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办法》
破解进口液体货物短重索赔难题

中国检验检疫2013第4期A1N SPE CT I O N A N D Q U A R A N T I N E短重索赔难题口顾杰近年来液体化学品和植物油进口数量快速增长,海上船运作为最经济实惠的运输方式,在货物的流转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同时航运业又是风险系数比较高的行业,散装液体货物在航运过程短重现象时有发生。
在短重案件处理中,国内收货人和储运单位希望依据岸罐计重鉴定证书获得赔偿,而其他贸易各方往往会拿出装港的容量鉴定报告、卸货港的船舱计量报告等材料为自己辩解。
如何认定这些材料的证据效力,关系到国内收货人遭受损失能否获得赔偿。
案例:2012年8月,如皋检验检疫局检验鉴定人员在对一艘装载提单数为4000吨印尼棕榈油的油轮进行检验鉴定时发现,该轮船舱计量和提单基本一致,为3999.056吨,而岸罐收货数为3943.500吨,比提单短重56.5吨,短重率高达14.2%。
,短重金额50多万元人民币。
面对如此高的短重率,如果按照船舱重量,收货人就得不到赔偿,而如果根据岸罐计重结果则可以挽回损失。
本文将从货物短重原因和岸罐计重证书的产生、依据等方面人手,结合最高人民法院证据规则和检验鉴定工作实际,笔者对此案件谈一下分析意见。
进口液体货物短重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因液体货物的自然属性造成的短重。
如货物蒸发或挥发,船舶运输不能做到使液舱绝对密封,而大部分液体化学品和油品都有一定的挥发性,致使货物短重。
又如油类货物挂壁,油类货物都有相当大的黏度,货物卸毕后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附着在液舱壁、罐壁、管道中。
2.因测量器具造成的数值差异。
按国际计量组织发布的《船舶舱计量通用技术要求》,形状规则的船舱标称容量的检定误差不得超过±0.3%,形状不规则船舱不超过±O.5%。
而《立式金属罐容量试行检定规程》规定:容量为700立方以下的油罐,检定误差±0.2%;700立方以上的油罐,检定误差±0.1%。
国家对商品重量允许误差有规定

国家对商品重量允许误差有规定
桑万邦
【期刊名称】《企业科技与发展:上半月》
【年(卷),期】1995(000)012
【摘要】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内贸易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最近联合制定了《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规定》,对不同类别的食品,按其价值的高低,在称重计量时的允许误差作出了朋确的具体规定: 一、粮食、蔬菜、水果类:每公斤价值在6元内的,称重1公斤以下的,允许20克的误差;1公斤至2公斤,允许40克的误差;2公斤以上至4公斤,允许80克误差;4公斤以上至25公斤的,允许100克的误差。
二、肉、蛋、禽、海(水)产品、糕点、糖果、调味品类:每公斤价值在6元至30元以内的,称重在2.5公
【总页数】1页(P2-2)
【作者】桑万邦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03
【相关文献】
1.国家质检总局公布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办法 [J], 洲洲
2.国家规定12类商品属伪劣商品 [J],
3.国家技术监督局规定十四种情形的商品为伪劣商品 [J],
4.规定允许误差与规定抽样误差的区别探讨——兼与徐前同志商榷 [J], 何云清
5.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办法》的决定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2013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2013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3.07.18•【文号】国务院令第638号•【施行日期】2013.07.18•【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检验监管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2005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47号公布根据2013年7月1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以下简称商检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主管全国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
国家质检总局设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进出口商品的口岸、集散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及其分支机构(以下简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管理所负责地区的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
第三条国家质检总局应当依照商检法第四条规定,制定、调整必须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并公布实施。
目录应当至少在实施之日30日前公布;在紧急情况下,应当不迟于实施之日公布。
国家质检总局制定、调整目录时,应当征求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海关总署等有关方面的意见。
第四条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列入目录的进出口商品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验的其他进出口商品实施检验(以下称法定检验)。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法定检验以外的进出口商品,根据国家规定实施抽查检验。
第五条进出口药品的质量检验、计量器具的量值检定、锅炉压力容器的安全监督检验、船舶(包括海上平台、主要船用设备及材料)和集装箱的规范检验、飞机(包括飞机发动机、机载设备)的适航检验以及核承压设备的安全检验等项目,由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机构实施检验。
第六条进出境的样品、礼品、暂准进出境的货物以及其他非贸易性物品,免予检验。
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列入目录的进出口商品符合国家规定的免予检验条件的,由收货人、发货人或者生产企业申请,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查批准,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免予检验。
