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秋八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四篇)
![八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fdf7e9a2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70.png)
八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1、学生掌握双基情况分析从学生上学期的期末成绩情况分析,部分成绩较好,但是大多数学生的基础掌握并不理想,极少数学生对科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相当不理想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1)学生的学习习惯比较差(2)班级中甚至年级中的参差较大。
大部分同学能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认真,发言积极,课后能及时搞清不懂之处,学习自觉性较强。
但也存在个别同学学习依赖性强,学习目的不明确,作敷衍了事,对学习缺乏应有的兴趣。
二、学期教学总目标1、思想品德方面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变被动为主动。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课外适当注意个别辅导,找原因找差距。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加强学习是的引导和课外的学习指导,使之更上一个层次。
结合学科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知识技能方面以落实教学大纲为重点,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防止两极分化。
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科学的方法及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好习惯。
3、学习常规、学习习惯方面课前预习,明确难点;独立思考,勤动脑,勤动手,勤作笔记;定期进行章节检测,及时反馈,及时巩固。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1、提高课堂效率措施刻苦钻研教材,努力提高课堂____分钟的密度和效率。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设计好教学,使所讲内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层展开。
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针对学生课后巩固不够及时,不够自觉的情况,每堂课适当抽出时间进行知识点检测反馈。
2、提优补差措施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多鼓励,多督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及学习自觉性;同时,课后适当所出时间对他们加以辅导。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课后适当地加以引导、指点,使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能提高一个档次;同时,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加以辅助,帮助他们拓宽自己的视野。
3、其它措施定期进行知识点落实检测,及时反馈学生掌握情况,并进行补漏工作。
2024年八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范文(七篇)
![2024年八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范文(七篇)](https://img.taocdn.com/s3/m/5108023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66.png)
2024年八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范文一、学生基础状况分析1. 学生双基掌握情况根据上学期期末成绩的综合分析,部分学生表现优异,但整体而言,大多数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尚不牢固,尤其是极少数学生,在科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存在显著不足。
这主要归因于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学习习惯欠佳;二是班级乃至年级内部学生间的水平差异显著。
2. 学生学习态度与习惯评估大多数学生能够按时完成作业,课堂表现认真,积极发言,课后主动解决疑问,展现出较强的学习自觉性。
也存在个别学生学习依赖性过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敷衍,缺乏学习兴趣,需引起关注。
二、本学期教学总目标1. 思想品德培养强化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课外适当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其找准差距,迎头赶上;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加强学习引导和课外指导,助其进一步提升。
结合学科内容,适时融入爱国主义教育。
2. 知识技能提升以教学大纲为核心,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全面提升教育质量,防止学生间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形成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良好习惯。
3. 学习常规与习惯养成倡导课前预习,明确学习难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勤于动脑、动手、做笔记;定期进行章节检测,及时反馈学习成效,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材基本内容概述本册教科书共包含四章内容: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空气与生命、植物与土壤、电和磁。
这四章内容以“结构与功能”为统一概念进行整合,体现了综合理科教科书的特点,即以统一的科学概念和原理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整合。
* 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
本章学习物质的微观结构,引入分子概念,用物质的微观构成解释物质性质,并学习用符号表示化学元素和物质组成(化学式),理解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 第二章:空气与生命。
探讨空气的组成、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制造及检验方法,以及空气与生命的关系。
八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4篇
![八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4篇](https://img.taocdn.com/s3/m/06cd585c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a4.png)
八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八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精选4篇(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的科学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八年级上册的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物质分类和性质- 物质的组成与性质- 物质的变化第二单元:光的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 反射与折射- 光学仪器的应用第三单元:电的传输- 电的产生- 电的传输- 电路的搭建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的分类-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 保护与改善环境教学方法:讲述、示范、实验、讨论、小组合作教学重点:物质的组成与性质,光的传播原理,电路的搭建,生物的分类和生态环境教学难点:理解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联系,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掌握电路的搭建方法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思考2. 完成新知识的讲解和示范,解答学生问题3.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巩固知识点4. 小组合作,开展探究性学习,讨论解决问题5. 总结本单元知识,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作业安排:课堂练习、实验报告、小组讨论作业、阅读材料评价方式:课堂表现,实验操作能力,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八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精选4篇(二)班务教学工作计划时间:八年级上学期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 每周组织一次班会,讨论班级事务和学习计划,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 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 每周安排一次班级集体讨论课,引导学生主动发表观点和参与讨论。
