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和热2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冷和热》第2课《热胀冷缩》说课稿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冷和热》第2课《热胀冷缩》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3bea5b2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95.png)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冷和热》第2课《热胀冷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热胀冷缩》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冷和热》的第二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实验材料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热胀冷缩的原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身边的物体和现象有了一定的探究兴趣。
但他们在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知道热胀冷缩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及其原理。
难点: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对热胀冷缩现象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实验法、观察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材料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热胀冷缩现象(如热水膨胀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探究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总结热胀冷缩的原理。
3.分析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讨论热胀冷缩现象的原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热胀冷缩原理。
4.知识拓展:引导学生思考热胀冷缩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轮胎的胀气、热水袋的使用等。
5.总结:对本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热胀冷缩现象及其原理。
6.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热胀冷缩现象的实验,下节课分享。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现象:物体受热膨胀,受冷缩小•原理:分子间距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应用:生活中的实例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观察记录、讨论发言等,评价学生对热胀冷缩现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新苏教版(2021年春)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全册知识点
![新苏教版(2021年春)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全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55d9d16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22.png)
新苏教版(2021年春)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全册知识点新苏教版(2021)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目录1 冷热与温度 2 2.热胀冷缩12 3.水受热以后19 4.水遇冷以后29 5.地球38 6.月球(第一课时)46 6.月球(第二课时)52 7.太阳60 8.太阳钟67 9.庞大的家族77 10. 养昆虫(第一课时)86 10.养昆虫(第二课时)91 10.养昆虫(第三课时)97 11.探究昆虫的奥秘104 12 用种子繁殖110 13.用根、茎、叶繁殖116 14.动物的繁殖122 15.生物与非生物128 16.动物的庇护所133 17.环境变化以后139 专题学习像科学家那样146 2021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154 1 冷热与温度【课标落实】 1.本课通过观察现象、认识与学会使用仪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完成探究、记录与分析数据、总结规律、拓展应用等一系列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测量、描述物体的特征和材料的忄生能;意识到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快捷科学探究在教师引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提出假设;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 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科学态度: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 能调整自己的观点;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能分工协作, 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科级科学作业习题
![四科级科学作业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da7b803f78a6529647d5360.png)
6、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
7、温度计是利用物体的()原理做成的。最早的温度计是意大利科学家()根据气体的()现象于1603年造出了()温度计。
8、在1654年伽利略的学生裴迪南设计了()温度计;1714年德国物理学家华兰海特发明了华氏温标,用“F”表示,在一个标注大气压下,纯水的冰点为(),沸点为();1742年瑞典天文学家摄尔修斯提出摄氏温标,用()表示,在一个标注大气压下,纯水的冰点为(),沸点为()。
6、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对人们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7、水在一般情况下,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收缩。()
8、体积变大叫体积膨胀,体积变小叫体积收缩。()
三、快乐选择。
1、壶中的水还没有烧开,水往外溢的原因是()。
A、水受热体积变大B、壶中的水增多了C、热水把水挤了出来
2、把同一只装有柴油的玻璃管分别放入热水和凉水中,()是在热水中的情况。A、玻璃管中的液面下降B、玻璃管中的液面上升
7、太阳的热是以辐射的方式传到地球上来的。( )
8、报纸、棉布是热的良导体,因为它们能很快将热量吸收并储存起来,所以冬天穿棉衣(布做的)就感到非常暖和。( )
三、快乐选择。
1、冬天,人们在野外烤火时,火堆的热主要是通过()方式传递给人们。
A、传导B、对流C、辐射D、三种方式全有
