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类例析“总光合”与“净光合”的判断问题
如何区分总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

如何区分总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蒙城二中李化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是高中生物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内容,更是高考中细胞代谢部分的必考点。
尤其相关知识的综合题更是考查学生对总(真正)光合速率与净(表观)光合速率之间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但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每次碰到光合速率的试题总是答错,究其原因是不知道如何区分总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造成处理数据时发生差错。
也折射出学生对光合速率的理解存在误区。
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主要从总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的概念辨析、生理过程图示解析、测量方法、总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二者在解题中应用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概念辨析净(表观)光合速率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CO2吸收量或O2的释放量,也可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上的干物质积累量来表示。
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在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同时,绿色植物也在不断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和O2并释放CO2,因此,测定光合作用速率时没有把呼吸作用以及呼吸释放的CO2被光合作用再固定等因素考虑在内,得到的是总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差,称为净(表观)光合速率。
即:总(真正)光合速率=净(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二、生理过程图示解析绿色植物每时每刻都进行细胞呼吸,当在光下测定植物光合速率时,由于植物的细胞呼吸同时进行,因而实际测得的数值应为总光合速率与细胞呼吸速率的差值即净光合速率。
反之,总光合速率不能直接测量到。
总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关系如下图所示:由上图可知:在光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同时进行时,应存在如下关系:a.光合作用实际产氧量(叶绿体产氧量)=实测植物氧气释放量+细胞呼吸耗氧量。
b.光合作用实际CO2消耗量(叶绿体消耗CO2量)=实测植物CO2消耗量+细胞呼吸CO2释放量。
c.光合作用葡萄糖净产量(葡萄糖积累量)=光合作用实际葡萄糖生产量(叶绿体产生或合成葡萄糖量)-细胞呼吸葡萄糖消耗量。
通常情况下,以下几种说法应分别代表不同的光合速率。
如何区分总光合与净光合

如何区分总光合与净光合作者:卫香云韩继东来源:《新课程·下旬》2017年第07期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产者,其担负着为整个生态系统中提供能量和有机物的重任,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上也处在不可替代的位置,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不可或缺。
因此,植物的光合作用一直就是人们研究的重点,对于中学生来说,如何区分总光合与净光合也是一个重点和难点。
本文将从细胞结构、坐标曲线和概念描述三个方面来帮助学生理解总光合和净光合(如图1)。
一、从结构上区分总光合与净光合我们可以用下面三个图来进行说明。
图2表示的仅仅是叶绿体的活动,这就是总光合(可以用二氧化碳、氧气和葡萄糖等物质的量的变化来表示),即该细胞的总光合的量为m。
图3表示的仅仅是线粒体的活动,这就是细胞呼吸的强度,用n表示。
图4表示的是整个细胞最终与外界发生的气体交换值,这就是净光合,用M表示。
现在我们从一个细胞的完整结构上(图5—图8)来分析总光合、净光合和呼吸,并判断光合和呼吸的强弱。
图5可表示黑暗下,没有光合,只有呼吸。
细胞的总光合=0,呼吸=M,净光合=总光合-呼吸=-M。
细胞表现为从外界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图6表示总光合=m,呼吸=m,即总光合=呼吸,净光合=总光合-呼吸=0。
此时细胞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量为0 。
图7可表示光照较强,总光合=M+m,呼吸=m,即总光合> 呼吸。
净光合=总光合-呼吸=M。
细胞表现为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图8可表示光照较弱,总光合=m,呼吸=M+m,即总光合< 呼吸。
净光合=总光合-呼吸=-M。
细胞表现为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二、从坐标曲线上区分总光合与净光合曲线图的特点是能反映数据变化的趋势和一些特定点的生物学含义,所以在更多的情况下人们会绘制曲线图来描述一些生物量的变化规律,能读懂曲线是高中生物学素养的基本要求。
例如,在下面两图所示光照强度下,纵坐标所示数据都是30单位,那么它们到底表示的是总光合还净光合呢?这就要参照曲线与纵坐标的交点位置,如果交点为0,则为总光合。
光合作用7 总净判断及计算..

(2012· 山东理综)17.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 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 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甲植株在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乙植株在e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 C.曲线b~c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相同 D.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气 孔无法关闭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记录时间 0 甲植物 150 110 80 60 50 45 45 45 45 45 乙植物 150 115 85 60 40 25 15 15 15 15
16.(2012· 海南单科)将一株生长正常的绿色植 物置于密闭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 养,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玻璃容器内CO2浓度 可出现的变化趋势是( C ) A.一直降低,直至为零 B.一直保持稳定,不变化 C.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 D.升高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
(2012·天津)12.设置不同CO2浓度,分组光照培养蓝藻, 测定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与d3浓度相比,d1浓度下单位时间内蓝藻细胞光反 应生成的[H]多 B.与d2浓度相比,d3浓度下单位时间内蓝藻细胞呼吸 过程产生的ATP多 C.若d1、d2、d3浓度下蓝 藻种群的K值分别为K1、K2、 K3,则K1>K2>K3 D.密闭光照培养蓝藻,测 定种群密度及代谢产物即 可判断其是否为兼性厌氧 生物
例1(07山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A.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 与30℃相等 B.光照相同时间,20℃时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C.温度高于25℃时,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 机物开始减少 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 光合作用制造的与 呼吸作用消耗的有 机物的量相等
如何区分总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

