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艺术常识
歌剧艺术
![歌剧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b38e32b11a37f111f1855bef.png)
歌剧艺术歌剧,是一种综合音乐、戏剧、诗歌、舞蹈等艺术而以歌唱为主的音乐戏剧形式。
以歌声为主和音乐戏剧,是歌剧的最本质、最主要的特征,也就是说,音乐是歌剧的核心和支撑。
因此,研究探讨歌剧音乐的审美特征,对于整个歌剧,会起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作用,这对于我国的歌剧艺术,无论是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艺术实践上,均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
一、多元化歌剧音乐的第一大审美特征,就是多元化。
这种多元化,充分体现出歌剧音乐的丰富多彩、富于变化,也充分体现出它的动态性、发展性、创新性特点。
具体而言,这种多元化又可以从以下五大层面来理解。
其一是类型的多元化。
歌剧的主要类型,有西洋歌剧、中国民族歌剧、音乐剧三种。
每一种类型,又可细分为更小的类型,例如西洋歌剧,就又分为正歌剧、喜歌剧、大歌剧、轻歌剧、乐剧等多种。
又如音乐剧,又可细分为纯音乐剧、音乐舞剧等多种,特别是音乐舞剧,更是音乐与舞蹈的多元组合,如最近阿根廷上演的音乐剧《探戈女郎》,就是成功的范例。
其二是构成的多元化。
歌剧音乐的构成,也呈明显的多元化格局,仍以西洋歌剧为例,其音乐构成就有序曲、间奏曲、舞曲、进行曲、终曲、配乐等器乐形式;也有咏叹调、宣叙调、咏叙调等声乐形式;还有独唱、重唱、合唱、伴唱等演唱形式……如此等等,都是多元化的具体体现。
其三是唱法的多元化。
歌剧的三大类型,分属于三种不同的唱法:西洋歌剧属于美声唱法;民族歌剧属于民族唱法;音乐剧则属于通俗唱法。
其四是文化背景的多元化。
三大类型的歌剧,产生的文化背景各不相同,西洋歌剧产生于16世纪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其文化背景是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标榜,以“人文主义”文化思想体系为核心,以冲破反动宗教思想的束缚,摧毁严禁男女恋爱和婚姻自由的旧礼教,彻底背叛崇尚“神”的观念,追求“人”的生活,要求“人的个性解放”,表现对新生活的热爱,追求真理,歌颂纯真爱情等为特点。
中国的民族歌剧产生于20世纪初“五四”运动之后,其文化背景是以“新文化运动”为核心,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以反对旧思想,提倡新思想;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猛烈冲击封建主义,广泛宣传民主主义,促进人民的思想解放等为特点。
歌剧艺术发展及作品欣赏试题
![歌剧艺术发展及作品欣赏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9316b4a33d4b14e84246857.png)
歌剧艺术发展及作品欣赏试题1.歌剧:是结合了戏剧与音乐,并加入舞台艺术元素,集三者于一身的艺术形式。
在舞台表演,并有舞台布景、戏剧化妆、服饰、表演的,以角色演唱为主导,以独立的、特定的音乐结构作为推动手段的戏剧音乐作品。
2.正歌剧: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意大利歌剧在1680年间渐渐定型为正歌剧。
即古典式的意大利歌剧,是一种严肃的歌剧,题材崇高,大抵取材于希腊及罗马故事,内容悲壮,多为悲剧。
正歌剧在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初,是欧洲最流行的一种歌剧形式。
亨德尔可以说是主要的代表人物。
到了莫扎特时代已走向没落。
3.喜歌剧:与正歌剧相比,喜歌剧的题材就平民化多了,剧中采用轻松、滑稽的主题,多是一般平民的日常生活情节。
喜歌剧泛指19世纪包括对白的法国歌剧,此类歌剧中的演唱,咏叹调往往不是表达感情的主要手段,而是采用浪漫曲、分节歌、舞蹈歌曲乃至讽刺歌曲及对白等表现事态风俗题材。
4.轻歌剧:比喜歌剧更加大众化,虽与喜歌剧相似,但比喜歌剧短而通俗,结构简单,没有尖锐的戏剧冲突;旋律流畅动听,配器色调鲜明,且以说白为多,更具娱乐性。
5.宣叙调:歌剧是没有对白的,对话是以半念半唱的形式来表现,宣叙调也称朗诵调,是歌剧演唱音调的一种形态、类型。
宣叙调在歌剧中强调朗读式、说话似的自然音调变化,在对白、对话的演唱中用以表现人物关系和剧情进展,不带明显的主题素材,没有固定的结构形式,篇幅短小。
常用于咏叹调前面的简短叙述并作为两端咏叹调之间的转换过渡性段落。
6.咏叹调:是歌剧中的一种歌唱形式,是歌剧音乐中的精华。
是一种既讲究旋律线条的优美动听,又注重发挥声乐表演技巧的抒情调。
每当情节发展到一个高潮﹑主人公内心汹涌澎湃不吐不快时,作曲家便为主角们安排一首动人的咏叹调。
由某一角色集中抒发内心情感,发出声声感叹,倾诉人物的喜怒哀乐,此时剧情暂且停止推进。
7.重唱:重唱是当故事里有两个或三个以上角色进行对话时便以重唱的方式来呈现,在此需顾及角色性格的不同,旋律得依角色个性来编写,每一个角色在一个声部很难有完整的音乐样貌。
歌剧介绍.ppt
![歌剧介绍.ppt](https://img.taocdn.com/s3/m/c80fc6bf02d276a200292e7f.png)
>>
0
>>
1
>>
2
>>
3
>>
4 >>
>>
0
>>
1
>>
2
>>
3
>>
4 >>
歌剧常识
