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消费文化研究的三种范式及其西方资源——兼答鲁枢元先生(一)

合集下载

美化生活——浅议“日常生活审美化”

美化生活——浅议“日常生活审美化”

美化生活——浅议“日常生活审美化”摘要: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当代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

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去赞同或否定,去做无谓的论争,而应该直面事实,接受事实,研究问题。

在深入了解“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利弊后,取其精华,处理好其与其他社会文化尤其是精英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审美日常生活文化一、什么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命题是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社会学与传播学教授迈克·费瑟斯通(M.Featherstong)最早提出来的。

他于1988年4月在新奥尔良“大众文化协会大会”上作了题为《日常生活审美化》(The 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的演讲,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正在消弭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在把“生活转换成艺术”的同时也把“艺术转换成生活”。

日常生活审美应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艺术和审美进入日常生活,被日常生活化。

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特别是大工业批量生产中的产品以及环境被审美化。

在我看来,日常生活审美化即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与审美艺术的审美性相交融,具体表现为:人的日常生活把精神美学改写成为一种“眼睛的美学”,视像的消费与生产使精神的美学平面化、生活化,审美活动已经超出所谓纯艺术/文学的范围、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它提供的是一种看得见得、“审美的”日常生活,一种视像与身体快感的精致统一。

那么,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因何而起的呢?从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角度看,造成审美的日常生活化首先是社会形态的改变,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运动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并带动了当今社会的世俗化过程及其文化伴生物——大众消费文化,客观上打破了精英文化的一元格局,拉近了文化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

其次,作为日常生活审美化过程的具体结果和直接对象,视像的生产根本上源自于我们时代对于日常生活中的直接快感的高涨欲求和热情追逐——生产是作为消费的同一物而出现的,同时高新技术与大众传媒迅速扩张了视像生产。

4 大众文化分析---经济

4 大众文化分析---经济
►大众文化消费的精神价值举例?
►第三种为社会关系消费文化的视角:人们使用 和消费商品是为了建立社会联系或社会差别, 以构筑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消费文化的意义 引申出身份价值。
►大众文化中的身份价值消费举例?
主要运用的概念和理论
►一、作为社会分层的消费文化符号 ►二、影响社会分层的消费文化机制 ►三、消费文化的社会分层特征 ►四、当代中国社会的消费分层 ►五、文化消费与符号消费——小资与布波的
► 在“三因素分层说”中可能存在同一“面积”人群中存在极 大的异质性,这时可以引入第四个变量——消费文化作为亚 分层的标准,来区分小资与布波这一对具有特殊消费文化, 又有消费共性的群体。
消费文化与社会分层
►消费文化能加强人们对自身身份的认同。准 确反映出社会地位的消费文化强化了相关社 会角色所预期的行为方式,对人们如何定义自 己以及选择相应的社会阶层产生很大影响。
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
► 现代消费社会一个新的特点是从“物的消费”过渡 到“符号消费”,即从重视对物消费的功用性逐渐转 到重视物消费所具有的象征意义。
大众文化分析工具1
经济学角度
消费文化与社会分层
► 研究消费文化具有三种基本的视角。
► 第一种为物质消费文化的视角:人们消费追求的是物 质方面的满足和享受,消费文化的功能体现为使用价 值。
► 大众文化中的物质消费举例?
►第二种为精神消费文化的视角:人们消费是为 了满足一定的精神需要,涉及到人们对精神世 界的渴望和梦想,以及消费引起的愉悦感,消 费文化主要表现为精神价值。
► 消费文化作为一种积极建立社会关系的符号系统, 在社会分层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 消费文化影响社会分层的机制,主要表现为生产消 费文化与媒体消费文化的作用。

大众消费文化研究论文(全文)

大众消费文化研究论文(全文)

大众消费文化研究论文(全文)一、现代化理论与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如果说批判理论更多地体现了传统人文学科的思维方法与价值立场,那么,现代化理论则更接近社会科学或社会理论。

从现代化理论出发研究中国大众消费文化的范式同样集中在大众文化的世俗性;但其视角与价值尺度却又迥异于批判理论。

现代化理论更多地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世俗化转型角度肯定大众文化的进步政治意义(而不是审美价值)。

这个大众消费文化研究范式的代表有李泽厚、王蒙,后期的金元浦等,一定程度上也包括我本人。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正是在与“人文精神”与“道德理想主义”的论争中,我逐渐修正了我前期机械搬用批判理论的做法,形成了我的大众文化观。

虽然我的系统反省批判理论的理论文章是发表在90年代末,(8)但是主要观点却形成于90年代中期,(9)我的论述角度开始从美学或伦理学转向社会理论。

这形成了我后期的大众文化批评的主要特色,也构成我与“人文精神”论者以及“道德理想主义者”的最鲜明的对比。

我认为,从道德主义的立场、审美主义或宗教性价值的尺度完全否定世俗化与大众文化是不可取的,理解与评价世俗化与大众文化首先必须有一种历史主义的视角———此处的“历史主义”指的是立足于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来分析与审视当今社会文化问题的角度与方法,强调联系中国的历史,尤其是解放后30年的历史教训来确定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即把大众消费文化放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中来把握。

世俗化现代性的核心是祛魅与解神圣,在中国新时期的语境中,世俗化所要祛的是极左的魅(以“两个凡是”为代表)。

由于世俗化削弱、解构了人的此世存在、日常生活与“神圣”(不管宗教的还是意识形态的)之间的关系,人们不再需要寻求一种超越的精神资源为其日常生活诉求(包括与物质生活相关的各种欲望、享受、消遣、娱乐等等)进行“辩护”,所以它为大众文化的兴起提供了合法化的依据。

我在1996年的一篇文章中曾经写道:如果我们不否定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运动具有不可否认的历史合理性与进步性,那么,我们就必须承认:当今社会的世俗化过程及其文化伴生物———世俗文化,具有正面的历史意义,因为它是中国现代化与社会转型的必要前提,如果没有80年代文化界与知识界对于准宗教化的政治文化、个人迷信的神圣光环的充分解除,改革开放的历史成果是不可思议的。

消费时代的大众文化:欢乐之诱与悲剧之思(一)

消费时代的大众文化:欢乐之诱与悲剧之思(一)

