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的技术要点 朱威
高铁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DK887+649、43〜DK889+358、02 段路基工程观测、检测方案一、观测方案1、路基变形监测控制技术措施高速铁路路基作为变形控制十分严格的土工构筑物,沉降变形监测应作为路基施工中的重要工序,贯穿整个路基施工始终。
路基沉降变形监测主要就是测定每一层填料填筑过程中的地基沉降及整体水平位移与路基成型后的地基沉降及路堤本身的沉降值。
在填筑施工期间,填土速率根据观测情况确定,如地基稳定情况良好可以酌情加快,反之减缓填土速率,当边桩横向位移大于5mm/d,地面沉降超过10mm/d 时,停止填土。
路堤填筑完成后,根据观测的数据绘制时间与沉降曲线,预测总沉降与剩余沉降。
该段路基沉降变形监测主要就是路堤基底沉降监测与路基面沉降监测。
路基沉降变形监测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
2、监测测试项目以路基中心沉降监测为重点,其她包括路基面位移监测、基底沉降位移监测、路堤本体沉降监测、深厚层第四系地层的深层沉降监测另外还有软土或松软土地段的边桩位移监测等。
⑴ 路堤基底沉降监测每10〜100m 设一个监测断面,桥路过渡段必须设置。
每个监测断面预埋1〜3个沉降板(软弱地基时3个)。
路堤填筑前,于路堤基底地面预埋沉降板进行监测,每个监测断面预埋3 个沉降板。
沉降板满足要求 基床表层图1路基沉降变形监测施工工艺流程图由沉降板、底座、测杆(巾=20mm 钢管)及保护测杆的巾=49mmPVC 塑料管组成。
随着填土的增高,测杆与套管亦应相应加高,每节长度不 超过填筑路堤第一层测量放线沉降板及观测桩埋设11不满足要沉降板接长 求基床底层填筑暂停填筑或缓填路基面中心及路肩设观测桩沉降观测期 观测分析满足要求填筑路基 * 观测及分析100cm,接高后的测杆顶面应高于套管上口,在填土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保护测沉设施。
沉降板安装前应先将地面整平(可铺设0、1m 厚中粗砂),注意保持底板的水平及垂直度。
填土高度小于2、0m时,每两天观测一次,超过2、0m 后,要求每天观测一次,在沉降速率较大的情况下,还应加密观测。
高铁施工中沉降观测有哪些技术要点?
高铁施工中沉降观测有哪些技术要点?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在不断加荷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S1或S05级),水准尺也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铟合金水准尺。
在不具备铟合金水准尺的情况下,使用一般塔尺尽量使用第一段标尺。
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分析原因并正确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
2、观测时间的要求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
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沉降情况或规律。
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一般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按一定的时间段为一观测周期(如:30天/次)或按建筑物的加荷情况每升高一层(或数层)为一观测周期,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必须按施测方案中规定的观测周期准时进行。
3、观测点的要求为了能够反映出建(构)筑物的准确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
一般要求建筑物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横向要对称,且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米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
通常情况下,建筑物设计图纸上有专门的沉降观测点布置图。
此外,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要考虑到装修装饰阶段,是否会因墙或柱饰面施工而破坏或掩盖住观测点,不能连续观测而失去观测意义。
4、沉降观测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五定即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的技术要点分析
进行了规定 :在 观测高速铁路 沉降 量时 ,应将误差控制在形变 量的 5%以内 。所 以 ,为满足上述 这一规定 ,在选择观 测仪器
路 基建 设过程 中 ,受 到承载 情况 、地 质条 件等 多种 因素 的影 时 ,应选择精确度较高的水准仪 。通过对市场进行 调查可以发
响,常常会使其出现沉降的现象 ,从而影响了整个高速铁路 现 ,普通 的水准 仪使 用时 ,常常会受到天气 、温度 、湿度等因素
【文章编号】1007.9467(2018)07.0057.03
[DOll 10.13616/j.cnki.gcjsysj.2018.07.225
言
2高速铁路路基沉 降观测技术 的基本要求
当前 阶段 ,在 经济快 速 发展的 背景下 ,加快 了我 国 高速 2.1观 测仪 器 的要 求
测技 术 未 来 的发 展 方 向。
【Abstract]Inthispaper,themainresearchobjectisthetechnical essentialsofsubgrade settlementobservationofhigh-speedrailway,and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subgrade settleme n t observ ̄ion tech n ology ofhigh-speed railway are simply introduced.Furthermor e ,t he m ethods and
铁路建设 的步伐 。整个 高速铁路 的建设过程 由路基 建设 、桥
近年来 ,在我 国高速 铁路 建设事业 快速发展 的背景下 ,国
墩建设 、轨道 建设等很 多环 节构成 。路 基建设是 其 中最 为关 家逐渐颁布了很 多与此相关的技术标准 ,其中就对观测仪器
高速铁路沉降观测技术要点分析
2 01 3在
中 国
水
运
V oI .1 3 Sep t emb e r
N o.9 2 O1 3
9 月
C h i n a Wa r er Tr an sp or t
高 速铁路 沉降观测技术要点分析
程 利 平
( 黄 冈市 团风 县 公 路 管理 局 , 湖北 黄 冈 4 3 8 0 0 0 )