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03号《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办法》已经2007年7月2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局长李长江二〇〇七年八月二十七日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工作,规范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检疫机构)及社会各类检验机构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行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进出口贸易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顺利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以下简称《商检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其它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活动。
第三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主管全国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工作。
国家质检总局设在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检疫机构)负责所辖地区的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数量、重量检验的范围是:(一)列入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内的进出口商品;(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经检验检疫机构检验的其它进出口商品;(三)进出口危险品和废旧物品;(四)实行验证管理、配额管理,并需由检验检疫机构检验的进出口商品;(五)涉嫌有欺诈行为的进出口商品;(六)双边、多边协议协定、国际条约规定,或者国际组织委托、指定的进出口商品;(七)国际政府间协定规定,或者国内外司法机构、仲裁机构和国际组织委托、指定的进出口商品。
第五条检验检疫机构根据国家规定对上述规定以外的进出口商品的数量、重量实施抽查检验。
第二章报检第六条需由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数量、重量检验的进出口商品,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在检验检疫机构规定的地点和期限内办理报检手续。
第七条进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的报检手续,应当在卸货前向海关报关地的检验检疫机构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1989.02.21•【文号】主席令[第14号]•【施行日期】1989.08.01•【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通关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1988年2月2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1989年2月2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89年8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杨尚昆1989年2月21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保证进出口商品的质量,维护对外贸易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顺利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务院设立进出口商品检验部门(以下简称国家商检部门),主管全国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
国家商检部门设在各地的进出口商品检验机构(以下简称商检机构)管理所辖地区的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
第三条商检机构和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指定的检验机构,依法对进出口商品实验检验。
第四条国家商检部门根据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制定、调整并公布《商检机构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类表》(以下简称《种类表》)。
第五条列入《种类表》的进出口商品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进出口商品,必须经过商检机构或者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指定的检验机构检验。
前款规定的进口商品未经检验的,不准销售、使用;前款规定的出口商品未经检验合格的,不准出口。
本条第一款规定的进出口商品、经收货人、发货人申请,国家商检部门审查批准,可心免予检验。
第六条商检机构实施进出口商品检验的内容,包括商品的质量、规格、数量、重量、包装以及是否符合安全、卫生要求。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有强制性标准或者其他必须执行的检验标准的进出口商品,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检验标准检验;法律、行政法规未规定有强制性标准或者其他必须执行的检验标准的,依照对外贸易合同约定的检验标准检验。
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收费办法补充规定

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收费办法补充规定
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收费办法的补充规定
1989 年8 月1 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以下简称《商检法》),增加了新的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现将新增加的进出口
商品检验、鉴定等项目收费标准补充规定如下:
一、《商检法》第六条规定商检机构实施检验的质量、规格、数量、重量、包装、安全、卫生等项目,其检验、鉴定收费标准:
1.出口商品:
(1)质量、规格按一项计,按商品总值的1‰计收;(2)数量、重量按一项计,按国家商检局、国家物价局、财政部〔1987〕国检务联字第582 号《关于下发〈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收费办法〉的通知》(以下简称582 号《通知》)第五条规定计收;(3)一般商品包装性能检验收费标准,详见附表;(4)安全、卫生按一项计,按实际付出的成本核收。
以上各项同时办理,分别计算,累计收费。
2.进口商品办理单项或多项检验、鉴定,其费率、费额按进口商品计
费标准计收。
计费方法同上。
