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家乡山连山-李晓岩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8单元第4课时《如今家乡山连山》-人音版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歌曲学唱中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这让我意识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加大实践环节的比重,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音乐知识。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八分音符和附点音符的节奏,以及歌曲情感表达的技巧。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示范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歌曲表达情感相关的问题。
2.歌曲学唱: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歌曲学唱。这个环节将帮助大家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音乐表达情感的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觉得这个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但在讨论过程中,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发言不够积极,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观点缺乏信心。为此,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上鼓励更多学生大胆发言,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总的来说,这次教学达到了预期目标,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调整,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同时,我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让他们在音乐学习中收获更多快乐和成长。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8单元第4课时《如今家乡山连山》-人音版
一、教学内容
《如今家乡山连山》为三年级上册音乐第8单元第4课时的教学内容,人音版。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学唱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感受歌曲中表达的家乡美景及对家乡的热爱。
《如今家乡山连山》音乐课教案――湘艺版小学音乐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

如今家乡山连山?音乐课教案一一湘艺版学校音乐教材三班级下册第十二单元如今家乡山连山?音乐课教案一一湘版学校音乐教材三班级下册第十二单元贾一中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
2.初步体会合唱的效果,养成良好的合唱习惯。
3.在听赏乐曲时•,能感受乐曲热闹欢快的音乐心情,并能用简洁的打击乐参加表现。
4.通过对唱词和歌曲演唱形式地改编教学,培育同学制造思维意识, 提高同学的制造力量。
教学设想:1.在同学听赏乐曲的过程中,通过律动和参加打击乐伴奏的活动方式,让同学感受乐曲热闹欢快的音乐心情。
2.在学唱?如今家乡山连山)歌曲的过程中,把一些音乐学问,唱歌技巧、演唱形式、表现手法融入到同学在〃听、赏、说、唱、做、仓厂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并留意培育同学的创作意识和创作力量。
教学重、难点:1.合唱中的二声部教学。
2.激发同学的创作热忱。
教学程序:一、听一听、动一动1.播放?喜洋洋?音乐,老师带着同学随着音乐的节奏做动作。
(师:同学们,这段欢愉快泼的音乐,把我们带进了音乐课堂,我信任,在同学们和我共同努力下,肯定会使这节音乐课成为"星光课堂〃。
)2.再次播放?喜洋洋?音乐片断,让同学加进打击乐伴奏,边听边做律动。
(师:在这段欢快的音乐中,假设让我们加进打击乐进行伴奏就更好听了。
让我们试一试。
)(1)指定几名同学选择沙锤、双响铜、碰铃、三角铁、铃鼓等打击乐承当伴奏任务。
(2)没有伴奏任务的同学在听音乐的过程中,随着音乐的节奏,选择最能表达自己欢乐心情的动作(动作不要求全班统一)做律动。
(3)播放?喜洋洋?音乐片段,让同学听、奏、做结合,在老师指挥手式下进行。
二、导入新课:学唱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一)说说家乡美(师:欢乐的心情来自欢乐的生活。
在中心发出建设新农村的宏大号召下,如今广阔农村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这节课我要和同学们一起去了解新农村的新变化,那么请同学们能谈谈你所知道的农村新变化吗?谁能讲一讲?)生1:我听外婆说:村里变化大,电视家家有、户户通。
《如今家乡山连山》教学设计与反思

《如今家乡山连山》教学设计与反思《如今家乡山连山》教学设计与反思导语:《如今家乡山连山》是儿童湘版小学音乐课本三年级下册的知识内容。
接下来我将从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为克服重难点采取的教法和学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对本节课进行描述【教学年级】五年级【教材版本】人民音乐出版社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如今家乡山连山》这首歌曲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是一首五声语调式的一段体歌曲,音调很有民族特色,形象生动,具有儿童语言特征。
写出了农村儿童天真纯朴的感情,抒发了对祖国的爱,歌颂了农村经济改革后的大好形势,是一首反映农村生活题材的歌曲。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在歌曲中运用连音和断音的唱法,用欢快、热烈的情绪准确地演唱歌曲,表现孩子天真活泼的性格和热爱家乡的感情;2、在歌唱和表演中激发学生的童真、童趣,创设情景引导他们快乐学习,在丰富其审美体验的同时培养学生喜欢音乐的情感;3、启发、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创造性地参与体验音乐,培养他们的创编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启发学生热爱家乡,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
【教学难点】启发、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创造性地参与体验音乐,培养他们的创编和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钢琴、课件、磁性卡片、卡片【教学方法】示范法、听唱法、小组合作法二、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1、生听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
