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组织学(全套课件134P)

合集下载

运输组织学

运输组织学

单项指标计算举例
• 一辆额定载重量q0=5吨的载货汽车,某日出车6 小时,共完成5次运输任务,见下表,全天空车行 程为20km,试计算β、VD、γ、ε 运次 1 5 16 2 4 15 3 5 15 4 3 16 5 5 14
qi (t)
Lli (km)
解:β=∑Ll /∑L ×100%= (16+15+15+16+14)/(16+15+15+16+14 +20)×100% =76 / 96 ×100% = 79.17 % Vd=L/Td = 96/6= 16 km/h
3.2 道路运输生产率的 计算与分析
• 3.2.1基本概念 • 3.2.2车辆运用单项指标 • 3.2.3车辆生产率的计算与分析
3.2.1基本概念
• 车日:企业的营运车辆在企业内的保有日数,凡 在册营运车辆,均计在册车a
在 册 车 日 营运车日U 停驶车日 Uw
非完好车日 Un
AD d L D q 0 P 1
式中:P——车辆周转量(t.km或p· km), A—— 统计期营运车辆数(辆); D——统计期日历天数(天)。
• 单车期产量和车吨期产量的计算公式: • 单车期产量:
• 实载率ε:车辆实际完成的周转量与全行程周 转量之比。
P (q L 100% 100% P (q L )
i li ) i e 0i
对单个车辆或一组吨位相同的车辆:
(q L ) (q L ) 100 % 100 % L q (L ) q
1)运输产量指标
• 客、货运量(Q):
– 统计期内运送的客货数量(p或t);
• 客、货周转量(P):

运输组织学

运输组织学

N=700000 * 13% / (2592 * 0.9)=39列 I = 3600/39 = 92s=1`32``
•全日行车计划
调整非高峰营运时间发车间隔 9:00-21:00不超过6min,其他不超过10min
5
列车开行方案
• 列车编组方案 大编组方案:6辆或8辆编组 小编组方案:3辆或4辆编组 大小编组方案: 非高峰/高峰大小编组方案3/6、4/6、4/8辆编组 全日运营时间内大小编组
23
• 列车站前折返
24
• 始发站提前或推迟发车。始发站的存车线数目相对较多, 调整余地较大,因此,在始发站组织提前或延迟发车,可以有 效地调整运营间隔。 • 加速车站作业,压缩停站时间。需要晚点列车赶点时,可以 要求车站做好客流组织,加速车站作业;并通过人工取消 “运营停车点”、通知司机提前发车等方式压缩停站时间。 • 在始发站更改车次。当列车终到晚点太多时,可以折返后 将原车次抽线,更改为后续列车的车次。 • 公交接驳。当地铁某段线路因故停运时,可以启动公交接 驳应急预案,将乘客从一个地铁车站通过地面交通工具运 送到另一个地铁车站
22
• 列车反向运行。当一个方向列车密度较大,而另一方向列 车密度较小时,为恢复列车正点运行,可利用有岔站的渡线, 将列车转到密度较小的线路上反方向运行 • 列车小交路运行。当某一线路造成拥堵时,由于列车无法 及时在终点站折返, 可组织列车小交路运行,即组织拥堵线 路的列车在中间站清客后,经渡线折返到另一线路运行。 • 列车单线双向运行。单线双向运行,也称“拉风箱”,就是 在一条固定进路同一时间内只有一列车往返运行。当一条 线路上某个区段堵塞时,可以在另一线路上的相同区段采 用此种行车方式,但是两端车站必须控制好列车进路,否则 会引起列车冲突。

运输组织学课件(国家精品课程)三章交通运输资资料文档

运输组织学课件(国家精品课程)三章交通运输资资料文档

教 程
运送(通过)能力最小;但又是交通网络的微 循环系统,是交通系统通达性的重要标志。
运 输 组
支线的主要任务: 将分散的用户需求(货物 或旅客)集中到干线或主干线上,或将通过主
织 干线、次干线到达的客货流运送到具体的用户,