二、须经口岸商检机构查验出口的商品,口岸商检机构凭内地商检机
构签发的出口商品检验换证凭单审核或查验换证的,每单收取签证费10 元。
如在口岸重新检验、鉴定的,按本文第一条规定收费。
三、进口成套设备,对内按实际检验部分货值的2.4‰计收;对外按有问题或有缺陷部分货值的5‰计收。
进口机电仪、机动车辆等,对内按货值的2.4‰计收;对外按有问题或有缺陷部分货值的5‰计收。
上述进口商品由收货单位与商检机构。
进出口商品检验规范管理

1、在出口国检验
• 相关法律规定
–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 第5条及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 验法实施条例》
– 英国《1893货物买卖法》第34条-买方在卖方 交货前应有合理的机会验货。
–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38条-买方 须在可行的最短时间内验货。
按我国商检法规定: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1)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 组织草拟,统一审批、编号、发布。 (2)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 组织草拟,统一审批、编号、发布,并报国务院标准化 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在公布国家标准之后,该项行业标 准即行废止。
(3)地方标准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 主管部门编制计划,组织草拟,统一审批、编号、 发布,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额国务院有 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在公布国家标准或者行政标 准之后,该项地方标准即行废止。
(3)结合本案例: 1、进口公司按期议付了货 款,表示我公司产品在目的港后本身没有问题,也即说明产 品的锈损发生在内地,这风险已超过了装运港的船舷,应由 买方承提;2、进口出具的商检证书是某内地的,并未按合 同规定的在目的港检验,这不符合合同的规定;3、合同中 明确规定货到目的港后30天内检验,而进口公司却在半年后 才发来检验证书。凭以上三点:我国公司可拒绝进口客户的 索赔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令第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1992年10月7日国务院批准1992年10月23日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令第5号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以下简称《商检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以下简称国家商检局)主管全国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
第三条国家商检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进出口商品的口岸、集散地设立的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及其分支机构(以下简称商检机构),管理所负责地区的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
商检机构的职责是:对进出口商品实施检验,办理进出口商品鉴定,对进出口商品的质量和检验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国家商检局根据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对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进出口商品,制定、调整并公布《商检机构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种类表》(以下简称《种类表》)。
第五条商检机构和国家商检局、商检机构指定的检验机构对进出口商品实施法定检验的范围包括:(一)对列入《种类表》的进出口商品的检验;(二)对出口食品的卫生检验;(三)对出口危险货物包装容器的性能鉴定和使用鉴定;(四)对装运出口易腐烂变质食品、冷冻品的船舱、集装箱等运载工具的适载检验;(五)对有关国际条约规定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的检验;(六)对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的检验。
第六条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进出口药品的卫生质量检验、计量器具的量值检定、锅炉压力容器的安全监督检验、船舶(包括海上平台、主要船用设备及材料)和集装箱的规范检验、飞机(包括飞机发动机、机载设备)的适航检验以及核承压设备的安全检验等项目,由其他检验机构实施检验。
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发布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收费办法及收费标准的通知

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发布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收费办法及收费标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计划委员会(已更名),财政部•【公布日期】1994.06.22•【文号】计价格[1994]794号•【施行日期】1994.08.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通关正文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发布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收费办法及收费标准的通知(计价格〔1994〕79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物价局(委员会)、财政厅(局),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现将修订后的《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收费办法》和《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收费标准》印发你们,请按照执行。
附件:一、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收费办法二、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收费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计划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一九九四年六月二十二日附件一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收费办法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进出口商品检验机构(以下简称商检机构)以及向商检机构申请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业务的企业、个人或其代理人(以下简称申请人)。
