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导论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导论》笔记整理
心理学是研究人脑对外界信息的整合诸形式及其内隐、外显行为反应的一门学科,是系统地研究心理过程和行为,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第一章 绪论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心理过程(分析心理现象的时间进程)
心理结构(揭示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与关系)
心理的脑机制(探讨心理现象与脑的关系)
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
心理与环境
一、个性心理
1.从人的心理的动态-稳态这个维度上来看,可以区分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 心理过程:又叫心理活动,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包括心理时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加工进程。包括认识(认知活动)、情绪活动、意志活动,此三过程简称为知、情、意 认识过程:也称认知过程,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 情绪过程:指人对待他所认识的事物、所做的事情以及他人和自己的态度体验 (人特有的高级情绪: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意志过程:指人在自己的活动中设臵一定的目的,按计划不断地排除各种障碍,力图达到该目的的心理过程 心理状态: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会出现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这类心理现象即心理状态 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的心理过程进行时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 个性心理特征:在一个人知、情、意的心理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即为这个人的心理特征或个性心理特征
2.个性结构划分为三个主要的子系统:
个性心理特征: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稳定的类型差异,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心理现象
社会现象 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
认知过程(感知、记忆、想想、思维等)
情感过程(喜、怒、哀、恶、惧等)
意志过程(采取决定、执行决定等)
个性倾向性(需要、兴趣、动机、信念等)
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一般能力、特殊能力等) 人格(气质、认知风格、自我概念等)
生理现象
个性倾向性: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主要包括需要、动机、价值观
自我:即自我意识,个人对自己的自觉(自我觉察能力)因素。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和他人关系的意识。它具有复杂的心理结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认知方面:自我感知、自我分析、自我观念、自我评价
情感方面:自我体验、自尊、自信、自豪
意识行动方面:自我监督、自我命令、自我控制等
3.意识与无意识
意识:现时正被人觉知到的心理现象。个人对于自我的意识称为自我意识。
无意识:反应外部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梦、口误、笔误)
二、个体心理与行为
行为:个体对所处情境的一种反应系统。
行为和心理的关系:两者不同又相互联系。引起行为的刺激通常是以人的心理为中介而起作用的,人的心理现象是由一定的刺激引起的,心理支配着行为而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心理学以研究人的心理为主,透过行为来研究人的心理
社会心理是人们头脑里的心理活动(强调心理气氛的影响),而社会行为是人们的外部活动。
三、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探索心理现象的本性、机制、规律和事实
四、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1.客观性原则(与思辨相对)——“S—O—R”
1)刺激变量(S):能够引起机体反应的刺激特征
2)机体变量(O):个体自身的特征,包括物种特征和个体特征
3)反应变量(R):刺激引起在行为上发生变化的反应种类和特征
2.系统性原则(与单一相对)——整体性、等级结构性、动态性、环境适应性
3.发展性原则(与静止相对)
五、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观察法——自然条件下对行为的进行系统观察分析而得出规律
优点:保持自然性和客观性
缺点:难以重复验证和精确分析,研究现象没有出现,观察容易各取所需
2.调查法——通过晤谈、访问、座谈或问卷等方式获得资料,并加以分析研究的方法
优点:简单易行,无需复杂的设备,可操作性强,信息量大
缺点:结果的可靠性受被试的影响大,注意结果的真实性
3.测验法——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优点:对心理现象进行量化分析,同时分析多个变量的相关
缺点:难以推出因果性的结论
4.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包括自然试验和实验室实验优点:设计严密,具有可重复性;研究有主动性,可得出因果结论
实验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5.个案研究——对单一个案的研究
优点:对于典型个案研究意义重大,研究对象少,便于集中精力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在推论总体上要慎重
不足:研究是非控制性观察,获得的资料粗略(描述性),受主观的影响较大,真实性降低
六、心理研究的基本步骤
1.选择课题和提出假说;
2.设计研究的方案
3.搜集资料
4.整理和分析资料
5.解释结果以及检验假说
七、科学心理学的产生:
哲学(理论背景)是父亲,生理学(方法背景)是母亲,生物学是媒人
冯特:心理学之父
《生理心理学原理》(1874):心理学独立宣言
莱比锡心理学实验室(1879):心理学诞生标志
认知心理学:对信息加工历程的研究
神经心理学:研究大脑神经生理功能与个体行为及心理过程的关系
九、当代心理学发展的现状:科技化(认知心理学)、综合化、本土化或中国化、实用化
第二章心理的起源和本性
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心理观(科学心理观):
1.心理是脑的技能;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3.心理是主观能动的反映;
4.心理是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
二、动物心理的起源:
1.无脊椎动物——“招募臭迹”(蚂蚁等无脊椎动物能通过产生沉积于地面的臭迹外激素以达到招募同伴进行取食等复杂本能行为的目的,这些臭迹外激素即招募臭迹)
2.低脊椎动物——有实心的腹神经索,没有中空的背神经管和真正的脑
3.哺乳动物——脑和运动器官;黑猩猩和类人猿的智能行为和语言学习能力
三、人类心理的起源:
1.劳动:使用工具对自然的自觉的改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