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游记》教案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案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147f15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45.png)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成书背景及主要内容。
2.培养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3.引导学生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方面分析作品,体会作品的艺术价值。
二、教学重点1.《西游记》的作者、成书背景及主要内容。
2.人物形象分析。
3.故事情节分析。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2.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
四、教学准备1.PPT课件2.《西游记》原著3.名著导读资料五、教学过程1.导入(1)展示PPT课件,介绍《西游记》的作者、成书背景及主要内容。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西游记》的了解和感受。
2.人物形象分析(1)PPT展示《西游记》主要人物形象,如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
(2)引导学生从人物性格、成长经历等方面分析人物形象,讨论其优缺点。
(3)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人物进行深入分析,分享讨论成果。
3.故事情节分析(1)PPT展示《西游记》部分经典故事情节,如三打白骨精、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等。
(2)引导学生从故事情节中提炼主题思想,分析其现实意义。
(3)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故事情节进行深入分析,分享讨论成果。
4.个性化阅读(1)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西游记》中的某一章节进行深入阅读。
(2)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文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3)学生分享个性化阅读成果,进行交流互动。
(2)学生反思自己在阅读《西游记》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六、课后作业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名著导读的形式,让学生对《西游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引导学生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方面分析作品,体会作品的艺术价值。
同时,通过个性化阅读环节,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学生对名著阅读兴趣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重难点补充:1.人物形象分析(1)PPT展示人物形象,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来看看孙悟空,他有哪些特点?大家想想看,他不仅勇敢、聪明,还有什么特质让他显得与众不同?”(3)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引导:“唐僧的坚韧不拔和恒心同样重要,他面对困难始终不放弃,这是他成功的关键。
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设计
![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d24360b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76.png)
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设计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设计(通用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设计篇1学习目的:1、理清小说结构,了解小说内容。
2、通过学习,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
课前学习: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西游记》,并做笔记,了解故事内容并对人物形象作评析。
课堂学习:第一块:导入新课1、由我国四大古曲小说说起,引入新课的学习。
2、组织学生简介作者吴承恩。
3、简单介绍写作背景及《西游记》的文学地位。
第二块:导读小说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下列问题:①《西游记》全书的内容。
②《西游记》的结构。
2、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归纳明确:①《西游记》作书100回,该书主要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一路上降妖伏魔,扫除障碍,到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它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最杰出的一部长篇神魔小说。
②在结构上,《西游记》由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西天取经三大部分组成。
3、小结:神话小说《西游记》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本节课只着重简介这本书的内容及情节。
对《西游记》这部名著,我们今天只不过一个初步的了解,更精彩的故事等着我们去品味。
希望大家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原著内容。
课后学习:1、课外重读《西游记》、熟记故事,试分析人物形象。
2、如何正确看待小说中的佛教色彩?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设计篇2一、活动目标1、理解有情节的儿歌内容,感受中国传统儿歌连锁调的形式特点。
2、能用不同的形式朗读儿歌。
3、能根据儿歌里不同的角色特点进行创编动作。
二、活动重点、难点:理解儿歌内容,感受中国传统儿歌连锁歌的形式特点。
大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西游记》
![大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西游记》](https://img.taocdn.com/s3/m/4454395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9a.png)
大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西游记》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
2.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思辨能力和创造力。
