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血管畸形怎么治疗

肺部血管畸形怎么治疗
肺部血管畸形怎么治疗

肺部血管畸形怎么治疗

肺部血管畸形一般都是先天性所造成的,而畸形的血管的弹性和完整性相对来说都比较的差,一旦患有肺炎或者剧烈的咳嗽都容易造成血管的破裂。那么怎么治疗好呢?

肺血管畸形可以异常部位分类,包括肺动静脉各部位的形态畸形、解剖错位,例如:肺动脉吊带或环吊带合体、肺动脉漏斗部狭窄、肺动脉口部狭窄、肺动脉瓣上部狭窄、动脉缺失、闭锁、关闭不全、肺动脉导管未闭;肺静脉狭窄、曲张、畸形引流、肺动静脉瘘、弯刀综合征、艾森门格综合征等。还有以血管异常的性质分类,如:肺毛细血管扩张症、血管瘤等。

内科对症治疗,缓解喘息,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控制肺部感染为手术前必须做的。根治靠手术。

1肺动脉先天异常

肺动脉先天异常多伴有例如肺动脉的缺如、异常起源、闭锁等大血管畸变。其中,50%以上的患儿合并气管局限性或广泛狭窄。

2·单侧肺动脉缺如(unilateral absence of pulmo nary artery)

单侧肺动脉缺如是罕见的先天性肺血管发育异常,右肺动脉缺如多见,80%与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主动脉缩窄、共同动脉干、房间隔缺损等心血管畸形并存。20%为单发。

肺部血管畸形会咯血么,这种情况一旦患病是会出现科学现象的,对于健康损害很严重,当然出现咯血可以首先进行检查,来判断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区分

1、生物学分类: 血管瘤以内皮细胞增生和细胞密度增高为特征的增生期和消退期,后者是胚胎血管发生过程中的基因突变而致结构异常,其内皮细胞分裂率正常(腔隙/管腔的增大)。血管畸形可发生于毛细血管、静脉、淋巴管、动脉或者是多种管腔,据此分为单纯型的毛细血管畸形、淋巴管畸形(lymphaticmalformation,LM)、静脉畸形和动脉畸形等以及复合型的动脉-静脉畸形、毛细血管-淋巴管畸形、毛细血管-静脉畸形和淋巴管-静脉畸形等。后来又进一步将之分为高流量血管畸形和低流量血管畸形。 3、病理学: 血管瘤是以内皮细胞增生为特征的肿瘤,而血管畸形不是新生物,其病程中内皮细胞的增生率正常,它是血管形态发生的错误,表现为各种管腔的异常。血管瘤1~2岁期间有些区域表现为增生,另一些区域表现为消退的特征;2~5岁组织学上主要表现为消退。 4、临床表现和诊断: 血管瘤最常发生在头颈部,其次是躯干和四肢;一般情况下血管瘤和血管畸形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区别: ①病史:血管瘤的自然病程是出生后1~12个月快速增长,为增生期;随后的1~5年缓慢地消退,为消退期;女婴多发,女∶男为3∶1。 皮肤血管畸形大多数于出生时清晰可见,随婴儿的生长而成比例地扩展,若有菌血症、创伤或激素改变,畸形可能会发展,没有性别倾向。 ③触诊::血管畸形是由扩张的管腔和稀少的实质组成。。血管瘤质地

如橡皮样,不能通过压力将其中的血液排空,体位试验阴性。。血管畸形质软、易压缩、手指压迫能快速排空其中的血液,体位试验阳性。静脉畸形常被误称作“海绵状血管瘤”。毛细血管畸形(葡萄酒色斑)往往被错误地称为“毛细血管瘤”。 5、治疗: 血管畸形中的毛细血管畸形主要采用激光和光化学疗法,静脉畸形和淋巴管畸形主要采用硬化治疗或联合手术切除病灶,高流量的血管畸形静止期可行观察方法,影响功能或外观时可采用 栓塞疗法、或手术彻底切除病灶联合带血供的皮瓣修复或综合治疗。 血管瘤的治疗: 1、平阳霉素局部注射 2、硬化剂注射:鱼肝油酸钠、高渗盐水、乙醇 3、手术治疗 4、激光 5、干扰素 6、类固醇治疗

血管外科(介入)手术分级

血管外科手术分级 保定市第五医院血管外科王铁牛一级手术 1. 动、静脉插管术 2. 血管缝合术 3. 浅表静脉手术 二级手术 1. 外周动、静脉取栓术 2. 血管吻合术 3. 外周较小动、静脉瘤切除 4. 简单静脉段移植术 5. 大隐静脉及股浅静脉瓣膜环缩术 6. 大隐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旋切术 7. 股深静脉瓣膜成形术 三级手术 1. 动脉大隐静脉架桥术 2. 动脉人工血管架桥术 3. 较大动脉动脉瘤切除 4.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5. 颈部动脉瘤手术 6. 一般下腔静脉手术 四级手术

1. 胸主动脉瘤及腹主动脉瘤手术 2. 复杂下腔静脉手术 3. 血管镜手术 4.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 介入手术 甲类手术: (1)颅内动脉瘤栓塞 (2)脑血管畸形及静脉瘘栓塞 (3)海绵窦动静脉瘘栓塞 (4)脑膜瘤化学性栓塞 (5)鼻咽部纤维血管瘤栓塞 (6)颅外血管畸形栓塞 (7)脊髓血管畸形栓塞 (8)肺血管畸形栓塞术 (9)四肢动脉血管畸形栓塞 (10)肺动脉瓣扩张术 (11)房间隔缺损堵塞术 (12)室间隔缺损堵塞术 (13)动脉导管未闭堵塞术 (14)心脏、血管内异物取出 (15)肺动脉栓塞溶栓、消融术

