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教案德育渗透
小学数学教案德育渗透
课题:认识数字
年级:小学一年级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够认识数字1-10并能正确书写。
2. 能够理解数字与实物的对应关系。
3. 培养学生爱护数字的意识,珍惜数字资源。
教学重点:
1. 认识数字1-10。
2. 认识数字与实物的对应关系。
教学难点:
1. 理解数字与实物的对应关系。
2. 书写数字1-10。
教学准备:
1. 数字卡片1-10。
2. 实物图片。
3. 小黑板和白板笔。
教学过程:
1. 热身导入:教师准备好数字卡片1-10,让学生依次快速背诵数字,培养学生对数字的认识。
2. 学习新知:教师展示实物图片,让学生根据实物数量说出对应的数字,并在小黑板上书写出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字与实物的对应关系。
3. 拓展应用:教师设计一些与实物数量相关的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加深对数字与实物对应关系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爱护数字的意识。
4. 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醒学生珍惜数字资源,不浪费不乱用。
5. 课堂总结: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数字的重要性,并给予学生正面肯定。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数字与实物的对应关系,培养了学生的爱护数字意识,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数字的认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多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四年级数学德育渗透教案模板
四年级数学德育渗透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数学知识:加减乘除、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等。
2.德育内容:诚信、勤奋、合作、创新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2.教学难点:将德育内容与数学知识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讲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数学与德育之间的联系。
2.教学新课(1)加减乘除教学①教师讲解加减乘除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②学生进行练习,巩固知识。
③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加减乘除在生活中的应用,教育学生诚信、勤奋。
(2)几何图形教学①教师讲解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②学生进行练习,巩固知识。
③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几何图形,教育学生合作、创新。
(3)计量单位教学①教师讲解计量单位的基本概念和换算方法。
②学生进行练习,巩固知识。
③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计量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教育学生诚信、勤奋。
3.德育渗透(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行为。
(2)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育学生勤奋学习。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4.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道德感悟。
5.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数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2.关注学生的成长,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教学评价1.学生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数学日记等方面,评价学生在数学知识和德育方面的表现。
2.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鼓励学生进步。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加减乘除运算的熟练度与准确度,德育内容与数学知识结合的紧密度。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将德育自然融入数学教学实践中。
教学过程补充: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比如说买了几根铅笔,想计算一共花了多少钱?生1:有啊,我妈妈让我买5根铅笔,每根2块钱,我就算了10块钱。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德育渗透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德育渗透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到社会公正意识和诚信的重要性,认识货币的属性和作用,掌握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及相互转化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练习、活动、思维导图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并能够借助数学知识在生活中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探究、思维活跃、认真负责、团结合作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及相互转化方法。
2.诚信和社会公正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于货币数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和相互转化方法的掌握。
2.如何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诚信和社会公正意识。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讲解规律性和思维方法,让学生掌握重点和难点知识。
2.练习法:通过实际练习,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活动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课堂的活跃性和趣味性。
4.思维导图法: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掌握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内容1. 单位换算1.概念: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基本计数单位,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换算。
