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债券市场的发展与变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洲债券市场的发展与变革1
赵兴耀宗军
欧洲的债券市场是在一个以银行融资为主导的经济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以债券存量与GDP比值衡量,欧元区债券市场规模和美国、日本相当,均在150%左右。但以债券存量与银行贷款比值衡量,欧元区仅有不到60%,而美国、日本这一比例分别达到2.4倍和1.1倍。
一、欧洲债券市场的结构特点
上世纪90年代,欧洲金融市场发展了一系列重要变革。1993年欧盟正式诞生,扫除了欧盟内部资本流动的政策障碍。其后基础设施变革加速,电子交易系统日益兴起,结算系统功能和组织不断整合。1999年欧元正式诞生,单一的欧元面值债券逐渐成为欧洲债券市场的主流。
上述这些重要变化都使得欧洲债券市场快速发展,并且呈现如下特点:
一是政府债券市场日益整合。各国同期限收益率的波动性趋同,各国同期限收益率之间的差异明显缩小。与此同时,外国投资者兴趣上升,以意大利国债为例,外国投资者持有比例在1997年不到20%,到2005年则已接近45%。
二是非政府债券市场得到快速发展。从发行比例看,
1本文系根据作者关于“欧洲资本市场框架与组织”论坛的报告及相关资料整理。该论坛于2006年4月在意大利罗马举行。
1998-2005年历年债券发行量中,金融机构比重从45%上升到70%,政府发行比重从40%下降到15%,一般企业发行比重稳定在15%左右。从交易规模看,2005年欧元企业债券的交易量接近2000年的3倍,反映出流动性得到显著提高。从信用等级分布看,1998-2006年中,欧元企业债存量中AAA级比重从38%下降到7%,反映出市场厚度得到改善,投资者对欧洲债券市场的信心增强。
三是信用衍生品种快速发展。信用违约互换(CDS)衍生市场获得了“爆炸式增长”,这一衍生产品单独对违约风险进行定价,并促进了现货市场的合理定价。
四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欧洲资产证券化主要用于减轻银行资产负债表负担。证券化的结构以分档发行和合成证券化等复杂结构为多。欧洲资产证券化的发行量从1998年约400亿欧元增长到2005年的3200亿欧元。
五是回购、利率互换、期货、商业票据(commercial paper)等配套市场也快速成长。各国普遍放宽了对这些市场的限制,有针对性地扫除了会计税收方面的障碍,制定诸如全球回购主协议、国际互换协议等标准文本,降低了相关法律风险和操作风险。所有这些措施使得回购等配套市场对于促进现券市场的价格发现和价格确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欧洲债券市场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展,对宏观经济也具有积极的意义。首先是金融体系整合提高了货币政策传导的同质性和有效性。其次是债券市场发展具有良好的增长效应,“市场整合
度越大,经济资源配置越有效,长期经济增长表现就越好”。再次是,债券市场发展可以规避突发冲击,促进经济健康运行。
二、积极的市场建设措施及步骤
欧洲债券市场的发展不仅是自发演进的过程,更是欧洲有识之士共同努力推动,在欧洲区域内进行政策协调的结果。欧洲发展市场的政策没有秘不可宣的秘诀,相反应更多归功于其明确的政策取向和坚定的政策步骤。
(一)一级市场措施
一是向市场昭示连续发行的规律性。包括:规定招标发行频率,预先公布发行安排表。
二是发展基准债券。包括:减少期限品种,发展更为标准化的产品,包括3个月、6个月、1年三个短期国债品种;扩大单只发行量,其中短期品种从2000年的11.3亿欧元/只发展到2005年的20亿欧元/只以上;发行期限较长的国债,延伸收益率曲线。
三是放松资本管制,允许非居民成为一级交易商。欧元区内各国国债的一级交易商几乎都由跨国证券机构和本国银行构成。
四是规范一级市场操作,降低一级市场投资者的数量,提高一级交易商的作用。一级交易商数目因国家、因国债品种而异,但一般不超过30家。
应该指出的是,欧盟各国一级市场发展的程度参差不齐。部分国家,如奥地利、芬兰、爱尔兰尚未实现定期发行;部分国家实行承销团制(syndication),一级交易商机制尚未定型;各国
拍卖方式不一,包括美国式、荷兰式、混合式,此外间或还有随卖式(Tap,指随时根据投资者购买数量调整卖价,卖完为止)。
(二)二级市场措施
发展二级市场的关键是促进流动性。流动性可以产生溢价,从而提高投资效率,降低整体融资成本。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欧洲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尚不显著;对一级交易商(Primary Dealer)规定报价义务也很难执行;欧洲各国市场分割;市场信息透明度较低。此后,欧洲二级市场发展经历了转型,其间抓住流动性这个关键点,采取了有利于流动性提高的多种措施:
一是,1999年推出统一的欧元,为欧盟扩大跨境发行和投资提供了可能,并大大提高了市场供求的竞争性。各国普遍放松了资本市场管制,扩大了投资者基础。以比利时国债为例,1998年底外国人持有比例不到20%,2005年中已超过50%。
二是,电子交易平台在流动性建设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电子交易系统,不但降低了成本,便利了交易结算直通处理(STP),同时各系统还规定了一级交易商的做市义务,市场流动性和透明度提高。但同时,传统的电话询价和人工经纪市场仍然存在。
三是,逐步统一国债市场操作惯例,如付息频率、计息规则、报价指标、结算周期、工作日安排。比较特殊的安排是,在欧元推出之后,将欧元区内各国本币面值债券改为统一欧元面值。
四是,鼓励市场机构进行积极的资产组合管理、套利交易以
及衍生品交易;鼓励回购和证券借贷等融资融券机制的发展。
五是,政府本身积极发展国库现金管理,增加二级市场提前赎回、以券换券等操作。
三、适应欧洲市场一体化的基础设施整合
欧元推出、跨境资本流动、全球资产配置等因素,促使欧洲证券市场基础设施不断整合。但从整个欧洲看,仍处于相对分割的状态。
(一)基础设施分割的不利影响
其一,较高的跨境投资货币成本。欧洲主要大国国内证券投资的成本与美国相近,整体市场规模也超过美国。但是,由于区域存在基础设施分割,使得跨境清算结算相对境内清算结算的效率较低,成本较高。
其二,给投资者带来较高的间接成本。各国系统规则不一,带来对当地代理中介的需求,需要复杂的后台操作,增加了相应的操作风险,妨碍了机构的业务合并。
其三,基础设施的分割意味着市场实际是分割的,妨碍真正的欧洲一体化证券市场的形成。
(二)欧洲基础设施的整合
为了应对竞争的需要,欧洲从政府到市场机构都在积极行动,推动基础设施的整合。
在公共部门层面,政府在“Giovannini报告”之后普遍认识到基础设施协调的重要性。一是通过欧洲中央托管协会(ECSDA)推动各中央托管机构之间的互联;二是推动欧盟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