(16)甲状腺动脉栓塞术 (17)胃食管静脉栓塞 (18)颈内动脉扩张术+血管内支架放置 (19)锁骨下动脉扩张+血管内支架放置 (20)主动脉扩张+血管内支架放置 (21)肾动脉扩张+血管内支架放置 (22)髂动脉扩张+血管内支架放置 (23)夹层动脉瘤内支架植入 (24)腹主动脉瘤内支架植入 (25)主动脉狭窄球囊扩张+内支架植入 (26)经颈静脉肝内门肝内支架分流术(TIPSS) (27)上腔静脉扩张+血管内支架放置 (28)下腔静脉扩张+血管内支架放置 (29)肝静脉扩张+血管内支架放置 (30)锁骨下静脉扩张+血管内支架放置 (31)髂静脉扩张+血管内支架放置 (32)四肢动静脉血栓消融术 (33)颈椎椎间盘突出抽吸术 (34)气管、支气管内支架放置术 (35)胆道内支架放置术 (36)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37)十二指肠内支架放置

铜针治疗血管瘤及血管畸形

铜针治疗血管瘤及血管畸形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铜针的各种使用方法对血管瘤或血管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对体表血管瘤或血管畸形分别应用单纯留置铜针、瘤体结扎加铜针留置、铜针通电后切除病变,3种方法进行治疗。结果:临床治疗21例,治愈11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5.2%。结论:应用铜针治疗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疗效肯定,与通电方法相结合效果可以提高。 【关键词】铜针;血管瘤;血管畸形;治疗 受王大玫[1],殷国前等[2]应用铜针治疗血管瘤启发,我院于1997~2007年用几种不同方法,治疗体表血管瘤及血管畸形21例,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7~52岁,平均23岁。蔓状血管瘤6例,海绵状血管瘤或脉管畸形15例。病变部位:头面部4例,四肢12例,躯干5例。 1.2 治疗方法:依据血管瘤或血管畸形部位、形态、范围、深浅分别采用单纯铜针留置,脉管畸形结扎加铜针留置、铜针通电后切除病变3种方法进行治疗。 1.2.1 单纯铜针留置术:选用直径1~2 mm铜线制备成长10 cm铜针经消毒后将多根铜针按2 cm距离均匀刺入瘤体内,留置5~7天,拔针后挤出坏死组织,弹力绷带加压包扎3个月,此法适合于范围小,病变较浅,易包扎的肢体、躯干部位。本组应用7例。 1.2.2 血管畸形结扎加铜留置术:术中用美蓝标记出血管畸形的范围及结扎部位。缝扎方法有两种,(1)皮下埋线法:以粗三角针,4号丝线从预定进针点进针,穿过血管瘤深面及预定皮肤出针点后再从原出针点进针,由原进针点出针,打结后将线结埋于皮下层。(2)间断缝合法:在血管畸形隆起部位以粗三角针,4号或7号丝线贯穿血管瘤深面间断缝合。按预定设计位置隔3~5 cm进行纵横交错的结扎、将血管瘤分隔成许多互不交通小区,结扎后将铜针刺入血管畸形血窦内,本组共扎针8~35枚,针距2 cm,扎针后对肢体、躯干部位留针1周后拔针,挤出坏死组织,弹力绷带加压包扎3个月。皮下埋线法的缝扎线不必拆除,间断缝合法之缝线10~14天拆除。本组共应用10例。

脑动静脉性血管畸形(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脑动静脉性血管畸形(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一概述脑动静脉性血管畸形又称脑血管畸形(cerebrovascularmalformation)、脑血管瘤,是指脑血管发育障碍引起的脑局部血管数量和结构异常,并且对正常的脑血流产生影响。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类型:①动静脉畸形。②海绵状血管瘤。③毛细血管扩张。④静脉畸形。 二病因脑动静脉性血管畸形是脑血管先天性、非肿瘤性发育异常。胚胎期如有某种因素影响原始脑血管网正常发育,毛细血管不健全,动静脉直接相通形成短路,可发展成为脑动静脉畸形。 三临床表现1.颅内出血 常见症状,也是最危险的临床表现。表现为突发的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部强直,昏迷,甚至死亡。根据出血的部位及出血量的多少,有不同的其他伴随表现,如失语,偏瘫,偏盲等。 2.头痛 出血会导致头痛,但是有些未出血的患者,也会出现顽固性的头痛,表现为不同部位的持续或者反复发作的头痛。 3.癫痫 可在颅内出血时发生,也可作为首发症状单独出现。表现形式多样,大多表现为:突发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发出怪叫,可自行缓解,清醒后,和正常人一样。 4.其他的症状 不同的发病部位,有相应的局部脑损伤表现。如:精神异常,记忆力及智力减退,偏瘫、失语、失读、失算、眩晕、复视、眼颤及步态不稳等。有些患者会出现颅内杂音。儿童及婴儿,可有心衰的表现。 四检查1.头部CT及CT血管成像 可明确发现血肿,并且初步判断血管畸形的类型。 2.头部磁共振及磁共振血管成像 显示畸形血管及其与周围脑组织的关系,还可区别出血与钙化。 3.脑血管造影 除海绵状血管瘤外,是诊断其他血管畸形的最可靠和主要的诊断方法,称之为金标准。 4.头颅平片

