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云南民居》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云南民居之合院建筑PPT课件
2、正房、耳房均高两层,占地很小,很适合当地人口
稠密、用地紧张的需要。
正房底层明间为堂屋、餐室,楼层明间为粮仓,上下
层次间作居室;耳房底层作厨房、柴草房或畜廊,楼层作
居室。正方与两侧耳房连接处各设一单跑楼梯,无平台,
直接由楼梯依次登耳房、正房楼层,布置十分紧凑。
3、大门居中,门内设倒座或门廊,倒座深八尺。“三
六合同春建筑园了白族榆商马蹄下百年讫 盼与梦想,大型白族民居“六合同春”是 大理人民的风花雪月之梦,是白族人民对 民居从感性、理性、悟性的认识和灵性生 活的结果。
-
21
大理白族民居——一进两院
-
22
无论是“ 三坊一照壁” , 或是“ 四合五天 井” , 正房与厢房沿中间天井与前墙面之间, 均有不小于1.2米宽的走道,以便行走或做家务,在一至二
“一颗印”民居主房屋顶稍高,呈双坡硬山式。 厢房屋顶则为不对称的硬山式,分长短坡,长坡向 内院,在外墙外作一个小转折,成短坡向墙外。屋 顶用很厚的筒板瓦,这个瓦形状有点像切开的竹筒, 拱形,比北方的瓦厚重。因为云南地区风大,筒板 瓦利于通风,防风性能比较好。
-
6
3.四种形式
“一颗印”建筑具有鲜明的建筑风格, 从整体上来说,一般形式是“三间挂两 耳”的楼房,就是三间正屋,左右各有 耳房,正面以门墙封为四方形的平面, 从上俯视,整个建筑像一颗古代官员使 用的大印,因此得名。而省去左右任何
昆明人几百年来靠它庇护风雨、繁衍子孙的 “一颗印”,就在近十年间离我们远去,变得面目 模糊,渐渐看不清楚了。
5-.1昆明市郊的西山区团结镇乐居村 10
昆明市郊的西山区团结镇 “乐居村”
乐居村里依山而建
的这一大片“一颗印”
建筑群,在当代来说
云南建筑特点分析云南建筑景观介绍PPT
黑龙潭
黑龙潭公园有人们 称为“四美”的汉 祠、唐梅、宋柏、 明墓,一潭碧水自 地下涌出,清澄透 彻,景色幽雅。相 传在很久以前,有 十条蛟龙常作恶于 人间,吕洞宾收服 了其中的九条,镇 压在市区拓东古幢 (即古塔)之下, 留下一条小黑龙住 在这里,要其为民 谋利。黑龙潭便由 此而得名。 返回
古人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从这个意义上说,生 活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算得上是最最幸福的人,因为他 们不仅居住在“竹”楼里,还吃着“竹”筒饭、喝着“竹”筒 酒,真是比神仙还逍遥。来到版纳,最令人心动的就是那成片 的竹林以及掩影在竹林中的一座座美丽别致的竹楼。从外形上 看,它像开屏的金孔雀,又似鹤然起舞的美丽少女,美丽的景 致让人恍然如在梦中。
龙华寺
姚安龙华寺,俗称活佛寺, 位于姚安县城北12公里的 光禄镇西山麓。西山形如 游龙盘旋,山仞重峦突兀, 此山民间称龙华山。 龙华山,郁郁葱葱,栗树、 茶树、菩提树、苍松翠柏, 竞相耸立,高峻挺拔,龙 华寺就在险峻的丛林之中。 龙华寺除正殿、两厢、过 道、钟鼓楼外,还有两耳、 后轩、园通楼等大小房屋 100余间,是县内至今保 存较好的古代建筑群之一。 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为“龙 华会”,三天会期内有大 姚、永仁、牟定、南华、 祥云、宾川、攀枝花等地 群众纷纷而至,并已成为 旅游胜地之一。
大姚白塔
