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创新教案】:1 过生日【新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生日。(教材第18~19页)
1.通过多少、大小的比较,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感知要想知道谁多谁少,就必须进行比较。
2. 通过比较不同物品的大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 通过比较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
重点:让学生获得比较多少活动的体验。
难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比较的方法和结果。
课件,杯子,水。
师: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
生:喜欢。
师: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寿星,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她的生日是怎样过的?餐桌上都有什么?
(出示教材第18页情境图)
列举出餐桌上摆放的物品。
师:如果让你来切蛋糕,你想切成什么样?
(学生可以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过生日”是每个儿童非常喜欢的事情,用过生日的情境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会发现餐桌上的摆放有所不同,并用切蛋糕的活动吸引学生,活跃课堂气氛。
1. 比较大小。
师:如果有人把蛋糕切成这样,你觉得怎样分配比较合理呢?(出示教材第18页比较蛋糕大小情境图)
生1:把③给自己吃,因为我喜欢吃蛋糕;把②给妈妈吃,因为妈妈过生日;把①给爸爸吃,因为爸爸不喜欢吃甜食。
师:你为什么吃③呢?
生1:因为我最喜欢吃生日蛋糕,所以我吃最大的。爸爸不喜欢吃甜食,我就让爸爸吃最小的,中间的那块就让妈妈吃。
生2:把③给妈妈吃,因为妈妈是寿星。把②给爸爸吃,我自己吃①。
师:你为什么这样分配呢?
生2:因为妈妈是寿星,我让妈妈吃最大的。我最小,我就吃最小的,中间的那块让爸爸吃。
生3:爸爸吃③,因为爸爸最能吃。妈妈吃②,我自己吃①。
师:你这样分的原因呢?
生3:因为爸爸是最能吃的,所以吃最大的。我最不能吃,所以吃最小的,妈妈吃中间的那块。
……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虽然分配的方法不同,但是都挺合理的。合理的原因是你们已经比较了了这3块蛋糕的大小,知道哪块最大,哪块最小。
师:如果西瓜切成这样,你们是不是也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呢?(课件出示教材第18页西
瓜图)
生:①最大,③最小。
设计意图:“教是为了不教”贴切的体现在这里,学生按着自己的想法动手分蛋糕,分配之前他们了解了这3块蛋糕的大小,已经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了比较,因此学生很容易就能比较出西瓜的大小。
2. 比较多少。
师:刚才同学们在分蛋糕时说得都很清楚,理由也都很合理,我都挺佩服你们的。下面我来给他们一家三口分配一下饮料。你们来看一看,我这样分配你们能不能接受?(出示教材第18页三杯饮料图)
师:第一杯我让妈妈喝,第二杯我让爸爸喝,第三杯我让小男孩儿喝。你觉得我这样分合理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
生1:合理。根据每个人吃饭的多少分配,最多的让爸爸喝,最少的给小男孩儿喝。
生2:合理。因为爸爸最能吃,所以爸爸喝最多的,小男孩儿最不能吃,他喝最少的。
……
师:你怎么知道中间那杯最多呢?第三杯最少呢?
生3:因为这三个杯子一样高,倒的饮料也一样高,中间这个杯子最粗,所以里面的饮料最多。
生4:因为第三个杯子最细了,而且它里面的饮料和前面两杯一样高,那它里面的饮料最少。
……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设计意图:喝饮料也是学生愿意做的事情,通过教师分配的饮料,让学生根据里边饮料的
多少说出教师分配的合理性。在给教师判断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比较出了哪杯饮料多,哪杯饮料少。
师:我还发现他们家过生日喝了两种饮料(出示图片:餐桌上的饮料图),这两瓶饮料哪瓶多?哪瓶少呢?你们能比较出来吗?
生1:我觉得高的饮料多。
生2:我觉得矮的饮料多。
……
师:同学们为什么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因为这两个饮料瓶子的高矮、粗细都不一样,我们就不能准确地判断了,刚才你们说谁多谁少都是靠眼睛观察,然后猜测的,有时候不太准确。你能
不能想一个科学合理的方法呢?(如果学生答不出,告诉学生可以把饮料倒入相同的杯子再作比较。)
学生动手操作后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生1:我找来几个一样的杯子,先把高的这瓶饮料全部倒出来,看倒了几杯。然后再把矮的这瓶饮料也倒出来,看倒几杯。哪瓶倒得杯子多,那瓶饮料就多。
生2:我找来一个空的饮料瓶子,先把高的那瓶饮料倒进去,然后在液面的最高处画上记号,再倒回原来的瓶子里。然后把矮的这瓶饮料倒进去,液面的最高处在记号的上面就多,在下面就少。
生3:我把高的这瓶饮料在瓶子上做上记号,然后把饮料倒在杯子里,再把矮的这瓶饮料倒入高的饮料瓶子里,要是倒完超过了那个记号就是矮的多,要是没超过就是矮的少,要是矮的里面剩下了饮料也是矮的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不同外形物体进行比较,通过他们感兴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动脑的能力。
3. 再观察。
师:出示生日情境图,从这幅图上,你能不能用刚学的比较大小、多少,来比较一下餐桌上的物品?
学生可能会发现盘子的大小不同,西瓜和西红柿的大小不同。
设计意图:对于物体大小的比较,由于物体比较形象,所以学生比较起来很容易。教学中,除了让学生能比较大小外,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呢?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学生可能会说我学会了比较两个或者三个物体的大小和多少;学会了尊老爱幼和礼让……
过生日
大小多少
1. 在教学中创设了各种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提供了学生自由选择比较方法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养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思维习惯。学生通过参与比较活动,逐步培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学会倾听的学习习惯,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及初步的推理能力,并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全方位地参与数学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2. 课堂教学从日常生活入手,根据“过生日”的情境,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3.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运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转变自己在课堂中的地位,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学生共同学习,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乐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参与整个课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