1. 第一部歌剧:是1597年上演, 由利努契尼写剧本、佩里作曲 的《达芙妮》(Dafne),由 于该作品的乐谱只剩下残片, 所以人们通常又把1600年上 演,保留完整的,由利努契尼 写脚本,佩里和卡契尼作曲的 《优丽狄茜》(Euridice)作 为最早的一部歌剧。
它独特的魅力逐渐成
为欧洲最重要的音乐
体裁。
>>
0
>>
1
>>
2
>>
3
>>
4 >>
17世纪末 在罗马影响最大的是以亚斯卡拉蒂为代表的那不勒斯歌剧乐派。他于1681年创作的歌剧
《善善恶恶》确立了歌剧序曲的典型模式,即“快-慢-快”三段式。这一时期同时也确立了 ABA式的咏叹调格式。此时的音乐常用盛大的场面和合唱,给歌剧带来重音乐、轻戏剧的倾向。 这样的倾向使得歌剧在日后的发展日趋僵硬。出于卢梭手笔的法国第一部喜歌剧《乡村占卜师》 就是在“喜歌剧论战”和这部歌剧的启示下诞生的。 意大利歌剧在法国最先得到改造, 而与法兰西的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吕利是法国歌剧(“抒情悲剧”)的奠基人,他除了创造出 与法语紧密结合的独唱旋律外,还率先将芭蕾场面运用在歌剧中。在英国,普赛尔在本国假面 剧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英国第一部民族歌剧《狄东与伊尼阿斯》。
歌剧艺术要素
![歌剧艺术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652dbb39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af.png)
歌剧艺术要素答案:歌剧的构成要素是由剧本、剧诗、音乐、舞蹈和舞美五大范畴合而为一的整合美学态势,构筑了一个以“剧本”为基石、“剧诗”为核心、“音乐”为灵魂、“舞蹈”为重要表现形式、“舞美”为戏剧发展背景的独特美学思想体系,从而在一个超越传统歌舞剧的崭新起点上,达到相对平衡的最佳戏剧结构状态,完成原创华语音乐剧的审美情趣升华。
延伸:一、歌剧定义(opera)歌剧:以音乐表达戏剧的集音乐、戏剧、文学、诗歌、舞蹈、美术为一体的、综合的舞台表演艺术。
二、歌剧的特点:1.以音乐基础,音乐表达戏剧,舞蹈渲染场景和气氛的作用。
2、运用意大利美声唱法。
3、运用管弦乐队。
4、歌剧结构:多幕5、歌剧题材:历史、神话、英雄和生活故事6、严肃、高雅、审美特点。
三、歌剧的构成要素剧本(文学、诗歌)音乐(声乐、器乐)舞蹈(芭蕾、民族)美术(布景、灯光、道具、服装、化妆等)表演(独唱、合唱、乐队、舞蹈)1.编剧:优秀的剧作家为歌剧带来成功。
2.剧本:一部优秀的剧本为歌剧的成功奠定基石。
3.作曲:音乐是歌剧的灵魂4.整体构想:导演歌剧的整体构思和布局者。
1911年奥地利的莱茵哈特协助理查施特劳斯上演《玫瑰骑士》,成为第一位受人注意的导演。
5.歌声美化者:艺术指导艺术形象的雕造者。
负责歌剧中声乐部分指导工作、矫正歌剧演员语言发音。
6.场景美化者:舞蹈编导据剧剧情设计舞蹈场面,负责歌剧中舞蹈编配与排练工作。
7.舞台美化者:舞美设计负责歌剧舞台的时间与空间的设计。
通过布景、灯光、服装、化妆、道具等,帮助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科技含量最高!)8.指挥:是歌剧演出中的灵魂人物。
他全面诠释歌剧中的音乐,统领乐队和庞大的演唱群体进行有序的演出,达到“奇妙地和谐”。
指挥决定了歌剧演出的水平。
9.歌剧舞台表演演职人员:独唱演合唱演员、舞蹈演员乐队演员。
总结:歌剧是由文学、诗歌、音乐、舞蹈、美术、表演等艺术元素构成。
一部歌剧成功地展现在舞台上需要由编剧、作曲、导演、指挥、艺术指导、舞蹈编导、舞美设计、幕后大批的工作者,以及独唱演员、合唱演员、舞蹈演员、乐队演员共同完成,所以歌剧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歌剧艺术常识
![歌剧艺术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80b0f5ef10a6f524cdbf8557.png)
? 在莫扎特的创作中,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正歌剧:《伊多梅纽斯》、《狄托的仁慈》 意大利风格的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女 人心》 德国风格的歌唱剧:《后宫诱逃》、《魔笛》
D—e1。格鲁克《阿尔米德才》中的军官。
? 戏剧男低音( Dramatic Bass)以富于戏剧激情
而显本色。威尔第《弄臣》中的老年贵族蒙特 罗内伯爵。
? 深沉男低音(Basso Protondo)音色重浊宽厚,
表情庄严沉稳,适合在舞台上扮演帝王将相。
如莫扎特《魔笛》中的大祭司萨拉斯特罗的演 唱。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二:五点 二十七分。
◇美声唱法是歌剧的产物,歌剧是文艺复兴的产物,文艺复兴又是当 时欧洲资本主义初萌牙的经济基础在上层建筑的反映。
◇美声的技术要求
1、呼 吸
2、起 音
3、 声区的统一
4、声音的连贯 5、音量的控制
6、 声音的灵活性
7、优美的音质 ( 丰满、明亮、有致远力、松弛而圆润)
8、微颤( Vibrato)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二:五点 二十七分。
(4)男高音( Tenor)
男高音是男声的最高声部,音域通常从中央 c下面小字组的 c到小字二 组的 c。在歌剧发展史上,男高音占有重要的地位,第一男主角多为 男高音歌唱家扮演。
■ 花腔男高音( Colorature Tenor )声音清润、明亮,擅于演唱轻巧灵 活、富于装饰性的旋律。
如罗西尼《塞维利亚理发师》中伯爵的一首小夜曲“黎明的太阳从这里
一、什么是歌剧 (OPERA)?