2、煤场里到处是煤碳,夏天的晴天里走煤场时会感到(),这是因为煤场里()A、煤是黑色的,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也多
7、用水壶烧水,下部的水受热后会(),上部比较冷的水会(),通过热水和冷水的()流动,使全部的水逐渐变热,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作()。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重点提纲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重点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c48a05846529647d27285295.png)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重点提纲1.生物生存的关系(光、温度、水分、空气)P1-92.食物链:本质是能量传递方向的问题。
P123.发芽对比实验(研究什么问题、研究结果)。
P3(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吗)、P7(绿豆牙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4.食物网中找到食物链(最初的生产者,三个或三个以上构成食物链)。
P135.颜色深浅与光的吸收。
P366.树为什么涂白(升温变慢,不容易裂开,裂缝少寄生虫就少)。
P377.太阳能热水器,运用的原理,得到热量的关系。
(用学过的光与热的知识去分析)。
P39-42(我们的设计)8.凹透镜会聚光线图。
P348.地球内部力量,火山、地震、漂移。
根据图出题回答,答到点子上。
P48-499.外部力量,冷和热的作用、冰的结冻、流水的作用、动植物作用……统称风化作用。
(山上的岩石布满了裂缝,山脚下堆满了碎石泥沙)P50-5110.月球表面粉尘很厚。
月球上昼夜温差变化大,表面的岩石长期风化的结果。
P5111.土壤的沉积分哪几层。
P5212.土壤和生命,微生物起了很大的作用。
生物依靠土壤;土壤对生物的作用。
P5413.土壤侵蚀实验(土地坡度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小),从这里现象懂得道理。
P55-64(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减少土地的侵蚀)14.土壤研究计划。
P57-58(P58土地上有无植物覆盖对侵蚀的影响)15.黄河水为什么特别黄?因为黄河的周边以及上游都是裸露的黄土,土质疏松,又缺少植被,经雨水冲涮,大量黄泥沙被带进河流,所以黄河的水特别黄。
P6116.实验拉力大小、缠绕的圈数(要恢复原来的形态),叫弹力。
P70-7417.实验的计划表,设计记录表(谁与谁的关系)、我的发现。
P70-83(P71研究接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P73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P80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光滑程度的关系)(P81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P83车轮滚动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比较)。
四年级科学问题解答
![四年级科学问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2dee3c30af45b307e8719792.png)
5、想一想,怎样标出温度计上的刻度?答:要有统一的标准,使用起来才方便。
华氏温标用 F表示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冰点是32 F,水的沸点是212 F。
摄氏温标用C表示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冰点是0 C,水的沸点是100 C。
6、用冰块冷却食物,食物应放在冰块上还是冰块下?为什么?答:应把食物放在冰块的下方。
因为冰块周围的空气受冷会很快下沉,不断下沉的冷空气包围住要冷却的物体,从而达到尽快冷却的目的。
4、吸热与散热1、实验一:在获得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油的升温速度比水快;在同时停止加热的情况下,油的降温速度比水快。
2、实验二:在获得相同热量的情况下,金属片的升温速度比纸板快;在同时停止加热的情况下,金属片的降温速度比纸板快。
3、这两个实验说明了什么?答: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固体的吸热、散热性能通常优于液体。
4、同一种物质,如果表面颜色不同,他们的吸热和散热的性能一样吗?答:深色物体升温快,降温快;浅色物体升温慢,降温也慢。
5、为什么冰箱后的散热板都被漆成黑色?答:冰箱后的散热板都被漆成黑色是因为深色物体的散热性能好。
6、为什么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而宽大的衣服?答:热带地区的人们常穿的白色长袍吸热性能差,而且宽大的长袍中可行成气体对流,因此会使人感觉凉爽。
7、为什么海水和海边沙滩的温度不一样?答:海水和沙的吸热性能不同,在相同的阳光下,沙升温快,海水升温慢,所以水中凉快,而沙滩温度高。
8、冬天人们穿的衣服以什么颜色为主?为什么?答:冬天人们穿的衣服以深色为主,因为深色的衣服吸收热量的性能比浅色的吸收热量的性能强。
四年级科学问题解答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空气的性质1、你有什么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答:把瓶子倒立放入水中,然后翻转会看到有气泡冒出;把海绵放到水里挤压会看到有气泡冒出;把饼干、砖头放到水里也会看到有气泡冒出。
这些都能证明空气的存在2、把一团纸巾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湿吗?为什么会这样?答:不会,因为空杯子并不是真正空的,杯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
2023年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3篇
![2023年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91ab51a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3d.png)
2023年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3篇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篇1一、教材分析四年级上册教材从知识覆盖面年,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科学三大领域,各领域的知识或以综合主题单元的形式,或以独立单元的形式呈现,前者如《冷和热》单元,后者如《奇妙的声音王国》单元。
从探究技能的覆盖面看,既覆盖了单项的初级过程技能,又出现了综合过程技能中的“假设与搜集证据”。
老师们可以对照教材所设计的活动,考查诸活动中提供的探究技能训练内容,进行相应指导。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覆盖面也很宽泛,覆盖了“对待科学”,“对待自然”,“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涉及的核心概念有4个——空气的性质、空气流动的规律、空气对运动物体的影响和对生命的影响。
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的动手机会比较多,他们对好多都会感到惊奇、感到有趣,教师要抓住好学生的兴奋点进行教学。
第二单元《冷和热》。
这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单元,包括的核心概念有热传递的方式、物体吸热散热性能、物质三态的变化及其变化条件、热胀冷缩、雾雨露霜的成因及蒸发、凝结等。