第三条商检机构应按照本办法规定的收费标准向申请人收取检验、鉴定费。
收费金额计算到元,元以下四舍五入。
进出口商品的品质检验费,均以发票或合同所列总值为基础计费。
预验出口商品以当年同类商品价值或上年同类商品价值为基础计费。
第四条申请危险品、有毒有害商品的品质检验和重量鉴定以及装载上述商品的运载工具装运条件的鉴定加倍收费。
第五条申请同批进出口商品的品质、规格、重量、数量、安全、卫生和包装等检验、鉴定业务的,收费标准以品质、规格为一项,数量、重量为一项,安全、卫生为一项,包装为一项,分别计算,累计收费。
合同规定需加验黄曲霉毒素、农药等残留量、抗生素、放射性物质、雌雄激素、铅镉含量等特殊检验项目的出口商品的检验费,按委托检验收费标准另行收费。
第六条进出口商品按照操作规程抽样检验代表全批商品品质的,其品质检验费按全批计费。
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办法

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工作,规范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检疫机构)及社会各类检验机构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行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进出口贸易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顺利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以下简称《商检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其它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活动。
第三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主管全国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工作。
国家质检总局设在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检疫机构)负责所辖地区的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数量、重量检验的范围是:
(一)列入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内的进出口商品;
(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经检验检疫机构检验的其它进出口商品;
(三)进出口危险品和废旧物品;
(四)实行验证管理、配额管理,并需由检验检疫机构检验的进出口商品;
(五)涉嫌有欺诈行为的进出口商品;。
大宗散装货物的合理损耗分析

大宗散装货物的自然减量分析提要当前,我国对水运大宗散装货物在港口装卸、堆存、保管中的合理损耗和自然减量的标准并无明确规定,在实践中由于损耗和自然减量的不确定性,以致港口经营人经常与货主发生争议。
简要案情2004年11月至2005年2月,内地某进出口公司通过港口代理公司五次与港口经营人签订港口货物作业合同。
根据合同共接卸5艘铁矿砂船,约定货物总重为33万吨,经商检实际水尺测总重32万吨。
实际发运共计31.2万吨,其中铁路发运3000节车皮。
缺损货物中有560吨经确认为在港外货场被盗。
本案中,港口货物作业合同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与港口集团公司订立概括的作业协议;二是与集团成员子公司订立补充协议确定具体的作业要求和费率等,主要约定了,作业项目为卸船、转栈、装车等,货物由双方共同监管,按一般普通货物储存(露天堆放,不铺垫、不苫盖),除能证明港口过失外港口对货物的损耗不承担赔偿责任,收货人的计量数字对港口无效,港口费用在余货3000吨之前付清,以及港口的留臵权和迟延滞纳金等。
本案中,进出口公司为内地某物资公司的进出口代理人。
2005年5月,进出口公司与港口经营人对货物数量及合理损耗发生争议,进出口公司要求以货物损失抵扣港口费500余万元,港口经营人未同意,但放弃了留臵权。
2006年11月,港口经营人在海事法院起诉进出口公司要求支付500万元港口费及相关滞纳金。
2007年7月,内地物资公司以货物损失为由在太原起诉进出口公司,港口经营人、代理公司为共同被告。
焦点问题和关联理论本案中的法律问题较多,不过笔者认为核心的问题还是大宗散装货物在港口作业中的自然减量(合理损耗)的比例问题,这是争议产生的本原,如果是合理的则港口经营人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关于散装货物的自然减量问题,涉及计量和损耗率两方面的因素。
(一)计量数据问题。
《港口货物作业规则》第32条规定“散装货物按重量交接”,不过在港口作业实践中,我们却可以看到,提单(运单、合同)数据、商检水尺数据、港口计量数据、港口发运数据以及收货人计量的数据等,但这些数据是否都对港口经营人有约束力。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印发《进口大宗货物分港卸货法定鉴定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印发《进口大宗货物分港卸货法定鉴定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9.11.23•【文号】国质检检[2009]518号•【施行日期】2009.11.2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通关正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印发《进口大宗货物分港卸货法定鉴定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2009年11月23日国质检检[2009]518号)各直属检验检疫局:根据《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令2007年第103号)及《进口商品残损检验鉴定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令2007年第97号)的规定,总局制定了《进口大宗散装货物分港卸货法定鉴定工作管理规定》,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进口大宗散装货物分港卸货法定鉴定工作管理规定附件:进口大宗散装货物分港卸货法定鉴定工作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进口大宗散装货物分港卸货的鉴定工作,确保法定鉴定工作质量,切实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进出口贸易各有关方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办法》及《进口商品残损检验鉴定管理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由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检疫机构”)对装载于同一船舶同一航次且在国内分港卸货的进口大宗散装货物所实施的数重量鉴定和残损鉴定工作。