基 强 度 达 到破 坏 之 前 就 可 能 出现 不 能 容 许 的大 变 形 ,而
路 基 变 形 直接反 映到轨面上 ,过 大或不均 匀的变形将造 成
轨 道 的不 平 顺 ,这 就 无 法 满 足 高 速 运 营 的要 求 。 因 此 如 何 认 真 做 好 路 基 沉 降 观 测 , 严格 控 制 路 基 工 后 沉 降 ,这 将 是 高速 铁 路 和 客 运 专 线 路 基 修 建 的 重 点 。不 同 的结 构 部位 、 不 同的 填 方 高 度 、 不 同 的地 基 条 件 需 设 置 不 同 的沉 降观 测 断面 。
础 、 滑 坡 、动 力 设 备 基 础 等 。
一
、
桥 墩 沉 降 观 测 图 3 墩 身观 测 标 设 置 示 意 图 二 、路 基 沉 降 观 测
在桥墩和承 台上分别设置观测标 ;承 台为 临时观测标 , 当墩身观测标 正常使用后 ,承 台观测 标随基坑 回填将 不再使
用 。 一 般 设 置 两 个 观 测 标 ,如 图 l所 示 。墩 身 的 观 测 点 位 于
1 . 观 测 断 面 的设 置 原 则
沉降观测断面沿线路方向的间距一般不大于 5 0 m; 对地
基条件均匀良好而且地势平坦的路 堑 、 填 方 高度 小于 5 m
高速铁路重点地段基础变形沉降监测技术应用及数据分析
高速铁路重点地段基础变形沉降监测技术应用及数据分析一、介绍高速铁路为了确保线路的安全和稳定运行,需要进行基础变形沉降监测。
基础变形沉降监测是通过监测车辆或传感器等装置采集的数据,对铁路基础的变形及沉降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修复。
二、技术应用1.测量技术(1)全站仪测量:使用全站仪对基础进行水平、垂直测量,获取基础的变形和沉降数据。
(2)倾斜仪测量:使用倾斜仪对基础进行倾斜测量,获取基础的倾斜情况。
(3)浮动沉积仪测量:使用浮动沉积仪对土体进行测量,获取土体的沉积情况。
(4)测斜仪测量:使用测斜仪对土体的倾斜进行测量,获取土体的倾斜情况。
2.数据采集根据以上测量技术,通过车辆或传感器采集数据,并传输到监测中心进行分析和处理。
3.数据分析(1)基础变形分析:根据测量数据,对基础进行变形分析,分析基础的水平和垂直变形情况,判断是否超出允许范围。
(2)基础沉降分析:根据测量数据,对基础进行沉降分析,分析基础的沉降情况,判断是否超出允许范围。
(3)土体沉积分析:根据测量数据,对土体进行沉积分析,分析土体的沉积情况,判断是否超出允许范围。
(4)土体倾斜分析:根据测量数据,对土体进行倾斜分析,分析土体的倾斜情况,判断是否超出允许范围。
三、数据分析与修复1.数据分析结果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判断基础的变形和沉降情况是否超出允许范围,以及土体的沉积和倾斜是否超出允许范围。
2.调整和修复措施(1)调整铁路基础: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超出允许范围的基础进行调整,修正变形和沉降问题。
(2)修复土体: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超出允许范围的土体进行修复,保证土体的稳定性。
(3)加固铁路基础: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基础进行加固,提高铁路基础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四、总结高速铁路重点地段基础变形沉降监测技术的应用和数据分析对保证铁路的安全和稳定运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基础的变形和沉降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修复,保证铁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的技术要点 朱威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的技术要点朱威摘要:高速铁路在线性波动和变化上表现的非常平缓,因此也造就了高度平滑顺畅的轨道,但是这也要求高速铁路的路基具有相当高的稳定性和均匀性,才能为乘客提供高速度和高舒适度的服务。
同时这也说明了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工作的重要性。
据此,本文针对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的技术要点和应用规范进行了详细探讨,希望可以为今后的工作开展和创新提供引导帮助,为高速铁路建设质量持续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速铁路;路基;沉降;精度新世纪以来,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国力逐渐强盛的同时也带动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更使得国内生活节奏不断变快。
这也使得我国铁路建设和服务上融入了迅速和稳定的观念。
我国在铁路技术、工艺以及质量等方面屡次取得突破性发展,为列车提速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国路基沉降观测技术在超高速铁路工程建设和运营中的应用十分有效。
但是从目前的研究和应用来看,我国的路基沉降观测技术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还有需要改进和提升的方面,不少细节问题也有待进一步打磨。
因此,高铁建设工程的技术人员需要加强学习和研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强化对于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技术要点的掌握,提高工作的质效水平,使之更好的服务于我国铁路运输,更好的保障我国居民出行安全与体验。
一、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技术的工作要求(一)设备的精密和准确度要求精密设备和仪器作为保障数据精准度的基础,需要摆在观测工作的首要位置,确保不会因为仪器本身的误差导致整个工作付诸流水。
从我国铁路建设技术标准和要求上来看,沉降观测的误差值需要保持在变形值的5%到10%之间,这其中需要包含天气、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无论如何都不能超过允准范围。
这对与沉降数值的准确性具有相当的保障意义。
铁路观测工作意义重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不可以因为铁路观测条件限制而敷衍了事,条件受限可进行方案变更,采用变点位或三角高程的模式都能满足需求。
(二)时间的准确性要求高铁建设工程在路基标准上具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在路基沉降的观测过程中,也需要对时间具有严格要求。
铁路路堤沉降观测的技术与要求