这个单元探究的问题比较多,且探究的要求比较高,教师要让孩子先学会订计划,学会与他人合作,讲究操作的严密性。
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包含的核心概念有声音________于物体的振动,声音能穿过许多物质,耳朵听声的机理,声音的音色、音强和音调,乐音和噪音等。
这一单元与原先的自然课本里有好多相似,但也进行了相应的修改,注重了活动性和趣味性。
第四单元《食物与消化》包括的核心概念有: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作用。
食物金字塔——营养搭配、消化器官的认识及食品安全的知识。
教学时要从价值观上入手,让学生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要让孩子们意识到吃得合理、吃得安全、吃得健康。
第五单元《假设与搜集证据》,是专门的探究技能练习单元。
本册教材前面的诸单元大量渗透了“假设与搜集证据”的活动,本单元是对这一过程技能的升华和提炼。
2021年国家公务员申论(副省级)真题解析及参考答案
![2021年国家公务员申论(副省级)真题解析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c20805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38.png)
2021年国家公务员申论(副省级)真题解析及参考答案01问题一:“给定材料1”中说:“这些努力和奋斗所换来的,有形的会老去,无形的却从此改变小谷村。
”请你根据“给定材料1”,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15分)要求:分析全面,条理清晰。
不超过300字。
【半月谈解题思路】综合分析。
在句子解释的时候,要把句子中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要具体去解释“有形”指的是什么,“无形”具体指的是什么?在分析句子的时候,层次结构要清晰,如总分结构,或是分总结构。
解释句子时要依托材料,把句子解释清楚即可。
【半月谈参考答案】有形的是指基础设施建设,如房屋、道路、通信等;无形的是指人的精神建设,如思想观念、教育理念、法律意识、良好风气等。
乡村发展要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更要注重精神建设。
因为,有形的会老去:基础设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衰败;但无形的能带来积极地改变:1、改变干部,让他们更积极、更主动、敢干事;2、改变教育观念,重视教育;3、改变意识,树立遵循法律的观念;4、改变乡村发展的理念,培育勤劳致富的风气。
因此,做人的工作才是改变乡村发展的根本工作。
02问题二:“给定材料2”中,S市进行了“局区合一”改革,请你概括这项改革的背景、措施和成效。
(10分)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
不超过250字。
【半月谈解题思路】本题属于归纳概况。
题目的要求非常的清晰,要求从背景、措施、成效三个方面。
既然题目提到是改革,所以背景主要指的就是,改革前存在的问题,或是政策出台的目的。
【半月谈参考答案】背景:功能区职能弱、设备不齐全,企业效率低,无法发挥功能区对主导产业的支撑、保障作用。
措施:市级职能部门和产业功能区管理机构整合到一起。
设主体局办公合署功能区,实现职能全覆盖;设职能局派驻功能区;设事项局服务延伸功能区;创新机制,减少管理层级,精准定岗定责。
效果:办事效率提高,问题有效解决;资源整合,能更好聚焦企业服务和经济发展。
03问题三:请你根据“给定资料3”,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dffe18a300a6c30c229fb9.png)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目标1、探究过程和方法:·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到空气是有体积的,占据一定空间,而且不能随意缩小·会利用小工具制作验证假设的工具·小组动手完成空气水“火箭”的制作2、知识与技能:·知道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是不能随意缩小的·知道空气的质量比水轻,能浮上来·知道空气是有压力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利用空气也占据空间的例子,体验身边事物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空气不仅占据一定空间,而且有质量,不能随意压缩做占据的空间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准备水槽、玻璃杯、塑料瓶、气球三个、塑料绳、细竹箝、针筒、橘子皮、橡皮、橡胶塞、自行车气门心、气筒、塑料袋、塑料管、白、餐巾纸、天平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空气占据空间吗性质:要占据一定空间有质量不能随意压缩所占据的空间,有压力2、空气是会流动的吗教学目标1、探究过程和方法:·通过实验学会由看风向来了解冷热空气的对流·会分析风的形成和流动,热空气上升2、知识与技能:·知道空气是会流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知道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了解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升空原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兴趣研究空气的其他性质·乐于亲近自然,有研究自然的欲望教学重难点重点:空气的冷热空气对流形成了风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气球、蜡烛、纸蛇、水槽、蚊香,有关孔明灯及热气球的资料教学过程空气是流动的吗空气是会流动的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热气球孔明灯3、空气影响物体的运动教学目标1、探究过程和方法:·会对小车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会对比不同情况下小车运动的不同,总结出空气对它们的影响2、知识与技能:·知道有的飞行器要借助空气运动,例如飞机、帆船等·空气也可以对运动的物体形成阻力·了解喷气式飞机的工作原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生活中体验科学的无处不在·激发学生对飞行器升空原理的探索兴趣,产生对人类发明的热爱教学重难点重点:空气影响物体的运动(阻力、借助空气运动)难点:空气对运动物体的阻力作用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长型气球2个、胶带、剪刀、小车模型、卡纸、塑料绳、塑料纸、白纸,相关图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空气影响物体的运动空气:借助空气运动:飞机、降落伞……减小空气阻力:新干线、飞机机身设计……4、空气也是生命之源教学目标1、探究过程和方法:·会研究车辆尾气对植物的影响·学会小组调查、访问的方法,及总结调查数据的分析2、知识与技能:·知道空气和水一样,也是生命之源,要防治空气污染·了解保护洁净的空气,就是保护我们自己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身边的环境变化和动植物变化意识到空气对人类、全世界的重要性·空气和生命是密不可分的·意识到我们有责任呼吁大家一起来防治空气污染教学重难点重点:空气也是生命之源,我们有责任保护它课时安排二课时(课堂一课时,课后调查汇报一课时)教学准备盆栽植物两盆,塑料袋,空气污染的图片,让学生准备有关空气污染的资料第二单元冷和热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搜集数据发现热水变凉的规律。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通用10篇)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a9990169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95.png)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通用10篇)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篇1一、课标对本册教材的要求:帮助学生进一步确信空气的真实存在,获取对空气的性质、组成及风的成因直观、生动的认识,同时更强烈地意识到空气对生命的意义。