高18.4米,顶部为圆椎形, 腰部收缩,上大下小似磬 锤,又名磬锤塔。塔分为 3层,露出地面的基座是 八角形的须弥座,此塔塔 身全用石灰抹白,故名白 塔。白塔建于746年,为 我国唐代建筑之一,相传 为唐天宝年间吐蕃所建。 白塔历史上曾经历过数次 地震,仍安然屹立。1982 年,省政府拨经费重修,恢 复了白塔的本来面貌。白 塔在云南仅此1座,是云 南早期舍利塔的实物例证, 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
(完整PPT)云南民居一颗印
• 云南的“一颗印”总体特点是:住房 方正匀称,平稳朴实,厢房屋面分长 短坡。长坡向内,短坡向外,加强立 面的向心感,突出大门入口。住房空 间有高低主次之分。
• 汉族的“一颗印”民居集中在昆明地 区。
• 昆明地区的回族、蒙古族和彝族也借
“一颗印”和云南民居
• “一颗印”民居的典型特征是方正, 在方正之平面上布置正房三间,两层, 前设抱厦,两边设耳房,在正房对面 的围墙正中设一扇进出户内的大门, 有的还设有倒座和屏风,一般倒座进 深八尺,这便是“一颗印”系列中比 较典型的“三间四耳倒八尺”。三面 外墙封闭,只在二楼设个别小窗以供 有限的通风、采光之需。前面的围墙 较高,可以达到厢房上层檐口。这样, 整座“一颗印”的外观造型显得方正、 严谨而封闭,所谓“方方如印”也, 由此而得了“一颗印”这一雅号。
石灰、桐油、瓷粉混合 筑就的“三合泥”,这 样的地面平整光亮而不 滑,凉爽而不潮湿。
模型展示
昆明的环境与“一颗印”式民居建筑
1.自然环境
• 昆明位于滇中地区,东经 102°10′~103°40′,北纬 24°23′~26°22′之间.属北亚热 带山地季风气候,温、湿度适 宜,日照时间长,霜期短, 年平均气温为15°C,年平均 降雨量1000毫米,年平均相 对湿度74%,无上去为230天 ,平均海拔在1900米左右。 地势北高南低,素有“春城 ”的美誉。
云南
• 云南地区环境特点:
• 低纬度、高海拔,地 势崎岖,风力大、地 震多、太阳高度角大, 雨水充沛
云南位于高原地区,土地崎岖,整座“一颗印”,独门独户 ,高墙小窗,空间紧凑,体量不大,小巧灵便,加上云南纬 度较低 故朝向要求不高,很多都是依山势而建,趋于自然。
何为“一颗印”?
• “一颗印”民居建筑。所谓“一颗印 ”,即由正房和厢房组成,瓦顶土墙 ,平面和外观方方如印。
• 汉族的“一颗印”民居集中在昆明地 区。
• 昆明地区的回族、蒙古族和彝族也借
“一颗印”和云南民居
• “一颗印”民居的典型特征是方正, 在方正之平面上布置正房三间,两层, 前设抱厦,两边设耳房,在正房对面 的围墙正中设一扇进出户内的大门, 有的还设有倒座和屏风,一般倒座进 深八尺,这便是“一颗印”系列中比 较典型的“三间四耳倒八尺”。三面 外墙封闭,只在二楼设个别小窗以供 有限的通风、采光之需。前面的围墙 较高,可以达到厢房上层檐口。这样, 整座“一颗印”的外观造型显得方正、 严谨而封闭,所谓“方方如印”也, 由此而得了“一颗印”这一雅号。
石灰、桐油、瓷粉混合 筑就的“三合泥”,这 样的地面平整光亮而不 滑,凉爽而不潮湿。
模型展示
昆明的环境与“一颗印”式民居建筑
1.自然环境
• 昆明位于滇中地区,东经 102°10′~103°40′,北纬 24°23′~26°22′之间.属北亚热 带山地季风气候,温、湿度适 宜,日照时间长,霜期短, 年平均气温为15°C,年平均 降雨量1000毫米,年平均相 对湿度74%,无上去为230天 ,平均海拔在1900米左右。 地势北高南低,素有“春城 ”的美誉。
云南
• 云南地区环境特点:
• 低纬度、高海拔,地 势崎岖,风力大、地 震多、太阳高度角大, 雨水充沛
云南位于高原地区,土地崎岖,整座“一颗印”,独门独户 ,高墙小窗,空间紧凑,体量不大,小巧灵便,加上云南纬 度较低 故朝向要求不高,很多都是依山势而建,趋于自然。
何为“一颗印”?
