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下第4单元第13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课件(22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下第4单元第13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课件(22张PPT)

统一之望
香港、澳门 问题的由来
一国两制
回归
海峡两岸 的交往
21
谢谢观看!
安全。
8
大陆
社会主义制度
人民渴望 团结统一
港澳台
资本主义制度
9
提出
有利于港澳台地 区的稳定、繁荣 和发展
意义
一国
两制
内容
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 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目的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前提
一个中国
10
目的:祖国和平统一
前提
有利于实现 祖国的统一 有利于 港澳台 地区的 稳定、 繁荣和 发展
11
香港岛
九龙
1842年
5
香港问题的由来
1898年,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英国再次通过《展拓 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99年
1860年,英国又通过中英《北京条约》割去了九龙司地方一区
1842年,英国通过中英《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6
澳门问题由来
1557 年 , 葡 萄 牙 取 得在澳门的定居权。
香港、澳门的沦丧给我 们留下了怎样的教训?
19世纪五六十年代,葡萄牙人 先后侵占了氹仔岛和路环岛。
7
(二)一国两制的构想 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途径和方式有哪些?不同的方式会有 什么样的结果?
和平 有利于港澳的正
武力 影响中英、中葡关系 的正常发展,伤害港
常发展,更符合
人民的心愿。
澳人民的生命和财产
13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香港区旗
香港区徽
14
澳门回归
1999年12月20日 中国政府恢复对澳 门行使主权
15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课件 (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课件 (共25张PPT)

香港、澳门能够回归的原因有哪些?
(1)香港、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 领土。 (2)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 的提高。 (4)得到了包括香港和澳门 在内的广 大华人的支持。
假如你是一位经历过香港回归的 香港市民,对于香港的割占与回归, 你有什么感想?
历史告诉我们
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强大 才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因此我们要热爱祖国,建设祖国, 使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 • • • • • • • • • • • • •
七子之歌--澳门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 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 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合: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母亲!我要回来, 母亲!母亲! 合: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我要回来,回 来. • 母亲!
4.初二某班同学准备策划主题为《中 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的图片展。 右图可归入下列哪一栏目( ) A.少年出洋觅真谛 B.中原淮海建奇功 C.拨乱反正倡改革 D.一国两制定回归
5.在“一国两制”指导下,1999年回 归祖国的是( ) A.英国侵占的香港 B.葡萄牙侵占的香港 C.英国侵占的澳门 D.葡萄牙侵占的澳门
香港市容
中银大厦、葡京酒店
澳门市容
高楼林立
我掌握了……
我懂得了……
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
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 主义制度,台湾、香港 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提出者: 邓小平
1997年7月 1日香港回 归
1999年12月 20日澳门回 归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 香港澳门的回归课件(16张)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 香港澳门的回归课件(16张)

3、“一国两制”的内容:
前提:
一个中国(代表中国的 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 一个 国 国家 两 制 两种
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 境内
大陆—社会主义制度 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
4、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有何重要的历史意义?
(1)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4、全国人民的支持。
……
启示: 国力强盛是外交的后盾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
本课小结:
中国 综合国力 的增强
香港回归
1997年7月1日
“一国两制” 澳门回归
伟大构想
1999年12月20日
洗雪耻辱
“一国两制”的构想
1、背景:
①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 是历史遗留下来的。
②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 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③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综合 国力增强。
2、“一国两制”的提出:
• “一国两制”由谁在什么时候提出的?
邓小平 改革开放后(80年代)
(最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主权
1999年12月20,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澳门主权
香港区旗 区徽
澳门区旗 区徽
1、香港澳门回归,洗雪了百年国耻。
2、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港澳顺利回归的原因:
1、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2、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根本原因 3、香港澳门自古以来是中国的神圣领土香Fra bibliotek 澳门台湾
1898年中英 《展拓香港界址
新界
专条》租借新界

【精品历史课件】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课件第十三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共20张PPT

【精品历史课件】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课件第十三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共20张PPT