第三条除特别说明外,本规定中的港口系指国内卸货港。
第四条涉及分港卸货的检验检疫机构鉴定部门(以下简称“鉴定部门”)及鉴定人员,应恪守职业道德,树立大局意识,积极沟通、相互配合,及时通报检验鉴定有关情况。
第五条各卸货港检验检疫机构之间的联系一般由指定的部门和联系协调人负责,各检验检疫机构应将本机构分港卸货负责部门和联系协调人名单、联系电话、传真及电子信箱等报国家质检总局检验监管司(以下简称“总局检验司”)备案。
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收费办法

进出⼝商品检验、鉴定收费办法颁布⽇期:1988-01-15执⾏⽇期:1988-01-15时效性:现⾏有效效⼒级别:部门规章⽬录第⼀章总则第⼆章进出⼝商品检验、鉴定⼯作项⽬的费率费额第三章进出⼝商品检验、鉴定⼯作计费⽅法第四章附则第⼀章总则第⼀条为了把好进出⼝商品质量关,更好地为对外贸易服务,根据《中华⼈民共和国进出⼝商品检验条例》第⼆⼗五条“商检机构和有关检验机构执⾏检验和办理公证鉴定得酌收费⽤”有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条凡经检验不合格或合同规定以商检证书作为结算依据⽽对外出证的进出⼝商品,以及由国外申请⼈直接申请或由国外负担检验费的进出⼝商品⼀律按“对外费率费额”计收检验费,其⾦额应在证书上注明。
进⼝商品经检验全部合格或合格部分不对外出证的,以及出⼝商品的检验费⽤由国内负担的,⼀律按“对内费率费额”计收。
第⼆章进出⼝商品检验、鉴定⼯作项⽬的费率费额第三条进⼝商品品质检验费率费额⼀、⼀般进⼝商品以进⼝发票或合同所列总值的千分之⼆点四计收检验费。
⽊材、⽪张等逐件检验品质,由收⽤货部门验收后向商检局申报并经商检局复验出证的,对内按有问题部分的货值的千分之⼀点⼆计费,对外按千分之⼆点四计费;由商检局⾃验的,不合格部分,对外出证的按千分之⼆点四计费,合格部分或全部合格的按千分之⼀点⼆计费。
⼆、机电仪商品、运输⼯具、轴承等,对内外均按有问题或缺陷部分的价值的5‰计费。
进⼝商品开箱查看,每箱收费10元。
⼀般进⼝车辆收取初检费,每辆10元;摩托车每辆2元。
三、进⼝⾦属材料检验项⽬分为外观规格、机构物理性能、化学成份、⾦相探伤等四个⼤项⽬,检验收费均按检验结果所代表部分计费。
其费率为:1、申请检验全项的,对外按5‰、对内按2.5‰计费;2、申请检验三个⼤项⽬的,对外按4‰、对内按2‰计费;3、申请⼆个⼤项⽬的,对外按3‰、对内按1.5‰计纲;4、申请⼀个⼤项⽬的,对外按2.4‰、对内按1.2‰计费。
四、进⼝家⽤电器的费率:150台以内按进⼝商品总值的2.4‰计费;151台--500台按2‰计费;501台--1500台按1.5‰计费;1500台以上按1.2‰计费。
食品安全大事记07-08

食品安全大事记2007年8月31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关于印发《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实施细则》的通知(国质检监[2007]417号)。
2007年8月31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第103号局令,颁布新的《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
2007年8月31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第102号令《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2007年8月31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第101号局令,《儿童玩具召回管理规定》,为保护儿童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是对我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2007年8月31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第99号局令,《出境水生动物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正式颁布。
2007年8月31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第98号局令,《食品召回管理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正式实施,这是国家质检总局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是对我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
2007年8月28日卫生部关于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监督发〔2007〕248号)。
2007年8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质检总局局长、国务院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副组长李长江介绍当前中国政府加强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工作的措施,并答记者问。
2007年8月27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关于出口食品加施检验检疫标志实施时间的通知(质检食函[2007]275号)。
2007年8月23日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召开。
2007年8月23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国质检〔2007〕404号文件。
(关于印发《全国质检系统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2007年8月23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开展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证无证查处工作的公告》(2007年第123号)。
2007年8月22日卫生部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中国食品安全情况。
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办法(2018第二次修正)