如何区分总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是两个不同但相关的概念,它们都与光合作用的速度有关,但是衡量的角度不同。
总光合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全球光合作用所吸收的光能总量。
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植物通过这一过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同时释放出氧气。
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植物通过光能合成化学能,同时也会消耗一部分光能进行反光合作用消散。
总光合速率是单位时间内光能的产量与光能的总输入量之间的差异。
它通常用光合作用量子产量来表示,即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的速率。
净光合速率是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的化学能和消耗的光能之间的差异。
化学能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质,这些有机物质可以被植物用于生长、繁殖和其他生物活动。
净光合速率可通过测量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氧气量和二氧化碳量的差异来计算。
总结来说,总光合速率是单位时间内全球光合作用所吸收的光能总量,而净光合速率是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中产生的化学能和消耗的光能之间的差异。
那么如何区分总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呢?下面从实验测量、影响因素和意义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一、实验测量的区分:在实验室里,可以通过测量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氧气量和二氧化碳量的差异来计算净光合速率。
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底物。
通过测量这两种气体的变化,可以得到净光合速率的值。
而总光合速率则常常通过测量光合作用的总量子产量来表示。
两者的实验测量方法略有不同,总光合速率主要通过光合作用的量子产量来测量,而净光合速率则一般通过测量氧气的释放量和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来计算。
二、影响因素的区分:总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的变化受到不同的影响因素。
总光合速率受到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叶绿素含量等因素的影响。
光照强度越高,总光合速率越大;温度越适宜,总光合速率越高;二氧化碳浓度越高,总光合速率也越高;叶绿素含量多的植物总光合速率会更高。
净光合速率受到总光合速率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呼吸作用的影响。
光合作用 ——真正光合和净光合题型分析

5.4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1.“半叶法”---测光合作用有机物的生产量,即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干物质产生总量例1. 某研究小组用番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采用“半叶法”对番茄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进行测定。
其原理是:将对称叶片的一部分(A)遮光,另一部分(B)不做处理,并采用适当的方法(可先在叶柄基部用热水、或热石蜡液烫伤或用呼吸抑制剂处理)阻止两部分的物质和能量转移。
在适宜光照下照射6小时后,在A、B的对应部位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M A、M B,获得相应数据,则可计算出该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其单位是mg/(dm2·h)。
问题:若M=M B-M A,则M表示__ B叶片被截取部分在6小时内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总量。
2 . 气体体积变化法---测光合作用O2产生(或CO2消耗)的体积例2: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图3装置进行光合速率的测试实验(忽略温度对气体膨胀的影响)。
①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装置的烧杯中放入适宜浓度的NaOH溶液;将玻璃钟罩遮光处理,放在适宜温度的环境中;1小时后记录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得X值。
②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装置的烧杯中放入NaHCO3缓冲溶液;将装置放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1小时后记录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得Y值。
请你预测在植物生长期红墨水滴最可能移动方向并分析原因:表13. 黑白瓶法---测溶氧量的变化例3:某研究小组从当地一湖泊的某一深度取得一桶水样,分装于六对黑白瓶中,剩余的水样测得原初溶解氧的含量为10mg/L,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罩住的玻璃瓶。
将它们分别置于六(1)黑瓶中溶解氧的含量降低为3mg/L的原因是;该瓶中所有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为_______mg/L·24h。
(2)当光照强度为c时,白瓶中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______mg/L·24h。
(3)光照强度至少为____(填字母)时,该水层产氧量才能维持生物正常生活耗氧量所需。
如何区分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总结 简单易懂

怎样区分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方法一:如试题所问的是“植物体或叶片或叶肉细胞”,则为净光合作用;如试题所问的是“叶绿体”或则指真正光合作用。
如:1.植物体(或叶片)吸收的CO2,释放的O2,表示净光合作用。
2.植物体的叶肉细胞吸收的CO2,释放的O2,表示净光合作用。
3.植物体的叶绿体吸收的CO2,释放的O2,表示真光合作用。
方法二:如题目中提示是“某容器中”测出的CO2吸收量或O2的释放量,则全表示净光合作用。
如:将一株绿色植物放在一个密闭的三角瓶中,如图甲所示,在瓶口放一个测定瓶中CO2浓度的传感器,传感器的另一端与计算机连接,以检测一段时间内瓶中CO2浓度的变化。
根据实验所测数据绘制曲线如图乙所示。
如果图甲中的装置用于在适宜条件下测定植物光合用速率,应首先将该装置置于黑暗条件下,此时测得数值表示的是呼吸作用速率;之后再将装置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此时测得的数值表示的是净光合作用速率。
方法三:如题目的文字中强调“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或“光合作用”CO2吸收量或O2产生量,则表示真光合作用。
如文字中强调“植物体”有机物积累量,就表示净光合作用。
例题: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右上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A.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时相等。
(指求真光合作用,35℃与30℃时都为6.5mg/h,因此相等。
)B.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指净光合作用最多,应该约26℃,是代表净光合作用的那条蓝色曲线的最高点所对应的温度。
)C.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温度高于25℃时,应该是净光合作用的减少,而不是题中真光合作用的减少。
)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净光合作用积累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高中生物】归类例析“总光合”与“净光合”的判断问题

