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川崎病患者的血清蛋白电泳分析

合集下载

丙种球蛋白非敏感型川崎病合并严重关节炎及关节腔积液两例

丙种球蛋白非敏感型川崎病合并严重关节炎及关节腔积液两例

丙种球蛋白非敏感型川崎病合并严重关节炎及关节腔积液两例作者:蒋树娟高晓音范玲玲秦道刚王军来源:《新医学》2021年第03期【摘要】川崎病是一种血管炎性疾病,主要发生于儿童,全球各地均有病例,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并发症多样。

部分患者在应用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初始治疗后,仍持续发热,该类型川崎病被定义为丙种球蛋白非敏感型川崎病。

该文报道了2例丙种球蛋白非敏感型川崎病合并严重关节炎的患儿,2例MRI均显示合并关节腔积液。

在接受静脉滴注第2剂丙种球蛋白后,2例患儿发热和关节疼痛症状仍未缓解。

最后,主诊医师给予他们口服小剂量泼尼松,2例患儿的体温均降至正常,关节症状均缓解。

川崎病相关的严重关节炎发病机制不明确,应受到重视,目前尚无丙种球蛋白非敏感型川崎病合并严重关节炎的相关治疗指南,小剂量泼尼松或有望成为其首选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非敏感型川崎病;关节炎;关节腔积液;泼尼松IVIG-resistant Kawasaki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severe arthritis and joint effusion: a report of two cases Jiang Shujuan, Gao Xiaoyin, Fan Lingling, Qin Daogang, Wang Jun.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Liaocheng People’s Hospital, Liaocheng 252000,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Fan Lingling, E-mail:*********************【Abstract】 Kawasaki disease (KD) is a febrile vasculitis disease, which mainly occurs in children all over the world.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KD remain unknown, and its complications are diverse. Intravenous immune globulin (IVIG)-resistant KD is defined as persistent fever in patients after the initial treatment of IVIG and aspirin. In this article, two cases who were diagnosed with IVIG-resistant KD complicated with severe arthritis were repor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demonstrated joint effusion. After the second dose of IVIG was delivered, fever and joint pain symptoms were still not relieved. Eventually, low-dose oral prednisone was given, and then the fever was mitigated and the joint symptoms were relieved. The pathogenesis of KD-related severe arthritis remains elusive, which should be emphasized. Atpresent, there is no treatment guideline for IVIG-resistant KD complicated with severe arthritis. Low-dose prednisone might become an optimal treatment of IVIG-resistant KD complicated with severe arthritis.【Key words】 IVIG-resistant Kawasaki disease;Arthritis;Joint effusion;Prednisone川崎病是一种发热性全身性血管炎性疾病,主要发生于6个月至5岁的儿童,全球各地均有病例,亚裔儿童发病率更高。

非典型川崎病的临床分析

非典型川崎病的临床分析
包括皮疹、黏膜溃疡等,无特异性 。
手足症状
部分患者可出现手足硬性水肿、掌 跖红斑等。
其他症状
可伴有颈淋巴结肿大、肛周脱屑等 。
诊断及鉴别诊断
01
诊断标准
根据日本川崎病研究委员会 2002年制定的诊断标准进行诊 断。
02
03
早期诊断
鉴别诊断
对于发热超过5天且抗生素治疗 无效的患者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性 。
2023
非典型川崎病的临床分析
目 录
• 引言 • 病例介绍 • 讨论 • 非典型川崎病的诊断标准及流程 • 非典型川崎病的治疗及预防措施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研究非典型川崎病( kawasaki disease,KD)的发病率、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探讨非典型KD的鉴别诊断及误诊原因。 分析非典型KD的预后及影响因素。
需与其他发热性疾病进行鉴别, 如麻疹、猩红热、中毒性休克等 。
04
非典型川崎病的诊断标准及流程
诊断标准
发热持续时间
皮肤黏膜表现
非典型川崎病患者发热时间较长,通常超过 5天。
患者可能会出现皮疹、黏膜充血、手足硬性 水肿等皮肤黏膜表现。
淋巴结肿大
心电图异常
患者的颈部淋巴结可能会肿大,但一般不会 出现化脓。
研究方法和范围
01
02
03
回顾性分析近5年收治的疑似非典型 KD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疑似非典型KD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 、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
对确诊为非典型KD的患者进行药物治 疗及随访观察。
0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病例介绍
病例一
患者
一名6岁男孩,持续高烧不退, 伴有咳嗽和喉咙痛。

川崎病化验报告

川崎病化验报告

川崎病化验报告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其主要特征为高热、皮疹、口腔黏膜炎症、颈部淋巴结肿大及皮肤脱屑等症状。

虽然川崎病通常发生在3岁以下儿童身上,但也可见于青少年和成年人。

这种疾病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所以及早确诊和治疗至关重要。

化验报告是确定川崎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1. 全血计数全血计数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检查,可提供许多有关患者身体健康状况的信息。

在川崎病患者的化验报告中,白细胞计数通常会显示异常升高。

这是因为川崎病是一种全身性炎症性疾病,白细胞作为免疫系统的一部分,会增加以对抗潜在的感染。

此外,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也可能升高,这可能与川崎病引起的血管炎有关。

2. 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由肝脏分泌的蛋白质,它在炎症反应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CRP水平是川崎病化验报告中的常见指标之一。