澳门回归了(1999、12、20)
落寞的葡萄牙人
葡 萄 牙 国 旗 在 澳 门 上 空 降 下
澳门总督韦奇立抱着国旗黯然神伤
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 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 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开创了香港和澳门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历史核心素养
世界 俄国十月革命
现代史
(1917年)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社会主义革命时代到来 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中国
五四运动(1919年)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分界 新中国成立(1949年) 开始社会主义现
代化道路的探索
三、史料实证
(一)概念 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二)目标 (1)能够区分史料的不同类型;在解答某一历史问题时,能够尝试从多种渠道获取与 该问题相关的史料;能够从所获得的材料中提取有关的信息。 (2)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史料所具有的不同价值;明了史料在历史叙述中的基础作用; 在对史事与现实问题进行论述的过程中,能够尝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3)在探究特定历史问题时,能够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能够利用不同类型史料, 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互证,形成对该问题更全面、丰富的解释。 (4)能够比较、分析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能够在辨别史料作者意图的基础上 利用史料;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恰当地运用史料对所探究 问题进行论述。
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
签署 。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香港回归了(1997、7、1)
落寞的英国人
彭定康黯然神伤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共4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共41张PPT)
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 区基本法》和《关于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决定》
选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 选举临时立法会议员。
1996年
1997年
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香港回归:
1997.7.1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行政长官董建华宣誓就职
97—05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二任行政长官

C.拨乱反正倡改革
D.一国两制定回归
4. 1997年,香港顺利回到祖 国怀抱,洗雪了多年来中华民 族的耻辱,香港从此摆脱了( ) A.英国 B.西班牙 C.法国
A
D.葡萄牙
5. 2007年是香港回归10周年。 有人说:“收回香港,是邓小 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天 才创造”是指 A.市场经济 B.家庭联产责任制 C.“一国两制”方针 D.经济特区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提出: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 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 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2.内涵: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 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 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 长期不变。 3.地位:“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 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1999.12.20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澳门回归了!
澳门区旗
区徽
行政长官何厚铧宣誓就职
1999年12 月20日2009年12
月19担任第一、二届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崔世安宣誓就职
2009年12月20日至今担任第三、四届行政长官
【学生活动】:
答疑解惑
8.港澳回归后经济有什么变化?
(第5学习小组帮助答疑解惑。)
能力提升:7—8
第9题: 第10题: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共47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共47张PPT)

一 国 两 制 是 针 对 台 湾 问 题 提 出 来 的
祖国的日 益强大
香港回归
1997年7月1日
“一国两 制”的伟 大构想
澳门回归
1999年12月20日
香港、澳门回归 祖国,标志着中 国人民洗雪了百 年耻辱,在完成 祖国统一大业的 道路上迈出了重 要一步。
课堂总结 香港、澳门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20世
纪世界史上的重大事件。这场盛事向世人证明了“一国两制”的
正确和中国人民统一祖国的决心。也说明当今中国综合国力的增
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
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我们应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 各种分裂中国的阴谋都不会得逞。祖国的统一是人心所望,大势 所趋。
【 课后活动 】
主权问题(历史遗留问题)
新课学习
如你是港澳居民,在经历了多年的殖民统
治后,你最大的渴望是什么?
盼望国家富强,渴望回到祖 国的怀抱。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如何解决港澳台问题, 实现祖国统一?
A B
和平统一 武力统一
二。政策篇:“ 一国两制”的构想
1、时间、人物: 2、目的: 3、含义:
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 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 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激趣导入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激趣导入
哪位同学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
七子之歌
东方之珠是一个城市的美称,猜一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PPT-PPT精美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PPT-PPT精美课件

回归启示
香港、澳门的回归让你想到了什么?
回归启示
旧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土沦丧;
新中国,国家日益强大,港澳回归。
香港在两个不同时期的截然不同的命运, 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一个道理:
港澳回归的意义
对国家 对港澳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 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 了重要一步;

4.用几个凝练的动词形象逼真地写出 了父亲 攀爬月 台时的 努力, 没有过 多形容 、修饰 的语言 ,只是 白描, 只是写 实,乍 读很平 淡,细 细品味 ,却情 真意浓 。

5.上述情境体现了观众在体育赛事中 文明有 礼的行 为,也 体现了 我国良 好的国 家形象 。

6.这种文明有礼的行为有助于人们友 好交往 ,增进 人们的 团结友 爱,有 利于形 成安定 有序、 文明祥 和的社 会。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
制度篇——“一国两制”的构想
读教材回答:“ 一 国 两 制 ”的 含义是什么 ?
“一国两制”,即在中华人民 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 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 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智慧之策
“一国两制”的内容
“一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国两制” 提
(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 。)