【高中生物】归类例析“总光合”与“净光合”的判断问题总光合速率代表植物真正的光合能力,它是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和。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发现“总光合”与“净光合”的判断问题仍然倍受青睐。
笔者经过汇总归类,初步探究解题策略,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根据数据表中的关键字进行判断(1)如果光合强度用葡萄糖的量表示,那么,“产生”、“合成”或“制造”葡萄糖的量是指总光合强度,而“积累”、“增加”或“净产生”葡萄糖的量则指的是净光合强度。
(2)如果光合强度用CO2量表示,则CO2的“同化”、“固定”或“消耗”量指总光合强度,而“从环境(或容器)吸收”或“从环境(或容器)减少”量指净光合强度。
(3)如果光合强度用o2的量表示,那么“产生”或“制造”o2的量指的是总光合强度,而“释放至容器(或环境)中”或“容器(或环境)中增加”o2的量则指的是净光合强度。
例1:将一片相同条件下的绿叶分为四组,在不同温度下黑暗1H,然后点燃1H(相同的光照强度),测量其重量变化,得到下表中的数据。
组别一二三四温度/℃272829三十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1-2-3-1光照后和黑暗处理前的体重变化/mg+3+3+3+1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7℃左右b.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9℃c、净光合速率在27~29℃时基本相同d.30℃下的真正光合速率为2mg/h分析: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相关量的变化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
从表中的数据绘制的曲线显示,暗处理后的体重变化代表呼吸频率,29℃暗处理1H后的体重变化最大,因此B是正确的。
光照1小时后和黑暗处理前的重量变化代表2小时内的净重变化。
实际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27℃、28℃、29℃和30℃的总光合速率分别为5、7、9和3mg/h,最适光合温度约为29℃。
27℃、28℃、29℃和30℃下的净光合速率分别为4、5、6和2mg/h。
答案:b二、根据坐标系中曲线的起点进行判断(1)坐标系中横坐标是“光照强度”:若纵坐标是“光合速率(强度)”时(图a),曲线的起点在0点,纵坐标表示的是“总光合速率”;若纵坐标是“co2吸收速率”或“o2释放速率”时(图b),曲线的起点在横坐标上(a点:光补偿点,此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纵坐标表示的是“净光合速率”。
(完整版)总光合作用强度和净光合作用强度区分

总光合作用强度和净光合作用强度区分植物的总光合速率(也即是总光合作用强度)= 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植物的总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植物的净光合速率=表观光合速率一、根据数据表格中的关键词作判断(1)如果光合强度用葡萄糖的量表示,那么,“产生”、“合成”或“制造”葡萄糖的量是指总光合强度,而“积累”、“增加”或“净产生”葡萄糖的量则指的是净光合强度。
(2)如果光合强度用CO2的量表示,那么,“同化”、“固定”或“消耗”CO2的量表示的是总光合强度,而“从环境(或容器)中吸收”或“环境(或容器)中减少”CO2的量则指的是净光合强度。
(3)如果光合强度用O2的量表示,那么“产生”或“制造”O2的量指的是总光合强度,而“释放至容器(或环境)中”或“容器(或环境)中增加”O2的量则指的是净光合强度。
例1将状况相同的某种绿叶分成四等组,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光照1h (光强相同),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表的数据。
组别一二三四温度/℃27282930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1-2-3-1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3+3+3+1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7℃B.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9℃C. 27~29℃下的净光合速率相等D. 30℃下的真正光合速率为2mg/h解析: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的相关量的变化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由表中数据绘出曲线可知,暗处理后重量的变化表示呼吸速率,29℃暗处理1h后重量变化值最大,故B正确。
1h光照后与暗处理前的重量变化表示在这2h内的重量净变化,真正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27℃、28℃、29℃、30℃总光合速率分别为5、7、9、3mg/h,因此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9℃。
27℃、28℃、29℃、30℃净光合速率分别为4、5、6、2mg/h。
答案:B二、根据坐标系中曲线的起点作判断(1)坐标系中横坐标是“光照强度”:若纵坐标是“光合速率(强度)”时(图A),曲线的起点在0点,纵坐标表示的是“总光合速率”;若纵坐标是“CO2吸收速率”或“O2释放速率”时(图B),曲线的起点在横坐标上(a点:光补偿点,此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纵坐标表示的是“净光合速率”。
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辨析与测定

-12-
(2)总光合速率 ①用CO2表示:m1+m2,即叶绿体利用CO2或固定CO2总量(为细胞 呼吸量与净光合作用量之和)。 ②用O2表示:n1+n2,即叶绿体产生O2的总量(为细胞呼吸量与净光 合作用量之和)。
-13-
典例2图甲表示某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 表示该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图中M和N代表两种气体)。据图 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注:不考虑无氧呼吸)( )
关闭
图甲中的A点表示植物只能进行细胞呼吸,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则图乙中的 m2或n2可表示此时植物的细胞呼吸强度,图乙中不存在的过程是m3、m4、 n3、n4,A、B两项正确。在图甲中C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
A.图甲中A点对应的纵坐标的数值可用图乙中的m2或n2表示 度,植物不吸收气体,也不释放气体,所以图乙中不存在的过程是m2、m3、 B.在图甲中的A点时,图乙中不存在的过程是m3、m4、n3、n4 n2、n3,C项正确。图甲中E点以后,图乙中n4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m3值关闭 C.在图甲中C点时,图乙中不存在的过程是m2、m3、n2、n3 太低 项错误。 D D.,D 图甲中 E点以后,图乙中n4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m1值太低
关闭
根据题图可知,光合作用的最适宜温度约为30 ℃,呼吸作用的最适宜温度
约为55 ℃,因此,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A项正确。净光合
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 ℃,B项正确。在0~25 ℃范围内,呼吸速率变化幅 度小,光合速率变化幅度大,因此,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
率的大,C项正确。温度为45 ℃时,净光合速率为0,超过45 ℃,净光合速率关闭
-9-
典例1(2017北京理综)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 如下图。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 ( )
总光合的描述例子