消费时代的大众文化:欢乐之诱与悲剧之思(一)【内容提要】从唯审美的精英文化启蒙到泛审美的大众文化狂欢,经典美学逐渐走出了以现代主义艺术为范本的审美自律的内聚模式,投入到新一轮的学科扩张与理念调整之中;当代美学的建构也逐渐走出了传统的形而上学范式,进入到新型的社会行为学范式。

然而,在大众文化审美形象化和欢乐身体化的今天,大众文化语义学维度的审美思考却越来越匮乏甚至一度消失。

因此,大众文化审美之维的内在张力需要以美学的“悲剧之思”与“神性维度”来制衡消费逻辑主导下的“欢乐黑洞”与“装璜艺术”。

处于现代性悖论中的大众文化是矛盾的,也许只有赋予了人文理想的审美批判才能制衡其被“看不见的手”所导引的轻薄与狂嚣,并将现代高科技带来的新型审美想像力元素和文化民主化元素发掘出来培育成型。

【关键词】关键词:唯审美;泛审美;经典美学;大众文化;审美转向;欢乐之诱;悲剧之思;身体美学。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在具有神性情结的人看来,花草中隐含了“神”(譬如上帝、佛陀、真主、湿婆等神灵)的灵光;而在世俗常人看来,花的魅力首先来自它的鲜艳、芬芳、姿态以及由这色、香、形勾起的人们当下的感官欲望与现实想像,然后才可能推及到历代积淀的美丽传说和风闻逸趣。

常人的耳目所及、感官所触和生存境遇是他们的文化之根,玄远的沉思或神秘的体悟往往是与他们不沾边的,即便有所思也越不出随物感兴、触景伤情之类。

因此,文化艺术的胚胎往往孕育于生活中的日常实用——譬如鲁迅先生提及的音乐的“杭哟”派,而诞生于专业性的祭神、颂神中的祭祀仪式——所谓“三尺之上有神明”;古人以为神明掌握着人的命运,只有虔诚地讨好神明、猜度其深意并投其喜好才可能有幸福的生活。

美国学者埃伦.迪萨纳亚克认为:“在中世纪,艺术主要服务于宗教,和它从一开始在人类社会中一直起的作用一样。

它们并没有‘从美学上’被看作本身或其中具有意义和意味的某种东西,而只是因为它们揭示了上帝才受到重视。

大众文化的相关资料

大众文化的相关资料

大众文化的兴盛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在对大众文化的理解和判断中存在诸多的纷争。

法兰克福学派和伯明翰学派认为大众文化是“文化工业”,站在精英文化的立场上对大众文化进行批判;我国许多学者习惯上运用西方大众文化研究理论来阐释大众文化问题。

在对大众文化界定和判断时倾向把大众文化与通俗文化混为一谈。

纵观历史,通俗文化在和平时期商业社会兴起时都会占主导地位,有关通俗文化的争议也屡见不鲜。

而大众文化是雅、俗并举的。

笔者认为,真正影响当代大众文化的是大众媒介,本研究主要从大众媒介分析的角度来解读大众文化。

全文除了前言和结束语外,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近代媒介的变革和大众媒介的问世。

近代媒介的变革和声像媒介、电子媒介、网络媒介等媒介的问世使人类进入大众媒介时代。

大众文化研究中的大众媒介是指通过技术手段达到交流目的的媒介,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大众媒介。

大众媒介的问世使文化的传播的形式和特征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第二部分指出大众文化是大众媒介时代的特有的文化形态。

大众文化在中西的发展历程表明大众媒介直接促成了大众文化的兴起。

人们面对媒介就是面对大众文化。

大众媒介是大众文化产生和传播的基础。

大众媒介不仅是大众文化的传播手段,而且进入大众文化内层结构,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改变着大众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大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大众媒介。

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部分,也是本文的创新点所在。

笔者通过媒介分析来解读大众文化。

首先,笔者对三种传统大众文化观进行理论再思考,指出各自的偏颇之处,得出大众文化是一种雅俗并举的媒介文化的结论。

其次,对众说纷纭的“大众”做出自己的界定。

大众文化的“大众”是参与大众媒介文化接受和传播的共同体。

在对大众文化的批判理论中,德国法兰克福学派敏锐的指出媒介对“大众”的异化并对大众文化报以悲观的评述;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则强调“大众”在接受大众媒介时,不是完全被动的。

大众调动自己的知识贮备和经验在欣赏大众文化产品中,会产生意义和快感,以形成对媒介控制权的抵抗。

福建师范大学17年8月课程考试《比较文化学》作业考核试题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17年8月课程考试《比较文化学》作业考核试题答案

名词解释1. 大众文化:答:大众文化是一种产生于20世纪城市工业社会、消费社会的,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并且以城市大众为对象的复制化、模式化、批量化、类像化、平面化、普及化的文化形态。

2. 全球化答: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

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

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

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纷纷引起研究热潮。

对于“全球化”的观感是好是坏,目前仍是见仁见智。

3.文化产业答:文化产业,这一术语产生于二十世纪初。

最初出现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之中。

它的英语名称为Culture Industry,可以译为文化工业,也可以译为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影响了人民对文化产业的本质把握,不同国家从不同角度看文化产业有不同的理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如下: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角度进行界定。

文化产业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作为目标,是指文化意义本身的创作与销售,狭义上包括文学艺术创作、音乐创作、摄影、舞蹈、工业设计与建筑设计。

4.文化转型答:文化转型是指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替代旧的文化形态,表现为文化的变革、进步过程。

文化转型的实质是指特定时代特定民族或社会群体中主导性文化模式的新旧转换过程。

文化转型一般是指大的历史尺度上所发生的主导性文化的根本转变。

研究文化转型的一般规律、特点,对于创新文化建设,构建优良文化生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将有积极的启迪与借鉴作用。

