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一、填空题

1.孔子论诗的作用:“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解释:这是对诗歌的社会作用最高度的赞颂。现代诗歌批评所津津乐道的认识、教育、审美三大作用,在孔子的这段话里实际上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2.”穷而后工”的理论大体上是指文人愈加穷困潦倒,就愈能创作出惊世之作。最早提出这个思想的人是北宋时期的欧阳修。

3.《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以意逆志:是以己之意迎受诗人之志,而加以钩考。*这也就是说,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常常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也就是把自己当作诗人,然后“将心比心”去领会,推测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从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以意逆志”的诗歌鉴赏方法。)

4.“赋诗言志”:春秋时代诸侯士大夫常在各种社交场合朗诵《诗经》,借以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感情,这就是“赋诗”。

5.《乐记》:“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以。”(解释:所以世道太平时的音乐中充满安适与欢乐,其政治必平和;乱世时候的音乐里充满了怨恨愤怒,其政治必是荒唐透顶的;国家灭亡及濒于灭亡时的音乐充满悲哀和愁思,百姓困苦无望。音乐的道理是与政治相通的。)

6.汉代的淮南王刘安和司马迁赞扬了屈原。(ps:淮南王刘安、司马迁、王逸对屈原其人其作品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贾谊、扬雄、班彪则对屈原沉江明志持保留态度;班固则基于维持君王权威的立场,对屈原的怨刺和自沉提出了尖锐批评。)

7.明朝的谢榛《四溟诗话》:“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注解:诗由情胚孕育,借景媒以表现,情胚与景胚交融契合才产生诗的意境,可以说“融情入景”是诗词创作中最为常见的表现手法。)

8.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一方面是反映时事,另一方面是为现实而作。元九是元稹。)

9.南朝齐代永明年间沈约提出“声律论”(*南朝永明年间,周颐著《四声切韵》提出平上去入四声。沈约、谢朓、王融、范云等人一起将四声的区辨同传统的诗赋音韵知识相结合,规定了一套五言诗创作时应避免的声律上的毛病,就是后人所记之“八病”,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钮、正钮等八种声病,“八病”具体为何,说法不一。“四声八病”说为后来产生近体诗奠定了基础。)

10.唐初陈子昂提出“汉魏风骨,晋宋莫传。”(——《与东方左史见修竹篇序》,陈子昂倡言复古,乃标举汉魏,实是改革诗风的又一响亮口号。)

11.南朝梁代刘勰《文心雕龙》:“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哀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气多也。”(翻译:试看这一时期的作品,常常慷慨激昂,的确,由于长期的社会动荡,风气衰落,因而作者情志比较深刻,笔意比较深长,作品也就常常激昂慷慨而气势旺盛了。)

12.唐王昌龄《诗格》中的“意境”之说。(唐人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诗有三境”说: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

13.白居易前期把自己的诗歌分为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白居易《与元九书》:“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注解:诗这个东西,感情是它的根本,语言是它的苗叶,声音是它的花朵,思想是它的果实。这里用树来比喻诗中各要素的地位和作用。华:同“花”。)

14.西汉扬雄认为辞赋不过是“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也”,转而研究哲学。(《法言》为扬雄模仿《论语》而作。“诗人之赋丽以则,词人之赋丽以淫”——扬雄《法言吾子》注解:一般说来,“诗人之赋丽以则”是指这一类的赋尚不失讽喻精神,虽“丽”而有“法度”;“词人之赋丽以淫”则指这一类的赋,辞章上太过分注意修饰而失去了讽谏的意义。这里的诗人之赋,指屈原的骚赋;辞人之赋,指宋玉等人的汉大赋。)

15.明朝叶燮在《原诗》中提出“理、事、情”。(关于诗的法度能事,叶燮提出:“能以在我之才、胆、识、力反映在物之理、事、情,则自然之法立,诗之能事毕矣。”