带领孩子们对生活中的常见冷热现象如加热、冷却、散热、热传递等进行探究,让他们在一个个亲身经历探究活动,亲身感悟热现象中蕴含的科学道理。
引领孩子们对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三要素(音量、音调、音色)、乐音与噪音展开研究。
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饮食状况和社会的食品问题,学习用科学的方法去衡量自己的营养行为,使学生意识到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同时懂得消化器官的保健常识。
是常用的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初步整理和加工的方式方法。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观察、实验、比较、推理、分析等方法探究事物的能力、排序和分类。
二、教材分析:四年级的教材从内容看包括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科学三个方面的内容,有的是综合单元也有专门的单元,大多数还是一个整合的单元,如《冷与热》单元就是一个整合性强的单元。
从探究过程技能看其中第一次出现了假设和搜集证据的单元。
本册教材将继续以活动为载体,以科学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组织教学,共分5个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冷和热》、《奇妙的声音王国》、《吃的学问》、《排序和分类》。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到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一些特征,知道空气与物体和生命的关系,形成关注自然、关注生活的习惯。
第二单元《冷和热》是根据《课标》中能量的表现形式――热现象和物体与物质――物质的变化来设计的,主要是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冷热进行探究,让他们在一个个亲历活动中感受身边的科学,品尝成功的喜悦,发现科学的真谛。
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是围绕“分类”这一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而展开的,并与本册教材的其他单元前后呼应,贯穿始终,在本单元中,针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声音的强弱、高低,启发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设,并且利用查找资料、实验等方法对假设进行验证,在实践中逐步学会运用“假设与搜集证据”去解决问题。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https://img.taocdn.com/s3/m/62ca5bcf28ea81c758f5786c.png)
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第三,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任何事物都是统一的联系之网上一个网结,并通过它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3)联系具有多样性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
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即规律性。
恩格斯关于联系的客观普遍性的观点,有一段精辟的论述:恩格斯说过:“当我们深思熟悉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这就是说,世界上没有绝对孤立的东西,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都是整个世界这个普遍联系之网的网上纽结,这就是联系的客观普遍性。
3.坚持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意义(1)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2)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日趋紧密,这就要求我们把握世界发展进程中诸方面的相互联系,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自己。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科学地阐明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把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作自己学说的一个总的特征,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
为什么唯物辩证法又是关于永恒发展的科学呢?这是因为,事物既不是绝对孤立的,也不是绝对静止的。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变化和发展。
运动就是一般的变化,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新陈代谢。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科学地揭示了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本质和规律、形式和内容、方向和道路,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唯物辩证法又是“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说”,是关于永恒发展的科学。
幼儿园班级月工作计划表范文2022
![幼儿园班级月工作计划表范文2022](https://img.taocdn.com/s3/m/6c3e88c5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5f.png)
【导语】制定⼯作计划的过程是个思考的过程,制定好⼯作计划以后,在⼼中基本上对某个项⽬已经有谱了,“胸有成⽵”了。
制定的过程中,已经将⼯作思路理清了,下⾯做起来就⾃然“⽔到渠成”了。
下⾯是⽆忧考为您整理的《幼⼉园班级⽉⼯作计划表范⽂2022》,仅供⼤家查阅。
1.幼⼉园班级⽉⼯作计划表范⽂2022 (⼀)⽬标计划 1、不怕⽣,愿意与教师、同伴接触。
2、学会⾃⼰进餐,餐后会漱⼝、擦嘴,并放好餐具和椅⼦。
3、在游戏活动中,学习、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
4、愿意接触周围的⼈。
学习问早、问好、说再见等礼貌⽤语。
5、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学习简单的⼉歌。
6、⽤普通话说出班上的⽤具、玩具、和同伴的姓名。
7、喜欢和⽼师⼀起看图书。
(⼆)保教⼯作 1、⿎励幼⼉结合⾃⼰国庆期间的见闻,⼤胆讲述。
2、两位教师共同配合,使幼⼉尽快形成遵守规则及使⽤礼貌⽤语。
(三)家长⼯作 1、请家长帮忙收集有关秋天花卉及图⽚,利⽤周末及长假时间带孩⼦到户外感受⼤⾃然的变化。
2、完善“接送卡”的使⽤制度。
2.幼⼉园班级⽉⼯作计划表范⽂2022 ⼀、本⽉⼯作计划重点 1、加强对班内幼⼉的观察,做好卫⽣消毒⼯作,预防传染病发⽣。
2、加强幼⼉体格锻炼,增强幼⼉体质。