铁路路堤沉降观测的技术与要求一、铁路路堤沉降观测是啥?哎呀,小伙伴们,咱们来聊聊铁路路堤沉降观测这个事儿哈。
你看那铁路,是不是觉得它就那么稳稳地在那,火车跑得可欢快了呢?其实呀,这路堤的沉降观测可重要啦。
这就好比咱们盖房子要看看地基稳不稳一样,铁路路堤的沉降要是不弄清楚,那火车跑着跑着出问题可咋整呀。
这沉降观测呢,就是看看路堤有没有慢慢下沉或者变形。
为啥要这么做呢?因为铁路要安全呀,要是路堤沉降得太厉害,那铁轨就不平了,火车就容易出事故呢。
二、沉降观测的技术有哪些?1. 水准仪测量这水准仪可是个很厉害的家伙呢。
就像是一个超级精确的眼睛,能看出路堤高度的微小变化。
咱们把水准仪架好,然后在路堤上找一些固定的点,通过测量这些点的高度变化来知道路堤是不是在沉降。
这就要求我们测量的时候得特别仔细,稍微有点偏差,那数据可能就不准啦。
2. 全站仪测量全站仪就更高级一点啦。
它不仅能测量高度,还能测量角度啥的。
用全站仪来观测路堤沉降的时候,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获取路堤的信息。
就像给路堤做一个全方位的体检一样。
不过呢,这全站仪操作起来可能有点复杂,得好好学一学才行。
3. 测量频率这沉降观测可不是测一次就完事儿的。
得有一定的频率呢。
比如说刚开始的时候,可能要测的勤一点,因为这个时候路堤可能变化比较大。
随着时间推移,如果路堤比较稳定了,那测量的间隔就可以稍微长一点。
就像照顾小婴儿一样,刚开始要时刻盯着,大一点了就不用那么紧张啦。
三、沉降观测的要求又有啥?1. 测量精度这精度可是重中之重呀。
我们测量出来的数据必须得很精确才行。
要是误差太大,那我们就不能准确判断路堤的沉降情况啦。
所以呢,不管是仪器的选择,还是测量的方法,都得保证精度。
2. 测量人员的素质测量人员可得是专业的呢。
他们得懂得怎么操作那些仪器,还得知道怎么处理数据。
而且呀,要有耐心和责任心。
不能随随便便测一测就完事儿了。
就像我们做数学题一样,得认真对待每一个步骤。
高速铁路沉降观测技术要点分析
高速铁路沉降观测技术要点分析摘要:高速铁路沉降观测技术及评估是检验高速铁路施工质量与安全的重要保证,也是预测线下工路最终沉降量和工后沉降,确定合理无碴轨道铺设时间的关键,为保证高速列车安全、平稳、舒适运行, 铁路沉降观测技术必须得到相关部门、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高速铁路;沉降观测技术;要点前言:随着我国铁路交通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高速铁路的大量修建已经成为我国铁路交通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满足高速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确保高铁桥墩和路基的施工安全和使用寿命,高速铁路对轨道的平顺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沉降观测是通过测量物体的高程变化以反映其沉降量的一种测量途径,有效控制线下工程沉降是保持轨道高平顺性的前提。
因此,在高速铁路的建设中,我们必须将沉降观测运用到对高铁客运专线的施工中,并制定详细的方案,组织专业人员实施沉降监测和信息化施工控制。
1、高速铁路沉降监测的主要内容(1)沉降监测方案的制定;(2)沉降监测点的布设及维护;(3)沉降监测(高程控制)基准网的建立;(4)全线路基面沉降、桥梁沉降普查观测;(5)沉降监测(高程控制)基准网的定期复测;(6)车站建构筑物、全线(路基、桥梁、函涵洞)、重点观测地段的长期或定期沉降观测;(7)沉降监测综合分析报告的编写。
沉降监测网中的一、二等水准观测应按照国家《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规定的技术要求施测。
精度要求见下表:(沉降监测网水准测量精度要求)①观测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和检查外业观测手薄。
②监测网的平差计算与精度评定,应采用经典严密平差法或自由网平差法。
③成果资料整理,水准观测外业观测和内业计算工作结束后,需要对各种资料进行整理,装订成册。
外业期间属于手工记录的原始资料,不得有连环涂改、就字改字、转抄现象出现。
④各种资料的装订要求能尽量包括路线完整的资料,装订厚度适宜。
2、沉降观测技术分析2.1、桥墩沉降观测在桥墩和承台上分别设置观测标;承台为临时观测标,当墩身观测标正常使用后,承台观测标随基坑回填将不再使用。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的技术与要求
摘要:结合高速铁路对路基沉降的严格要求,提出了沉降测量的重要性,详述了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的技术与要求,以确保施工质量和运营安全,可为今后路基沉降测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要求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高速铁路的建设更加发展迅猛。
然而,速度达200km/h以上的高速铁路,其路基、轨道和桥梁的列车动力作用远大于普通铁路,轨道的不平顺对快速行车引起的列车振动也远比相同条件下普通速度的列车严重,即旅客感受的舒适度因速度的提高而恶化。
因此,高速铁路对轨道的平顺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路基是铁路线路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承受轨道结构重量和列车载荷的基础,也是线路工程中最薄弱最不稳定的环节。
路基沉降观测对控制铁路工程质量,确保工后沉降满足设计要求至关重要。
本文结合汉宜高速铁路对路基沉降的严格要求,对路基沉降观测技术和要求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正确、完整地观测及分析,掌握、控制路基观测可以预测沉降趋势,验证和指导工程设计及施工,以保施工质量和运营安全,也可为今后路基沉降测量提供参考。
汉宜高速铁路区间正线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标准按设计速度200km/h控制:一般地段150mm;路桥过渡段80mm;沉降速率40mm/年。
汉宜铁路HYZQ-6标段六项目部门起止里程桩号为DK265 490.27~DK275 849.3,共计10.36公里,其中路基约4.3公里,沿线以黏土、粉质黏土为主。
其沉降观测分以下内容。
1 沉降观测的目的1)根据观测数据控制、调整填土速率;2)预测沉降趋势,确定预压卸载时间和结构物及路面施工时间;3)提供施工期间沉降土方量的计算依据;4)预测工后沉降,使工后沉降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之内;5)通过实测沉降量,预测沉降量并验证设计合理性;进行设计的再优化,控制和保证工程的建设量。
