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教学计划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60c16a43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76.png)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完成作业,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但也有少数学生自控能力差,需要教师和家长的不断督促和指导。
二、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材共四个单元,分别是《我的好习惯》《我和大自然》《我爱我家》《我们在一起》。
教材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遵循教育规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2、引导学生亲近自然,热爱大自然,爱护环境。
3、培养学生爱家庭、爱家人的情感,学会关心家人。
4、教育学生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懂得分享和合作。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1)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2)引导学生了解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
2、难点(1)如何让学生将所学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
(2)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五、教学措施1、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和感悟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3、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形成教育合力。
4、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道德素养和实践能力。
六、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共 4 课时)第 1 课:《我们爱整洁》(1)通过观察和比较,让学生了解整洁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学会保持整洁的方法,如勤洗手、勤洗脸、勤换衣服等。
第 2 课:《我们有精神》(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有精神”,以及“有精神”的表现。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品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品德与法治》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19d75353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73.png)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品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的目标是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品德素养和法治意识,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尊重法律规则,具备正确的行为规范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公德与个人品质- 研究公民基本礼仪,如问候、感谢、道歉等。
-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开展小组活动。
- 引导学生了解友善待人、诚实守信、责任心等个人品质。
2. 家庭与社会规则- 分析家庭与社会的规则并比较差异。
- 探讨为什么需要规则以及规则对于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
- 研究基本的道路交通规则和安全知识。
3. 法治与公平正义- 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 研究与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如禁止盗窃、欺骗等行为。
- 培养公平正义的意识,关注社会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法。
三、教学方法1. 故事讲解法:通过引入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让学生了解品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2. 观察发现法规法律法则: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法律规则,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3. 游戏活动:设计小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公平、诚实和合作的重要性。
4. 角色扮演:指导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不同情境下的行为判断和决策。
四、教学评价1. 观察记录:通过观察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表现和互动情况,及时给予积极反馈和指导。
2. 作品展示:要求学生制作相关主题的图片、书法作品等进行展示,评价他们对品德与法治的理解。
3. 小组合作评价:在小组活动中,通过互相评价小组成员的表现,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团队合作。
五、课时安排本教学计划共安排10个课时,每个课时为45分钟。
以上是《品德与法治》的教学计划,请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具体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完整)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律教学计划
![(完整)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律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544a990e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aa.png)
(完整)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律教学计划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律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道德教育(1)探索美好品质- 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材料,引导学生探索并认识美好品质,如诚实、勤奋、友爱等;- 借助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这些品质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守这些品质的意识。
(2)培养道德情感- 通过情感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发展同情心、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能力;- 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培养乐于助人、团结合作的行为惯。
2. 法律教育(1)认识法律及其作用- 介绍法律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法律对社会秩序和个人权益的保护作用。
(2)培养法治意识- 引导学生了解法治的概念,培养他们的法治意识;- 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依法行事,并理解法律对社会和个人的约束。
3. 公民意识教育(1)理解公民的权益和义务- 通过故事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公民的权益和义务;- 引导学生明白作为一名公民,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和行为规范。
(2)培养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参与意识;-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活动,让他们体验到做好公民的快乐和成就感。
三、教学方法- 故事教育法:通过讲述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图片呈现法:利用图片展示道德和法律教育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视频观看法:选用具有教育意义的视频素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 生活实践法: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行动践行道德与法律的要求。