总光合的描述例子只要出现计算,基本都离不开这个公式。
公式本身很简单,呼吸作用的量通常也都很容易判断出来,但总光合与净光合却总是傻傻分不清楚,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一般来说,两个部分会考察到总光合与净光合的区分:第一种是在问题中,区分出题目要我们求的是什么光合速率;第二种就是在题干中,给的条件是净光合速率还是总光合速率必须要明确,分析好后才能做题。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到底什么是总光合速率,什么又是净光合速率。
总光合作用速率(又称真、真正、实际光合作用),是指一段时间内植物体内进行光合作用的总量;如果题干中明确的给出了“总光合”、“真正光合”、“实际光合”等字眼,那么就可以直接确定。
净光合作用速率(表观光合作用),是指一段时间内植物体内发生光合作用的总量减去呼吸作用的量。
同样,如果直接给出那就不需要判断了。
但是大多数没有那么明确,题目中主要以两种方式呈现,一种是气体的变化量,另一种是有机物的变化量。
我们也从这两个方向来看下怎么区分总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
一、O2或CO2的变化阅读题干时一定要注意是什么释放或吸收了气体,常见的有:植株、叶片、叶肉细胞、叶绿体。
还有一种就是密闭的空间或者容器中,O2或者CO2含量的变化。
具体来看下怎么区分:总光合作用速率:1.光合作用利用的CO2量、产生的O2量;2.植物叶绿体吸收的CO2量、释放的O2量;3.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制造的O2量。
净光合作用速率:1.植株吸收CO2的量、释放O2的量;2.植物叶片吸收CO2的量、释放O2的量;3.叶肉细胞吸收CO2的量、释放O2的量;4.容器中CO2的减少量、O2的增加量。
二、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总光合作用速率:植物叶绿体产生、制造、合成有机物(或葡萄糖、淀粉等)的量;植物光合作用产生、制造、合成有机物(或葡萄糖)的量。
净光合作用速率:植株、叶片积累或增加的有机物(或葡萄糖、淀粉等)的量。
3个角度辨析总光合与净光合

3个角度辨析总光合与净光合题大招适用题型【例】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光照相同时间,30℃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大于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B.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C.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绿色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识别标志题大招操作步骤角度一:文字(物质+动词=XX 率)角度二:曲线曲线1 曲线2曲线只在第一象限(过0点),则为总光合,如曲线1;曲线在第一、四象限(不过0点),则为净光合,如曲线2。
角度三:图像(细胞器之间气体交换)(1)黑暗下:只进行细胞呼吸,不进行光合作用,有机物减少,植物不能生长。
呼吸(黑暗条件下)总光合净光合CO 2释放固定吸收O 2吸收产生释放有机物消耗制造积累3个角度辨析总光合与净光合题3个角度辨析总光合与净光合大招操作步骤(2)弱光下:细胞呼吸速率大于光合作用速率,有机物减少,植物不能生长。
(3)弱光情况下:细胞呼吸速率等于光合作用速率,无有机物积累,长期如此植物不能生长。
(4)较强光照时, 光合作用速率大于细胞呼吸速率,有机物积累,植物能生长题大招例题分析答案:D分析:从文字的角度,将题目中的所有物质+动词全部转换为XX率。
曲线中CO2的吸收代表净光合,黑暗下CO2的释放代表呼吸。
解答:A、光照时间相同,30℃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总光合)等于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总光合),都为3.0+3.5=6.5,A错误;B、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等于净光合积累量,图中虚线表示净光合积累量,光照相同时间,在25℃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B错误;C、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因光照不变而不变,C错误;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绿色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D正确。
总光合量与净光合量的辨析

总光合量与净光合量的辨析在解答光合作用有关试题中,同学们很容易失误在“总光合量与净光合量”上,究其原因是混淆了“总光合量与净光合量”,或不能从题目的具体情景中准确判断出是“总光合量”还是“净光合量”。
为此,现将对应“总光合量(实际光合量)”与“净光合量(表观光合量)”的几种常见说法列表加以比较。
由此可见,凡题目中涉及二氧化碳的吸收与氧气的释放量时,要特别注意弄清楚指的是植物体(叶片)还是叶绿体吸收或释放。
此外,在分析解答中还应明确两点:①光照下绿色植物同时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发生,而在黑暗下只有呼吸作用,温度相同时光照与黑暗条件下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②注意3个等量关系: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O2量=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量 +植物释放到外界环境中的氧气量;光合作用实际消耗的CO2量=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植物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的CO2量;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量=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植物积累的有机物量。
例1:右图中a曲线表示在一定光照强度、不同温度条件下,某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单位吸作用量(单位时间内释放出C02量)。
依据检测结果,可获得的结论是()A. 在20℃时植物的总光合作用速率最高B. 在40℃时,有机物积累的量呈负增长C. 在25℃时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量最高D. 在20℃与30℃时,有机物积累的速度相同解析:a曲线某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单位时间内同化的C02量),这是总光合作用量,根据图可以看出在25℃时植物的总光合作用速率最高。
a与b曲线围成的面积表示有机物积累量,据图可知,20℃时有机物积累速度大于30℃时有机物积累的速度,在40℃时,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有机物积累的量呈负增长。
本题答案为B1。
净光合作用

