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生态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系统的特征:1.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2.由生物和非生物成分组成3.以生物为主体4.各成员有机的组织在一起,具有统一的整体功能5.具有自我维持和自我调控能力6.有一定负荷力
群落的特征: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2.不同物种之间相互影响,有规律的共处,有序状态下生存3.形成群落环境:生物群落对其居住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并形成自身的内部环境4.具有一定的结构(形态、生态结构)5.一定的动态特征(季节、年际动态、演替)6.一定的分布范围7.群落的边界特征8.群落中各物种具有不等同的群落学重要性群落的结构特征:1.形态结构植物的生活型、生态型,群落外貌、季相,植物群落的片层2.生态结构组成种类的性质分析,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其测度方法,群落的动态特征
水的生理生态作用:1.生理水是原生质的主要成分;水直接参与植物体内重要的代谢过程;水是物质吸收、运输的良好介质;保持植物的固有形态 2.生态调节植物体温(高比热:稳定植物体温;高汽化热:降低体温,避免高温危害);水对可见光有良好的通透性;水调节植物的生存环境
光周期对药植的生态作用:1.药植生长要一定的日照时数,才能完成正常的生长发育,积累有效成分2.光不但为药植光合作用提供能量,而且还作为环境信号调节植物的发育过程,尤其对花反应的诱导
药植对温度的生态适应:1.对低温植物的芽及叶片常有油脂类物质的保护,芽具有鳞片,植物体的器官表面盖有蜡粉和密毛,树皮有较发达的木栓组织,植株矮小并常成匍匐状、垫状或莲座状 2.对高温体表具有密生的绒毛、鳞片,植物体呈白色、银白色,叶片革质发亮,叶片垂直排列,使叶缘向光或在高温条件下,叶片折叠,树干根茎附生有很厚的木栓层
药植对水分的生态适应:1.干旱地区植株矮小,细胞变小,叶片小而少,叶片卷成筒状,表皮角质层发达,常有绒毛,栅栏组织和叶脉都很发达,气孔小而常下陷,单位面积气孔多2.大部分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药植具发达主根的直根系,可向下生长到较深的土层中,形成深根系,能够吸收到土壤深层的水分;而须根系由于主根短,侧根和不定根向周围发展,形成浅根系,可迅速吸收地表和土壤浅层的水分
对干旱的生理适应:1.气孔控制抗旱性强的植物,他们的气孔保卫细胞对水分、光照变化很敏感,在早晨,抗旱性强的植物气孔开度比抗旱性弱的植物大;中午前后,当植物体内水分减少时,前者气孔先关闭2.生物化学反应特点抗旱性强的植物在干旱时能抑制分解酶的活性,使转化酶和合成酶的活性不会因为干旱而降得太低,以维持基本的代谢活动
对涝害的生理适应:1.植物根系木质化限制了还原物质的侵入,抗湿性增强2.植物体内形成通气组织根系可通过叶片获得氧气,并向土壤分泌氧以适应土壤还原状态,以便在较长淹水条件下生长
繁殖策略:1.在环境不稳定的地区,自然灾害常发,种群死亡率与密度无关,谁有较强的生殖能力对谁有利,才能补偿灾害造成的损失2.在稳定环境中,谁能更好的利用环境承载力对谁有利
R对策者:适应不可预测的多变环境,高生育力,快速发育,早熟,成年个体小,寿命短,单次生殖多而小的后代,通常把较多的能量用于生殖(农田杂草、原生或次生裸地、先锋植物)优点:生殖率高,发育速度快,世代时间短缺点:死亡率高,竞争力弱,种群不稳定,密度长剧烈变动
K对策者:适应可预测稳定环境,成年个体大,发育慢,迟生殖,产仔(卵)少而大但多次生殖,寿命长,存活率高,以高竞争能力在高密度条件下得以生存优点:种群的数量稳定,一般保持在K值附近,个体大,竞争力强
缺点:种群一旦遭遇危害,难以恢复,可能灭绝
人工农林复合系统:1.林(农)药复合系统是运用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把林木(农作物)和药用植物有机的结合起来。
对光、热、水、肥、气、时间、空间进行合理的互补与优化使用,以达到低投入高产出、维持生态平衡的目的。
2.在时间上长中短结合,在空间上上中下配置,在产业结构上合理布局,多种经营,使绿色植物的初级生物能沿食物链的各个营养级,进行多层次、多用途的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转化率和资源利用率。