第二章 大众文化的几种主要研究范式

第二章 大众文化的几种主要研究范式

2、伯明翰文化主义 理查德霍加特《识字的用途》 旧秩序:20世纪30年代 工人阶级文化 活生生的 自娱自乐 自己创造 生命活力 新秩序:20世纪50年代 大众文化(通俗小说、 自动电唱片、流行音乐、电视、电影) 感官刺激 钝化欣赏趣味 扼杀审美能力 让人沉迷其中 枷锁 霍加特心目中的理想文化是传统的工人阶级活生 生的现实生活文化,而不是抽象的精英文化, 也不是大众文化。
符号学与大众文化分析
罗兰巴特 《神话:大众文化诠释》对大众文化 进行符号学解读。 巴特《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号》 物变 成虚幻的符号 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不再起作 用 使用价值被抽离 剩下虚像——地位、品位、 身份等 欲望成了消费目标 流行的过程就是消解商品的使用性而制造欲望 的过程。

2、大众文化的特征 首先、大众文化具有商品化和“商品拜物教”的特征。 文化艺术成了彻头彻尾的商品,结合于商业,被 经济价值规律统摄,纳入市场交换的轨道,具有商品 形式的特征。 商品拜物教,人成了商品的奴隶,商品无处不在, 异化,失去其经济性质,具有了偶像崇拜性质。从而 文化艺术生产失去了原先的独特性,成了工业化生产, 为了迎合大众趣味,以获得丰厚的商业利润。对大众 而言,艺术欣赏成了商品消费。 大众文化失去自身的艺术自律,远离艺术。
道格拉斯凯尔纳 指出现在文化研究过于强调接受和文本分析,而 对文化的生产及其政治经济学重视不够,从而失去 批判性和政治性的锋芒。 提出综合性的文化研究方式: 批判性:看到文化的内在政治性、争夺、抵制 多元性:关注阶级、性别、种族等 多重视角: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结构主义、后 结构主义、精神分析等
结构主义与大众文化分析 结构主义之父:列维-斯特劳斯 用索绪尔的语言系统观解释文化。认为要拨开混乱的表层现象 的迷雾,揭示社会文化表层下所潜在的无意识的深层结构。 斯特劳斯用结构主义分析俄狄浦斯神话(重视血缘 轻看血缘 否定人出于地 坚持人出于地) 底比斯国瘟疫盛行,天神宣告,只有杀害前王拉伊俄斯的凶手 伏法,才能消灾祛祸。前王外出,与卫兵一起遇害,至今 不知凶手是谁。国王俄狄浦斯严厉诅咒凶手,并号令全国 追查。先知却说,凶手就是俄狄浦斯本人。俄狄浦斯出生 时有神谕,说他将来会杀父娶母,于是他被抛弃在荒山上, 辗转成了科林斯国王之子。成年后他得知神谕,为了躲避 杀父娶母的预言,逃出科林斯国,在途中与人抢道,将主 仆数人打死。他来到底比斯国,制服了狮身人面怪,被拥 立为王,并娶寡后为妻。俄狄浦斯这些经历恰好符合当初 神谕所说的杀父娶母。经过一番追查,事实俱在,俄狄浦 斯正是凶手。王后羞愤自尽,俄狄浦斯刺瞎双眼,自我放 逐。

消费文化与消费行为研究上篇(1)

消费文化与消费行为研究上篇(1)
➢ 费尔南•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一卷, 施康强、顾良译,三联书店,1996年。
➢ 【英】西莉亚•卢瑞著,张萍译:消费文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 社.2003.
➢ (法)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访 谈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编,陈维振、陈明达、王峰译.波德里亚:批判性的读本[M].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 道格拉斯•凯尔纳,戴阿宝译.鲍德里亚:追思与展望[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M].北京:中央
➢ 尹世杰.《闲暇消费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
➢ 尹世杰.《消费需求论》.湖南出版社.1993年
➢ 罗钢、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来自可编辑ppt6
参考书目
➢ 郑红娥.《社会转型与消费革命——中国城市消费观念的变 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 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2001年
可编辑ppt
7
第一讲 消费文化研究概论
一、研究背景
第一,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消费文化观念呈现 出诸如消费主义化等不符合中国国情的诸多表现,从而 使消费文化观念的构建成为必要。
十几年前,那个流传广泛的有关“超前消费”的故事是, 两个老太太相遇了,一个来自中国,一个来自美国。中 国老太太说:“我攒了30年钱,晚年终于买了一套大 房子。”美国老太太说:“我住了30年的大房子,晚 年终于还清了全部贷款。”
可编辑ppt

公共批评研究范式:大众文化研究的新方向

公共批评研究范式:大众文化研究的新方向

公共批评研究范式:大众文化研究的新方向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形成了精英主义、民粹主义和新意识形态几种学术范式。

这几种范式都存在一定的阐释有效性,但又各有其局限性。

为此,依据学理与语境的双重要求,建构一种公共批评的大众文化研究范式很有必要。

公共批评研究范式是指一种以后形而上学为思想旨趣,以公共性为价值立场,坚持语境化和学理式的对大众文化现象进行分析的一种批评理论。

它在避免原有范式缺点的同时,能有效地继承原有几种范式的优点。

关键词:大众文化;公共批评;研究范式一、大众文化的特点随着全球市场化程度的日益加强、现代大众社会的逐渐兴起和大众传媒的不断普及,大众文化逐渐成为我们当下文化生产与消费的主导形态。

依照大众文化的实际存在样态,我们对大众文化的特点作如下界定:从文本形态看,大众文化文本往往不会有意去脱离受众的期待视野,更不会刻意去追求新奇独特,这就使得大众文化的文本具有程式化的特点。

以文体观之,大众文化常使用当下大众喜闻乐见的、与日常生活较为贴近的体裁、语体、风格。

从价值追求看,大众文化文本与那种私人形而上学的价值常常格格不入。

也即大众文化文本对纵向的深度价值追问持拒绝态度。

它不追求所谓的终极真理、终极自由、终极审美。

它要追问的价值往往是那种在一个世界中的、平面的、可以体认得到的、尘世中的公共价值。

从传播方式看,大众文化的传播渠道是大众媒介。

在今天,不借助于大众传媒的复制性生产和广泛性流通,几乎不可想象。

无论是通过印刷媒介,还是电子媒介传播的大众文化,鲜有非机械复制和媒介技术者。

从消费主体看,大众文化要进入市场,遵循商品法则,这就使得大众文化的接受者必定是世俗社会的平民大众。

平民大众才是市场消费的主体,那种将文化接受的对象定位在精英层的大众文化生产者是难以占有市场份额的,因此也难以持久存在。

这里强调的是:大众文化要公众参与,让公众成为主体,不故意保持文化的稀缺性,以至于只有少数人才能参与其中。

大众消费文化研究的三种范式及其西方资源(一)