3.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教学内容《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思辨能力和创造力。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传承中国的文化遗产,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课堂听讲2.故事阅读3.讨论交流4.小组合作5.绘画创作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1.介绍《西游记》的背景和名著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讨论自己知道《西游记》的哪些内容。
学习1.分小组阅读《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并总结出主要内容。
2.分组讨论,挑选出最精彩的故事情节分享给全班。
合作创作1.要求学生将故事情节用绘画的方式呈现出来。
2.学生们在小组内合作创作。
总结1.学生展示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分享自己的感想。
2.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第二课时导入1.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
2.引导学生思考《西游记》中的哪个故事情节最能吸引人。
学习1.选取精彩的故事情节进行阅读,并分小组讨论。
2.让学生讲解每个故事情节的主要内容。
合作创作1.小组内合作创作故事情节插图或剧本。
2.学生们在小组内合作创作。
总结1.学生展示出自己的插图或剧本,并分享自己的感想。
2.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比较感兴趣,会积极地思考和讨论。
但是在合作创作的时候,有些学生可能不会很好地协作,需要老师更好地引导和配合。
同时,故事的阅读和讨论也需要老师更具有针对性,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分组。
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优势,完成教学目标。
《西游记》教案
![《西游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b7aa16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12.png)
《西游记》教案一、教案目标通过学习《西游记》,使学生能够:1. 理解《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2. 分析《西游记》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4. 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1. 分析《西游记》的情节和人物形象;2. 解读《西游记》中的寓意和主题;3. 探讨《西游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西游记》的基本情节介绍1. 导入通过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西游记》的了解和印象,引导进入课题。
2. 教学简要介绍《西游记》的情节,重点讲述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经历,包括与妖精的战斗、解救百姓、解决疑难问题、遇到困难等。
请学生分角色讨论各自最喜欢的情节,并理由。
第二课时:《西游记》主要人物形象及其特点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主要角色形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和兴趣。
2. 教学分别介绍唐僧的智慧和贤德、孙悟空的机智和勇猛、猪八戒的贪食和懒惰、沙僧的默默付出和守纪律等人物特点。
3. 练习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他们最喜欢或最欣赏的角色,用一段话描述该角色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第三课时:《西游记》中的寓意和主题1. 导入通过阅读《西游记》中某一章节或片段,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寓意和主题。
2. 教学解读《西游记》中涉及的寓意和主题,如修行与成长、善恶报应、以心化物等。
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他们认为重要的主题,并用自己的话简要解释。
第四课时:《西游记》与中国传统文化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西游记》的联系,引起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2. 教学介绍《西游记》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如封建礼教、道教文化、佛教思想等。
3. 练习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选择一个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解读其在《西游记》中的表达方式以及对情节和人物的影响。
四、教学方案执行根据课程计划,按时完成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讨论、练习和解答问题的表现,评价学生对《西游记》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西游记的课教案
![西游记的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2182c2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25.png)
西游记的课教案教案主题:西游记——中国古代文化经典适用年级:初中三年级学科:语文一、教学目标1. 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写作背景和创作动机。
2. 理解《西游记》的故事情节、主要人物以及背后的意义。
3. 学习欣赏《西游记》中的经典章回片段,并能够准确理解其中的道理和人物思想。
4.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兴趣和尊重,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西游记》中的章回片段并分析其中的道理和人物思想。
三、教学过程导入:1. 引导学生了解《西游记》这部古代文化经典的背景和知名度。
2. 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和好奇心。
主体:1. 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 让学生了解作者吴承恩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 引导学生思考《西游记》为什么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原因。
2. 分析《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 向学生简要介绍《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并鼓励学生阅读该书或观看其相关影视作品以加深理解。
- 分析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等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和代表性意义。
3. 欣赏《西游记》中的经典章回片段。
- 挑选《西游记》中的经典章回片段进行解读,并引导学生分享对于每个片段的理解和感悟。
- 分析片段中的人物心理和透露的道理,培养学生的文学思维和分析能力。
4. 深入理解《西游记》中的道理和人物思想。
- 在讨论经典章回片段时,引导学生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儒释道思想。