归类例析“总光合”与“净光合”的判断问题总光合速率代表植物真正的光合能力,它是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和。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发现“总光合”与“净光合”的判断问题仍然倍受青睐。
笔者经过汇总归类,初步探究解题策略,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根据数据表格中的关键词作判断(1)如果光合强度用葡萄糖的量表示,那么,“产生”、“合成”或“制造”葡萄糖的量是指总光合强度,而“积累”、“增加”或“净产生”葡萄糖的量则指的是净光合强度。
(2)如果光合强度用CO2的量表示,那么,“同化”、“固定”或“消耗”CO2的量表示的是总光合强度,而“从环境(或容器)中吸收”或“环境(或容器)中减少”CO2的量则指的是净光合强度。
(3)如果光合强度用O2的量表示,那么“产生”或“制造”O2的量指的是总光合强度,而“释放至容器(或环境)中”或“容器(或环境)中增加”O2的量则指的是净光合强度。
【例1】将状况相同的某种绿叶分成四等组,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光照1h(光强相组别一二三四温度/℃27282930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1-2-3-1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3+3+3+1A.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7℃B.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9℃C. 27~29℃下的净光合速率相等 D. 30℃下的真正光合速率为2mg/h解析: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的相关量的变化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由表中数据绘出曲线可知,暗处理后重量的变化表示呼吸速率,29℃暗处理1h后重量变化值最大,故B正确。
1h光照后与暗处理前的重量变化表示在这2h内的重量净变化,真正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27℃、28℃、29℃、30℃总光合速率分别为5、7、9、3mg/h,因此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9℃。
27℃、28℃、29℃、30℃净光合速率分别为4、5、6、2mg/h。
答案:B二、根据坐标系中曲线的起点作判断(1)坐标系中横坐标是“光照强度”:若纵坐标是“光合速率(强度)”时(图A),曲线的起点在0点,纵坐标表示的是“总光合速率”;若纵坐标是“CO2吸收速率”或“O2释放速率”时(图B),曲线的起点在横坐标上(a点:光补偿点,此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纵坐标表示的是“净光合速率”。
例谈辨析真正光合作用强度与净光合作用强度的技巧和方法

例谈辨析真正光合作用强度与净光合作用强度的技巧和方法作者:涂宽来源:《理科考试研究·高中》2019年第09期摘要:本文以典型例题为依托,介绍辨析真正光合作用强度与净光合作用强度的技巧方法,以期提升该类试题解题效率和效果.关键词:真正光合作用强度;净光合作用强度;技巧和方法真正光合作用强度与净光合作用强度的区别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更是教师教的难点.历次考试证明,很多学生在未明确题中数据究竟代表真正光合作用强度还是净光合作用强度时就开始作答,从而导致“雪崩式”丢分.笔者认为,导致学生丢分原因有两点:一是学生在理解真正光合作用强度和净光合作用强度存在误区;二是教师未引导学生总结一套区别真正光合作用强度与净光合作用强度的技巧方法.鉴于上述问题亟待解决,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1 从概念内涵角度进行辨析真正光合作用强度(速率)是指在光照下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下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量(或固定的CO2量,或产生的O2量).净光合作用强度(速率)是指光照下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量(或吸收的CO2量,或释放的O2量).笔者建议在引导学生辨析上述两概念的同时,可借助图形法(图1)或类比法帮助理解,具体分析如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得到以下结果(以下结果均以吸收或释放CO2量作为观察指标):a中只有线粒体释放的CO2量;b中线粒体释放的CO2总量,一部分被叶绿体利用,另一部分释放到细胞外;c中线粒体释放的CO2量全部被叶绿体利用;d中叶绿体利用的CO2总量,一部分来源于线粒体释放的CO2量,另一部分来源于细胞从外界环境吸收的CO2量.结合真正光合强度与净光合作用强度的概念,可以看出:线粒体释放的CO2量代表呼吸作用强度,叶绿体利用的CO2量代表真正光合作用强度,植物细胞从外界环境吸收或释放到外界环境的CO2量代表净光合作用强度.类比法则是引导学生将真正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及净光合作用强度分别类比为一个人的真正收入(总收入)、支出及净收入,具体关系如图2所示:【例题1】如图是叶肉细胞内两种细胞器间的气体关系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C表示叶绿体释放氧气的量,A+C可以表示总光合速率B.B、C表示线粒体吸收氧气的量,B+C可以表示呼吸速率C.黑暗中,A、C的量为零D.叶肉细胞的净光合速率可以用C或D来表示【解析】结合题意,图中表示CO2的是E、D和F,表示O2的是A、C、B.以下为每个选项分析:A:A、C都表示叶绿体释放的O2量,其中C被线粒体利用,表示细胞呼吸速率,A会释放到外界环境,表示净光合作用速率,故A+C=净光合速率+细胞呼吸速率,表示总光合速率.A正确.B:B、C都表示线粒体吸收的O2量,故B+C表示细胞呼吸速率.B正确.C:黑暗下,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故A、C、D、E的量都为零.C正确.D:据概念内涵可知,净光合作用速率指植物从外界吸收或释放的气体量,故A(释放到外界的O2量)或B(从外界吸收的CO2量)才能表示净光合作用速率.D错误.【答案】D2 从文字术语角度进行辨析试题中对于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净光合作用速率的表述是不同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归纳并总结规律,方能准确快速判断.具体表述如表1所示:【例题2】如图4表示温度对某绿色植物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下列关于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A.F点表示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B.植物有机物积累量最大时对应的最低温度是10℃C.图中光合作用单位时间内固定的CO2最大量为30D.H、J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2倍【解析】据题意可知,曲线“GJ”为细胞呼吸速率,曲线“FIJ”表示從空气中吸收的CO2量,故表示净光合作用速率.以下为每个选项的分析:A:F点表示净光合作用速率为零,故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A正确.B:有机物积累量最大指净光合作用速率最高,故只需找出曲线“FIJ”中最高点所对应的温度最小值(10℃时净光合作用速率刚好达到最大).B正确.C:固定CO2量最大值指真正光合作用速率最大,故只需找出曲线“GJ”和曲线“FIJ”同一温度下对应的CO2吸收量(净光合作用速率)及O2消耗量(呼吸作用速率)之和的最大值,即温度为30℃时符合上述要求,故固定的CO2最大量=30+30=60.C错误.D: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指真正光合作用速率,H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10+10(呼吸消耗有机物量=10),J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30+30=60(呼吸消耗有机物=30).D正确.【答案】C3 从等式数学角度进行辨析理解真正光合作用强度、净光合作用强度及呼吸作用强度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出三者关系等式:真正光合作用强度=净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由于呼吸作用强度不可能小于或等于零(除非植物死亡),且真正光合作用强度只能大于或等于零(黑暗条件下,不进行光合作用,故真正光合作用强度等于零),因此,净光合作用强度有三种情况:(1)当真正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则净光合作用强度>零;(2)当真正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则净光合作用=零;(3)当真正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则净光合作用强度由此可知,净光合作用强度可正可负可为零,而真正光合作用强度绝不可为负.利用“净光合作用速率可负,真正光合作用强度不可为负”这一特点,我们可快速准确辨析两者,尤其是在曲线图题型中效果显著.【例题3】图甲表示在一定的光照强度下,植物叶肉细胞中CO2、O2的来源和去路,则图甲在图乙中的位置是()A.AB之间B.BC之间C.C点之后D.B点【解析】据图甲可知,植物细胞正在从外界吸收O2,并释放CO2,说明,此时植物细胞的真正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即净光合作用强度为负.图乙中AB(不包括B点)段处于X轴下方,属于数学层面上的“负”,因此,该曲线代表净光合作用强度,故图乙AB之间符合图甲.A正确.【答案】A【例题4】科学家为研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得到以下曲线图(图6),其中哪一幅图能表示真正光合作用强度?()【解析】据等式数学角度来看,A和D选项图中曲线均有“负值”,因此,曲线代表净光合作用强度;B选项虽没有明显“负值”,但将曲线延伸至Y轴相交,也会有“负值”出现,故也代表净光合作用强度;C选项曲线全区间对应的光合作用强度都大于或等于零,因此,代表真正光合作用强度,故C正确.【答案】C从以上例题可以得知,熟练掌握以上三种技巧方法对辨析真正光合作用和净光合作用极为重要.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三种技巧方法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辅相成,在具体使用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的试题,择优选择最佳技巧方法进行解题,方能达到最佳效果.(收稿日期:2019-03-26)。
总光合作用量与净光合作用量的区别及相关的试题考查