在川崎病患者中,CRP水平往往明显升高,这反映了体内炎症的活跃程度。

CRP的升高与川崎病的严重程度相关,因此对于诊断和随访患者的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3. 血沉血沉是一种用于评估体内炎症程度的检验项目。

在川崎病患者的化验报告中,血沉通常会显示增加。

这是因为川崎病引起的炎症反应会导致红细胞沉降速度的加快。

血沉水平的升高反映了体内炎症程度的加重,可以作为评估川崎病治疗效果的指标之一。

4. 心肌酶谱川崎病有时会累及心脏,导致心肌炎和冠状动脉炎等并发症。

因此,在川崎病患者的化验报告中,心肌酶谱常常被检测。

心肌酶谱主要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钙蛋白(Troponin)等指标。

如果这些指标升高,可能意味着川崎病患者存在心肌损伤的风险。

5.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是衡量血液凝块形成和止血功能的关键指标。

在川崎病患者中,血小板计数通常会明显升高。

这是因为川崎病中的血管炎反应可能导致血小板的聚集和活化。

此外,川崎病还可以导致机体内血小板生成增加。

川崎病患儿血清脑利钠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川崎病患儿血清脑利钠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川崎病患儿血清脑利钠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发表时间:2016-10-22T12:08:22.987Z 来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8月作者:包玉玲[导读] 本研究拟通过比较KD患儿与正常儿童血清中BNP的水平,了解BNP在KD患儿血液中的变化及意义。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苏苏州 215000【中图分类号】R8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8-0098-01川崎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常累及心脏,并已超过风湿热成为儿童后天获得性心脏的主要原因。

目前的诊断沿用的是日本川崎病研究委员会2002年2月修订的诊断标准。

近年国内报告较多病例不完全符合KD的诊断标准,相当部分病例在排他诊断的过程中延误治疗时机。

近年来,国外有研究显示,脑利钠肽在川崎病急性期有明显升高,可作为KD诊断的良好血清生物标记物。

本研究拟通过比较KD患儿与正常儿童血清中BNP的水平,了解BNP在KD患儿血液中的变化及意义,为川崎病和不完全川崎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对象及方法1.对象: 2006年3月-2006年10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川崎病患儿30例,所有病例临床诊断符合2002年日本川崎病研究会制定的诊断标准。

男19例,女11例,年龄为5个月-12岁,平均2.6岁。

对照组15例,入院诊断为发热待查,后经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治疗确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男9例,女6例,年龄为4个月-11岁,平均年龄3.1岁。

发热时间在4-12d。

2.方法: KD患儿入院后均在未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和阿司匹林治疗前,抽取静脉血检查c反应蛋白,心肌酶谱、血沉、血常规、微球蛋白电泳及血清BNP的测定。

并同时行彩色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右冠状动脉及瓣膜的情况。

对照组同样入院后治疗前进行BNP的测定。

所有川崎病病例确诊后均予以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1g/Kg的单次输入共两天加阿司匹林50mg/(Kg.d)治疗。

川崎病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川崎病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A 之 间的关系 。方法 C D)
酶联免疫 吸附法分别测定血清 C P D 二聚体水平。结果 R 、一 呈显著的正相关( =0 7 1P< .1 。结论 r .2 , 0 0 )
< .1 ; A 0 0 ) C D组血清 C P D 二 聚体水平高 于无冠状动脉病 变组 ( R 、- P均 < .5 ; D组 D 二聚体含量 与 C P水 平 00 )K ・ R 血清 C P D 二聚体 与 K R 、- D血管损 伤发生 、 发展有着密 切关系 , 为 并
pamaC P —i e e enteK ru n ecnrl ru ( ls R ,D dm r t e Dgo padt o t op P<0 O ) h vl o ls aC Pa dD dm r bw h h og . 1 .T e ee f am R n —ie l s p i teC D gopw r s n cnl hge a oei t ocrnr at i aegop( 0 0 ) ie g s n h A ru ee i i a t i r nt s en -ooa r r ds s ru P< .5 .Ln r e e- gf i y h t h h nh y e y e rr
c u i n C n d me r ea e o K ,wh c y b s f li e o o i t s fr e r ig o i fKD p t n s l so RP a d D— i r ac r lt d t D ih ma e u eu n s r l gc e t o a l d a n sso ai t y e w t AD. i C h Ke r s y wo d :mu o u a e u y h n d y d o ;C r a t e p o en;D- i r o o a r r ie s c c tn o s lmp o e s n r me —e c i r ti v dme ;c rn r a ey ds a e y t

