术手段包括土壤含水率传感器的安装与应用、浸润水位监测仪器的使用等。
这些仪器能够实时测量土壤中的湿度,及时发现土体湿度变化的趋势,从而为后续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除了湿度的观测,对于软土地区路基陷落问题,还需要了解土壤的荷载承载能力。
利用静力触探、动力触探等手段,可以对土壤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进行全面地检测与评估。
同时,可根据触探数据进行地质层位分析与土壤力学参数的计算,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控制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
在观测的基础上,控制技术的研究是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软土地区路基陷落问题的关键。
一种常用的控制措施是对软土地区进行加固处理,包括采用地基加固技术、土体固化技术、钢筋混凝土桩基技术等。
这些技术能够增加土壤的承载力与稳定性,从而达到控制地基沉降的目的。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路基的结构和设计,以减小软土地区路基陷落的潜在危害。
例如,采用增设预应力混凝土梁、加宽路基、选择合适的路基填料等手段,能够有效地减少软土地区路基沉降的风险。
综上所述,软土地区路基陷落观测与控制技术的研究对于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通过对土壤湿度与荷载承载能力的实时监测,结合地基加固与路基设计的措施,能够减小软土地区路基陷落的风险,并保证工程的安全与稳定。
建筑师和工程师们应当加强对该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以推动工程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公路软土地基沉降监测与稳定性分析
公路软土地基沉降监测与稳定性分析摘要:高速公路属线形构造物,岩土地质条件复杂,其中软土地基是高速公路常见的地基形式之一。
软土地基稳定性、承载能力低,其处治效果关系到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处治不当很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路基产生变形破坏。
在路基施工过程中,为了确定沉降变形规律,选取有代表性的监测断面开展沉降监测,通过分析沉降监测结果确定路基的稳定性。
结合某高速公路软基处治案例,在施工过程中分别对采用换填法和CFG桩两种方法处治的软土地基开展沉降监测,收集监测数据作为分析路基稳定性的主要依据。
关键词:公路;软土地基;沉降监测;稳定性1工程概况某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km/h,路基设计宽度26m,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
该项目沿线分布有多处软土地基,其中K24+426—K28+077段最长,长度为3651m,地层主要为黏性土、淤泥质土等,天然含水率为30%左右,天然孔隙比0.9左右,地基承载能力低。
软土地层厚度为3~7.5m,地基下伏基岩主要为三叠系灰岩。
该地区雨季降雨量大,光照充足,植被生长期长,夏季炎热,全年降雨量在1300mm左右。
该施工区域地下水主要为裂隙水,地下水位相对较高,且含水量高。
地表水系发育,雨季冲沟内有流水。
为了提高软土地基承载力,根据软土层厚度分别采用换填法和CFG法对软土地基段进行加固处治。
2软土地基施工沉降监测方案软土地基沉降监测采用电子水准仪,按照二等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测量。
基准桩埋设在距路堤中线50m以外的稳定地点,防止施工过程中受到施工车辆的破坏。
基准桩采用预制混凝土桩,打入硬土层后在地面浇筑1m×1m×0.2m的观测平台,桩顶高出观测平台0.15m。
每隔100~200m设置一个监测断面,每个监测断面埋设3个沉降板,对沉降较严重的桥头、过渡段等适当加强观测。
沉降板埋设应保证测量垂直于地面,并布设显著标志,防止在施工过程中损坏。
在路堤填筑过程中,随着填筑高度的增加接长测杆的高度,并在测杆外部加PVC保护套管。
软土路基沉降观测及位移观测方案
路基沉降观测及稳定观测一、为了路堤施工中的安全和稳定,正确预测工后沉降,保证工程完工后路面的平整性及行车舒适性,本项目依据规范要求进行沉降和稳定的动态观测。
二、各标段应选择有代表性的路段,不少于三段(有代表性的软基、高填方、半填半挖),每段不小于300m,进行路堤稳定性观测。
三、沉降板采用50㎝*50㎝*10cm混凝土预制,测杆使用一定刚度的金属管,保护套管采用PVC管;位移桩观测桩采用150㎝*15㎝*15㎝刚筋混凝土预制桩,四、地面位移观测仪器要求:测距精度±5mm,测角精度2″;沉降板观测仪器要求:往返水准测量精度1㎜∕㎞。
使用的所有测量设备与器具必须定期进行检定,以保证测量设备长期处于良好状态。
五、施工期间,应进行沉降和稳定的跟踪观测。