静脉畸形的治疗

静脉畸形的治疗应根据部位、大小和回流速度,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口腔黏膜及浅表部位的畸形可选用激光、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深部、局限、低回流型畸形采用硬化治疗;深部、高回流型畸形采用无水乙醇及其他硬化剂及、手术等综合治疗。对于大范围的静脉畸形,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只能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单纯的手术治疗不能解决复发和美观的问题。 1 硬化剂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硬化剂主要是平阳霉素和无水乙醇。 平阳霉素具体使用方法:平阳霉素1.5 ~8 mg ,以生理盐水2~4 ml (或利多卡因) 稀释,成人首次剂量8mg ,儿童0.5 mg/ kg ( 1mg/ ml) ,间隔7~14 d (视肿胀消退程度) 后重复注射,3~5 次为1个疗程。每次用药量不超过8 mg , 注射总量不超过40 mg 。对表浅病变可取5号注射针,从瘤体周边的正常皮肤进针,沿水平方向进入血管瘤,向瘤内注射药 液至瘤体苍白肿胀为度;深部静脉畸形应穿刺瘤体,回抽有血后再进行注射;小面积病变注射至瘤体表面稍变苍白为佳,面积较大者可采用分多次注射治疗,一般先外周后中央,以防治疗期间病变向周围进一步扩展。直径1.5 cm 以下者,一次注射即可治愈(7~10d) ;瘤体较大者,注射3~5 次后明显缩小。 多次” 的原则。方法是保留原造 小量、 无水乙醇具体使用方法: 注射时要遵循“缓慢、均速、 影针头,原位向瘤腔内缓慢注入无水乙醇,可根据每次注入的造影剂的量估计每次应注入的无水乙醇的剂量,每点的注射量应控制在2~3 ml,可重复注射,但每次注射剂量以5~6 ml 为宜。 2 激光治疗 舌根等部连续N d : YA G 激光治疗静脉畸形具有广泛的临床前景,对口腔黏膜、 咽喉部、 位的血管畸形特别适用,尤其是婴幼儿和儿童。 3 手术治疗 局限的静脉畸形可手术切除;病变较大者,可在硬化治疗后部分切除矫正外形。手术前 要做好充分的检查,以了解病变的范围,并要提前备血,避免失血量过多。 4 综合治疗 对某些静脉畸形及大范围病变的处理,单纯一种方法治疗不能解决复发和美观的问题, 只能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以获得较理想的效果,可采用手术翻瓣结合激光治疗、、 微波热 瘤周缝扎联合硬化治疗等。凝结合手术治疗、、手术联合硬化治疗、、翻瓣激光联合硬化治疗、

动静脉畸形

?继续医学教育? 动静脉畸形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Randolph S. Marshall 著 孔令学 刘伟 郑鲁 译 1 引言 1.1背景 脑动静脉畸形(AVM)出血占所有卒中的2%。因为AVM是青年人脑出血的原因之一,故有必要对与AVM处理有关的诊断和治疗步骤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与脑AVM有关的病死率为10%,致残率约为50%。 1.2病理生理学 AVM是一种先天性病变,是许多动脉与静脉纠结在一起形成的复杂血管团,其间通过瘘道直接连接。动脉的肌层不完整,引流静脉通常因通过瘘道的高速血流冲击而扩张,二者之间没有毛细血管床。这些异常血管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还不清楚。目前正在研究血管活性蛋白的无序生产情况,以找出血管形成与病理生理学之间的联系。 AVM通过3种主要途径导致神经功能缺损。(1)出血最常见于脑实质内,也可见于蛛网膜下腔或脑室;(2)对于未发生出血的患者,AVM通常可导致癫痫发作,大约50%的患者会发生癫痫;(3)很少一部分患者在几个月到几年内出现进行性神经功能缺损,这种缓慢进展的神经功能缺损与AVM的血流虹吸作用使毗邻脑组织缺血(盗血现象)有关。另一种解释是逐渐增大的A V M的占位效应或引流静脉的静脉高压引起了神经功能缺损。 1.3频度 在美国,脑AVM的发病率还不清楚,总体人群的终生检出率约为1/10万。A V M的全球发病率也不清楚,通常认为与美国的发病率相近。 1.4病死率和致残率 虽然美国大约有30万人患脑A V M,但估计只有12%出现症状。出血后病死率为10%~15%,致残率约为50%。 1.4.1出血 AVM患者发生颅内出血的总体危险性为每年2%~4%。具有某些特殊血管造影特点的A V M首次或再出血的危险性增加,这些特点包括:存在回流至脑深部小的引流静脉,AVM病灶内动静脉压力相对较高。后一特点只能利用超选择导管血管造影才能测定。再出血发生率为15%~20%,通常发生在出血后第1年内。虽然A V M出血的最初症状与其他原因的脑出血难以区别,但其恢复相对较好,其中部分原因是由于AVM患者较年轻,部分是由于脑功能重组造成的。 1.4.2癫痫 以癫痫作为首发症状的A V M患者占1/4~1/2。癫痫可以是局灶性发作或进一步发展为大发作。通常应用抗惊厥药就能取得满意疗效。 1.4.3偏头痛 10%~50%的AVM患者会出现头痛。如果没有癫痫或出血,顽固性头痛可能是惟一的临床症状。头痛可能表现为典型偏头痛或表现为非特异性无显著特征的头痛。 1.5种族 尚未发现有种族差异性。 1.6性别 无性别差异。 1.7年龄 尽管普遍认为A V M是先天性的,但临床症状最常见于青年人。AVM导致的出血或癫痫发作作为一种突发现象可发生在儿童或40岁以上的成人,不过儿童时期以偏头痛较为常见。66%的成年AVM患者在年轻时曾有过轻微的学习障碍史,提示AVM早期表现主要是亚临床性的,容易漏诊。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介入治疗硬化剂注射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上传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介入治疗硬化剂注射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上传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脉管畸形和脉管瘤的介入治疗、硬化剂注射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分院心血管二科胡佳心 脉管瘤(vascular tumor)亦称管型瘤,是婴幼儿常见的发生于血管和淋巴管系统的良性肿瘤,分别称和。但近来发现,有的脉管病变并非真性肿瘤,没有内皮细胞增生,只能称脉管畸形(vascular malformation)。所以,更准确说脉管性疾病系来源于血管或淋巴管的肿瘤或畸形。 脉管畸形包括血管畸形和淋巴管畸形,先天性血管畸形(congenital vascular malformation,CVM)是胚胎发育阶段的“原始血管系统发育异常”引起的几乎累及循环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包括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和淋巴管)的复杂病变。病变可发生于人体任何部位,但以下肢和头颈多见。这类病变虽然出生时即存在,但进展相当缓慢,有时到青春期或更晚才发现。一些病例病变复杂,或者病灶部位过大、过深,或者累及重要血管神经和器官,或者出现严重并发症,不仅常规治疗难以见效,甚至可能危及生命。一般地说,血管畸形是一团异常的成熟的血管有一定的占位性质,其危害主要是由于破裂出血,或血管栓塞。还有一些病例因血流动力学严重异常,贸然进行手术切除或结扎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出现难以再处理的严重后果。 一、血管畸形和血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二、血管畸形和血管瘤的治疗:超过90%的脉管性疾病可介入治疗。最复杂的脉管性疾 病-动静脉畸形:首先介入治疗。 1. 手术切除:优点是:一次性切除病变。缺点:创伤大、出血多、有疤痕、恢复慢、风险较大。 (1) 对于肿块局限于某一部位、解剖结构清晰且未累及深部组织、切除不影响功能、能缝合或植皮而无皮肤缺损、术前经彩超或CT了解血流动力学情况估计不会大出血者给予手术切除。其中包括婴幼儿体表血管瘤、局限性低流量血管畸形、局限性高流量血管畸形等。 (2) 对于颈部血管淋巴混合瘤累及深部,与咽喉,口底等重要器官或腺体毗邻的患者,术前行三维CT血管成像精确定位。术中仔细分离,最大限度地切除瘤体。