4. 制定班级学习计划,包括每周的作业安排和复习计划,确保学生学习按时有序进行。
5. 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和心理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学生的困惑。
6. 组织班级文化活动,如读书活动、体育比赛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友好关系。
7. 定期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协助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八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93158b58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40.png)
八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1、掌握八年级上册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自然科学的主要概念和基本观点,以及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2、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对自然和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以及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3、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观察、实验、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合作精神、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进度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第一单元:身边的物质2、第二单元:生命的基础3、第三单元:地球的表面4、第四单元:地壳的构成5、第五单元:气候与环境6、第六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运动7、第七单元:能源与社会8、第八单元:科技与生活具体教学进度将根据学校安排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三、教学方法与评价1、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演示、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等,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
2、评价方法: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作业、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科学素养。
3、教师指导: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4、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5、实验操作能力:加强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6、学习反馈与调整: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个性化辅导和调整。
7、课堂纪律与规范:注重课堂纪律的管理和维护,引导学生遵守课堂规范和秩序。
八年级上科学复习计划一、复习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物理基础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对各知识点和用应点的认识,指导学生梳理零散的知识点,弥补记忆缺陷,以帮助学生构成初中物理学习的框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为总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复习内容:1、声现象2、光现象3、透镜及其应用4、物态变化5、电流和电路6、欧姆定律7、电功率8、电与磁9、信息的传递10、运动和力11、力和机械12、压强和浮力13、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三、复习重点与难点:复习重点: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重点是: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光现象中的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声波的传播;串并联电路的识别与应用;近视眼、远视眼的形成原因及矫正方法。
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04e5907c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f6.png)
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的要求和学校教学计划的指导,结合八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学期科学教学工作计划旨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加强学生对科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技能。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发展科学探究思维。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4. 注重学生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道德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和学校实际情况,本学期八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物理:力的作用、热学、光学、电学、声学等基础知识。
2. 化学:物质的组成、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常见化合物等。
3. 生物:生物的特征、细胞结构与功能、植物生理、人体生理等。
4. 地理:地球与地图、地形与气候、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等。
三、教学措施1. 认真备课: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内容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需求。
2. 创新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强化实验教学: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4. 运用多媒体技术: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5. 开展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小制作、实地考察等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6. 注重差异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终结评价:定期进行单元测试、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科素养。
3.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整能力。
八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41ec5d29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c3.png)
八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八年级科学教学方案篇一八年级上教科书共四章:生活中的水、地球的外衣大气、生命活动的调节、电路探秘。
八年级上教科书与七年级下教科书都属于学习物质的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
包含了地球运动、机械运动、光运动、声运动、水和大气的运动、神经和激素对生命运动的作用、电的运动等。
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气。
大气也是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的物质,没有大气就没有生命。
小学阶段已学习过空气的存在,人类对空气的利用,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
知道温度、风力、风向、降水量、云量等描述天气的可测量的量。
初步了解雨、雪成因,大气污染和大气保护等。