- 提供相关历史和文化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西游记》中反映的社会价值观念和人际关系的思考。
总结:1. 总结《西游记》的故事情节、主要人物和反映的思想道理。
2. 鼓励学生阅读其他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拓宽文化视野。
3. 引导学生欣赏和尊重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四、教学评估1. 在课堂中观察学生对于《西游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度和表达能力。
西游记主题幼儿园教案
![西游记主题幼儿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b411c0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bd.png)
西游记主题幼儿园教案介绍本教案以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西游记》为主题,通过幼儿园教育的方式,旨在帮助幼儿们了解该文学作品的基本情节、主要人物和重要场景,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1.了解《西游记》故事的基本情节;2.认识《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3.熟悉《西游记》中的重要场景;4.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创造力;5.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第一天:《西游记》故事简介1.导入:教师用简单的问答方式,引导幼儿们回忆《西游记》故事的一些片段,例如:“你们听说过《西游记》这个故事吗?有哪些人物出现在故事中?”2.学习活动:教师通过图片或手绘的方式,向幼儿们展示《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并简单介绍他们的特点和故事中的角色关系。
3.扩展活动:让幼儿们组成小组,用自己的话讲述《西游记》故事的主要情节,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引导他们思考,例如:“唐僧一行人为什么要去西天取经?他们经历了哪些困难和危险?有哪些帮助他们的伙伴?”第二天:认识《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1.导入:教师向幼儿们展示一些《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然后问幼儿们他们认识其中的几个人物。
2.学习活动:教师给每个幼儿分发一张包含《西游记》人物形象的海报,并请他们用颜色填充人物的形象,激发他们的艺术创造力。
3.扩展活动:组织一个小剧场表演,让每个幼儿扮演《西游记》中的一个角色,通过角色的对话和表情,展示他们对该角色的理解和创造。
第三天:熟悉《西游记》中的重要场景1.导入:教师用图片展示《西游记》中的一些重要场景,然后请幼儿们尽量描述出当时的情景。
2.学习活动:让幼儿们根据自己的想象,用纸、颜料和其他材料,制作他们心目中《西游记》中的一个场景。
教师可以给出范例和提示,引导幼儿们进行创作。
3.扩展活动:组织一个小展览,让幼儿们将自己制作的场景展示给其他班级和家长,同时请他们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自己的作品,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幼儿园探秘西游记教案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探秘西游记教案 幼儿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3d9d9d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5.png)
幼儿园探秘西游记教案根据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这一经典文学作品,幼儿园教师可以设计一份精彩的教案,带领幼儿们探索神奇的西游世界。
通过这个教案,幼儿能够在玩中学习,增加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他们对探险和探索的兴趣。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分析幼儿园探秘西游记教案的设计思路和内容安排。
一、教案目标1. 让幼儿了解《西游记》这部古典名著,培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2.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
二、教案内容1. 导入环节:老师向幼儿简单介绍《西游记》的故事背景和主要角色,让幼儿初步了解西游世界的神奇和奇遇。
2. 主体活动:(1)角色扮演:老师指导幼儿们分别饰演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等主要角色,安排简单的小剧场表演,并引导幼儿们模仿角色语言和动作。
(2)手工活动:幼儿们利用简单的材料,制作《西游记》中的道具,比如孙悟空的金箍棒、唐僧的法器等,增强他们对故事情节和角色的记忆。
(3)游戏环节:设计一些与《西游记》相关的游戏,如寻找宝藏、穿越险境等,增加互动性和乐趣。
三、教案重点1. 激发幼儿的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引导幼儿通过角色扮演、小剧场表演等方式,进入西游世界,尽情展现自己的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鼓励幼儿表演、手工制作、游戏活动中与他人交流,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语言能力。
4. 发展幼儿的社交能力:设计合作游戏和团队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四、教案实施步骤1. 导入环节:讲述《西游记》故事的起源和主要情节,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角色扮演:指导幼儿们选择自己喜爱的角色进行扮演,进行简单的角色语言和动作模仿。
3. 手工活动:组织幼儿们进行手工制作,制作与《西游记》相关的道具或角色。
4. 游戏环节:设计相关游戏,引导幼儿进行互动,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可玩性。
5. 总结回顾:回顾当天的活动和体验,让幼儿们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5f6183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6a.png)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基本信息,包括作者、成书背景、主要内容等。
2. 培养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名著的能力。
3. 帮助学生理解《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寓意,提升文学素养。
4. 引导学生从中汲取传统文化精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1. 《西游记》的作者、成书背景及主要内容简介。
2. 唐僧师徒四人的形象特点及寓意。
3. 精选的精彩片段解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4. 《西游记》中的神话元素和民间传说。
5. 我国古代四大名著的简介及阅读建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西游记》的基本信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寓意。