起到客货流的集散作用;
支线的缺点:不能直接完成距离较长或数量较 大的运输任务。如,铁路网中的专用线、公路 网中乡村公路等都是支线。
国 (一)基本概念
家 精
1、对通道概念的几种理解:
品 教 程
通道是连结和覆盖源地与目的地的客货流密集 地带的具有一条以上的交通运输线,担负重要
而大量的客货运输任务;(运输量)
运 输
通道一般由相互平行的不同运输方式的交通运

输线互相配合、补充,共同提供交通运输服务,
织 学
因而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多线路)
品 教
与国土开发与城市化进程协调

各运输方式综合协调发展问题

通道与枢纽协调发展问题
输 组
提高交通网络效率和投资多元化

可持续性发展原则

总体规划与分层次分步实施原则
明确交通网络综合规划主体
依法规划、程序透明化原则
版权所有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第一节 交通运输线网与通道规划
国 3、基本思路

完成运输任务。
版权所有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第一节 交通运输线网与通道规划
支线、干线和主干线的关系示意图
国 家 精 品 教 程
运 输 组 织 学
主干线
干线
支线
图3-1 主干线、干线、支线示意图
版权所有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运输组织学PPT 3 运输组织效果评价

运输组织学PPT 3 运输组织效果评价

说明: – 车辆额定载重(客)量:标记吨(客) 位 – 车辆额定周转量=载重行程×标记吨(客) 位 – 全行程额定周转量=总行程×标记吨(客)位
例 某额定载重量为8吨的货车,某运次实际装卸货物 4吨;某 额定载客量为45座位的客车,某班次实际载客40人。求这两 辆营运车的静载重(客)量利用率。
解:货车的静载重量利用率为 γQ =实际完成的运量/车辆额定载重(客)量 = 4/8 = 50%
指标名称
全员劳动生 产率 司助劳动生 产率 车吨(座) 位期产量 单车期产量
车辆工作生 产率 百车公里燃 油量 千吨公里综 合运输成本 车吨(座) 位利润 人均利润
符 单位 号 we p·km/p
或 wa t·km/p
Pt p·km/座 或t·km/t t·km/车
t·km/h
Df 升/百km
S 元/换算 t·km
例:某汽运公司一车队2018年3月1日至10日有关统计资 料如下表,试计算其车辆的时间利用指标。
1 2 3 4 5 6 7 8 9 10 ∑
总车数(辆)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2 102
完好车数(辆) 10 10 10 8 8 10 10 9 9 10 94
工作车数(辆) 8 8 8 8 8 9 9 9 9 9 85
出车总时间 (小时) 纯运行时间 (小时)
80 80 80 96 100 90 90 90 96 110 912 64 64 64 90 90 86 80 82 90 100 710
解:车辆完好率αa=完好车日数/营运车日数
= 94/102 = 92.16% 车辆工作率αd =工作车日数/营运车日数
例 :上例中如果所有车辆的总行程为45000公里, 则:

道路运输组织学课件 第六章 道路货物运输组织

道路运输组织学课件 第六章 道路货物运输组织


——按一批货物托运量的大小:整车货物、零担货物。
二、货流及其分布特点
• 货流:国家间、区域间、城市间、城乡间的货物在空间的移动, 其移动轨迹便形成货流。所以说,货流实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 一定种类和数量的货物,沿一定方向有目的位移。
• 货流是一个经济范畴的概念,本身包含着货物的类别、数量、方 向、距离和时间五个方面的要素。
货流分布特点
(1)货流分布在方向上的不均衡性 货流分布在方向上的不均衡性是指一定时期内在同一条线路上,顺(逆) 向通过货物的数量不等的现象,通常用回运系数即逆向通过的运量与顺向通 过的运量之比来表示。 回运系数 = 轻载方向货流量/重载方向货流量=∑Q轻/∑Q重。
• 例5-1:AB、BC间距为100KM及50km,AC、CB、BA之货运密度为1000t, 1000t和500t,请计算各运段回运系数?
以上公式反映了最大货流量与平均货流量的关系,对于组织运输,准备后 备运力有巨大意义。
但要表示货流变动一般情况,可求均方差a,如以Gi表示每一时期的货流 量,N表示时期的总和数,则:
根据均方差求变系数C,则:
例如:两个码头的货物吞吐量季度分配分别为2、3、4、3(万t)和1、3、 4、4(万t),两个码头的G平均均为3(万t),季度波动系数K。均为1.33, 而变差系数分别为0.24和0.41,即后一码头货流和波动要比前一码头大些。
(1)零担货物装卸。较多的使用人力和手推车,台车和运输机 等作业工具,零担货物装卸也可使用笼式托盘、箱式托盘,以提高 货车装卸、分拣及配货等作业的效率。
(2)整车货物装卸。较多采用托盘系列及叉车进行装卸作业。 (3)专用货车装卸。往往需要适合不同货物的固定设施、装卸 设备,以满足装卸时需要的特殊技术要求。

运输组织学ppt课件

运输组织学ppt课件

.
7
第二节 客流和旅客列车的分类
一、客流的分类: 客流分为下列三种: 1、直通客流。 2、管内客流。3、市郊客流。 统计资料表明,全路97年直通、管 内和市郊客流占客流总量的比重分别为 23%、70%和7%。直通客流比重呈现 上升的趋势。
.
8
第二节 客流和旅客列车的分类
二、旅客列车的种类
旅客列车分为以下几种:
都北京间全国各方向行驶为下行。铁路旅客列车车次
的现行规定如表1-1-1所示。
.
9
第三节 铁路旅客运输的组织机构
中国铁路客运系统目前采用的组织机构形式:
铁道部
运输局客运处
↓ 铁路局客运处
↓ 铁路分局客运科
┌────┴────┐
车站
客运段
客运车间
(列车段)
.
10
第三节 铁路旅客运输的组织机构
铁道部运输局客运处:
1、准高速旅客列车;2、快速旅客列车;3、 特别旅客快车;4、旅客快车,分为直通快车(跨及 两个铁路局及其以上)和管内快车(运行在一个铁路 局范围之内); 5、普通旅客列车;6、市郊列车;7、 混合列车;8、旅游列车。
各种旅客列车按运行方向不同分为上行列车和下
行列车。在中国以向首都北京方向行驶为上行,由首
1、根据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制订和修改铁路旅
客运输的规程、规则、运价、票据和饮食供应的综合加
成; 2、研究客流并编制全国铁路旅客运输年度计划和
长远计划;3、负责编制直通旅客列车运行图和时刻表,
并对跨及三个铁路局以上的直通列车,确定客流的分配
计划:4、确定各种旅客列车的编组内容,制定客车运
用计划, 掌握各铁路局的客车配属、技术状态、检修情