脑发育性静脉畸形 中文

脑发育性静脉畸形(DVAs)和毛细血管扩张 脑发育性静脉畸形(DVAs) [定义]脑发育性静脉畸形(DVAs),(也称为静脉畸形或静脉血管瘤)是包括了单支扩张的静脉或一簇异常扩张的静脉。静脉成放射状排列并汇聚回流入中心扩张的静脉干 1.静脉畸形完全性的排他性的引流皮层及皮层下结构而没有其他相邻的正常的静脉引流。 2.它导致当正常的皮层静脉发育停止而诱导一个或更多的发达的静脉来补偿,制造一个“静脉曲张大脑” 3.相关病变1)海绵状血管畸形2)蓝色橡胶流血神经综合症和3) "gyration-sulcation"病 【流行病学】 1. DVas是最常见的颅内血管畸形,占所有血管畸形的60%。他们是最常见的尸检中发现的血管畸形(约~ 2.5%的病例) 2.dvas的患病率在增强MRI扫描中是< 1%,但有报道高达9%。年龄/性别——没有年龄和性别的差别,尽管最初的诊断通常是在三十岁。 [病理学] 1.宏观--它们都位于大脑(浅、深静脉系统交汇处或毗邻脑室室管膜的表面),小脑或脑干 2.微观--静脉有厚的透明的壁,并且周围脑白质组织学上正常无胶质增生。

3.分子生物学-- 静脉畸形与9p染色体突变相关,这种突变是遗传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 [临床表现] 1.静脉畸形临床常常无症状,当它出现症状,通常次要于现有的相关联的疾病。 2.很少见的情况下,与大脑皮层发育异常相关时,它们可以产生癫痫. 3. 出血通常是与存在海绵状血管瘤相关,静脉畸形本身的出血量很少。如果出血会产生1)头痛2)局部神经缺陷3)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静脉畸形本身出血的风险很小,出血往往是继发于海绵状血管瘤的出血。每年再出血率是0.15%. [影像学] CT 1.非增强Ct中常常正常.如果静脉畸形与海绵状血管瘤相关则可见钙化。 2.增强后静脉畸形可见强化一亮线条或一圆形结构 MRI 1.T1WI 像可以是正常的或可以显示流空影。增强后静脉畸形强化明显,提示薄壁静脉汇聚入一个大的经皮质回流静脉再引流入静脉窦。(fig.9.13.1). 2.T2WI显示流空影和可能的出血。MRV显示“水母头”征。 图片

脑血管畸形临床研究进展及治疗方法选择样本

脑血管畸形临床研究进展及治疗方法选择 摘要: 脑动静脉畸形是一种胚胎时期血管界常发育所致的构通动脉和静脉的杂乱血管通道,可存在中枢神经 系统的任何部位,但以大脑半球为主,70弔-90%发生于幕上结构。常引起局部脑组织的盗血、癫痫. 顽固性头痛及局部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脑出血等症状,其侦后欠佳,死亡率与致残率相对较岛。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治疗方法 脑血管畸形临床研究进展及治疗方法选择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原解放军304医院)神经外科 闫润民,李安民,张志文,傅相平,郭晓明 脑动静脉畸形(AVM)是一种胚胎时期血管界常发育所致的构通动脉和静脉的杂乱血管通道(先天性血管畸形),可存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但以大脑半球为主,70$-90$发生于幕上结构。常引起局部脑组织的盗血、攧痫、顽固性头病及局部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脑出血等症状,其预后欠佳,死亡率与致残率相对较商。 血管畸形的分类、解剖病理特点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分为:①AW和动静脉(AVF);②海绵状血管畸形(血管瘤);③ 静脉附形(血管瘤);④毛细血管扩张症;⑤静脉曲张。 脑AVM分级 AVM供血动脉 ?单支或多支终末滋养动脉; ?供血动脉同时供应正常脑组织和血管巢; ? 动脉不宜接供应AVM .但有血管瘤样改变,并提供侧支血流到AVM附近的峡血脑组 织。