2、师:同学们,早上好,我是香洲五小的吕老师,很高兴来到美丽的十七小。
一首动听的音乐,把我们带进了今天的音乐课堂。
(二)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960万平方公里,有许许多多美丽的名山大川,考考大家,你们都知道哪些山?这些山在什么地方?(生自由回答)师:同学们认识得真不少!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祖国河山的美丽风姿吧。
生听音乐,欣赏祖国名山大川的图片。
2、师:说到山,老师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关于山的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8课《如今家乡山连山》教案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8课《如今家乡山连山》教案一. 教材分析《如今家乡山连山》是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8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家乡的山水,歌词朴实、亲切,旋律优美、抒情。
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以叙述为主,第二乐段以抒情为主,展现了家乡山水的美丽。
歌曲难度适中,节奏简洁,适合三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识简单音符,能简单的演唱歌曲。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家乡的山水没有深刻的体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家乡山水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歌曲中的家乡山水之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学会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3.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掌握。
2.理解歌曲中的家乡山水之美,感受歌曲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分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感受家乡山水之美;以情感为主线,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分组演唱、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歌唱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家乡山水之美。
2.乐谱、录音机、音响等教学设备。
3.分组演唱所需的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家乡山水之美,引导学生谈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呈现(5分钟)向学生介绍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展示乐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分组学习歌曲,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每组演唱一次,教师点评并指导。
4.巩固(5分钟)让学生集体演唱歌曲,巩固所学内容。
教师适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家乡为题材,创作一首简单的歌曲。
分组讨论,每组演唱自己的创作作品。
6.小结(3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鼓励学生课后多加练习。
(演唱)如今家乡山连山-湘文艺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演唱)如今家乡山连山-湘文艺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的歌词、曲调和意义。
2.了解歌曲的背景和来源。
3.认识歌曲中所使用的一些乐器和音乐元素,如二胡、低音琴、拨片、颤音、滑音等。
4.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演唱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学习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的歌词、曲调和意义。
2.了解歌曲的背景和来源。
3.认识歌曲中所使用的一些乐器和音乐元素,如二胡、低音琴、拨片、颤音、滑音等。
2.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和演唱表现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和表达歌曲的情感和意义。
2.根据歌曲的情感和意义,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认识。
四、教学方法1.听唱法:教师先唱,学生跟唱。
2.齐唱法:教师领唱,学生齐唱。
3.分唱法:先让小组内学生分别练唱,最后全班齐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引入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
2. 学唱歌曲(30分钟)1.教师先简要介绍歌曲,让学生了解歌曲背景和来源。
2.教师逐句、逐段教唱,让学生跟着唱,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3.学生分组练唱,最后全班齐唱。
3. 欣赏演唱(25分钟)学生借助投影仪等工具,观看或听歌手演唱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的演唱视频或音频,了解歌曲的演唱表现技巧,加深对歌曲的欣赏和理解。
4. 表现演唱(20分钟)1.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表演。
2.教师进行点评,给予学生指导和建议。
5. 教学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对今天的教学进行总结,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同时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
六、教学评估1.学生的听唱、跟唱和表现演唱的情况;2.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以及对家乡的认识和热爱;3.学生对歌曲中所使用的一些乐器和音乐元素的认识。
