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式教学法教案
“问题式”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尝试
“问题式”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尝试所谓“问题式”教学法,就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即教师首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理解问题、讨论问题,最后教师根据讨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归纳从而准确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这种教学法操作简便,适合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实践效果良好。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以疑导读如何创造一个合理、有效的问题情景,是实施这一教学方式的重要前提。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结合教材,突出重点,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
让学生在解决每一个问题后,能够获得有用的知识,并养成积极思维的好习惯。
如在总复习中让学生掌握三基知识始终是复习之根本。
在复习过程中,基础知识、基本方法若只是简单重复和归纳,学生听之无味,像背书一样去死记它;学生原来的错误和漏洞并没得到弥补和改正,对学生能力提高带来了较多的障碍,在同类问题中多次犯错。
运用“问题式”教学法,在教学中我采用了根据该知识的关键点,易错、易漏点设计好系列问题(或小题题组)的方法,让学生先尝试解决,然后让学生提出在解题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查缺补漏。
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参予的积极性,又达到对基础知识重新思索、整理、归纳、掌握的目的。
如复习《椭圆及其方程》(1)我首先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先尝试回答。
问题①:椭圆如何定义?(第一定义:|PF1|+|PF2|=2a;第二定义:到一定点和定直线距离之比为常数的点的轨迹);问题②:|F1F2|>2a,|F1F2|=2a其轨迹是什么?(无,线段F1F2);问题③:为得椭圆标准方程,如何建标?b2的引入解决了什么问题?a,b,c,e的关系在椭圆图中如何体现?(两定点对称置于某一坐标轴上;b2=a2-c2;特征△);问题④:确定一个椭圆方程需要什么条件?(定位,定量(两个))……(根据学生回答,做适当阐述与小结)。
初中物理问题式教案
教案题目:初中物理《光的传播》问题式教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特点,掌握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光的传播特点2.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3. 光的传播实例分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光是如何传播的吗?光可以穿越哪些物质呢?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光的传播特点,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3. 课堂讲解讲解光的传播特点,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4. 问题讨论提出问题:光在传播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障碍?光如何应对这些障碍?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讨论成果。
5. 实验演示进行光的传播实验,让学生观察光在传播过程中的现象,巩固所学知识。
6.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光的传播实例,如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7.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8.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解答学生的疑问,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
四、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光的传播特点和原理。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光的传播现象。
3. 结合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4. 注重课堂练习,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光的传播特点和原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课件、实验器材。
2. 网络资源、图片素材。
七、教学时间1课时八、课后作业1. 阅读教材,了解光的其他传播现象。
2. 观察生活中的光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通过本节课的问题式教学,让学生掌握光的传播特点和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
(一)定义:是指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它是把教学内容化作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养成心理品质的过程。
(二)
理论依据:
1.问题教学理论(马赫穆托夫)
2.提问式教育理论(弗莱雷)
(三)
基本步骤:
1.学生自学或教师讲授
2.创设问题情境
3.提出问题
4.回答问题
5.总结
(四)
优点:
1.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学生在学习中有较多的参与机会
3.能够
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4.学生能牢固地掌握问题教学中的知识点5.有助于学生养成问题探究的学习习惯(五)缺点:
1.问题设计较为困难
2.教学中不确定性较强
3.教师所需的教学技巧较高
4.学生获取的知识缺乏系统性
5.问题序列型较难保证。
高中数学问题式教学教案的设计
高中数学问题式教学教案的设计教案主题:数学问题式教学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问题式教学方法进行数学学习;2. 学生能够通过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提高数学思维能力;3.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时长:2课时教学材料:1. 教科书和相关课本;2. 题库和习题集。