四、教学评价- 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如小组讨论、作品展示、口头答辩等;- 根据学生的参与度、表现和表达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五、教学资源- 道德教育教材: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律教材;- 图书、图片、视频素材;- 案例分析资料;- 社区活动资源。
部编本人教版《道德与法律》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部编本人教版《道德与法律》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e2c21d64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77.png)
部编本人教版《道德与法律》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目标:通过本教学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律素养,使他们能够遵守法律法规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本教学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律素养,使他们能够遵守法律法规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内容:1. 单元1: 尊重他人(预计教学时间:2周)- 研究内容: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尊重他人的权利与隐私,与他人友好相处。
-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阅读理解练等。
2. 单元2: 公共道德(预计教学时间:2周)- 研究内容:研究公共场合应遵守的规则,尊重交通规则,保持环境整洁等。
- 教学活动:观察实地,讨论案例,小组合作项目等。
3. 单元3: 守法守纪(预计教学时间:2周)- 研究内容:理解法律的重要性,研究一些简单的法律知识和法律常识。
- 教学活动: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法律宣传海报设计等。
4. 单元4: 诚实守信(预计教学时间:2周)- 研究内容:研究诚实守信的重要性,理解谎言的危害,学会诚实对待他人。
- 教学活动:角色扮演,阅读故事,小组合作写作等。
5. 单元5: 健康与安全(预计教学时间:2周)- 研究内容:研究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研究基本的安全知识。
- 教学活动:实地观察,小组讨论,安全知识问答等。
教学方法:- 情境化教学:通过情境化的教学设置,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 合作研究: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和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 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观察、参观考察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体验感受。
教学评估:- 日常评价:教师观察学生平时课堂表现,记录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 作业评价:布置练题、小组作业等,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 期末评估:组织考试或项目展示,综合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
教学资源:- 课本:部编本人教版《道德与法律》一年级下册-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实践教学场所:实地观察场所、实验室等以上是《道德与法律》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和法律素养,为他们的成长和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品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品德与法治》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2e4702cc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04.png)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品德与法治》教
学计划
教学目的
通过研究《品德与法治》一书,旨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教学内容
* 第一单元:我的家庭
* 第二单元:我的校园
* 第三单元:我的假期
* 第四单元:文明礼仪
* 第五单元:健康安全
* 第六单元:小小法官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学会遵守法律、了解身边的法律、形成道德感情认识、遵守社交礼仪。
教学难点
将法律、道德融入生活,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日常经历中认识到
法律道德的重要性,发挥思维判断和决策的价值作用。
教学方法
结合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手段,通过课前热身、课堂
讲授、课间互动、课后复等环节,营造积极、阳光、健康的教学氛围。
教材评价
本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渗透法律、道德教育,
培养学生的好品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本教材注重启发学生思考,给学生自主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空间。
以上是本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希望能引起广大教师和家长的重视,共同帮助孩子以正确健康的态度面对生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部编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课程计划
![部编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课程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0c3f6862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f6.png)
部编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课程计划一、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基本道德和法治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培养良好的品德和法律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国家法律和规章制度2. 基本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3. 家庭和学校的纪律要求4. 个人责任和公民义务5. 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方法和途径三、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丰富学生的研究体验和激发研究兴趣。
具体的教学方法包括:1. 课堂讲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传授基本的法律和道德知识。
2. 视听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案例和教育影片,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彼此交流想法和观点。
4. 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中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和应用所学的法律和道德知识。
四、教学安排本课程将按照以下时间安排:- 周一:基本法律知识的讲解和练- 周二:道德规范和价值观的介绍和探讨- 周三:家庭和学校纪律要求的解释和应用- 周四:个人责任和公民义务的讲解和案例分析- 周五:维护合法权益的方法和途径的研究和实践五、评估方式为了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发展情况,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 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讨论质量和态度表现。
2. 作业和测验:布置相关作业和测验,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项目报告: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项目报告和实践任务,以综合运用所学的法律和道德知识。
以上就是本学期部编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的课程计划。