不典型与典型川崎病临床主症筛选与治疗分析

不典型与典型川崎病临床主症筛选与治疗分析

2.4.1 治疗方法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 :单次大剂量 2g/kg,
静滴时间为 8 ~ 12h,速度为 5 ~ 6ml / (kg•h)。 阿司匹林 :口
服 30 ~ 50mg/(kg•d),热退 3d 后减为 3 ~ 5mg/(kg•d)。有 3 例初
治患儿及 1 例复发患儿经应用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治疗 3d 症
2 结果
2.1 临床主症的筛选 见表 1。
表 1 典型 KD 和不典型 KD 临床主症发生率比较
症状和体征
典型 KD (49 例 ) 例数 出现率(%)
不典型 KD(19 例) 例数 出现率(%)
发热(5d 以上)
49
100.0
19
100.0
口唇鲜红
44
89.8
13
68.4
口唇皲裂
39
79.6
7
36.8
检查项目
血白细胞≥ 15×109/L 血小板≥ 450×109/L
典型 KD (49 例 )
例数 出现率(%)
43
87.8
41
83.7
不典型 KD(19 例)
例数 出现率(%)
16
84.2
11
57.98
贫血
26
53.1
4
21.1
尿白细胞≥ 10/HP
4
8.2
2
10.5
血清白蛋白≤ 30g/L
11
22.4
典型 KD。68 例中 65 例应用丙种球蛋白加阿司林治疗后症状控制,有 3 例治疗后 48 ~ 72h 仍有发热,加用强的松后,体温于用
药 3d 内降至正常。结论 典型 KD 的临床主症发生率较高,不典型 KD 患儿临床主症的发生率低,临床要结合 KD 患儿实验室

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对早期诊断的价值

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对早期诊断的价值

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对早期诊断的价值目的:评价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对其早期诊断的价值。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儿科2012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30例不典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选定同期住院33例典型川崎病住院患儿作为对照,比较两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和确诊时间。

结果:两组患儿均有发热症状,观察组持续发热时间(7.8±2.9)d,比对照组的(6.3±2.1)d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多形性皮疹、颈淋巴结肿大和四肢硬肿例数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白蛋白(ALB)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冠状动脉病变数比对照组多,确诊天数比对照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用于早期不典型川崎病的诊断,可有效减少误诊及漏诊,提高患儿临床诊断准确率,缩短确诊时间,有利于提升患儿预后。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atypical Kawasaki disease and the value of laboratory indicators for early diagnosis.Method:Selected 30 cases of atypical Kawasaki disease children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3 to September 2013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other 33 cases of typical comparatively children with Kawasaki disease was in the hospital as a pared two groups with clinical manifestation,laboratory indexes and the time of diagnosis.Result:Fever symptoms were observed in the two groups,and the duration of fev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7.8±2.9)d,was long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of (6.3±2.1)d,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Observation group had more pleomorphic rash,lymph node enlargement and limbs scleredema cases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LB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number of coronary artery lesions and the number of days of diagnosi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more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laboratory indexes for early diagnosis of atypical Kawasaki disease,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misdiagnosis and missed diagnosis for clinical diagnosis of patients,improve the accuracy,shorten the diagnosis time,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children.[Key words] Atypical kawasaki disease;Clinical manifestations;Laboratory examination;Early diagnosis作為一种全身血管炎性疾病,川崎病好发于0.05),具有可比性。

川崎病儿科案例分析

川崎病儿科案例分析
但患儿体温正常7天后再次发热伴双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障碍,右腕关节疼痛。主要表现为大关节炎症。入 院后化验检查发现CRP高、血沉仍明显增快,也支持炎症改变。川崎病合并关节炎可以发生在疾病的急期,也可在 恢复期,此患儿关节肿痛,活动障碍发生在恢复期,且伴有体温的再次升高。患儿右腹股沟区瘀斑考虑与局部采血 有关。 2.诊断与诊断依据
【思考】 本患儿病史特点是什么? 本患儿最重要的格检查项目是什么
1.病史特点 (1)4岁男孩,急性起病,病程20天。 (2)病初高热5天伴球结合膜充血,皮疹,唇充血皲,草莓舌,颈淋巴结肿大。 (3)病程8天热退后出现指(趾)端脱皮。 (4)化验血白细胞高,中性粒细胞高,CRP高,血沉快,肝酶增高。 (5)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治疗有效。 (6)体温正常7天后再次发热伴关节疼痛,肿胀,活动障碍。
既往史:否认结核、肝炎病史及近期接触史,无麻疹、水痘、流行性思腺炎等传染病史及近两周接触 史,无外伤手术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个人史:患儿系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生后母乳喂养至12个月、4个月起添加辅食,1岁余渐过渡至 成人普食。6个月会坐,1岁左右会走路。按时按序进行预防接种。 家族史:父母体健,非近亲结婚,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病史
体温正常7天后,8天前患儿又出现发热・体温38-38.5℃,伴双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以右膝为重, 同时有右腕关节疼痛。双手、双膝关节X线检查未见骨质改变。继予阿司匹林上述剂量治疗,关节疼痛及 发热未见明显好转,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
患儿自发病以来精神食欲稍差,在外院住院期间化验尿常规曾有白细胞,蛋白十,经治疗后复查正常。便 常规WBC 70个HP,口服多粘菌素E2天后复査便常规正常。
崎病合并关节炎 高热5天伴皮疹,球结膜充血,口唇干燥皲裂,草莓舌,部淋巴结肿大,热退后指(趾)端脱皮。符合 川崎病6条诊断准。治疗后恢复期出现体温再次升高,大关节疼痛肿胀,活动障碍,CRP高、血沉明显增快支持诊 断。