课前准备:1. 整理问题式教学案例,包括各种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和策略;2. 安排教室座位,确保学生可以自由交流和讨论。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个生活实例或者常见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步骤二:问题探究(2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个具体问题,如:“小明买了一些苹果和橙子,总共花了50元,苹果每个2元,橙子每个3元,小明买了多少个苹果和橙子?”2. 学生个体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分享解决思路和策略。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不同解决方法,并讲解一种常用的解题策略,如列方程或建立数学模型。
步骤三:知识拓展(15分钟)1. 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讲解相关的数学知识,如代数方程、线性方程等。
2. 教师提供一些示例题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步骤四:问题应用(30分钟)1. 教师提供一系列与课堂学习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实际应用。
2. 学生个体或小组合作解答问题,并记录解题过程和思路。
3. 学生展示自己的解题方法和答案,进行讨论和交流。
步骤五:课堂总结(1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问题式教学的有效性和重要性。
2. 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运用问题式教学方法,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3. 学生提出问题或反馈,教师进行解答和引导。
扩展活动:教师可以在课后为学生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运用问题式教学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要求学生写下解题过程和心得体会。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问题探究和问题应用环节中的表现,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反馈。
基于“问题引导式”教学法的教学设计———以“科学思想—微元法”为例
课程篇在“激励学生思考,培养创造力”课程理念的倡导下,笔者结合蔡林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经过反复思考与实践,采用了一种较为满意的教学模式———“问题引导式”教学法。
“问题引导式”教学法是以问题为线索的教学方式。
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系列引导性问题,把教学内容的讲解寓于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之中,逐步引导学生得出讲解的内容。
奥苏伯尔在阐述学习迁移理论时曾指出:“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高中物理尤为注重知识的衔接性、层次性,注重学生的思考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
“问题引导式”教学法案例通过“思考与讨论”环节学习“科学思想—微分思想”。
思考与讨论一次课上,教师拿来了一位往届学生所做的“探究小车的运动规律”的测量记录(见下表),表中“速度v”一行是这位学生用某种方法(方法不详)得到的物体在0、1、2……5几个位置的瞬时速度,原始的纸带没有保存。
位置编号012345时间(s)00.10.20.30.40.5速度(m/s)0.380.630.88 1.11 1.38 1.62以下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
教师:能不能根据表中的数据,用最简便的方法估算实验中小车从位置0到位置5的位移?学生A:能。
可以用下面的办法估算:S=0.38×0.1+0.63×0.1+0.88×0.1+1.11×0.1+1.38×0.1=…学生B:这个办法不好。
从表中看出,小车的速度在不断增加,0.38m/s只是0时刻的瞬时速度,以后的速度比这个数值大。
用这个数值乘以0.1s,得到的位移比实际位移要小,后面的几项也有同样的问题。
学生A:老师要求的是“估算”,这样做是可以的。
教师:你们两个人说得都有道理。
这样做的确会带来一定误差,但在时间间隔比较小、精确程度要求比较低的时候,可以这样估算。
小学语文课堂问题式教学法的实施
2020年31期┆269课堂小学语文课堂问题式教学法的实施王晓巍摘 要:问题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近年来已经逐渐开始得到普及,这种方法不仅改善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而且也促进了课堂教学环境的发展,还可以在一个答案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小学语文教师使用这一方法,可以使学生能够明确课堂学习的目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深化对课文主旨的理解和体会,提高教学效率。
本篇文章简要分析了小学语言教学战略的执行情况,供其他同事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问题式教学;实施 与其他学科不同,小学的语文是一门综合的基本学科,学习好这一们科目对学生的后续进步十分关键。
低年龄段的语文教师必须合理利用教学材料的多样性,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适当地选择合适的语文上课形式,让孩子在上课过程中寻找所出现的矛盾并能够消除问题。
在语文学习的系统当中,使用问题式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营造一种充满诱惑力的课堂环境,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多样化的思维能力,加强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从而提高语言教学的成果和意义。
一、小学阶段语文问题式教学法进行的作用 (一)创造有力的语文环境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加入问题式语文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技能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在一个无限的语文学习空间中,好的问题不单单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
作为最根本的和多方向学科,语文对学生的未来有很大影响。
由于在小学阶段的孩子刚接触语文,拥有极高的语文热情和好奇心,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这一内心特点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吸引力的学习环境。
这使他们能够获得主动学习的机会,唤起对学习的兴趣,更积极地与教师合作,并在与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中有效地完成语文学习的任务。