2.基本换算关系:1 元 = 10角 1 角 = 10分 1 元 = 100分3.练习:1.12元3角7分等于多少分?2.520分等于多少元几角几分?3.16元2分等于多少角几分?4.5元8分等于多少分?5.356分等于多少元几角几分?2. 诚信和社会公正意识1.概念: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是我们在交往、学习、工作等方面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
社会公正意识是指对待社会资源、公平竞争等问题的态度和观念。
2.内容:1.守信用:不说谎言、不欺骗他人、对自己和别人的承诺要有诚信。
2.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尊重劳动成果、尊重知识、尊重知识产权。
3.公平竞争:不采取欺骗、打击竞争对手的不正当手段、认真工作,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六年级小学数学学科渗透德育教案十五篇
六年级小学数学学科渗透德育教案十五篇【篇1】六年级小学数学学科渗透德育教案活动目标1、懂得吃饭时尽量不掉米粒于桌、地面上,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
2、吃饭时注意力集中,不动张西望。
3、积极参与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不做漏嘴巴活动过程1、倾听故事、组织讨论:故事里的孩子,为什么大家都叫他漏嘴巴漏嘴巴和小朋友长得一样高吗为什么漏嘴巴在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后来他是怎么想的3、操作实践、强化巩固:幼儿模拟吃饭。
师生小结:只要吃饭时专心,眼睛看着碗里的饭和菜,一手拿勺子,一手拿碗,不把饭粒和菜掉在地上和桌上,就不是漏嘴巴了。
在活动之后,大部分幼儿都能不洒饭,都知道爱惜粮食了,但还有个别孩子需要老师的提醒。
小百科:嘴巴,这里指人的器官,是人身体的一部分,可以用来讲话和进食也包括呼吸。
【篇2】六年级小学数学学科渗透德育教案【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学习关心身边的人。
2、感受互帮互助,体验助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的故事。
【活动过程】一、欣赏故事《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二、师生共同讨论:1、师:小蚂蚁和蒲公英为什么会成为好朋友?2、师: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是谁帮助了你?你得到别人帮助高兴不高兴?3、师:你帮助过别人吗?你帮助别人后心里感觉怎么样?三、引导幼儿表演互相帮助的场景。
师:你能把互相帮助的场景表演一下吗?四、完成幼儿用书中的相关操作内容。
师:看一看,说一说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你能学他们这样做吗?使用彩色贴纸中的小红花,引导幼儿学习判断对错。
五、教师小结只有乐于关心、帮助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才会有更多的朋友。
这样我们的身边才能到处充满爱。
【篇3】六年级小学数学学科渗透德育教案(一)情景引入1、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一个聪明的人,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出示阿凡提卡通图像)谁认识他2、师简介阿凡提抽“生”“死”签的故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中,教师通过介绍不同场景下的时间和分针位置,让学生认识时间和分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时间和珍惜时间,例如:“你们每天有多少时间在玩游戏?如果把这些时间用来研究,你们会更聪明哦!”这样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珍惜时间、利用时间的好惯。
案例四:[数学竞赛]四年级数学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
在竞赛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竞赛中感受到成功和失败的快乐和挫折,激发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竞赛结束后,教师还组织学生分享竞赛经验和感受,让学生互相研究和借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上案例都充分体现了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让学生在研究数学的同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惯。
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学科研究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在本单元的课堂中,我让学生回家记录自己的作息时间,并制成时间表。
在课堂上,我鼓励同学们互相交流,了解彼此的生活安排。
我们思考了哪些地方可以更合理地安排时间,是否有浪费时间的地方。
我们分享了好的例子,例如有些同学不仅列出了日常生活,还合理规划了课后的体育锻炼时间。
有些同学完成家庭作业用的时间很少,而有些同学要花很长时间,我们探讨了原因,并请做作业又快又好的同学分享经验。
通过交流和借鉴,每个同学修正了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养成了合理利用时间的好惯。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意识到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育人,而不仅仅是育才。
在每堂课中,我们应该渗透思想教育和人文教育。
在数学课堂中,如何恰到好处地进行思想教育是每位数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具体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从知识中受到教育,而且可以从教师的态度、作风和情感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道德教育,从而达到育人的效果。
小学数学五年级德育渗透教案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加减运算,以及应用分数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数学学习,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自觉合作和对团队成员的尊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分数的加减运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教学难点:分数的加减运算方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黑板、彩色粘纸、纸箱、小球等。
2.材料准备:学生教材、作业册。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张彩色的分数海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概念讲解与示例演示(2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简单明了地讲解分数的加减运算方法。