七、教学反思通过教学,我认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能力有所提高,但还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歌曲的认识和欣赏。
2019-2020年湘教版音乐三下《如今家乡山连山》WORD版教案2

2019-2020年湘教版音乐三下《如今家乡山连山》WORD版教案2一、教学目的1、认识顿音记号,学习短促、跳跃、有气息支持的断音唱法。
2、理解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的意境,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对歌曲作即兴创造与改编,表达对家乡的赞美之情。
3、在音乐活动中获得生活幸福美好与母女亲子情感的体验。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顿音演唱方法,二声部合唱能力及赞美家乡的情感激发。
2、教学难点:二部合唱乐句及“×××”切分节奏,“×0×”第二拍后半拍节奏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发声、听唱、节奏训练2、碰铃、沙锤三角铁手串铃、小鼓、响板、铃鼓四、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我们先来看几张图片,看完之后说说你的想法。
庄稼也获得了大丰收,(出示图片)。
农民看到这一切高兴吗?(高兴),现在让我们模仿农民伯伯、阿姨发自内心的笑声。
(学生表演),同学们表演的真棒。
2、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出示课件)黑黑的倒三角调皮的小符号唱起歌来顿又眺认识顿音记号,了解顿音记号的唱法。
3、下面我们加上顿音记号唱一唱农民的笑声。
抬笑肌,深吸气,扬眉,口腔打开如嘴巴含着一个鹌鹑蛋,发出的声音团起来打在上牙关,把手放在肚子上,手势,先教学生发一个音,感受顿音短促、跳跃、有弹性的特点。
让学生说感受。
然后发两个、四个、七个。
我们加上旋律唱一唱,出示二声部▼▼▼▼▼▼▼▼▼▼▼▼▼▼6 6 6 6∣6 3 3 0∣5 5 5 5 ∣5 2 2 0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3 3 3 3 ∣3 1 1 0 ∣2 2 2 2 ∣2 6 6 0∣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教师先示范一遍,然后教师与学生合作。
最后学生与学生合作)爽朗的笑声将我们引到了炊烟袅袅的农家小院,听,小主人正唱着歌欢迎我们呢!(播放课件《如今家乡山连山》)学生初步感受歌曲。
2、现在我们来共同学习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
(演唱)如今家乡山连山-湘文艺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演唱)如今家乡山连山-湘文艺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歌曲,培养学生爱家乡、热爱祖国土地的情感;2.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培养音乐审美能力;3.培养学生的歌唱技能和集体合作精神。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学会唱出本课歌曲旋律和歌词;2.通过歌曲表现家乡的自然风景和风俗文化。
教学难点1.学会平稳、流畅的歌唱技巧;2.学会感受音乐的情感和意境。
三. 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1.歌曲演唱:《如今家乡山连山》;2.教师分别介绍和讲解歌曲的歌词和情感表达。
教学方法1.整体感知法:学生听歌曲,感知歌曲的音乐旋律和歌词;2.听说结合法:学生跟唱歌曲,教师指导学生唱法和发音;3.直观教学法:通过放映家乡风景和文化照片,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歌曲中表达的情感。
步骤一:导入(5分钟)1.教师放映家乡风景和文化照片,让学生感受家乡的自然风光和风俗文化;2.教师与学生分享与家乡相关的故事和经历,建立学生的情感联接。
步骤二:学唱歌曲(25分钟)1.教师放歌曲后,让学生先感知歌曲的旋律和歌词;2.学生跟唱歌曲,多次重复,先掌握歌曲的旋律;3.教师教授歌曲的发音和唱法,让学生练习唱法和节奏;4.指导学生在正确的节奏下唱出整首歌曲。
步骤三:表达情感(20分钟)1.学生依次说出自己熟悉的家乡风景或文化;2.通过与歌曲中的情感相对照,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爱和热爱。
步骤四:歌曲联唱(10分钟)1.分小组排练,让学生分别唱出指定的歌词;2.合并歌词,让全班同学一起合唱歌曲。
步骤五:歌曲欣赏(10分钟)1.教师播放其他版本的歌曲,让学生对比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2.通过对比欣赏,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五. 教学评估1.学生能够平稳、流畅地唱出本课歌曲;2.学生能够表达对家乡自然风光和文化的爱和热爱;3.学生能够在小组内协作,完成歌曲联唱。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自己的教学方法上还需改进,更注重学生的参与感,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和实践中体验和理解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如今家乡山连山》教学设计探研

《如今家乡山连山》教学设计探研作者:孙磊来源:《成才之路》2022年第02期摘要:《如今家乡山连山》是一首曲调富有民族风格的少儿歌曲。
歌曲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描写了农村儿童的天真纯朴,唱出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文章从教學准备、教学过程、聆听歌曲、学唱歌曲、学唱二声部、处理歌曲、延伸拓展、结束语八个方面设计《如今家乡山连山》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基本掌握双声部的演唱技巧,感受到旋律的音高变化和声部的美妙与和谐,激发出对多声部演唱的热情与兴趣。
关键词:少儿歌曲;二声部;单调;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2)02-0097-03一、教学准备课型:唱歌课。
年级:小学三年级。
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
教学内容分析:《如今家乡山连山》是一首曲调富有民族风格的少儿歌曲。
歌曲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描写了农村儿童的天真纯朴,唱出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同时,通过颇具特色的儿童心理活动,把谷垛比作山,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农村大丰收的欢乐景象。
歌曲为四二拍,五声羽调式、一段体。
第一、二乐句是第1-8小节,是两个句首相似的平行乐句,它们的节奏相同,旋律高低起伏,十分贴切地描写了母子(女)俩的对话。
第三乐句是第9-14小节,节奏紧缩,其中插入两个小间奏,表现出兴奋、热烈的情绪。
第四乐句是两声部合唱,以顿音唱出的爽朗笑声,充分抒发了两人幸福愉快的心情。
