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课件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3加与减6里程表(二)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3加与减6里程表(二)课件
160千米不是星期一行 驶的路程,应该是星期 一行驶的里程数加上星 期一之前行驶的里程数。
探索新知
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教材P26)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160 350 555 745 955
这个的里程表的起点不再是0,而是35。
探索新知
淘气根据题意画了一个图,你看懂了吗?与同伴说 一说。(教材P26)
星期二: 350-160=190(千米) 星期三: 555-350= 205(千米) 星期四: 745-555=190(千米) 星期五: 955-745= 210(千米) 210>205>190>125
探索新知
那一天的里程数最多?(教材P26)
一二 三 四 五
35 160 350 555 745 955 也可以先估一估,再算一算,最后比较。 星期三:555-350=205(千米) 星期五:955-745=210(千米) 210>205 答:星期五行驶的里程数最多。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里程/千米 28 27
31
29
28
(1)赵叔叔这五天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28+27+31+29+28=143(千米)
答:赵叔叔这五天一共行驶了143千米。
随堂小练
3.赵叔叔每天骑摩托车上下班,他这一周每天行驶的里程 如下。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随堂小练
1.乐乐家的电表读数如下。(单位:千瓦时) (教材P27练一练第1题)
6月底 7月底 8月底 9月底 10月底 11月底
12月底
430
545
640
730
825

5.1 认识方程 课件 (共20张PPT)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5.1 认识方程 课件  (共20张PPT)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4. 已知方程 (m 2)x m 1 3 m 5 是关于 x 的一元一 次方程,求 m 的值,并写出原方程.
解:因为方程 (m 2)x m 1 3 m 5 是关于 x 的一元 一次方程, 所以 |m|-1 = 1,且 m-2 ≠ 0,得 m = -2. 所以原方程为-4x + 3 = -7.
A. 3x-2=2x
B. 4x-1=2x+3
C. 3x+1=2x-1 D. 5x-3=6x-2
2. 若 x=4 是关于 x 的方程 ax=8 的解,则 a 的值 为___2___.
当堂小结
认识方程
方程的定义 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的解
课堂练习 1. x = 1 是下列哪个方程的解
A. 1 x 2 C. x 1 x 2
甲种支数 乙种支数 20支
解:设甲种铅笔买了 x 支,乙种铅笔买了 (20 - x) 支. 0.3x + 0.6(20-x) = 9,是一元一次方程.
(3)一个梯形的下底比上底多 2 cm,高是 5 cm,面 积是 40 cm2,求上底.
1 2 (上底+下底)×高 = 梯形面积
解:设上底为 x cm,则下底为 (x + 2) cm. 1 (x x 2)5 40,是一元一次方程. 2
x
415 424 433 442 451 460 379 388 …
10x + 15(45 - x) 46570 64655 6460 465 470 475 480 485 …
总结 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 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称为解方程。
练一练
1. 下列方程中,解为 x=-2 的是( C )
典例精析
例1 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方程: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2.1 第2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及其估算 课件(共23张PPT)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2.1 第2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及其估算  课件(共23张PPT)

归纳总结
规律方法 上述求解是利用了“两边夹”的思想
用“两边夹”思想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①在未知数x的取值范围内排除一部分取值; ②根据题意所列的具体情况再次进行排除; ③对列出能反映未知数和方程的值的表格进行再次筛选; ④最终得出未知数的最小取值范围或具体数据.
当堂练习
1.请求出一元二次方程 x2 - 2x - 1=0的正数根(精确到0.1). 解:(1)列表.依次取x=0,1,2,3,…
x
0 0.5 1
1.5
2
2x2 - 13x + 11 11
5
0
-4 -7
(4)你知道地毯花边的宽x(m)是多少吗? 还有其他求 解方法吗?与同伴进行交流.
例3:在上一课中,梯子的底端滑动的距离x满足方程x2 +12 x - 15 = 0.
1m 10m
8m
xm
你能猜出滑动距离
x的大致范围吗?
下面是小亮的求解过程:
B·九年级上册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2.1 认识一元二次方程 第2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及其估算
学习目标
1.理解方程的解的概念. 2.经历对一元二次方程解的探索过程并理解其意义.(重点) 3.会估算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难点)
导入新课
一元二次方程有哪些特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什么? 一元二次方程的特点: ①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②未知数的最高次项系数是2; ③整式方程.
a9 4
4.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 (a≠0)一个根为1, 求a+b+c的值.
解:由题意得 a12b1c0
即 abc0
思考: (1)若 a+b+c=0,你能通过观察,求出方程ax2+bx+c=0 (a≠0) 的一个根吗?