道路运输组织学课件 第一章 道路运输组织概述

道路运输组织学课件 第一章 道路运输组织概述

总结归纳:
运输可以通俗地理解为“载运输送”、是指依赖运输工具实现人与物 的位移过程,被运送的人或物统称为旅客或货物。因此,运输强调的是运 输工具所运载的旅客或货物实现位置的转移,而不强调采用何种运输工具。 相较于交通,运输概念的主题意义在于“被动位移”,重在强调借助五种 运输方式实现对所运输对象的位移,其核心功能在于保障被动位移的可实 现性。
(1)直达运输。直达运输是指利用一种运输工具从起运站、港一直到 到达站、港,中途不经换载、不入仓库存储的运输方式。直达运输不 仅可以避免中途换载所出现的运输速度减慢、货损增多、费用增高等 一系列弊端,而且能缩短运输时间、加快车船周转、降低运输费用。 (2)中转运输。中转运输是指运送过程中,在途中的车站、港口、仓 库进行转运换装的一种运输方式。中转运输可以将干线、支线运输有 效地衔接,可以化整为零或集零为整,方便用户,提高运输效率。
动和社会活动。对运输作出如下界定:“运输是指借助公共交通网络
及其设施和运载工具,通过一定的组织管理技术,实现人与物空间位
移的一种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
《交通大词典》对交通和运输分别定义为:交通是指人、物和信 息在两地之间的往来、传递和输送,包括运输和通信2个方面,是国 民经济活动的主要环节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先行作用;狭义 的交通专指运输。运输,又称交通运输,指使用运输工具和设备, 运送人和物的生产活动。 基本代表了业内人士的观点。
指为交通工具在线路上正常运 转提供保障条件的系统,主要 是指车站、机场、港口等为实 现人和各类交通工具顺利流动 所配备的专用系统。 .
线路基 础设施
交通基 础设施
管理 设施
软件
管理设施主要是各 种通行标志、标牌 等。
软件部分包括交通法规、 交通政策、交通管理和 交通科技等

公路运输组织学PPT课件

公路运输组织学PPT课件
2、按运输距离: 长途、中途、短途 3、按运输区域:国际、国内 4、按运输范围:城际、城市 5、按经营方式:班线客运、合同客

第5页/共55页
五、 旅客运输生产过程
• 汽车客运站的生产流线是指旅客、行包和营 运客车在客运站内的集散、流动过程所产生 的流动线路。它包括旅客流线、行包流线、 车辆流线。合理组织与设计生产流线,是客 运站适应多元多变的客运要求和生产设计以 及建筑设计的关键,也是评价客运站总平面 设计和站房生产设计优劣的重要因素。
• 旅客运输在时间上有较大的波动性。季、月、周、 日和一日内各小时之间常会出现急剧的起伏变化。 为此,对客运技术设备、客运能力、车辆等必须留 有一定的后备,在不同的客运量峰值期采用不同的 客运组织方式。
• 客运站舍的位置宜设在客流易于集散处,使旅客便 于换乘不同的交通方式。
• 旅客运输不同于货物运输,旅客在旅行中有不同的 物 质文化生活需求,如饮食、盥洗、休息、适 宜的通风、照明、温度等,旅客运输企业不仅应满 足这些需求,而且应积极改善,创造良好的旅行环 境并提供优质的服务,使旅客心情愉悦。
北方地区的始末站还应设有车辆冬季运行所必须的供热设施等。 • 在候车乘客较多的始末站,应适当设置乘客排队场地、护栏、
站台、防雨蓬及向导牌设旋等。 • 现代化停车站设旋中,还应包括行车信息的显示装置及自动化
问讯装置。
第23页/共55页
四、城市公共汽车线路客流特征及客流调查
• 客流的指标 常用的几个数量指标为:
第8页/共55页
(3)车辆流线 • 车辆流线分为站内流线和站外流线。站内流线又分为到达车辆流线、发
送车辆流线和过站车辆流线。 • 站外车辆流线指旅客乘坐公共汽车、出租车或其他车辆进入或离开车站