然后,通过几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和使用这些方法。
3.练习与巩固(3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
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在一张纸板上画一个数字和一个小矩形区域。
然后,教师出示一个分数问题,要求学生用彩色粘纸表示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并将它们贴到对应的矩形区域中。
最后,学生对自己的答案进行检查和讨论。
(2)教师设计一个实践任务,让学生运用分数的加减运算方法解决问题。
教师将一些小球放在纸箱中,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分数的加减运算方法,计算小球的总数。
学生可以分成小组,通过观察、议论和计算来解决问题。
最后,学生将自己的答案写在纸上,并与其他小组进行比较和讨论。
4.反思与总结(15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收获。
然后,教师总结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更好地应用所学的内容。
五、教学延伸:1.扩展练习:教师可以设计更加复杂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解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启发思考: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改变问题中的条件,以及如何对问题进行进一步探究。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数学德育渗透教学,学生不仅学到了分数的加减运算方法,还培养了合作意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一年级德育渗透教学设计(大全8篇)
小学数学一年级德育渗透教学设计(大全8篇)小学数学一年级德育渗透教学设计篇一1.在情景中了解学校生活,消除对新环境的陌生心理,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2.在数数和认数活动中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二、预计教学时间:1节三、教学活动(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2、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呢?你们那想知道秘诀吗?想学生介绍“聪明”的“聪”字,让学生明白要变得聪明,上课时一定要用耳朵专心地听,用眼睛认真地看,用嘴巴吧想法说出来,遇到难题还要用心想,不怕困难。
就一定能够学好数学!(二)新知学习1、出示课本第2、3页主题图,学习数数。
(1)说说这副图是什么意思?图中有些什么?(3)下面我们再图中找出数量是2的人或物。
(有2个单杠、2个小朋友在跳绳、2个小朋友在向老师问好、2个小朋友在读书、2个小朋友在看风向标、2个小朋友在记录温度……)教师:真棒!大家找得特别好!请大家说说数完1数2,那数完2以后应该数几呢?(引导认识书来能够是3的人或物,同时教师适时将相应的数字写在黑板上)(4)谁知道3的后面数几呢?图中有哪些东西正好是3个的吗?大家来找一找,数一数。
学生:3张长凳、楼顶上有3扇窗户、在楼的侧面也有3扇窗户……(5)谁知道3的后面,数几呢?学生:教学楼的楼门前有4根柱子,有4个学生在观察天气、有4个垃圾桶……(6)指导数出图中数量是5的人或物。
学生:远处有5栋楼,国旗上有5颗星……(7)用同样的方法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完整说出数量分别是6、7、8、9、10的人或物。
学生:有6朵花有7只小鸟有8棵松树有9个女孩和10个男孩(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用课件或实物投影仪展示,如果有困难要及时给与帮助,对于找对的孩子要给与适当的鼓励。
)2、认读1~10各数10个数字都数完以后,让学生女工在对照书第4~5页看看每个集合圈里物体的个数和旁边的数。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读一读这些数。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10让学生辨认(按顺序、打乱认)小学数学一年级德育渗透教学设计篇二随着人教版数学教材的改版,从教学内容到教学设计上,以及新版教材的认识和解读都将有所不同。
五年级数学教学德育渗透案例教案资料
一、案例背景描述学校五年级数学教学德育渗透案例。
该校伊川小学是一所农村学校,学生家庭多为务农或在县城务工的家庭。
学校注重德育渗透,通过在各个学科中灌输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学习目标1.了解德育渗透的目的和意义;2.理解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3.具备设计和实施数学德育渗透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通过学生分享对德育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德育对他们的意义和作用。
2.知识讲解(20分钟)详细讲解德育渗透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重点讲解以下几个方面:(1)德育渗透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意识和责任心的公民;(2)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有:通过数学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数学竞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数学游戏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等。
3.案例分析(40分钟)选择一道数学问题作为案例,通过讲述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同时,渗透德育内容。
案例讨论结束后,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并向全班汇报。
4.问题解决(30分钟)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解决数学问题,并整理思路和步骤。
解题过程中,渗透德育内容是必不可少的,例如: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包容他人的不同意见、尊重他人等。
5.反思总结(20分钟)学生自己进行反思总结,通过回答以下问题来评价自己的学习和表现:(1)这节课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你觉得做得好的有哪些地方?(3)你觉得还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有哪些?四、教学资料准备1.教案和活动设计;2.案例材料,可以选择一道数学试题;3.小组讨论表格,方便学生记录讨论结果;4.评价表,用于学生自我评价。
五、教学效果评估通过学生的讨论、解题和自评等环节,来评估学生对德育渗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反思总结环节,通过学生的回答来评价教学效果。