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办法(2018第二次修正)【法规类别】进出口商品检验【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第240号令【发布部门】海关总署【发布日期】2018.05.29【实施日期】2018.07.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章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办法(2007年8月27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03号公布根据2015年11月23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72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办法>的决定》修订根据2018年4月28日海关总署令第238号《海关总署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8年5月29日海关总署第240号令《海关总署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工作,规范海关及社会各类检验机构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行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进出口贸易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顺利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以下简称《商检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其它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活动。
第三条海关总署主管全国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工作。
主管海关负责所辖地区的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海关实施数量、重量检验的范围是:(一)列入海关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内的进出口商品;(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经海关检验的其它进出口商品;(三)进出口危险品和废旧物品;(四)实行验证管理、配额管理,并需由海关检验的进出口商品;(五)涉嫌有欺诈行为的进出口商品;(六)双边、多边协议协定、国际条约规定,或者国际组织委托、指定的进出口商品;(七)国际政府间协定规定,或者国内外司法机构、仲裁机构和国际组织委托、指定的进出口商品。
物资到货质量检验管理规范QSY

物资到货质量检验管理规范Q S Y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SY 1474-2012物资到货质量检验管理规范Administrative standard of quality inspection of arriving materials 2012-04-28 发布 2012-07-01 实施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2)1 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术语和定义 (3)4 质量检验一般要求 (4)5 入库物资质量检验 (6)6 直达现场物资质量检验 (6)7 进口物资质量检验 (7)8 应急物资质量检验 (7)9 检验机构 (7)10 质量问题处置 (8)附录A(资料性附录)必检物资目录 (9)参考文献 (10)前言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物资采购管理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物资采购管理专业标准化直属工作组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物资采购管理部、大庆油田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大庆石化分公司、独山子石化分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渤海装备制造有限公司、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战、姜妍、王凤文、钟辉、李勃、齐坚、邹晓钟、王庭建、王城、宫运兴、栾海峰、靳梅、刘海林、付丽飞、汪振武、于忠涛、王成。
物资到货质量检验管理规范本标准规定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物资到货检验管理的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采购物资到货质量检验管理(不包括境外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报检实务

(6)收货人:外贸合同中的收货人,应中英文对照填写。 (7)发货人:外贸合同中的发货人。 (8)货物名称(中/外文):进口货物的品名,应与进口 合同、发票名称一致,如为废旧货物应注明。 (9)H.S编码:进口货物的商品编码。以当年海关公布的 商品税则编码分类为准。
(10)产国(地区):该进口货物的原产国家或地区。 (11)数/重量:以商品编码分类中标准数量为准,并应注 明数重量单位。 (12)货物总值:入境货物的总值及币种,应与合同、发 票或报关单上所列的货物总值一致。 (13)包装种类及数量:货物实际运输包装的种类及数量, 如是木质包装还应注明材质及尺寸。
经过调查得知,这是由于码头作业人员外语较差,在与 大副沟通中误以为检验检疫人员已经完成水尺鉴定,于 是开始卸货。北仑检验检疫局依照2007年10月起施行的 《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办法》认定,港 埠公司在检验检疫人员未对货物进行数、重量检验的情 况下,擅自卸货,破坏了进口铁矿石重量检验现场条件, 影响了检验结果,依据相关规定,对该港埠公司处以人 民币1万元的罚款。
(3) 未经使用,但存放时间过长,部件产生明显有形损 耗的; (4) 新旧部件混装的; (5) 经过翻新的,如旧压力容器类、旧工程机械类、旧 电器类、就车船类、就印刷机械类、旧食品机械类、就 农业机械类等。进口旧机电产品,进口单位需向国家质 检总局或其授权机构申请办理进口检验。
二、报检要求及检验检疫规定
五、入境货物报检单的填制
报检人要认真填写《入境货物报检单》,内容应按合同、
国外发票、提单、运单上的内容填写,报检单应填写完 整、无漏项,字迹清楚,不得涂改,且中英文内容一致, 并加盖申请单位公章。 打*的内容由检验检疫机构填写。
(1)编号:由检验检疫机构报检受理人员填写,前6位为 检验检疫局机关代码,第7位为报检类代码,第8、9位 为年代码,第10至15位为流水号。 (2)报检单位:填写报检单位的中文名称,并加盖报检单 位公章或已向检验检疫机构备案的“报检专用章”。 (3)报检单位登记号:报检单位在检验检疫机构登记的号 码。 (4)联系人:报检人员姓名、电话:报检人员的联系电话。 (5)报检日期:检验检疫机构实际受理报检的日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办法》(xx年8月27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03号公布自xx年10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工作,规范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检疫机构)及社会各类检验机构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行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进出口贸易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顺利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以下简称《商检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其它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活动。