非典型川崎病的临床分析

非典型川崎病的临床分析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总结
总结
本研究通过对非典型川崎病的临床病 例进行系统分析,发现非典型川崎病 在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 现等方面具有一些独特特征。研究表 明,非典型川崎病多发生于年幼儿童 ,临床表现以发热、皮疹、关节肿胀 疼痛和口腔黏膜改变为主,部分患者 可伴有心血管系统受累
独特特征
非典型川崎病在临床症状、实验室检 查和影像学表现等方面具有一些独特 特征。例如,非典型川崎病患者多发 生于年幼儿童,临床表现以发热、皮 疹、关节肿胀疼痛和口腔黏膜改变为 主,部分患者可伴有心血管系统受累
实验室检查项目和正常参考值
01
03
血常规
02
生化检查
04
白细胞计数(4-10)×10^9/L, 红细胞计数(4.0-5.5) ×10^12/L,血红蛋白(120150)g/L,血小板计数(100300)×10^9/L。
尿常规
尿蛋白定性试验阴性,尿糖定性试 验阴性。
总蛋白定量(60-80)g/L,白蛋 白定量(40-65)g/L,球蛋白定 量(20-30)g/L,白蛋白/球蛋白 比值(1.5-2.5)。
02
皮疹通常从面部开始,逐渐扩 散至颈部、躯干和四肢,很少 累及手足。
03
皮疹通常无瘙痒感,但会伴有 脱屑和色素沉着。
黏膜病变
川崎病的黏膜病变通常在发 热后1-4周出现,最典型的是
口腔黏膜炎和口唇皲裂。
口腔黏膜炎表现为口腔黏膜 红肿、疼痛、糜烂、溃疡等 ,严重时可累及喉部和食管

口唇皲裂表现为口唇干燥、 脱皮、出血等,严重时可导
诊断与治疗
由于非典型川崎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 室检查与典型川崎病存在明显差异, 因此其诊断和治疗也需要采取不同的 策略。根据本研究的分析结果,非典 型川崎病患者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病 情变化,特别是在心血管系统受累的 情况下

川崎病患儿血清学D-2聚体与C反应蛋白表达分析

川崎病患儿血清学D-2聚体与C反应蛋白表达分析

川崎病患儿血清学D-2聚体与C反应蛋白表达分析杨德彬【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agnostic effect of D-dimer and C-Reactive Protein in Kawasaki Disease. Methods Select 35 KD patients as observe group and 30 Outpatient physical health check children as control group, Detect and compare the two groups’ plasma D-dimer and C-Reactive Protein in plasma. Results the level of D-dimer and C-Reactive Protei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Plasma D-dimer and C-Reactive Protein are two important indicators of KD diagnosis, which play a important role to treat KD child as soon as possible.%目的:研究D-2聚体与C反应蛋白表达对川崎病患儿的诊断效果。

方法选取川崎病患儿35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期门诊体检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D-2聚体与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学D-2聚体、血清反应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血清学D-2聚体、血清反应蛋白表达可作为诊断川崎病的重要指标,有助于临床川崎病患儿进行尽早及时诊治。

【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2页(P34-35)【关键词】川崎病;D-2聚体;C反应蛋白;表达;比较【作者】杨德彬【作者单位】450053郑州市儿童医院西区急诊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川崎病患儿血清学D-2聚体与C反应蛋白表达分析杨德彬【摘要】目的研究D-2聚体与C反应蛋白表达对川崎病患儿的诊断效果。

N末端脑钠肽前体、白蛋白检测对不完全川崎病早期诊断价值

N末端脑钠肽前体、白蛋白检测对不完全川崎病早期诊断价值

N末端脑钠肽前体、白蛋白检测对不完全川崎病早期诊断价值李红;邱雪文;邱彬玮【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药杂志》【年(卷),期】2016(018)006【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arly diagnosis value of 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and albumin de-tecteion on incomplete Kawasaki disease. Methods A total of 57 cases of incomplete Kawasaki disease children were selected as IKD group,and 64 cases of Kawasaki disease children were selected as KD group,another 5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fever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 2013 to Jan 2016 , 3ml of elbow vein blood was extracted from each children,serum NT-proBNP was detected by electrochemical luminescence method, ALB was de-tected by bromocresol green method, GLO and CRP were detected at the same time,the serum levels of NT-proBNP, ALB, GLO and CRP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and the corresponding ROC curves were drawn. Results Serum NT-proBNP, GLO, CRP of IKD group and KD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serum ALB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rum NT-proBNP,ALB,GLO,CRP between KD group and IKD group (P>0.05). 24 cases and 16 cases occurced cardiovascul damage in IKD group and KD group,cardiovas-cular damage rate in IKD group(42.1%)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KD group(25.0%),χ2=3.986,P=0.046.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serum NT-proBNP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GLO and CRP,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ALB (P<0.05),ALB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GLO and CRP(P<0.05). As NT-proBNP and ALB level drew ROC curve,area under the ROC curve of ALB was 0.889, the optimal critical value was 30g/L, the corresponding sensitivity was 85.2%, the specificity was 84.7%. NT-proBN ROC curve area was 0.922, the optimal critical value was 252ng/L, the corresponding sensitivity was 88.7%, the specificity was 97.1%. Conclusion Serum NT-proBNP,ALB level of Kawasaki disease and incomplete Kawasaki disease childre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ALB and NT-proBNP can be regarded as the early diagnosis indexes for incomplete Kawasaki disease.%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白蛋白(ALB)检测对不完全川崎病早期诊断价值。