希望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逐步提升自己的法治素养和道德修养。
谢谢!。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方案【新教材】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方案【新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bf47af7e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d5.png)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方案【新教材】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教学方案,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法治观。
2.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
3. 帮助学生理解并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
二、教学内容1. 课程名称:《道德与法治》2. 适用对象:小学一年级学生3. 下册教材内容:- 单元一:友谊- 单元二:守时- 单元三:尊敬师长- 单元四:守法- 单元五:公平正义- 单元六:勤劳- 单元七:珍惜粮食- 单元八:保护环境三、教学方法1. 多媒体互动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具,生动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研究兴趣。
2. 情景模拟教学:通过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切实感受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3. 探究式研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培养其自主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流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相关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新知讲解:结合教材内容,逐步讲解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点。
3. 案例分析:以学生身边的具体案例为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探讨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4. 情景模拟: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各种情境,培养学生正确处理问题和面对挑战的能力。
5. 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展示相关案例和事例。
6. 课后拓展:布置相关阅读、写作或实践任务,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观察和情景模拟等方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言行举止是否合乎道德规范、是否能正确解决问题等。
2. 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和进步,进行正面激励和指导,并及时纠正错误。
3. 配合家校合作,加强对学生的评价与反馈,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良性互动。
六、教学资源1.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材2. 多媒体教具:投影仪、电子白板等3. 角色扮演道具、案例分析材料等七、教学总结本教学方案以小学一年级下册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为基础,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法治观为目标。
部编版人教版德育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部编版人教版德育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e80145be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17.png)
部编版人教版德育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简介本教学计划针对部编版人教版德育与法治一年级下册进行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意识,培养良好的行为惯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目标1. 了解并理解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惯和道德品质。
3. 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意识。
教学内容单元一:我爱规则- 了解规则的重要性和作用。
- 研究遵守游戏规则和生活规则。
- 认识身边的规则并应用到生活中。
单元二:尊重与合作- 研究尊重他人、团队合作和分享的重要性。
- 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和情感表达能力。
- 感受团队合作的乐趣并体验合作带来的成就感。
单元三:勇敢与决策- 培养学生的勇气和决策能力。
- 强调正确的行为选择和面对错误的勇气。
- 培养学生拒绝不良行为和安全保护意识。
单元四:环保与健康- 了解环保和健康的重要性。
- 研究环保和健康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方法。
- 培养学生的环保和健康惯。
教学方法1. 学生参与的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 观看相关的教育视频和实例,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3. 需要学生完成一些小组或个人的探究任务,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演示,让学生在互动中体验德育与法治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2. 学生在活动中展现的合作、决策和环保健康意识。
3. 学生对德育与法治相关概念和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水平。
4. 学生的作品、报告和反思等展示。
教学资源1. 人教版德育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材。
2. 相关的教育视频和图片资源。
3. 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所需的道具和材料。
教学安排教学反思与调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部编版人教版德育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的教学计划。
通过本教学计划的实施,希望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行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并增强法治意识和法律意识。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教学计划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fec7831a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81.png)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的目标是使学生通过研究《道德与法制》这门课程,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正确处理社交关系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教学计划根据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教材内容,选取了以下重点内容进行教学:1.人与人之间的礼仪和道德规范2.安全教育与自我保护知识3.公民责任与法律意识4.网络安全与信息道德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观察与讨论:通过观察生活实例和讨论案例,引导学生理解道德与法制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游戏与角色扮演: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实践中理解和运用道德与法制知识。
3.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案例和真实故事,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制的理解。
4.互动讨论与小组活动:通过互动讨论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拓宽他们的思维视野。
四、教学评价本教学计划将采用多种评价方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成果:1.日常观察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讨论参与度等,及时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