在此基础上,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并促使血管构型重塑,出血及缺血性脑损伤,从而导致临床相关症状的发生.与血管形成有关的细胞因子及其表示调控,可能在整个病程进展中起着里要的作用. AVM的超微结构 AVM是血管发育中由皮质表面原始血管丛异常连接演变而来。由于AVM发生在胚胎发育的早期, 畸形血管可发生于从皮肤到室管膜的任何组织层次。AVM在开始形成时结构比较简单,以后在较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其特殊的血管构型. 在组织学上,畸形血管团管壁常常增厚和透明变性,被称为”动脉化的诽脉”,其内膜和肌层增厚,但没有动脉壁的弹性组织。这些血管也可出现囊性扩大和曲张,管壁可含有钙化和淀粉样沉积。Dashpaude认为血管团有胚胎期静脉残留特点,在组织学上与20-80 mm胚胎上发现的舲脉结构相似。 在畸形血管团内的脑组织一般为胶质增生,常有以往出血所致的含铁血黄素沉积。血管壁厚薄不一,偶有平滑肌纤维,血管内可有血栓形成和钙化。另外AVM周围的血管也发生明显的改变,毫无例外,毎例AVM病灶外周均伴有扩张的毛细血管网。 脑AVM血液动力学改变 有关脑AVM切除或栓塞后因血液动力学改变引起并发症的确切机制仍不十分清楚,近年来的 研究提出了以下几种新的理论 不少学者认为CTA和MRA的准确性很高,甚至可取代DSA检査。但比较客观的看法是两者都是DSA 以外诊斷脑血管病可选择的影像学手段,具有创伤小,需时短.安全.简便和经济. 适用于门诊和大宗无症状病例的筛选等特点。尽管对小血管摘变的显示不如DSA ,有存在假阴性与假阳性的可能,但对DSA无法检出的隐匿性血管畸形,有造影剂过敏史者以及肾功能障碍者只能依靠MRA检査.CTA还适用于急诊?尽管由于DSA技术在图像质楚、

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内治疗

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内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 VM)血管内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45例脑A VM患者应用二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生物胶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经验。结果栓塞程度:9例完全栓塞,12例栓塞70%~90%,13例栓塞50%~70%,11例栓塞小于50%。栓塞后行手术切除治疗21例,咖玛刀治疗15例。随访无一例再出血和死亡。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脑A VM安全性好,损伤小,是治疗A VM的首选方法;并是A VM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 VM)为先天性的脑血管发育异常,多见于20~40岁的青年人,目前治疗方法有血管内栓塞治疗、手术切除及放射治疗。其中血管内治疗因其微创和疗效显著,并发症少等特点被广泛采用。我科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共收治16例脑A VM患者行血管血管内栓塞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45例患者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11~55岁,平均30.1岁。 1.2 临床表现自发性颅内出血27例,(其中6例为反复出血),头痛16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11例,首发症状为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4例。 1.3 辅助检查全部病例均行CT、CTA、MRI或MRA及DSA检查。A VM 位于颞顶叶28例,顶枕叶9例,枕叶和额叶各4例。Spetzler和Mrtin 分级:I级8例,Ⅱ级19例,Ⅲ级16例,Ⅳ级2例。 1.4 栓塞材料和方法采用微导管超选择性插管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全脑血管造影(DSA),确认动静脉畸形的类型与部位、供血动脉的来源与组成、引流静脉的数目与迂曲程度、以及畸形血管团血流循环时间。根据情况决定栓塞材料和方法。选择栓塞材料均为二氰基丙烯酸正丁(NBCA)。将微导管Magic-l.2F、1.5F及1.8F经导引管送至A VM之供血动脉或畸形血管团内。根据需要将微导管头塑型。借助血流导向将微导管插到畸形血管内,进行超选择造影检查,根据畸形血管团的血流速度选择NBCA的浓度。如果血流速度很快(3例),均先行5/0、3/0真丝线段栓塞,待血流速度减慢后再行NBCA栓塞。一般情况下使用20%~50%的NBCA,多数浓度为30%。单次注射量最大为13 ml,最小为8 ml。注射前用5%GS反复冲洗微导管,在透视下边注射NBCA边观察其向畸形团内弥散的情况。当NBCA停止在畸形血管团内部并开始反流时,迅速回抽注射器,同时快速拔出微导管。必要时可重复以上步骤,再次栓塞畸形团。栓塞后再次行脑血管造影,了解栓塞的结果及颅内血流变化。术毕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拔出导管鞘,穿刺部位压迫10~15 min,并加压包扎。患者回病房后持续控制性降压48~72 h。 2 结果

下肢静脉血管畸形是什么

下肢静脉血管畸形是什么 对这个下肢静脉血管畸形疾病了解不是很深的人有很多,甚至有的人是闻所未闻,如果不知道下肢静脉血管畸形是什么的话,那么在治疗疾病的时候就无法知道这个下肢静脉血管畸形的详 细治疗方法,下肢静脉血管畸形就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最主要的是发生在下肢血管部位,那么下肢静脉血管畸形到底是什么? 静脉血管畸形浅表者位于大脑皮质下,以大脑半球的顶叶发生机会最多,其后依次为颞叶、额叶、枕叶。位于深部者可分布于脑底部,基底节、丘脑、胼胝体、脑室内等。幕下的静脉血管畸形不到10%,分布于小脑半球的各处、小脑蚓、桥小脑角、桥脑、延脑及第四脑室内等处。 卒中型静脉血管畸形,这种病症多见于青少年在1次体力活动或情绪波动之后,也可以完全没有诱因的情况下突然发病,出现剧烈头痛、呕吐、颈项强直、Kernig征阳性,严重者随以意 识障碍或昏迷,醒后有失语,偏瘫、偏感觉障碍、偏盲等。

癫痫型,多见于较大的静脉血管畸形病例中,有间歇性抽搐发作,可以为部份性或全身性,也可先以部分性抽搐开始,以后继发性向全身扩散。此型见于 20~40%的AVM病例。抽搐的长期结果可有轻瘫并有轻度肢体萎缩。有癫痫发作病人,如再有SAH 发作,则静脉血管畸形的诊断即可确定。 短暂脑缺血型,又称TIA型出现反复的短暂的肢体瘫痪或无力,这种静脉血管畸形,一般都在体力活动或运动之后,但历时很短,迅即恢复正常。情况很象脑缺血性卒中,但病人年纪轻,没有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压史。肿瘤型,发病较慢,呈逐渐发展的肢体瘫痪,主要是由于进行性脑缺血或静脉血管畸形有部分血栓形成所引起。 如果是这个下肢静脉血管畸形了,那么就要赶紧处理,还要看看血管是否有堵塞的现象,这些症都是有可能会患上下肢静脉曲张这种疾病的,导致整条腿上面都是血管突出的症状,很吓人,并且这个下肢血管都发生了畸形的话,最好的治疗方法还是及时就医。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介入治疗、硬化剂注射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上传

