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5《诗词五首》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HZXZX
25、诗词五首
设计教师:谯城区十河中心中学刘兵舰
教学目标:
1、诵读不同体裁的诗歌,体会它们不同的韵律特点。
2、结合诗人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中寄寓的情感。
3、初步学习品析诗歌中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
4、背诵并默写五首词。
教学重点:
1、诵读不同体裁的诗歌,体会它们不同的韵律特点。
2、结合诗人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中寄寓的情感。
教学难点:
●初步学习品析诗歌中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词的朗读和背诵是教学的关键,可设计新的朗读方法,体现诗词的教学特点,如音乐
烘托法、绘画激趣法、散文描述法等,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朗读,帮助学生了解内容,体会情感,引
起共鸣,受到思想教育,陶冶美好情操。
2、情景教学法。通过再现诗的意境达到感染学生的目的。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直观性、感
染力,提高学习兴趣,并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进行创造,沟通课堂内外,提高语文素养。
3、讨论点拨法。
4、古诗四步教学法。知诗──说诗──悟诗──品诗,知内容、想意境、悟情感、品特色,最终
熟读背诵。
【课时安排】五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学习:
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一、导入新课:
《爱莲说》中有这样一句:“晋陶渊明独爱菊”,可见陶渊明对菊花的喜爱,我们就随着他的《饮
SHZXZX 酒》这首诗,去感受诗人在自然景物中所寄寓的生活情趣,感受他的恬淡闲适的心境。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人。二十九岁时开
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小官,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四十
一岁再出为彭泽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是田园
诗派的开创者。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影响深远。
三、作品介绍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写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
四、朗读诗歌
1、多媒体播放视频朗读:
2、学生读诗歌:(1)自由读(2)齐读
(1)读准字音
车马喧(xuān)地自偏(piān)相与还(huán)
(2)读准节奏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五、译读诗歌
学生结合注释译读诗歌,教师点拨: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注释:结庐:建造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地房屋。人境:喧嚣扰攘的尘世。
而:却。车马喧:喻世俗交往的打扰。
SHZXZX 学生翻译:我的房屋建在众人聚居的地方,门前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注释:尔:如此、这样。
学生翻译:你问我怎么能这样,心远离尘俗就觉得地幽偏。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注释:悠然:闲适淡泊的样子。
学生翻译:在东篱附近采摘野菊,悠闲自得地欣赏庐山。
(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注释:山气:山间的云气。日夕:傍晚。相与还:结伴而归。
学生翻译: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山间飞鸟结伴回还。
(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释:此中:此地此时的情景,总指隐逸的田园生活。真意:包括自然情趣和人生真谛。
辨:辨别,说明。忘言:不知怎样用言语表达。
学生翻译: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六、品读诗歌
1、想想这首诗讲了几层意思,分别写的是什么?
【交流点拨】
第一层(1—4句)作者因为能够超脱现实纷扰,有高尚的精神境界,所以觉得所在的地方也偏僻
幽静了。(叙结庐之事)
第二层( 5—8句)欣赏美丽的自然景物,能获得无限的意趣。(描田园之景)
第三层( 9—10句)点明主旨,作者以为隐居生活有人生真正的意趣。(抒隐居之情)
2、前四句诗人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心态?
【交流点拨】设问,恬淡高远心境。(“心远”)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几句诗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生活状态?
【交流点拨】悠然(悠闲)自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
4、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交流点拨】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SHZXZX 示例二:“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
意。
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
【交流点拨】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6、结合诗作学习,评评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交流点拨】陶渊明弃官归隐,洁身自好,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完善独立的人格,渴望自由,总
的特点是“淡泊”,“独善其身”。这在当时来说,是对黑暗官场的一种反叛,因此有其积极意义。但
是,要改选社会,消除污秽,不能单靠“归隐”与“独善”,应该兼济天下,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
从这点来说,陶渊明的退隐思想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7、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交流点拨】写田园之景,抒隐居之情,以纯朴自然的艺术风格表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感悟到的
人生真谛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
七、背读诗歌
这首诗是作者自叙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通章意在‘心远’二字,‘真意’在此,‘忘言’
亦在此。从古高人只是心无凝滞,空洞无涯,故所见高远,非一切名象之可障隔,又岂俗物之所妄干。”
(王士祯《古学千金谱》) 今天让我们感受到这首诗中,景、情、理三者巧妙结合之后,来背诵诗作。八、课堂练习
理解性默写:
1、陶渊明《饮酒》(其五)一诗中,不仅道出了此诗的主旨,也道出了诗人一生追求的立身宗旨
的诗句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陶渊明在《饮酒》中表现自己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
然见南山。
3、陶渊明《饮酒》诗中形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
忘言。
第二课时
课时学习:
学习杜甫的《春望》
一、导入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