16.“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是郑板桥的一副题联。(用拟人手法形象的描绘了春天,春风拂柳,细雨润物的景象。)

二、单选题

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出自孔子之口。

2.最早用“风骨”评论文学的是刘勰。(“风清骨竣”)

3.明清之际小说评点的集大成者是金圣叹。

4.庄子的哲学言论可以看作是一种审美态度的是:心斋坐忘。

5.继承孔子的思想提出“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的是《毛诗序》。(*《毛诗序》是汉代人为《诗经》所作的序,著名的诗歌理论,分为大序和小序。大序为《关雎》题解之后作者所作的全部《诗经》的总的序言;小序是诗经三百零五中每一篇的序言。一般而言,《毛诗序》指大序。)

6.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论述的是文学鉴赏。

7.明代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是“前七子”和“后七子”。(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

8.金代元好问的诗歌理论主要集中在《论诗绝句三十首》。

9.“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出自晚唐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

10.“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

三、多选题

1.以下是道家哲学思想的是:A.自然朴素B.审美态度D.得意忘言

2.《毛诗序》提出了:B.情志结合说C六艺说E.美刺教化说

3.“江西诗派”的主要人物有:黄庭坚、陈师道、吕本中

4.苏轼的文学理论:A.言必中当世之过B.观察事物要了然于心、了然于口D.诗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

5.李渔认为“填词之设,专为登场”所以他要求戏曲应该:A.浅显B.重机趣D.戒浮泛

四、加标点

文之难,而诗之难尤难。古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醯,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彼江岭之人,习而不辨也,宜哉!——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

(译文:论文很难,论诗更难。古往今来的说法是很多的!而在下以为,先要能辨别诗的味道然后才可以论诗。长江、五岭以南,大多偏嗜酸咸口味的人。至于醋,不是不酸,可仅仅是酸而已;至于盐,不是不咸,仅仅是咸而已。中原的人用以调味佐餐就不用了,因为知道它们除了酸味咸味之外,缺乏醇美之味。那些岭南的人,习惯了那种口味而不辨别美与不美,这是当然的了。)

五、简答题

指出下面原始文献的出处,并简单阐述(不少于100字)

1.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乎止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该段出自曹丕的《典论论文》

*从两个角度论证文章的价值和意义:A.安邦治国、社会政治功能来论证“经国之大业”B.永恒性,比较文章与个人生命的存在价值来论证“不朽之盛事”答:这段文字出自曹丕的《典论.论文》。

(1)文章是关系到治理国家的伟大功业,是可以流传后世而不朽的盛大事业。人的年龄寿夭有时间的限制,荣誉欢乐也只能终于一身,二者都终止于一定的期限,不能像文章那样永久流传,没有穷期。

(2)《典论.论文》论到文章与政治的关系,认为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把文章提到与建功立业并重的地位。他认为文章有两大功能:一是“经国之大业”,有利于国家;二是“不朽之盛事”,有益于自身。这已开始把写文章与对生命个体的自身价值的思考联系起来了。

(3)曹丕把诗赋也列入“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一对文学自身价值思考的历史视野之中,这充分表现了他的远见卓识,也是当时文学趋向自觉的深刻表现。

2.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需放荡。

该段出自萧纲的《诫当阳公大心书》

做人先要谨慎持重,写文章却必须不受约束、放恣任性答:这段话出自萧纲的《诫当阳公大心书》

(1)做人的道理和做文章不同。做人必须谨慎自重,做文章则必须不拘一格,放浪豁达”

(2)所谓“立身先须谨重”,其意思就是说立身处世必须严格遵守道德规范,不可随意乱性逾越界限。中华民族是一个相当讲究立身谨重的民族,五千来,无论世事如何变化,始终没有改变讲道义、守规矩、有素养的美德。知深浅、明尊卑、懂高低、识轻重、方圆做人、圆通做事、宁静致远、自我反思......都在谨重的范畴之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