地球上的风、雨、雾、雪等与大气运动密切相关,天气和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对农业、交通、建筑等行业也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对大气运动和变化原理是必须要了解的科学常识。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内容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对人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生长素的发现、植物感应性的产生等。
小学阶段是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学习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和向水性,知道大脑是人的生命活动总指挥部。
小学阶段只提出现象,没有学习生理作用的机理。
学习这一章可以用来解释动物的行为和植物的感应性。
对于生物激素的作用,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仅做常识性介绍。
第4章电路探秘学习电的根本知识和技能。
小学阶段已学过简单电路,知道电源、导线、开关、电池、灯泡这样组成一个简单电路。
本章学习了电流、电阻、电压、欧姆定律,知道了电流、电阻、电压三者的关系。
发电、输电、用电技术的开展对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开展对社会的影响。
重点、难点:第1章生活中的水重点:水的重要性及水循环的过程和特点;水的密度、压强及阿基米德原理;物质的溶解性、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地球上水循环产生的原因、溶液的概念、溶解度概念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建立对水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的思想。
八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ea0838a8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d8.png)
八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摘要:一、引言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教学内容1.物理部分2.化学部分3.生物部分四、教学策略1.激发学生兴趣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3.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五、教学安排1.教学进度2.课堂活动设计3.教学资源整合六、教学评价1.形成性评价2.终结性评价3.教学反思七、总结与展望正文:【引言】在新学期的八年级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以我国教育部门制定的科学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针对八年级上学期的科学教学计划。
本教学计划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系统的科学知识学习框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思维,提高科学实验操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会观察、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敢于创新、善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内容】三、教学内容1.物理部分: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等基本物理概念和定律。
2.化学部分:包括原子结构、化学键、化学反应等基本化学概念和定律。
3.生物部分:包括生命的基本单位、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生物的进化等基本生物学概念。
【教学策略】四、教学策略1.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活实例、趣味实验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规律。
3.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实验操作和实践环节,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科学知识。
【教学安排】五、教学安排1.教学进度: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课程的顺利进行。
2.课堂活动设计: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果。
3.教学资源整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整合网络资源、实验资源等,为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
8年级上科学教师工作计划
![8年级上科学教师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25420235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17.png)
8年级上科学教师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建立科学基础知识- 促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实验来加深对科学实验和方法论的理解。
- 进一步提高学生科学技能,包括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2.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通过科学实验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推理和实验设计,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水平。
-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培养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促进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增强对科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三个学科的基础知识。
以生物学为例,将涉及生物的组成要素、细胞结构与功能、生物遗传、生物进化和生态系统等内容。
在教学方法上,将倡导启发式教学、实践性探究和案例分析,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三、教学工作计划1. 教学前期准备- 研读教材和相关文献,充分了解教学内容和教材特点。
- 研究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案例,寻求教学效果最好的方式。
- 设计科学实验和案例分析教学活动,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
2. 教学活动安排- 安排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的课堂教学,分别安排教学内容和实验课程等。
- 安排科学实验和实践性学习活动,加强实验教学。
- 安排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3. 教学效果评估- 制定有效的教学测评计划,定期对学生进行教学测验和实验成绩评估。
- 对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进行定期测评,从学习兴趣、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四、课外科学实践活动1. 组织学生参加科学探究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小组合作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科学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 组织科学实验讲座和科学课外讨论会,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实践能力。
2. 参与学校科学竞赛和科技创新-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及地区性的科学竞赛,提高学生科学实践和应用能力。
八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完整)
![八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e2fd4574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44.png)
八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完整)八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 掌握重要的科学知识和基本科学原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创新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安排第一单元: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1. 科学实验的定义和特点。