最后8小节是一个扩充乐句,节奏拉宽,歌声柔和、连贯,让人感受到母亲与孩子间的无限深情。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富有想象力,并且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初步具备合唱能力,对二声部的学习有一定困难,需要多加练习。
教学目标:能用愉快的情绪、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如今家乡山连山》,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认识、理解顿音记号的相关知识,并体会顿音记号在歌曲情绪表达中的作用;初步掌握歌曲中弹性与连贯的演唱技巧;通过二声部的学习,初步建立二声部合唱的概念,感受美妙的和声效果,激发对多声部音乐的学习热情。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伴奏《如今家乡山连山》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伴奏《如今家乡山连山》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如今家乡山连山》是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的一首歌曲,歌曲以优美动人的旋律展现了家乡的山美、水美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歌曲采用了2/4拍,节奏欢快,富有弹性,词曲作者通过歌曲传递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家乡的美,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认识简单的音符和简单的节奏。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好奇心,对于富有地方特色的歌曲有较高的学习兴趣。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家乡的山水之美缺乏直观的感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美好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感受家乡的山美、水美,培养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学唱、演奏等环节,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3.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如今家乡山连山》,理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如今家乡山连山》,感受歌曲的美。
2.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音高的准确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聆听、学唱、演奏、讨论等环节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钢琴伴奏,引导学生参与互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如今家乡山连山》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家乡的美。
2.学唱歌曲: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3.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节奏和音高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歌曲讨论:学生讨论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分享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5.演奏环节:学生用乐器演奏歌曲,感受歌曲的美。
6.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的美和家乡的美好。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如今家乡山连山节奏欢快、富有弹性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演唱歌曲的准确性和表现力。
2.学生对歌曲歌词和旋律的理解程度。
《如今家乡山连山》音乐教学设计及反思

《如今家乡山连山》音乐教学设计及反思以下是作者帮大家整理的《如今家乡山连山》音乐教学设计及反思(共含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如今家乡山连山》音乐教学设计及反思《如今家乡山连山》音乐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表达孩子们天真纯朴、活泼的性格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2.正确运用连音和断音的唱法唱好歌曲,能认识和运用歌曲中的力度记号-mf、mp;3.练习二声部合唱,能做到和谐整齐。
教学重点:用甜美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
教学难点:用和谐、轻巧的声音唱好歌曲的二声部。
教学方法、用具:讲授法、情境法、讨论法、练习法、欣赏法;电子琴、教学光盘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一)师生问好(二)发声练习:1.《如今家乡山连山》教案注意:声音要圆润、连贯2.二声部发声练习:现在让我们来笑一笑《如今家乡山连山》教案注意:先唱低声部从D调到G调,再唱高声部,再分组合唱;唱出断音的感觉二、新课教学(一)谈话导入:1.老师最近看到我们班的同学写的作文《二十年后回家乡》,发现同学们二十年后的家乡非常的美,有的更是山青水秀、风景宜人。
但老师对你们现在的家乡很好奇,想请同学们给老师介绍大概一下你们的家乡?2.师生讨论3.师总结,4.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曲,感受一下作曲家心目中的家乡到底是怎样的?(二)歌曲学习1.聆听歌曲范唱[播放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讨论:家乡怎样?山指什么—谷垛说明了什么?2.乐句学唱a.请唱唱家乡的“山”:b.妈妈听了我的话后,她怎样了?[学唱妈妈笑的部分]c.笑的时候声音是怎样的`,断的还是连的,请同学们自己感受一下[再唱,感受顿音记号]d.妈妈笑的同时又有一种声音响起了#[师唱低声部的“哈”],你们猜,那是谁在笑呢?[学唱低声部]e.感受了笑之后,请同学们想想“▼”表示什么什么意思?断音唱——师总结:这是顿音记号f.请两个声部一起笑一笑[分组合作演唱二声部合唱]3.歌曲完整学习a.学唱最后的扩充乐句,唱出连贯的感觉;最后的“哟喂”用稍微弱(mp)的声音演唱,表达妈妈亲“我”后,“我”高兴的心情。
《如今家乡山连山》课件

双脚踏上幸福的路越走路越宽越走 路越宽来
再 见!
得儿呀嘿呀哈依呀呦呦哦越走路越 宽 越走心路越宽 越走路越宽
听一听
• 歌曲是用什么情绪演唱的呢?
欢快地
悲伤地
Hale Waihona Puke 一想• 这个符号有什么作用呢?
顿音记号:标记在音符的上面,表
示这个音要唱(奏)得短促、跳跃。 黑三角,小又小,唱得轻巧短又跳.
