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导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导则

1、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主体为县级人民政府;

2、规划编制的范围:县级规划编制的范围为县级行政管辖区内的全部土地,其中县级中心城区规划范围根据上级下达的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和乡级行政管辖界线划定,不得分割乡级行政管辖界线;

3、县级规划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供需状况分析,提出土地利用的目标,明确土地利用的重点和方针;

——根据上级下达的规划控制指标,确定县级规划的具体目标;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制订全县各类用地控制的具体指标;

——规划生态保护用地,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

——安排交通、水利、及能源等重点项目用地,落实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划定土地用途分区,制定各区土地用途管制规则;

——将全县土地利用的主要指标分解落实到各乡镇;

——拟定实施规划的措施。

4、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

——规划范围和中心城区规划范围;

——规划期限;

——规划约束性控制指标: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耕地保有量、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土地利用分区:禁止建设区边界、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扩展边界;

——重点建设项目、重点开发整理项目、重点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等。

5、县、乡两级规划应同步编制,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相互反馈、上下衔接、全面落实;

6、规划编制的程序(准备工作—专题研究—规划大纲的编制和评审—规划方案编制—公众参与和协调—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成果评审和报批—公告建档)

一、准备工作

包括组织准备、经费准备、技术准备和资料准备

1)组织和经费准备

由县级人民政府组织主要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成立规划编制领导小组,下设规划编制办公室,负责规划编制日常工作,制定工作计划,落实规划编制经费、确定编制单位、成立编制小组、参与规划方案的协调等。

2)技术准备

——选定规划编制的技术协作单位,成立技术组和专家组;

——制订技术方案,明确规划依据、规划任务、规划内容与方法、预期成果等

——组织技术培训,对技术协作单位、部门和乡(镇)联络员、社会公众等进行培训,明确工作程序和技术要求。

3)资料准备(基础资料、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资料、有关土地利用的规划资料,其他相关资料)

基础资料:包括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城乡建设及基础设施状况、主要产业发展状况、农林牧渔普查成果及其他县域发展资料

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资料:包括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历年变更调查资料、历年土地统计资料、历年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资料、非农业建设用地报批及清查资料、待开发土地等专项调查资料、土地评价和分等定级资料等;

有关土地利用的规划资料: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县级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及其他涉及土地利用的规划资料;

其他相关资料

二、专题研究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生态平衡,从基本国情出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土地供需形势分析、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等专题研究,从根本上探讨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有效途径,为统筹区域土地利用、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奠定基础。

三、规划大纲的编制和评审

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县级规划应编制规划大纲。规划大纲编制的目的是根据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和对土地资源的需求,结合土地资源特点和客观实际,明确规划范围、土地利用战略和规划目标,制定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的框架性方案,明确土地利用的重点任务,提出规划期保障规划实施的政策、机制和措施。

规划大纲的成果包括文本,说明和图件。

规划大纲编制完成后,县级人民政府应组织有关人员对大纲进行论证,并逐级向省国土资源厅上报。省国土资源厅组织有关单位人员对大纲进行评审。

四、规划方案编制

根据通过省级评审的规划大纲所确定的土地利用战略和规划目标、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的框架性方案、土地利用重点任务,分解落实上级下达的规划控制指标,具体安排土地规模、结构和布局,落实城镇工矿用地规模,划定土地用途分区,拟定土地用途管制措施,划定中心城区及重点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边界,确定交通、水利、能源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项目,确定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重点区域和项目,提出保障规划实施措施。

五、公众参与和协调

1)征求意见: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广泛征求上级及县级相关管理部门、专家、使用单位及公众意见,与当地产业布局规划、县(市)域总体规划、交通规划、水利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相关规划充分衔接,尤其是要做好与县(市)域总体规划在建设用地总规模、空间布局、建设时序、基础工作和实施措施等五方面的衔接。

2)论证:规划初稿和草图完成后,应递交各有关部门,专家进行论证和审议,县级人民政府应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进行论证和审议,确定方案。

六、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在县级规划编制完成的同时,应建设完成县级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县级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应符合《县(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指南(试行)》、《浙江省县(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和《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成果检查验收办法(试行)》(浙土资发【2005】10号)的要求。

七、成果评审和报批

规划方案经县级人民政府审议后上报市级人民政府,由市级国土资源部门组织评审。规划成果评审后逐级上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县级规划成果上报审批时,应一并上报县级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成果。

八、公告建档

规划经依法批准后,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县级规划主要内容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予以公告

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建立县级规划档案

7、县乡同步编制要求

在编制县级规划同时应特别注意县乡同步编制程序。乡(镇)人民政府应积极参与县级规划大纲的编制工作,县乡两级要求做到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基数转换和确认、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前期研究同步;同时要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协调等。

8、县级规划应由县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县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负责县级规划编制的具体工作

县级规划编制的技术工作宜采取国土资源部门主持、专业机构具体承担、相关专家参与的方式进行。

9、土地需求预测

一、经济社会发展态势预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