《运输组织学》课件

《运输组织学》课件
管道运输组织管理
03
管道运输组织需要加强管道建设和维护、输送安全管理,确保管道安全稳定运行。
运输组织优化
04
总结词:路径优化是运输组织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合理规划运输路径,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总结词:在多种运输方式并存的情况下,如何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对于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成本至关重要。
某国际物流公司需要管理全球范围内的运输业务,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实现全球运输组织的协同和优化,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总结词
详细描述
THANKS.
铁路运输组织具有运输能力强、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优点,但也存在灵活性差、建设周期长等不足。
铁路运输组织特点
铁路运输组织需要加强路网建设、运力调配和运输安全管理,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
铁路运输组织管理
水路运输组织概述
水路运输组织具有运输能力强、成本低、可持续性好等优点,但也存在受自然条件影响大、运输周期长等不足。
总结词:对运输组织的效率进行评价是衡量运输组织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运输组织发展趋势
05
总结词
智能化运输组织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实现运输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详细描述
智能化运输组织通过智能调度、智能监控、智能跟踪等技术手段,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减少运输事故,是未来运输组织的重要发展方向。
运输供给优化
运输成本分析
运输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是制定运输价格的重要依据。
运输价格制定
运输价格受到供求关系、政策法规、竞争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合理制定。
运输成本控制
通过优化运输组织、降低能耗等方式,控制运输成本,提高运输企业的竞争力。

运输组织学课件三章交通运输资

运输组织学课件三章交通运输资

PPT文档演模板
运输组织学课件三章交通运输资
•第一节 交通运输线网与通道规划
2.区际通道
定义:区际通道是联系各经济区间的各种 交通运输方式的综合体。承担着区际物资 和人员交流的任务。
作用:区际通道是保证区际流畅通的前提, 是各经济区的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 步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流通渠道。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运输组织学课件三章交通运输资
•第一节 交通运输线网与通道规划 一、交通运输线路 二、交通运输通道 三、交通运输网络规划
重点:通道与路网规划的原则和思路
PPT文档演模板
运输组织学课件三章交通运输资
第一节 交通运输线网与通道规划
交通运输网络(Network) 定义:由表示网络中的边的线路(line)和表示
•第一节 交通运输线网与通道规划
干线(Main Line)
干线的地位:干线数量较多、分布较广,距离 较长、设备条件较好、运送(通过)能力较大, 一般中、长距离的运输首先由支线运送干线上, 然后由干线直接或通过次干线、支线运送到目 的地;
干线的任务:主要联络主干线和支线,并直接 完成运输任务。
PPT文档演模板
支线:应该有较大的密度和较广的分布 主干线:应该具有足够的通行能力和运行可
靠性 干线:除发挥自身的功能外,还应起到较好
的连接作用
PPT文档演模板
运输组织学课件三章交通运输资
•第一节 交通运输线网与通道规划
对运输网络的调整
➢ 当区域内局部地区运输网络不能适应社 会需要时,主要改造和建设支线线路,
运输组织学课件三章交通运输资
•第一节 交通运输线网与通道规划
4、交通运输网络规划的步骤 (1)目标确定 (2)组织工作 (3)数据调查 (4)相关基本模型分析 (5)分析预测 (6)方案设计 (7)方案评价 (8)反馈修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版 权 所 有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交 通 运 输 学 院
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 杨浩主编,运输组织学,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2] 杨浩、何世伟主编,铁路运输组织学,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1。 [3] 胡思继主编,交通运输学,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4] 王苏男编,旅客运输,中国铁道出版社,1998。 [5] 刘其斌主编,铁路站场与枢纽,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 [6] 姚养心主编,铁路货运组织,中国铁道出版社,1998。 [7] 王玮等著,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2 [8] 杨肇升著,交通规划方法,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版 权 所 有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交 通 运 输 学 院
本章阐述和回答的主要问题
什么是交通运输系统? 什么是运输过程? 什么是运输组织? 为什么必须对运输过程进行组织和管理? 怎样进行运输过程的组织和管理? 运输过程的组织和管理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进 行的?政府起什么作用? 什么是运输组织现代化?
交通运输学院
二00五年九月
课程框架
第一章 绪论 (6学时) 第二章 运输需求分析与预测(4学时) 第三章交通运输组织的总体规划 (6学时) 第四章交通运输能力(6学时) 第五章 旅客运输组织(6学时) 第六章 货物运输组织(6学时) 第七章 交通线网运输组织(6学时) 第八章 交通场站与枢纽运输组织(4学时) 第九章 交通运输计划与运输调度工作(4学时)
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沿革 1、交通运输的概念 • 交通是运输和邮电的总称。运输是人和物借助 交通工具的载运,产生有目的的空间位移。邮 电则是邮政和电信的总称,邮政是信件和包裹 的传递,电信是语言、符号和图象的传输。这 是广义的交通概念。 • 狭义交通概念是和运输紧密联系的。
版 权 所 有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交 通 运 输 学 院
版 权 所 有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交 通 运 输 学 院
第一节 交通运输系统概述
交通与资源、环境和生态的关系-交通可持续 发展问题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社会经济发展和 人民生活对运输质量的要求更加严格,要求更 高的速度和更方便、可靠、舒适的服务,要求 低能耗、无公害、清洁化的运输,满足小批量、 “零库存”和全球生产体系的需要以降低社会 的物流总成本。通 运 输 学 院
第一节 交通运输系统概述
介绍:关于一体化交通运输
一体化交通运输(Integrated transportation) 是指交通运输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进一步融合。 包括: 1.运输方式内部及运输方式之间的一体化; 2. 运输与能源环境的一体化; 3.运输与土地利用规划的一体化; 4.运输与国家、社会安全的一体化; 5.运输与教育、健康和财富创造政策的一体化。
第一节 交通运输系统概述
2、交通运输发展沿革 原始的主要依靠人力、畜力、风力等自然力的 舟、车运输阶段。 从17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社会进入初 步运输化阶段。 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叶,工业化处于以机电 和化工为主的发展阶段,大宗能源、原材料和 主要商品的长距离运输能力已充分具备,由水 运、铁路等多种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 已初步形成,运输指挥和控制逐步实现自动化 和半自动化。
版 权 所 有
版 权 所 有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交 通 运 输 学 院
第一节 交通运输系统概述