不完全川崎病患儿的实验室检查分析

不完全川崎病患儿的实验室检查分析

的 实验 室指标进行 回顾性 分析 。结 果 I K D患儿年龄 为 2 个 月~ 1 1 岁4 个 月, 平均年龄 3 1 个月, 8 6 . 5 %的患J b < 5 岁, 男女 比例 约
为2 : 1 , 春夏季发病 占7 2 %; 实验 室指标 中白细胞、 C反应蛋 白、 谷 丙转氨 酶、 谷草转氨酶 、 谷氨 酰转肽 酶、 血 小板升高以及血红蛋 白、 血清 白蛋 白降低 的发 生率分别 为 8 2 %、 9 4 %、 2 7 %、 2 4 %、 4 5 %、 7 2 %、 6 1 %、 9 4 %。结论 考价值。 关键词 不完全 川崎病 ;实验室指标 ; 早期诊 断 R 7 2 5 . 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0 2 5 8 — 4 6 4 6 ( 2 0 1 7 ) 0 3 ~ 0 2 1 9 ~ 0 4
h t t p : / / w w w . c n k i . n e t / k c ms / d e t a i l / 2 1 . 1 2 2 7 . R . 2 0 1 7 0 1 1 8 . 1 5 3 8 . 0 1 8 . h t m l
血红 蛋 白< 1 0 9 g / L 、 血 清 白蛋 白< 3 4
( D e p a r t me n t o f P e d i a t r i c s , T h e F i r s t Ho s p i t a l , C h i n aMe S c lU a n i v e r s i t y , S h e n y a n g 1 1 0 0 0 1 , C h i n a )
g e L 、 血小板> 3 9 3  ̄ 1 0 / L 、 C反应蛋 白> 7 4ms / L 、 谷 丙转氨酶> 5 1 U / L 、 谷 氨酰转肽酶> 4 3 U / L对I K D的早期诊 断可能具有一定 的参

不典型川崎病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

不典型川崎病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
参 考 文献 [1] 陈棉 ,王伟杰 ,谢 维维 ,等.支气管肺炎患儿 IL一6、IL一8、CRP等
感 染标志物 的变 化及 临 床意 义分析 [J].中华 医院感 染学 杂 志 ,2016,26(18):4207—4209. 『21 单忠奎.血清降钙素 原在感 染性疾 病诊治 中的 I临床 应用 [J].
『7] 袁光 勇.细菌感 染儿 童患者 C一反应蛋 白血清前 白蛋 白和血 清
川I崎病 (Kawasaki disease,KD)是 一种 以发 热 为 主要 特 征的急性血管炎 ,5岁 以下儿 童多见 。 目前 KD的诊 断缺 乏 特异性的实验室诊 断指标 。主要 依靠患者 的临床 特征 。研 究 显 示 约 有 15% 一36.2% 的 KD患 者 为 不 典 型 KD[1-2]。不 典
钟妍妍 。孙 军 ,魏舂雷 ,袁迎 第 ‘通讯作
徐 州 医科 大学附属连 云港 市第一人 民 医院 (江 苏 连 云 港 222002)
物 质 释 放 进 入 血 液 后 明显 升 高 ,且 随 着 病 情 的 进 展 呈 现 不 断 升 高趋 势 ]。本研 究 中 ,细菌 感染 组 患儿 血清 PCT水 平 及 阳性检 出率均明显高于 病毒 感染 组和 正常健 康 儿童 (P<0. 05)。这 说明 ,,'bJL血清 PCT水平 显著 升 高时 ,医师 则应 意 识 到可能是细菌侵入机 体引起组织感染 ,进而增加侧重 性 的 临 床 诊 查 .减 少 漏 诊 的可 能 。
· 1 128·
黑龙 江 医药 Heilongjiang Medicine J 症消退后 逐渐恢 复 到 正常水 平 。有关 研 究表 明 8 J,血 清
PA水平变化不仅可作 为小 儿支气管肺炎 的早 期诊断 的重要

川崎病患者血清CRP、白细胞介素-6水平及意义

川崎病患者血清CRP、白细胞介素-6水平及意义

川崎病患者血清CRP、白细胞介素-6水平及意义
张玲英;洪华;彭茜
【期刊名称】《实验与检验医学》
【年(卷),期】2005(023)001
【摘要】川崎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发热、粘膜炎、皮疹、颈淋巴结肿大和肢端改变为特征的急性血管炎,1967年由日本川崎首次报道。

它在免疫方面的改变正逐渐被认识。

免疫系统的高度活化,免疫损伤性血管炎是它的显著特征。

【总页数】1页(P77-77)
【作者】张玲英;洪华;彭茜
【作者单位】610072,成都,四省人民医院检验科;610072,成都,四省人民医院检验科;610072,成都,四省人民医院儿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5;R446.62
【相关文献】
1.川崎病患儿白细胞介素-15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J], 陈嫕;陈同辛;朱亚忠;王荣发
2.川崎病患儿冠脉病变中血清CRP、TNF-α、cTnI、免疫球蛋白、NT-proBNP、MMP-9及CK-MB水平检测的意义 [J], 赵晓毅;柴阿艳
3.伴冠状动脉病变川崎病患儿体内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及意义 [J], 陈晋
4.血清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24水平变化在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J], 王真
5.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对川崎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水平的影响 [J], 吕临静;钟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非典型川崎病患者的血清蛋白电泳分析