音乐鉴赏《歌剧艺术》教案设计
![音乐鉴赏《歌剧艺术》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939c778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aa.png)
音乐鉴赏《歌剧艺术》教案设计第一章:歌剧艺术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歌剧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歌剧的基本构成要素,如音乐、歌词、舞台设计等。
3. 了解世界著名歌剧作品及作曲家。
二、教学内容1. 歌剧的定义与起源2. 歌剧的发展历程3. 歌剧的基本构成要素4. 世界著名歌剧作品及作曲家简介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歌剧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世界著名歌剧作品及作曲家。
四、教学活动1. 导入:播放一段歌剧片段,引导学生对歌剧产生兴趣。
2. 讲解:介绍歌剧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3. 分析:分析世界著名歌剧作品及作曲家。
4.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歌剧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歌剧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对歌剧的理解。
第二章:歌剧音乐欣赏一、教学目标1. 学会欣赏歌剧音乐,理解歌剧音乐的特点和魅力。
2. 掌握歌剧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法,如旋律、和声、节奏等。
3. 了解歌剧中的角色分类和演唱技巧。
二、教学内容1. 歌剧音乐的特点和魅力2. 歌剧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法3. 歌剧中的角色分类和演唱技巧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歌剧音乐的特点和魅力。
2. 示范法:播放歌剧片段,让学生感受歌剧音乐的魅力。
3. 分析法:分析歌剧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法。
四、教学活动1. 导入:播放一段歌剧音乐片段,引导学生对歌剧音乐产生兴趣。
2. 讲解:介绍歌剧音乐的特点和魅力。
3. 示范:播放歌剧片段,让学生感受歌剧音乐的魅力。
4. 分析:分析歌剧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法。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歌剧音乐特点和魅力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歌剧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章:歌剧演唱技巧一、教学目标1. 了解歌剧演唱的基本技巧,如呼吸、共鸣、咬字等。
2. 掌握歌剧演唱中的高低音、音色和音量控制。
3. 学会运用歌剧演唱技巧演唱简单曲目。
歌剧名词解释艺术概论
![歌剧名词解释艺术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77bcfe9b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e7.png)
歌剧名词解释艺术概论
歌剧是一种结合了音乐和戏剧的艺术形式,通常以歌唱、舞蹈和对白来表达故事情节。
歌剧是在舞台上演出的,通常还包括了舞美、服装和灯光等元素,以增强演出的视觉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歌剧术语和概念的解释:
1. 歌唱:歌唱是歌剧中最重要的部分,演唱者们以各种音乐形式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故事情节。
2. 对白:除了歌唱,歌剧中也有对白部分,用于推动故事的发展和展示角色之间的交流。
3. 剧情和剧本:剧情是歌剧的故事情节,而剧本则是剧情的文字形式。
4. 独唱和合唱:独唱是单独演唱者在舞台上独自表演的部分,而合唱是演唱者们一起合唱的部分。
5. 配乐:配乐是指伴随着歌剧演出的背景音乐,由乐队或者乐器演奏。
6. 旋律和主题:旋律是歌剧中的乐曲主题,用于表达角色的情感和故事的发展。
7. 队列和音程:在歌剧中,角色的不同情感和情绪常常通过不同的音调、声音质地和音程来表达。
8. 声乐技巧:歌剧演唱需要具备一定的声乐技巧,如音域控制、发声技巧和音准等。
9. 芭蕾舞和舞剧:歌剧中常常会有舞蹈部分,芭蕾舞和舞剧是其常见形式。
10. 作曲家:作曲家负责创作歌剧的音乐,如威尔第、莫扎特
和普契尼等。
这些解释和术语可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歌剧的演出和作品。
谈民族歌剧题材及音乐艺术特点
![谈民族歌剧题材及音乐艺术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352b7b9a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aa.png)
关键词:中国民族歌剧;题材特点;音乐艺术我国民族歌剧发展的历史悠久,具有我国特色的表演形式,在歌剧的题材以及音乐艺术的表现中均具有相应的特点,在题材中融入了我国传统的历史元素,并与现代相结合,不断进行创新。
在音乐艺术的设计中,也有着独特的价值,在歌剧中,直接地展现了社会的真实情况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歌剧的整体设计中,适当加入相应的民族元素,为人们提供良好的表演形式。
一、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历程我国民族歌剧在二十世纪初期开始发展,进入歌剧的萌芽期,《白毛女》是我国歌剧的第一个里程碑。
在该时期,歌剧主要以儿童歌舞剧的形式所展现,其中包含着较多的内容,如舞蹈、音乐等,形成了基本的歌剧模型。
一直到五十年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歌剧迅速发展到成长期。
在该时期,我国基本稳定,但随着“”的出现,歌剧逐渐衰落。
到了改革开放后,我国歌剧开始恢复,民族大型的歌舞剧逐渐出现,在歌舞剧的题材中深深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并对故事情节进行不断创新。
在九十年代,我国歌剧进入辉煌时期,开始繁荣发展。
在此基础上,我国民族歌剧得到充分发展,塑造了较多的人物形象。
随着社会的逐渐变化,在歌剧的表演形式中仍然展现了传统的民族特色,能够让人们对过去社会的现状以及人民的疾苦有更深的了解,珍惜当下的生活。
民族歌剧的内容都较为经典,可以让人们熟记于心,更好地展现民族特色。
二、中国民族歌剧题材的具体特点(一)改编传统故事传说我国是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沉淀的文明古国,在中华文化史上,流传了许多美丽的民间传说和传奇的历史故事。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我国针对歌剧进行不断的创新,探索其表演形式,拓宽其表现的内容,并不断引进西方歌剧的表演形式,洋为中用,融会贯通。
在歌剧题材中,将流传经典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进行改编,将现实生活与歌剧进行有效的结合。
用歌剧的形式进行重新演绎,在舞台的表现中,加入相应的艺术手法,使得歌剧更加具有丰富的内涵,吸引人们的关注[1]。
民族歌剧表演艺术提问内容
![民族歌剧表演艺术提问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bb34d7b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25.png)
民族歌剧表演艺术提问内容
民族歌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歌剧艺术的
瑰宝。
民族歌剧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受到了人们的
喜爱。
那么,关于民族歌剧的表演艺术,我们可以提出以下问题探讨:
1.什么是民族歌剧?
2.民族歌剧的历史渊源是什么?
3.民族歌剧与西方歌剧有什么不同?
4.民族歌剧的音乐风格有哪些特点?
5.民族歌剧的舞台设计和服装造型有何独特之处?
6.演员在民族歌剧中的表演技巧有哪些?
7.民族歌剧的剧本一般选取什么样的故事题材?
8.民族歌剧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9.民族歌剧的表演团队是如何组成的?他们的职责是什么?
10.民族歌剧的传承和创新之间如何取得平衡?