大众消费文化研究的三种范式及其西方资源(一)

大众消费文化研究的三种范式及其西方资源(一)一、批判理论与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就目前检索到的资料看,中国大陆知识界对于大众文化的集中批判,大约开始于90年代初期,(2)而西方大众文化的批判理论(特别是法兰克福批判理论)则是应用得最早、最普遍的范式。

首先使用这个范式的可能是我本人在1993年《文艺争鸣》第六期发表的《欲望与沉沦———大众文化批判》,这篇文章基本上是对于大众文化的抽象批评,没有特别针对中国本土的大众文化(我自己后来对此有所反省,详下)。

其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大众文化提供的是一种虚假满足并使人们丧失现实感与批判性,从而有利于维护极权统治;大众文化的文本是贫困的(机械复制的、平面化的、没有深度的、缺乏独创性的;大众文化的观众(大众)是没有积极性批判性的,他们不能对于文本进行积极的、选择性的阅读(即虚假满足论、文本贫困论、读者白痴论)。

这个对于大众文化的基本判断在后来立足人文精神、借用西方批判理论的大众文化研究中,基本上得到了延续。

但是把批判理论范式引入中国大众文化批评在当时重要的针对王朔的所谓“痞子文学”)并形成气候的,是“人文精神”的倡导者。

1990年代初期,特别是1993年以后流行的中国本土大众文化,以及几乎同时的关于“人文精神”的讨论,构成了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流行的重要语境。

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以世俗化为核心的“人文主义”相比,中国知识分子90年代提出的“人文精神”则是针对世俗化与大众文化的,其核心是以终极关怀、宗教精神拒斥世俗诉求,用道德理想主义与审美主义拒斥大众文化与文艺的市场化、实用化与商品化。

这个精英主义、道德理想主义与审美主义的批判取向一直是中国大陆大众文化批判的主流,而它的西方理论资源则是法兰克福学派与存在主义、现代主义等。

它在大陆流行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中国“五四”以来通过文化解决问题的传统。

(3)除了直接参与“人文精神”讨论的那些人以外,借用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对大众文化进行审美批判与道德批判的有影响的文章是尹鸿先生的《大众文化时代的批判意识》(《文艺理论研究》1996年第三期)和《为人文精神守望:当代大众文化批评导论》(《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二期)。

大众文化理论

大众文化理论

大众文化理论第一章文化与大众文化第二章“文化与文明”传统第三章文化主义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第五章精神分析第六章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第七章女性主义文化研究第八章后现代主义第九章大众政治By Antlin~第一章文化与大众文化一、文化雷蒙德·威廉斯:第一,文化可以指“智力、精神和美学发展的一般过程”;第二,文化指“一群人、一个时期或一个群体的某种特别的生活方式”;第三,文化指涉“智力,尤其是美学所创造的作品和实践”。

二、意识形态1.意识形态可以指“为某一特定人群所接合的观念系统”;2.意识形态是某种掩饰、扭曲或欺骗,用来描述某些文本和实践如何呈现对现实加以歪曲的图景;(经典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常用的定义)3.用意识形态指代意识形态构成,理论前提是:社会的概念建立于互相冲突而非彼此赞成的基础之上,是围绕着不平等、剥削和压迫被建构出来的,在冲突中,文本总是有意无意地偏袒着一方,即所有文本都带有意识形态的意味;4.罗兰·巴尔特:意识形态主要在内涵层面发挥作用,是文本或实践所承载的或可能承载的、间接的、常常是无意识的含义。

文本将原本特殊的东西普世化、合法化,让观众误将文化之物当做自然之物;5.路易·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并不是简单的观念的集合,而是一种物质实践,这意味着意识形态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实践之中,而不仅仅存在于日常生活的观念之中。

在此意义上,意识形态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经济条件和经济关系所必须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再生产,使其继续运行。

三、大众文化1.大众文化是指那些被很多人所广泛热爱和喜好的文化;(无法解释为何很多权威人士认可的“高雅文化”也有很大的销量)2.大众文化就是除了“高雅文化”之外的其他文化,即大众文化是一种低等文化。

大众文化是为了满足乌合之众而批量生产的商业文化,高雅文化则是个体创造活动的结果;3.将大众文化等同于群氓文化,大众文化不过是一种无可救药的商业文化,是为大众消费而批量生产的文化,其受众是一群毫无分辨力的消费者;(1)在过去一直存在着一个黄金时代:有机社区或民间文化;(2)群氓文化不仅具有欺骗性且毫无营养,是美国的舶来品;(3)大众文化的文化事件可以被视为公众幻想的形式,是人类的梦幻世界;(4)结构主义者认为大众文化是一架意识形态机器,轻而易举地对宰制性的权力结构进行着再生产;4.认为大众文化是来源于人民的文化。

伯明翰学派大众文化理论研究[Word文档]

伯明翰学派大众文化理论研究[Word文档]

伯明翰学派大众文化理论研究[Word文档] 伯明翰学派大众文化理论研究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演讲稿伯明翰学派大众文化理论研究伯明翰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是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和英国自由主义文化传统的理论资源基础上,根据他们对工人阶级和青少年亚文化以及诸多大众文化文本的提炼、分析和解读而得出的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理论。

下面是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大众文化是现代西方社会主要的文化状态。

在伯明翰学派看来,在大众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上,大众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存在形态,不同于以政治和经济关系为核心内容的意识形态;大众文化承载主流文化,主流文化引领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中蕴含着精英文化元素,精英文化来源于大众文化的土壤。

伯明翰学派的文化学者认为,大众文化承载着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辩证凝聚功能和作用。

[关键词]伯明翰学派;斯图亚特•霍尔;大众文化当今社会正处于全球化发展的环境中,在经济、政治快速发展的同时,文化日益繁荣和多样化,大众文化就是世界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伯明翰学派的大众文化产生的社会环境因素20世纪60年代,英国伯明翰学派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在英国的伯明翰大学应运而生,从此,文化领域中一种新的大众文化研究形式在学术界形成,不但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且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社会发展与社会变革的重要助推剂。