六、教学心得体会通过这个案例教学,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能够理解并运用德育渗透的方法,培养并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教案
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教案【篇一:数学课德育渗透教案】数学课德育渗透教案一、创造和谐的德育环境数学课课堂要进行德育渗透,必须首先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德育环境。
应满足学生追求真善美的需要,应使课堂生活充满爱、尊重与信任,处处洋溢着诚实、宽容、谨慎、自律、助人、同情心、合作、勇气和一系列民主价值。
课堂上,我们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民主、轻松的氛围。
我们要笑对每个学生,对学生所犯的语言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从多元的角度去评价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心理的变化,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参与的欲望和行为,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到自已能够平等与他人相处,能够被尊重,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尊重每个同学的语言成果,不嘲笑别人。
课内外要学生争做“小老师”,真诚帮助学习上暂时有困难的同学,在互帮互助中,共同取得智育与德育的进步。
二、挖掘教材内容的德育因素语言是思想文化的载体,数学课教材的课文内容自然渗透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
教材中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能否充分获得利用,主要靠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认真挖掘教材潜在的德育因素,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数学课语言教学之中。
这既遵循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相一致的原则,又符合数学课教学的规律。
新编小学先锋数学课教科书是一套故事内容精练、色彩鲜艳、设计精美的系列教材,以话题为纲,注重能力培养,课文所渗及的题材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如学校、家庭、动物、购物、时间,文具和饮食等,这些教学内容都渗透了德育因素,教师应努力挖掘这些教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在教学中渗透人际关系、思想品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
让学生在学习数学课的过程中,在思想上也得到良好的熏陶,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培养良好的品德。
三、注重教学过程的德育渗透﹙一﹚采用多种活动形式渗透1、组织学生合作在数学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主阵地在于课堂。
小学数字教育德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数学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
本文将以一个小学数字教育德育案例为例,探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二、案例描述1. 案例背景小明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在数学学习上一直表现较好,但性格较为内向,不太善于与人交往。
在一次数学课堂上,教师发现小明在解题过程中遇到困难,便主动询问他。
小明表示自己不太会解题,因为他没有掌握解题思路。
教师意识到小明在数学学习上存在困难,便决定在教学中关注他的德育教育。
2. 教学过程(1)激发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分数的概念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蛋糕”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分数的意义。
在游戏中,小明积极参与,与同学们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游戏,小明的合作意识得到了提高。
(2)关注个体差异,培养自信心在教学中,教师针对小明的学习特点,给予他更多的关注和鼓励。
例如,在讲解分数的加减法时,教师让小明先尝试解答,即使他的答案不正确,教师也给予肯定和鼓励。
在小明的努力下,他逐渐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并在课堂上积极发言。
通过这个过程,小明的自信心得到了提升。
(3)培养创新思维,激发潜能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讲解几何图形时,教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出自己独特的图形。
小明在课堂上积极思考,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图形设计。
教师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鼓励他继续发挥自己的潜能。
(4)注重实践,培养动手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例如,在讲解面积和体积的概念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测量和计算。
小明在实践过程中,不仅学会了测量和计算的方法,还学会了与他人合作。
通过实践,小明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
3. 教学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德育教育,小明的数学成绩有了明显提高,他变得开朗自信,善于与人交往。
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案例三篇
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案例三篇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案例一篇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学科渗透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渗透德育,笔者谈谈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联系实际,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联系实际,阐明所学知识的用处,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深入浅出地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例如:一年级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可以介绍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二年级教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要使学生知道已学过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不能满足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需要;三年级教学三步计算式题时,可以介绍小括号在实际中的应用和在运算顺序中的作用;四年级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时,可以介绍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的应用;五年级教学比例尺时,可以介绍按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以及按比例尺绘制图纸,在建筑、军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等等。