9.联系具 有客观 性,即 是事物 本身所 固有的 ,不以 人的意 志为转 移的。 要从事 物固有 的联系 中把握 事物, 切忌主 观随意 性。但 人们可 以根据 事物固 有的联 系,改 变事物 的状态 ,调整 原有的 联系, 建立新 的具体 联系。

10.是为人民服务宗旨和对人民负责原 则的要 求。坚 持为人 民服务 的工作 态度, 坚持求 真务实 的工作 作风, 坚持从 群众中 来到群 众中去 的工作 方法.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共25张ppt)

五个“不变”
有利于港澳台 地区的稳定、 繁荣和发展。
1)香港的现行社会、经济制 度不变。 2)法律基本不变。 3)生活方式不变。 4)香港自由港的地位和国际 贸易、金融中心的地位不 变。 5)北京除了派军队外,不向 香港特区派干部。

刚从阿根廷手中夺过了马尔维纳斯群岛 的首相撒切尔夫人,踌躇满志、来势汹汹。
1、保留原有的( 资本主义 )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2、实行高度(自治),即除( 国防 )( 外交 )由中 央政府统一管理外享有立法权、行政管理权、独立的 司法权和终审权。
现在的香港和澳门
回归后的 香港
澳门
港 珠 澳 大 桥
经济更繁荣 社会更安定
与内地的交往
更密集融洽

结论:香港 的发展变化 证明了“一 国际社会更认可 国两制”强 大的生命 人心更认同更归属 力 。
“我们这些人岁数都不小了,都希望中华民族来一个
真正的统一。前人没有完成的事业,我们来完成,我
们的后人总会怀念我们的。如果不做这件事,后人写
历史,总会责骂我们的。这是大事,前人没有完成,
我们有条件完成。”
——《邓小平论祖国统一》
1983年6月18日
○解读“一国两制”:
指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 祖 国大 含义: 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 香港和 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
中国政府和葡萄牙政 府在北京签署关于澳 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2)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 门行使主权。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中葡澳门交接仪式
拓展:港澳回归后,享有哪些自治权?
五个“不变”
有利于港澳台 地区的稳定、 繁荣和发展。
1)香港的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 2)法律基本不变。3)生活方式不变。 4)香港自由港的地位和国际贸易、金融 中心的地位不变。 5)北京除了派军队外,不向香港特区派 干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共46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共46张PPT)

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 海上遇到风浪要曝晒水 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 1557年,葡萄牙通过贿 赂明朝官员,取得在澳 门的定居权。
19世纪五六十年代, 葡萄牙人先后侵占 了氹仔岛和路环岛。
澳门简介
位置 位于广东省珠江口西侧,毗邻珠海 市。 范围 由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三 部分组成。 面积 27.3平方千米 居民 612167(2016年),中国血统占 95%以上(祖籍主要为广东省), 葡萄牙人占总人口的3%。 经济 1.博彩业兴旺。 2.旅游业是其重要财政收入来源之一。 3.加工业兴起,产品出口到美国、香港、西欧等国家。
2、“一国两制”的构想符合港澳和大陆经 济共同发展的要求。这既能保持双方经济发 展的稳定,又能为各自发展提供更为宽广的 空间。

3、“一国两制”充分照顾英国、美国、葡萄牙及其 它国家在这些地区的利益。香港被英国统治了100多 年,英国在香港拥有巨大的政治经济利益,同时香港 又是国际金融中心,美国、日本、西欧等在那里有大 量投资。澳门问题与香港问题类似。 实行“一国两 制”,港澳高度自治,繁荣稳定也就保证了这些国家 、地区的利益。 综上所述,“一国两制”既体现了维护国家主权的原 则性,又充分照顾了有关国家在港澳的利益,充分尊 重港澳长期实行资本主义制、人们习惯于资本主义生 活方式这一现实,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有利于该地 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和居民安居乐业。因此它是一 条损失最小最得人心的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
方针 “一国两制” 实践
推动
香港回归
澳门回归
解决台湾问题
1、 2009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十周年纪念日。 澳门的顺利回归以及澳门十年来的繁荣稳定得益于( ) A. 一国两制的大政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改革开放伟大决策 2、“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者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3、“一国两制”是解决我国以下哪地些区问题的原则( ) ①台湾 ②香港 ③澳门 ④厦门 A.①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共21张PPT)