2. 难点:深入理解《西游记》中的神话元素、民间传说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西游记》的基本信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西游记》中的精彩片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和人物。
3. 讨论法:组织学生探讨《西游记》中的神话元素和民间传说。
4. 读书指导法:引导学生阅读《西游记》,提出阅读建议。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西游记》的基本信息、成书背景和主要内容。
2. 第二课时:分析唐僧师徒四人的形象特点及寓意。
3. 第三课时:解析《西游记》中的精彩片段,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4. 第四课时:探讨《西游记》中的神话元素和民间传说。
5. 第五课时:介绍我国古代四大名著,给出阅读建议。
六、教学内容1. 《西游记》的文学价值及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
2. 分析《西游记》中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文关怀。
3. 探讨作者吴承恩的创作艺术和表现手法。
4. 了解《西游记》的传播和影响。
5. 学习如何欣赏和评价名著。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西游记》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2. 难点:欣赏吴承恩的创作艺术和表现手法。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西游记》的文学价值、社会现实和人文关怀。
《西游记》教案8篇
![《西游记》教案8篇](https://img.taocdn.com/s3/m/a923076b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12.png)
《西游记》教案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述职报告、工作总结、心得体会、工作方案、条据文书、讲话致辞、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job reports, work summaries, insights, work plans, policy documen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西游记》教案8篇教案的完善有助于教师规划好教学步骤和教学顺序,确保教学内容的连贯性,教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西游记》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名著《西游记》教案6篇
![名著《西游记》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4bf0aa58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75.png)
名著《西游记》教案6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名著《西游记》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名著《西游记》教案1一、方法指导——跳读1.引入《西游记》的时候,你是否被生僻字难倒过?你是否对大段的优美的景物描写视而不见?你是否记住了每个妖怪的名字、每个妖怪使用的兵器?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跳过我们不喜欢的内容!选择我们喜欢的内容来读。
这样的阅读方式就是跳读。
明确定义和作法(阅读教材P134的相关内容,思考:什么是跳读?如何进行跳读?跳读读什么?)跳读,是跳跃式地阅读。
跳读是主动地舍弃、有意地忽略,以求更高的效率。
跳读可以跳过与阅读目的无关或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跳过某些不甚精彩的章节。
二.人物形象分析1.人物形象——唐僧唐僧,法号玄奘,又名唐三藏。
从东土大唐去西天取经,手执九环锡杖,身披锦斓袈裟。
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经。
功德圆满,加升大职正果,被赐封为旃檀(zhān tán)功德佛。
(形象特点:心地善良,信仰坚定,慈悲,软弱,常常不辨是非)2.人物形象--孙悟空孙悟空,诨(hùn)名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猪八戒、沙僧的大师兄。
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
有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的伪装。
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
使用的兵器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随心变化。
他占花果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与如来佛祖斗法,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
后经观世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
(形象特点:乐观、聪明、勇敢、顽皮、灵活、热爱自由、除恶务尽)3.人物形象——猪八戒猪八戒,法号悟能,是唐僧的二徒弟。
原来是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逐出天界,到人间投胎,却又错投猪胎,嘴脸与猪相似。
他会三十六变,能腾云驾雾。
走进《西游记》教案设计
![走进《西游记》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e47efea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fd.png)
走进《西游记》教案设计教案设计之《西游记》一、教学目标:1.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出版背景和主要内容;2.理解《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角色及其形象塑造;3.掌握《西游记》中的重点片段和重要情节;4.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熟悉《西游记》的基本情节与主要人物;2.理解《西游记》中寓意深刻的故事片段;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关注与分析能力。
三、教学准备:教材:《西游记》原著小说;多媒体设备;教学参考资料:有关《西游记》的解说和评论。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教师引入《西游记》这一经典文学作品,询问学生对其的了解程度,有无阅读过该小说或者看过其改编的电视剧。
Step 2:介绍《西游记》Step 3:分组朗读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小段《西游记》进行朗读。
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感受小说中的语言韵律和情感表达,并对文本进行理解和解读。
Step 4:人物形象塑造教师以孙悟空为例,介绍《西游记》中的几个主要人物角色及其形象塑造,如孙悟空的形象特点、名言和行为举止。
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示范和提示,自行选择其他角色进行形象塑造的分析。
Step 5:重点片段赏析教师选择《西游记》中的几个重点片段,与学生共同赏析和解读,例如师徒四人会合、火焰山等。
通过分析这些片段,引导学生理解《西游记》所揭示的主题思想和哲理含义。