2024年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4.6 10以内数加与减 挖红薯

2024年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4.6 10以内数加与减 挖红薯

探索新知
妹妹想和哥哥的
一样多,你有什么办法?
多2个 3 +2=5
妹妹再挖2个就和哥 哥一样多了。
探索新知
奇思是这样想的,你能看懂吗?
哥哥比妹妹多2个
5-1= 43 + 1 = 45 - 1 = 3 + 1
2=1+1,再把这两 个1分别给哥哥和 妹妹
哥哥给妹妹一个就 一样多了。
探索新知
1.
(1)比一比,谁的多?接着画一画,填一填。(填“多”或“少” 多 少
探索新知
(2)松鼠弟弟想和哥哥的松果一样多,你有什么办法?画 一画,填一填,并列出算式。
2 2
15
15
1
11
当堂练习 源于“”的应用提升练
1. 每个苹果一样重, 天平怎样才能平衡? 方法一:左边添加 4 个苹果 1 + 4 = 5 方法二:右边减少 4 个苹果 5 - 1 = 4 方法三:右边给左边 2 个苹果 1 + 2 = 5 - 2
4 10以内数加与减
第 8 课 时 挖红薯
北师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课件
新课导入
观察下图,你都发现了什么?
两个小朋友在 挖红薯。男孩 挖了5个,女孩 挖了3个。
探索新知
探究点 运用移多补少法解决实际问题
比一比,谁的
多?我想和哥哥 的 一样多!
用 代表 。
我挖了5个。
有剩余
3个
哥哥挖的 多, 妹妹挖的少。
上制作的,可以在Windows环境下独立运行,
集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声音于一
体,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能多路刺激学生的
视觉、听觉等器官,使课堂教育更加直观、形 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老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 无 论中学 生还 是小 学生, 他们 对自己 喜欢 的老 师都会 有一些 普遍 认同的 标准, 诸如 尊重和 理解学 生, 宽容、 不伤害 学 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说话办事公道 、有耐 心、不 轻易发 脾气等 。 教师 要放 下架子 ,把学 生放 在心上 。“蹲 下身 子和学 生说话 ,走下 讲台给 学生讲 课”;关 心学生 情感体 验,让 学生感 受 到被关怀的温暖;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 ,努力 做学生 喜欢的 老师。 教 师要学 会宽 容, 宽容学 生的 错误和 过失 ,宽 容学生 一时没 有取 得很大 的进步 。苏 霍姆林 斯基说 过: 有时宽 容引起 的 道德震 动,比 惩罚 更强 烈。每 当想 起叶圣 陶先 生的 话:你 这糊涂 的先 生,在 你教鞭 下有 瓦特, 在你的 冷眼 里有牛 顿,在 你 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身为教师,就更 加感受 到自己 职责的 神圣和 一言一 行的重 要。 善 待每一 个学 生, 做学生 喜欢 的老师 ,师 生双 方才会 有愉快 的情 感体验 。一个 教师 ,只有 当他受 到学 生喜爱 时,才 能 真正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 简介 新课标 的全名 叫做 《义 务教育 课程 方案和 课程 标准 (2022 年版) 》, 文件包 括义务 教育 课程方 案和16 个课 程标准 (2022 年 版),不仅有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 连劳动 、道德 这些, 也有非 常详细 的课程 标准。 现行义 务教育 课程 标准 ,是201 1年 制定的 ,离 现在已 经十 多年了 ;而 课程方 案最早 ,要 追溯到 2001年 ,已 经二十 多年没 更 新过了,很多内容,确实需要根据现 实情况 更新。 所以这 次新标 准的 实施 ,首先 是对 老课标 的一 次升 级完善 。另外 ,在 双减的 大背景 下颁 布,也 能体现 出, 国家对 未来教 育 改革方向的规划。 课程方 案课程 标准 是啥 ?课程 方案 是对某 一学 科课 程的总 体设计 ,或 者说, 是对教 学过 程的计 划安排 。简 单说, 每个年 级 上什么课,每周上几节,老师上课怎 么讲, 课程方 案就是 依据。 课程标 准是规 定某 一学 科的课 程性 质、课 程目 标、 内容目 标、实 施建 议的教 学指导 性文 件,也 就是说 ,它 规定了 ,老师 上 课都要讲什么内容。 课程方 案和课 程标 准, 就像是 一面 旗帜, 学校 里所 有具体 的课程 设计 ,都要 朝它无 限靠 近。所 以,这 份文 件的出 台,其 实 给学校教育定了一个总基调,决定了 我们孩 子成长 的走向 。 各门课 程基于 培养 目标 ,将党 的教 育方针 具体 化细 化为学 生核心 素养 发展要 求,明 确本 课程应 着力培 养的 正确价 值观、 必 备品格 和关键 能力 。进 一步优 化了 课程设 置, 九年 一体化 设计, 注重 幼小衔 接、小 学初 中衔接 ,独立 设置 劳动课 程。与 时 俱进, 更新课 程内 容, 改进课 程内 容组织 与呈 现形 式,注 重学科 内知 识关联 、学科 间关 联。结 合课程 内容 ,依据 核心素 养 发展水 平,提 出学 业质 量标准 ,引 导和帮 助教 师把 握教学 深度与 广度 。通过 增加学 业要 求、教 学提示 、评 价案例 等,增 强 了指导性。 教育部 将组织 宣传 解读 、培训 等工 作,指 导地 方和 学校细 化课程 实施 要求, 部署教 材修 订工作 ,启动 一批 课程改 革项目 , 推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有效落实 。