(二)带领学生接受语文的意义小学的语文教学是在教授问题和环境的框架内进行的,教师可以使用不同的问题来指导学生,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领悟到课文的主旨。
比如在上到关于祖国大好河山的课文时,老师可以提出这样描写景色的方法体现出景色的什么特点。
问题教学法
三 优点以及局限性
(一)优点: 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 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主动学习,因此, 可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问题教学法鼓励学生质疑,发问,注 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再发现, 因此,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 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 优点以及局限性
五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三)提问要注意问题的开放性
提出问题后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积极主动的思考 问题。教师要循序渐进对学生引导,不要马上肯定或否 定学生的回答,也不要代替学生说出正确答案。尽量让 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既活跃了课堂、提高学生的思辨 能力,又留下课后问题,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入。 (四)提问要注意问题的全面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把各个知识点以不同的问题为载体 进行呈现,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围绕重点和难 点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整合,最终形成问题串把整个 教学内容串联起法算式? 生1:在一张长椅上坐2个人,在另一张长椅上坐1个人,还有一张长椅 上坐3个人,每张长椅上坐的人数不同。它只能列出加法算式,2+3+1=6 (人)。 生2:黑板上能写成乘法的加法算式,它们的加数都是一样的。 生3:加数全都相同的就可以写出乘法算式。这个问题用加法列式是 “2+3+1=6”,它的加数不一样,所以就不能写出乘法算式。 师:想想,当这些小朋友怎样坐的时候,我们就能列出乘法算式? 生1:这张长椅上3个人中的一个人走到只有1个人坐的那张长椅上去坐, 这样就有3个2了。(演示) 学生们自发地鼓起掌来,生:我也是这样想的! 师:现在大家能列出乘法算式吗?(学生们笑着点点头。) 生2:我还有不同的想法!如果走了3个小朋友,每张长椅上就都只有1 个小朋友,就是3个1了,可以列式为3×1或者是1×3。 生3:我的想法和他们的都不一样。如果再来3个小朋友,就有3个3,可 以写成3×3。 班里的其他同学听到了这些独到的见解,精彩的发言,教室里再次响起 热烈的掌声。
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为了适应社会的形式,在社会上立足,木里图学校这样一所有着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底蕴的学校也不甘落后,推出了一系列改革的措施,主要体现在问题教学法、晚读课和课前四分钟三大模块。
(一)问题教学法一、问题教学法的提出积极而稳妥地实施课程改革不仅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实现人的全面落发展目标的要求,更是学校教育科学发展的要求。
课程改革给学校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改革则进,不改革则退。
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的成功崛起并蓬勃发展的事实充分证明了这个结论。
教育在发展,我们应该怎么办?勇敢改革,大胆创新,走自己的路。
问题教学法就是我们深思熟虑后提出并将实施的课程改革方案。
问题教学法即由问题而引发并围绕问题而展开的师生共同达成教育目标的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由五个教学环节构成即:1.问题引入。
目的是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2.问题导学。
目的是确立学习目标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习习惯,形成学习能力。
3.问题探究。
目的是通过对问题成因和解决问题方法的深入探究,进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应用获取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4.问题解读。
目的是答疑解惑,实现达成教学目标并形成技能技艺的教学任务,同时也力争更加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问题创新。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挑战精神、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问题教学法理论解读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告诉我们:教育必须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教育必须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理念的精神实质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本,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问题教学法追求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学校教育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做到:首先,要确立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即课堂教学的主人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此,学生自主学习天经地义,教师的教只能服务于学生的学。
其次,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是学习方法的改革,核心理念是教法服务学法。
问题式教学法教案
四、师总结
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五、作业布置
书写d t n l及da mi tu di ma各一排。
六、板书设计:
d t n l
da di dunu nv ne na
te ti tu lu lv le li
七、教师小结与反思:
巩固旧知识,为新知识铺垫。
五、板书设计:
六、教师小结与反思:
学生看图,学会思考。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训练集中注意力,学习模仿。
游戏巩固,加深记忆。
优劣对比更能发现问题,得以改进。
教
学
过
程
教学流程(第二课时)
教学意图
一、预设问题(一环)
第一步:复习导入
(一)复习检查。
1、复习字母:b p d t m f a
2、拼读音节:dì di、mā ma、bà ba 4、导入:这些声母和韵母在一起还能组成许多新朋友呢!