非典型川崎病患者的血清蛋白电泳分析

非典型川崎病患者的血清蛋白电泳分析
张雪琳
【期刊名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2(033)002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蛋白电泳在非典型川崎病患者的辅助诊断价值,为提高非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确诊为非典型川崎病患者血清蛋白电泳各项值与健康体检儿童、川崎病组作对照研究.结果非典型川崎病患者血清蛋白电泳的各项值与健康儿童相比,清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清蛋白水平降低,α1、α2球蛋白水平升高.非典型川崎病患者血清蛋白电泳的各项值与川崎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难以确诊的非典型川崎病患者做血清蛋白电泳分析,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有辅助诊断价值.【总页数】2页(P210-211)
【作者】张雪琳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人民医院检验科,54100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肝病患者血清蛋白电泳分析
2.川崎病患者的血清蛋白电泳分析
3.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清蛋白电泳分析
4.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清蛋白变化及其蛋白电泳分析
5.肺癌患者与肺结核患者血清蛋白的电泳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川崎病患儿血清CaN、NFATc1水平与免疫球蛋白治疗反应的相关性

川崎病患儿血清CaN、NFATc1水平与免疫球蛋白治疗反应的相关性

川崎病患儿血清CaN、NFATc1水平与免疫球蛋白治疗反应的相关性侯颖莹【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24(33)9【摘要】目的探讨川崎病患儿血清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活化T细胞核因子c1(NFATc1)水平与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反应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改善治疗效果提供理论参考。

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100例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入院时患儿的血清CaN、NFATc1水平,同时收集患儿的一般资料,根据IVIG治疗反应情况分为IVIG治疗敏感组与IVIG治疗无反应组。

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清CaN、NFATc1水平及一般资料,采用点二列相关性检验血清CaN、NFATc1水平与IVIG治疗反应之间的关系,并采用logistic回归性检验二者对IVIG治疗反应的影响。

结果100例患儿中有20例为IVIG治疗无反应,占比为20%(20/100)。

IVIG治疗无反应组患儿入院时血清CaN、NFATc1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于IVIG治疗敏感组(P<0.05)。

经点二列相关性检验显示血清CaN、NFATc1水平与川崎病患儿IVIG治疗无反应存在正相关关系(r>0,P<0.05)。

经logistic回归性分析检验显示高水平血清CaN、血清NFATc1是导致患儿IVIG治疗无反应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川崎病患儿IVIG 治疗无反应发生风险较高,且与血清CaN、血清NFATc1存在关系,二者的高水平表达是导致IVIG治疗无反应的影响因素。

【总页数】4页(P1621-1624)【作者】侯颖莹【作者单位】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一病区【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9【相关文献】1.血清白蛋白、血小板反应蛋白1及血小板反应蛋白2水平对川崎病患儿发生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抵抗的预测价值2.川崎病患儿血清CF-6水平变化及其对免疫球蛋白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3.甲基强的松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川崎病患儿临床效果及对患儿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B型钠尿肽水平的影响4.川崎病患儿血清CaN、NFATc1水平与冠状动脉损伤及治疗效果的相关性分析5.川崎病患儿血清酸性鞘磷脂酶、钙调神经磷酸酶水平和炎症因子表达的相关性以及与免疫球蛋白治疗效果的关系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川崎病合并肝功能损害实施血清生化与免疫球蛋白M检测的临床价值研究

川崎病合并肝功能损害实施血清生化与免疫球蛋白M检测的临床价值研究

川崎病合并肝功能损害实施血清生化与免疫球蛋白M检测的临床价值研究王磊【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24(19)8【摘要】目的分析川崎病(KD)合并肝功能损害实施血清生化和免疫球蛋白(Ig)M检测的价值。

方法选取66例KD患儿,根据肝功能指标是否正常分为观察组(肝功能指标异常, 13例)与对照组(肝功能指标正常, 53例)。

检测并对比两组患儿的血常规和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PMN)、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计数(RBC)]、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γ-谷氨酰转肽酶(GG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心脏功能指标[羟丁酸脱氢酶(HBDH)、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体液免疫指标(IgM、IgG、IgA、IgE)。

结果观察组PCT、CRP、PMN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PLT、Hb、RBC、WBC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

观察组TBIL(16±14)μmol/L、总胆汁酸(76±74)μmol/L、GGT(109±60)U/L、AST(108±77)U/L、ALT(113±70)U/L均高于对照组的(6±3)μmol/L、(19±29)μmol/L、(29±36)U/L、(37±15)U/L、(25±23)U/L,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