(2024秋新版本)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 有理数的乘方》PPT课件)

(2024秋新版本)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 有理数的乘方》PPT课件)


1 2
×

1 2
×

1 2
=18
(3)

1 4
2
=

1 4
×

1 4
=116
连接中考
1. (-1)2等于( B )
A.-1
B.1
C.-2
D.2
2. 32可表示为( C )
A.3×2
B.2×2×2
C.3×3 D.3+3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1.关于-74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底数是-7
B.表示4个-7相乘
探究新知
想一想 (-2)4 , -24,它们一样吗?说说它们的意义与读法.
(-2)4 =(-2)×(-2)×(-2)×(-2) =16,表示4个(-2)相乘, 读作“负2的4次方” . -24 =-2×2×2×2=-16 ,表示4个2相乘的相反数, 读作“负的2的4次方”或 “2的4次方的相反数”. 思考:它们的底数分别是什么?相同么?
素养目标
3.运用乘方的意义解决相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 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2.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1.理解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概念.
探究新知 细胞分裂:
知识点 有理数的乘方
一次 2
二次 2×2
三次 2×2×2
探究新知
想一想 1个细胞30分钟后分裂成2个,经过5小时,这种细胞 由1个能分裂成多少个?
探究新知
计算:(1)

3 4
2
(2)-
3 4
2
(3)-342
解:
(1)

3 4
2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有理数及其运算教育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有理数及其运算教育教学课件