Step 6: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各小组选择一个明确的主题或问题,围绕《西游记》展开讨论。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讨论内容,进行点拨和引导。
Step 7:展示和总结每个小组根据讨论的内容,设计展示形式,将讨论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
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评价和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指导。
五、教学延伸与拓展:1.建议学生继续阅读《西游记》的其他章节,以全面了解小说的内容和情节;2.鼓励学生观看《西游记》相关的影视剧,比较不同版本之间的呈现方式和解读角度;3.引导学生扩展阅读有关《西游记》的其他文学批评或评论,加深对小说的理解和欣赏。
《西游记》教案(通用5篇)
![《西游记》教案(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ce7bd9e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a5.png)
《西游记》教案(通用5篇)《西游记》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西游记》教案(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西游记》教案1活动目标:1、根据已有的认知经验,能综合运用搓长、团圆、连接和捏塑等技能表现《西游记》中的人物形态特征。
2、比较探索人物的不同特征,能对细节加以塑造、表现。
3、提高立体塑形能力,体验陶艺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1、活动前组织幼儿欣赏《西游记》片段,引导幼儿感受、观察、比较人物特征。
2、《西游记》人物范例或图片。
3、百宝箱:内装牙签、火柴棒、蜡光纸等。
4、陶泥、操作工具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1、直接导入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用泥巴来做《西游记》中的人物。
你想制作谁?怎么做?(幼儿讨论)2、结合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孙悟空等人物的特征。
(1)教师:孙悟空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怎么做?猪八戒呢?唐僧和沙和尚呢?(2)根据幼儿的讨论进行:孙悟空的脸凹凹的,中间像爱心,有两个黑黑的小眼珠,头上戴着紧箍咒;猪八戒胖胖的,大耳朵像扇子,鼻子和嘴巴大大的,翘翘的,肚子特别大;唐僧戴帽子,穿袈裟。
沙和尚挑着担子,脖子上带着一串大大的佛珠……3、教师重点示范孙悟空的脸和猪八戒的嘴的泥塑做法。
4、教师交代要求,幼儿捏塑。
(1)教师:请你自己试着做做看。
如果想把他们做得更神气,可以到老师的百宝箱里来找一些辅助材料进行装饰。
教师帮助不同水平的幼儿选择不同的创作对象,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创作出不同的动态特征,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善构思。
(2)鼓励幼儿多创作几个人物,并尽量创作出不同人物的形态特征。
5、作品:说说自己的《西游记》故事。
《西游记》教案2语文是什么?有一千个老师就有一千种语文。
计老师也有自己心中的语文。
但是,由于他的智慧、才情和对新课标的深切感悟,他所诠释和演绎着的语文具有典型的个性。
走进《西游记》教案
![走进《西游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747227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92.png)
走进《西游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作品背景。
2. 通过阅读选段,把握主要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 分析作品中的神话色彩和寓意,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内容1. 作者介绍:吴承恩,明朝文学家,代表作《西游记》。
2. 作品背景:明朝中叶,民间信仰和道教文化盛行。
3. 选段阅读:尸魔三戏唐三藏、孙悟空大闹天宫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及作品背景,分析主要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难点:作品中的神话色彩和寓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作者、作品背景。
2. 阅读分析法:分析选段内容,讨论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 小组讨论法:探讨作品中的神话色彩和寓意。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吴承恩及《西游记》的背景。
2. 阅读选段:学生自读选段,教师辅助解答疑问。
3. 分析人物形象:讨论孙悟空、唐僧、猪八戒等人物形象。
4. 解析故事情节:梳理故事脉络,分析情节发展。
5. 探讨神话色彩: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神话元素,如神仙、妖怪等。
6. 领悟寓意:讨论作品背后的寓意和思想。
7. 总结:回顾教学内容,强调《西游记》的艺术价值。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他们深入理解作品。
针对学生的反馈,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使他们在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中受益匪浅。
六、教学活动1. 观看《西游记》电视剧片段,增强学生对作品的直观感受。
2. 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体验故事情节,深入理解人物性格。
3. 开展《西游记》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作品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课堂练习1. 根据课堂所学,完成《西游记》人物关系图。
八、拓展阅读1. 推荐阅读《西游记》原著,要求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章节进行阅读。
2. 阅读其他古代神话传说作品,如《封神演义》、《三国演义》等,进行比较分析。
九、作业布置1. 完成《西游记》人物关系图。
《西游记》教案
![《西游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dde92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1e.png)
《西游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主要内容、作者及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
3、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特点。
(2)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