脉管畸形和脉管瘤的介入治疗、硬化剂注射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分院心血管二科胡佳心 脉管瘤(vascular tumor)亦称管型瘤,是婴幼儿常见的发生于血管和淋巴管系统的良性肿瘤,分别称血管瘤和淋巴管瘤。但近来发现,有的脉管病变并非真性肿瘤,没有内皮细胞增生,只能称脉管畸形(vascular malformation)。所以,更准确说脉管性疾病系来源于血管或淋巴管的肿瘤或畸形。 脉管畸形包括血管畸形和淋巴管畸形,先天性血管畸形(congenital vascular malformation,CVM)是胚胎发育阶段的“原始血管系统发育异常”引起的几乎累及循环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包括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和淋巴管)的复杂病变。病变可发生于人体任何部位,但以下肢和头颈多见。这类病变虽然出生时即存在,但进展相当缓慢,有时到青春期或更晚才发现。一些病例病变复杂,或者病灶部位过大、过深,或者累及重要血管神经和器官,或者出现严重并发症,不仅常规治疗难以见效,甚至可能危及生命。一般地说,血管畸形是一团异常的成熟的血管有一定的占位性质,其危害主要是由于破裂出血,或血管栓塞。还有一些病例因血流动力学严重异常,贸然进行手术切除或结扎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出现难以再处理的严重后果。 一、血管畸形和血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二、血管畸形和血管瘤的治疗:超过90%的脉管性疾病可介入治疗。最复杂的脉管性疾病- 动静脉畸形:首先介入治疗。 1. 手术切除:优点是:一次性切除病变。缺点:创伤大、出血多、有疤痕、恢复慢、风险较大。 (1) 对于肿块局限于某一部位、解剖结构清晰且未累及深部组织、切除不影响功能、能缝合或植皮而无皮肤缺损、术前经彩超或CT了解血流动力学情况估计不会大出血者给予手术切除。其中包括婴幼儿体表血管瘤、局限性低流量血管畸形、局限性高流量血管畸形等。(2) 对于颈部血管淋巴混合瘤累及深部,与咽喉,口底等重要器官或腺体毗邻的患者,术前行三维CT血管成像精确定位。术中仔细分离,最大限度地切除瘤体。 (3) 对于累及四肢骨骼肌、术前有压迫性疼痛、患肢活动障碍的患者,手术原则:每群肌肉的切除量不超过1/2,将保留的病变相对累及较轻的肌束常规进行缝扎,有效止血。 2. 手术结合硬化治疗: (1) 对于手术无法完全切除的瘤体,如:瘤体位于面部,会阴部不易切除、面积大或与深部组织沟通,估计手术危险性较高、与重要结构毗邻,强行完整切除可能损伤邻近重要血管神经组织、广泛累及四肢骨骼肌,完全切除无法保留肌肉并影响功能等。这类患者给予手术切除结合平阳霉素术前或术后瘤体内注射的方法。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的方法是:平阳霉素3 mg,溶于3~5 mL生理盐水中,用头皮针分点刺人瘤体回抽有回血即可注药。以瘤体变苍白和肿胀为准。注射后在穿刺部位压迫止血,1~2 d局部可能有肿胀,除维持局部清洁外一般不需特殊处理。3周后视瘤体消退程度决定是否再次注射,l 0次后休息3个月以避免用药过量。 (2) 硬化治疗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则改非手术治疗为手术切除:瘤体显著缩小到切除后不影响功能、能更准确地定位畸形血管的范围、广泛瘢痕形成、评估出血较硬化治疗前少。3. 介入栓塞治疗及硬化剂注射治疗:优点:微创或无创、出血少或不出血、无疤痕、恢复快、风险小。缺点:需多次治疗、费用较高。

脑血管畸形的诊治指南

脑血管畸形诊治指南 疾病简介: 脑血管畸形(Cerebrovascular disorder)亦称血管瘤,非真性肿瘤,系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临床上有多种类型,其中以动静脉畸形多见,根据畸形血管团直径的大小,临床分为大、中、小型病变。本病多见于男性,青年多见。临床表现以畸形血管破裂出血为最常见症状,部分病人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由于“盗血”现象,局限性脑缺血可致脑萎缩,智力减退、精神不正常可存在。如出血严重,出现脑疝,如不及时救治,常可致死。本病治疗方法较多,其中手术切除病源最为理想。血管内介入治疗与γ-刀治疗是一种全新治疗方法。 脑血管畸形病因 血管畸形是颅内血管床的发育畸形;表现为颅内某一区域血管异常增多。目前一般分为4型: 1、动静脉畸形(AVM) 又分为典型者和Galen大静脉畸形两种。典型AVM多位于大脑半球,也见于丘脑、基底节或脑干,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是一团动脉和静脉杂乱的血管,没有毛细血管床。出现症状的年龄由新生儿至年长儿不等。 AVM未破裂前,可无任何症状;亦可有发育延缓、癫痫发作、头痛、偏瘫、视力障碍;体积大者可有颅内压增高、脑积水、进行性神经症状、头围增大、颅内血管杂音等。如AVM 破裂,则发生出血性脑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内出血。可有家族史,曾报道一家三代AVM,似为显性遗传(Larsen等,1997)。CT、MRI可显示脑的缺血灶、钙化灶、出血、囊变、脑室扩大等影像。治疗应手术切除,术前应作血管造影。 AVM的血管盗血现象值得注意(Sheth等,1995)。AVM的临床症状除因为占位和压迫以外,盗血也是重要的原因。 由于AVM内部血管阻力低下,动脉血被分流到畸形内,使正常(甚至远隔)的脑组织灌注不良、慢性缺血,从而引起进行性神经功能缺陷。PET也证明此现象。 Galen大静脉畸形是脑的大动脉和Galen静脉之间有血管交通。可见于新生儿和婴儿。因血管壁较厚,故少见破裂出血。主要表现是由于大量血液被分流至畸形中。新生儿可有进行性高搏出量心力衰竭,生长发育受阻,往往误为先天性心脏病。颅内血管杂音明显。婴儿期可出现脑积水。病死率很高,约50%死亡。血液分流量不大者,心衰较轻,可有反复的一过性偏瘫。治疗困难,可进行分期手术。 2、先天性颅内囊性动脉瘤(Congenital intracranial cystic artery aneurysms)