知2-讲
1.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相反意义的量. 2.在相反意义的量中,我们把其中一个意义的量规定为正,
那么另一个量就是负. 要点精析: (1)相反意义的量是指意义相反的两个量,相反意义
的量是成对出现的. (2)判断相反意义的量的标准:①两个同类量;②意义相反. (3)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正负性是相对的,且是可以互换的.
(来自《典中点》)
知识点 3 有理数及其分类
知3-讲
1.定义: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要点精析: (1)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2)如果一个数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那么它一 定不是有理数.
知3-讲
2. 整数和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要点精析:几种常用整数和分数名词的含义: (1)正整数:既是正数,又是整数的数; (2)负整数:既是负数,又是整数的数; (3)正分数:既是正数,又是分数的数; (4)负分数:既是负数,又是分数的数; (5)非负整数:正整数和0; (6)非正整数:0和负整数.
(3)判断一个数是正、负数的方法:①不为零;②含 “+”“-”的情况 (无“+” “-”视同含“+”),两 者必须同时看.
知1-讲
2. 数的特征及种类: (1)数有带符号(+、-)的数和不带符号的数两 种呈现形式; (2)数包括正数、0、负数三种情况. 拓展:符号“+” “-”的含义: (1)作为运算符号是加减号; (2)作为数的性质是正负号.
解题关键点 看符号
特征 数(0除外)前面带“+”
或无符号 数(0除外)前面带
“-”的数
结论 正数 负数
(来自《点拨》)
知1-练
1 (中考·广州)四个数-3.14,0,1,2中为负数
的是( A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ppt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ppt课件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1.一架飞机每分钟飞行21千米, 每时飞行多少千米? 2.三年级有28名同学观看电影, 每张门票35元,应付多少元?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3.3.1指数函数的概念及其图象课件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3.3.1指数函数的概念及其图象课件

方法归纳 与指数函数有关的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的求法(a>0,且a≠1): (1)函数y=af(x)的定义域与f(x)的定义域相同; (2)求函数y=af(x)的值域,需先确定f(x)的值域,再根据指数函数y= ax的单调性确定函数y=af(x)的值域;
(3)求函数y=f(ax)的定义域,需先确定y=f(u)的定义域,即u的取值 范围,亦即u=ax的值域,由此构造关于x的不等式(组),确定x的取值 范围,得y=f(ax)的定义域;
状元随笔 底数a与1的大小关系决定了指数函数图象的“升”与 “降”.当a>1时,指数函数的图象是“上升”的;当0<a<1时,指数 函数的图象是“下降”的.
基础自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函数y=-2x是指数函数.( × ) (2)函数y=2x+1是指数函数.( × ) (3)函数y=ax是指数函数.( × ) (4)因为a0=1(a>0,且a≠1),所以y=ax(a>0,且a≠1)的图象恒过点 (0,1).( √ )
答案:CD
(2)若直线y=2a与函数y=|ax-1|+1(a>0,且a≠1)的图象有两个公 共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方法归纳 识别指数函数图象问题应注意: (1)根据图象“上升”或“下降”确定底数a>1或0<a<1; (2)在y轴右侧,指数函数的图象从下到上相应的底数由小到大;在y 轴左侧,指数函数的图象从下到上相应的底数由大到小; (3)根据“左加右减,上加下减”的原则,确定图象的平移变换,从 而确定指数型.
变式2 (变条件,变设问)若将本例(3)的函数增加条件“0≤x≤2”, 再求函数的值域.
解析:∵0≤x≤2,∴1≤2x≤4,∴y=4x+2x+1+2=(2x)2+2×2x+2=(2x+1)2 +1.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2.3 第1课时 由两点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2.3 第1课时 由两点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解:∵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坐标为(8,9),
∴可以设函数表达式为 y=a(x-8)2+9.
又∵它的图象经过点(0 ,1),可得 1=a(0-8)2+9.
1
解得 a .
8
1
2
y


(
x

8)
9.
∴所求的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是
8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典型例题
例3:已知二次函数y=ax2 + bx的图象经过点(-2,8)和(-1,5),求这
时,通常需要 2 个独立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 =


(k≠0)关系式时,
通常需要 1 个条件.
思考: 如果确定二次函数y=ax2+bx+c(a,b,c为常数,a≠0)的关系式时,
通常又需要几个条件?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探究:确定二次函数表达式
一名学生推铅球时,铅球行进高度y(m)与水平距离x(m)之间的关系如图所
道图象上一个点的坐标.
(2)形如y=a(x-h)2,y=ax2+c和y=ax2+bx的二次函数,有两个未知系
数,所以需要知道图象上两个点的坐标.
(3)形如y=a(x-h)2+k的二次函数,如果已知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那
么再知道图象上的一个点的坐标就可以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做一做: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为1,且经过点(2,5)
− + = ,