2、n l的发音及n l与韵母的拼读。
课 前
准 备
1、拼音卡
2、教学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教学意图
一、预设问题(一环)
第一步: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声母:b p m f,这些字母我们称它们什么?(声母)声母一般都站在音节的最前面。
2、认读韵母卡片,这些字母我们称它们为什么?(单韵母)再人带调韵母,教师讲解:声调都标在韵母上面。
二、问题探究(二环)
第二步:学习d t n l 与韵母相拼
1、出示音节
2、卡片演示两音相碰。
3、老师示范拼读
4、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
3、学儿歌,边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表演。
小学语文课堂问题式教学法的实施
小学语文课堂问题式教学法的实施发布时间:2021-03-15T14:35:53.710Z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2期作者:谢仕纯[导读] 素质教育理念与新课改广泛实施视域下的语文教育应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谢仕纯南漳县武安镇双柏中心小学441511摘要:素质教育理念与新课改广泛实施视域下的语文教育应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秉承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理念展开有效教育,同时对他们进行能力提升与思维培养,旨在于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综合发展。
然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中仍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具有局限性以及教学模式传统刻板等问题,导致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无法得到全面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问题式教学;实施策略引言问题式教学法主要是将问题作为载体贯穿于整个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和意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问题式教学法应该注重教学内容前置,引导学生通过自学独立解决部分内容,然后在课堂中通过部分释疑的方式展开教学,从而全面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升。
下面,笔者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式教学法的实施策略进行探究。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教学目标层次不够明确,未能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素质教育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这需要教师秉承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对学生展开针对性教学,这种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的教育理念不仅能够提高教学实效性,还能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然而目前不少小学语文教师常常应用统一无差别式教学来追赶教学进度,忽略了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性,久而久之,班级内部差距日益明显,这十分不利于学生语文成绩的稳固提升。
(二)教学内容缺乏创新解读,难以帮助学生拓展视野见闻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主要科目,学生需要通过学习语文知识来奠定自身语言基础,可见语文教学质量的优劣对学生基础语言的掌握程度有着较大影响。
问题教学法问题设计方案
一、背景问题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它强调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中,通过解决问题来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问题教学法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二、目标1.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4.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实施步骤1. 问题设计(1)确定问题主题: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一个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作为主题。
(2)问题分解:将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以便学生逐步探究。
(3)问题难度分级: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将问题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难度级别。
2. 教学实施(1)导入阶段: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
(2)探究阶段:学生根据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展示阶段: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4)拓展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 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参与度、合作交流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2)结果评价: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正确性和创新性。
四、问题设计方案举例主题:光的传播问题分解:1. 光是如何传播的?2. 光在空气、水、玻璃等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何不同?3. 光的折射现象是如何产生的?4. 如何解释光的全反射现象?问题难度分级:初级:光是如何传播的?中级:光在空气、水、玻璃等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何不同?高级:光的折射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如何解释光的全反射现象?教学实施:1. 导入阶段:教师通过实验演示,展示光的传播现象。
2. 探究阶段: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究光的传播规律。
3. 展示阶段:每组学生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教师点评和总结。
4. 拓展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光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高中数学课堂问题式(探究式)教学法应用 - 副本
高中数学课堂问题式(探究式)教学法应用会宁县第二中学杨雯摘要: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
数学学科的课堂教学有其自身固有的特点。