2. 实验的基本要素: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3. 设计简单的科学实验。
第二单元:物质的组成与改变1. 物质的分类:纯物质和混合物。
2. 物质的组成:元素、原子和分子。
3. 物质的性质与改变。
第三单元:生物的基本特征1. 生物的构成单位:细胞。
2.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3. 生物的基本特征:自由进化、新陈代谢、遗传变异和适者生存。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1. 生物的分类和命名原则。
2. 动植物的特点和分类。
3. 种群和生物群落的概念。
第五单元:力的作用和传递1. 力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2. 重力、弹力、摩擦力等不同类型的力。
3. 力的作用和传递。
第六单元:能的转化与守恒1. 能源与能的转化。
2. 能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3. 不同能量形式的互相转化。
第七单元:光的传播与成像1. 光的传播特性和光线的传播路径。
2. 光的反射和折射。
3. 光的成像和光学仪器。
第八单元:电的基本原理与应用1. 电荷和电流的基本概念。
2. 电阻、电压和电流的关系。
3. 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电磁感应现象。
三、教学方法1. 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如实验演示、小组合作、实地考察等。
2. 强调观察、实践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实验装置辅助教学,提供更直观的研究体验。
四、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和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2. 利用实验报告和小组项目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定期进行知识测试和综合考核,全面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
以上是八年级科学上册的教学计划,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安排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八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标准模板(2篇)
![八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标准模板(2篇)](https://img.taocdn.com/s3/m/f87579be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9d.png)
八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标准模板为了深入实施教学改革,使我校信息技术教育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全面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进一步加强教学科研,探寻解决课程改革中的困惑的路径与方法,结合学校的特点和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制定教学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根据教育局文件要求,学校本着一切为师生服务的宗旨,继续发扬团结、创新、协作、奉献精神,规范机房管理、完善校园网、加强业务学习、增强服务意识,认真做好学校信息化的各项工作,努力提高学校信息化的管理水平,探索教学规律,遵循教学原则,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使我校的信息化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二、基本情况1、学生情况分析:农村的学生,条件都不太好。
但对微机很感兴趣,因而有强烈的好奇心,所以教师要利用学生的特点和差距,切合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微机课上掌握一定的理论及技能。
根据该年级学生在初一的表现,本学期开学后必须认真整顿,狠抓教学常规,继续运用尝试教学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技能。
2、教材分析:信息技术教材内容呈板块结构,共四章内容,供全学年学习。
第一板块为网站的建立,此板块是在以前学过的WORD、FRONTpOWER等内容基础上的综合利用,通过学习制作网页,第二板块为数据库,此板块对数据的统计、分析管理,通过格式化、图表、函数的使用,美化图表。
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第三板块为动画制作,通过运动和变形使静止的画面动起来。
第四板块为信息技术应用,此板块是将各种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解决具体问题。
因为本学期时间短,任务重,所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就必须抓好课堂教学,才能够顺利完成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
特别是今年的测试次数增多,计算机课时会受影响,所进行的教学内容,必须当堂消化、吸收,不济占学生课余时间,减轻学生负担。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较多,通过学习,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知识,理解概念,提高操作能力,能够运用相应的技巧,熟练利用各种工具。
八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5篇】
![八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c79cac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9a.png)
八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5篇】八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精选5篇】八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精选篇1一、指导思想贯彻《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目的,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探索有效教学的新模式。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教材分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共五章,16大节。
“三角形”我们并不陌生,但是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如何证明和怎样运用这个结论求出多边形的内角和,这些问题可以在本章中得到解决,而且能学到研究几何图形的重要思想和方法。
“全等三角形”会带领同学们认识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探索两个三角形形状、大小相同的条件,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
在我们周围的世界,会看到许多对称的现象,怎样认识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十三章“轴对称”会告诉答案。
在“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中,我们可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解决更多与数量关系有关的问题,加深对“从数到式”这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的认识。
我们知道数有整数和分式之分,式也有整式和分式之别。
在“分式”这章中你将看到分数的影子。
学习了分式,你会认识到它是我们研究数量关系并用来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
三、教学措施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编写好“教案”“学案”。
2、认真备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
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做好各章节的总体备课工作,对总体教学情况和各单元、专题做到心中有数,备好学生的学习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写好每节课的教案为上好课提供保证,做好课后反思和课后总结工作,以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
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58da8270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f7.png)