2、难点(1)分析孙悟空这一形象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2)探讨作品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西游记》的相关知识,包括作者、背景、主要情节等。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3、阅读指导法指导学生阅读原著中的精彩片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西游记》的电视剧片段或展示相关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对《西游记》的了解程度,从而导入新课。
2、作者及背景介绍(10 分钟)(1)简单介绍作者吴承恩的生平经历和创作动机。
(2)讲解《西游记》的创作背景,包括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等。
3、故事情节梳理(15 分钟)(1)请学生简要讲述自己所知道的《西游记》故事。
(2)教师按照取经的路线,系统地梳理主要情节,如孙悟空出世、大闹天宫、唐僧取经的缘起、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等。
4、人物形象分析(30 分钟)(1)孙悟空分析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如七十二变、筋斗云等。
探讨孙悟空的反抗精神,如大闹天宫。
思考孙悟空从叛逆到皈依的转变过程及原因。
(2)唐僧强调唐僧的坚定信念和慈悲胸怀。
指出唐僧性格中的弱点,如迂腐、不辨是非等。
(3)猪八戒描述猪八戒的贪吃、懒惰等特点。
挖掘猪八戒性格中的可爱之处和善良的本质。
(4)沙僧概括沙僧的老实忠厚、任劳任怨。
5、主题探讨(15 分钟)(1)组织学生讨论《西游记》的主题,如取经的象征意义、对人性的思考等。
(2)引导学生思考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
6、艺术特色分析(15 分钟)(1)讲解《西游记》的奇幻想象,如神奇的法宝、奇妙的仙境等。
走进西游记教案
![走进西游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bddd7e25c52cc58bd6bedd.png)
走进《西游记》【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增强阅读名著的信心。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来理解人物形象。
3.通过读原文片段,体会原著语言的精妙,激发阅读古典文言名著经典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增强阅读的信心。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思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喜欢听歌吗?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个片段。
(播放动画片《西游记》片尾主题歌《白龙马》)师:熟悉这旋律吗?(熟悉)师:是什么?(《西游记》)师:确切地说,是动画片《西游记》片尾主题歌。
提起《西游记》,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很早以前,民间就流传着许多有关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来聊聊《西游记》这部神魔小说。
二、导疑定标(课件出示)1、你喜欢《西游记》中的谁?他有什么特点?在那一个情节中表现突出?2、你最喜欢《西游记》中的那一个故事?为什么?三、自主交流四、展示交流(一)聊人物1、孙悟空师:我们首先来聊一聊第一个问题。
(板书:人物)你最喜欢《西游记》中的谁?他有什么特点?生(齐):孙悟空。
(出示孙悟空图片)师:你知道孙悟空这个名字是谁取的?(是菩提祖师)。
师:,是孙悟空最初拜师学艺的师傅菩提祖师。
孙悟空还有一个法号,叫什么?它又是谁给他取的?(叫“孙行者”,是唐僧取的)师:在你们的心目中,孙悟空有什么特点?(孙悟空会七十二变,表现在大闹天空与杨戬斗法中、有一双火眼金睛表现在“三打白骨精”中、力大无穷表现在向东海龙王借如意金箍棒(13500斤)中、有勇有谋,在“白象国救公主”中;忠诚表现在唐僧多次把他赶走,可是他已得知师傅遇难,二话不说前去营救。
过渡句:师: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妖魔鬼怪。
师:从这段金箍棒来历的描述中,你体会到了孙悟空神力无边。
师:孙悟空虽然有时十分鲁莽,但很多时候却不失他的聪明机智。
师:孙悟空真是神通广大。
《西游记》教学设计(优秀4篇)
![《西游记》教学设计(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61aad26c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e1.png)
《西游记》教学设计(优秀4篇)《西游记》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培养读书兴趣。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人物刻画理解主要人物形象,感悟作品的写作特点。
3、认识《西游记》的作品现实意义,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结合故事情节、人物刻画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人物形象,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从中有所启发,有所感悟。
课前学习:阅读原著或青少版,养成作批注、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一、歇后语引入猪八戒照镜子——花果山猴子——猪八戒的武艺——猪八戒的后背——牛魔王和小白龙拍大头贴——猪八戒吃人参果——《西游记》剧组开会——你是怎么猜出来的?这些有趣的歇后语都来自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西游记》。
板书:西游记二、回顾阅读方法1、读了那么多的书,老师想问一下你们,当你拿到这样一本的书,你通常是怎么读它?或有什么你想提醒同学们在阅读时要注意的。
老师总结了一下,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这四点。
幻灯出示:(整本原著——浏览、跳读,把握大意)①观看前言后序,了解写作背景、故事梗概、主要人物。
②采用浏览法、跳读法阅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
③观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
④遇到不懂的,可以自己揣摩或参考译文,作批注或摘记。
三、整体感知1、了解主要内容。
《西游记》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之前你们都从哪些渠道了解过这本书的内容?那么谁来说说书主要内容是什么?幻灯显示:小说的前七回写的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的'事,八到十二回交代了取经的缘起,从十三回到最后,写的是孙悟空被迫皈依佛门和八戒沙僧护送唐僧,一路斩妖除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到西天取的真经。
2、看目录、说情节、知人物浏览书的目录,你有什么发现?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故事情节?认识了那些特征鲜明人物?板书:情节、人物《西游记》提到的人物有很多,主要人物有哪些?板书: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对于这四个主角,有人喜欢活泼的猪八戒,有人喜欢憨厚的沙和尚,有人喜欢孙悟空,也有人喜欢唐僧,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特别喜欢的,这样,咱们就替他们来个自我介绍,请你任选一个角色,小组推荐一名来说说。
幼儿园大班教案《西游记》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西游记》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2953c1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73.png)