• “一颗印”民居建筑。所谓“一颗印 ”,即由正房和厢房组成,瓦顶土墙 ,平面和外观方方如印。
云南合院民居ppt课件
有学者在分析其形成的由来时, 指出了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说昆明 地区风大,为有利避风而发展了此种 形式;另一个原因是见其外墙封闭而 坚固,说是有利于防盗。
除有典型的“一颗印”式民居之 外,官渡还有一种“两间两耳”的 “半颗印”民居,其规模较“一颗印” 为小,供人口较少或经济较困难的家 庭使用。
经 营 者 提 供 商品或 者服务 有欺诈 行为的 ,应当 按照消 费者的 要求增 加赔偿 其受到 的损失 ,增加 赔偿的 金额为 消费者 购买商 品的价 款或接 受服务 的费用
经 营 者 提 供 商品或 者服务 有欺诈 行为的 ,应当 按照消 费者的 要求增 加赔偿 其受到 的损失 ,增加 赔偿的 金额为 消费者 购买商 品的价 款或接 受服务 的费用
规模及建筑布局
团山民居总占地面积18384.5平方米,建筑面积 16158平方米。整个民居建筑群以其形制规整,布局灵 活,空间丰富,外雅内秀的各式民居建筑凸显出滇南民 居建筑的典型特征。
经 营 者 提 供 商品或 者服务 有欺诈 行为的 ,应当 按照消 费者的 要求增 加赔偿 其受到 的损失 ,增加 赔偿的 金额为 消费者 购买商 品的价 款或接 受服务 的费用
经 营 者 提 供 商品或 者服务 有欺诈 行为的 ,应当 按照消 费者的 要求增 加赔偿 其受到 的损失 ,增加 赔偿的 金额为 消费者 购买商 品的价 款或接 受服务 的费用
经 营 者 提 供 商品或 者服务 有欺诈 行为的 ,应当 按照消 费者的 要求增 加赔偿 其受到 的损失 ,增加 赔偿的 金额为 消费者 购买商 品的价 款或接 受服务 的费用
4.建水的“三间六耳下花厅”
花厅是建水合院的点睛之笔, 加上双进路线的设置,使各部分相 对独立的使用空间联系方便、自然, 互不干扰,既充分体现“礼”制宗 法观念在家庭生活空间上的影响, 又巧与精神空间的开拓。花厅的设 置一般供读书人使用。
除有典型的“一颗印”式民居之 外,官渡还有一种“两间两耳”的 “半颗印”民居,其规模较“一颗印” 为小,供人口较少或经济较困难的家 庭使用。
经 营 者 提 供 商品或 者服务 有欺诈 行为的 ,应当 按照消 费者的 要求增 加赔偿 其受到 的损失 ,增加 赔偿的 金额为 消费者 购买商 品的价 款或接 受服务 的费用
经 营 者 提 供 商品或 者服务 有欺诈 行为的 ,应当 按照消 费者的 要求增 加赔偿 其受到 的损失 ,增加 赔偿的 金额为 消费者 购买商 品的价 款或接 受服务 的费用
规模及建筑布局
团山民居总占地面积18384.5平方米,建筑面积 16158平方米。整个民居建筑群以其形制规整,布局灵 活,空间丰富,外雅内秀的各式民居建筑凸显出滇南民 居建筑的典型特征。
经 营 者 提 供 商品或 者服务 有欺诈 行为的 ,应当 按照消 费者的 要求增 加赔偿 其受到 的损失 ,增加 赔偿的 金额为 消费者 购买商 品的价 款或接 受服务 的费用
经 营 者 提 供 商品或 者服务 有欺诈 行为的 ,应当 按照消 费者的 要求增 加赔偿 其受到 的损失 ,增加 赔偿的 金额为 消费者 购买商 品的价 款或接 受服务 的费用
经 营 者 提 供 商品或 者服务 有欺诈 行为的 ,应当 按照消 费者的 要求增 加赔偿 其受到 的损失 ,增加 赔偿的 金额为 消费者 购买商 品的价 款或接 受服务 的费用
4.建水的“三间六耳下花厅”
花厅是建水合院的点睛之笔, 加上双进路线的设置,使各部分相 对独立的使用空间联系方便、自然, 互不干扰,既充分体现“礼”制宗 法观念在家庭生活空间上的影响, 又巧与精神空间的开拓。花厅的设 置一般供读书人使用。
云南的传统建筑PPT
传统官式建筑
官式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类型,在云南也有其独 特的代表。这些建筑多采用木结构,注重屋顶的装饰,如悬 山、歇山、硬山等形式,以及瓦当、滴水等细节的处理。
官式建筑在云南的发展,与当地的政治、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例如,昆明市的云南贡院,是明清时期举行科举考试的地 方,也是当时云南最高学府,体现了当时官式建筑的典型特 点。
06