SWI对脑静脉性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_贾秀川

·论 著· SWI对脑静脉性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 贾秀川,孙吉林,吴 晶,刘蓉辉,赵华东 (河北省人民医院影像中心 河北 石家庄 050051) 【摘 要】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在脑静脉性血管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静脉性血管畸形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8例患者均进行了常规M RI平扫及SW I检查,其中6例同时行M R G d-D T PA增强扫描,5例行CT平扫。结果:M RI平扫部分(14/18例)可显示扩张的引流静脉及髓静脉;而SW I可显示全部的引流静脉及扩张的髓静脉,呈典型“水母头”样改变,4例同时显示了静脉畸形同一部位伴发的海绵状血管瘤。结论:SWI无需注射对比剂,能够清晰地显示静脉畸形以及伴发的隐匿性血管畸形,可以作为脑静脉性血管畸形首选的检查方法。 【关键词】 静脉畸形;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中图分类号:R743.4;R445.2;R81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011(2011)07-0937-03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in cerebral venous malf o rmation J I A X iu-chuan,SUN J i-lin,WU J ing,L IU Rong-hui,Z H AO H ua-dong I maging Center,Hebei G eneral Hospital,S hijiazhuang050051,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 o explo re the diag no stic v alue o f susceptibility w eig hted imaging(SWI)in cerebral v eno us malfo r-ma tion(CV M).Methods:Imaging data o f18pa tients with CV M w ere analyzed retr ospectively.A ll of the18ca ses had co nv entional M RI and SWI ex aminatio n.6cases w ere imaged with Gd-DT P A enhanced M RI,5cases had CT plain scan. Results:Conventio nal M RI(14/18ca ses)showed many dr ain veins and some medullary v eins.SW I sho wed all of the veins and typical'caput medusae sig n',the cav ernous angiomas w ith asso ciated venous malfor mation at the same locatio n simulta-neously wer e also show ed in4ca ses.Conclusion:SWI is of high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fo r the detection o f CVM with asso ciated cry ptic vascular malfo rmatio n w ithout use o f co ntrast materia l.I t should be the first choice for the diag no sis o f CV M. 【Key words】 V eno us malfor mation;T omog ra phy,X-r ay computed;M agnetic reso nance imaging 脑静脉性血管畸形(cerebral venous malforma-tion,CVM)又称脑静脉性血管瘤或脑发育性静脉异常,在组织学上是完全由静脉组成的血管畸形,由许多不规则扩张的髓静脉和一至数支引流静脉组成。早期的报道认为静脉性血管畸形是一种罕见病变,但随着C T和M R的发明,其检出率不断提高,已被认为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畸形。特别是近期出现的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 ing,SWI)技术,可以真实地反映低流速血管及其病变,从而更加清晰地显示静脉性血管畸形。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8例经DSA或临床综合诊断的脑静脉性血管畸形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以评估SWI在其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简介:贾秀川(1978-),男,河北省邢台市人,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神经影像学诊断工作 通讯作者:孙吉林 主任医师 E-mail:sun j ilin2020@yahoo. https://www.360docs.net/doc/789488607.html,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患者,男12例,女6例,年龄11月~81岁,平均年龄44岁。其中8例有相应临床症状,主要表现有癫痫、头痛、头昏、单侧肢体无力,其余例无明显相关临床症状。 1.2 扫描设备及方法 全部患者均进行了常规M RI平扫及SWI检查,其中6例同时行M R Gd-DTPA增强扫描,5例行C T平扫。CT扫描采用GE Lig ht S peed VC T 64-spiral C T机,扫描视野25cm,层厚5mm,层间隔0m m,电压120kV,电流300mA,窗宽85~100H U,窗位30~40H U。M R扫描采用GE Signa EXCITE 3.0T H DM R系统,8通道线圈,扫描序列包括常规M RI(T1FLAIR,FSE-T2WI,T2FLAIR)、SWI及Gd-DTPA增强T1FLA IR,Gd-DTPA用量为 937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年第21卷第7期 J M ed Imaging Vol.21No.72011

大脑动静脉畸形(AVM)的治疗原则

大脑动静脉畸形(AVM)的治疗原则 大脑动静脉畸形(AVM)是大脑中连接动脉和静脉的异常血管的一种混乱。动脉负责将富含氧气的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大脑。静脉将缺氧的血液送回肺部和心脏。大脑的AVM干扰了这个重要的过程。动静脉畸形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最常发生在大脑或脊柱。即便如此,脑部avm仍然很罕见,只影响不到1%的人口。AVMs的原因尚不清楚。大多数人天生就有,但偶尔会在以后的生活中形成。它们很少在家族间遗传。脑avm的治疗原则。 一些大脑AVM患者会出现一些症状和体征,比如头痛或癫痫。AVMs通常是在脑部扫描后发现另一个健康问题或血管破裂后导致脑部出血(出血)。一旦确诊,大脑AVM通常可以成功治疗,以防止并发症,如脑损伤或中风。 脑AVM的治疗原则 脑AVM的治疗是为了防止出血、清除血肿、改善盗血和控制癫痫。目前为止,脑AVM治疗策略有四种:显微神经外科、介入血管内技术、放射外科、栓塞后手术的联合治疗。 选择治疗要考虑到利弊。一般来讲,对于Spetzler-MartinⅠ级、Ⅱ级病变,首选外科手术切除。对于小病灶,由于部位和供血血管解剖情况,手术可能危险性增大:可考虑放射外科治疗。对于1级病变,常选择栓塞后手术的联合治疗。对于IV、V级病变,单纯外科手术危险度高,不主张推荐。 对于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高危的病变,可考虑放射外科治疗。放射外科对小病灶效果更好:故此方法主要用于小病灶而非大病灶。然而,病变体积并不是唯一决定因素。病灶的部位、患者年龄、症状、血管周围解剖情况也要考虑到。对于可用手术治疗的小病灶( Spetzler-Martin I、II级),手术比放射外科危险度小。对于大病灶( Spetzler-MartinIl~V级),若目标是完全闭塞病灶,可考虑联合放射外科治疗。放射外科和栓塞介入部分治疗大型病灶并不能消除出血的危险。 手术治疗:目前仍然是首选的根治方法 显微外科技术和麻醉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完全切除病灶甚至功能区附近的AVM,只有很低的死亡率和致残率;血管内介入治疗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扩大了手术适应症和安全性。 1、外科手术时机选择 AVM最好是进行择期手术。有时因血肿大、危及生命,需急诊手术清除。此时,只有容易控制的浅表AVMs可随血肿一并切除。著AVM复杂,清除血肿、患者恢复段时间后,复查血管造影,再进行二次手术。 标准的手术是显微镜下切除病变。通常首先阻断供血动脉,接着切除异常血管团,最后切除