+ + = −,
= −,
解得
= −,
∴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

(2024秋新版本)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 有理数的加减运算》PPT课件

(2024秋新版本)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 有理数的加减运算》PPT课件
5
4
5
4
2
3
思考:有没有简便的方法?
探究新知
(1)解:原式=(31+69)+[(-28)+28](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100+0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100;
(2) 解:原式=[(-64)+(-23)]+(17+68)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87)+85 (异号相加法则)
=-2.
加法的结合律: (a+b)+c=a+(b+c).
探究新知
知识点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计算并比较每组的两个算式的结果:
(1)(-8)+(-9)= -17
(-9)+(-8)= -17
(2) 4 +(-7)= -3
(-7) + 4 = -3
(3) [2+(-3)]+(-8)= -9
2+[(-3)+(-8)]= -9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
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探究新知
( - 4 ) + ( - 8 ) = - ( 4 + 8 )= - 12


同号两数相加
取相同符号
通过绝对值化归
不合格
径18mm,该零件____________
(填“合格”或“不合格”)。
课堂检测
基 础 巩 固 题
5.小虫从某点O出发在一条直线上来回爬行,假定向右为正方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课件ppt课件ppt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课件ppt课件ppt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总结词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两种常见的数列类型,它们在数学和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
详细描述
等差数列是指每两个连续的项之间的差是一个常数的数列,这种数列的特点是每项与前 一项的差值是固定的。等比数列是指每两个连续的项之间的比是一个常数的数列,这种 数列的特点是每项与前一项的比值是固定的。这两种数列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04
函数有多种分类方法,如按照定义域和值域的类型可 以分为离散函数和连续函数,按照对应关系可以分为 一对一、多对一和一对多等类型。
函数的性质与应用
01
性质与应用
02
函数的性质包括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对称性等。这些性质在解 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03
利用函数的性质可以研究函数的图像和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中的 优化问题、最值问题等。
Part
05
解析几何初步
直线的方程与性质
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
点斜式、两点式、截距式、斜截式等,这些形式可以用来表示不 同的直线,并描述它们在平面上的位置关系。
直线的基本性质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以及它们与直线方程之间的关系。
直线方程的应用
解决实际问题中涉及的直线问题,如求两点之间的距离、求直线的 交点等。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变换
三角函数的图像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 的图像分别呈现出不同的波形, 这些波形具有周期性变化的特征 。
三角函数的变换
通过平移、伸缩、对称等变换, 可以改变三角函数的图像形态, 进而研究它们的性质和应用。
三角函数的应用
解决三角形问题
利用三角函数可以解决直角三角 形、斜三角形中的角度和边长问 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PPT课件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PPT课件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00÷60=1.666···≈1.67(千米)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小数除法
方法一
30.8÷(4×7)Biblioteka 30.8÷4÷7方法二
=30.8÷28
=7.7÷7
=1.1(千克)
=1.1(千克)
答: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1.1千克生活垃圾。
1.3-3.5÷5 =1.3-0.7 =0.6(吨)
5.实践活动。 利用附页1中图2的方格纸,用轴对称或平移的 方法设计一个图案,在班级里交流展示。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倍数与因数
运动会上两个班同学分别排出下面两种队形, 算一算两班各有多少人?
9×4=36 36是9和4的倍数 9和4是36的因数
5×7=35 35是5和7的倍数 5和7是35的因数
2.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
3.实践活动。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轴对称和平移
以虚线为对称轴,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1.以虚线为对称轴,分别画出下面各点的对称点, 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2.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下列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在下面的方格纸上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
73÷3= 24.333···
24 33 3
3 73 6 13 12 10 9 10 9 10 9 1
9.4÷11= 0.85454···
0 8 5454
11 9 .4 88 60 55 50 44 60 55 50 44 6
像24.333··· ,0.85454···这样从小数部分的某 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 复出现的小数,我们给它取一个名字,叫:
5555555556 1234567890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4乘与除4植树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4乘与除4植树课件