2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美国Trimble(DINI)精密水准仪,铟合金水准尺;索佳SET1X全站仪。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与变形观测控制技术研究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与变形观测控制技术研究高速铁路的稳定运行离不开路基的稳定性,而路基的沉降和变形是影响其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高速铁路路基的沉降和变形进行观测和控制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高速铁路路基沉降和变形观测控制技术进行研究。
一、路基沉降观测技术路基的沉降是指路基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铁轨及列车的荷载作用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路基的高度下降。
路基的沉降观测是为了实时监测路基的沉降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1.测量设备路基的沉降观测需要使用测量设备进行实时监测。
常用的测量设备有:(1)水准仪:用于测量路基高度的变化,通过在路基上设置水准点,使用水准仪进行测量。
(2)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通过使用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实时获取路基的位置信息,从而获得沉降量。
(3)测站:在路基上设置测站,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可以获取路基的实时变形情况。
2.观测方法路基沉降观测可以采用周期观测和连续观测相结合的方法。
(1)周期观测:定期使用测量设备进行观测,如每月或每季度观测一次,以了解一段时间内路基的沉降情况。
3.数据处理与分析对于路基沉降观测所得的数据,需要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以获取路基沉降的情况。
数据处理与分析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数据采集:将测量设备所得的数据进行记录,并进行日期和时间标记。
(2)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的清理、筛选和排序。
(3)数据分析: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求取平均值、方差、标准差等。
路基的变形是指路基在荷载作用下发生的变形情况,包括挠度、扭曲和倾斜等。
路基的变形观测可以及时发现路基的变形情况,为路基的维护和修复提供依据。
路基的沉降和变形会对高速铁路的运行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1.检测与监测对于路基的沉降和变形情况,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测与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修复。
2.加固与修复对于出现沉降和变形问题的路基,需要进行加固与修复,以恢复其稳定性。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及技术研究
路 工程建 设实 现项 目整体 的质 量 。在 建设 高速 铁路 工程 中作 为基 础是 观 测注意 一定 要对 数 据进 行各 项 的综 合 采集 并且 具体 实 时处 理 , 初测
路基' 并且它也是最薄弱、 最不稳定的环节在高速铁路线路工程建设中, 值和测量后期的初测与结果之间的值差要被准确特别记录, 对项 目工 因此对高速铁路建设必须进行路基沉降加以防治。 程所在沉降路基的规律基本进行全面掌握。 人员在进行观测沉降路时, 下面本文将对高速铁路路基沉降一些观测的技术要求进行具体说 外业测量通常采用卡 N A 2水准仪数字和水准尺条码 、保证设备精确 , 明的和详细的阐述。 仪器一定要在无故障下进行测量往返全线使观测的结果达满足规范要 2沉 降的原 则设 置和 内容监 测 求的精度, 为出现防止漏记、 错记的现象由多人共同进行记录数据。 人员 原则设置 : 监测沉降 以中心路基为重点 , 其包含监测路基沉降面 , 观测要把铁路高速 _ } 硕 目和施工要求实际相结合后在进行综合处理 监测沉降基底 ,监测沉降本体路堤 、监测沉降深厚层分层 的第 四系地 观测各类数据, 通过位移观测差值与观测初始位移, 进行所在项 目地累 层, 其他监测软土和松软土地段的位移水平路基堤等。 积沉降量准确计算, 计算机进行 自动化处理测量的原始数据, 根据其结 内容监测 : 监测路堤及浅挖沉降路基面的路基 、 监测沉降基底 、 监 果绘制出地质位移沉降曲线、 曲线图等, 为以后在铁路高速设计项 目和 测沉降本体路堤 、 监测过渡段变形不均匀 , 监测松软土地基水平地段路 施 T中使 用 。 堤的位移、 — 监测位移垂直, 监测应力格栅土工 、 应变等。 4 - 2 要求精度 。达到水准测量二级标 准的应该有监测沉降桩 、 板沉 3 路基沉 降观 测的 工作原 理与观 测方 案 降、 沉降边桩等所有测量标高, 都应该达到 1 I n 1 1 1 的精度测量要求 ; 应采 3 . 1 观测沉降路基 的工作原理。水准基点是观测沉降的依据 , 水准 用测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路基沉降观测使其精度达到 1 . 0 mm,取位读 基 即高程在不变 的情况下,定期求 出其高程 的测 出监测点相对高差 数 精确 到 0 . 0 1 m m; N距 观 测位 移误 差 应 为 3 am; r 水 平 角方 向误 差 观 测 及水准基点相对的高程 ,即可得高程不同期间监测点加以比较的高程 应是 2 . 5 , 进行边桩位移测量应该使用全站仪或经纬仪。应按照测量 的规律 及大 小变化 。 导线边长技术要求观测水平距离并取其毫米位. 观测水平距离和竖直 3 . 2 设置断面观测原则。 路基沉降工程变形观测是以观测路基沉降 角 时各进 行 2 测 回。 结 束语 面和观测沉降地基为主的, 根据地基不同的条件 , 结构不同的部位等情 况具体设置观测沉降路基断面 。应及时对观测断面进行改善或提高同 我国为了满足建设工作在铁路高速工程的需要发展 ,加强技术观 确保建设高质量铁路 、 运 时对施工过程中地形的掌握 、 变化地质的情况进行了解。 一般断面观测 测 的应用与管理是极为重要的对于沉降路基, 沉 降沿线路 方 向的 间距小 于 5 0 m;可放 宽 为 1 0 0 m条 件均 匀 良好路 堤 营正常, 同时也是铁路延长使用寿命的必要条件 , 研究铁路高速路基观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与变形观测控制技术研究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与变形观测控制技术研究高速铁路的路基沉降与变形是影响铁路线路安全运行和服务寿命的重要因素。