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工作计划目标本学期科学教学工作旨在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活动,促进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本学期将涵盖以下科学内容:1. 生物学:细胞结构与功能、遗传与进化、生态系统等;2. 物理学:力和运动、光学、声学等;3. 化学:物质的组成与变化、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等。
教学方法1. 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投影仪和电子白板,展示生动的实验视频和图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运用案例分析和问题导入,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进行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科学实践,提高实验技能和观察力;4.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教学评估1. 定期进行课堂测验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2. 组织实验报告和科学项目展示,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 通过期中和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在科学学科的表现。
教学资源1. 教科书和参考书籍: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材和参考书,提供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2. 多媒体教学工具:利用投影仪、电子白板等设备展示图像和视频,辅助教学;3. 实验器材和材料:准备适当的实验器材和材料,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4. 科学实验室:利用学校的科学实验室进行实验和观察活动;5.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搜索和获取相关科学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时间安排根据学校的课程表和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每周的科学课程时间,确保教学进度和内容的完整性。
总结通过本学期的科学教学工作,我们将努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同时,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团队合作意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05a5ff17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a0.png)
八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2)八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难点”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探究吸尘器内部的结构和原理,风的形成风向的测量,风速以及相对湿度的概念。
第三章、第四章:均有三、教材处理的设想八年级上册的科学,开始接触全新的物理教育,其中有许多的知识,在小学的科学中已经学过,但在这里又会以新的面孔和状态出现,所以,如何做好旧知识新引用,是做好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第一章是关于水的教学,这其中所包含的知识点非常丰富,在这一章里,涉及到了几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如何做好演示实验是成功的前提,如何做好学生的实验,成功的保障,最后再归纳了总的思想:水的分布和短缺,做到节约用水。
《科学》本身就涉及到了很多实验知识的教育,只有实验才能给科学以活的生命力。
如果科学的教学,离开了实验,将会成为纯粹的数学教育,那是失败的。
所以在接受八年级的教学时,我始终把学生的实验教育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作为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由教师指导实验向教师引导实验转化,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是我对学生的要求。
第二章和第三章也有许多的实验,特别是第四章,全新的知识电学知识,那是开启学生学好科学兴趣的另一把好钥匙。
抓好实验教学,重视实验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自己完成实验,是我这个学期最大的目标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一)提高课堂效率的措施: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
面向全体同学,同时促进个别同学优势的提高,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基本技能的发展和提高。
2.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做好资源共享,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3.抓好课堂40分钟的教学,做到严厉、活泼、紧张的学习氛围。
(二)提优补差的措施:1.面向全体同学,以目标抓优生,以情感促差生,以竞争促中等学生。
2.与中差生做好沟通工作,认真开展他们的思想工作,改变他们厌学到好学轨道上来。
3.因人设题,因题选人,做到全体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肯定优生,鼓励中差生,达到促进师生关系和谐的发展。
八年级科学课教学计划5篇
![八年级科学课教学计划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0046e35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38.png)
八年级科学课教学计划5篇八年级科学课教学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达能力。
让学生在合作和探究过程中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养成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命、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
在此基础上,发现并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二、教学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八年级上册)课程的学习,逐步实现以下发展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3、了解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4、通过活动体验生物的分类是根据不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进行的。
5、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如:进行“饲养和观察蚯蚓”、“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制作甜酒”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
6、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如:进行生物学相关信息资料的查询和收集。
过程与方法:1、期初“三个一”:订一个奋斗目标、找一个互助伙伴、提一条教学建议。
采取“目标激励、同伴互助、师生共勉”的教学策略,增强主动性,密切合作性,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可持续发展。
2、每堂“三个一”:提一个学科问题、记一个知识结构、出一份测试试题。
着意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归纳能力和自我检测能力,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尽可能让渡给学生。
3、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如:(1)问题导向法。
指导学生按照“生物有哪些形态结构特征?如何适应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如何?”等基本问题自主学习、自主解答、自主测试、自主反馈,辅以同伴互助和教师点评,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2)实验探究法。
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实验操作)——得出结论——达交流”的科学探究的方法流程。
八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标准模板(四篇)
![八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标准模板(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d3c912bc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7e.png)
八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标准模板八年级上教科书共四章:生活中的水、地球的外衣大气、生命活动的调节、电路探秘。
八年级上教科书与七年级下教科书都属于学习物质的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