通过教师简明扼要的介绍,要使学生把所学新知识同现实生活、今后的学习和国家的建设逐步联系起来,明确所学知识的重要性。
二、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爱祖国和爱科学的教育数学教材中有很多插图和应用题,教学时可以选择富有教育意义、形象生动的插图,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以及数学史料等内容,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
例如:一年级教学准备课、5的认识、10的认识时,教师可利用插图为媒体,将画面编成数学小故事,通过对画面的处理,对学生进行爱校、爱国教育。
中年级教学读数、写数时,可以有选择地介绍我国的地形概况,如我国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我国境内有世界著名的大河长江,长6300千米,等等。
中、高年级在教学应用题时,可以根据应用题中所反映的日常生活、工业、农业、交通、教育、科技等方面有说服力的数据,经过比较、分析,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雍妮瑛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新课程标准指导我们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这些要求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我们教育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
所以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除了传授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以外,同时也要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案例一:[分桃子]二年级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认识平均分”一课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6个桃子,你和你的爸爸妈妈吃,你准备怎么分?为什么?”生1:爸爸1个,妈妈1个,我吃4个。
师:这个小朋友把6个桃子分成了1个,1个和4个。
你为什么要这样分呢?生1:因为我最喜欢吃桃子了,爸爸妈妈肯定给我多吃。
师:还有不同分法吗?生2:我准备分给爸爸2个,妈妈2个,我自己2个。
师:这个小朋友是把6个桃子分成2个,2个和2个,你为什么这样分呢?生2:“我,爸爸,妈妈,每人都是2个,一样多,这样谁也不吃亏。
”师:还有不同分法吗?生3:我准备给爸爸3个,妈妈2个,自己留1个。
师:他把桃子分成了3个,2个和1个。
你为什么自己只留1个呢?生3:因为爸爸妈妈每天工作很辛苦,所以我要多给他们。
师:你真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在这个教学环节中,除了教授学生有关“分”和“平均分”的数学知识外,还渗透了尊敬父母,孝敬父母的良好习惯。
案例二:[有趣的七巧板]二年级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有趣的七巧板”这一课时,教师介绍七巧板:七巧板是古时候中国人发明的一种非常有趣的玩具,利用它可以重新组合成很多种不同的图形,外国朋友对我们中国的七巧板也很感兴趣,还给它取了个神奇的名字,叫做“东方魔板”。
你们想认识它吗?教师对七巧板历史的介绍可以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鼓舞学生不断探索、不断追求得进取精神,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态度。
四年级数学下册渗透德育教育教学设计(5篇范例)
四年级数学下册渗透德育教育教学设计(5篇范例)第一篇:四年级数学下册渗透德育教育教学设计四年级数学下册渗透德育教育教学设计乘法的结合律和简便算法鲍静荣教学内容:教科书例3、例4、例5及“做一做”,练习十三第3—9题。
(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
2.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
(二)能力调练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三)德育渗遗点认识知识间的相互关系。
(四)美育渗遗点通过学习感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知识迁移,使学生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抽象概念,掌握知识。
1.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结合律的意义及运用。
2.教学难点:乘法结合律的运用。
投影仪、投影片、小黑板(转板)。
(一)镭蛰孕伏1.什么叫乘法的交换律?举例说明。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说明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的。
(投影)24×5=()×()()×72二72×()()×()二()X()3.以上我们对乘法交换律及其应用进行了复习,同学们掌握得很好课我们再来学习乘法结合律。
板书课题:乘法结合律(早)探究新知 1.教学例3:出示例3:(2)引导学生分组试算,发现什么?(3)汇报:使学生明确:左边三个数相乘的积和右边三个数相乘的积相等。
(4)同座互相试算,自己写数,看一看结果是否都是这样?(5)反馈练习:完成下面几组算式并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15×4)×100=15×(4×10)(125×80)×50 =125×(80×5)(7×8)×5=7×(8×5)(12×25)×4=12×(4×25)使学生明确: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三年级数学德育渗透教案
三年级数学德育渗透教案第一章:认识数字4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字4的含义,能够正确书写数字4。
2. 通过数字4的学习,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
教学内容:1. 学习数字4的写法。
2. 理解数字4的意义。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数字4的形状,让学生尝试画出数字4。
2. 讲解数字4的写法,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书写数字4。