从诸多课堂教学实例和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来看,问题式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问题教学法的精髓在于,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同时,这种教学法也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问题式教学情境创设提出问题探究解决总结深化在推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本人认为,问题教学法应是学生依据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采用预习笔记等形式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选取或归纳出典型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研究,养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习惯的课堂教学模式。
也就是说,问什么,以学生为核心,由教师和学生双向取舍;怎么问,由学生经过深入思索和探究得出问题,经过筛选和归纳后提出。
问题教学法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 以解决问题为重点,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这样的教学不只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时下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注重对学生问题的收集和归纳,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知识、学会动手动脑、学会合作学习。
进行问题式数学课堂教学一定要了解问题式教学法的几个特征。
民主性、主动性、探究性、合作性、创新性是“问题式”教学的几个基本特征。
在这种教学环境中,教学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惯例,要求师与生之间,生与生之间平等对话,和谐发展。
“问题式”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本的教学形式,它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
所以它发端于提出问题,行进于讨论问题,终止于解决问题。
学生对问题产生困惑并提出问题,是问题式教学的前提。
正是由于问题激发学生去观察、思考,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才能表现出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积极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力图克服一切困难,发展其创造性人格。
小学语文课堂问题式教学法的实施
小学语文课堂问题式教学法的实施摘要:问题式教学法主要是将问题作为载体贯穿于整个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和意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问题式教学法应该注重教学内容前置,引导学生通过自学独立解决部分内容,然后在课堂中通过部分释疑的方式展开教学,从而全面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问题式教学法实施引言: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的主体地位愈发受到重视。
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早已不再适应新时期的语文课堂,教师枯燥乏味、平铺直叙的讲解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容易让他们失去学习动力,效果适得其反。
在这种情况下,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就显得格外重要。
好的问题能够将学生带入到生动的问题情境中,帮助他们理解课程的重难点。
倘若教师精心设问,合理引导,还能用它来唤醒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赋予课堂充分的活力。
一、前置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其实很多的语文问题学生是可以通过自己的探索和思考找到答案的。
这时候教师要适当地放手,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完成自主的预习和对知识的学习,进而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这个方式还能够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在教学前,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导学案,让学生课前完成部分内容的预习,通过预习完成教师设计的预习任务,从而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花钟》时,教师鼓励学生课前自主阅读课文内容,并且设计了一个问题:让学生自行总结不同花开放的时间。
学生完全可以在课文中自己找出答案,提升了学生提炼信息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二、艺术性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课堂上教师能否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或是问题能否带动课堂气氛,是决定课堂效率很重要的因素。
在传统语文课堂上,学生作为知识被动接受者,他们的思维很容易受教师的带动,而教师也会在不自觉中成为课堂的主要控制者。
问题式教学的教学设计
问题式教学的教学设计问题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和学生的关注。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它更加注重学生参与和思考,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问题式教学的优势及其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一、问题式教学的优势问题式教学的教学模式有以下几个优势:1. 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发展问题式教学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和提问。
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单一传授者,而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这种积极的思考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创新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问题式教学中,学生通常会面临一系列复杂的问题,需要通过合作和讨论才能找到解决方案。
这样的教学环境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他们的社交技能。
3. 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需要主动探索和研究问题,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
这种自主学习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自信心。
二、在问题式教学的教学设计中,有几个关键要素需要考虑:1. 确定学习目标在教学设计的初期,教师需要明确学习目标,并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能力确定适合的问题。