11.民族歌剧在国内外的演出反响如何?
12.民族歌剧对于传播中国文化有何积极作用?
13.有哪些著名的民族歌剧作品?
14.民族歌剧与其他艺术形式(例如戏曲、舞蹈、音乐剧等)有何关联和区别?
15.民族歌剧在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是什么?
以上问题只是针对民族歌剧表演艺术的一部分内容,我们可以通过调研、观看演出以及专家访谈等方式来深入了解和回答这些问题。
在探讨民族歌剧的表演艺术时,我们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如演员的表演技巧、音乐的运用、舞台设计的创新等,以寻找出更多有关民族歌剧的独特之处和魅力所在。
歌剧艺术
![歌剧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568f3dc1da38376baf1faef8.png)
音乐欣赏
欣赏歌剧《白毛女》选曲 欣赏歌剧《小二黑结婚》选曲 ----《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 欣赏《卡门》选曲 欣赏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曲 ------《这一仗打得真漂亮》 欣赏歌剧《茶花女》选曲 ------《饮酒歌》 欣赏音乐剧《猫》选曲 ------《回忆》
歌剧起源与发展
歌剧是以歌唱为主,把戏剧、诗歌、音乐、 舞蹈和美术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综合艺术. 起源于十六世纪末的意大利。 欧洲传统歌剧分为:正歌剧、意大利喜歌剧、 法国音歌剧和法国大歌剧等几种体裁。 在十八世纪的意大利,正歌剧非常流行。正 歌剧是和宫廷贵族的艺术趣味相适应的,题 材大多是希腊神话或历史故事。在形式上注 重华丽的演唱技巧。
中国新歌剧
我国的歌剧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 既借鉴了西洋歌剧的创作经验,又继承 和发扬了我国戏曲音乐创作的优良传统。 为了与我国传统的歌剧——戏曲相区别, 通常称作中国新歌剧。
歌剧音乐的点
•
•
•
•
声乐部分包括独唱、重唱、合唱等。 器乐部分包括序曲或前奏曲、歌曲的 伴奏、间奏曲及舞蹈音乐。 歌剧的声乐形式主要有:宣叙调、咏 叹调、重唱、合唱等。 歌剧音乐不仅有力地推动着戏剧情节 的发展,而且是刻画人物性格、塑造 角色形象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歌剧文学常识归纳总结
![歌剧文学常识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74691ad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8a.png)
歌剧文学常识归纳总结歌剧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形式,将音乐、戏剧和舞台艺术融合在一起,以大胆的情感表达和华丽的歌曲演绎,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艺术形式,歌剧有着丰富的文学内涵。
本文将对歌剧文学常识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歌剧。
第一部分:歌剧的起源与发展1. 古希腊悲剧:歌剧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悲剧,悲剧舞台上的演员通过诗歌朗诵的方式表达情感,并配以器乐伴奏,这为歌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成为歌剧的发源地,这个时期的作曲家们开始创作以古希腊悲剧为题材的音乐舞台作品,开启了歌剧的黄金时代。
3. 巴洛克歌剧:17世纪的巴洛克时期,歌剧开始追求华丽和装饰性,以大型合唱和咏叹调为主要形式,著名作曲家有蒙特威尔第和亨德尔等。
4. 古典歌剧:18世纪,歌剧开始转向更加真实和自然的表现方式,音乐更加简洁明快,以莫扎特的《魔笛》为代表。
5. 浪漫歌剧:19世纪,歌剧趋向于以情感和个人心理为核心,浪漫主义的思潮也渗透到了歌剧中,贝多芬和威尔第等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曲家。
6. 现代歌剧:20世纪以来,歌剧的形式多样化,各种风格和流派并存,作曲家们纷纷尝试新的创作手法,如普契尼和斯特拉文斯基等。
第二部分:歌剧的基本元素1. 剧情与台词:歌剧的剧情通常由一系列的戏剧性事件组成,台词是表演者演绎角色时所说的对话内容。
2. 音乐:音乐是歌剧的灵魂,通过旋律、和声、节奏等元素,表达角色的情感、展现剧情的发展,并与舞台动作和表演完美结合。
3. 唱腔与咏叹调:歌剧中的角色以唱腔的形式表达情感和对话,咏叹调则是歌剧中常见的一种形式,表达角色内心的独白。
4. 布景和道具:歌剧舞台上的布景和道具营造了情境和环境,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和角色。
5. 角色与表演:歌剧中的角色是由演员扮演的,他们通过动作、表情和声音来演绎角色,将剧情呈现给观众。
第三部分:著名的歌剧作品1. 《弄臣》:莫扎特的作品,通过对法王的讽刺和皇室体制的批判,展现了一个奴仆的智慧和勇敢。
中西方歌剧艺术鉴赏答案
![中西方歌剧艺术鉴赏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b4be1dbed5b9f3f90f1cce.png)
名词解释1.歌剧:歌剧是一门西方舞台表演艺术,简单而言就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乐来交代和表达剧情的戏剧。
歌剧在16世纪末,即1600年前后才出现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它源自古希腊戏剧的剧场音乐。
2.咏叹调:独唱段落,抒发人物情感,表现演唱技巧。
分类:抒情性、叙事性、冲突性特点:①清晰动人的旋律,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与记忆②有明确的曲式结构、调式、调性③有声乐技巧上的发挥④音乐与歌词上使用反复手法⑤器乐部分表现为丰富3.宣叙调:朗诵调,歌剧中用来对话和叙述剧情。