幼儿园大班教案《西游记》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经典名著《西游记》部分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历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红孩儿战孙悟空、唐僧被妖怪捉去等经典故事情节。
通过故事讲述,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道德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西游记》的基本情节,认识主要角色,如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
2. 通过故事讲述,培养幼儿的道德观念,如勇敢、智慧、团结、友爱等。
3.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西游记》中的道德观念,如勇敢、智慧、团结、友爱等。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讲述,让幼儿了解《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和角色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西游记故事插图、角色头饰、挂图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唱《西游记》主题曲,激发幼儿兴趣。
2. 讲解:教师用插图、挂图等教具,讲述《西游记》中的经典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道德观念。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4. 例题讲解:讲解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引导幼儿思考孙悟空的勇敢和智慧。
5.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画纸、彩笔等学具,画出自己喜欢的故事角色。
7. 作业布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今天学到的《西游记》故事。
六、板书设计1. 《西游记》2. 内容: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历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红孩儿战孙悟空、唐僧被妖怪捉去等经典故事情节。
3. 插图:角色插图、故事场景插图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讲述《西游记》中自己最喜欢的故事情节。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
因为孙悟空勇敢、聪明,他用智慧打败了白骨精,救了师傅和师弟们。
2. 作业题目:让幼儿用画纸、彩笔等学具,画出自己喜欢的故事角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了解他们对故事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走进《西游记》教案
![走进《西游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c5bd4d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18.png)
走进《西游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西游记》选段,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析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角色的性格特点和他们在取经过程中的成长变化。
3. 领悟作者吴承恩通过《西游记》所表达的惩恶扬善、自强不息等价值观念。
4. 学会欣赏古典名著,培养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西游记》简介:作者、成书背景、故事梗概。
2. 主要人物形象: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唐僧。
3. 经典情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等。
4. 作品主题:惩恶扬善、自强不息、忠诚勇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西游记》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题。
2. 难点:分析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角色的性格特点及其在取经过程中的成长变化。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西游记》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题。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角色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领悟其性格特点。
3. 讨论法:组织学生探讨作品中的惩恶扬善、自强不息等价值观念。
4. 阅读指导法:引导学生阅读《西游记》选段,培养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五、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西游记》的作者、成书背景、故事梗概。
2. 第3-4课时:分析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主要人物形象。
3. 第5-6课时:讲解经典情节,引导学生领悟作品主题。
4. 第7-8课时:分析角色性格特点及其在取经过程中的成长变化。
5. 第9-10课时:讨论作品中的惩恶扬善、自强不息等价值观念。
6. 第11-12课时:阅读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7. 第13-14课时:组织学生进行《西游记》知识竞赛,巩固所学知识。
8. 第15课时:总结课程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引入新课:通过播放《西游记》电视剧主题曲,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西游记》选段,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角色的性格特点。
幼儿园了解西游记教案
![幼儿园了解西游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734d2f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e9.png)
幼儿园了解西游记教案主题:幼儿园了解西游记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简单地描述《西游记》中的人物、故事情节和主要内容。
2. 感受并了解主人公的品德形象,培养幼儿对正义、善良、勇气等美德的认知。
3. 培养幼儿的阅读、理解、表达、合作与创造能力,进而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学重点:1. 让幼儿了解《西游记》这部著名文学作品,理解其背景故事、主题和内涵。
2. 向幼儿介绍《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以及他们的形象特点、成长与历程等,帮助幼儿更深入地认识文化经典。