思考一:谈一谈港澳回归的意义。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 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 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思考二:16世纪中叶,葡萄牙侵占了澳门,100 多年前,英国侵占了香港。为什么到了20世纪90 年代,中国能够收回香港和澳门?你从中得到什 么启示? (1)香港自古以来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收回香港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 (2)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19世纪五六十年代, 葡萄牙人先后侵占 了氹仔岛和路环岛。
思考:
香港、澳门两地的沦 丧,说明了什么问题?
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 途径和方式有哪些?不同的 方式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邓小平:香港 回归后“马照 跑、股照炒、 舞照跳”。
1984年,邓小平曾跟英国 外交大臣杰弗里说:“解决香 港问题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 是非和平方式,一种是和平方 式。非和平方式,或者说武力 解决问题,总是不好的。怎样 才能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呢? 这就必须充分照顾到香港的历 史和实际情况。”
香港、澳门是怎样离开祖 国怀抱的?大家还记得吗?
香 港 问 1898年租 题 借新界 的 由 来
1860年《北京条约》 割占九龙
1842年《南京条 约》割占香港岛
澳门问题的由来
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 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 入澳门; 1557年,葡萄牙通过贿 赂明朝官员,取得在澳 门的定居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984年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 声明》签字仪式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交接仪式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
区旗:是一面中间配有五颗星的动态紫荆花蕊图案的红 旗。红旗代表祖国,紫荆花代表香港,紫荆花红旗象征香 港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花蕊上的五颗星象征香港同 胞心系祖国,花呈红白两色,象征“一国两制”。 区徽:中间是五星花蕊的紫荆花,周围写有“中华人民共 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英文“香港”。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课件(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课件(共31张PPT)

课堂小结
祖国的日益 强大 (中国综合 国力的提高)
香港、澳门回归 祖国,中国人民 洗雪了百年国耻, 标志着我国在完 成祖国统一大业 的道路上迈出了 重要的一步。
香港回归
1997年7月1日
邓小平
提出
澳门回归 “一国两制” 1999年12月20日 的伟大构想
含义
香港和澳门的回 归,为解决台湾 问题提供了成功 的范例。
第13课 香港澳门的回归
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
“一国两制”的构想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盼台早日归
母子伤离别
1898年 《展拓香 港界址专 条》强行 租借“新 界”
1860年《北京 条约》割占九 龙
1842年《南京 条约》割占香 港岛
1553年,葡萄牙人借 口曝晒水浸货物,强 行进入澳门; 1557年,葡萄牙通过 贿赂明朝官员,取得 在澳门的定居权。

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邓小平就香港前途问题 与她进行了会谈 从1983年7月12日到1984年9月,中英双方的会谈共进行了22轮, 谈判相当激烈。
历史告诉我们
“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国家强大才能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香港澳门的 回归说明了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和国 际地位日益提高;我们要热爱祖国,建设 祖国,使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3、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尽管不愿意香港回
归中国,但是她依然称赞邓小平的构想是 “天才的创见”。这“天才的创见”指的是 (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两制” D、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4、我国能够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最

主要因素是( ) A、新中国国际威望提高 B、“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大提高 D、祖国统一是民族心愿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共19张PPT)
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 香港特别行政区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 ________________ 英两国政府在香港如期举行香港交接仪式,中国对香港恢 复行使主权。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2)澳门回归: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 年12月20日 时间)对澳 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 ______________( 门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葡 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 行使主权。 2.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 洗雪了百年国耻 ,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 ________________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3.含义: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 社会主义 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 __________ 资本主义 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__________ 和平统一 、__________”是完成祖国统一大 一国两制 4.意义:“__________
业的基本方针。“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
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地区和附近岛屿,租期
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素材二: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谈到中英关于香港问 题谈判过程和结果时说:“对于我们来说,这不是胜利, 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远占
优势的对手打交道。”
(1)根据素材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香港一步步被侵占与哪些 历史事件相关联。香港被割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快学快记
· 歌谣助记· 改革开放设计师,统一祖国探路子。“一国两制”好方式,