为了保证铁路线路的安全运行和服务寿命,需要对高速铁路路基的沉降与变形进行观测和控制。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与变形观测控制技术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路基沉降与变形的观测方法研究,二是路基沉降与变形的控制技术研究。
路基沉降与变形的观测方法研究是通过安装观测设备对铁路路基的沉降与变形进行实时监测和测量。
目前常见的观测设备有灵敏卧砟仪、立体位移传感器、应变计等。
通过这些观测设备可以对路基的沉降分布、变形量和速率进行准确的监测和测量。
路基沉降与变形的观测方法研究还包括隧道内部和盾构施工等特殊地质情况下的观测方法。
在隧道内部,可以采用挡土墙变形观测、孔隙水压力监测等方法来监测和测量路基的沉降与变形。
盾构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支撑应力监测和内外压力监测等方法来监测和测量路基的沉降与变形。
路基沉降与变形的控制技术研究是通过采取合理的施工和维护措施,控制和降低路基的沉降与变形。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增加路基的厚度和加固路基的方式来限制路基的沉降与变形。
在维护过程中,可以采用定期巡视和检测、及时补充和维修等方法来控制和降低路基的沉降与变形。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与变形观测控制技术研究对于保证铁路线路的安全运行和服务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路基沉降与变形的准确观测和有效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铁路线路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对于今后的研究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提高观测和控制技术的准确性和效率,满足高速铁路线路的发展需求。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技术控制要点的探讨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技术控制要点的探讨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这一背景下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数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在从事铁路建设时,要想实现质量最佳化,就需要从实际出发,结合项目本身的特点,加强技术层面的革新和升级,特别应该选择适宜的路基沉降观测技术,最大限度提高整个工程项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使其使用寿命可以得到有效延长,从而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做出突出贡献。
因此本文研究将主要围绕高速铁路建设展开,通过多元化分析,对当前建设工作中有关路基沉降观测技术的控制要点进行详细介绍,以此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技术;控制要点;综合研究引言:当前阶段,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明显的升级和改造,高速铁路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质量直接关乎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对人们的日常出行以及整个交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会产生关键性作用。
因此在当前从事高速铁路建设工作时,必须意识到这一项目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宜的施工技术和手段,从而确保项目本身可以得到推进,全面提升建设施工质量。
一、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技术的基本要求(一)观测仪器的要求近年来,在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事业在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作用和影响下,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一时期国家也逐渐颁布了与之相关的一些技术标准,在整个技术标准的成立上,有关观测仪器的使用要求进行了相当明确的规定。
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特别是对高速铁路的沉降量进行观察是,需要从实际出发,将它的误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为了最大限度满足这一要求,在具体进行建设工作时,尤其是在选择观测仪器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最好使用精确度较高的水准仪。
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深入现场进行更为细致的调查,普通水准仪在使用中通常容易受到外部天气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就会导致整个测量的误差不断增大,很难满足高速铁路的建设要求。
浅谈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技术控制要点
近 年来 , 随着 我 国铁 路事 业 的发展 , 以及 列车 提 速等 多方 面 的要 求 , 高速 铁 路 的广 泛修 建 已经 成 为
为 高速铁 路正 常施 工 、 营 的一 项 不 可 或 缺 的重 要 运 指标 。
1 2 沉 降观测 对仪器 与设 备及 人员 素质 的要求 .
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沉降观测 , 分析数据并随时 掌握其 变 化规 律 , 不 满 足 设计 及 相关 要 求 时 , 在 应 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或 申请设计变更 , 至施工 直
后沉 降满 足要 求 , 保 工 程 质量 。 以下 是沉 降 观 测 确
的主要 目的 :
Hale Waihona Puke 场复杂的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并进行处理 , 做到不漏 测 不 少测 , 为后 续施 工 提供 有 力 数据 。专 业 、 速 、 快 准确完 成观测 任务 是一个 沉 降观测 人员必 须 具备 的
素质。
13 沉 降观 测对观 测时 间的要 求 .