2.作业与小测验: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作业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项目作品评价:组织学生参与小组项目作品,评价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4.总结性评价:通过期末考试或综合测试,对学生的整体研究情况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活动的开展,本教学计划将提供以下教学资源:1.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教材2.多媒体课件和相关电子教学资源3.角色扮演道具和游戏材料4.相关案例和真实故事5.小组活动指导手册和评价标准六、教学安排根据教学计划的内容和时间分配,将按下列安排进行教学:课时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 |第一课时 | 人与人之间的礼仪和道德规范 | 观察与讨论 |第二课时 | 安全教育与自我保护知识 | 游戏与角色扮演 |第三课时 | 公民责任与法律意识 | 多媒体教学 |第四课时 | 网络安全与信息道德 | 互动讨论与小组活动 |第五课时 | 综合复与总结 | 总结性评价 |七、教学效果评估本教学计划的教学效果将通过以下途径进行评估:1.学生研究成绩的提高程度2.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3.学生对道德和法制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高4.家长和同事的反馈意见八、教学反思与改进根据教学效果评估的结果,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一年级下册学习计划【新教材】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一年级下册学习计划【新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1af4576a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39.png)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一年级下册学习计划【新教材】研究目标1. 了解《道德与法治》小学一年级下册的教材内容2. 掌握小学一年级下册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点3.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研究计划本学期的研究计划将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研究需求制定,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单元:关爱他人- 研究目标: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同学间的友爱和互助精神。
课时安排:- 第一课:我们要互相关爱- 第二课:帮助别人是快乐的事情- 第三课:尊敬师长,关爱父母- 第四课:与同学和睦相处第二单元:和谐家庭- 研究目标:理解和谐家庭的重要性,学会与家人和睦相处。
课时安排:- 第一课:尊重父母,爱护兄弟姐妹- 第二课:参与家务劳动- 第三课:礼貌待人,和睦相处- 第四课:和谐家庭的标准和好处第三单元:公共秩序- 研究目标:了解公共秩序的重要性,树立爱护集体环境的意识。
课时安排:- 第一课:社区秩序的重要性- 第二课:走斑马线,遵守交通规则- 第三课:保持公共场所的整洁- 第四课:珍惜公物和环境第四单元:文明礼仪- 研究目标:了解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社交惯。
课时安排:- 第一课:基本礼仪的规范- 第二课:文明用语,礼貌待人- 第三课:尊敬教师,友爱同学- 第四课:参与公益活动研究评估研究过程中,将安排小测验、课堂互动和研究笔记等方式进行研究评估。
通过这些评估,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辅导。
总结本学期的研究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通过研究《道德与法治》小学一年级下册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关爱他人、和谐家庭、公共秩序和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希望通过这样的研究,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行为惯,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以上为《道德与法治》小学一年级下册学习计划的大致安排,具体的教学细节和方法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安排。
统编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计划书
![统编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计划书](https://img.taocdn.com/s3/m/8f67e018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fe.png)
统编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计划书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行为惯和道德品质。
2. 帮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促使学生形成法律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提高学生的依法行为能力和法律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教学计划涵盖以下内容:1. 《我们要做文明小学生》- 学会礼貌用语和基本礼仪规范- 培养卫生惯和环保意识- 培养合理饮食和锻炼的惯2. 《我们要讲道理》- 研究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和宽容包容意识- 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3. 《我们要遵纪守法》- 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研究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法律原则- 培养学生的守法观念和依法行为意识4. 《生活中的法制故事》- 讲述生活中的法律案例和故事,引发学生对法律的思考和理解-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纠纷和冲突,并找到合理解决办法- 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观念和法律意识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体验道德和法律的重要性。
2. 小组合作研究:通过小组合作研究,促进学生的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共同解决问题。
3.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提高研究效果。
4.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记忆效果。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讨论、合作研究和团队合作等,评估学生的研究态度和积极性。
2. 作业评估:针对课堂教学内容布置相应的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理解深度。
3. 考试评估:定期进行形式考试,检测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掌握情况,并给予相应的反馈和指导。
五、教学资源1. 课本:《统编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2. 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3. 教学工具:幻灯片、图片、视频等六、教学安排具体的教学安排详见下表:七、教学反思对教学活动进行及时反思和总结,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反馈,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完整)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德育与法治教学计划
![(完整)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德育与法治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a510ac4e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07.png)
(完整)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德育与法治教学计划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德育与法治教学计划1. 计划背景- 本教学计划是针对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德育与法治课程而制定的。