虽然在2002年伯明翰学派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不复存在了,但其思想在世界文化舞台上仍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中国对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理论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积极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无疑是繁荣中国文化、研究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

(一)大众文化的概念内涵1.119世纪,伴随着西方社会的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出现的一种新型文化形态,英译大众文化有两种含义:一种是贬义为massculture,另一种为褒义为popularculture。

消费研究范式的转向及演变

消费研究范式的转向及演变

消费研究范式的转向及演变
随着消费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消费研究范式也在不断转向和演变。

消费研究范式的转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从物质层面转向心理层面和从个体层面转向社会层面。

在过去,消费研究主要关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消费决策,重点在于了解消费者购买什么、怎么买以及为什么买。

这种物质层面的研究范式主要基于经济学的理论,强调市场需求、产品属性和消费者价格敏感性等因素对消费决策的影响。

随着消费文化的兴起和心理学在消费研究中的应用,消费研究范式逐渐从物质层面转向心理层面。

研究者开始关注消费者的感受、态度、情感和意义等心理层面的因素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这种心理层面的消费研究范式强调消费者的主观体验、个体差异和社会心理动机等因素对消费决策的重要性。

消费研究范式还从个体层面转向社会层面。

在过去,消费研究主要聚焦于个体消费者的行为和决策过程。

消费行为往往是受到个体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

研究者开始将消费研究的视角从个体层面扩展到社会层面,关注消费行为的社会背景、文化因素、社会身份等因素对消费行为产生的影响。

这种社会层面的消费研究范式将消费行为看作是一种社会实践和文化活动,强调消费行为与社会结构、权力关系和社会意义等的相互关系。

消费研究范式的转向和演变不仅反映出消费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同时也反映出消费研究范式与学科交叉合作的趋势。

随着心理学、社会学、文化研究等学科在消费研究中的应用,消费研究范式开始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的趋势。

这种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范式不仅可以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消费理解,也可以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互相借鉴和合作。

消费伦理研究的三重范式

消费伦理研究的三重范式

迎合了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 即局限在成本 、 利益、 核 算 和协调 经济 问 题上 , 把 所 有合 乎 规 范 的考虑 从 并 经济学中驱除出去 。【 由此 , ”1 j 在历史上造成 了经 济 学和伦理学双双 陷入 了贫 困。可见 , 经济学与伦理
联系、 相互渗透。不存在没有问题范式和实践范式 的理想范式 , 反之亦然。概言之, 消费伦理研究要构

28 ・
学无 论从 历史 渊源 还是现 实 的学术 潮 流和理 论趋 势
础 。 因为它 是 由现 实 中人 的生 产和社会 生产 方式 的
来看 , 都不可能在无视对方 的前提下保持 自己逻辑 的圆融性 , 交叉共融是必然的趋势 , 而这也正是经济
建消 费伦理 的理 想 范式 , 时要研 究 具 体 的消 费 伦 同
理异化 的问题 范 式 , 中找到 消 费伦 理 的一 般 规 律 从
看 , 费伦理 研究 缺乏 高度 的方法论 自觉 、 消 范式 意识 淡薄 ( 多 在 研 究 中 自觉 不 自觉 地 隐 含 着 某 种 范 最 式 )导致 消 费 伦 理研 究 陷 入 “ 式 危 机 ” 中。而 , 范 之
收 稿 日期 :01 0 —6 2 1 —7 0
基金项 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 目(8 Z 0 4 ; 0 A X 0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 目( 1 J700 ) 2 0 B 209 0 S 作者简介 : 张志丹 (94 , , 17 一)男 河南信 阳人 , 副教授 , 博士后, 从事经济伦理学和 当代意识形态理论研究 。
关键 词 : 消费 伦理研究 ; 想范 式 ; 理 问题 范式 ; 实践 范式 中图分 类号 : 8-5 B 20 3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6 1 4 7 (0 1O — 0 8 0 17 — 90 2 l)4 0 2 — 4

大众消费文化研究的三种范式及其西方资源

大众消费文化研究的三种范式及其西方资源

大众消费文化研究的三种范式及其西方资源【摘要】本文介绍了大众消费文化研究的重要性,阐述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在分别探讨了功能主义范式、符号学范式以及权力和支配范式在大众消费文化研究中的应用。

分析了巴塞尔学派、文化产业理论以及后现代主义对大众消费文化研究的影响。

结论部分总结了这三种范式及西方资源在研究中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大众消费文化研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关键词】大众消费文化研究、功能主义范式、符号学范式、权力和支配范式、巴塞尔学派、文化产业理论、后现代主义、西方资源、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介绍大众消费文化研究的重要性大众消费文化研究的重要性在于深入探讨当代社会中大众消费行为的特点、动机和影响,揭示消费文化对个体、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消费文化,我们可以了解消费者在选择、购买和消费产品或服务时所受到的文化影响和社会趋势,揭示消费背后的社会意义、价值观念和权力结构。

消费不仅是经济活动,更是文化表达和社会互动的重要方式,深入研究消费文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的运行机制和价值观念变迁。

大众消费文化研究也对商业、市场营销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能够为企业和决策者提供洞察消费者需求和趋势的信息,促进消费文化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

深入研究大众消费文化不仅有助于拓展学术研究领域,也有助于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1.2 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大众消费文化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深入理解当代社会中大众消费行为的特征、动机和影响力。

通过研究大众消费文化,可以揭示出消费对个体和社会的重要作用,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当代社会现象。

大众消费文化研究也有助于揭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行为的异同,促进文化交流和了解。

深入研究大众消费文化还可以为品牌营销、文化产业发展等提供借鉴和启示,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研究综述

“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研究综述

“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研究综述摘要:“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的探讨在西方社会具有广泛的历史背景与物质基础。

在此之前,传统美学多指向高雅艺术,把审美与生活截然对立开来,而“日常生活审美化”正是对这一传统的反拨。

伴随国内对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的热情日益高涨,这一理论被更多地放在中国语境中进行考察。

在对西方“日常生活审美化”话语理论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把国内研究划分为两个阶段和两派观点,探讨该话语在中国语境下的发展及其接受。