包含了地球运动、机械运动、光运动、声运动、水和大气的运动、神经和激素对生命运动的作用、电的运动等。
第1章生活中的水,水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物质之一。
在小学阶段已学习过水在自然界分布于海洋、河流、湖泊和地下,知道一些物质能溶解于水,水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要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等。
过去学习水是割裂为:地理学中学习水的分布和循环;生物学中学习水与生命的关系,如根吸水、蒸腾作用、光合作用、新陈代谢等;化学中学习溶解性、溶解度、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物理学中学习水的压强、浮力、阿基米德定律,使这一内容显得支离破碎,而十分重要的水的净化、水资源的保护等却很难放在哪一门学科中。
在《科学》教科书中,用水这个主题把过去分散的内容综合起来,很自然使这些内容联系在一起。
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气。
大气也是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的物质,没有大气就没有生命。
小学阶段已学习过空气的存在,人类对空气的利用,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
知道温度、风力、风向、降水量、云量等描述天气的可测量的量。
初步了解雨、雪成因,大气污染和大气保护等。
地球上的风、雨、雾、雪等与大气运动密切相关,天气和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对农业、交通、建筑等行业也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对大气运动和变化原理是必须要了解的科学常识。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内容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对人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生长素的发现、植物感应性的产生等。
小学阶段是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学习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和向水性,知道大脑是人的生命活动总指挥部。
小学阶段只提出现象,没有学习生理作用的机理。
学习这一章可以用来解释动物的行为和植物的感应性。
对于生物激素的作用,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仅做常识性介绍。
第4章电路探秘学习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8年级上科学教师工作计划
![8年级上科学教师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f4781867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b8.png)
8年级上科学教师工作计划一、工作总目标本学期的科学教学工作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总目标。
通过科学教学,引导学生学习探索、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学期工作计划1. 本学期科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本学期科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教学进度,做好教学准备,积极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成绩。
具体工作计划如下:(1)教学进度安排: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教学进度的质量和效率。
每周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掌握教学要点和难点,制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策略。
(2)教学准备工作:认真备课,准备教学用品和教学辅助材料,提前做好教学准备工作,确保教学内容的丰富和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过程管理:认真组织教学活动,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和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学习。
(4)教学效果评价:通过课堂测试、作业检查、学业考评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学习成绩的形成原因,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2. 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教学工作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本学期将加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1)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2)加强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探究事物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注重科学素养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科学教学方法的改进本学期将积极改进科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八上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八上科学教学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78a4bf8e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ad.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八年级上册科学课程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光学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
2. 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传播、反射、折射等。
3. 动力学: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加速度、力的作用等。
4. 生物学: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遗传与变异、生物的进化等。
5.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宇宙的起源和演化等。
三、教学策略1. 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注重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4.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 注重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四、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第1-4周):光学现象的教学,重点讲解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
2. 第二阶段(第5-8周):声现象的教学,重点讲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反射、折射等。
3. 第三阶段(第9-12周):动力学教学,重点讲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加速度、力的作用等。
4. 第四阶段(第13-16周):生物学教学,重点讲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遗传与变异、生物的进化等。
5. 第五阶段(第17-20周):地球与宇宙教学,重点讲解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宇宙的起源和演化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合作能力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熟练程度和实验结果。
2024年八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6篇)
![2024年八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6篇)](https://img.taocdn.com/s3/m/caee30e0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b2.png)
2024年八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本学期,本人担任初二年级两个班的科学教学职责,共计学生人数若干。
通过前期的教学观察,该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对科学学习的热情不足,科学素养整体尚待提升。