观察组HBDH(281±83)U/L、LDH(400.0±135.0)U/L、CK-MB(41.0±26.0)U/L、CK(73±60)U/L与对照组的(226±130)、(340.1±118.9)、(34.0±29.1)、(69±42)U/L对比无差异(P>0.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 考 文 献
E 3 王宏 伟 . 崎 病 的 病 因 及 发 病 机 制 的 研 究 进 展 E 3 中 华 儿 科 杂 1 川 J.
志 ,0 24 ( ) 10 11 20 ,0 2 :2—2 .
[ ] 贾 秀红 , 晓 梅 , 淑霞 . 崎 病 早 期 诊 断 探 讨 E3 中 国 优 生 与 遗 2 李 朱 川 J. 传 杂 志 ,0 7 1 ( ) 1 214 2 0 , 5 1 :1—1 . [ ] 陈波 , 外 一 , 峰 , . 儿 不 完 全 川 崎 病 1 3 邹 王 等 小 6例 临 床 分 析 E 3 实 J.
r 0 Ba me H. w s k ie s : a O d t n o 1] u rJ Ka a a ids a e wh tt o wih ic mplt a e eec s s
[] 冯 伟 静 , 金 鑫 . 2例 不 完 全 川 崎 病 临 床 分 析 E] 中 国妇 幼 保 健 , 4 徐 3 J.
20 0 4年 美 国儿 科 学 会 和美 国 心 脏 病 协 会 共 同 签 署 了 一 份 指 导 K 诊 断 治 疗 的 临 床 报 告 , 多 地 考 虑 了 实 验 室 检 查 意 D 更
义 _] 提 出 了不 明 原 因发 热 5 d以上 , l, 。 C反 应 蛋 白 和 ( ) 细 或 红
多 以 琼 脂 糖凝 胶 蛋 白 电 泳 最 为 普 遍 可 靠 , 者 采 用 法 国 S ba 作 ei 公 司 产 HY RA YS电泳 仪 , 仪 器 采 用 干 式 电 泳 技 术 , 样 、 D S 该 点 电泳 、 干 、 色 、 色 、 描 均 自动 完 成 , 反 映 血清 蛋 白质 的 烘 染 脱 扫 可 全 貌 , 有 重 要 的诊 断 价 值 _ 。AKD组 与 K 组 血 清 蛋 白 电 具 g ] D 泳 实 验 数 据 具 有 相 似 性 。 a 、z球 蛋 白显 著 性 升 高 , 合 K a 符 D 患 者 的免 疫 系 统 高 度 活 化 导 致 产 生 大 量 免 疫 球 蛋 白 的发 病 机 制 改 变 , 此 , a 因 d 、 z球 蛋 白 升 高 对 AK 的 诊 断 具 有 重 要 D

21 ・ O

匿堂杂志 2 2 1 0 年 月第 3 卷第 2 1 3 期 I LbM dJ ur 2 2V 13N . nJ a e, na 1,o 3,o2 t a y0 .

检验 技术 与 方法 ・
非 典 型 川 崎 病 患 者 的 血 清 蛋 白 电 泳 分 析
患 者 进 行 实 验 室 检 查 , 清 蛋 白 电泳 分 析 为 常 规 实 验 室 检 查 之 血

白水 平 与 健 康 对 照 组 比 较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差 P< 0 0 ) 清 .1,
蛋 白 水平 降低 , a a 、 球 蛋 白 水 平 升 高 。2 1例 患 儿 中 , 蛋 白 清 水 平 降低 为 5 , 贾 秀 红 等 _ 、 波 等 [ 、 伟 静 和 徐 金 7 与 2 陈 ] 3 冯 ]
张 雪 琳
( 西壮 族 自治 区桂 林 市人 民 医院检 验科 5 1 0 ) 广 4 0 2
摘 要: 目的 探 讨 血 清蛋 白 电 泳 在 非 典 型 川 崎 病 患 者 的辅 助 诊 断 价 值 , 为提 高 非 典 型 i 崎 病 的 早 期 诊 断 提 供 免 疫 系 统 处 于 高 度 活 化 状 态 , D T 分 泌 使 C 4 的淋 巴 因 子 增 多 , 进 B细胞 多 克 隆 活 化 、 殖 和 分 化 为 浆 细 促 增
胞, 导致血清免疫球蛋 白升高[ 。血清 m、 球蛋 白等免 疫球 8 ] a
蛋 白测 定 传 统 方 法 由于 各 种 因素 影 响效 果 不 理 想 , 目前 国 内外
意义 。
采 用 血 清 蛋 白 电泳 对 3 儿 童各 项 值 进 行 分 析 。 组 采用 S S 1. P S 7 0统 计 软 件 进 行 两 独 立 样 本
14 统 计 学 处 理 .
2 1 AKD组 血 清 蛋 白 电泳 分 析 各 项 值 结 果显 示 , 蛋 白水 平 . 清
献 , 球 蛋 白与 张林 和 王 叶 红 L 的报 道 相 近 , 于 龚 全 业 和 陈 a 5 ] 低
进行 分 析 , 探 讨 血 清 蛋 白 电 泳 分 析 对 A 以 KD 的 辅 助 诊 断 价
值 , 报道 如下 。 并
l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一 般 资料 AKD 组 : 0 5年 1 . 20 1月至 2 0 0 9年 1 2月 在 本
非典型川崎 病 ( AKD 与 川 崎 病 ( ) 心 脏 的 损 害 已 成 ) KD 对
表 1 果 显 示 , KD 组 血 清 蛋 白 电 泳 清 蛋 白 、 球 蛋 结 A a、
为 儿 童 最 常 见 的后 天性 心 脏 病 病 因 之 一 , A 但 KD 只 有 个 别 几 项 符 合 第 三 届 国 际 K 修 订 的诊 断 标 准 E 为 该 病 的 早 期 诊 断 D , 带 来 较 大 困难 。 为 提 高 AKD 的确 诊 率 , 院 儿科 对 疑 似 A 本 KD
2 0 2 3 4 4 4 5 0 8, 9( ): 9 - 9 .
E] Arhvso saenC i h o d ct n P at e 20 , J . c ie f es hl o dE uai & rci ,0 5 Di i d o c
9 4 e 0—O . O( ): l 2 1 4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1年 1 3 02 月 卷箜
用 医 学 杂 志 , 0 8 2 ( 3 : 2 22 8 . 2 0 , 4 1 ) 2 8 — 2 4
n』 t

! : : 塑!!