部编版人教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课件(共25张PPT)

部编版人教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课件(共25张PPT)
1、 我要了解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 2、我要知道 “一国两制”的提出与含义; 3、我要掌握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时间和意义。 4、我要认识到只有国家的强大才能维护国家 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19港49、年澳新、中台国问成题立是,怎祖样国产是生否的已呢经?统一?
面对历史遗留的港澳台问题, 我们应该怎样解决? 可以有几种解决的方式?
香港特别行政区 的区旗是一面动态紫 荆花图案的红旗。红 旗代表祖国,白色紫 荆花代表香港。红、 白两色体现了“一国 两制”的精神。
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
澳门特别行政区 的区旗是绘有五星、 莲花、大桥和海水的 绿色旗帜。三朵白莲 花代表澳门由澳门半 岛、氹(dang)仔岛和 路环岛组成。绿色象 征着生机的祖国。
香港回归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材只料缘一华:夏①粤已海腾洗硝飞刷烟。了扬中我华威民,但族悲的港百岛年易耻英辱徽。—前—仇凌旧青恨今尽雪,
材料二:香港回归祖国,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香
港同胞从②此成翻为开香了港香的港真历正主史人新,的香一港页历史从此揭开了崭新的
篇章。 ——江泽民《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庆典上的讲话》
我听说大陆是社会主义 制度,我已经习惯了资 本主义制度的生活模式 了,回归大陆会让我的
生活陷入混乱的!
是啊,谁能想 个一举两得的 办法就好了!
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者是谁?什么时期 提出?目的是什么?
2、“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一 一个国家 国 两 制
两种制度
方②共“同一努国力两的结制果”。的伟大构想 ———关—键邓因小素平
材料二: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 个不愿妥协和实力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英国在谈判开始时不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香港澳门的回归祖国课件(共31张PPT)(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香港澳门的回归祖国课件(共31张PPT)(共31张PPT)
返回
议一议
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途径和方式有哪些?不同 的方式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1、用武力解决。其弊端是影响中英、 中葡关系的正常发展,伤害港澳人民 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和平解决。和平的方式却有利于 港澳的正常发展,更符合人民的心 愿。
提出者:
“一国两制”提出的背景: (1)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 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 (2)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 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 强烈愿望 (3)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 新时期,综合国力增强
前提和基础:一个中国
从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的 提出依据: 战略全局和国家发展的角度出发
“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香港澳门的回归
香港和澳门是如何 回归的?
谈判桌上的博弈
(1)中英谈判:中英两国政府经过两年谈判,于 1984年12月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 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84年12月19 日,中英两国政 府在北京签署 《关于香港问题 的联合声明》
五个“不变”
有利于港澳台 地区的稳定、 繁荣和发展。
1)香港的现行社会、经济制 度不变。 2)法律基本不变。 3)生活方式不变。 4)香港自由港的地位和国际 贸易、金融中心的地位不 变。 5)北京除了派军队外,不向 香港特区派干部。

刚从阿根廷手中夺过了马尔维纳斯群岛 的首相撒切尔夫人,踌躇满志、来势汹汹。
A
B
C
D
反馈拓展
2、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 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 这里 的“天才创造”是指: A 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 尊重历史与现实 C “一国两制”的构想 D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反馈拓展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共21张PPT)

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 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 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开创了香港和澳门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你如何看待祖国统一的前景?
说出你的理由。
我们对祖国的统一大业充满信心:
①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②世界上普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 ③大陆经过改革开放后实力大增,两岸
16世纪中叶,葡萄牙侵占了澳门,100多年 前,英国侵占了香港,为什么到了20世纪90年 代,中国能够收回香港和澳门?从中我们可以 得出什么启示?
1、香港、澳门自古以来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收回香港、澳门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
2、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一国两制”的构想:
①目的: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 利益。 ②提出者:邓小平。 ③内容: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我们 国家的主体部分坚持社会主义,香港、 澳门和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仍然保持 资本主义制度。
我们始终坚持主权问题不 容谈判,主权和治权不能 分离,这是不能动摇的!
主权不是一个可以讨论 的问题.中国将收回是整 个香港!
1987年3月,中葡双方在北京进行澳门问题的第四轮也是 最后一轮谈判,26日,双方草签联合声明。1987年4月13 日中葡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和葡 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及两个附件。联 合声明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 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何来自崔厚世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澳门回归了(1999、12、20 )
落寞的葡萄牙人
葡 萄 牙 国 旗 在 澳 门 上 空 降 下