填词创作
家家谷堆堆得高 ( 噢?) 如今家乡山连山 ( 是 吗?) 家家谷堆堆得高 ( 咦! ) 如今家乡山连山 (真 的! ) 家家谷堆堆得高 ( 哇! ) 如今家乡山连山 ( 太 棒 了!)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11课《如今家乡山连山-伴奏》教案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11课《如今家乡山连山-伴奏》教案一. 教材分析《如今家乡山连山-伴奏》是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11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优美动人的旋律展现了家乡的山山水水,歌词朴实感人,富有生活气息。
歌曲为F大调,2/4拍子,结构方整,旋律简洁明快。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家乡的美丽,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和表现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旋律、节奏、音高等概念有所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家乡的山山水水没有深刻的体会,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感受家乡的美好。
此外,学生对伴奏的认知和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教学中加以指导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美丽,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学会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伴奏》,提高音乐表现力。
3.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合作意识。
4.掌握简单的音乐伴奏技巧,提高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掌握。
2.音准、吐字、情感的把握。
3.伴奏的运用和配合。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感受家乡的美丽。
2.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3.小组合作法:分组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视听法:观看相关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图片、视频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伴奏。
3.乐谱:分发给学生。
4.乐器:钢琴、吉他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家乡的山水美景,引导学生感受家乡的美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伴奏》,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注意音准、节奏、吐字等方面的准确性。
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心得,教师巡回指导。
同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歌曲进行即兴表演,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湘教版音乐三下如今家乡山连山教案

湘教版音乐三下如今家乡山连山教案教案名称:湘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如今家乡山连山》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演唱《如今家乡山连山》这首歌曲。
2.能够正确识谱歌曲中的简单音符。
3.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录音机、CD或电脑播放器。
2.大屏幕或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进入音乐课堂,问学生们是否喜欢回家乡?2.引导学生们谈论家乡的景色及特色,激发学生的情感。
3.引入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告诉学生这是一首描绘家乡美丽景色的歌曲。
二、学习并演唱歌曲1.熟悉歌曲的旋律:(1)播放录音或演唱歌曲,让学生们听一遍。
(2)指导学生们跟唱歌曲,并观察歌曲的歌词。
2.学习歌曲的歌词:(1)将歌曲的歌词呈现在大屏幕上或黑板上,让学生们跟读歌词。
(2)引导学生们理解歌词中的意义。
3.学习歌曲的节奏:(1)播放歌曲,引导学生们用拍子的方式打节奏。
(2)引导学生们模仿歌曲的节奏并配合歌词。
4.整合演唱歌曲:(1)指导学生们熟悉歌曲的旋律、歌词和节奏。
(2)指导学生们全班一起演唱歌曲。
三、分析歌曲的谱曲规律1.利用黑板或白板,向学生们展示歌曲的简单五线谱,让学生们观察歌曲中的音符类型和音高。
2.带领学生们分析歌曲中的音符类型和音高的变化,引导学生们理解歌曲的谱曲规律。
四、情感表达1.引导学生们回忆自己的家乡,借助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家乡的美景。
2.让学生们用画笔、文字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情感和思念之情。
3.学生们可以选择演唱歌曲、朗读自己创作的诗歌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五、综合活动1.分小组进行歌曲创编:(1)将学生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创编一首歌曲,讲述自己家乡的美景或特色。
(2)通过合作创编歌曲,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2.小组演唱歌曲:(1)学生们轮流在班级中演唱自己小组创编的歌曲。
(2)鼓励学生们展示自己的创新和表达,培养他们自信和舞台表演能力。
评价方法:1.观察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和参与程度。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11课《如今家乡山连山》教案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11课《如今家乡山连山》教案一. 教材分析《如今家乡山连山》是一首湘艺版三年级上册的音乐教材。
歌曲以美丽的家乡为题材,歌词描绘了家乡的山连绵起伏,强调了家乡的美丽和团结。
歌曲的旋律优美,节奏欢快,富有地方特色,适合三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理解和欣赏简单的音乐作品。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家乡的概念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对地方特色的音乐可能接触较少,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补充和介绍。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欣赏家乡的美丽,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学生能够用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演唱《如今家乡山连山》。
3.学生能够理解歌词的意义,并进行相关的情感体验。
四. 教学重难点1.音准和节奏的掌握,特别是歌曲中的地方特色音调。
2.对歌词的理解和情感的投入。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听、唱、动、思考等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
2.音乐教材。
3.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4.教学图谱。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和描述家乡的美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如今家乡山连山》的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教师进行歌曲的范唱,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旋律和歌词。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音准和节奏上的错误。
对于地方特色音调,教师可以进行单独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正确把握。
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可以采用接龙、对唱等形式,加强学生对歌曲的熟练度。