总光合作用量与净光合作用量的区别及相关的试题考查光合作用的指标为光合速率,通常以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或氧气的释放量或有机物的生成量来表示。
呼吸作用的指标通常为呼吸速率,植物的呼吸速率可用植物叶的干重、鲜重表示。
如在一定时间内所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或所吸收氧气的量或消耗葡萄糖的量来具体表示。
在光下测定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时,由于植物的呼吸作用也在进行,实际上测量出来的结果是光合作用减去呼吸作用的差值,称为表观光合速率。
如果我们在测光合作用速率时,同时测其呼吸速率,把它加到表观光合速率上去,则得到真正光合速率。
即:真正光合速率=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在试题中有如下一些表述分别代表不同的光合量典型试题剖析:例1 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时相等B.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C.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解析:本题的关键是识图,涉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综合知识的考查。
光照下CO 2吸收量表示的是净量,而黑暗下CO 2释放量为呼吸作用的指标。
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 2量=光照下CO 2吸收量(也叫表观CO 2吸收量)+黑暗下CO 2释放量。
可以将曲线图中的信息转化为表格信息:A 答案中35℃和30℃时所对应的光合作用吸收的CO 2量都是6.5mg/h 。
光照相同时间,在25℃条件下植物积累有机物的量最多,为3.7 mg/h 。
温度在25℃-30℃时,光合作用效率逐渐的增加。
两曲线的交点表示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与呼吸作用消耗量相等。
答案 A例2如下图所示,两曲线分别表示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CO 2吸收量随光强变化的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当光照强度为c 时,比较两植物的有机物积累速率A 1、B 1以及两植物有机物合成速率A 2、B 2,比较结果分别为 ( )A .A 1=B 1;A 2<B 2 B .A 1>B 1 ; A 2=B 2C .A 1<B 1;A 2=B 2D .A 1=B 1; A 2>B 2解析:本题应明确有机物积累速率是指物质的净光合量。
微专题06 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辨析与测定-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

