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彩斑斓:颜色灿烂多彩。 茹毛饮血:茹:吃。用来描绘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的生活。②分组朗读,当你读第一组词语时,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读第二组词语呢?3.说说课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解决。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以“五不”要求评议朗读情况。
设计意图: 本课是一篇科普性读物,生字比较多,词语比较难理解。初读课文环节,要 指导学生扎扎实实地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结合课文理解词语,以扫除课文阅读的 障碍。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直奔文章中心句,通过自读自悟、小组讨论、个性表达等形式理解 感悟课文语言的准确性,体会表达特点,为下文作铺垫。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教师总结,学生想象恐龙的演变过程,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抄写生字。
3.搜集有关恐龙的资料,阅读课后资料袋,扩充自己的古生物知识。
设计意图: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搜集与本课相关的知识,增加学生课外积累。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搜集恐龙的相关资料,如:图片、文字材料等。(2)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1)课前预习课文。(2)搜集恐龙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分步揭题、质疑激趣
1.出示短语:飞向蓝天
看到“飞向蓝天”四个字,你想到了什么?(生:飞向蓝天的白鸽,飞向蓝天的雄鹰,飞 向蓝天的小鸟。)(出示两幅鸟的图片)是啊,鸟类是我们心中轻灵自由的天之骄子。
(学生自读课文,找出句子交流。)
2.出示句子: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但近年来发现的大量化石显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 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1)指生朗读句子。
(2)“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中的“似乎”一词能去掉吗?(不能去掉,“似乎”一词告诉我 们表面上二者不相干,其实是相干的。)
4.学生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交流相机出示:第一种恐龙→庞大的家族→一些猎食性恐龙。
5.再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来介绍“第一种恐龙”“庞大的家族”以及“一些猎食性 恐龙”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回顾内容
1.听写课文词语,然后同桌之间相互批改订正。
2.说说课文向我们表达了一个什么观点?(在中生代时期, 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 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3.那么,恐龙是怎样演化成鸟儿的呢?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 既复习了生字,又考查了学生对课文中心观点的把握。
笨重 迟钝 茹毛饮血 庞大家族 形态各异 凶猛异常 轻灵 敏捷 五彩斑斓 身体轻盈 凌空翱翔 天之骄子①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解决。如:凌空翱翔:在高高的空中回旋低飞。
迟钝:(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活。 敏捷:动作等迅速灵敏。本文指一些猎食性的恐龙,身体逐渐变小,长得越来越像鸟类, 行动迅速灵敏。
设计意图: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分段概括段意中,引导学生思考,小组合作, 分析概括。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看法,陈述理由,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教师适时渗透概 括方法,培养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
四、把握中心,寻找两者关系
1.几亿年前的地球霸主却和今天的鸟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你能用课文中的话说一说 吗?
2.板书“恐”,“恐”是生字,上面是“巩”,下面是心字底,当你看到这个字时,你 想到了什么?(很恐怖、很可怕的恐龙等)
3.完成课文题目板书。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你了解恐龙吗?根据查阅的资料进行交流。
(出示课件:恐龙的图片)
4.引导质疑:读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疑问?(生:恐龙飞向蓝天,这是真的吗?这么 笨重的恐龙是怎样飞向蓝天的?)
二、合作探究,了解演化过程
1.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说说这段在课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生:过渡段。以设问的 形式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下文,再现恐龙变成鸟类的演化过程。)
2.过渡:文章哪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这个漫长的过程?(生:第4自然段。)
3.出示自学要求。
(1)默读第4自然段。
(2)边读边想:恐龙是怎样演化成鸟类的?一边读一边用“/”划分恐龙飞向蓝天经历的 阶段。
31飞向蓝天的恐龙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文是一篇科普文章,教学本课,既要引导学生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又要引 导学生揣摩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因此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针对课题 “飞向蓝天的恐龙”主动质疑,突出“以解决问题为线索”的教学理念。整堂课教师围绕着 “恐龙是怎样飞上蓝天的?恐龙与鸟类的关系?假说的由来?”等问题展开教学,理解课文 内容,并借助课件采用删减比较、对比朗读等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文中准确的语言。激发学生 热爱科学的兴趣。
5.过渡:笨重的恐龙能飞向蓝天,这是真真切切的!那么,笨重的恐龙是怎样飞向蓝天
的呢?快快打开课本到第31课——《飞向蓝天的恐龙》 ,去看看考古学家的最新发现吧!
设计意图: 从课文题目入手,分步揭题,将 “鸟儿”和“恐龙 ”这两种似乎毫不相干的 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交流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体验,实现向 课文内容的自然过渡。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圈画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或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2.检查初读效果。
(1)出示生字,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凌、恐、凶、盈”都是后鼻音, “笨、敏、仅”是前鼻音, “崭”是翘舌音。
(2)பைடு நூலகம்示课文词语,指导朗读并理解部分词语。
(3)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能不能去掉呢,它们告诉我们什么?(“ 一支”是指恐龙的某一个 分支,而不是全部; “漫长 ”指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变过程,而不是突如其来的变化。这样表 述更准确。)
(4)这一段是怎样引出观点的?(生:把恐龙与鸟类作比较。)
3.过渡: 是啊,恐龙是如何飞上蓝天的呢?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访问中生代的地球, 看一看恐龙的演化过程吧!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每段都写了什么?2.小组讨论,试着分段概括段意。
3.交流并小结分段概括段意的方法。
4.再读课文,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讨论后归纳。
(1)科学家是怎么发现恐龙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的呢?