学习目标应该明确、具体,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2. 指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时应该尽量避免给出明确的答案。
可以通过讨论、个人思考等方式,帮助学生触发思考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范例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 组织学习活动在问题式教学中,学习活动应该以问题为中心。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探究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解决问题。
4. 提供反馈和评价问题式教学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思考过程,而不仅仅关注他们的学习结果。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及时提供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式教学设计案例
问题式教学设计案例Problem-Based Learning Lesson Plan Case.Introduction: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is a teaching method that challenges students to learn by solving real-world problems. It is a student-centered approach that emphasizes critical thinking, problem-solving, and collaboration. PBL has been shown to be an effective way to engage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ir learning outcomes.Learning Objectives:After completing this lesson,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Identify and analyze a real-world problem.Develop and implement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Communicate their findings effectively.Materials:Real-world problem scenario.Whiteboard or flip chart.Markers.Sticky notes.Computer with internet access.Procedure:1. Introduction (5 minutes)。
Begin by introducing the concept of PBL to students.Explain that PBL is a student-centered approach to learning that emphasizes critical thinking, problem-solving,and collaboration.Tell students that they will be working in groups to solve a real-world problem.2. Define the Problem (10 minutes)。
如何正确运用“问题式导学“教学模式
如何正确运用“问题式导学”教学模式“问题式导学”教学模式是以教材为依据,运用具体的问题组织学生有效的自学、共同分析、探讨和研究,从而推断出正确结论的课堂教学模式。
“问题式导学”教学模式的理念是:知识是学生学会的,不是教师讲会的。
“问题式导学”教学模式的目标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真正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问题式导学”教学模式运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1、展示问题这一环节的目的是通过问题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思考,激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自学问题就是一节课的学习目标。
自学问题可以由教师围绕学习目标直接出示,也可以根据教师展现的问题情景由学生发散性提出,然后师生归纳梳理,如果问题还没有达到目标的要求,教师再补充提出。
这一环节要防止设置自学问题层次不清,不能紧紧围绕学习目标,问题太碎、太杂,或太大、太空。
要么一看就会,课本上有直观的答案,要么思维跨度太大,缺乏递进性,学生难以接受。
2、学生自学这一环节的目的是改变学生过去那种接受学习、机械训练、思维迟顿的学习方式,真正提高学习的效率。
通过每节课让学生自学,使学生明白学习要靠他们自己,使学生感受学会知识后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从而乐学好思。
坚持“问题式导学”教学模式,坚持让学生自学,学生就会发现并且提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学。
当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掌握了自学这种学习方法,将会受益一生。
这一环节要防止以下误区:一是自学走过程,时间安排不足。
二是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唠唠叨叨,使学生不能专心思考。
学生自学时一定不要打断或干扰学生独立学习的思路。
3、合作学习这一环节的目的是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语言解答等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的潜能、天赋等才能得以发挥,情操得到陶冶,个性得到发展,同时克服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胆怯等不良心理品质。
合作学习的形式有二种:一是提问与评价。
数学教学教案(最新13篇)
数学教学教案(最新13篇)数学教学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页例1和第5页例2,完成第5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及练习二的习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成数的意义,知道它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简单应用,会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百分数的一些应用,像计算发芽率,出勤率,成活率,还有计算储蓄的利息等。
今天我们来学习成数,板书课题;成数成数常常用来说明农业的收成,比如说今年的小麦比去上增产二成,苹果比去上减产一成,这二成和一成是用来说明收成情况的。
说明并板书;一成就是十分之一,改写成百分数就是10%;二成就是十分之二,改写成百分数就是20%。
小麦比去年增产二成,也就是小麦比去年增产十分之二,即百分之二十。
下面让学生回答:苹果比去年减产一成,表示什么意思?(表示苹果比去年减产十分之一,即百分之十。
)油菜去年比前年增产三成,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油菜去年比前年增产十分之三,即百分之三十。
)二、新课1.教学例1。
出示例1,让学生读题。
提问:去年比前年多收了二成五,表示什么意思?(多收了二成五,表示多收了25%。
)怎样计算?根据什么?学生口述。
教师板书算式:41.6十41.625%或者41.6(1十25%)2.教学例2。
教师:你们在商店有没有看到过某某商品打几折出售?比如运动服打八折出售,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按原价的80%出售。
提问:衬衫打六折出售是什么意思?(衬衫按原价的60%出售。
)?书包打七五折出售是什么意思?(书包按原价的75%出售。
)出示例2,让学生读题,然后每个学生自己列式计算。
让学生说算式并说明根据。