[解析] 黑瓶中的生物没有光照,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但呼吸消耗氧气。 a 条件下黑、白瓶溶氧量相同,说明二者相同时间内耗氧量相同,所以 a 为黑暗条件,A项 正确;光照强度为 b 时,白瓶溶氧量与初始溶氧量(初始溶氧量为 10 mg/L )相等,说 明净光合速率为零,总光合作用产氧量和呼吸作用耗氧量相同,B项错误;原水层与 c 的 白瓶溶氧量虽相同,但呼吸速率不同(原水层的呼吸速率 = 10 − 2 = 8 mg/L , c 的白瓶 呼吸速率 = 10 − 3 = 7 mg/L ),所以两者的总光合速率不同,光照强度不同,C项错误 ;当光照强度大于 d 时,白瓶中的植物产生的氧气量即为总光合量=表观光合量+呼吸消 耗量 = 30 − 10 + 10 − 3 = 27 mg/L ,D项错误。
备战 2024高考
微专题06
三率辨析及测定方法
一、植物“三率”之间的内在关系
(1)呼吸速率:植物非绿色组织(如苹果果肉细胞)或绿色组织在黑暗 条件下测得的值——单位时间内一定量组织的CO2释放量或O2吸收量。
(2)净光合速率:植物绿色组织在有光条件下测得的值——单位时间 内一定量叶面积所吸收的CO2量或释放的O2量。
一、植物“三率”之间的内在关系
(3)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光合作用速率表示方法:通常用一定时间内 CO2 等原料的消耗量或 O2 、 CH2O 等 产物的生成量来表示。但根据测量时的实际情况,光合作用速率又分为净光合速率和真 正光合速率。在有光条件下,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实验容器中 O2 增加 量、 CO2 减少量或有机物的增加量,都可代表净光合速率,而植物真正光合速率=净光 合速率 + 呼吸速率。将植物置于黑暗中,实验容器中 CO2 增加量、 O2 减少量或有机物 的减少量都可表示呼吸速率。
总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辨析

