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保护与遗传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野生动物保护与遗传学研究
一)我国西南地区珍稀濒危动物的进化和保护遗传学研究
王文,吴春花,宿兵,兰宏,张亚平(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细胞与分子进化开放研究实验室,昆明650223):中国西南地区分布有许多重要的珍稀濒危动物,对它们的保护举世瞩目,其中一些动物的分类进化地位还存在着争议。该实验室多年来致力于这些物种的进化遗传和保护遗传学研究,旨在阐明这些物种的进化地位,确定野生或圈养群体的遗传结构,为制定科学的保护计划提供不可缺少的遗传学资料。——来自《野生动物》1983年06期
二)国家已认识到野生动物与遗传学之间的重要关系:
基于“十五”建设期间凸显出的研究优势和引进人才所具有的工作基础,实验室在新一轮(“十一五”)的建设中,计划设立四个研究方向,包括:濒危野生动物基因资源保护、濒危野生动物保护遗传学与分子生态学、濒危野生动物基因组学和濒危野生动物病原生态学。
(1) 濒危野生动物基因资源保护:
在基因组DNA 文库、cDNA 文库、细胞系和组织样品库四个层面上,构建我国一、二类濒危野生动物基因资源的材料共享平台,并基于此基础,建立“教育部濒危野生动物基因资源库信息共享平台”,面向社会服务。
(2) 濒危野生动物保护遗传学与分子生态学:
重点以大熊猫、扬子鳄、麋鹿和朱鹮四个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物种的基因组多样性、功能基因多态性和群体行为学的研究,揭示不同物种在亲缘识别、资源共享、高繁殖效率和强抗病能力等方面所特有的分子行为驱动机制,并据此提出濒危野生动物圈养种群维持可持续发展的繁育策略。同时,选择1 -2 种雉类开展分子遗传育种研究,使之通过优良种源的成功培育,为我国濒危动物重要物种的资源复壮和可持续利用做出示范。
(3) 濒危野生动物基因组学:
通过对2 -3 种陆生和海洋濒危野生动物的基因组学研究,挖掘与环境适应、生殖行为、机体免疫和神经内分泌调控等功能相关的新基因资源,并阐明其与种群衰退相关的分子机制,为建立濒危野生动物的种群复壮理论奠定基础。
(4) 濒危野生动物病原生态学:
通过禽流感病毒在濒危野生动物中的朔源调查,以及在宿主和环境中的生态分布、流行病学和遗传变异规律等方面的研究,阐明不同亚型或基因型病原与传播途径和传播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之在濒危野生动物禽流感病毒的生态分布与流行病学规律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通过疫源疫病病原检测相关技术的研究,搭建2 -3 种流行性传染病的检测技术平台。——来自濒危野生动物保护遗传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从这四个研究方向的具体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现在国家实验人员已在野生动物保护领域重点研究遗传学包括分子遗传及基因方面。从此,可看出野生动物保护与动物遗传学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三)在以大熊猫为代表的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遗传学领域,做了大量的基础和应用性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下列成果:
1994年完成的《大熊猫亲子鉴定-DNA指纹技术的应用》成果,首次发现了人工圈养大熊猫存在着异卵双生和异卵异父双生的繁殖方式,以及雌性大熊猫在一个发情期,可一次或多次排出多个卵子,并在一个发情期内给雌兽进行多次人工输精,可大大地提高受配雌兽受孕产仔率的繁殖生物学特性。该成果在大熊猫移地保护与繁殖工作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995年完成的《鱼类LZF-I DNA指纹探针研制》成果,首次人工制备出适合于鱼类个体识别、亲系鉴定、遗传多样性检测的鱼类专一性基因探针。
2002年完成的《大熊猫DNA指纹探针研制及DNA提取方法的建立》成果,首次成功地人工合成了适用于以大熊猫为代表的濒危野生动物个体鉴别、家系亲子血缘关系鉴定、物种遗传多样性相关参数测定,以及种内各居群遗传分化检测的基因探针。与此同时,所建立的从动物粪便和福尔马林固定器官组织、剥制标本皮肤中,提取动物全基因组DNA的方法解决了濒危野生动物基因材料的来源问题。
2002年完成的《大熊猫遗传多样性研究》,则首次从基因水平上,定量地阐明了栖息地的丧失,是造成大熊猫遗传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物种保护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来自濒危野生动物保护遗传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从以上所取得的成果可看出将野生动物保护与遗传学的研究联系起
来是非常正确的,从而使国家更有力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发挥作用。
蒋亚君(1014040016)10野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