随堂小练
3.牛奶是人体钙的最佳来源。商场促销,王阿姨买 3箱牛奶花了96元,平均每箱牛奶多少钱?
96÷3=32(元) 答:平均每箱牛奶32元。
随堂小练
4.今年,天天家的石榴树共收获了52个石榴,吃了 4个后,剩下的每2个装一袋,可以装多少袋?还可 以怎样装?
52-4=48(个) 48÷2=24(袋) 48÷6=8(袋)(答案不唯一)
你能用发现的规律计算 52÷4吗?
探索新知
想一想,说一说:在刚才的计算过程中, 有哪些注意事项?
明确被除数依次加了几,商依次加了几,才 能总结出正确的规律。
探索新知
在除法算式中,除数不变,被除数增加除数的几倍, 商就增加几。也就是说除数不变,商增加几,被除 数就增加几个除数。
随堂小练
1.分一分,算一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教材P37练一练第1题)
答:可以分成12组。
探索新知
三(1)班共有48人参加植树,每4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教材P36)
2.探究48÷4的计算方法。 用算式表示
48 ÷ 4 = 12( ) 先算40里面有几个4。 40组÷4=10 再算8里面有几个4。 8÷4=2
48里面一共有几个4。 10+2=12 答:可以分成12组。
一共有36棵树苗。
一班
三班
二班
探索新知
平均每班分到多少棵树苗?(教材P36)
1.思路分析 一共有36棵树苗,3个班级。 求平均每班分到多少棵树苗,就是把36平均分成 3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列式为36÷3。
探索新知
平均每班分到多少棵树苗?(教材P36)
2.探究36÷3的计算方法
先分3捆
探索新知
探索新知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数轴)有理数及其运算教育课件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数轴)有理数及其运算教育课件
类比归纳
数轴的概念与画法
数轴的画法:
1.画一条水平直线,定原点(如图),原点表示0.
2.规定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那么相反的方向(从 原点向左)则为负方向.
3.选择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
“一画、二定、三取、四标”
数轴的概念与画法
1.
0

2.
4.
6.
3.
7.
5.
8.
0
(2)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用箭头表示),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
(3)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直线上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为1、2、3······;从原点向左,用类似方法依次表示为-1、-2、-3······。
规定
原点、
正方向、
单位长度
的直线叫做数轴。
6个单位


2个单位
2、若点P在数轴上且到原点距离为5个单位,则点P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
5和-5
3、在数轴上,表示数-2,2.6, , 0, ,-1, 的点中,在原点左边的点有 个。
4
检测
4、一儿童节那天,小天使乐乐要到学校、书店、儿童医院给孩子们送健康与快乐。她的家与学校、书店依次坐落在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上,家位于学校西边300米处,书店位于学校东边200米处,乐乐先到学校和书店,接着又向西走了700米来到儿童医院。你能帮乐乐找出家A、学校B、书店C、儿童医院D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吗?
2.(判断)数轴上的两个点可以表示同一个有理数.