3、认真填写并发放幼⼉反馈表。
4、认真创设好主题墙饰。
5、中午值班⽼师坐在幼⼉旁边,不能离太远。
6、严谨接送卡制度。
⼆、常规 培养幼⼉懂礼貌、讲卫⽣,养成良好的卫⽣习惯。
三、家园共教 1、向家长宣传运动对孩⼦⾝⼼发展的意义。
重视孩⼦的体育锻炼,能利⽤假⽇带孩⼦远⾜、爬⼭、晨练等,⿎励孩⼦做⼀些⼒所能及的事。
2、天⽓越来越冷了,家长要提醒幼⼉每天按时起床,按时到幼⼉园,积极参加晨间锻炼。
3、带孩⼦⼀起收集有关⼈体、动物运动的资料。
4、带孩⼦到⼴场或⼤街上观看节⽇景象。
5、引导幼⼉查找图书、观看“动物世界”、观看动物图书等,积累有关动物多种运动⽅法的经验。
小学生大课间活动方案9篇
![小学生大课间活动方案9篇](https://img.taocdn.com/s3/m/5324a963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35.png)
小学生大课间活动方案9篇小学生大课间活动方案1 第一单元冷和热1.冷热与温度探究一杯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1.实验报告记录。
问题: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是先快后慢地下降,还是匀速下降,或是其他?假设: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是先快后慢地下降。
实验设计:①安装好测温装置。
②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水温,连续记录6次。
③把测得的数据记录下来,在方格纸上描点并连成曲线。
实验记录:时间/分024681012温度/°C983223191716152.绘制水温变化曲线图。
实验结论: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是先快后慢地下降。
2.热胀冷缩研究液体、气体、固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
问题一:水在受热和遇冷时,体积会有什么变化?实验现象:放入热水中放入冷水中玻璃管内液面上升玻璃管内液面下降实验结论:液体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
问题二:空气在受热和遇冷时,体积会有什么变化?实验现象:放入热水中放入冷水中气球鼓起来了气球变瘪了实验结论:气体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
问题三:铜球在受热和冷却后,体积会有什么变化?实验现象:加热铜球冷却铜球铜球不能通过铁圈铜球又能通过铁圈了实验结论:固体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
3.水受热以后画出冰融化的温度变化曲线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冰融化前,温度是否持续上升?冰融化前,温度持续上升。
2.冰融化时的温度是多少°C?冰融化时的温度是0°C。
3.冰融化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冰融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画出水沸腾前后的温度变化曲线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水沸腾前,温度是否持续上升?水沸腾前,温度持续上升。
2.水沸腾时的温度是多少°C?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C。
3.水沸腾以后,停止加热前,温度是否继续上升?水沸腾以后,停止加热前,温度不再继续上升。
4.停止加热后,烧杯中水面的位置会有什么变化?停止加热后,烧杯中水面的位置下降了。
2021年春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单元知识点
![2021年春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948cfa58e9951e79a89270b.png)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21-2-16清风染绿叶目录2021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3)第一单元冷和热 (11)1冷热与温度 (11)2热胀冷缩 (19)3水受热以后 (29)4水遇冷以后 (36)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 (43)5地球 (43)6月球 (55)7太阳 (65)8太阳钟 (73)第三单元昆虫 (83)9庞大的“家族” (83)10养昆虫 (90)11探究昆虫的奥秘 (98)第四单元繁殖 (103)12用种子繁殖 (103)13用根、茎、叶繁殖 (114)14动物的繁殖 (120)第五单元生物与环境 (129)15生物与非生物 (129)16动物的庇护所 (136)17环境变化以后 (145)2021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155)2021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班级教师日期 .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人,经过几年的学习,四年级大多数学生都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掌握了初步的探索方法,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中的大多数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勤于观察,喜欢思考,乐于动手,善于操作,这些对同学们进一步进行科学的学习和探索是有复利的。
另外,部分学生们懂得小组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不过,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没有开展,因此学生的实验动手和操作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和发展,活动常常耗时低效,影响了学生整体科学素养的形成,本学期的教学中要注意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教材分析本教材为2021年新编写的新苏教版教材,全册共五个单元,17课内容。
每个单元分别围绕一个主题编写内容。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冷和热》,分别由《冷热与温度》《热胀冷缩》《水受热以后》《水遇冷以后》四课组成。
引导学生知道温度的概念及计量单位,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探究热水变凉的规律,探究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了解水受热、遇冷以后产生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进而理解水的三态变化。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 第一单元 冷和热 2 热胀冷缩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 第一单元 冷和热 2 热胀冷缩](https://img.taocdn.com/s3/m/930f67e5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5f.png)
玻璃管越细,液柱高 度变化越明显。
使实验现象明显
研究液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 实验现象:
玻璃管 内液面 上升
玻璃管 内液面 下降
实验结论: 液体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
研究气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 问题: 空气在受热和遇冷时,体积会有什么变化?