第三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主管全国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工作。
国家质检总局设在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检疫机构)负责所辖地区的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数量、重量检验的范围是:(一)列入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内的进出口商品;(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经检验检疫机构检验的其它进出口商品;(三)进出口危险品和废旧物品;(四)实行验证管理、配额管理,并需由检验检疫机构检验的进出口商品;(五)涉嫌有欺诈行为的进出口商品;(六)双边、多边协议协定、国际条约规定,或者国际组织委托、指定的进出口商品;(七)国际政府间协定规定,或者国内外司法机构、仲裁机构和国际组织委托、指定的进出口商品。
第五条检验检疫机构根据国家规定对上述规定以外的进出口商品的数量、重量实施抽查检验。
第二章报检第六条需由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数量、重量检验的进出口商品,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在检验检疫机构规定的地点和期限内办理报检手续。
第七条进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的报检手续,应当在卸货前向海关报关地的检验检疫机构办理。
第八条散装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的报检手续,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向装货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办理。
包(件)装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的报检手续,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向商品生产地检验检疫机构办理。
需要在口岸换证出口的,由商品生产地的检验检疫机构按照规定签发包括数量、重量在内的出境货物换证凭单,发货人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持换证凭单和必要的凭证向出口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申请查验,经查验合格的,由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签发包括数量、重量在内的货物通关单或者证书。
对于批次或者标记不清、包装不良,或者在到达出口口岸前的运输中数量、重量发生变化的商品,收发货人应当在出口口岸重新申报数量、重量检验。
第九条以数量交接计价的进出口商品,收发货人应当申报数量检验项目。
对数量有明确要求或者需以件数推算全批重量的进出口商品,在申报重量检验项目的同时,收发货人应当申报数量检验项目。
第十条以重量交接计价的进出口商品,收发货人应当申报重量检验项目。
对按照公量或者干量计价交接或者含水率有明确规定的进出口商品,在申报数量、重量检验时,收发货人应当同时申报水分检测项目。
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中需要使用密度(比重)进行计重的,收发货人应当同时申报密度(比重)检测项目。
船运进口散装液体商品在申报船舱计重时,收发货人应当同时申报干舱鉴定项目。
第十一条收发货人在办理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报检手续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国际通行做法向检验检疫机构申请下列检验项目:(一)衡器鉴重;(二)水尺计重;(三)容器计重:分别有船舱计重、岸罐计重、槽罐计重三种方式;(四)流量计重;(五)其它相关的检验项目。
第十二条进出口商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报检人应当同时申报船舱计重、水尺计重、封识、监装监卸等项目:(一)海运或陆运进口的散装商品需要运离口岸进行岸罐计重或衡器鉴重,并依据其结果出证的;(二)海运或陆运出口的散装商品进行岸罐计重或衡器鉴重后需要运离检验地装运出口,并以岸罐计重或衡器鉴重结果出证的。
第十三条收发货人或其代理报检企业在报检时所缺少的单证资料,应当在检验检疫机构规定的期限内补交。
第三章检验第十四条进口商品应当在收货人报检时申报的目的地检验。
大宗散装商品、易腐烂变质商品、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以及已发生残损、短缺的进口商品,应当在卸货口岸实施数量、重量检验。
出口商品应当在商品生产地实施数量、重量检验。
散装出口商品应当在装货口岸实施数量、重量检验。
第十五条检验检疫机构按照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实施数量、重量检验。
尚未制订技术规范、标准的,检验检疫机构可以参照国家质检总局指定的有关标准检验。
第十六条检验检疫机构在实施数量、重量检验时,发现报检项目的实际状况与检验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不符,影响检验正常进行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当及时通知报检人;报检人应当配合检验检疫机构工作,并在规定的期限内改报或增报检验项目。
第十七条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数量、重量现场检验的条件应当符合检验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
收发货人、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提供符合检验技术规范、标准要求的条件和必要的设备。
收发货人、有关单位和个人未及时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设备,检验检疫机构应当责成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检验顺利进行;对不具备检验条件,可能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不得实施检验。
第十八条检验检疫机构实施衡器鉴重的方式包括全部衡重、抽样衡重、监督衡重和抽查复衡。
第十九条固体散装物料或不定重包装且不逐件标明重量的进出口商品可以采用全部衡重的检验方式;对裸装件或不定重包装且逐件标明重量的包装件应当逐件衡重并核对报检人提交的原发货重量明细单。