观测频率应与沉降、稳定的变形速率相适应,每填筑一层应观测一次;如果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每3d至少观测一次。
路堤填筑完成后,半月或每月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
如地基稳定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加载并采取措施处理,待路堤恢复稳定后,方可继续填筑。
1、稳定性观测(a)一般路段沿纵向每50设置一个观测断面,每一路段应不少于3个断面;(b)位移观测边桩,应根据需要埋设在路堤两侧坡脚或坡脚以外3~5m处,并结合稳定分析,在预测可能的滑裂面与地面的切面位置布设测点,一般在坡脚以外1~10m范围内设置两个位移边桩。
同一观测断面的边桩应埋在同一横轴线上。
桩顶露出地面10㎝,桩周上部分用素混凝土固定,确保观测桩稳固。
2、沉降观测(a)在施工路段的原地面上一般埋设沉降板进行高程观测。
沉降板埋置于路基中心、路肩及坡趾的基底。
(c)用于观测水平位移标点桩、校核基点桩亦同时用于沉降观测,埋设于破趾及以外的标点边桩一般兼测地面沉降。
六、工作标点桩、沉降板观测标、工作基点桩、校核基点桩在观测期均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还应在标杆上有醒目的警示标志。
七、观测数据应书写清晰,签署齐全,原始记录不得涂改,及时做好各项观测结果资料的整理保管与归档。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的沉降分析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的沉降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公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但很多地区都有并不适合修建高速公路的软土路基,软土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如果软土路基处理不当,实际工程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如:路面变得凹凸不平,造成积水,甚至路面开裂,整个路面发生破坏等现象。
这些都是由于路基沉降量大或者沉降不均匀引起的,极大地影响了行车安全性。
同时由于高速公路交通量大,养护时间较少,造成返修困难,甚至会出现重复返修也无法达到设计值的情况,造成资源的重大浪费。
由于高速公路的路基线长,工程量大,不像面积相对较小的建筑路基那样可以采用各种形式的人工路基,在工程量和费用方面的限制下,高速公路只能采用相对简单的路基处理方法。
因此,如何对软土路基进行合理的沉降分析和预测,以便在有限的条件下获得高效的使用性就成为公路交通设计、建设中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1.软土路基的特点路基是指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
它是用土或石料修筑而成的线形结构物,承受着本身的岩土自重和路面重力,以及由路面传递而来的行车荷载,是整个公路构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软土路基就是在软弱土层上修建的线性结构物。
对于高速公路软土路基,软土所有不良工程性质都表现的淋漓尽致,比如压缩性大、抗剪强度低、具有触变性、流变性、不均匀性等等。
同时又由于高速公路造价高,技术要求高,对沉降各方面都有严格要求和规定。
而且高速公路路线长,工程地质条件相对复杂,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进行非常详细的勘查,技术参数的取得并不十分精确,使得在软土地区修建高速公路十分困难。
2.影响沉降的因素2.1侧向变形对沉降量的影响在刚加载时,土体处于弹性状态,土中孔隙水来不及排出,由于土体的侧向变形使土体发生瞬时剪切变形,在荷载增加最初阶段的沉降主要是由侧向变形引起,沉降量呈线性增加。
2.2砂井对沉降量及固结期的影响选择合适的砂井间距和砂井长度可提高固结度和减短固结时间。
软土路基沉降的实测及有限元分析
软土路基沉降的实测及有限元分析一、绪论1. 背景介绍及选题依据2. 目的与意义3. 国内外研究现状二、实测分析1. 试验区域选取及试验方案设计2. 实验数据采集与处理3. 软土路基沉降实测结果分析三、有限元数值模拟1. 路基结构及数值模型建立2. 材料性质与本构关系确定3. 软土路基沉降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四、实测与数值模拟结果比对1. 实测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2. 讨论分析实测与数值模拟结果偏差的原因及改进方案3. 结论与启示五、结论1. 研究主要结论概括2. 研究创新性贡献与不足3. 进一步研究方向及展望六、参考文献一、绪论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新建道路数量逐年增加,而其中很大一部分道路路基建设在软土地基上。