介于歌唱与朗诵之间的独唱。
分类:朗诵性宣叙调、旋律性宣叙调4.正歌剧:兴起于17、18世纪意大利,题材为古希腊神话、历史,内容严肃。
结构形式为三幕结构,常在幕与幕之间穿插喜剧性的幕间剧。
宣叙调和咏叹调交替进行,极少使用重唱和合唱及舞蹈。
表演注重华丽的声乐技巧,重要角色常由阉人歌唱家代表作《从暴风雨中归来》5.返始咏叹调:指示演奏乐章至记号后归回最初再次重复,拥有这种结构的歌剧则称为返始咏叹调,重复部分通常会加有装饰音。
6.学堂乐歌:指20世纪初期中国各地新式学校中音乐课程中大量传唱的一些原创歌曲。
这些歌曲多以简谱记谱,曲调来自日本以及欧洲、美国,由中国人以中文重新填词。
简单来说,就是运用外国的曲子,填上中国的词(选曲填词)。
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有沈心工、李叔同等人,代表作有《送别》等。
7.新歌剧:"五四"时期以后,中国的一些音乐家开始尝试以中国民族音乐为基础,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手法来创作中国歌剧,即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而以歌唱为主的戏剧形式。
因有别于中国传统歌剧--戏曲,故称新歌剧。
代表作:《白毛女》等。
简答题1.简述西方歌剧艺术的分类、特点及其代表作品歌剧艺术有六大类一、正歌剧:兴起于17、18世纪意大利,题材为古希腊神话、历史,内容严肃。
结构形式为三幕,常在幕与幕之间穿插喜剧性的幕间剧。
宣叙调和咏叹调交替进行,极少使用重唱和合唱及舞蹈。
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选修:音乐与戏剧表演歌剧排演常识
![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选修:音乐与戏剧表演歌剧排演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e76a9258f78a6529647d53e0.png)
(1)演员阅读剧本,热悉台词和明段。 (2)乐队排练乐谱,了解音乐与演员的关系。 (3)舞美进入设计及制作。
在分头练和工作的基础上,不同部门进行初步合作 1.演员在导演的指导下有表情地通读(“串读”)台词及 轻声演唱,根据导演的舞台调度设计表演动作及活动区域 2.乐队与演员合作练习唱段(“坐唱”)。 3.群众演员练习合唱。
歌剧排演常识
一、参与歌剧排演者的分工
歌剧是综合性艺术,歌剧的排演在全体参与者通力合 作下进行。排演前,参与者可作如下分工:
导演:排演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负责制定排演计 划和表演创作的总体设计,确定演员,协调排演中各部门 的关系。
演员:从扮演的角色出发,根据剧本、音乐和导演的 要求完成人物形练乐队, 指导演员演唱,协调乐队与演员的关系。
乐队:在指挥的统领下完成音乐表现和人声伴奏任务。 舞美设计:根据剧本和导演要求设计场景,全面负资 舞台美术工作。
此外,还有布景装置、灯光、服装、道具、效果、化 妆,司幕、字幕及剧务等工作。
二、歌剧排演的一般顺序
联排 彩排 正式演出
谢谢欣赏
歌剧艺术(华理课件)
![歌剧艺术(华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4cdf464a7302768f993903.png)
一.歌剧的概念歌剧:1600年左右产生在意大利的一种戏剧音乐体裁,综合了文学、戏剧、舞蹈、舞台艺术、服装艺术、音乐等等。
就音乐,包括声乐与器乐。
声乐综合了独唱、重唱、合唱;器乐综合了序曲、间奏曲和结束曲等等。
二.歌剧的元素1.人声的分类1)女声:●女高音花腔女高音:1.《我心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选自《魔笛》)是典型的花腔女高音曲目。
她们有着繁花似锦的灿烂音色与令人咋舌的超高音,必须对声乐技巧极为娴熟,总会让观众惊叹不已。
2.如莫扎特《魔笛》中的夜后。
抒情女高音(咪咪《波西米亚人》,柳儿《图兰朵》)重抒情女高音:1.音质更厚重些的就是重抒情女高音,又可称为“正”女高音。
这类角色的声音表现上必须有更强烈的戏剧性,常常拥有一种感人肺腑的悲剧音质,有时还需去唱较低的音域。
2.如托斯卡《托斯卡》,莱奥诺拉《游吟诗人》戏剧女高音(图兰多特《图兰朵》)瓦格纳女高音:1.其实也属于戏剧女高音的一种,只是因为瓦格纳的歌剧角色总是包含复杂的心理描绘,并且得以宏大的音量来穿透他所写的厚重管弦乐,所以特别独树一帜。
2.如瓦格纳的伊索尔德公主《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女武神布伦希德《尼伯龙根的指环》;贝多芬的莱奥诺拉《游吟诗人》;查理·施特劳斯的莎乐美《莎乐美》●次女高音(卡门《卡门》,罗西娜《赛维刘亚理发师》)●女中音 1.女中音这种特殊稀奇的音色比较少出现在歌剧当中,毕竟真正优秀的女中音相当稀少。
2.比较著名的女中音角色是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大地之母艾尔达2)男生:●男高音花腔男高音(阿玛维瓦《塞维利亚理发师》)抒情男高音(鲁道夫《波西米亚人》)戏剧男高音(奥赛罗《奥赛罗》)瓦格纳男高音(齐格弗里德《尼伯龙根的指环》)●男中音花腔男中音(费加罗《塞维利亚理发师》)抒情男中音(帕帕盖诺《魔笛》)英雄男中音(荷兰船长《漂泊的荷兰人》)低男中音(天父沃坦《尼伯龙根的指环》)由于很难界定,所以偶由音域较低的男中音或音域较高的男低音来担任。
简述歌剧卡门的艺术特征
![简述歌剧卡门的艺术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e78e8350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a4.png)
简述歌剧卡门的艺术特征
歌剧《卡门》是一部经典的西班牙歌剧,由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亚纳切多·达·芬奇所设计。
该剧讲述了一个美丽而又复杂的女性卡门的故事,她被贵族公子哥追求,但却始终无法得到他的真爱。
歌剧《卡门》的艺术特征包括: 1. 独特的音乐风格:《卡门》的音乐是由著名的作曲家弗朗西斯科·卡诺克斯创作的。
他的音乐具有浓郁的西班牙音乐特色,同时又融入了现代音乐的元素,充满了激情和活力。