1 根据沉降观测数据控制 、 ) 调整填土速率。 2 预 测沉 降趋 势 , 定 预压 卸 载 时 间及 路 及 其 ) 确
他 部分施 工 时 间。
高 速 铁路 路 基 对 观 测 时 间有 着 极 为 严 格 的 要 求 , 果第 一次观 测 不 能按 照 有 规 范要 求 的观 测 时 如
第2 8卷 第 1 5期 21 0 2年 8月
甘 肃科 技
Ga s c e c n c no n u S in e a d Te h l
28 Ⅳ0 5 .1
A
20l 2
浅 谈 高 速铁 路路 基 沉 降观 测 技 术控 制 要点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的技术研究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的技术研究在高速铁路工程中建设过程中,应用路基沉降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据这一现象,本文主要论述了路基沉降观测的技术方式和要点,在确保施工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延长工程使用时间,以此为后期路基沉降工程的开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标签: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技术研究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交通建设项目进程逐渐加快,其对列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现阶段来看,对于高速铁路的合理修建逐渐发展成为了铁路交通事业的主流趋势。
路基沉降观测是铁路项目工程设计中的主要项目之一,它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程项目整体质量。
从实际情况而言,路基本身既是承担高速铁路轨道结构重量和列车载荷的依据,与此同时,还是线路工程中稳定性最差的一个阶段,所以,在建设高速铁路的时候,要合理的应用路基沉降观测技术,以此提升工程效率,使其满足各项需求。
1、路基沉降观测技术起到的重要性高速铁路上的列车和普通列车相比较而言,优势更高一些,铁路列车的行驶速度较快,而但是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受不平稳地基以及轨道的影响,对高速行驶的列车产生强烈的振动情况,不利于保障列车中旅客的舒适性,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列车脱轨情况,造成很大的事故。
从中可以看出,轨道稳定性对高速铁路工程产生的重要性,因此,在建设高速铁路工程的时候,对于轨道稳定性和平整性有着极高的要求。
与此同时,路基既是高速铁路修建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还是列车荷载结构和轨道荷载的主要依据,其对于高速铁路工程运行稳定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路基沉降是一项技术性项目,完工之后严格的控制沉降也是很重要的,其可以保证项目整体质量,因此在高速铁路建设期间,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性。
2、高速铁路路基沉降技术应用的基本要求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鐵路交通事业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还是存有一定的差别。
虽然我国已经广泛引进了沉降观测技术,可是在高速铁路建设期间,依然处于刚刚发展环节,很多内容相对来讲并不是特别成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高速铁路沉降观测技术要点分析
高速铁路沉降观测技术要点分析摘要:高铁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具有十分重要位置,因此高铁的质量必须达到要求,因此,本文论述了高速铁路沉降观测技术的关键点。
关键词:高速铁路;沉降观测;要点引言铁路路基暴露在室外,加之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情况复杂:路基边坡和坡脚受坡面雨水冲刷、日晒雨淋将引起土的干湿循环、气温变化将引起土的冻融变化、河水对边坡或坡脚处地基不断的冲刷和淘刷等,使路基常年处于升降动态循环之中,路基附加应力受其很大影响。
路基填料级配不良、排水失效、过渡段碎石级配失效或不养生、路基横向碾压、填料含水率超标等将引起路基沉降。
铁路两旁新修建的建筑物尤其是特大型建筑也会对路基产生影响,所以铁路路基沉降在一定意义上讲不可避免。
但过大的变形沉降将直接影响旅客舒适度以及行车安全,所以必须对高速铁路路基沉降加以防治。
本文着重介绍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及预测技术。
1、高速铁路沉降监测的主要内容1.1、沉降监测方案的制定;1.2、沉降监测点的布设及维护;1.3、沉降监测(高程控制)基准网的建立;1.4、全线路基面沉降、桥梁沉降普查观测;1.5、沉降监测(高程控制)基准网的定期复测;1.6、车站建构筑物、全线(路基、桥梁、涵洞)、重点观测地段的长期或定期沉降观测;1.7、沉降监测综合分析报告的编写。
观测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和检查外业观测手薄。
监测网的平差计算与精度评定,应采用经典严密平差法或自由网平差法。
成果资料整理,水准观测外业观测和内业计算工作结束后,需要对各种资料进行整理,装订成册。
外业期间属于手工记录的原始资料,不得有连环涂改、就字改字、转抄现象出现。
各种资料的装订要求能尽量包括路线完整的资料,装订厚度适宜。
2、高速铁路路基沉降测量控制要求只有做好高速铁路路基沉降测量工作,才能保证沉降控制工作的顺利完成,为接下来的工作提供数据资料。
所以工程技术人员要采用科学正确的方法,高效的完成测设工作,要保证测量精度要求,利用配套计算机对所有观测值进行严密平差,保证整个控制精度完全能够符合国家工程测量技术规范和工程设计要求。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浅谈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浅谈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元件与埋设技术要求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以路基面沉降观测和地基沉降观测为主,应根据不同的结构部位、填方高度、地基条件、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来设置沉降变形观测断面。
同时应根据施工过程中掌握的地形、地质变化情况调整或增设观测断面。
观测断面一般按以下原则设置,同时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1 沿线路方向的间距一般不大于50m;对地势平坦且地基条件均匀良好的路堑、填方高度小于5m且地基条件均匀良好的路堤可放宽到100m。
2 对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地段应加密断面,一般间距不大于25m,在变化点附近应设观测断面,以确保能够反映真实差异沉降。
3 一个沉降观测单元(连续路基沉降观测区段为一单元)应不少于2个观测断面。
4 对地形横向坡度大于1:5或地层横向厚度变化的地段应布设不少于1个横向观测断面。
5 路堤与不同结构物的连接处应设置沉降监测断面,每个路桥过渡段在距离桥头5m、15m、35m处分别设置一个沉降监测断面,每个横向结构物每侧各设置一个监测断面。
观测元件与埋设技术要求:1、沉降观测桩:选择φ20mm钢筋,顶部磨圆并刻划十字线,底部焊接弯钩,·待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完成后,在观测断面通过测量埋置在设计位置,埋置深度不小于0.3m,桩周0.15m用C15混凝土浇筑固定,完成埋设后按二等水准标准测量桩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
2、沉降板:由底板、金属测杆(φ40mm镀锌铁管)及保护套管(φ75mmPVC管)组成。
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尺寸为500 mm×500mm,厚5 mm。
①沉降板埋设位置按设计测量确定,埋设位置处可垫10cm厚砂垫层找平,埋设时确保测杆与地面垂直。
②放好沉降板后,回填一定厚度的垫层,在套上保护套管,保护套管略低于沉降板测杆,上口加盖封住管口,并在其周围填筑相应填料稳定套管,完成沉降板的埋以设工作。