云南传统建筑的传统建筑主要分布在农村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以土木结 构为主,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
02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许多传统建筑面临被拆除或被现代建
筑取代的危险,保护现状堪忧。
传统建筑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保护意识
03
逐渐增强。
传统建筑的保护与传承
傣族民居的室内布局以火塘和堂屋为中心,设有灶台、储物间等设施,体现了傣族 的生活习俗和文化特点。
彝族民居
彝族民居以土、石结构为主, 采用碉楼式建筑形式,注重防 震、防洪和保温性能。
彝族民居的屋顶采用平顶或拱 顶,屋面覆盖石板或瓦片,墙 体采用土、石等自然材料,外 观坚实厚重。
彝族民居的室内布局以火塘和 堂屋为中心,设有灶台、储物 间等设施,体现了彝族的生活 习俗和文化特点。
其他宗教建筑
除了佛教寺庙和道教宫观外,云 南还有其他宗教建筑,如伊斯兰
教清真寺、基督教教堂等。
这些宗教建筑的风格和布局各有 特色,但都与当地文化和地理环 境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
格。
这些宗教建筑不仅是信徒们进行 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当地 居民文化交流和社交活动的重要
场所。
04
云南的传统公共建筑
道教宫观的建筑风格多采用青砖和木结构,屋 顶多为硬山或歇山式,装饰简洁大方。
《云南民风民俗》课件
声乐和歌唱比赛
云南好声音
这个赛事在云南非常有名气, 是全省唯一具有代表性别赛和 由省级机构主导的赛事。
歌唱比赛
云南每年都会举办很多的歌唱 比赛,以年轻歌手为主,涉及 到各个类型的音乐。
民间唱法
云南的民间唱法也非常有名, 不少歌曲是贯穿代际的。
茶马古道及其历史背景
1
交通枢纽
2
茶马古道是一个当时的重要交通枢纽,
人脸画
人脸画在云南非常盛行,不仅 是一种表演形式,同时也与宗 教信仰和习俗有关。
云南的饮食文化
1
特色美食
云南美食丰富多彩,以过桥米线为代表,同时还有火锅、烤鸡等等。
2
食材和烹饪方式
云南的饮食文化比较健康,主要是用烤、炒等方式加工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3பைடு நூலகம்
传统饮品
普洱茶是云南的代表性饮品之一,还有腊八粥和酸汤。
滇剧是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宝贵 艺术财富之一,深受人们的喜 爱。
少数民族舞蹈
云南的少数民族舞蹈也非常具 有特色,多以独特的服饰和鲜 明的差异性著称。
昆曲
昆曲是中国四大戏曲之一,被 誉为“戏曲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音乐演奏
云南的音乐也非常多样,以手 风琴、竹笛等为代表。
茶文化及其特点
1
中国茶的代表
云南发源了中国重要茶类之一的普洱茶,也是整个中国茶界中的瑰宝。
2
茶文化的浸润
茶文化浸润在云南人的生活之中,茶马古道也是茶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3
茶艺表演
云南的汉族和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茶艺表演。
民间信仰及其宗教文化
精神内核
云南的宗教文化有独特的精神内核,多涉及到自然崇拜、宗教祭祀等方面。
云南的传统建筑PPT学习教案
第17页/共22页
5 .堂 屋 空 间 云南合院式民居以间为基本单元拼 接,一 般以三 间为主 。两旁 为卧室 ,中央 一间为 堂屋。 这实际 上就已 具有“ 复合空 间” 的特点了。卧室空间一般比较封闭 , 对堂开门,向外开不大的窗子.而堂屋 以约1-2m的宽 度开门 ,形成 开敞的 外向空 间。这 种空间 形式与 其功能 要求是 相符的 。合院 式民居 建筑中 的厅堂 多是人 们日常 起居的 空间, 其起居 功能中 同时包 含着人 们在外 部空间 中活动 的某些 性质和 私密的 内部空 间中活 动的某 些性质 。因此 。由于 堂屋空 间同时 容纳了 两个对 立空间 中的性 质,它 便具有 了复合 空间的 特点。
如 图 : 云 南 合院民 居常见 的几种 梁架构 架
第19页/共22页
云南合院住宅中的各种装饰
木格扇
铺地
铺地
第20页/共22页
谢谢!