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让学生从音乐中延伸到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家乡的美丽和团结,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和保护家乡环境。
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如今家乡山连山》,并尝试与家人一起合作完成。
《如今家乡山连山》音乐教学反思

《如今家乡山连山》音乐教学反思对于《如今家乡山连山》这首音乐作品的教学,我进行了仔细的反思和思考。
以下是我的反思和总结:
首先,我认为在教学中,我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
这首曲子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我应该引导学生去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同时也应该教授学生如何欣赏和理解这种音乐作品,帮助他们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其次,我在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演奏技巧。
《如今家乡山连山》在演奏上有着一定的难度,学生往往容易出现指法不准、音准不稳等问题。
我应该通过练习多样的指法和技巧,帮助学生克服难点,并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同时,我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音乐作品的演奏不仅仅是单个学生的表演,而是整个团队的协作演奏。
我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集体排练和合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最后,我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演出机会。
音乐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和艺术修养。
我应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演出,并参加音乐比赛和艺术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艺和表现能力。
总之,对于《如今家乡山连山》这首音乐作品的教学,我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加强音乐表现能力和演奏技巧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和演出机会。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教授这首音乐作品,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欣赏音乐的魅力。
音乐课《如今家乡山连山》教学设计

音乐课《如今家乡山连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如今家乡山连山》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八课。
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描写了农村儿童天真纯朴的感情,抒发了对家乡的热爱。
歌词通过儿童的心理活动,把谷垛比作山,形象、生动第表现了农村丰收的景象。
歌曲是五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
1、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本课通过指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下,学习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通过歌曲创编等环节,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愿望。
2.教学目标: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如今家乡山连山》,指导学生用优美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愿望。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主、合作、探究”下,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用断唱法,并能在歌唱时突出节拍特点。
3.教学重点:用甜美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
4.教学难点:跳音及力度记号在歌曲中的运用。
5、教学准备:钢琴、口风琴、音乐课件。
六、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发声训练,半音上行。
)师: 1 2 3 4 ∣ 5一∣同学们好生: 5 i 7 6 ∣ 5 一∣ 5 i 7 6 ∣ 5一∣5 4 3 2 ∣3一| 老师你好老师你好老师你好(二)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户县是闻名全国的农民画之乡,那么你知道关于农民画的创作题材吗?不知道没关系,下面让我们在一组农民画作品中找找答案吧!播放幻灯片欣赏农民画作品。
师:你从画中看到了什么?生:玉米、苹果、谷垛……师:大家说得非常准确,我们户县农民画就是以新农村为创作题材的,画中的农作物堆得像小山一样高,看来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今天呀,我们的小主人还要带我们去她的家乡感受丰收的喜悦。
小主人的妈妈说家乡没有山,可小主人说家乡有山,到底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找找答案。
(三)学唱新歌:1.初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
师:小朋友的家乡到底有没有山?这里的山指的是什么?生:谷垛师:是呀!农作物大丰收,到处是谷垛山,老师也想来感受一下这丰收的喜悦。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六单元如今家乡山连山苏少版

- 分析歌曲的结构,如曲式、段落分布等。
- 了解歌曲的音乐形式,如独唱、合唱等。
4. 歌词内容与情感表达
- 理解歌词的含义,体会歌词对家乡的赞美之情。
- 学习如何通过音乐表现情感,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5. 歌曲演唱技巧
- 学习正确的呼吸方法,掌握唱歌时的呼吸控制。
- 熟悉不同音域的发声技巧,提高音准和音色。
- 学生通过演唱、讨论,体会不同音乐形式的特点和魅力。
4. 歌词内容与情感表达
- 教师讲解歌词含义,引导学生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 学生通过讨论、分享,学习如何通过音乐表现情感。
5. 歌曲演唱技巧
- 教师示范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发声技巧,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 学生在课堂练习中,不断调整和改进演唱技巧。
2. 针对节奏难点,设计节奏练习小游戏,如“节奏接龙”,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突破节奏难点。
3. 对于情感表达,教师可结合歌曲背景、歌词含义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体验歌曲中的情感。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家乡的美,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以提高他们对歌曲情感内涵的把握。
3. 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合唱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 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将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的情感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 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此外,我还注重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评价,包括音乐知识、技能、审美、创造力和合作精神等方面。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提问、观察、测试、作业批改、表演评价等,全面了解学生的音乐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同时,我还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音乐素养。在评价过程中,我注重鼓励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增强自信心。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11课《如今家乡山连山-伴奏》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11课《如今家乡山连山-伴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如今家乡山连山-伴奏》是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11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家乡的美景为题材,歌词描绘了家乡的山连山、水绕水的美景,旋律优美动听,富有地方特色。