4.13++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4.13++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A. 和平统一方式
B .一个中国原则
C. 平等谈判原则
D. 实现经济互助
P68 课后活动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
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
啊!请叫儿的乳名······母亲!”
(1)歌词中的“MACAU”是指什么地方?“母亲”又是指什么?
“一国两制”构想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是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一次天才式创
造。首次成功运用“一国两制”构想解决的历史问题是
A.西藏问题
B.香港问题
C.澳门问题
D.台湾问题
在一本名为《回归路》的书籍中,记录着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为实现统一大业所作
出的努力,其中应包括
①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②中葡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③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④中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
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A.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尊重历史与现实
C.“一国两制”构想
D.香港的顺利回归
“一国两制”实施的根本前提是
(1)中英签署联合声明,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中葡签署联合声明,中国政府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 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下列对“一国两制”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①“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②“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 ③“一国两制”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④“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共23张PPT)

节节清梳理
1.下列适合实践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地
区有( ) 新疆 西藏 香港 台湾 澳门 A B C D 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 了————————,标志着我国在— —————————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5、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1、1979年中葡正式建交。双方协议指出:澳门是 中国的领土,目前有葡萄牙政府管理,归还的细节 和时间,将在适当的时候由两国政府谈判解决。
2、1987年中葡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了《中葡关于澳门问 题的联合声明》联合声明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 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声明,澳门地区(包括澳门半岛、凼 (dang)仔岛 和路环岛)是中国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政 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1988年《中葡联合声明》正式生效,澳门进入过 度时期 4、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特别行 政区正式成立
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 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其中的主体,中国大陆必须是社会主义制度。
2、 “一国两制”的影响:
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 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有利于港澳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1981年,叶剑英发表了《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 针政策》除了中国军队进驻一条外,其他方针政策都适合于香港、 澳门回归祖国。这实际上间接地公开了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参 考方针。
自学指导
1、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
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___________ ,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____________
1984 年底正 2、中英两国政府经过两年谈判,于________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ppt课件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ppt课件

1986年6月
中葡两国就澳门问题举行会谈
1987年4月13日 前后经过四轮会谈,中葡两国政府签署了联合声明
1988年9月
澳门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成立
1992年3月
起草委员会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 本法(草案)》
1999年2月 3日至9日
1999年4月 12日至17日
1999年 5月20日
大构想。
3.含义:在 祖国统一 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 在 台湾 、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 资本主义制度 和生活方式长
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4.意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地区
概况
意义
1997 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2)香港问题的解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香港回归的道路充满曲折。 (3)“一国两制”。
(4)香港经济持续繁荣发展。
(5)增强综合国力;坚持“一国两制”;坚决反对和遏制任何分裂国家 的行径;等等。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澳门回归大事记
1985年5月
葡萄牙总统访问中国,与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会晤,表示 要友好地解决澳门问题
3.“一国两制”构想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是中国传统政治 智慧的一次天才式创造。首次成功运用“一国两制”构想解决的历 史问题是( D ) A.西藏问题 B.台湾问题 C.澳门问题 D.香港问题
4. 从 1999 年 到 2020 年 , 澳 门 本 地 生 产 总 值 由 502.7 亿 澳 门 元 增 长 至 4 134.7亿澳门元,翻了好几番;人均生产总值由1.5万美元增至8.7万 美元,增长4.8倍,在经济体排名中位列亚洲第二、世界第四。以上材 料说明“一国两制”政策( A ) A.有利于澳门的繁荣稳定 B.问题的核心是中国统一 C.符合港澳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 D.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本节课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输渠道 ,而让 学生学 会欣赏 历史上 出现的 文学作 品,通 过形式 多样的 活动、 合作和 探究等 多种方 法与途 经,实 现历史 学习三 维目标 ,从历 史的角 度来赏 析中国 古代的 文化。