第一阶段集中于阐述理论的引入、是否符合中国国情与现实语境等问题;第二阶段着眼于学者多元视角下的研究趋势,探讨对当下消费社会和审美畸形问题的深思。

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综述一、绪论“日常审美化”提出之前,审美活动大多以高雅艺术为对象,关注美的本质。

传统的美学强调审美的非功利性,忽视美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就把艺术当做美学的对象,确立美学的鲍姆嘉通认为美是艺术的理论,他们都主张拉开艺术与生活的界限。

与之相对,还有一批西方学者主张日常生活和审美的结合。

从杜威的实用主义到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从尼采到先锋派,从布尔迪厄到费瑟斯通,“日常生活审美化”在这一阶段实现了从理论发展到正式形成的飞跃,表现出审美与生活的辩证统一。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在西方后现代社会和消费主义的背景下产生的。

受后现代主义主张消解、强调个性化和人性化等特征的影响,传统的艺术形式被消解,日常生活与审美不再对立,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逐渐消失,高雅艺术不得不走向大众,通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界限被打破了。

随着现代化进程持续发展,审美活动从传统的艺术领域走向日常生活。

费瑟斯通1998年正式提出这一概念以来,“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探讨逐渐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话题。

纵观以往,我国学者对这一问题的探索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其一,“日常生活”的合法性,即西方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阐释多大程度上适用于中国本土话语;其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优劣问题,学者从消费文化、科技革命等角度探讨该现象对人们精神世界的作用;其三,“日常生活审美化”对于文学、文艺学边界的冲击及影响展开讨论。

大众文化与消费文化ppt课件

大众文化与消费文化ppt课件



三、消费主义(consumerism ) (一)定义(P115) (二)“消费主义”的内在逻辑: 1、商品消费面前人人平等。
“无物不可以消费。” “消费社会首先论证了资本主义平等的神话。” ——必读书目鲍德里亚《消费社会》




2、消费不仅仅体现在物质文化上,更体现在 文化含义上,消费体现个人身份。


(三)消费社会的深化过程通常有迹可寻,但 在不同社会的表现形式上却有所不同。
譬如说,从东亚主要城市为基点来看,则可看到历 史时序上的光谱;东京的消费社会在1930年代略具雏 形,1960年代逐渐成形;在台北、香港与汉城,消费 社会形成的雏形起自1970年代后半期,其巩固表现在 1980年代末期,而深化则发生在1990年代中期起;北 京在1990年代后,也开始出现消费社会的踪迹。 (标志之一:广告的数量)
2、新宰制网络形成: 晚期资本主义的特色在于:跨国企业的形成;这些国 际商业组织发明各种新资金流动模式、消费模式,并结合 新科技(如计算机与网络),而建构出一种绵密的商业系 统。无国界或跨国界的商业乃自成一个庞大国界,构成一 种新政治疆域,予人新而精密的宰制。这种新文化形式以 前所未有方式对大自然与潜意识领域进行积极介入与宰制。

四、消费文化 (一)概念:消费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 阶段中,人们在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社 会生活以及消费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消费 理念、消费方式、消费行为和消费环境的 总和。(积极的和消极的) (二)当代消费文化主要特征(P115)




(三)当代消费文化的危险倾向:消费主 义引领下的新享乐文化:
为经济发展拣了后者为经济发展拣了后者用不同的方法增加购买欲及拥有欲用不同的方法增加购买欲及拥有欲就有了就有了广告广告藉此藉此满足需要及欲望满足需要及欲望报纸杂志电台电视电影的士巴士車身roadshow火车newsexpress大厦外墙地铁月台灯箱互联网隧道出入口目的目的刺激消費刺激消費饮食的欲望色香味气氛饮食的欲望色香味气氛自我保护的欲望衣着健康解困远离危险自我保护的欲望衣着健康解困远离危险不快不快性的动机情侣交往结婚母爱眼目情欲性的动机情侣交往结婚母爱眼目情欲社会承认的欲望使成功给人好感社会承认的欲望使成功给人好感群集的欲望热闹家人团聚群集的欲望热闹家人团聚占有的欲望拥有珍贵美丽及时尚的物品占有的欲望拥有珍贵美丽及时尚的物品寻求快乐的欲望安舒放松娱乐寻求快乐的欲望安舒放松娱乐它们不单独存在互相影响它们不单独存在互相影响电影电影七宗罪七宗罪

论西方文化消费理论研究的范式与主题

论西方文化消费理论研究的范式与主题
文化 消 费是 以符号 性 、精神 性产 品和服 务 为 主 的 消费 ,是 相 对 于 物 质 消 费 而言 的。 当然 ,人 类在 进行 物 质消 费 时 ,也体 现 出一 定 的认 知 、价 值 、情感 等 精神 活 动和 价值 意义 的编码 、传递 和解 读 的过程 。因而 ,在物 质 消费 中也 表现 出一 定 的文 化 现象 ,这 就是 消 费文化 。而 消费 主义则 出现 在后 工业 社会 (也 有人 称之 为 消 费社 会 ),是 人 们 在 消 费过 程 中崇 尚消 费 至 上 ,偏 爱 时 尚和 奢侈 品 ,注重 品牌 ,以消费 作 为生活 终极 目标 的一种 生 活 方 式 。文 化 消 费 、消 费 文化 和消 费 主义 既有 相互 联 系 的一 面 ,也 有一定 的 区别 。
一 西方 马克 思 主义 的文 化 消费理 论 研 究范式 、
从 文化 消费 研究 的发展 过程 来 看 ,对 文化 消费进 行 系统 探索 的是 20世 纪 的西 方 马克 思 主 义 学 者 。西 方 马克 思 主 义 的 代 表 主 要 是 德 国 的 法 兰 克 福 学 派 以 及 随 后 英 国 的伯 明 翰 文 化 研 究 学 派 种 不 同的 文化 消费 研究 范式 ,寻找其 研究 的语 境 、关 注 的问 题 、使 用 的范 畴 和方法 ,并 以代 表性 人 物 为例 ,对 西方 学术 界 的文 化消 费理 论进 行全 方 位 的把握 , 以期 待 为 中国 的文化 消 费健 康发 展 寻找 足够 的 动力 ,为 中 国居 民树 立 健 康 的 文化 消费 观 提 供 有 益 的借鉴 ,并 为 中 国建设 社会 主 义文 化强 国 ,增强 国家文 化软 实力 提供 理论 上 的 支持 。
53
山东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版 )·2018年 第 3期