从 20 世纪 7 、 80 年代开始,发达国家进入信息 和后工业化社会,传统的运输业被纳入社会服 务体系而成为第三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发达 国家先后放松政府对交通运输的管制,促进了 新的运输服务和民营多式联运企业的发展。以 信息化、集成化和智能化为标志,综合运输体 系进一步完善。
版 权 所 有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交 通 运 输 学 院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纪律要求:必修课,严格考勤 作业要求:根据课程内容安排

总评成绩: 平时成绩占30%(含考勤、作业等) 期末考试占70% ,闭卷。
版 权 所 有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交 通 运 输 学 院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交通运输系统概述 运输生产过程的组织与管理 运输市场 运输管制 交通运输组织现代化
版 权 所 有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交 通 运 输 学 院
第一节 交通运输系统概述
美国面向21世纪的一体化交通运输建设目标

国际通达(INTERNATIONNAL IN REACH); 多式联运(INTERMODAL IN FORM); 智能运输(INTELLIGENT IN CHARACTER); 全面服务(INCLUSIVE IN SERVICE);

创新视野(INNOVATIVE IN SCOPE).
版 权 所 有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交 通 运 输 学 院
第一节 交通运输系统概述
二、现代交通运输系统 1、现代交通运输系统的结构 现代交通运输系统是由铁路、公路、水运、 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构成的立体化综合 系统。 由运载工具、运输线路和运输经营管理系统 组成。

版 权 所 有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交 通 运 输 学 院
第一节 交通运输系统概述
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沿革 二、现代交通运输系统 三、现代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 四、运输系统的运输组织 重点:交通运输与现代交通运输
版 权 所 有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交 通 运 输 学 院
第一节 交通运输系统概述
版 权 所 有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交 通 运 输 学 院
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9] 陆化普等著,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10] 毛保华等著,交通规划模型及其应用,中国铁道出 版社,1999 [11] 徐吉谦编,交通工程总论,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 [12] 任福田编,交通工程学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7 [13] 沈志云主编,交通运输工程学,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