2. 复杂的情节和角色关系:歌剧《卡门》的情节非常复杂,充满了各种角色之间的复杂关系。
其中,卡门和追求她的贵族公子哥哥之间的爱情故事是整个故事的核心。
这种复杂的情节和角色关系,使得观众需要耐心和理解,才能完全沉浸在该剧中。
3. 美丽的外貌和华丽的服装:歌剧《卡门》中的角色都拥有美丽的外貌和华丽的服装。
这些角色通常穿着华美的礼服和珠宝,表现出他们的身份和地位。
这种华丽和高雅的氛围,使得观众能够感受到该剧的艺术魅力。
4. 强烈的戏剧性和紧张感:《卡门》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和紧张感。
它的情节和角色关系不断变化,充满了惊喜和冲突。
这种强烈的戏剧性和紧张感,使得观众能够不断地被吸引,并跟随剧情的发展。
歌剧《卡门》是一部具有独特艺术特征的歌剧。
它的音乐、情节、角色关系和外貌都表现出浓郁的西班牙艺术气息,同时又融入了现代音乐的元素。
这种融合,使得该剧成为一部经典的歌剧作品,深受观众的喜爱和赞赏。
歌剧介绍.ppt
![歌剧介绍.ppt](https://img.taocdn.com/s3/m/c80fc6bf02d276a200292e7f.png)
>>
0
>>
1
>>
2
>>
3
>>
4 >>
• 到了新时期,由于歌剧生存环境的变化和艺术观念、歌剧趣味的发展, 歌剧创作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的趋势:
• 一种是雅化趋势,即沿着严肃大歌剧的方向继续深入开掘,把歌剧综合 美感在更高审美层次达到整合均衡作为主要的艺术探索目标。这种探索 的早期成果是《护花神》(黄安伦曲)、《伤逝》(施光南曲),随后是《原 野》(金湘曲)、《仰天长啸》(萧白曲)、《阿里郎》(崔三明等曲)、《归 去来》(徐占海曲),到了九十年代之后,又有《马可孛罗》(王世光曲)、 《安重根》(刘振球曲)、《楚霸王》(金湘曲)、《孙武》(崔新曲)、《张 骞》、《苍原》(徐占海等曲)、《鹰》(刘锡金曲)、《阿美姑娘》(石 夫曲)等作品。就其思想性、艺术性和歌剧综合美的高层次营杂邙论, 《原野》、《苍原》、《张骞》可视为新时期严肃大歌剧创作的高峰。
一种以传统的借鉴西洋大歌剧为参照系代表作有王贵与李香香梁寒光作曲草原之歌最后一种是以白毛女创作经验为参照系在观念和手法坚持以内容需要为一切艺术构思的出发点既不受制于也不拒绝任何一种手法只要内容需要可以兼取西洋歌剧手法板腔手法或话剧加唱手法
>>
0
>>
1
>>
2
>>
3
>>
4 >>
8
>>
0
>>
1
>>
2
>>
>>
0
>>
1
>>
音乐鉴赏《歌剧艺术》教案设计
![音乐鉴赏《歌剧艺术》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9118bac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ea.png)
音乐鉴赏《歌剧艺术》教案设计第一章:歌剧艺术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歌剧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歌剧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音乐、歌词、舞台设计等。
3. 了解歌剧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
教学内容:1. 歌剧的定义与起源2. 歌剧的发展历程3. 歌剧的基本构成要素4. 歌剧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歌剧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学生分享了解到的歌剧作品,介绍其特点。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剧的基本构成要素。
4.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歌剧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
第二章:歌剧角色与演唱技巧教学目标:1. 了解歌剧中的角色分类及其特点。
2. 掌握歌剧演唱的基本技巧,包括呼吸、发声、咬字等。
3. 学会欣赏歌剧中的角色表演和演唱技巧。
教学内容:1. 歌剧角色的分类及其特点2. 歌剧演唱的基本技巧3. 歌剧演唱欣赏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歌剧角色的分类及其特点。
2. 教师示范歌剧演唱技巧,学生跟随练习。
3. 学生分组演唱,互相观摩、交流。
4. 教师选取经典歌剧片段,引导学生欣赏角色表演和演唱技巧。
第三章:经典歌剧作品鉴赏教学目标:1. 了解世界经典歌剧作品及其特点。
2. 学会分析歌剧作品的音乐、歌词、舞台设计等方面。
3. 培养学生的歌剧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世界经典歌剧作品简介2. 歌剧作品的分析方法3. 学生自主鉴赏实践教学活动:1. 教师介绍世界经典歌剧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其特点。
2. 教师教授歌剧作品分析方法,学生分组实践。
3. 学生选取感兴趣的歌剧作品进行自主鉴赏,分享心得。
第四章:歌剧表演艺术教学目标:1. 了解歌剧表演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掌握歌剧表演中的角色塑造、情感表达等要素。
3. 培养学生的歌剧表演能力。
教学内容:1. 歌剧表演的基本原则和技巧2. 歌剧表演中的角色塑造和情感表达3. 学生实践演练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歌剧表演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塑造和情感表达的练习。
《歌剧艺术常识》课件
![《歌剧艺术常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6438e8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b5.png)
舞台布景与道具
根据情节和角色设定,设计舞 台布景和道具,使其符合故事 情境。
03
歌剧演唱