第21页/共22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2页/共22页
第10页/共22页
合院建筑的产生
中国四合院建筑起源于历史悠久的黄河 流域, 是传统 建筑形 式的典 型代表 。传统 四合院 建筑基 本采用 “中轴 对称, 前堂后 室,左 右两厢 ”的建 筑格局 ,从自 然环境 、社会 结构和 文化观 念等方 面很好 地满足 ¨『人 们社会 活动和 家庭生 活的需 要,因 此合院 式建筑 在中国 传统官 式和民 居中都 具有统 治地位 ,尤其 是在民 居中, 在中国 流传广 泛,影 响巨大 ,所谓 “家庭 ”一词 的来历 就是有 家就有 庭,由 此可见 合院式 民居在 中国的 重要地 位。 合院式住宅的普遍采用,与中国长期封 建社会 的儒家 礼制秩 序的哲 学理念 思想有 着深刻 的内在 联系。 从北方 的北京 四合院 、山西 合院到 南方的 闽南、 福建民 居或到 远离中 央且地 处偏僻 地区的 四川、 云南等 地的民 居,都 现存有 大量合 院民居 的实例 可考。
5 .堂 屋 空 间 云南合院式民居以间为基本单元拼 接,一 般以三 间为主 。两旁 为卧室 ,中央 一间为 堂屋。 这实际 上就已 具有“ 复合空 间” 的特点了。卧室空间一般比较封闭 , 对堂开门,向外开不大的窗子.而堂屋 以约1-2m的宽 度开门 ,形成 开敞的 外向空 间。这 种空间 形式与 其功能 要求是 相符的 。合院 式民居 建筑中 的厅堂 多是人 们日常 起居的 空间, 其起居 功能中 同时包 含着人 们在外 部空间 中活动 的某些 性质和 私密的 内部空 间中活 动的某 些性质 。因此 。由于 堂屋空 间同时 容纳了 两个对 立空间 中的性 质,它 便具有 了复合 空间的 特点。
如 图 : 云 南 合院民 居常见 的几种 梁架构 架
第19页/共22页
云南合院住宅中的各种装饰
木格扇
铺地
铺地
第20页/共22页
谢谢!
第21页/共22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2页/共22页
第10页/共22页
合院建筑的产生
中国四合院建筑起源于历史悠久的黄河 流域, 是传统 建筑形 式的典 型代表 。传统 四合院 建筑基 本采用 “中轴 对称, 前堂后 室,左 右两厢 ”的建 筑格局 ,从自 然环境 、社会 结构和 文化观 念等方 面很好 地满足 ¨『人 们社会 活动和 家庭生 活的需 要,因 此合院 式建筑 在中国 传统官 式和民 居中都 具有统 治地位 ,尤其 是在民 居中, 在中国 流传广 泛,影 响巨大 ,所谓 “家庭 ”一词 的来历 就是有 家就有 庭,由 此可见 合院式 民居在 中国的 重要地 位。 合院式住宅的普遍采用,与中国长期封 建社会 的儒家 礼制秩 序的哲 学理念 思想有 着深刻 的内在 联系。 从北方 的北京 四合院 、山西 合院到 南方的 闽南、 福建民 居或到 远离中 央且地 处偏僻 地区的 四川、 云南等 地的民 居,都 现存有 大量合 院民居 的实例 可考。
《云南的传统建筑》PPT课件
其以庭院为中心,在庭院四边布置房屋,正房坐北朝南,耳房配列东西,倒座居南朝北, 形成一个中轴对称、左右平衡、对外封闭、对内开敞向心、方整的平面型制。
整理ppt
12
合院建筑的产生