研究气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
实验设计: 1.把气球嘴套住烧瓶瓶口。 2.将烧瓶放入热水中,观察气球的变化。 3.再将烧瓶放入冷水中,观察气球的变化。
你能解释生活中的这些现象吗?
夏天架电线时,电线不能拉得太紧
如果夏天架电线时拉得 太紧,到了冬天电线遇冷收缩, 就会绷断。
你能解释生活中的这些现象吗? 瘪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能够复原
把瘪的乒乓球 放到热水里,乒乓 球内气体受热膨胀, 可使瘪的乒乓球重 新鼓起来。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3.使用火焰的外焰加热物体。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4.加热完成后,用灯帽自灯芯右上方斜向 盖灭火焰,然后取下灯帽再盖一次。
得出结论
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增大;遇冷时, 体积会缩小。这种现象叫作热胀冷缩。
你能解释生活中的这些现象吗?
轮胎在夏天容易爆胎
夏天温度高,轮胎内的气 体受热膨胀,容易爆胎。
1单元 冷和热
2.热胀冷缩
这两支温度计里的液柱上升或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研究液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 问题: 水在受热和遇冷时,体积会有什么变化?
研究液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
实验设计: 1.准备一个中间插有空心管的胶塞和 配套的瓶子。 2.往瓶里加满染了颜色的水,用胶塞 塞紧瓶口,记下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 3.把瓶子放入热水中,观察空心管里 水面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4.把瓶子放入冷水中,观察空心管里 水面的位置又有什么变化。
四年级上册1、2单元习题
![四年级上册1、2单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2040404650e52ea5518985a.png)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一、填空题:1.空气是气体,具有()、()、()、()等性质。
2.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
3.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
4.比较空气和水的异同:空气和水都()、()、()、都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要(占据空间);但是()容易被压缩,水难以被压缩,空气比水轻等。
5.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热空气会(),冷空气会()。
6.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的原理制成的。
7.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
8.污染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空气污染严重时,会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长)。
9.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等。
10.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
11.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和少量的()、()等。
12.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13.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占据空气体积78%的()。
1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15.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了。
16.森林有()、()、()、()等美誉二、判断题(正确的说法画“√”,错误的说法话“×”)()1.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质量。
()2.我们周围空着的空间并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满着空气。
()3.空是一种单纯的气体。
()4.燃烧用去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7.在大自然中,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着的。
三、问答题:1.用冰块冷却食物,食物应放在冰块上还是冰块下?为什么?答:2. 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什么地方?答:第二单元《冷和热》一、填空题: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
2.()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3.一般情况下,人体的温度是(37℃),水烧开时的温度是(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课活动记录表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课活动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08caa7b50029bd64783e2c2a.png)
分组
烧杯、冰块、玻璃片
二单元冷和热
1课冷热和温度
正确使用温度计
分组
烧杯、冰热水、温度计
热水变凉水的规律
分组
温度计、热水、钟表、记录表
2课热的传递
热在固体中的传递
分组
蜡烛、酒精灯、金属勺、木夹、火柴
学习使用酒精灯
分组
酒精灯、火柴
热在液体中的传递
分组
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烧杯、水、木屑、火柴
选做
大桶、塑料袋、火柴、细铁丝、棉花、酒精灯
3课空气中有什么
3课空气中有什么
探究空气的成份
演示
蜡烛、水槽、色水、火柴、干木条、玻璃钟罩
制取二氧化碳
演示
烧杯、单空器、乳胶管、稀盐酸、碳酸钙
活动名称
形式
所需仪器、材料及数量
实到人数
时间
活动情况记载
科代表签字
备注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演示
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烧杯、蜡烛2只、火柴、细铁丝
5课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活动名称
形式
所需仪器、材料及数量
实到人数
时间
活动情况记载
科代表签字
备注
造雨
演示
烧杯、水、石棉网、三角架、酒精灯、火柴、盘子、木夹
造霜
演示
深色陶杯、冰、盐、温度计、湿毛巾、试管
造雾
演示
烧杯、冰块、温水
水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演示
水、大小相同的盘子2、湿布
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
1课声音的产生
食物中的油脂
演示
花生、核桃仁、瘦肉、土豆、米饭
2课食物的消化