歌唱技巧
01 呼吸控制
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如 腹式呼吸,以产生稳定、 丰富的声音。
03 发声技巧
运用喉咙的稳定、声带的
振动等技巧,发出清晰、
圆润的声音。
02 音域与音色
掌握不同的音域和音色, 以适应不同角色的演唱需 求。
整体。
熟悉歌剧的演出形式
了解歌剧的舞台布置、服装道具、灯 光音效等,以及演员的表演方式,如 歌唱、舞蹈、动作等。
感受艺术的美感
欣赏歌剧需要用心感受其艺术的美感 ,包括音乐旋律、声乐技巧、舞蹈表 现力等,以及剧本所表达的思想内涵 。
歌剧的传播方式与途径
现场演出
通过歌剧院、音乐厅等场所进行现场演出,是最传统、最直接的传播 方式。
唱片
录制唱片是歌剧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唱片可以欣赏到专业演员 的表演,以及高品质的音乐。
网络传播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传播已经成为歌剧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可 以通过在线视频、音频等方式欣赏到世界各地的优秀歌剧作品。
教育与普及
通过各种教育和普及活动,如讲座、演出、教材等,可以推广和普及 歌剧艺术,提高公众对歌剧的认识和欣赏水平。
导演指导
导演是歌剧演出的灵魂,他们通过自己的艺术理解和创意,将剧本和音乐转化为生动的舞台画 面。
06
歌剧的欣赏与传播
如何欣赏歌剧
了解歌剧的基本构成
包括音乐、声乐、器乐、舞蹈、戏剧 等元素,以及剧本、导演、演员等创
作人员。
注重音乐与戏剧的融合
欣赏歌剧时需要关注音乐与戏剧的融 合,理解音乐如何表达情感、推动剧 情发展,以及如何与戏剧形成有机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器乐 序曲、前奏曲、间奏曲等
3. 声 乐 独唱、重唱、合唱 4. 舞 蹈
5. 舞 美
四、歌剧演员的声部划分
1.歌剧与美声
Bel Canto——意文词,直译应是“美妙的歌唱”(兼有“美丽的歌 曲”之意),在中国一向被译作“美声唱法”。其实她不仅是一种 发生或歌唱的方法,还是一种歌唱的风格和流派。 ◇美声的演唱风格与音乐术语中的“甜美、柔和”(dolce)或“充满爱 情的”(amoroso)是分不开的,甚至可以说是同义语。 ◇美声唱法是歌剧的产物,歌剧是文艺复兴的产物,文艺复兴又是当 时欧洲资本主义初萌牙的经济基础在上层建筑的反映。
《奥菲欧》
首演: 1607年,在曼图亚宫廷举行。 演出时间:1小时40分钟 乐队编制:小提琴、古中提琴、长号、小号、竖琴等36件乐器 脚本:意大利语。该剧根据希腊的神话传说写成,亚里山德罗.斯 特里奇奥作诗。 出场人物:奥菲欧(男中音)、尤丽狄茜(女高音)、女仆(女 中音)、音乐的精灵、渡口看守人、冥王及其妻、太阳神、精灵、 妖精、牧羊人等。 时间:希腊神话时代 地点:希腊以及天国和地狱 序曲:托卡塔(Toccata)--铜管乐队的号角花彩 序唱:是扮演“音乐”的人物的宣叙调,将观众引入奥菲欧那诗 一般的神话世界。全剧共分五幕。 感情,也显示了他对爱情的追求和对亡妻的哀恸。全局的音乐抒 情流畅,旋律精美雅致,成为歌剧史上第一部真正的歌剧。
法国歌剧 吕利(1632-1687)法国歌剧史上盛极一时的人物,他首创的法国民族歌剧对19 世纪的法国“大歌剧”有着影响。
英国歌剧 亨利.普塞尔(1659-1695),英国音乐大师,一生只写过一部歌剧《狄多和艾尼 斯》,这部歌剧奠定了英国民族歌剧的基础。 德国歌剧 亨德尔(1685-1759)巴罗克时期,德国最出色的歌剧作曲家,一生所写40余部 歌剧。
三、歌剧的因素
1.文学血缘 ■题材 由于音乐强调情感的抽象表现,观众更为关心的 是这部作品中所抒之情是否真实,是否让他们为之感 动。作曲家往往从既有的文学作品或民间文学中取材。 ■情节 戏剧体现人物性格、揭示矛盾冲突的重要线索。 ■角色 歌剧的主要人物应少而精,一般只有三至四人, 其主角性格格外鲜明;歌剧中角色的设置还须受到音 乐形式与布局方面的制约。 ■语言 从本质上而言,歌剧的台词是附属性的,恰如雨 果所说:在歌剧中,诗歌是音乐的温顺女儿。
亦称朗诵调,是歌剧演唱音调的一种形态、类型,意 文为recitativo。在歌剧中强调朗诵调式、说话似的自然音调变 化,在独白、对话中用以表现人物关系和剧情发展,没有固定的 结构格式,篇幅短小,具有自由的伸缩性。常用于咏叹调前面的 简短叙述,并作为两段咏叹调之间的过渡性段落。 干念宣叙调;器乐宣叙调
(2)女中音(Alto)
女中音的音域和音色在女高音和女低音之间。音域通常从 中央c下面小字组的a到小字二组的a。上方音区比女低音 明亮,下方音区比女高音深厚。 如圣桑《参孙与达丽拉》中的达丽拉;比才《卡门》中的 卡门。
(3)女低音(Contralto)
女低音是女声中最低的声部,音域通常从中央c下面小字 组的f到小字二组的f。其音色较女中音更为宽厚、坚实, 深沉。在歌剧中不多见,通常不是主要角色,可以扮演书 童或少年,有时往往与荡妇、老妇人等联系在一起。 如 瓦格纳《罗恩格林》中的女巫敖德鲁特。剧源于那不勒斯,情节大多庄重、严肃,题材一般无外乎于 悲剧和历史剧,并且有着一套比较严格的规范程序:每部歌剧包 含5幕15场,用松散的宣叙调叙事和发展剧情,用咏叹调刻画人物 的思想情感。 由于正歌剧是深受王室和贵族喜爱的一种娱乐,他的美学目标不 在于创造音乐与戏剧的统一体,而是炫耀歌者的高超技巧。
二、歌剧的诞生
带有音乐的戏剧很早前就有了,今天被称为“opera”的西 欧音乐形态的歌剧,起源于十六世纪的意大利。
1600年,诗人O.Rinuccini、作曲家J.Peri和G.Caccini创作 了一部抒情性音乐剧《犹丽狄茜》(Euridice)。这就是西 方音乐史上至今得以保存的最早的一部歌剧,1600年被称 为歌剧诞生的年代。
◇美声的技术要求 1、呼 吸 2、起 音 3、 声区的统一 4、声音的连贯 5、音量的控制 6、 声音的灵活性 7、优美的音质 ( 丰满、明亮、有致远力、松弛而圆润) 8、微颤(Vibrato)
2.声部划分
人类的嗓子,是一种最富于表现力的乐器。人声按照音域的高低和音色的 差异,可以分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和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每 一种人声的音域,大约为二个八度。 (1)女高音(Soprano) 女高音的音域通常是从中央c,即小字一组的c到小字三组的c。演唱女高音 的歌手,由于音色、音域和演唱技巧上的差别,又可以分为抒情、花腔和 戏剧三类。