(2)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或:恐龙的一支是怎样演化成鸟类的?)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以“五不”要求评议朗读情况。
设计意图: 本课是一篇科普性读物,生字比较多,词语比较难理解。初读课文环节,要 指导学生扎扎实实地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结合课文理解词语,以扫除课文阅读的 障碍。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直奔文章中心句,通过自读自悟、小组讨论、个性表达等形式理解 感悟课文语言的准确性,体会表达特点,为下文作铺垫。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教师总结,学生想象恐龙的演变过程,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抄写生字。
3.搜集有关恐龙的资料,阅读课后资料袋,扩充自己的古生物知识。
设计意图: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搜集与本课相关的知识,增加学生课外积累。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搜集恐龙的相关资料,如:图片、文字材料等。(2)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1)课前预习课文。(2)搜集恐龙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分步揭题、质疑激趣
1.出示短语:飞向蓝天
看到“飞向蓝天”四个字,你想到了什么?(生:飞向蓝天的白鸽,飞向蓝天的雄鹰,飞 向蓝天的小鸟。)(出示两幅鸟的图片)是啊,鸟类是我们心中轻灵自由的天之骄子。
(学生自读课文,找出句子交流。)
2.出示句子: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但近年来发现的大量化石显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 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1)指生朗读句子。
(2)“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中的“似乎”一词能去掉吗?(不能去掉,“似乎”一词告诉我 们表面上二者不相干,其实是相干的。)
4.学生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交流相机出示:第一种恐龙→庞大的家族→一些猎食性恐龙。
5.再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来介绍“第一种恐龙”“庞大的家族”以及“一些猎食性 恐龙”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回顾内容
1.听写课文词语,然后同桌之间相互批改订正。
2.说说课文向我们表达了一个什么观点?(在中生代时期, 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 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3.那么,恐龙是怎样演化成鸟儿的呢?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 既复习了生字,又考查了学生对课文中心观点的把握。
笨重 迟钝 茹毛饮血 庞大家族 形态各异 凶猛异常 轻灵 敏捷 五彩斑斓 身体轻盈 凌空翱翔 天之骄子①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解决。如:凌空翱翔:在高高的空中回旋低飞。
迟钝:(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活。 敏捷:动作等迅速灵敏。本文指一些猎食性的恐龙,身体逐渐变小,长得越来越像鸟类, 行动迅速灵敏。
设计意图: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分段概括段意中,引导学生思考,小组合作, 分析概括。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看法,陈述理由,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教师适时渗透概 括方法,培养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
四、把握中心,寻找两者关系
1.几亿年前的地球霸主却和今天的鸟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你能用课文中的话说一说 吗?
2.板书“恐”,“恐”是生字,上面是“巩”,下面是心字底,当你看到这个字时,你 想到了什么?(很恐怖、很可怕的恐龙等)
3.完成课文题目板书。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你了解恐龙吗?根据查阅的资料进行交流。
(出示课件:恐龙的图片)
4.引导质疑:读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疑问?(生:恐龙飞向蓝天,这是真的吗?这么 笨重的恐龙是怎样飞向蓝天的?)
二、合作探究,了解演化过程
1.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说说这段在课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生:过渡段。以设问的 形式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下文,再现恐龙变成鸟类的演化过程。)
2.过渡:文章哪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这个漫长的过程?(生:第4自然段。)
3.出示自学要求。
(1)默读第4自然段。
(2)边读边想:恐龙是怎样演化成鸟类的?一边读一边用“/”划分恐龙飞向蓝天经历的 阶段。
31飞向蓝天的恐龙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文是一篇科普文章,教学本课,既要引导学生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又要引 导学生揣摩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因此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针对课题 “飞向蓝天的恐龙”主动质疑,突出“以解决问题为线索”的教学理念。整堂课教师围绕着 “恐龙是怎样飞上蓝天的?恐龙与鸟类的关系?假说的由来?”等问题展开教学,理解课文 内容,并借助课件采用删减比较、对比朗读等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文中准确的语言。激发学生 热爱科学的兴趣。
5.过渡:笨重的恐龙能飞向蓝天,这是真真切切的!那么,笨重的恐龙是怎样飞向蓝天
的呢?快快打开课本到第31课——《飞向蓝天的恐龙》 ,去看看考古学家的最新发现吧!
设计意图: 从课文题目入手,分步揭题,将 “鸟儿”和“恐龙 ”这两种似乎毫不相干的 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交流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体验,实现向 课文内容的自然过渡。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圈画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或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2.检查初读效果。
(1)出示生字,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凌、恐、凶、盈”都是后鼻音, “笨、敏、仅”是前鼻音, “崭”是翘舌音。
(2)பைடு நூலகம்示课文词语,指导朗读并理解部分词语。
(3)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能不能去掉呢,它们告诉我们什么?(“ 一支”是指恐龙的某一个 分支,而不是全部; “漫长 ”指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变过程,而不是突如其来的变化。这样表 述更准确。)
(4)这一段是怎样引出观点的?(生:把恐龙与鸟类作比较。)
3.过渡: 是啊,恐龙是如何飞上蓝天的呢?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访问中生代的地球, 看一看恐龙的演化过程吧!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每段都写了什么?2.小组讨论,试着分段概括段意。
3.交流并小结分段概括段意的方法。
4.再读课文,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讨论后归纳。
(1)科学家是怎么发现恐龙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的呢?
(2)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或:恐龙的一支是怎样演化成鸟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