模拟食物的消化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215fef5b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0b.png)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掌握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材中的核心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
-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
- 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教学内容:空气的成分、空气的性质、空气的压力、风的形成等。
- 教学进度:2周-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观察空气的性质,理解空气的成分和作用。
第二单元:《冷和热》- 教学内容:温度的概念、热胀冷缩现象、水的三态变化等。
- 教学进度:2周-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观察热胀冷缩现象,理解温度对物质状态的影响。
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 教学内容: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强弱和高低等。
- 教学进度:1.5周-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观察声音的传播方式,理解声音的性质。
第四单元:《水和盐的故事》- 教学内容:水的溶解性、盐的溶解与结晶、溶液的浓度等。
- 教学进度:2周-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观察盐的溶解与结晶过程,理解溶液的浓度概念。
第五单元:《磁和电》- 教学内容:磁铁的性质、磁极的相互作用、简单的电路等。
- 教学进度:2.5周-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观察磁铁和电的现象,理解磁和电的基本原理。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实验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感受科学的魅力,培养实验能力。
3.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学习成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科学现象和实验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冷和热(二)含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冷和热(二)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764e87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fe.png)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冷和热(二)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小乐将锥形瓶口套上气球,先放入热水中,再取出放入常温水中。
实验现象如下图所示,本来鼓起来的气球瘪了下去,这是因为()。
A.水太凉了B.气球遇冷膨胀了C.气球里的空气遇冷会收缩2.关于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A.酒精灯使用完后要及时把火焰吹灭B.使用酒精灯时要把酒精加满,这样产生的热量大C.酒精灯外焰的温度最高,所以要用外焰加热3.如图,把烧瓶放入热水中,空心管里水面位置发生的变化是()。
A.水位往下降B.水位往上升C.没有什么变化4.水沸腾之后,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
A.持续上升B.保持不变C.逐渐降低5.夏天,究究在给自行车打气时,妈妈告诉他不能打得太足,否则会爆胎。
这是因为,气体受热后体积()。
A.没有变化B.膨胀C.收缩6.温度计是利用()的原理制成的。
A.液体热胀冷缩B.气体热胀冷缩C.固体热胀冷缩7.生活中遇到的下列三个现象中,哪一个用到了热胀冷缩的原理?()。
A.摇晃汽水,气体冒出B.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棍冒“白烟”C.压瘪的乒乓球浸入热水中能重新鼓起来8.水在温度不断升高时可能会发生()。
A.融化B.凝结C.沸腾9.下列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A.B.C.10.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保持在()℃。
A.﹣100B.100C.011.下列现象中,属于凝结的是()。
A.湿毛巾放在空中变干B.河面结冰C.盛冰的瓶子外壁有很多水珠12.以下不属于热胀冷缩的现象的是()。
A.变憋的气球放在热水中复原B.体温计的测温的原理C.水烧开后体积变小二、填空题13.夏天轮胎容易( )。
瘪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能够( )。
夏天架电线时,电线不能拉的( )。
14.水沸腾时的温度叫作水的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冷和热(二)
第十八周
晨间接待户外晨间活动晨间接待:内容:
目标:
晨
间
谈
话
内容:
集体教学活动内容:科学:夏天真热个人特色与反思目标:
⒈巩固对5以内数字的认识,知道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⒉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体验5以内数字的顺序。
准备:⒈图片:1瓶果汁、2个蛋筒冰淇淋、3根棒冰、4瓶冰水、
5鑵雪碧;1-5的数字卡片一套。
⒉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20页的《炎热的夏天》。
过程:
一、开冷饮店,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巩固对5以内数字的认识
1.天气真热,小熊开了一家冷饮店。
2.出示1瓶果汁和2个蛋筒冰淇淋,请幼儿数一数、比一比1瓶果
汁和2个蛋筒冰淇淋哪个多,哪个少。
3.逐一出示图片:3根棒冰、4瓶冰水、5鑵雪碧,每出示一种,均
与前一种进行两两比较,按数量从少到多排列。
4.出示1-5的数字卡片,请幼儿根据不同冷饮的数量选择相应的数
字卡片。
根据数量由少到多的排序,发现5以内数字之间的关系。
二、炎热的夏天,体验5以内数字的顺序
1.翻到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20页,告诉幼儿:炎热的夏天来
了,一起来数一数、比一比图中的物品哪个多哪个少,选一张合适
的数字粘纸贴起来。
2.操作之后,请幼儿介绍每种物品的数量是多少,用什么数字符号
来表示。
区域活动内容:目标:
主题:冷和热(二)
第十八周
2017年月日执教者:
晨间接待户外晨间活动晨间接待:内容:
目标:
晨
间
谈
话
内容:
集体教学活动内容:语言:企鹅送礼物个人特色与反思目标: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冰块会慢慢融化。
2.能讲述企鹅送礼物的主要情节。
准备:1.挂图16号。
2.材料包:绒布企鹅和小熊。
过程:
一、企鹅收礼物
1.出示企鹅图片,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是企鹅。
企鹅今天特别
高兴,因为他刚刚收到北方的朋友小熊的礼物。
2.出示小熊的图片企鹅也想给小熊送一份礼物,可是送什么呢?