﹡故事反映了奥菲欧能使自己的歌声战胜一切,却无法战胜自己的
古典主义时期(1750—1820)
音乐中的“古典”一词含有多层含义,它可以包含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艺术 原则,可以指各个时期深受人们喜爱的经典作品,可以指1750-1820年间的 奥德古典主义音乐,也可以指贝多芬所代表的古典主义音乐的最高成就。 并非巴罗克音乐风格的直接延续,两者在18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平行 进行,同时存在。 古典主义音乐在18世纪主要有三种风格:一、洛可可音乐风格,反映了 贵族阶层向资产阶级的转变;二、启蒙运动音乐风格,包括理性精神、乐观 精神和追求进步的精神;三、狂飚运动音乐风格,它与德国资产阶级追求崇 高的理想相映生辉。
意大利喜歌剧
意大利喜歌剧由插在正歌剧幕与幕之间演出的短小音乐戏剧发展 而成。其剧情富于风趣,常取材于社会生活;音乐生动活泼、短 小精悍,包含宣叙调、咏叹调、重唱,说白用无伴奏宣叙调演唱。 在表演技巧上运用散文式的歌词,节奏随语言而动,特别是绕口 令式的宣叙调十分生动诙谐。
歌剧唱段的类型
●
宣叙调
莫扎特(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创 作了歌剧、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室内乐等600多部作品。
莫扎特与歌剧
莫扎特是18世纪歌剧艺术的高峰,他的作品代表了18世 纪启蒙时代人们的思想和感情。歌剧的题材大多是幻想 和现实结合于一起的产物,他将世俗的欢乐和崇高的音 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他是依托于现实生活的第一 个成功的歌剧大师。 在莫扎特的创作中,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正歌剧:《伊多梅纽斯》、《狄托的仁慈》 意大利风格的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女 人心》 德国风格的歌唱剧:《后宫诱逃》、《魔笛》
花腔女高音(Coloratura Soprano)的音域比一般女高音要高。声音轻巧灵活, 色彩丰富,性质有些和乐器中的长笛相似,擅长于演唱快速的音阶、顿音 和装饰性的华丽音调,表现欢乐的、热烈的情绪或者抒发理想。 如莫扎特 《魔笛》中夜后的“复仇”咏叹调;《霍夫曼的故事》中的“木偶之歌”。 抒情女高音(Lyric Soprano)的声音宽广而清朗,音色清柔,细腻的情感处 理,演唱流畅起伏的如歌旋律。 如普契尼《艺术家的生涯》中的“咪咪”; 普契尼《詹尼.斯基基》中的《我亲爱的爸爸》;德沃夏克《月亮颂》中的 水仙女。 戏剧女高音(Dramatic Soprano),声音坚强有力,能够表现强烈的、激动 的、复杂的情绪,擅于唱戏剧性的歌调。 如普契尼《图兰多》中的公主; 理查德.施特劳斯《莎乐美》的女主人公。
格鲁克(1714-1787) 歌剧改革使活生生的人性在歌剧中体现出来,将 歌剧融合在一种剧情统一、格调高古的气氛中。音乐上,将宣叙调和咏 叹调紧密结合为一体,并在宣叙调中加入了伴奏,替代了以往的清宣叙 调,并以性格化的配器替代了公式化的配器原则,使歌剧的全剧形成了 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奥菲欧与尤丽狄茜》 《伊菲姬尼在陶里德》
按音色特性安排嗓音类别
音色特性对于人物性格刻画具有微妙的作用
按声部结构平衡原则
巴洛克时期(1600—1750)
意大利歌剧乐派 蒙特威尔第(1567-1643)意大利作曲家,威尼斯歌剧代表人物,歌剧的戏剧性 音乐的创始人。
A.斯卡拉蒂(1660-1725),意大利歌剧最重要的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那不勒 斯歌剧乐派的创始人,一生写了115部歌剧。
(5)男中音(Baritone)
在浪漫主义时期的意大利,由于作曲家应用音域的扩展,发展了一种 介于男低音和男高音之间的声部。音域一般为F—g1。 ■炫技性男中音(Bravura Baritone),音域近似抒情男中音,但擅长语 言、节奏的快速机智的表演。 如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理发师》中的费加罗,其中有一首著名的快速 咏叹调“请让开路……” ■戏剧男中音(Dramatic Baritone),嗓音结实、浑厚、情绪激烈,音 域为E—e1。威尔第《奥赛罗》中的雅戈;《罗恩格林》中的泰拉蒙德
戏剧男低音(Dramatic Bass)以富于戏剧激情 而显本色。威尔第《弄臣》中的老年贵族蒙特 罗内伯爵。 深沉男低音(Basso Protondo)音色重浊宽厚, 表情庄严沉稳,适合在舞台上扮演帝王将相。 如莫扎特《魔笛》中的大祭司萨拉斯特罗的演 唱。
3、歌剧角色的音色配置
按年领结构设置声部
一、什么是歌剧(OPERA)?
将戏剧、诗歌、音乐、舞蹈和美术结合在一起的综合 艺术。
她是音乐与戏剧的最高形式。
歌剧由于其音乐语言的抽象性和完整性而取得自身的独立性,要 完善地展开音乐化的戏剧,音乐(声乐、器乐)必然成为关键性 要素。
她是作为一种由音乐构成的戏剧作品,这是一种把戏 剧发展建立在独立音乐结构基础上的艺术形式。
蒙特威尔第(1567-1643)
意大利作曲家。自幼学习音乐,15岁开始为当地的教堂写音乐。1590 年,开始在曼图亚公爵的府中任职;后在威尼斯期间,他创作了18部 歌剧,他使威尼斯歌剧达到了顶峰状态。被音乐史称为“确定了近代 音乐方向的划时代的伟大音乐家”。这主要是他对歌剧发展的贡献: 1、大胆的革新了沿袭已久的和声运用,使用不协调和弦,加强色彩性配 器,丰富了和声的功能。 2、大胆的将管弦乐队引入歌剧的伴奏,扩大管弦乐队的编制,强化管弦 乐队的作用。 3、他认为“旋律”直接表现人类感情,他的音乐里已经开始有意识地用 音乐来表现自己的痛苦、忧伤、思念等内心情绪,这种情感化的音乐 思维注定了他将成为歌剧史上最重要的第一人。 4、他提出音乐形象必须根据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感情脉络,进行广阔发展, 而表现灵魂深处的激烈活动,他称之为“激烈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