3.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字4的含义。
4. 进行数字4的书写练习,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数字4的书写是否规范。
2. 检测学生对数字4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认识数字5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字5的含义,能够正确书写数字5。
2. 通过数字5的学习,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
教学内容:1. 学习数字5的写法。
2. 理解数字5的意义。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数字5的形状,让学生尝试画出数字5。
2. 讲解数字5的写法,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书写数字5。
3.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字5的含义。
4. 进行数字5的书写练习,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数字5的书写是否规范。
2. 检测学生对数字5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认识数字6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字6的含义,能够正确书写数字6。
2. 通过数字6的学习,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
教学内容:1. 学习数字6的写法。
2. 理解数字6的意义。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数字6的形状,让学生尝试画出数字6。
2. 讲解数字6的写法,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书写数字6。
3.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字6的含义。
4. 进行数字6的书写练习,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数字6的书写是否规范。
2. 检测学生对数字6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认识数字7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字7的含义,能够正确书写数字7。
2. 通过数字7的学习,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
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案例范文(通用4篇)
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案例范文(通用4篇)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案例篇1说起小学数学中的德育渗透,大家脑中或许会闪过牵强附会四个字。
因为数学似乎没有语文学科中俯拾皆是的德育资源,也没有音美学科中覆盖全程的美育渗透。
其实,不然,真正深入到数学学科中,你就会发现,数学中的德育内容不仅全面,还有极强的说服力。
若其他学科的德育是以情动人居多,则数学学科中的德育是以理服人为上。
数学从内容到思想方法都充满了唯物辩证法。
数学思维的训练使人的思维逐步具有广泛性、深刻性、组织性、批判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的特征。
这使学生受益终身。
数学发展史中那些辉煌灿烂的成就足以激发学生的爱国心和民族自豪感。
数学习题中也有很多关于环保、互助、爱国、爱家等德育素材,这些信息提供的数据和实实在在的计算,最具说服力、最真切。
现在只谈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两个的案例:案例1:让学生进入数学的角色情景,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自信心、责任心。
又是一个星期一的早晨,在A班上第一节数学课。
学生放松两天后,躁动的心尚未平静,加之又是节稍显枯燥的计算练习课,教室中凳子吱呀不停,小声说话的声音不断。
我便也有些烦躁起来,连吓带哄地领着学生做到课本40页第3题。
题目提供了这些信息:二年级198人,三年级270人,四年级201人,五年级281人,他们要去儿童剧场看电影,剧场能容纳500人,问题:哪几个年级安排在一起合适?需要安排几场?我让学生先读题目,他们个个有气无力。
再让读一遍,读得还是很勉强。
读完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解决问题?等了片刻,举手者寥寥无几。
叫了一个学生,陈述自己的想法,其他学生似听非听,漫不经心。
看着学生茫然又漠然的眼神,耐着性子领着说了一遍,又问了几个学生,还是说不太清楚,看到花费了这么多时间,效果却不好,心中非常窝火,忍不住又批评了学生几句。
如此这般,折腾掉不少时间,下课铃响了,预定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
带着沮丧的心情来到B班,准备上今天的第二节数学课。
看着那些在课间游戏时活蹦乱跳的孩子,忽然觉得刚才的发火多么可笑!浪费时间,破坏心情!这么小的孩子,前面说完后面忘,生气发火只是做了无用功,何苦!想到此,我调整了心态,微笑着面对孩子们。
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案例
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案例案例背景在中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德育渗透是指将德育元素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在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获得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培养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在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
案例描述案例一:数学课上的公平原则一位中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课的教学时,注重强调公平原则。
他在讲解数学问题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公平性,并与学生一同探讨公平原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他引用了分配公平的例子,让学生思考如何公平地分配有限的资源。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仅理解了数学概念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公平意识和价值观。
他们在将来的生活中更加注重平等和公正,并能够在面临选择时做出公平的决策。
案例二:数学竞赛中的团队合作一所小学举办了一场数学竞赛,其中有个题目需要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来解决。
这个题目需要学生相互协作,共同解决复杂的数学难题。