- 德育与法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提高其道德素养。
-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培养遵纪守法的惯。
-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良好的公民意识。
3. 教学内容3.1 德育教学内容- 遵守守则规章:讲解学校行为规范及班级纪律等,引导学生遵守规则。
- 尊重他人:培养学生的礼貌、关心他人、友爱、宽容等美德。
- 诚实守信:教育学生诚实、守信,不撒谎、不作弊等。
3.2 法治教学内容- 法律法规的认识:介绍基本法律法规的内容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
- 安全法规:教育学生研究交通安全法规和防火安全法规等,增强安全意识。
- 知识产权保护:介绍知识产权的概念及重要性,引导学生尊重知识产权。
4. 教学方法- 德育教学方法:通过讲解、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 法治教学方法:借助案例分析、游戏互动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5. 教学评价- 德育评价:通过日常表现、品德评定等方式,对学生的德育培养进行评价。
- 法治评价:组织小测验、案例分析等形式,对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知识进行评定。
6. 教学安排- 将德育和法治课程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定期安排专题教育活动。
- 每周安排专门的德育与法治课时,注重课程的系统性和渗透性。
7. 教学资源- 教材:使用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德育与法治教材作为主要教材。
- 外部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案例研究材料等辅助教学。
8. 教学评估- 定期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和评价,包括德育和法治方面的考核。
-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上为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德育与法治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旨在通过德育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完整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律》教学计划
![(完整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律》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00621945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3b.png)
(完整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律》教学计划完整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律》教学计划介绍本教学计划是针对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律》课程的完整教学安排。
通过该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了解道德和法律的基本概念,并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
教学目标1. 了解道德和法律的定义和区别。
2. 理解道德和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3. 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
4. 能够运用道德和法律原则解决日常问题。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解教授道德和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观察分析:通过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并运用道德和法律原则。
3.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共同研究。
4.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真实情境并运用所学的道德和法律知识。
5. 课堂作业:布置和批改相关的书面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
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思维深度等来评估他们的研究情况。
2. 书面作业:通过批改学生的书面作业来评估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资源1. 教材:使用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律》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 视频和图片:使用相关的视频和图片来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理解。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寻找相关的案例和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安排1. 每周授课时间:每周3节课,每节课45分钟。
2. 教学周期:本教学计划为12周,每个单元授课时间为2周。
3. 课程安排:根据教学内容,按照单元进行有序的教学安排。
教学反思与调整通过每节课后的教学反思和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以适应学生的研究进度和需求。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2a9e1025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52.png)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教材: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
2. 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观念和法治信仰,使学生能理解和遵守法律规定。
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课:家规和道德规范1. 学习家规的意义和作用。
2. 探讨家规的内容和制定过程。
3. 提倡正确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第二课:学会守秘密1. 了解守秘密的重要性和原则。
2. 分辨什么是秘密,什么是不应该保守的事情。
3. 演练如何守秘密的方法和技巧。
第三课:学会公平竞争1. 引导学生理解公平竞争的意义。
2. 鼓励学生坚持公平竞争的原则,避免不正当手段。
3. 联想和讨论公平竞争的案例,反思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后果。
第四课:尊重他人1. 引导学生认识到他人的权利和尊严。
2. 学习尊重他人的行为方式和态度。
3.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小组活动,体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第五课:保护环境1.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2. 学习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3. 通过观察实际环境,进行环境保护实践活动。
第六课:遵守规则1. 学习规则和法律的重要性。
2. 合理制定和遵守规则的意义。
3. 分析违法行为及其后果,引导学生遵守规则的内在动力。
第七课:学会公正1. 引导学生了解公正的含义和作用。
2. 学习公正的行为准则和评判标准。
3. 鼓励学生勇于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做到公正对待他人。
第八课:尊重知识产权1. 进一步了解知识产权的意义和形式。
2. 学习如何尊重知识产权,避免侵权行为。
3. 观看相关案例,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知识产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法:观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度、合作精神和道德行为。
2. 学生自评法:学生根据自身表现和改进的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3. 小组评议法:小组内部进行互相评议和提供改进意见。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学方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学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9a0262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53.png)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学方案1.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理解和尊重法治的重要性。