尽管部分学生对科学有一定的兴趣,但对科学知识的掌握仍显不足,且尚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鉴于此,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标定为在维护学生原有的科学兴趣基础上,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二上学期的科学教科书包含四大部分:水和水的溶液、天气与气候、生命活动的调节、电路探秘。
这些内容涉及物质的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包括地球运动、机械运动、光运动、声运动、水和大气的运动、神经和激素对生命运动的作用、电的运动等方面。
教学重点与难点:每个章节都有其特定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例如,第一章的重点在于水的重要性、水循环及其特点,难点则在于对水循环原因的理解、溶液概念的把握以及溶解度计算等。
第二章的重点包括大气垂直分层、气温与气压观测等,难点则在于对流层特点的理解、天气图的解读等。
第三章重点在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难点在于激素反馈调节机制的理解。
第四章重点在于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及欧姆定律,难点在于电压概念的理解和电路连接计算。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总体来说,部分学生在完成作业、上课态度、课后反馈等方面表现良好,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弱,学习目的不明确,对科学缺乏兴趣。
在此基础上,教师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的重要性,激发学习热情。
教学策略: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需学习新的教学标准,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
针对学生的差异,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确保课堂氛围既严肃又活泼,提高教学效率。
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定期进行知识检测,回顾已学知识,使之系统化,并加强实验教学,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2024年八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二)针对全班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报告:本班级学生人数总计____,其中女性学生数为____,男性学生数为____。
八年级科学上学期教学计划2篇
![八年级科学上学期教学计划2篇](https://img.taocdn.com/s3/m/c6296447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67.png)
八年级科学上学期教学计划八年级科学上学期教学计划精选2篇(一)以下是一个八年级科学上学期教学方案的例如:单元一: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第一课:物质的分类与性质- 第二课:物质的组成和分解- 第三课:化学反响和物理变化- 第四课:可燃物质和不可燃物质- 第五课:酸碱中和反响单元二:运动的描绘和测量- 第一课:位置和位移的概念- 第二课:速度和加速度- 第三课:力和牛顿运动定律- 第四课: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第五课:斜面上的力和运动- 第六课:机械能和动能守恒- 第七课: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单元三:生物的组成和功能- 第一课:细胞的构造和功能- 第二课:组织和器官- 第三课:植物和动物的构造和适应环境- 第四课:传染病和免疫系统- 第五课:遗传和基因的作用- 第六课:生态系统的组成和互相关系单元四:能量的转换和守恒- 第一课:能量的来和转换- 第二课:光的传播和反射- 第三课:光的折射和折射率- 第四课:电的产生和传导- 第五课:电路中的能量转换- 第六课:热的传导和传递单元五:地球与太阳系- 第一课: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第二课:地球的内部构造和板块运动- 第三课:大气层和气候变化- 第四课:太阳系的组成和演化- 第五课:天体运动和天体观测这是一个基于常见的八年级科学课程框架设计的教学方案。
详细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展调整和补充。
同时,在每个单元的结尾,可以安排小测验或实验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八年级科学上学期教学计划精选2篇(二)第一学期单元一:物理与科学方法- 理解科学方法的定义和根本原那么- 学习如何设计和进展实验- 学习如何搜集和分析数据单元二:力和运动- 理解力的概念和特性- 学习力的测量和计算- 研究物体的运动和轨迹- 学习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单元三:能量和功- 理解能量和功的定义- 学习不同形式的能量转换- 讨论能量的守恒定律- 研究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单元四:电和电路- 学习原子和电荷的根本概念- 研究电荷的行为规律- 学习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研究简单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第二学期单元五:声音和光线- 研究声音的传播和特性- 学习声音的测量和计算- 研究光的传播和特性- 学习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单元六:天文学- 研究地球和其他行星的运动规律- 学习日食和月食的原理- 讨论星等和星座的测量方法- 研究恒星和星系的形成和演化单元七:热和温度- 学习热和温度的定义和单位- 研究热传导、对流和辐射- 学习热量的测量和计算- 讨论物体的热平衡和热膨胀单元八:核能和辐射- 研究原子核的组成和稳定性- 学习核裂变和核聚变的原理- 讨论核能的利用和风险- 研究辐射的种类和防护方法以上是一个八年级物理教学方案的根本框架,详细的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可以根据学校和老师的教学要求进展调整。
八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标准范文(4篇)
![八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标准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ad6f2851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ab.png)
八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标准范文新的一年新的学期又开始了,为培养全面加特长的合格中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兼顾学生知识技能的习得和学生个别的发展,根据初二学生的特点,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一、学情分析:1、本年级分____个班,共____余人。
我任教____个平行班,各班纪律差异不大。
2、学生现在是使用的浙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美术教科书,通过一年半的学习了解,学生对美术学习有了新的认识。
具体表现在:A、对美术学习有强烈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B、学生的观察能力强,并且养成了良好的观察习惯;C、学生在进行创作时,能根据自己的审美选择适当的工具材料和表现方法,体现自己的个性;D、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
虽然有了进步,但是也还存在一些不足,表现在:A、学生不太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课前材料准备不充分;B、学生的创新能力比较缺乏;C、有很多学生禁锢在教师教学中讲过的物象选型,没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D、学生自评自己所画的画的能力比较差,不能正确评述自已的画。
二、教材分析: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在教学的亲身实践中体会到:美术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对美术实验教材的使用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原则,这就要求教师在把握《美术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对新教材的内容进行重组和再创造,充分挖掘本地区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尽可能体现教学内容的生动性,使学生从自己身边的环境中发现美、欣赏美,进而达到创造美的目的。
三、教学任务与目标:第一单元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本单元为欣赏评述领域,通过欣赏与评述、分析与研究、讨论与解释、体验与评价等系列活动,从不同层面深入了解优秀的艺术作品,去体会作品内在的深层意蕴,从而更好地认识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
学习活动注重体验与交流,以期使学生感同身受,并在此基础上产生理性认知。