教师板书算式:43043090%或者430(190%)三、课堂练习1.做第5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先让学生自己做,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根据是什么?还有别的做法吗?教师:根据题意可以看出,一个水壶的85%是25.5元,所以这道题可以用方程解,也可以直接用除法做。
用方程解,设:这个水壶的原价是2元。
问题教学法
一.用“问题”组织教学二.把教学知识点,转化为一串一定形式的有价值,科学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再次感知知识、领会知识、运用知识,最终完成自我构建知识的过程。
让学生摆脱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书本知识,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独立自主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让一切学习活动回归学习的本质—这也就是“问题教学”的实质.(“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构建知识的过程,“问题教学”的实质就是回归学习的本质--—王崴然)三.问题设置具有目的性与针对性问题教学法的重点是“问题",核心也是“问题”。
因此,所有的问题都必须有针对性,要点到“点子”上。
然后才可能围绕教学目标,步步深入,最后达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具体、明确。
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提问,在师生问答互动中帮助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四.三.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是实施“问题教学”的前提.初中学生的问题意识还不够强,问题意识淡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教师在教学中民主意识的缺乏,课堂教学气氛的不融洽是一个主要的因素.因此,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做的工作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营造民主的气氛。
一.由教师提问为主,转到以学生提问为主本节课中只有教师“满堂问"--把一个个问题抛给了学生,而没有学生主动的质疑。
问题教学,应该是教师利用一定的问题情境,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特别是针对教材提出疑问,并通过学生的多方面的思考、讨论,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
由老师提出问题,意味着“发现问题"这一环节是由老师完成的,不是学生自己完成的,如果老是停留在老师提出问题这样的水平上,问题在教学中的功能发挥就受到很大的限制。
那么究竟怎么做才可以使英语教学中的问题设置从单一老师提问到学生自己质疑?我认为首先教学的着力点应更多地放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来。
是否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又在于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生疑”。
问题式教学法教案
第五组
本组教材围绕着“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初步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特点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
同时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遨游汉字王国”分成“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两大板块。
每个版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希望学生根据活动建议的提示,按照当地实际情况自主地开展活动。
“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对于了解必要的知识、启发思路是很有帮助的。
为了保证活动效果,活动前要制定计划,活动结束后,要展示和交流活动成果。
活动板块要求认识的23个字,让学生结合阅读学会认读,也可以在活动结束后集中认读。
这次综合性学习可以开展的活动主要有:(1)小组讨论和制订活动计划。
(2)举行猜字谜游戏。
(3)搜集汉字字体特点及变化的资料。
(4)用多种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铜仁市南长城小学问题式教学法教案
铜仁市南长城小学问题式教学法教案
铜仁市南长城小学问题式教学法教案
铜仁市南长城小学问题式教学法教案。
问题式(探究式)教学法应用课堂教学操作流程
问题式(探究式)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操作流程甘肃省清水县第六中学车琳摘要:本文从化学学科发展的本源出发,结合学生事事探究的好奇天性,为落实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位置,提出分三步走来实现的举措;即由诱导学生上路,到陪伴学生走路,到放开学生自主寻路的探究过程,并提出课堂教学探究式认识论的基本思想内核。
关键词:情境诱导、知识生成、创造性运用化学是以生产、生活、自然现象为研究机体,通过实验探究为技法的一门富具假设、实践检验为特色、游离于宏观和微观双层面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从它的起源与人们认识研究发展的历程来看,离不开观察、实验、猜想、假设、论证、解释、应用及伴随曲折、玄妙、离奇、变化莫测并和客观世界相融合的过程,因此形成了自身的学科特色与思想。
赋予人们认识它、学习它、研究它的特殊认识过程和方法。
因此学习化学,尤其就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方法的过程,更是和科学触摸、认识、内化、融合的过程,也是在科学世界里成长的过程。
这是其它学科不能具备的独特条件与客观环境,按照化学独有的魅力和独特的研究方法,化学教学过程也应有自身特色,教学虽无定法,但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反映在化学教学上就是人们的认识规律和科学的发展规律相融合的过程。
是可操作的、也是可再现的、人们发现和探究事物且具原创性风格的自然过程。
因此,教学模式也就是人们认识化学科学的再现过程,并且化学教学过程也和科学家的探究活动有相似的地方,这就孕育出了课堂教学探究式学习认识论,本文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概括出了“课堂教学探究式学习认识论”的思想方法,通过具体的微格教学系列和宏观的控制,来探讨课堂教学的操作和生成,以期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和可操作化,从而来寻求新课改、新理念下化学教学的自身规律和提高实效性。
1课堂教学探究式认识论的基本思想内核学生心目中的一切疑团,对人类来说可能是已知的,但对学生来说是未知的,因此,学生的生活天性本身是好奇的,事事都在探索中,时时都在创新中,未见得学生只有全部掌握了人类的知识之后,才开始具有创造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步:学习d t n l与韵母相拼
1、出示音节
2、卡片演示两音相碰。
3、老师示范拼读
4、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
3、学儿歌,边读边表演。
三、问题拓展(三环)
第三步:所学方法举一反三
1、学生根据发音方法练习拼读,练读声母d t n l与韵母a e i相拼的音节。
2、引导学生看图并出示词语:大米、马、兔等字
3、复习带调音节bápábàmāmùbùmǒ等。
4、认读生字和词语:爸、妈、我、爸爸、妈妈
二、问题探究(二环)
第二步:学习d t n l的音、形
1、出示图画。、看投影说话引出d t n l:图上画了什么?它会发出什么声音?