- 通过研究道德与法治知识,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和自我保护能力。
- 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本教学方案将围绕以下主题展开教学:- 诚实守信- 尊重他人- 爱护环境- 爱护公物- 安全自护3. 教学策略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采用以下策略:-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故事、图片、游戏等形式了解道德与法治的概念和原则。
- 利用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 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来思考和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道德问题。
- 定期组织课堂讨论和辩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他人的不同意见。
4. 教学步骤第一课:诚实守信(预计课时:2节)- 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引导学生理解诚信的概念和重要性。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际生活中遇到的诚信问题。
- 引导学生分析诚信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第二课:尊重他人(预计课时:2节)-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介绍尊重他人的行为和表达方式。
- 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体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在家庭、学校或社区中尊重他人的经验。
第三课:爱护环境(预计课时:2节)- 通过实地考察或观察图片,让学生认识环境的重要性和需要保护环境的原因。
- 分组讨论,收集和分享对环境保护的建议和行动。
- 组织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等。
第四课:爱护公物(预计课时:2节)- 通过故事或实例,介绍公物的定义和重要性。
-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谈论自己见过的公物被破坏或浪费的情况,并提出防止这种情况发生的措施。
- 引导学生制定公物使用规则,共同维护公物的整洁和安全。
第五课:安全自护(预计课时:2节)-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介绍常见的安全问题和应对方法。
- 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不安全行为的后果和如何预防。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律》教学计划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律》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f757bfc9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a1.png)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律》教学计划概述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一年级学生了解和研究《道德与法律》课程的内容,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法律意识。
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道德和法律,以及它们在社会中的作用。
2. 掌握一些基本的道德准则和法律规则。
3.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法律意识,引导他们正确行为。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道德1. 什么是道德- 道德定义与特征- 道德与个人行为2. 小故事与道德- 道德故事的研究与讨论- 分享个人道德经历与感受3. 好的品德- 研究和模仿正面的行为- 培养友善、诚实、守时等价值观第二单元:法律1. 什么是法律- 法律定义与特征- 法律与社会秩序2. 小故事与法律知识- 研究和讨论与法律相关的故事- 理解法律的目的和制定原则3. 遵守法律- 理解常见的法律规则和制度- 强调法律的重要性和遵守法律的责任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通过简明的语言和图像展示,向学生介绍道德和法律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2. 故事讲解:通过讲解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探讨其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
3. 讨论分享: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分享个人的道德经历和对法律的理解。
4.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模拟情境体验道德和法律标准。
5. 游戏活动: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加深学生对道德和法律的理解,提高研究积极性。
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观点的情况。
2. 作业评价:批改学生提交的作业,检查他们对道德和法律的理解程度。
3. 小组活动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贡献和表现。
教学资源1. 课本: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律》教材。
2. 教具:投影仪、板书、故事书等。
教学安排本教学计划共分为两个单元,每个单元约需要6节课。
具体安排如下:1. 第一单元:道德- 课时安排:第1-6课- 教学内容:道德的定义和特征、小故事与道德、好的品德2. 第二单元:法律- 课时安排:第7-12课- 教学内容:法律的定义和特征、小故事与法律知识、遵守法律教学参考-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律》教材及教师手册- 相关道德和法律故事书籍- 网络资源:道德和法律教育的相关视频和研究资源以上是《道德与法律》一年级下册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和法律观念,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a54e9bd0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15.png)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 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能力;- 培养学生了解和守法的意识和能力;- 培养学生正确解决道德与法治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 通过讲解,启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初步认识;- 利用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关系。
2. 道德与法治的重要价值- 介绍道德与法治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 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道德与法治的价值体现。
3. 遵守社会公德与家庭美德- 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的内涵;- 通过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与家庭美德的能力。
4. 我们要守法- 解读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引导学生认识到守法的重要性和意义;-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守法的好处和后果。
5. 正确解决道德与法治问题-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道德与法律问题的方法;- 利用小组讨论、辩论等活动形式,培养学生正确解决道德与法律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安排1. 第一课时: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2. 第二课时:道德与法治的重要价值3. 第三课时:遵守社会公德与家庭美德4. 第四课时:我们要守法5. 第五课时:正确解决道德与法治问题四、教学评价与测试1. 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表现、小组活动等方式对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能力进行评价;- 做好学生的道德行为观察,及时给予肯定和建议。