211 ・
E ] 吴 瑞 萍 , 亚 萍 , 载 芳 . 福 棠 实 用 儿 科 学 ( 册 ) M] 6版 . s 胡 江 朱 上 E . 北 京 : 民卫 生 出版 社 ,9 8 6 768 人 1 9 :8—8 . E ] 周 爱 花 , 平 治 , 若 云 . 清 蛋 白电 泳 分 析 系 统 方 法 学 探 讨 E] g 韩 常 血 J. 国际 检 验 医 学 杂 志 ,0 8 2 ( ) 6 卜6 2 2 0 ,9 7 :6 6 .

现 收 集 确 诊 为 AKD 的 2 例 患 者 的 血 清 蛋 白 电 泳 资 料 并 l
鑫 、 林 和 王 叶红 _ 、 全 业 和 陈 素 娟 报 道 相 近 , 于 罗 永 ]张 5龚 ] 高 姣 等 _报 道 的 4 . 。本 资 料 显 示 , 球 蛋 白 略 高 于 相 关 文 7 55 a
胞 沉 降 率 显 著 升 高 应 辅 以 清 蛋 白 、 血 、 细 胞 、 小 板 、 丙 贫 白 血 谷 转 氨 酶 等 任 3项 实 验 室 检 查 , 以早 期 明确 诊 断 。依 据 本 资 料 的 统 计 数 据 认 为 , 于 不 明 原 因 发 热 5d 以 上 , 反 应 蛋 白 和 对 c
E ] 罗 永 姣 , 泽 民 , 红 英 , . 典 型川 崎 病 5 T 蔡 刘 等 不 5例 临 床 及 实 验 室 特 征 分 析 [] 中国 动 脉 硬 化 杂 志 ,0 9 1 ( ) 5 55 7 J. 2 0 ,7 7 :5—5 .
降低 1 例 (7 ) 、 球蛋 白水平升高分 别为 1 例 ( 2 ) 2 5 Ⅷ a 3 6 、
1 6例 ( 6 ) 7 。
22 AKD组 血 清 蛋 白 电泳 分 析 各 项 值 结 果 分 别 与 健 康 对 照 .
组、 KD组 比 较 , 表 1 2 见 、。 表 1 AKD组 与 健 康 对 照 组 血 清 蛋 白 电泳 结 果 比较 ( )
素 娟 报 道 的 8 . 。表 2结 果 显 示 , D 组 与 KD 组 血 清 89 AK
蛋 白 电 泳 结 果 比较 ,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 O 0 ) 差 P .5。
3 讨 论
院 小 儿 科 已 出 院 的 确诊 为 A KD 的 患 者 2 1例 , 中男 1 其 3例 , 女 8 , 、 比 例 为 1 6 5:1 年 龄 0 3 6岁 , 中 0 3 ≤ 2 例 男 女 .2 ; .~ 其 .~ 岁1 4例 , 2 > ~≤ 6岁 6例 , 6岁 1 。KD组 : 已 出 院 的确 > 例 为 诊 为 K 的患者 2 D l例 , 龄 0 3 6岁 。健 康 对 照 组 : 来 本 年 .~ 为 院做 健 康 体 检 的健 康 儿 童 2 例 , 龄 1 6岁 。 1 年 ~ 12 仪 器 与试 剂 做 血 清 蛋 白 电 泳 分 析 的 仪 器 为 法 国 S ba . ei 公 司 生 产 的全 自动 电泳 仪 , 剂 为 法 国 S b 试 ei 司提供 的进 口 a公
2 1 2 6 8 -7 . 0 0, 5( ): 7I 8 2
E ] 张 林 , 叶红 . 典 型 川 崎 病 患 儿 的 临 床 分 析 [] 中 国 优 生 与 遗 5 王 不 J.
传 杂 志 ,0 8 1 (0 :2 —2 . 2 0 ,6 1 ) 111 2
[] 龚全业 , 素娟. 儿 不完 全川 崎病 的早 期诊 断[] 广东 医学 , 6 陈 小 J.
以确 诊 的 非典 型 川 崎病 患 者 做 血 清 蛋 白 电泳 分 析 , 该 病 的早 期 诊 断有 辅 助诊 断 价 值 。 对 关 键 词 : 膜 皮 肤 淋 巴 结 综合 征 ; 血 蛋 白 电 泳 ; 白蛋 白 类 ; 球 蛋 白类 黏 D I1 . 9 9ji n 1 7 10 2 1. 2 0 5 O :0 3 6 /.s . 6 3 4 3 . 0 2 0 . 3 s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34 3 ( 0 2 0 — 2 0 0 1 7 — 1 0 2 1 ) 20 1 —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