中国四合院建筑起源于历史悠久的黄河流域,是传统建筑形式的典型代表。传统四 合院建筑基本采用“中轴对称,前堂后室,左右两厢”的建筑格局,从自然环境、社 会结构和文化观念等方面很好地满足¨『人们社会活动和家庭生活的需要,因此合院 式建筑在中国传统官式和民居中都具有统治地位,尤其是在民居中,在中国流传广泛, 影响巨大,所谓“家庭”一词的来历就是有家就有庭,由此可见合院式民居在中国的 重要地位。
半颗印与并联方式
整理ppt
6
三坊一照壁
“三坊一照壁”。“三坊”, 即三合院。“照壁”,即三合 的三边,由正面的主房与两侧 的厢房构成,它的第四边是一 个照壁,照壁正面对主房。整 座民居的平面为方形,三边房 及照壁都面向其所圈合而成的 庭院天井。汉族三合院的第四 个边为院墙或不设院墙,白族 的这种民居模式与之相似而又 具有创造性,即以照壁为主房 正面的对应之“屏障”,显示 出其民族特色。
另外,在云南民居中照壁尤其受到重视。在传统合院中照壁主要是 起遮挡视线的作用,而在云南照壁往往是庭院装饰中的重点。照壁在 使用功能上有遮挡穿堂风和反射阳光的作用,因云南风大,因此照壁 可有效的遮挡对正屋的穿堂风。
在云南的台院民居中,檐廊是居住空间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檐廊在 北方合院民居中只起雨天联系交通和保护墙体不受潮的作用,而在云 南檐廊作为一种可供生活作息的灰空间是必不可少的,每在正午同头 当空和阴雨天气时,人们就在檐廊活动,比避居室内要更加舒适。
2.抗震
云南合院民居往往使层高降低、重心下降。白族合院民居采取了“生起”与“收分”之法。
整理ppt
12
合院建筑的产生
中国四合院建筑起源于历史悠久的黄河流域,是传统建筑形式的典型代表。传统四 合院建筑基本采用“中轴对称,前堂后室,左右两厢”的建筑格局,从自然环境、社 会结构和文化观念等方面很好地满足¨『人们社会活动和家庭生活的需要,因此合院 式建筑在中国传统官式和民居中都具有统治地位,尤其是在民居中,在中国流传广泛, 影响巨大,所谓“家庭”一词的来历就是有家就有庭,由此可见合院式民居在中国的 重要地位。
半颗印与并联方式
整理ppt
6
三坊一照壁
“三坊一照壁”。“三坊”, 即三合院。“照壁”,即三合 的三边,由正面的主房与两侧 的厢房构成,它的第四边是一 个照壁,照壁正面对主房。整 座民居的平面为方形,三边房 及照壁都面向其所圈合而成的 庭院天井。汉族三合院的第四 个边为院墙或不设院墙,白族 的这种民居模式与之相似而又 具有创造性,即以照壁为主房 正面的对应之“屏障”,显示 出其民族特色。
另外,在云南民居中照壁尤其受到重视。在传统合院中照壁主要是 起遮挡视线的作用,而在云南照壁往往是庭院装饰中的重点。照壁在 使用功能上有遮挡穿堂风和反射阳光的作用,因云南风大,因此照壁 可有效的遮挡对正屋的穿堂风。
在云南的台院民居中,檐廊是居住空间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檐廊在 北方合院民居中只起雨天联系交通和保护墙体不受潮的作用,而在云 南檐廊作为一种可供生活作息的灰空间是必不可少的,每在正午同头 当空和阴雨天气时,人们就在檐廊活动,比避居室内要更加舒适。
2.抗震
云南合院民居往往使层高降低、重心下降。白族合院民居采取了“生起”与“收分”之法。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 PPT课件
第五关:
判断: 4.彝族是云南省人口最多,分布最广 的少数民族。
正确
恭喜大家! 闯关成功!