对定重包装件可以全部衡重或按照有关的检验鉴定技术规范、标准,抽取一定数量的包装件衡重后以每件平均净重结合数量检验结果推算全批净重。
第二十条以公量、干量交接计价或对含水率有明确规定的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机构在检验数量、重量的同时应当抽取样品检测水分。
检验中发现有异常水的,检验检疫机构应当责成有关单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检验的顺利进行。
第二十一条报检人提供用于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的各类衡器计重系统、流量计重系统、船舶及其计量货舱、计量油罐槽罐及相关设施、计算机处理系统、相关图表、数据资料必须符合有关的技术规范、标准要求;用于数量、重量检验的各类计量器具,应当依法经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方可使用。
第二十二条进出口商品的装卸货单位在装卸货过程中应当落实防漏撒措施和收集地脚;对有残损的,应当合理分卸分放。
第二十三条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数量、重量检验时应当记录,可以拍照、录音或录像。
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并在记录上签字确认,如有意见分歧,应当备注或共同签署备忘录。
第二十四条承担进口接用货或出口备发货的单位的计重器具、设施、管理措施以及接发货过程应当接受检验检疫机构的监督管理和检查,并在检验检疫机构规定的期限内对影响检验鉴定工作及其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进行整改。
第四章监督管理第二十五条国家质检总局及各地检验检疫机构依法对在境内设立的各类进出口商品检验机构和在境内从事涉及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的机构、人员及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十六条检验机构从事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鉴定活动,应当依法经国家质检总局许可。
未经许可的,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在境内从事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鉴定活动。
第二十七条已经国家质检总局许可的境内外各类检验鉴定机构必须在许可的范围内接受对外经济贸易关系人的委托,办理进出口商品的数量、重量鉴定;其现场鉴定人员应当随身携带国家质检总局对其机构、人员资格许可的有关证件并接受检验检疫机构的检查。
对无证从事鉴定活动的人员,检验检疫机构可以责令其离开现场并做相应的处理。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二十八条擅自破坏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现场条件或者进出口商品,影响检验结果的,由检验检疫机构责令改正,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九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未经国家质检总局许可,擅自从事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业务的,由检验检疫机构责令停止非法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从事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业务的检验机构超出其业务范围的,或者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扰乱检验鉴定秩序的,由检验检疫机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国家质检总局或者检验检疫机构可以暂停其6个月以内检验鉴定业务;情节严重的,由国家质检总局吊销其检验鉴定资格证书。
第三十条检验机构鉴定人员进行现场鉴定时未携带有关证件的,由检验检疫机构给予警告,并责令其离开现场。
检验机构指派无证人员从事鉴定工作的,由检验检疫机构处3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一条检验检疫机构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故意刁难当事人的,徇私舞弊,伪造检验结果的,或者玩忽职守,延误检验出证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第三十二条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公量,是指商品在衡重和化验水分含量后,折算到规定回潮率(标准回潮率)或者规定含水率时的净重(以公量结算的商品主要有棉花、羊毛、生丝和化纤等,这些商品容易吸潮,价格高)。
干量,是指商品的干态重量,商品实际计得的湿态重量扣去按照实测含水率计得的水分后得到的即商品的干态重量(以干量结算的商品主要有贵重的矿产品等)。
岸罐计重,是指以经过国家合法的计量检定部门检定合格的罐式容器(船舱除外)为工具,对其盛装的散装液体商品或者液化气体商品进行的数、重量检验鉴定(包括测量、计算)。
其中,罐式容器包括了立式罐、卧式罐、槽罐(可拆卸或者不可拆卸的槽罐)。
抽查复衡,是衡器鉴重合格评定程序中的一个环节。
指针对合格评定对象(主要是经常进出口大宗定重包装的商品的收货人或者发货人),由检验检疫机构从中随机抽取部分有代表性的商品在同一衡器上进行复衡,检查两次衡重的差值是否在允许范围内,以评定其程序是否处于合格状态的检验方法。
收集地脚,是指在装卸过程中由于撒、漏的或者是在装卸后残留的小部分商品称为地脚货物,地脚货物应当及时收集计重,扣除杂质,合并进整批重量出证,而不能简单作为损耗扣除。
第三十三条报检人对检验检疫机构的数量、重量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作出检验结果的检验检疫机构或者其上级检验检疫机构以至国家质检总局申请复验,同时应当保留现场和货物现状。
受理复验的检验检疫机构或者国家质检总局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复验结论。
当事人对检验检疫机构、国家质检总局作出的复验结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三十四条对外经济贸易关系人对所委托的其他检验鉴定机构的数量、重量鉴定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当地检验检疫机构以至国家质检总局投诉,同时应当保留现场和货物现状。
第三十五条检验检疫机构依法实施数量、重量检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
第三十六条本办法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本办法自xx年10月1日起施行,原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xx年12月16日发布的《进出口商品重量鉴定管理办法》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