论西方文化消费理论研究的范式与主题

论西方文化消费理论研究的范式与主题

论西方文化消费理论研究的范式与主题
李辉
【期刊名称】《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8(0)3
【摘要】在西方的消费社会阶段,文化消费日趋繁荣.西方学术界对于文化消费理论的研究有四种成熟的范式: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将文化消费视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控制的新形式,消费异化让人失去了批判和反省的能力;社会学研究者将文化消费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探讨影响文化消费的复杂外在与内在因素,以及文化消费与社会阶层的区分;经济学家的文化消费理论着眼于研究文化经济与文化消费运行的内在规律以及运行机制等问题;生态学研究者则注重研究文化消费对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发展模式、营造生态文明和建设新型社会的促进作用.要对文化消费进行深入的探索,我们必须整合多学科的、跨学科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相对完整的文化消费研究体系.
【总页数】18页(P53-70)
【作者】李辉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05
【相关文献】
1.创业管理的西方主流研究范式——浅谈对创业理论研究的启示 [J], 张帆;姚福喜
2.西方劳动关系理论研究的发展脉络和研究范式 [J], 朱飞;熊新发
3.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研究的当代性范式r——从十九大说起 [J], 王馨曼;韩秋红
4.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多重开展与范式追求——近三十年来国内相关研究的批判性考察 [J], 胡栋材
5.拨开文化消费的迷雾——读李辉的《幻象的饕餮盛宴——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消费理论研究》 [J], 卢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众消费文化研究的三种范式及其西方资源——兼答鲁枢元先生(一)自2003年11月首都师范大学文艺学学科与《文艺研究》杂志社召开“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学的学科反思”学术讨论会并编发了相关的文章以后,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问题引起了学术界极大的兴趣并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1)就我的阅读所见,鲁枢元先生在《文艺争鸣》年第三期上发表的《评所谓“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价值取向析疑》(以下简称“崛起”),是最早对这个话题进行批评性反思的文章,文章集中对《文艺争鸣》杂志社2003年第六期发表的那组总题为“新世纪文艺理论的生活论话题”的文章进行了商榷,其中特别在“注释”中点了王德胜、金元浦和我的名。

我很高兴看到这个话题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也为“崛起”中的一些大而化之的判断以及化约论的思维方式感到遗憾。

我是一个不太喜欢争论的人,特别是不喜欢为争鸣而争鸣。

争鸣的目的是切实地推进学术的发展。

因此我不想就“崛起”的观点逐一作出回应,而想借此机会把中国大众消费文化的研究历史、其中特别是我个人的研究路径及其变化脉络,做一个简要回顾与清理,同时,涉及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问题自然会在这样的清理中得到解释,因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本来就是大众消费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批判理论与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就目前检索到的资料看,中国大陆知识界对于大众文化的集中批判,大约开始于90年代初期,(2)而西方大众文化的批判理论(特别是法兰克福批判理论)则是应用得最早、最普遍的范式。

首先使用这个范式的可能是我本人在1993年《文艺争鸣》第六期发表的《欲望与沉沦———大众文化批判》,这篇文章基本上是对于大众文化的抽象批评,没有特别针对中国本土的大众文化(我自己后来对此有所反省,详下)。

其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大众文化提供的是一种虚假满足并使人们丧失现实感与批判性,从而有利于维护极权统治;大众文化的文本是贫困的(机械复制的、平面化的、没有深度的、缺乏独创性的;大众文化的观众(大众)是没有积极性批判性的,他们不能对于文本进行积极的、选择性的阅读(即虚假满足论、文本贫困论、读者白痴论)。

这个对于大众文化的基本判断在后来立足人文精神、借用西方批判理论的大众文化研究中,基本上得到了延续。

但是把批判理论范式引入中国大众文化批评在当时重要的针对王朔的所谓“痞子文学”)并形成气候的,是“人文精神”的倡导者。

1990年代初期,特别是1993年以后流行的中国本土大众文化,以及几乎同时的关于“人文精神”的讨论,构成了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流行的重要语境。

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以世俗化为核心的“人文主义”相比,中国知识分子90年代提出的“人文精神”则是针对世俗化与大众文化的,其核心是以终极关怀、宗教精神拒斥世俗诉求,用道德理想主义与审美主义拒斥大众文化与文艺的市场化、实用化与商品化。

这个精英主义、道德理想主义与审美主义的批判取向一直是中国大陆大众文化批判的主流,而它的西方理论资源则是法兰克福学派与存在主义、现代主义等。

它在大陆流行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中国“五四”以来通过文化解决问题的传统。

(3)除了直接参与“人文精神”讨论的那些人以外,借用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对大众文化进行审美批判与道德批判的有影响的文章是尹鸿先生的《大众文化时代的批判意识》(《文艺理论研究》1996年第三期)和《为人文精神守望:当代大众文化批评导论》(《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二期)。

这两篇文章都花费相当多的篇幅引用了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是运用法兰克福理论批评中国大众文化的代表性文本。

文章认为: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中国民众经久不衰的政治热情开始退潮,而消费主义观念却开始渗透到文化的创造和传播过程中。

于是中国主流文化开始出现了一个巨大转折。

无论是国家意识形态文化或是启蒙主义的知识分子文化,都或者悄然退出或者被挤出了文化舞台的中央。

那些五彩缤纷但却昙花一现的文化“快餐”几乎垄断了中国的文化市场,以宣泄和释放为目的的消费文化铺天盖地,“这一切,标志着中国文化进入了一个大众文化的时代”。

它“标志了中国文化从政治、启蒙文化向娱乐文化的转变”。

(4)作者认为: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在功能上是一种游戏性的娱乐文化;在生产方式上是一种由文化工业生产的商品;在文本上是一种无深度的平面文化;在传播方式上是一种无等级的泛市民文化,“文化政治功能、认知功能、教育功能甚至审美功能都受到了抑制,而强化和突出了它的感官刺激功能、游戏功能和娱乐功能”。

(5)大众文化放弃对终极意义、绝对价值、生命本质、历史意识、美学个性的孜孜以求,也不再把文化当作济世救民、普渡众生的神赐法宝,不再用艺术来显示知识分子的精神优越和智力优越。