③测量埋设就位的沉降板测杆杆顶标高读数作为初始读数,随着路基填筑施工逐渐接高沉降板测杆和保护套管,每次接长高度以0.5m 为宜,接长前后测量杆顶标高变化量确定接高量。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的关键技术探讨
– 31 –《装备维修技术》2019年第3期(总第171期)doi:10.16648/ki.1005-2917.2019.03.023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的关键技术探讨聂延垒 葛俊涛(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测绘地理信息院,河南 郑州 455000)摘要:文章在对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技术应用中的基本要求进行介绍之后,研究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的方法及技术要点,并提出了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技术管理思路创新的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关键技术一、 引言在目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以及推动我国的道路交通事业也在飞速进步的形势下,表现出我国的铁路工程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尤其是高速铁路工程的建设更是在如火如荼的开展,而且铁路列车的行驶速度也在不断提高。
而高速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基础工程就是路基工程,而在路基工程施工中最为关键的技术管理项目就是路基沉降观测,此工作对于高速铁路工程整体质量的保证具有重要作用。
这主要是由于高速铁路工程施工中的路基工程,不仅是此工程中的基础,起到对轨道结构重量以及列车荷载进行承担的作用,而且也表现出不稳定的特点。
这就需要做好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中的沉降观测工作,实现对路基工程施工质量的保证,以及高铁铁路工程中路基、轨道以及桥梁等工程稳定性的确保。
二、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技术应用的基本要求(一) 对观测仪器和设备的要求高速铁路工程建设中对于沉降观测技术应用中的精准度要求比较高,需要确保在路基工程施工中负荷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对沉降数据进行准确测量。
而且针对沉降观测的误差值,我国的相关技术标准也提出了在变形值的1/20~1/10范围内的要求。
这就需要通过精密水准仪的应用来降低观测过程中观测结果收到环境和季节温差等因素的影响。
(二) 对时间的要求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对于沉降观测时间的要求也比较高,表现出在第一次沉降观测时需要对观测时间进行严格执行,确保所得出的数据可以作为原始数据使用。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的技术要点分析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的技术要点分析仲崇辉;王利民【摘要】结合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的重要意义,阐述了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技术应用的基本要求,详细介绍了路基沉降观测的方法及技术要点,并对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技术管理思路的创新途径进行了探讨,以保证高速铁路建设质量.【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1(037)004【总页数】2页(P141-142)【关键词】高速铁路;沉降观测;技术要点;管理思路【作者】仲崇辉;王利民【作者单位】中铁三局运输工程分公司,山西晋中,030600;中铁三局运输工程分公司,山西晋中,030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15近年来,为了满足我国铁路交通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列车提速等多方面的要求,高速铁路的广泛修建已经成为我国铁路交通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铁路线路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中,路基沉降观测是重要的技术管理项目之一,对于工程项目整体质量的实现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路基是承受高速铁路轨道结构重量和列车载荷的基础,也是线路工程中最不稳定、最薄弱的环节,因此,在高速铁路的建设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运用路基沉降观测技术是提升工程质量,确保项目交付使用后路基、轨道、桥梁的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的关键项目[1]。
1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技术应用的基本要求从目前国际铁路交通建设事业的发展现状而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在技术、工艺、管理理念、质量标准、列车运行速度等方面与欧美、日本、韩国等国家仍有明显的差距[2]。
我国在超高速铁路工程中已经广泛的应用沉降观测技术,但是其在高速铁路建设中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很多细节问题方面存在较多的弊端与不足,因此,在我国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地质探测人员一定要坚持科学、合理、客观的技术理念,进而全面提高路基沉降观测的效率和质量,为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翔实的地质数据。
1)沉降观测工作对观测仪器、设备的要求。
由于高速铁路在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中要求极高的精准度,保证高速铁路路基在不断增加负荷的情况下,也能测出准确的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的技术要点朱威
发表时间:2018-08-31T11:22:51.21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作者:朱威
[导读] 本文针对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的技术要点和应用规范进行了详细探讨,希望可以为今后的工作开展和创新提供引导帮助,为高速铁路建设质量持续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朱威
四川路桥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成都市 610072
摘要:高速铁路在线性波动和变化上表现的非常平缓,因此也造就了高度平滑顺畅的轨道,但是这也要求高速铁路的路基具有相当高的稳定性和均匀性,才能为乘客提供高速度和高舒适度的服务。
同时这也说明了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工作的重要性。
据此,本文针对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的技术要点和应用规范进行了详细探讨,希望可以为今后的工作开展和创新提供引导帮助,为高速铁路建设质量持续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速铁路;路基;沉降;精度
新世纪以来,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国力逐渐强盛的同时也带动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更使得国内生活节奏不断变快。
这也使得我国铁路建设和服务上融入了迅速和稳定的观念。
我国在铁路技术、工艺以及质量等方面屡次取得突破性发展,为列车提速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国路基沉降观测技术在超高速铁路工程建设和运营中的应用十分有效。