鬱寸以物条f—————教学链接2021年第2期(x)总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辨析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苏州湾外国语学校(215200) 仇香摘要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教学中,由于二者之间存在的联系,使得该部分内容的综合性较强,相 关计算是难点。
为此,借助呼吸作用,辨析总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的差异,并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解析,以期为广大师生提供借鉴。
关键词总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高中生物学文章编号1005 -2259(2021 )2x-0046 -02在“光合作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总光合作用 和净光合作用的关系是重点,也是难点。
在辨析呼吸 作用、光合作用的条件、过程与物质变化的基础上,本 文结合具体的案例,通过形象化的对比,将总光合作 用和净光合作用与生活实际进行对照,建立联系,帮 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1概念辨析在分析总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两个概念之间 的关系之前,首先对光合作用强度的概念进行界定。
光合作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 产生的糖类数量,也可以用C02的吸收量或02的释 放量来表征。
在讨论总光合作用时,常会出现“合成有机物”“消耗C02”“产生02”等关键词,而表示净光合作用 时,经常出现的关键词是“累积有机物”“吸收C02”“释放〇2”等。
在光照条件下,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 吸作用是同时进行的。
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可分 为两部分,一部分被呼吸作用消耗;另一部分即为净 光合作用,是植物“留下来”的,是可以通过实验测量 的光合作用。
总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之间存在数 量关系:总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2教学设计2. 1基础知识梳理关于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净光合作用三者 之间的关系,重点在于比较〇2的生成量与释放量的关系、有机物的生成量和累积量的关系或C02的固定 量与吸收量的关系,具体表达式如下:有机物生成量=有机物消耗量+有机物累积量〇2生成量=〇2消耗量+ 〇:释放量c o2固定量=c o2产生量+ c o2吸收量2.2 问题情境创设为了辨析总光合作用和净光合作用的关系,可以 引入学生熟知的生活案例辅助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 3 从没有经过饥饿处理的植物的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厚薄相同的叶圆片,称其 干重。假定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温度不变,叶片内有机物不向其他部位转移。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若纵坐标是“CO2 吸收速率”或“O2 释放速率”时(图 E),曲线的起点在横坐标上(a 点:二氧化 碳补偿点,此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纵坐标表示的是“净光合速率”。
(3)坐标系中横坐标是“光照强度”或“CO2 浓度”:若纵坐标出现负值时(图 C 和图 F), 纵坐标表示的是“净光合速率”,曲线的起点在纵坐标的负轴上,其对应值表示“呼吸速率”(此
答案:B
3 下面甲图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用打孔器在某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叶圆片,
再用气泵抽出气体直至叶片沉入水底,然后将等量的叶圆片转至含有不同浓度的 NaHCO3 溶液中, 给予一定的光照,测量每个培养皿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见图乙),以研究光合作
用速率与 NaHCO3 溶液浓度的关系。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答案:C
归类例析“总光合”与“净光合”的判断问题 总光合速率代表植物真正的光合能力,它是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和。纵观近几年高 考试题,发现“总光合”与“净光合”的判断问题仍然倍受青睐。笔者经过汇总归类,初步 探究解题策略,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根据数据表格中的关键词作判断 (1)如果光合强度用葡萄糖的量表示,那么,“产生”、“合成”或“制造”葡萄糖 的量是指总光合强度,而“积累”、“增加”或“净产生”葡萄糖的量则指的是净光合强度。 (2)如果光合强度用 CO2 的量表示,那么,“同化”、“固定”或“消耗”CO2 的量表 示的是总光合强度,而“从环境(或容器)中吸收”或“环境(或容器)中减少”CO2 的量 则指的是净光合强度。 (3)如果光合强度用 O2 的量表示,那么“产生”或“制造”O2 的量指的是总光合强度, 而“释放至容器(或环境)中”或“容器(或环境)中增加”O2 的量则指的是净光合强度。 例 1 将状况相同的某种绿叶分成四等组,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 1h,再光照 1h(光强相 同),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表的数据。
答案:B 2 右图曲线表示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照强度下,甲、乙两种植物叶片的 CO2 净吸 收速率与 CO2 浓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2 浓度大于 a 时,甲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B.适当增加光照强度,a 点将左移
C.CO2 浓度为 b 时,甲、乙总光合作用强度相等 D.甲、乙光合作用强度随 CO2 浓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强
A.三个叶圆片的质量大小关系一定是 z>x>y
B.叶圆片 Z 在 4 小时内的有机物积累量为(z-x-2y)g
C.叶圆片 Z 在后 2 小时内的有机物制造量为(z+x-2y)g
D.整个实验过程中呼吸午 10 时至中午 12 时,叶片只进行呼吸作用,有机物消耗量(呼吸量)为(x-y)
)
A.在 ab 段,随着 NaHCO3 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减小 B.在 bc 段,单独增加光照或温度或 NaHCO3 溶液浓度,都可以缩短叶圆片上浮的时间 C.在 c 点以后,因 NaHCO3 溶液浓度过高,使叶肉细胞失水而导致代谢水平下降
D.因配制的 NaHCO3 溶液中不含氧气,所以整个实验过程中叶圆片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点只进行呼吸作用 )。
例 2 植物的光合作用受 CO2 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影响。右图为在一定 CO2 浓度和适宜温度 条件下,测定某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速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 a 点所示条件下,该植物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 ATP 的场所是线粒体 B.b 点时该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为 0 C.若将该植物置于 c 点条件下光照 9 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平方米叶片一昼夜 中 CO2 的净吸收量为 15mg D.适当提高 CO2 浓度,则图中 a 点下移,b 点左移,c 点上移 解析:a 点没有光照,此时植物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 ATP 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 体;b 点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即净光合速率为 0;该叶片一昼夜中 CO2 的净吸收量为 10× 9-5×15=15mg;适宜提高 CO2 浓度,光合速率增大,呼吸速率减弱,则 a 点上移,b 点左移, c 点上移。 答案:C 三、根据测定模型的实验原理作判断 (1)液滴移动法测定模型:密闭透光小室中放入 NaHCO3 缓冲液,可维持装置中的 CO2 浓度; 将装置放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在植物的生长期,光合作用强度超过呼吸作用强度, 表现为净光合作用释放 O2,致装置内气体量增加,红色液滴移动。
g。中午 12 时至下午 14 时,叶片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有机物积累量(净光合量)
为(z-y)g,故叶圆片 Z 在后 2 小时内的有机物制造量(总光合量)=净光合量+呼吸量=(z+x-2y)g。
答案:C
例 4 一同学研究某湖泊中 X 深度生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时,设计了如下操作:①取三
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标号 a、b、c,并将 a 用不透光黑布包扎起来;②将 a、b、c 三个瓶子均在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c 瓶中的含氧含量即为初始含氧量,a 瓶包裹黑胶布则只能进行有氧 呼吸,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瓶中氧气消耗,消耗量为(w-v)mol/瓶;b 瓶既进行有氧呼吸有进 行光合作用,a 和 b 两瓶有氧呼吸强度相等,则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量为(k-v)mol/瓶。
答案:B
巩固练习
1 在两个相同密闭、透明玻璃室内各放置一盆相似的甲、乙两种植物幼苗,在充足的水
分、光照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下,用红外线测量仪定时测量玻璃室内的 CO2 含量,结果如下表(假
设实验期间光照、水分和温度等条件恒定不变)。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在 0~25min 期间,甲和乙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都逐渐减少 B.在 0~25min 期间,CO2 含量逐渐降低是有氧呼吸减弱的结果 C.在 0~25min 期间,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CO2 含量 D.上表数据说明,乙植物比甲植物固定 CO2 的能力强
照后与暗处理前的重量变化表示在这 2h 内的重量净变化,真正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
率。27℃、28℃、29℃、30℃总光合速率分别为 5、7、9、3mg/h,因此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
温度约为 29℃。27℃、28℃、29℃、30℃净光合速率分别为 4、5、6、2mg/h。
答案:B
二、根据坐标系中曲线的起点作判断
湖中 X 深度取满水,并测定 c 瓶中水的溶氧量;③将 a、b 两瓶密封后再沉入 X 深度水体中,24
小时后取出;④测定 a、b 两瓶中水的溶氧量,三个瓶子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关于 24 小时内 X
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k-w)mol/瓶 B.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k-v)mol/瓶 C.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k-v)mol/瓶 D.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 v mol/瓶
(1)坐标系中横坐标是“光照强度”:若纵坐标是“光合速率(强度)”时(图 A),曲线
的起点在 0 点,纵坐标表示的是“总光合速率”;若纵坐标是“CO2 吸收速率”或“O2 释放速率” 时(图 B),曲线的起点在横坐标上(a 点:光补偿点,此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纵坐标表
示的是“净光合速率”。
(2)坐标系中横坐标是“CO2 浓度”:若纵坐标是“光合速率(强度)”时(图 D),曲线的 起点在横坐标上(a 点: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最低二氧化碳浓度),纵坐标表示的是总光合速率;
(2)圆片上浮法测定模型:利用减压逐出叶圆片组织间隙中的气体,叶片会沉于水底。 由于光合作用释放出的 O2 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 O2,叶肉细胞间隙中的 O2 增加,叶圆片会由原来 的下沉状态而上浮,根据上浮的快慢,即能比较光合作用的强弱。
(3)半叶法测定模型: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 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一段时间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 别记为 a 和 b(单位:g),则 b-a 所代表的是总光合量。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 27℃
B.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 29℃
C. 27~29℃下的净光合速率相等
D. 30℃下的真正光合速率为 2mg/h
解析: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的相关量的变化是正确解题的关键。由表中数据绘出曲线
可知,暗处理后重量的变化表示呼吸速率,29℃暗处理 1h 后重量变化值最大,故 B 正确。1h 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