在竞赛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要发挥个人的数学能力,还要和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他们需要协商解决方案,分工合作,并最终达成共识。
通过这个竞赛,学生们不仅提高了数学水平,还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他们学会了互相信任,尊重他人的意见,并能够在团队中有效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案例总结以上两个案例展示了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效果。
通过在数学课堂中注重公平原则和团队合作,教师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德育渗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还能增强他们的学科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在数学教学中适用,也可以在其他学科中进行实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六年级数学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六年级数学德育渗透教学案例一、背景介绍在六年级数学教学中,除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德育渗透,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素养。
本案例旨在探讨如何在六年级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思维方法、团队合作与分享精神、责任感与担当、诚实守信教育、自信心与勇气、尊重他人与多元文化等方面的素养。
二、案例描述1. 爱国主义教育在教授“比例”这一部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比例的概念和应用,同时可以穿插一些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例如,可以介绍一些中国古代的建筑和工程中运用比例的知识,如都江堰、长城等,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人的智慧和勤劳。
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现代中国数学领域的成就,如我国在数学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2. 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授“统计”这一部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同时强调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例如,可以引导学生养成制定计划、按时完成作业和自我反思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3. 数学思维方法在教授“分数”这一部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同时强调数学思维方法的重要性。
例如,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归纳、推理等方法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4. 团队合作与分享在教授“图形”这一部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图形的特点和性质,同时强调团队合作和分享的重要性。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图形的特点和性质,并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5. 责任感与担当在教授“百分数”这一部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百分数的概念和应用,同时强调责任感和担当的重要性。
例如,可以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作为公民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6. 诚实守信教育在教授“小数”这一部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小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同时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案例范文(精选11篇)
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案例范文(精选11篇)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案例范文(精选11篇)案例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所经历的具有多种意义的典型事件陈述。
它是对人们经历的故事的有意截取。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案例的文章11篇,欢迎品鉴!第1篇: 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案例教学思路说明:《义勇军进行曲》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它出现在北师大版三年级艺术(上册)《深深的怀念》这一单元的主题图中,与油画作品《狼牙山五壮士》、国画作品《铜墙铁壁》及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局部组成了一曲用生命谱写的瑰丽乐章。
当年,这首雄壮激昂的歌曲曾经激励着中华儿女同侵略者浴血奋战,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战斗号角。
今天,中华民族在走向富强之路的同时,依然面临着挑战与危机!《国歌》仍然传递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它时刻鼓舞着炎黄子孙奋发图强,建设好自己的国家。
《国歌》,对学生来说,听得多,也唱得比较多。
但因为所处的时代不同,学生很难体会到歌曲中包含着的特有的深刻含义,所以在演唱时,往往只有动嘴在哼唱,很难达到慷慨激昂的效果。
因此,我选择了对这首歌曲的演唱教学、点评、赏析,纠正学生演唱中的习惯性错误与不严谨的缺陷。
在新课程艺术学科的精神指导下,我围绕热爱祖国这一个重要的人文主题,我采用了如下五个篇章:《国歌》奥运篇自豪、《国歌》战争篇庄严、《国歌》识唱篇能行、《国歌》成就篇激情、《国歌》歌舞篇祝愿这一艺术体验的过程将《国歌》在不同时代、不同场合的演唱意义在学生面前拉开生动的帷幕。
通过现代电化多媒体展示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无数英雄的中华儿女冲锋陷阵,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在庄严的《国歌》声中,荣获世界冠军的奥运健儿热泪盈眶;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万人注目着天安门前的升旗仪式使学生自然地进入了《国歌》的音乐意境,并产生了强烈的学唱愿望。
把歌曲中蕴含的情感予以深刻的揭示,并唤起了学生的感情共鸣,在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演唱中,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小学数学教案渗透德育