2个单位长度

6个单位长度
错,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练一练
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例3 如图,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3,把点A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左平移10个单位到点B,则点B表示的数为 .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植树》课件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植树》课件
利用多媒体资源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生动形象地展示植树的过程和效 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 心。
提出问题
提出核心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有一条长100米 的道路,每隔5米种一棵树,需要多 少棵树?”等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和探究欲望。
分解问题
将核心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如 “每隔5米种一棵树的含义是什么?” 、“如何计算需要的树的数量?”等 ,帮助学生逐步深入理解问题。
03
CATALOGUE
植树问题的应用
生活中的植树问题
01
02
03
城市绿化
城市中的街道、公园、广 场等公共场所经常需要进 行植树,以美化环境和提 供阴凉。
乡村农田防护林
为了防止风沙和保持农田 水土,农民会在农田周围 种植防护林。
庭院绿化
家庭住宅的庭院或阳台上 也会种植树木,以增加绿 化和改善居住环境。
详细描述
列举策略是解决植树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学生可以逐一列出所有可能的情况, 例如在解决"两端都不种树"的问题时,学生可以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情况,然后找 出符合题目要求的情况。
推理策略
总结词
根据已知条件进行逻辑推断
详细描述
推理策略是解决植树问题的另一种重要方法。学生可以根据已知条件进行逻辑推断,例如在解决"一端种树一端 不种树"的问题时,学生可以根据已知条件进行逻辑推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数学中的植树问题
线性方程
在数学中,线性方程可以用来描 述一系列点(代表树木)在直线
上(代表道路)的排列方式。
组合数学
植树问题也可以转化为组合数学问 题,例如“C(n, k)”表示从n个不 同项中取出k个的不同方式的数目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数学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课件
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需要根据情况取不同精确程度的近似数。

在本题中,可先让学生说一说三个近似值的精确程度,再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供学生讨论。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北师大小学数学教案:克和千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形成重量的概念,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过程与方法: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能正确估计出物品的重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1000克=1千克。

教学难点:
认识1000克=1千克。

教学教法:
问题教学法学法探究法
教学教具:
天平、砝码、台秤、2分硬币
教学过程:
一、课前口算训练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乘法和除法的口算题,请你看卡片进行解答。

(指名学生答题)
2.我把做过的乘法题目放在天平的左边,把除法题目放在天平的右边。

3.做完了口算题目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4.通过刚才是实验表明,只有天平左右两边放一样重的物体托盘才会保持平衡。

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千克作单位。

平时我们所说的重量实际上指的是物品的质量,克和千克就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

克还可以用字母(g)表示,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

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克和千克这两个新朋友。

二、认识重量单位——克
1.师:请你用手掂一掂,一包盐和一个硬币,如果放在天平上,天平会往哪边沉?
请你再用手掂一掂,一个硬币和一团棉花,如果放在天平上,天平会往哪边沉?
问:通过掂一掂,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说的?
盐比硬币重得多,所以同学们很快就知道了,但是硬币和棉花就不那么容易判断了,因为它们之间的'差别不是很大,对于很轻的物体,我们就用克来衡量。

板书:克的认识
2.实验:拿出一个5克的砝码放在天平的左边,不断往另一边加2分的硬币直到两端平衡。

问: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3.掂一掂1克有多重。

4.称1克米、2克花生、5克绿豆,说说你是怎么称的。

三、认识重量单位——千克
1.师:我们刚才认识了克,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词是用来表示重量的呢?
完成板书:克和千克的认识
师:我们经常见到的台称就是以千克为单位的。

(讲解台秤的使用方法)
师:请你往台秤上放一些有标识重量的零食,称出1千克来,然后统计1千克到底有多少克。

学生汇报,板书:1千克=1000克
2.随便称1千克物品,然后去参观别的小组。

(以上视学生的表现发给一个信封,学生不能当场打开)
3.学生根据信封中的内容购物,采取成信购物的方式,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购物的。

北师大小学数学教案:近似数
教学目标:
1、经历生活数据收集的过程,理解近似数表示的必要性。

2、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3、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

教具准备:
相关数据资料,学生课前搜集的数据。

教学重点: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小组交流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交流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并说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在各种分类中重点讨论精确数与近似数这两类数的特点,并让学生再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近似数。

二、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出示说一说中的数据,使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了解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的方法。

结合是试一试第2题的讨论,体会如何根据不同需要求近似数。

三、巩固与应用
做试一试第1题:汇报时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

试一试第2题: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需要根据情况取不同精确程度的近似数。

在本题中,可先让学生说一说三个近似值的精确程度,再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供学生讨论。

在讨论时重点让学生理解取近似值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确定的。

讨论:重点可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四、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12页底1题。

2、教材第12页第2题。

3、教材第12页第3题。

五、思维训练
括号里能填几?
49( )835≈50万49( )835≈49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