第二单元装点我的居室本单元为造型表现领域,引导学生利用不同形式的美术作品去装点自己的居室,能够学以致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秋八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
2021秋八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
xxxx秋八年级上册科学教学
计划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接任初二两个班的科学教学任务,两个班共有学生44人。
这届初二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对科学学习的兴趣不浓厚,他们的科学素养不是十分理想,但也有极少部分学生虽然对科学有一定的兴趣,却对科学知识的掌握还较欠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实际特点,在保护学生原有的学习科学兴趣的同时,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本学期的教学的主要目标。
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教科书共四章:“水和水的溶液”、“天气与气候”、“生命活动的调节”、“电路探秘”。
八年级上教科书与七年级下教科书都属于学习物质的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
包含了地球运动、机械运动、光运动、声运动、水和大气的运动、神经和激素对生命运动的作用、电的运动等。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水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物质之一。
在小学阶段已学习过水在自然界分布于海洋、河流、湖泊和地下,知道一些物质能溶解于水,水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要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等。
过去学习水是割裂为:
地理学中学习水的分布和循环;生物学中学习水与生命的关系,如根吸水、蒸腾作用、光合作用、新陈代谢等;化学中学习溶解性、溶解度、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物理学中学习水的压强、浮力、阿基米德定律,使这一内容显得支离破碎,而十分重要的水的净化、水资源的保护等却很难放在哪一门学科中。
在《科学》教科书中,用“水”这个主题把过去分散的内容综合起来,很自然使这些内容联系在一起。
第2章“天气与气候”。
大气也是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的物质,没有大气就没有生命。
小学阶段已学习过空气的存在,人类对空气的利用,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
知道温度、风力、风向、降水量、云量等描述天气的可测量的量。
初步了解雨、雪成因,大气污染和大气保护等。
地球上的风、雨、雾、雪等与大气运动密切相关,天气和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对农业、交通、建筑等行业也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对大气运动和变化原理是必须要了解的科学常识。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内容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对人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生长素的发现、植物感应性的产生等。
小学阶段是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学习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和向水性,知道大脑是人的生命活动总指挥部。
小学阶段只提出现象,没有学习生理作用的机理。
学习这一章可以用来解释动物的行为和植物的感应性。
对于生物激素的作用,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仅做常识性介绍。
第4章“电路探秘”学习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小学阶段已学过简单电路,知道电源、导线、开关、电池、灯泡这样组成一个简单电路。
本章学习了电流、电阻、电压、欧姆定律,知道了电流、电阻、电压三者的关系。
发电、输电、用电
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重点、难点: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重点:水的重要性及水循环的过程和特点;水的浮力及阿基米德原理;物质的溶解性、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地球上水循环产生的原因、溶液的概念、溶解度概念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建立对水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的思想。
第2章“天气与气候”重点:大气的垂直分层;气温的观测;气压的观测;大气压存在的证明;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气压对天气的影响;风的观测;相对湿度的观测;凝结与降水的形成;怎样看天气预报;天气图上的常见的天气系统;天气图与天气形势;不同物质的比热;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季风的形成;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和西部干旱气候的特点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与洪水;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难点: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探究为什么气象观测中温度计要放在百叶箱里;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风的形成;目测风向、风速;相对湿度与水汽凝结和降水;天气图上的等压线和天气系统;简单的天气预报;比热的概念;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季风的形成;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和西部干旱气候的特点分析;人类活动与洪水。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重点:植物的感应性现象;生长素与植物向光性的关系;胰岛素与血糖浓度的调节;动物的内分泌腺与激素;神经系统的组成、反射与反射弧;动物行为分类、体温的控制。
难点:动物激素的反馈调节;神经系统的结构:反射活动中信号传导。
第4章“电路探秘”重点:电流的测量;电压的测量;电阻的相关因素;欧姆定律;电路连接。
难点:电压的概念:研究电阻的相关因素的方法;电路连接的计算: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方法。
学情分析:
少数同学能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认真,发言
却不是很积极,课后能不会反馈课堂中不能弄清的问题,学习自觉性教弱,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作业敷衍之事时有发生,对科学缺乏爱好。
科学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要正确引导,以期让学生对科学充满热情。
学生双基情况从其上课情况看,他们的基础不够扎实,很多简单操作做得不够充实,缺乏实践能力,以至于影响其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对知识的理解和领会的能力较弱;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有待加强。
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特别是认图能力和动手实验的能力较弱。
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教学措施:
(一)提高课堂效率的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
面向全体同学,同时促进个别同学优势的提高,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基本技能的发展和提高。
2.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做好资源共享,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3.抓好课堂40分钟的教学,做到严厉、活泼、紧张的学习氛围。
(二)提优补差的措施:
1.面向全体同学,以目标抓优生,以情感促差生,以竞争促中等学生。
2.与中差生做好沟通工作,认真开展他们的思想工作,改变他们厌学到好学轨道上来。
3.因人设题,因题选人,做到全体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肯定优生,鼓励中差生,达到促进师生关系和谐的发展。
(三)其他措施:
1.定期进行知识落实的检测,及时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补漏工作。
2.进行章节知识的回顾,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使之做到系统化,便于学生的把握和巩固提高。
3.加强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