静脉血管畸形的表现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静脉血管畸形的表现 导语:在日常生活中静脉血管畸形是经常遇到的疾病,一般好发于中老年时期,由于年龄的增长血管当中存在许多的垃圾毒素不能及时的排出体外从而造成 在日常生活中静脉血管畸形是经常遇到的疾病,一般好发于中老年时期,由于年龄的增长血管当中存在许多的垃圾毒素不能及时的排出体外从而造成静脉血管畸形或者是静脉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身体机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静脉血管畸形。 静脉血管畸形的初期临床表现,不是很明显,不容易发现,对于四肢处的静脉血管畸形情况,应该特别注意,在治疗的时候也应当格外谨慎,因为此处发现静脉血管畸形,容易导致血栓的产生,所以要格外注意,在治疗的时候最好分多次进行治疗,温柔的进行治疗。 静脉血管畸形浅表者位于大脑皮质下,以大脑半球的顶叶发生机会最多,其后依次为颞叶、额叶、枕叶。位于深部者可分布于脑底部,基底节、丘脑、胼胝体、脑室内等。幕下的静脉血管畸形不到10%,分布于小脑半球的各处、小脑蚓、桥小脑角、桥脑、延脑及第四脑室内等处。 卒中型静脉血管畸形,这种病症多见于青少年在1次体力活动或情绪波动之后,也可以完全没有诱因的情况下突然发病,出现剧烈头痛、呕吐、颈项强直、Kernig征阳性,严重者随以意识障碍或昏迷,醒后有失语,偏瘫、偏感觉障碍、偏盲等。 癫痫型,多见于较大的静脉血管畸形病例中,有间歇性抽搐发作,可以为部份性或全身性,也可先以部分性抽搐开始,以后继发性向全身扩散。此型见于20~40%的AVM病例。抽搐的长期结果可有轻瘫并有轻度肢体萎缩。有癫痫发作病人,如再有SAH发作,则静脉血管畸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脊髓血管畸形治疗新方法

脊髓血管畸形治疗新方法 脊髓血管畸形最常见的表现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脊髓出血。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如腰痛占15%~20%。感觉运动障碍33%,并常伴有括约肌功能障碍,有时还可有脊柱侧弯或后凸畸形。一旦发生出血,在第1个月内再出血率约为10%,1年内再出血率约40%,直接死于出血者至少为17.6%。脊髓血管畸形可以发生在脊髓任何节段但最常见为颈段和圆锥。近年来,随着脊髓碘水造影、MRI、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技术和介入神经放射学的飞速发展,椎体及脊髓血管畸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新的发现,纠正了以往的片面认识,使治疗效果有了长足的提高。 血管畸形可因节段动脉血栓形成出血或压迫脊髓而产生症状。可呈缓慢进展性的脊髓受压而产生感觉运动和二便障碍。 1出血性疾病:包括硬膜外、硬膜下和脊髓内出血,均骤然出现剧烈背痛截瘫、病变水平以下感觉缺失和括约肌功能障碍等积形脊髓横贯性损害表现。硬膜下血肿远较硬膜外血肿少见脊髓蛛网膜下强出血起病急骤,表现颈背痛、脑膜刺激征和截瘫等;脊髓表面血管破裂出血可能只有背痛无脊髓受压表现。 2缺血性疾病(1)脊髓短暂性缺血发作:突然发作的间歇性跛行是本病的典型表现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可完全恢复,不遗留任何后遗症也可表现自发性下肢远端发作性无力,反复发作,可自行缓解休息

或使用血管扩张剂可缓解,间歇期症状消失。(2)脊髓梗死:呈卒中样起病脊髓症状常在数分钟或数小时达到高峰。①脊髓前动脉综合征:脊髓前动脉供应脊髓前2/3区域易发生缺血性病变,以中胸段或下胸段多见,首发展症状常突发病损水平相应部位根性痛或弥漫性疼痛短时间内发生驰缓性瘫,脊髓休克期过后转变为痉挛性瘫;传导束型分离性感觉障碍,痛温觉缺失而深感觉保留(后索未受累)尿便障碍较明显;②脊髓后动脉综合征:脊髓后动脉极少闭塞因有良好侧支循环,即使发生症状也较轻且恢复较快;表现急性根痛,病变水平以下深感觉缺失和感觉性共济失调痛温觉和肌肉力保存,括约肌功能常不受影响;③中央动脉综合征:病变水平相应节段的下迅速神经元性瘫痪肌张力减轻、肌萎缩,多唯锥体束损害和感觉障碍 按照传统手术方式,对于脊髓血管畸形治疗需要打开椎板后弓和棘突,去除多个节段椎板,从而导致胸段脊柱不稳定。即使行椎板复位或椎弓根内固定,一方面体内要置入异物,另一方面增加住院费用。采用介入放射学方法方法治疗脊髓血管畸形,不需破坏椎体结构,最大程度上保护了脊柱的稳定性,减轻患者痛苦,为临床该类疾病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