3..林(农)药复合系统将长周期的林业生产与短周期的中药材种植有机结合,以耕代抚,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产业的品种和数量,实现了长短结合,以短养长,提高了经济效益4.林木和药用植物的有机结合,增强了林分的稳定性,改善了林地及其周围地区的生态环境,减轻了自然灾害,多数药用植物具有一定的耐阴性,林冠的遮阴作用为药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药用植物的介入丰富了林地的生物多样性,优化了林地的生态环境,促进了林木生长,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林(农)药复合系统的类型及其结构组成:一、以林(果)为主前期间作类型 1.造林或果园建造前期(林地或果园未郁闭前),在林间间种或套种药用植物,获得短期的经济效益;林地或果园郁闭以后以林业或果品生产为主,适量种植一些耐阴性药用植物。
2.本类型的田间配置方式以林木(果树)行间间作草本药用植物物为主,间作期间形成的幼树和草本两层水平镶嵌式复层结构、在结构设计上,利用了林木(果树)与药用植物在土地和光能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时空差异,如生长周期的长短,发育期的早晚,根系分布的深浅,叶面层的高低等,形成互补互利合理的群体结构。
林木(果树)的行间距依据林果业生产的需求设计,一般不侧重考虑药材生产。
本类型常用于平原
地区和低山丘陵区的用材林(特别是速生丰产材林)或结果期较晚果园的林(果)药复合经营。
3.最大的特点是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弥补了幼树不能对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的缺陷。
通过对药用植物的经营管理实现以耕代抚,保证幼树的集约经营,降低抚育管理成本,缩短成林的期限。
林木或果树为药用植物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庇护作用,减少了自然灾害,为药材的稳产、高产、优产创造了良好条件。
药植对土地的固着与庇护,增强了水土保持功能,维护了地区的生态环境。
药植的生长周期短,缩短了投资的收限,提高了林农的积极性。
4.我国多数用材树种或果树都适宜本类型,目前应用较多的树种有红松、落叶松、杨树、杉木,经济林树种有苹果、梨、李、桃、茶树、橡胶等;多数草本药植可作为本类型的间作植物,应用较多的有桔梗、柴胡、黄芩、知母、丹参、远志、防风、龙胆、穿心莲、苍术、地黄、当归等。
另外有些药用乔木树种的人工林也可以与草本药材植物种类实行前期间作种植,如银杏、杜仲、山茱萸、红豆杉、喜树。
二、林(果)药长期间作类型 1.林木(果树)与药植间作种植长期共存,药材生产一般作为主要经营目的,通过药材栽培获取长期稳定的经济收益。
2.其最大的特点大跨度的树木栽培行距或林带间距为药植长期生存提供良好的空间,在整个经营期内树木行间或林带之间不行成郁闭,药植可获得充足的阳光。
3.本类型适于平原或低山缓坡地带,树木选择在注重其经济价值的前提下,主要考虑他在系统中的特殊作用,如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根深冠窄的树木是较理想的选择树种。
三、林下药用植物野生化培育类型 1.指在具有某种药植自然生存环境的天然林或人工林中,实施适度的人工栽培促进药植在林下自然生长,以获取较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的一种生产方式。
2.其优越性在于不占用耕地,不改变药植的生长环境,通过人工辅助型栽培措施,可以实现野生药材的批量生产,同时使野生资源得到保护。
3.本类型一般适于一些耐阴性药植,如人参、三七、砂仁、石斛、天麻、绞股蓝、细辛、天南星、半夏、刺五加、五味子。
四、药农间作轮作类型 1.农作物与药植间作或轮作的栽培方式多数情况下是利用高杆农作物为喜荫药植遮蔽强烈的日光,形成适宜药植生产的优越环境。
2.例如:半夏与玉米间作,芋头与广藿香间作,柴胡与冬小麦间作套种。
3.北方地区柴胡与冬小麦间作套种,春季柴胡出苗时小麦为柴胡幼苗遮阴,当小麦收割时柴胡已经能够适应夏季强光照射的自然环境。
不同辐射波长的效应:>1000远红外光无特殊效应,一被吸收即转化为热量释放 1000-760红外光吸收很少,对药植有伸长作用,能增加干重760-595橙红光强烈吸收光带,强光周期效应,与叶绿体形成及叶片生长有直接关系,对叶肉及根的形成很重要595-490绿黄光光合作用弱活性带,光和效率低490-380蓝紫光叶绿体强烈吸收光谱带和黄色素的吸收光谱带380-320长波紫外光增厚叶片和一直药植徒长320-280紫外光一定程度可促进次生代谢物质的合成,过量对药植造成损伤<280紫外光致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