7.我的教学设计正是基于此基本理念 之上设 计的。 另外, 本课设 计能充 分利用 信息技 术,巧 妙把多 媒体技 术与教 学内容 融合起 来,极 大地提 高了课 堂教学 效率, 也能实 现课堂 与课外 的完美 结合, 真正为 学生的 终身学 习与发 展打下 良好的 基础。
4.我国政府用“一国两制”的构想解决港、
澳、台问题,主要是考虑了( A )
①三地的现状 ②三地的历史
③三地与大陆的差异
④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1984年12月,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 明签署,“北京已保证……在接收后50年内不 变更现有经济体系及法律制度”。材料说明香
2.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 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
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C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一国两制”构想 D.改革开放
3.“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其根本 出发点是( C )
A.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B.港澳台不适合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C.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D.在港澳台地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1997年7月1日
澳门回归
开创了香港和澳门 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1999年12月20日
为解决台湾问题,实 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提 供了条件。
达标检测
1.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
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
D)
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
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
C.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社会主义制度——大陆
“两制”
资本主义制度——港澳台
(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智慧之策
“一国两制”意义
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 景,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好评。
中英香港问题谈判 中葡联合声明
回归篇——香港、澳门的回归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1997年7月1日
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1999年12月20日
回归启示
香港、澳门的回归让你想到了什么?
回归启示
旧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土沦丧;
新中国,国家日益强大,港澳回归。
香港在两个不同时期的截然不同的命运, 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一个道理:
港澳回归的意义
对国家 对港澳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 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 了重要一步;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
制度篇——“一国两制”的构想
读教材回答:“ 一 国 两 制 ”的 含义是什么 ?
“一国两制”,即在中华人民 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 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 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智慧之策
“一国两制”的内容
“一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国两制” 提
(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 。)
制度篇 展望篇
历史篇——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
香港总督府
澳门总督府
香港和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但是在 历史上却被两个国家长期侵占。是哪两个国 家?这些国家是如何占领香港和澳门的呢?
香港被英国割占或租借的过程
1898年租 借新界
通过1842年的 《南京条约》割占 香港岛
通过1860年的 《北京条约》割 占九龙司地方一 区

3.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艺 术修养 ,以及 对我国 社会主 义时期 文学艺 术作品 的鉴赏 能力。

4.通过了解建国以来文学艺术事业的 蓬勃发 展,使 学生受 到爱国 主义情 感和传 统美德 的熏陶 ,培养 学生热 爱社会 主义祖 国的思 想情感 。

5.通过对宋词、绘画、书法艺术作品 的鉴赏 ,培养 学生的 审美感 ,提高 学生的 鉴赏力 。充分 利用多 媒体的 教学手 段创设 图文情 境,加 强课堂 的热烈 气氛和 教学的 直观性 ,给学 生提供 一个良 好的教 学情境 。
1553年,葡萄牙人借

口曝晒水浸货物,强

行进入澳门

1557年,葡萄牙通过

贿赂明朝官员,取得 在澳门的定居权




•19世纪五六十

年代材料思考:邓小平提出了哪一 天才构想?
材料: 1981年8月26日,邓 小平在会见台湾人士时,首次指 出:台湾不搞社会主义,社会制 度不变,外国资本不动,甚至可 以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港回归后将( C )
A.设立香港经济特区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D.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1.通过归纳新中国建立以来文艺事业 的发展 和成就 ,培养 学生从 文艺现 象中领 悟历史 的能力 ;

2.通过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文艺事业 发展的 原因、 党的十 一届三 中全会 以来文 艺园地 出现繁 荣局面 的原因 ,培养 学生正 确认识 和说明 问题、 分析问 题的能 力;
开创了香港和澳门历史发展的新 纪元;
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 对台湾 例。
展望篇——我想对台湾同胞说
我对台湾同胞说:
祝愿祖国:早日统一! 祝愿祖国:繁荣昌盛!
本课小结:
祖国的日益 强大
“一国两制”的 伟大构想
香港回归
香港、澳门回归祖 国,中国人民 洗 雪
了百年耻辱,标志 着我国在完成祖国 统一大业的道路上, 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七子之歌》是诗人闻一多的代表作, 发表于1925年。诗人有感于许多国土“失 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因择其中与 中华关系最亲切着七地,为作歌各一章, 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
七子 香港、澳门、台湾、 威海卫、广州湾、 旅顺、大连、九龙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3课
历史篇 回归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