第一关:
判断题:
1.云南居住着51个少数民族,人口 在5000人以上的有25个,其中15 个是云南特有的。
正确
楼和吊脚楼
傣族竹楼
苗族吊脚楼
傣族曼飞龙塔
大理崇圣寺三塔
第三关: 判断: 以东巴象形文字著称于世的民族是 哈尼族。
错误
纳西族
第四关:
判断: 3.跳孔雀舞闻名于世的舞蹈家杨丽萍 是傣族的。 错误 白族
东 方 萨 克 斯
阿昌族 白族 布朗族 布依族 傣族
pō
德昂族 独龙族 哈尼族 回族 景颇族
hù
基诺族 拉祜族 满族 苗族 蒙古族 纳西族
yí
怒族 水族
藏族
佤族
lì sù
瑶族 彝族
壮族 普米族
傈僳族
小组合作 共同闯关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必须具 备一定的少数民族知识,冲 过了这一关才能进民族村游 玩。
(浙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第三单元 好大一个家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
三只蚊子一盘菜;姑娘被叫做老太;
石头长到云天外;四季衣服同穿戴;
种田能手多老太;竹筒能做水烟袋;
袖珍小马有能耐;蚂蚱能做下酒菜;
火车没有汽车快;娃娃全有男人带。
学习目标:
1.知道云南生活着我国绝大部分民族,是我国多民 族特征的缩影。了解“云南民族村”的情况。 2.知道傣族住竹楼,苗族住吊脚楼,它们和傣族的 曼飞龙塔,白族的崇圣寺三塔都是反映民族特色的 建筑。 3.了解傣族的泼水节和彝族的火把节,懂得民族节 日与民族文化有关。 4.初步懂得“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族 文化需要保护和发扬。
云南民风民俗ppt课件
园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 彝族自治县境内,海拔 1500m—1900m之间,属 亚热带低纬度高原山地季 风气候,年平均温度约16 度,距省会昆明78公里。 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冬 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 如春”,是世界唯一位于 亚热带高原地区的喀斯特 地貌风景区,素有“天下 第一奇观”“石林博物馆” 的美誉,是首批中国国家 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国 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 园,与北京故宫、西安兵 马俑、桂林山水齐名,成 为中国四大旅游胜地之一。
8
白族三道茶,以前,一般
由家中或族中长辈亲自司
茶。现今,也有小辈向长
辈敬茶的。制作三道茶时,
每道茶的制作方法和所用
原料都是不一样的。第一
道茶,称之为“清苦之
茶”,寓意做人的哲理:
“要立业,先要吃苦”;
第二道茶,称之为“甜
茶”。当客人喝完第一道
茶后,主人重新用小砂罐
置茶、烤茶、煮茶,与此
同时,还得在茶盅内放入
更值得称道的是玉龙雪山之美不 仅仅是它雄奇壮丽、气势磅礴的 山体、闪闪皑皑的白雪,更秒的 是它随着晨昏阴晴的变化、春夏 秋冬四季的更迭,变化无穷,姿 态万千,给人一种百看不厌之感。 玉龙雪山上的景点较多,但主峰 由于陡峭难攀,至今还无任何人 征服过,国内外与多登山队对此7 山 一直跃跃欲试。
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
少许红糖、乳扇、桂皮等,
待煮好的茶汤倾入八分满
为止;第三道茶,称之不
“回味茶”。
9
10
11
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是世界唯一位于亚热带高原地区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区素有天下第一奇观石林博物馆的美誉是首批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与北京故宫西安兵马俑桂林山水齐名成为中国四大旅游胜地之一
8
白族三道茶,以前,一般
由家中或族中长辈亲自司
茶。现今,也有小辈向长
辈敬茶的。制作三道茶时,
每道茶的制作方法和所用
原料都是不一样的。第一
道茶,称之为“清苦之
茶”,寓意做人的哲理:
“要立业,先要吃苦”;
第二道茶,称之为“甜
茶”。当客人喝完第一道
茶后,主人重新用小砂罐
置茶、烤茶、煮茶,与此
同时,还得在茶盅内放入
更值得称道的是玉龙雪山之美不 仅仅是它雄奇壮丽、气势磅礴的 山体、闪闪皑皑的白雪,更秒的 是它随着晨昏阴晴的变化、春夏 秋冬四季的更迭,变化无穷,姿 态万千,给人一种百看不厌之感。 玉龙雪山上的景点较多,但主峰 由于陡峭难攀,至今还无任何人 征服过,国内外与多登山队对此7 山 一直跃跃欲试。
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
少许红糖、乳扇、桂皮等,
待煮好的茶汤倾入八分满
为止;第三道茶,称之不
“回味茶”。
9
10
11
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是世界唯一位于亚热带高原地区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区素有天下第一奇观石林博物馆的美誉是首批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与北京故宫西安兵马俑桂林山水齐名成为中国四大旅游胜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