2. 教学测试:- 设计简单的测试题目,考察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基本知识和理解程度;- 采用合理的评分标准,对学生的测试成绩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与研究材料1. 教学资源:-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材;- 多媒体设备。
2. 研究材料:- 教材课文和案例分析;- 道德与法治相关的绘本故事等。
六、教学反思与改进本教学计划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为核心,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和活动等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完整)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育计划
![(完整)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育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88a20bd3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d5.png)
(完整)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育计划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育计划1. 计划背景道德与法治教育在学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提升他们的健康成长和社会适应能力。
为满足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学生的需求,我们制定了以下道德与法治教育计划。
2. 教学目标本教育计划的主要目标是:- 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判断能力;- 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让他们了解和遵守法律法规;-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际交往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内容本教育计划将涵盖以下内容:- 道德教育:包括道德观念、道德规范、道德行为等方面的教育;- 法治教育:介绍基本的法律法规、法治理念和重要的法治意识;- 社会责任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包括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等;- 团队合作教育:通过小组活动和合作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 人际交往教育:教授学生积极向上的人际交往方式,提高他们的人际沟通技巧;- 问题解决教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讲授与演示: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传授道德与法治知识;-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任务等,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道德与法治相关的情境并加以解决;- 案例分析: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与解决;- 实地参观:组织学生参观法庭、警察局等法治机构,增强他们的法治意识。
5. 评估方法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效果,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法:- 学生表现观察:观察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团队合作能力等;- 研究笔记和作业:检查学生的研究笔记和完成的相关作业;- 小组项目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与贡献;- 角色扮演评估: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理解和表现;- 知识测试:通过测试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掌握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教学计划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向上的个性心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制定本学期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如下:
一、加强学生小干部队伍建设。
学生干部是教师工作的小助手,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让他们当好班级的小主人,班级集体才会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乐园。
建立小干部例会制,每个月组织学生干部开一次例会,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辅导和总结。
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
二、开展德育系列活动。
1. 加强法制教育。
对学生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
成年人犯罪法》为重点的法制教育系列活动,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2.充分利用晨会、班会的时间强调《一日常规》、《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日常生活中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我们将在班级设立“值日班长”,专门负责监督检查学生的日常行为。
班主任每天在放学前进行一日总结,对表现不够好的学生,及时进行点拨、指导,加强教育。
3.狠抓养成教育。
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是加强校风建
设的重要抓手,养成教育也是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
从守纪律、站好队、做好操、扫好地、讲卫生、有礼貌等基础行为入手,狠抓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确保学生行为规范合格率为100%,品德优良率为99%
以上。
4、深化爱国教育。
加强对学生的“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
要充分利用德育基地以及丰富的
人文资源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5.开展心理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通过观察、谈话、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在认真上好健康教育课的同时,要加强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指导,及时矫正某些学生的畸形心理,增强他们的抗挫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6、抓好主题教育。
根据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又要根据每个月的工作重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开展“行为规范宣传周”活动、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开展“学习革命先烈,争做党的好孩子”活动、心理健康和公民道德教育活动、勤奋学习和国防教育活动等。
三、加强阵地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美化班级环境。
班级环境做到美化、教育化,组织学生全员参与,主题要突出教育意义和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动手能力。
课堂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种全员性策略,我要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诸方面渗透德育教育来优化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认真上好思想品德、晨会、班队活动课并开展德育实践活动。
总之,对一年级的小学生进行教育,仅凭单纯的讲道理是不行的,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哪怕是最顽皮好动的孩子一听讲故事,马上就会安静下来。
我就抓住了的这一好奇心理特征,常常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
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用很大,本学期将会按照计划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