它们仅仅只是一种令人兴奋而又晕眩的视听时空,只有现象没有本质,只有偶然没有必然,一切朝生夕亡、转瞬即逝。

这些文本供人消费而不供人阐释,供人娱乐而不供人判断。

它们华丽丰富,但又一无所有。

文化最终名正言顺地成为了一种文化游戏。

尽管作者一笔带过地认为“大众文化的抚慰功能、娱乐功能对于人们心理结构的平衡和调整,对于社会秩序的建立和维护发挥着它的文化整合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文化的民主化和平民化进程”,但是文章的重点无疑是从批判理论的立场对大众文化进行系统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大众文化提供的是虚假满足,把主体滞留在一种表演性的快感中,而遗忘了意义和生存本身;二是它的“非现实性”的本质往往会误导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从而解除人们对现实的判断和实践能力。

我们看见的只有关于世界的影像,而没有“世界本身”;三是它的复制性的生产方式及其对审美理想的消解。

这种复制性导致个性、创造力、批判热情、现实精神都消失殆尽。

作者认为,知识分子的责任和义务是“对大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一种批评机制———这种机制一直是文化进步的现实条件和超越理想———这种理想则是文化发展的远景参照,从而为大众文化提供一种人文主义———而不是商品拜物教———的终级价值。

”很明显,这种对于大众文化的尺度是“人文精神”倡导者的大众文化观的延续与体系化。

直至今天,“人文精神”的这个批评范式在延续。

(6)这样的道德批判与审美批评体现了中国人文学者的使命感与忧患意识,特别是这些文章发表在世纪之交,中国的大众文化已经显出众多的弊端且形成了对于精英文化的巨大挤压,其政治与文化功能已经不同于70年代末和80年代前期。

但是它所存在的问题是:1、机械套用西方的批判理论,特别是法兰克福的批判理论,而没有充分顾及中国本身的社会历史环境并从中提出问题、理解问题,缺乏历史的眼光。

比如:中国年代70末80年代初的大众文化与90年代以后的大众文化有什么区别?中国大众文化的“负面效果”是否有更加特殊的原因(比如官方干预太多?中国市民社会的不成熟?),这些问题基本没有得到认真的考虑;2、从精英文化的标准来衡量大众文化,这样的批评实际上很难深入到大众文化的文本特征内部去,常常只是重复精英文化的标准或者为大众文化增加不堪承受之重。

(7)我们无论如何评价大众文化,都不能希望它表现终极关怀或体现先锋艺术的那种独创性。

我正是在意识到批判理论的这个缺憾以后才开始了研究范式的转化(参见下文);3、抽象的道德批判与审美批判常常不能切入具体的社会历史语境,没有能够结合具体的中国语境分析中国大众文化的特殊政治功能。

其中的批判主体是一个弘扬抽象的“人文精神”的、抽象大写的“人”(人类),而不是特定的阶级、时代、民族脉络里的人(小写)。

这点与“新左派”大众文化批判形成了有趣的对比(详下)。

二、现代化理论与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如果说批判理论更多地体现了传统人文学科的思维方法与价值立场,那么,现代化理论则更接近社会科学或社会理论。

从现代化理论出发研究中国大众消费文化的范式同样集中在大众文化的世俗性;但其视角与价值尺度却又迥异于批判理论。

现代化理论更多地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世俗化转型角度肯定大众文化的进步政治意义(而不是审美价值)。

这个大众消费文化研究范式的代表有李泽厚、王蒙,后期的金元浦等,一定程度上也包括我本人。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正是在与“人文精神”与“道德理想主义”的论争中,我逐渐修正了我前期机械搬用批判理论的做法,形成了我的大众文化观。

虽然我的系统反省批判理论的理论文章是发表在90年代末,(8)但是主要观点却形成于90年代中期,(9)我的论述角度开始从美学或伦理学转向社会理论。

这形成了我后期的大众文化批评的主要特色,也构成我与“人文精神”论者以及“道德理想主义者”的最鲜明的对比。

我认为,从道德主义的立场、审美主义或宗教性价值的尺度完全否定世俗化与大众文化是不可取的,理解与评价世俗化与大众文化首先必须有一种历史主义的视角———此处的“历史主义”指的是立足于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来分析与审视当今社会文化问题的角度与方法,强调联系中国的历史,尤其是解放后30年的历史教训来确定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即把大众消费文化放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中来把握。

世俗化现代性的核心是祛魅与解神圣,在中国新时期的语境中,世俗化所要祛的是极左的魅(以“两个凡是”为代表)。

由于世俗化削弱、解构了人的此世存在、日常生活与“神圣”(不管宗教的还是意识形态的)之间的关系,人们不再需要寻求一种超越的精神资源为其日常生活诉求(包括与物质生活相关的各种欲望、享受、消遣、娱乐等等)进行“辩护”,所以它为大众文化的兴起提供了合法化的依据。

我在1996年的一篇文章中曾经写道:如果我们不否定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运动具有不可否认的历史合理性与进步性,那么,我们就必须承认:当今社会的世俗化过程及其文化伴生物———世俗文化,具有正面的历史意义,因为它是中国现代化与社会转型的必要前提,如果没有80年代文化界与知识界对于准宗教化的政治文化、个人迷信的神圣光环的充分解除,改革开放的历史成果是不可思议的。

(10)这个意义上,我坚持认为,从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角度看,世俗化与大众消费文化(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世俗大众文化)具有推进政治与文化的多元化、民主化进程的积极历史意义,而作为世俗时代文化主流的、以消遣娱乐为本位的大众文化,在中国特定的转型时期客观上具有消解政治文化与正统意识形态的功能。

当然这不是说大众消费文化对政治文化采取了面对面的、直接的、严肃认真的批判姿态;而是说它在客观上冷落了打破了文化的一元格局,大量的大众消费文化产品覆盖了大众的文化阅读空间,从而使得原先的一元文化的“市场”与“地盘”大大缩小,影响力大大降低。

从大众消费文化的本质来看,消遣娱乐对它而言无疑是第一位的,我们不能要求它以精英文化的方式来对抗政治文化或者追求终极意义,否则无异取消了它的存在。

更何况在今日,精英文化自身也无法以直接对抗的方式来面对政治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