3. 鼓励幼儿通过模仿、想象绘画、创意手工制作等方式,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西游记》的来历和基本故事情节1. 利用幻灯片、图片、视频、图书等多种资源形式,向幼儿讲述《西游记》这部著名文学作品的来历和基本故事情节。
让幼儿了解小说的作者、创作背景、出版时间等历史背景。
2. 引导幼儿仔细听故事,理解《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如四大天王、孙悟空入灵山、猪八戒、沙和尚等主要人物的出现、取经路上的危险和困难、队伍的合作与奋斗等。
3. 利用课余时间,挑选适合幼儿的《西游记》绘本和漫画等版本让幼儿阅读和学习。
第二课:浅析《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特征1. 通过故事情节及剧照等素材,深入浅出地向幼儿介绍《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特征,包括孙悟空的聪明、勇敢、顽皮等特点、猪八戒的贪吃、好色、有勇无谋等特点、沙和尚的执着、韧性、善良等特点以及唐僧的智慧、忍耐、敬业等特点。
2. 利用游戏、模拟表演等方式,让幼儿角色扮演这些主要人物,感受和体验他们的品质和性格,从中了解他们成长与历程。
3. 利用干式标书、创意绘画和手工制作等方式,鼓励幼儿发挥创意,创作自己的《西游记》人物形象特征对应的手工制品。
第三课:通过《西游记》感受正义、善良、勇气等美德1. 带领幼儿理解《西游记》的主题和内涵,感受主人公在取经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努力、善良、正义等美德。
通过简单有趣的案例,帮助幼儿认识这些美德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阅读指导课——走进《西游记》
丰县师寨初中张宗方
一、教学目标:
1.积累《西游记》中的相关故事、成语、歇后语等;
2.品析精彩片段,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3.了解名著阅读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品析精彩片段,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辨析人物性格的双重性。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西游记》原著书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上课前,大家听的这首歌曲。
(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这就是名著《西游记》中的主题曲,在四大古典名著当中,《西游记》是最受青少年喜爱的,它被拍成了电视剧,制成了卡通片,绘成了连环画,可谓是妇孺皆知,但“看”代替不了阅读名著。
同学们课前已对这部著作进行了阅读,这节课我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书中的神魔世界,去感悟,去欣赏。
二、阅读展示
1. 读后收获
《西游记》的作者、体裁及主要特点谁说说。
写出你熟知的《西游记》中的精彩故事,与《西游记》相关的歇后语、俗语等。
(1)如:①大闹天宫②智调芭蕉扇③智擒红孩儿④赌胜车迟国
⑤三打白骨精⑥美猴王⑦真假美猴王
(2)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不看僧面看佛面
(3)
孙悟空变山神庙————露了尾巴
孙悟空到南天门————慌了神
孙悟空赴蟠桃会——————不请自到
猪八戒败阵——————倒打一耙
猪八戒西天取经——————三心二意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猪八戒的后脊梁——无能之辈(悟能之背)
孙悟空大闹天宫________翻了天
孙悟空碰到如来佛______一物降一物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猪八戒做梦娶媳妇——想得美
白骨精骗唐僧——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猪八戒进女儿国——看花了眼
据老师课前调查,我们班所有的同学都已经通读了《西游记》,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有很大的收获,现在就让老师考考你们,看谁收获最多,出示题目
2.你问我答
刚才老师出的题没有难倒大家,现在你们自己出题,来考考大家,行不行?谁来出题?(学生出题,其他同学回答,看谁回答的好)
三、走进《西游记》
1.片段赏析
在这部神魔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形象。
上层神佛:玉帝、王母娘娘、如来佛、菩萨等。
小神小仙:托塔李天王、赤脚大仙……、还有巨灵神、土地神等。
大大小小的妖精:黄袍怪、精细鬼、蜘蛛精、蝎子精等。
小说可谓人物繁多,不能一一细数,我们就来看七年级上册《小圣施威降大圣》精彩片段,来赏析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吧。
(出示幻灯片)
阅读片段后请你用“我喜欢__________________,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来回答。
知识无边无际,全世界每天出版的图书就有几万、十几万册,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我们永远无法通晓所有的知识,所以,我们要选择对我们最有益的书来读。
这也需要我们懂得阅读名著的方法。
指导名著整书阅读的方法,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根据学生回答,老师归纳:
整本原著------通读:浏览、跳读,把握大意
经典片断------细读:理解,想象,反复品味
2.我的最爱
阅读片段后,结合小说其他情节,请你点评一下唐僧师徒,请你用“我喜欢__________________,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来回答。
3.你说我说
这四个人物形象各具特点,有优点也有不足。
以孙悟空和猪八戒性格最为鲜明,充分体现了个性美。
那么你从中有何体会呢?(我们要全面、公正看别人,要学会欣赏别人,不能以偏概全。
)
我方认为,唐僧的仁爱之心是虚伪的,在惩罚为他一路降妖除魔的孙悟空时,毫不手软;他一意孤行,在西天取经的路上,人妖不辨,经常被妖魔鬼怪所迷惑。
是一个毫无原则、是非不分、固执己见的人。
正方:我方认为,猪八戒能吃苦耐劳,对师傅忠心耿耿。
在与妖魔的斗争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战头,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
他知错能改,乐于助人,是一个忠勇善良、淳朴憨厚的人。
四、拓展提高
唐僧师徒克服八十一难,终成正果。
在我们生命的日子里,其实也是一样,有晴天,也会有阴天、雨天、雪天,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有平川坦途,也有无舟之渡,无桥之岸,那么,同学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如何应对这些“磨难”呢?
——艰苦奋斗、坚持不懈地实现某一崇高的目标;团队精神;
我们要在逆境中不断超越自己,抓住机会,勇敢追求心中的理想。
五、总结检测
1.学生自己谈本课的收获
2.课堂检测
王林同学来到学校图书室,准备借一本名著。
面对眼前众多的书,王林不知怎样选择,这时,你走过去热情地向他推荐《西游记》。
请你从作品特点、故事梗概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方面来向他介绍。
①书名:
②故事梗概:
③作品的特点(指作品内容、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等,可任意选取一点作简介):
④自己的阅读感受:
3.结束语
《西游记》的内涵非常的丰富,一节课的解读只能是一个引子,大量的工作,更深层次的思考还需要我们同学在课后去完成。
让我们以此为契机,在课余时间更好地去阅读《西游记》,更好地去走进西游的世界里。
让我们把更多的感悟留在课后,留在每一次的名著解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