但是从目前的研究和应用来看,我国的路基沉降观测技术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还有需要改进和提升的方面,不少细节问题也有待进一步打磨。
因此,高铁建设工程的技术人员需要加强学习和研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强化对于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技术要点的掌握,提高工作的质效水平,使之更好的服务于我国铁路运输,更好的保障我国居民出行安全与体验。
一、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技术的工作要求
(一)设备的精密和准确度要求
精密设备和仪器作为保障数据精准度的基础,需要摆在观测工作的首要位置,确保不会因为仪器本身的误差导致整个工作付诸流水。
从我国铁路建设技术标准和要求上来看,沉降观测的误差值需要保持在变形值的5%到10%之间,这其中需要包含天气、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无论如何都不能超过允准范围。
这对与沉降数值的准确性具有相当的保障意义。
铁路观测工作意义重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不可以因为铁路观测条件限制而敷衍了事,条件受限可进行方案变更,采用变点位或三角高程的模式都能满足需求。
(二)时间的准确性要求
高铁建设工程在路基标准上具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在路基沉降的观测过程中,也需要对时间具有严格要求。
尤其是初次观测的时间需要进行保障,确保初次数据测量超过两次,并通过平均值的模式来确定初始值的最终数据,切不可大意、马虎、敷衍。
而随后开展的复检工作也需要严格按照时间规范进行观测,尤其是不能因为时间空余来随意调整观测周期,或是对数据记录进行捏造,否则将造成数据失准。
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对观测间隔时间的确定,以地基的沉降值及沉降速率来进行确定,若是出现观测连续的不稳定性,也需要及时进行观测周期的调整,以此来保障综合数据的完整性,确保沉降数据的参考价值。
除此之外,还需要尽快与工程施工团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采取地基加固或是调整措施,并对工程进度进行一定的调整。
这也是对整个工程后期运营的重要保障,确保高铁服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
作为高铁路基沉降观测的工作人员,对于专业技能的掌握需要符合工作的各项要求,同时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对工作进行总结和梳理,才能最大化的发挥作用。
同时,实际工作也是考察自身实践能力的过程,对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需要灵活,同时也需要能够面对各类复杂环境进行随机应变,迅速准确的找出科学的应对措施。
唯有完成上述的各项要求,才是新世纪高铁路基沉降观测任务的合格工作者。
(四)观测地点的要求
为了确保观测数据的精度和准度,在观测地点的选择上也要引起重视,恪守观测地选择的各项要求。
具体来看,观测地要能够准确反映高铁铁路路基的沉降状况;要能够便于观测人员进行观测,最好能够满足地势平整和地貌对称的要求;要确保观测地的安全性,最佳观测距离约为20m。
二、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的方法和技术要点分析
(一)工作基点桩的定位与埋设
高速铁路的路基沉降观测工作往往是从工作基点桩的制作与埋设来开始,同时这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需要观测工作人员对于工作基点桩进行准确定位,防止因此所造成的巨大误差。
具体来看,高速铁路路基观测工作基点桩的确定需要考虑实际观测对象所分布的状况,然后采用多个施工控制点同时设置的模式来实现更多的位移监测控制点,从而保障观测数据和结果的完整性、多面性、准确性以及科学性。
通常条件下,路堤填筑高度高于埋管位置30cm的填土压实以后,在垂直线路方向开挖出宽20cm和深30cm的沟槽,并在整平槽底后与沟底铺设约5-10cm厚的细砂。
现阶段,我国的高铁路基观测的工作基点桩定位和埋设两项工作属于技术难点,需要工程勘测单位对各项技术标准进行充分熟悉,对各项标准进行严格复核,便于技术人员对控制点的变化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对施工计划进行准确调整。
(二)观测板沉降方法
沉降观测板测杆顶面高程测点通常使用水准模式来进行测量,按照精度测量需求标准和实际工作效率定期进行。
同也需要在测杆头绕上测量专用帽以用于沉降观测板。
刚好以测杆套入为宜,并以此作为测量帽下部,以一半中心为球型的测点则作为测量帽上部。
在进行接高高程测量的同时,也可以进行接高沉降板的测量工作。
(三)地表水平位移量及隆起量的观测方法
高铁线路穿越了我国大部分地区,同时也使之观测工作需要受到各类环境因素和地质要素的影响。
因此,在观测的过程中,需要对不同地段的地表水平位移量及隆起量进行针对性的识别,根据具体的地质和水文情况采用特定的观测模式,并进行数据采集。
(四)地下土体水平位移的观测方法
高速铁路路基观测工作中,对地下土体水平位移的观测需要综合项目开展区域的地质环境、水文状况以及岩土层结构等要素进行综合确定。
因为地下土体水平位移本身的变动具有相当的规律性,因此观测工作的开展需要多次重复进行,采用集中统计模式来进一步提高观测精度。
首先需要利用四个相互垂直导槽,分别将其埋设到观测目标的体中。
然后在后续的观测工作中,相关人员需要为活动式测头安置测斜管,使测头位置导向滚轮可以固定在测斜管内壁的导槽中,并沿槽进行滚动,而活动式测头也能够持续性对沿测斜管整个深度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的测量。
(五)观测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高速铁路路基的沉降观测可以需要相关人员重视对于各项数据的及时采集与综合处理,尤其是初始测量数据记录的准确性,这提供了整个测量周期的参考价值,对后期测量结果的参照和工程项目路基沉降基本规律的掌握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观测人员的路基沉降观测需要确保各方面的要求均符合标准,确保仪器、设备精确、无故障的运行,尤其是在高铁沉降观测工作中,需要按照操作手册使用电子水准仪,通过自动录入数据来避免人工操作的误差。
而测量数据的综合处理也需要结合项目设计的初衷和施工实际要求来进行,综合每次观测位移与初始观测位移的差值来对项目区域累积沉降量进行准确计算,并绘制相应的图标,方便今后工作的开展。
结束语:
高铁已经成为我国新世纪的重要“名片”,是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桥头堡”。
因此,高速铁路建设不仅要坚实的做好提质提速工作,也需要强化在铁路路基沉降方面的技术应用和管理,这对于保障高铁建设质量和运营水平具有相当的作用。
同时,这也成为了铁路使用寿命延长和高铁运输服务提升的重要基础。
除此之外,还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利用卫星定位、智能化以及无线终端通信等新技术来强化观测点布置工作,提高观测精度和效率。
同时,也不能放松对于观测点维护管理团队的建设,确保观测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威淇.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的技术要点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3):151.
[2]孙文勇.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的技术要点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6,43(09):100+104.
[3]包晗.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及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7).
[4]裴增壮,艾兵,阳佳林,等.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案比选与设计[J].建筑技术,2014,45(7):596-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