2、教学d t n l的发音,认清字形。
(1)小组合作,结合图画和说话练习,尝试发音。
3、学习儿歌《轻轻的》
(1)学生尝试拼读。
(2)集体交流、正音,师强调发音要领。
(3)在拼读音节中认识生字“大、米、土、地、马”
第四步:指导书写音节
1、展示四线格中写好的音节,观察它们的占格与字母间距离。
2、教师范写,学生一边说出笔画名称一边练习书空。
3、学生练习书写。
第五步:趣味游戏,巩固识记
游戏一:你出声母,我出韵母,看看拼成什么音节?
2、师范写
3、学生书空,每个写5个。
第五步:展示交流
1、师巡视,个别辅导,强调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2、展示有代表性的作业,大家评议:哪个写得好?哪个哪笔没有写好?应该怎样改?
三、问题拓展(三环)
第六步:生小结
上一周我们都学了哪些字母?我来背一背。
四、师总结
学习拼音用处大,读书识字要靠它,帮我学好普通话,看谁学得顶呱呱!
游戏二:老师读音节,你举出声母、韵母并拼读出来。
四、师总结
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五、作业布置
书写d t n l及da mi tu di ma各一排。
六、板书设计:
d t n l
da di dunu nv ne na
te ti tu lu lv le li
七、教师小结与反思:
巩固旧知识,为新知识铺垫。
问题式教学法教案
年级
一年级
学科
语文
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
4、d、t、n、l
授课时间
9月21日
主备人
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秀
目标
问
题
1、学会d t n l四个声母,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d t n l与单韵母拼读音节及带调拼读音节
。3、初步学会朗读音节句,懂得词语连读,能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重难点问题
1、声母d t n l的发音及d t n l与韵母拼读音节。
2、n l的发音及n l与韵母的拼读。
课前
准备
1、拼音卡
2、教学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教学意图
一、预设问题(一环)
第一步: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声母:b p m f,这些字母我们称它们什么?(声母)声母一般都站在音节的最前面。
2、认读韵母卡片,这些字母我们称它们为什么?(单韵母)再人带调韵母,教师讲解:声调都标在韵母上面。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学会学习
游戏巩固,加深记忆。
(2)发音要领;
(3)教师范读、领读,正音。
(4)学生练习发音,集体正音。
(5)学生动脑筋想办法记住声母的样子。
(6)比较记忆d t n l的形。
(7)让学生试着拼读:拼读ta te ti tu及四声连读。
第三步:游戏巩固
听老师发音,学生举起相应的卡片。
第四步: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字母的占格,想想自己会写哪个,准备怎样写?
五、板书设计:
六、教师小结与反思:
学生看图,学会思考。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训练集中注意力,学习模仿。
游戏巩固,加深记忆。
优劣对比更能发现问题,得以改进。
教
学
过
程
教学流程(第二课时)
教学意图
一、预设问题(一环)
第一步:复习导入
(一)复习检查。
1、复习字母:b p d t m f a
2、拼读音节:dìdi、māma、bàba 4、导入:这些声母和韵母在一起还能组成许多新朋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