歌曲的节奏欢快,富有弹性,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
歌曲的难度适中,适合三年级的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于旋律、节奏等方面的感知和理解能力逐渐提高。
同时,他们也具有一定的集体合作意识,能够参与到合唱等活动中。
然而,学生对于地方特色的音乐可能接触较少,对于这首歌曲的理解和感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歌词含义,了解歌曲的地方特色,感受歌曲的美感。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准确地把握节奏和音高,表现出歌曲的欢快氛围。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感受到家乡的美好,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高集体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2.原因:歌曲的节奏欢快,富有弹性,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同时,歌曲中的音高变化也需要学生准确地把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分组合作法、示范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引导学生跟唱;利用乐器伴奏,增加学生的感知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家乡风景的视频,引导学生谈论家乡的美景,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新歌教学: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唱;教师讲解歌曲的节奏和音高,学生进行练习。
3.分组练习: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音高或节奏进行练习,加强学生对重难点的掌握。
4.合唱练习:全班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5.表演展示:学生分组进行歌曲表演,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歌曲的曲谱、歌词、重点节奏和音高标记等,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歌曲的结构和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如今家乡山连山》___李晓岩——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小学音乐教案设计一、教学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音乐
3:课前准备:打击乐器、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课题:《如今家乡山连山》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高年级学生感受能力强及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实践的能力增强的实际水平,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为以下三个:
1、情感目标:
在歌曲中运用连音和断音的唱法,表现孩子天真活泼的性格和热爱家乡的感情。
在音乐活动中获得生活幸福美好与母女亲子情感的体验。
2、知识目标:
认识顿音记号,学习短促、跳跃、有气息支持的断音唱法。
练习简单的二声部合唱,初步做到两个声部间协调、整齐。
3、能力目标:
理解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的意境,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对歌曲作即兴创造与改编,表达对家乡的赞美之情。
在为歌曲编创节奏型和舞蹈动作的活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三、教材分析
《如今家乡山连山》整首歌用第一人称的手法,写出了农村儿童天真纯朴的感情,抒发了对家乡的爱,歌颂了农村经济改革后的大好形势。
这是一首五声羽调式的一段体歌曲,全曲共有五个乐句,第一、二乐句描写了妈妈和孩子的对话,第三乐句表现了兴奋、热烈的情绪,第四乐句的二声部笑声抒发了幸福愉快的心情。
最后八小节体现了母亲与孩子的无限情深。
整首歌曲的音调富有民族特色,风趣生动,具有儿童语言特征,是一首很好的农村生活题材的儿童歌曲。
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情境激情导趣——发展情境——渐进解难——感知情境——体验实践——表现情境自主合作——再创情境——感悟升华”等环节,多层次、多角度地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主动关注、体验音乐,到探索、表现、创造音乐。
同时让学生乐在其中,心灵得到一次爱的洗礼。
教学之前用互联网上搜索《如今家乡山连山》的相关教学材料,找到了许多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然后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利用互联网搜索关于“丰收”的视频,搜索了大量有关农村丰收的资料相关图片,课堂上给学生看,加深学生印象。
用百度搜索下载歌谱《如今家乡山连山》
四、教学方法
(一)创设情境法:
在导入环节,播放《苹果丰收》的视频舞蹈,师生同舞蹈这样的情景引入,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丰收的喜悦,课堂气氛活跃。
“幸福生活红呀红似火”,心情怎样?让我们大家用爽朗的笑声表达愉快情绪?再用百度中搜索的笑脸图片,让学生开怀大笑感受顿音演唱的腹部震动为歌曲的和声演唱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还为后面的的歌曲教学及上好本节课做好了铺垫。
(二)听唱法:
根据新课标本要求,我将继续采用听唱法学习歌曲,我安排提问:妈妈为什么亲我小脸蛋?让学生在聆听范唱中寻找答案、生随琴模唱、随录音演唱,在此环节中,我让学生多次聆听并在轻声跟唱歌曲的教学方法下,他们对本首歌曲的节奏就自然掌握了,教师抓住全曲中的灵魂句“妈妈笑弯了腰呀,亲我小脸蛋
哟喂”进行渲染,让同学们切实的从歌曲中感受到丰收的喜悦和母亲伟大的母爱,从而激发同学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从而在听唱中完成情感目标的渗透。
(三)合作创新法:
“鼓励音乐创造”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歌曲完成好以后,师引导:如今家乡的变化仅仅是谷堆得高吗?还有哪些变化?学生边说,师生同时在黑板上粘贴画或简笔画。
对歌曲进行拓展创作。
师生一起跟录音边唱边画,将课堂推向高潮,学生的情感体验,师生情感相互碰撞,实现课我合一。
这样的氛围学生不仅学好歌曲,心中对人生和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也会由然而生。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趣
播放前一节课朝族歌曲《苹果丰收》,随视频舞蹈。
【百度视频】
/v_show/id_XMTYzMjkyNjU2.html
[设计意图: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
1、组织教学:全体同学做《苹果丰收》的歌伴舞律动愉快进教室。
(二)、发展情境渐进解难
1、顿音训练:
①导入:刚才我们用歌声赞美“幸福生活红呀红似火”,心情怎样?(愉快),让我们大家用爽朗的笑声表达愉快情绪:放松地,真实地,感受小腹的振动。
【百度图片】笑脸
②标上▼顿音记号,结合音乐知识的讲解,指导学生用短促、跳跃、有气息支持的演唱方法进行F—c的发声练习:拍小皮球找感觉。
③二声部合唱:均衡、和谐,高声部音量稍强。
2、节奏训练:读读拍拍:结合歌曲最后一个乐句的节奏训练,
①新授““×××”节奏读法“咚仓咚”,“仓”读强拍。
②读读节奏,再按节奏读词:
(三)、感知情境体验实践
1、初步感受歌曲。
导入:妈妈为什么笑弯腰,还要亲我的小脸蛋呢?