软土地基由于其弱的物理和力学性质,对路基的支撑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土壤在受到荷载作用时,土体产生各种变形和破坏,路基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沉降,从而影响路面的平整程度和使用年限。
因此,对软土路基沉降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软土路基沉降是一个复杂的地下工程问题,涉及土体工程、力学、岩土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为了研究软土路基沉降特性,既要进行实地试验,又需要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进行计算分析。
实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研究软土路基沉降的机理和规律,揭示土体变形破坏的本质和规律,为软土路基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本论文将对软土路基沉降的实测及有限元分析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两种方法,对软土路基沉降机理和规律进行探究,并评估其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软土路基沉降问题的本质及其机理、探讨影响软土路基沉降的因素、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发现对软土路基沉降特性的相关实验和研究鲜有人进行,而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相对成熟,但缺乏实际应用中的验证和对参数的合理选取,这就需要通过实验和计算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软土路基沉降问题,为路基的设计和改进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土段路基沉降观测分析
发表时间:2010-05-26T15:45:24.810Z 来源:《赤子》2010年第2期供稿作者:杨震乾[导读] 从具有软土路基段沉降的一般特征和典型基本形式测点中选取0013105L1的沉降观测点为研究对象杨震乾(中国中铁四局七分公司,安徽合肥 230022)
摘要:以某城际铁路DK13+015.6~147.4处软土路基处理为例,对CFG桩加固处理之后的沉降观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沉降观测;双曲线;软土路基;沉降曲线
1 一般特征和典型基本形式
选取该段4个沉降观测点,编号分别为0013026L1、0013080L1、0013117L1、和0013137L1。
根据现场实测数据,绘出“时间—填土高—沉降量”路基地表沉降的关系曲线图。
它们代表典型软土段路基施工过程实测沉降曲线图,具有软土段路基沉降曲线的一般特征和典型基本形式。
通过对测点实测数据的整理,分类归纳出阶段性观测值,作为进一步分析的依据。
2 工后沉降分析和预测
路基填筑完工后,路基的施工荷载施加完成,根据实测值,可采用双曲线法进行沉降分析和预测,得出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差异以及沉降变化趋势。
2.1典型实测点数据整理
从具有软土路基段沉降的一般特征和典型基本形式测点中选取0013105L1的沉降观测点为研究对象。
该点位于线路软弱土路段上,填筑高度5.306m。
本段路基填筑材料为AB组填料,地基处理采用CFG桩加固。
从2008年8月开始对该点进行观测,到2010年2月结束,历时18个月,累计观测110余次,施工期约每1天采集数据一次,路堤施工完工后半年内约5~8天观测一次,完工6个月后约30天观测一次。
2.2双曲线法
双曲线沉降计算具体过程如下:
(1)确定起始时间T,路基填筑结束时T=0;
(2)根据实测数据计算T/(ST-S施);
(3)依据表2.4所列,绘制T与T/(ST-S施)的关系图;
(4)确定系数A、B的值;
系数A为图2.7中拟合线与T/(ST-S施)轴相交值,系数B为拟合线与T轴夹角的正切值。
计算得,A=4.252366 B=0.04529
(5)将系数A、B代入公式ST=S施+T/(A+B×T)和S终=S施+1/B,可以由双曲线关系推算出沉降-时间曲线; ST=S施+T/(1.252366+0.04529×T)
S终=S施+1/0.4529 S终=37.407mm S施=15.33mm 工后总沉降量S工后=S终-S施=22.077mm
(6)路基工后模拟沉降量和实测沉降量对比。
根据分析结果,工后最终沉降量为22.077mm,小于规范规定:路基工后沉降不大于150mm,满足规范要求。
3 成果分析与预测结论
利用双曲线法预测后期沉降变形,其实测数据与相对应的预测曲线吻合度较好,客观地反映了路基沉降的动态发展情况,可以科学、准确的预测路基沉降量,从而估算工程的稳定性、更好地指导施工。
参考文献
[1]崔希璋.广义测量平差[M].第2版.北京:测绘出版社,1992.
[2]赵显富.变形监测动态图形系统[D].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