小学数学教案渗透德育目标: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提高其主动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
一、教学目标:1. 能够通过数学实践,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和自律能力;2. 培养学生爱劳动、勤奋好学、勇于探索的品质;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数学实践活动:比如数学拼图、数学游戏等,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数学的魅力;2. 数学竞赛:通过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3. 数学故事:利用数学故事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阶段:引导学生认识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让他们认识到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生活态度;2. 实践环节:设计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乐趣和神奇;3.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更广阔世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4.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经验,反思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为以后的学习提供参考。
四、教学评价:1. 考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表现的不同,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价;2. 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互帮互助,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3. 鼓励学生勇于挑战自己,勇敢面对困难,培养其坚韧不拔的品质。
五、任务安排:1. 教师:认真备课,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2. 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尊重他人,团结合作,共同进步;3. 家长:支持学校的德育工作,鼓励孩子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其品德素养。
以上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植入德育的教案范本,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开展数学教学工作。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培养更多有品德、有才华的未来人才而努力!愿我们的教育事业越办越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雍妮瑛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新课程标准指导我们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这些要求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我们教育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
所以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除了传授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以外,同时也要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
”
案例一:
[分西瓜]:一位年轻教师在教授三年级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一个大西瓜,在母亲节的时候,你准备怎样分这个西瓜呢?”生1:“母亲节到了,我准备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两份,给妈妈留一半,我留一半。
”
“你为什么这样分呢?”教师问。
生1:“我一半,妈妈一半,一样多,这样谁也不吃亏。
”
生2:“母亲节到了,我把西瓜平均分成8份,我给妈妈5份,我留3份。
”
“你为什么这样分呢?”教师微笑地问。
生2:“妈妈很辛苦,在母亲节里应该多给她一些。
”
“你真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我表扬了她。
其他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要把西瓜平均分成6份、9份、12份等,都说在母亲节应该多给妈妈一些,教师都一一赞扬了他们。
这时,生3举手回答:“我把这个西瓜全都给妈妈吃。
”
师:你真是一名董事的好孩子。
妈妈为了我们付出了很多,你做的很对。
如果我们的老师都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时时显出宽容的态度,我相信这比老师单纯重说教的“灌输式德育”要高明。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育人,其次才是育才。
思想教育和人文教育应该渗透在每一堂课中,那么怎样在数学课堂中恰到好处的进行思想教育呢?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思考的问题。
我觉得数学课堂上的思想教育不能
牵强附会,不能生搬硬套,要用得适时适地才能取到应有的效果。
教学必然具有教育性,是教学过程的一条基本规律。
在具体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从知识中受到教育,而且可以从教师的教学态度、工作作风和思想情感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道德教育。
所谓教书育人,正是这个道理。
但是,这种教育必须克服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过分强调教学的思想教育意义,不顾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生拉硬扯地进行空洞的、贴标签式的思想教育;一是完全忽视教学的教育意义,单纯的为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而进行教学,只教书不育人。
品德教育与数学教学,两者是水乳交融的关系,思想与精神要融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我们的教学中,首先要求我们的教师拥有一双睿智的眼睛,思维敏捷的应变能力,优良的课堂教育机智。
及时捕捉好的素材,适时的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
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步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
使思想与精神真正走进学生心田,最终积淀成良好的品质,达到“润物无声”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