多媒体出示歌谱,【百度搜索】
/pu/12/125338.htm
学生齐读第一句妈妈和“我”一问一答天真无暇。
第二句“我”自豪的表情,想象家乡谷垛堆得高,一座连着一座的情景。
第三句妈妈和“我”开心的笑声第四句妈妈和“我”甜蜜的爱。
听老师有表情地清唱歌曲后,提问:老师演唱时的情绪怎样?(学生:欢乐、活泼、幸福、自豪……)教师点击课件——丰收的谷堆【百度图片】/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 fm=result&fr=&sf=1&fmq=1362468019171_R&pv=&ic=0&nc=1&z=&se=1&showtab= 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ie=utf-8&word=%E4%B8%B0%E6%94%B 6%E7%9A%84%E8%B0%B7%E5%A0%86
完整学唱歌曲:
①这首歌的歌词是一首美丽的小诗,全体用头声美美地诵读歌词。
②听录音范演唱一次,要求静静聆听;
③学生自主合琴轻声慢速用lu模唱旋律。
合钢琴练唱,练唱中教师及时纠正缺点,指导二部合唱难点乐句,并注意用抑扬顿挫,富于形象的语言激发学生欢乐愉快情绪的表达。
3、师生合作探究学唱曲谱:听唱、模唱、视唱相结合。
①老师放慢速度唱谱二次,分别唱高低声部,学生划单位拍,视谱听唱。
②学生轻声齐唱曲谱后,提问:你觉得哪行哪个小节唱不好?教师对难点进行示范指导,二声部乐句进一步练习。
③全体唱谱二次,第二次用mf力度和稍快速度唱。
(四)、创编情境升华情感
①你认为歌曲中哪个乐句最能表达愉快情绪?指导学生二声部乐句唱出爽朗、痛快、真心实意由衷地笑声。
②在“× 0×”休止符处加妈妈亲脸蛋的声音“叭×”唱唱。
③呼应开头的提问:妈妈为什么笑弯了腰?(学生:如今家乡变化大,家家谷堆堆得高,生活越过越红火?激发学生赞美家乡的情感。
)
④在歌曲间节奏处配上语气词,就象我和妈妈在对话一样,富有情趣。
提示:三段要表现我拉妈妈看谷堆的情境,“我”唱,妈妈语气夸张地念白衬词,三段连着唱,力度是mp、mf、f,紧接着母女俩欢乐的笑声(二部),情绪自然推向高潮。
多次多人进行情境性表演唱。
⑤师生谈话:妈妈笑弯了腰是因为农村年年换新貌,一年更比一年发,可为什么亲我小脸蛋呢?同学们你们热爱家乡吗?这几年家乡有哪些变化呢?
【百度图片】/i?word=%E5%86%9C%E6%9D%91%E6%96%B0%E8%B2%8C&tn =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ie=utf-8&fm=hao123
(五)、结束课堂课外延伸
师:课后可以上【百度】
/
搜索相关的家乡风貌的图片和歌颂家乡的歌曲学一学。
同学们让我们带着美妙的歌声和好看的舞蹈离开教室吧!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使愉快的课堂与歌声延伸到课堂以外,直到下课。
] 六、教学反思
音乐教学应该充分体现其育人功能,使课堂真正成为培养热爱生活和具有鲜活个体的摇篮。
反思《如今家乡山连山》的教学,我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整个教学过程将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给学生以最大的空间感受、体验、想象、表现的机会,从而能够充分展示才华、挖掘潜力、释放情感、体验成功。
1、关注学生及其情感。
本节课的教学,我创设了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关注学生的情感,从谈话中、表扬中、活动中充分让学生说、玩、唱、跳、想象和创造,孩子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
本节课我注重学生的发展,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充分感受和表现。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歌曲的导入时,我对歌曲的两个声部进行了两次范唱,并告诉学生个人的能力有限,请学生们帮助老师完成歌曲的范唱,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进行了师生合作的训练,让学生在倾听和参与中获得对歌曲的初步感知。
在歌曲二声部的训练中,启发学生倾听声部的音量,以培养生生之间的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