二、企鹅送礼物。
1.出示第一幅挂图,请幼儿倾听几讲述故事第一、二段。
2.提问:企鹅为小熊准备了什么礼物?为什么要送这件礼物?
3.出示第二幅挂图,请幼儿倾听故事第三、四段。
三、礼物不见了。
1.企鹅的礼物怎么了?引导幼儿尝试观察画面,寻找答案。
2.启发幼儿讨论:为什么礼物不见了?共同讲述一遍故事。
四、企鹅再送礼物
1.企鹅为小熊精心准备的礼物,小熊却什么也没收到,企鹅为这
件事情很难过。
谁来帮帮企鹅。
如果企鹅还是想送小熊冰块的话,
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使冰块不溶化?
区域活动内容:目标:
第 十八 周 2017
年 月 日 执教者:
晨间 接待户外晨间
活动
晨间接待:
内容:
目标:
晨 间
谈
话
内容:
集 体 教
学 活
动 内容:科学:超级冰箱 个人特色与反思 目标:1.观察冰箱的造型,以剪贴的方法装饰冰箱的内部。
2.养成整理生活用品和仔细观察的习惯。
准备:1.各种蔬菜、水果、饮品等食品的广告邮报,剪刀,固体胶,
水彩笔。
2.装有各种食物的冰箱照片,实物投影仪。
画纸。
过程:
一、冰箱的肚子真大 1.运用实物投影仪或冰箱照片引导幼儿欣赏装有各种食物的冰箱。
2.请幼儿看一看,说一说:冰箱里储存着什么食物,它们是怎么摆放的。
3.小结。
二、我的超级冰箱 1.今天,请小朋友把食品摆进冰箱里。
2.讨论制作方法。
3.提醒幼儿将食品分门别类地摆放整齐。
4.鼓励动作快的幼儿可在冰箱门的反面粘贴食品图像。
三、欣赏我的冰箱
1.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打开冰箱请同伴享用里面的“食物”。
2.提醒幼儿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环境整洁。
区 域 活 动
内容:
目标:
第 十八 周 2017
年 月 日 执教者:
晨间 接待户外晨间
活动
晨间接待:
内容:
目标:
晨 间
谈
话
内容:
集 体 教
学 活
动 内容:艺术(美):扇子摇摇 个人特色与反思 目标:
1.以画满全纸的彩色圆形和圆形来表现石头路的局部。
2.体验局部组合成整体的新奇感。
准备:1.每人一把扇子。
2.用各种废旧硬纸板(衬衫盒、鞋盒等)
裁成各种图形的扇面、蜡笔、皱纹纸、胶水、双面胶 。
过程:
一、各种各样的扇子:
1.请个别幼儿说一说你看到的扇子是什么形状的?上面有什么?
2.“宝宝们动动脑筋,扇子可以用来做什么呢?”教师告诉幼儿:夏天到了,天气热了,可以用扇子来纳凉。
二、做把扇子。
1、教师介绍材料和制作方法。
师介绍扇面、扇柄。
2.师演示制作扇子的过程: 小小扇面转一转,我来找找双面胶,慢慢脱下白衣裳,手指宝宝来
帮忙,轻轻按上小扇柄,我的扇子做好啦!
3.介绍装饰扇面的材料。
4.幼儿分组操作,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扇子摇摇。
1.制作完扇子,请幼儿扇一扇,说说有什么感觉(凉快)。
2.游戏“扇子摇摇”:小扇子,手中拿。
扇一扇,大风吹,你扇我,
我扇你,呼啦呼啦真凉快!夏天夏天真快乐!
区 域 活 动
内容:
目标:
第 十八 周 2017
年 月 日 执教者:
晨间 接待户外晨间
活动
晨间接待:
内容:
目标:
晨 间
谈
话
内容:
集 体
教 学 活 动 内容:语言:太阳感冒了 个人特色与反思 目标:
1.根据图片的线索简单推测太阳感冒的原由并加以表达。
2.知道吃冰淇淋等饮食不能过量。
准备:1.挂图17号。
2.故事磁带。
过程:
一、情景导入 1.看!太阳公公来了,它怎么了? 2.太阳公公怎么会生病的?
3.太阳公公感冒了,他的感冒可真够厉害的,你们瞧!
4.请幼儿观看图片上的太阳感冒的情景。
5.太阳公公为什么会感冒的呢? 二、太阳为什么会感冒
1.太阳究竟怎么会感冒的呢?我们来看。
2.出示第一、二幅挂图,根据画面结合经验进一步推理和表达。
3.太阳感冒的原因:原来是冰淇淋、冰汽水吃的太多的缘故。
4.第二天,太阳公公的身体好了吗?师幼一起看第四幅挂图。
5.教师和幼儿一起倾听录音故事一遍。
三、不敢吃冰淇淋的太阳
1.太阳公公身体好了以后,还爱吃冰淇淋吗?为什么?
2.你们喜欢吃冰淇淋吗?吃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
区 域 活 动
内容:
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