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学校教育功能的有限性

合集下载

《教育学》第四次作业答案

《教育学》第四次作业答案

一、名词解释1、《大教学论》:《大教学论》是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教育理论方面的代表作。

《大教学论》是近代以来第一部教育学著作。

它大体可分为五个组成部分:总论、教学论、德育论、学制系统及课程论、实现教育改革计划的呼吁,奠定了近代以来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基础。

2、课堂管理:从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与激励以及学生的自我管理角度对课堂管理做出描述:课堂管理是建立适宜课堂环境、保持课堂互动、促进课堂生长的历程。

其中,建立适宜课堂环境是课堂管理的基本前提,保持课堂互动是课堂管理的衡量尺度,促进课堂生长是课堂管理的最终目标。

课堂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课堂常规管理、课堂环境管理、课堂秩序的管理、课堂活动管理。

3、活动课程:活动课程是从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出发,以学生的主动实践获取直接经验为主来安排的课程。

4、教育的质的规定性:⑴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在动物界不存在人类的这种活动。

⑵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这要比动物通过遗传方式传递信息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⑶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

5、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的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首先,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机构和组织的体系;其次,教育制度是指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与运行的一整套规则。

6、个体的社会化:个体的社会化是指在社会的教育和熏陶下,个体从自然人发展成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过程贯穿于个人的一生。

根据年龄分期,社会化分为童年社会化、青少年社会化和**社会化。

根据社会化的内容划分,它包括童年社会化和基本社会化。

7、教育美育:教育美育指的是要使全部教育活动成为美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活动本身要努力做到审美化。

教育美育要求教育者充分创造教育活动的形式美,同时努力发掘教育活动中所有美的要素作为美的资源。

8、教育的有限性: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是有限的,即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主导作用有条件的:一是教育符合社会的发展方向。

论学生、教师和家长自由的有限性——彼得斯分析教育哲学的伦理学视角

论学生、教师和家长自由的有限性——彼得斯分析教育哲学的伦理学视角

•教育史讼•教育文化论坛2021年第1期论学生、教师和家长自由的有限性----彼得斯分析教育哲学的伦理学视角朱镜人(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安徽合肥230601)摘要:自由具有正当性,但自由是有限的。

在学校教育中,学生、教师和家长的自由也是有限的。

其伦理学依据表 现为:自由原则不是人类生活的唯一原则,人类社会中的一些制度对自由起着限制的作用,自由会受到实际条件的 限制,“恐惧自由”心理的作用,自由原则的应用有特定的范围。

就学生而言,义务教育的强迫性表明儿童自由是有 限的,学校对教学秩序的需求,控制了的教育环境,学生一些要求的“无理性”,以及教师布置的作业和组织的活动决 定了学生自由的有限性;就教师自由而言,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中小学学生身心发展不同阶段的特殊性,教育考试制 度和教师特殊的社会角色,决定了教师自由的有限性;就家长而言,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上家长没有选择的自由, 在子女就学的学校选择中不少家长的自由会受到限制。

因此,我们对教育领域中的学生、教师和家长的自由问题必 须有清醒的认识,弄清楚在哪些地方允许自由,在哪些地方则应当对自由作适当的限制,不能将自由的概念用错地 方,“在不应当给予自由的地方给予了自由,而在应当给予自由的地方又往往不给予自由 关键词:伦理学;学生;教师;家长;自由;有限性中图分类号:G5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 - 7615(2021)01 -0009 - 06DOI :10. 15958/j. cnki. jywhlt. 2021.01.002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中的学生、教师和家长的 自由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西方教育家从文艺 复兴时代起就开始探讨这一问题。

经过长期的探 索,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学校教育中,学生、教师和 家长应该享有充分的自由,然而,这种自由是有限 的,不是无限的或绝对的。

但至于学生、教师和家 长的自由为什么是有限的,人们却见仁见智。

英国分析教育哲学代表人物彼得斯(R . S . Peters ,1919一 2〇11 )在其《伦理学与教育》(份/iics)一书中,采用分析教育哲学的方法,从伦理学视角 对这一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他的一些观点对我们 理解这一问题有启发E 。

浅谈学校教育的有限性和无限性关系

浅谈学校教育的有限性和无限性关系

浅谈学校教育的有限性和无限性关系作者:梁夏怡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18期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当前我们正处于学校教育的阶段,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学校教育的有限性和无限性。

一、教育的有限性是可见的教学空间的有限性。

学校教育一般是班级授课制,在安排好的教室内上课。

而且,一个学生只能在一所学校接受正式教育。

教学内容的有限性。

这里说的教学内容有限性指的是我们在学校学习的内容有限。

课堂上学习内容主要来源于教科书,即使我们的学校教育分为基础教育、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这三个阶段,但是每个阶段的学习都有一定的限制、程度要求。

同是高等教育,在不同时期学习同一科目的学生,所学的知识内容不同。

学生在一定时期内学习的内容是有限的。

施教、受教能力有限。

施教和受教是学校教育常见的两个行为。

教师和学生是教育的要素。

施教的有限是对教师而言。

每个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式、教学组织手段都不一样,对教学内容的驾驭程度也不同。

教师教学活动主要是建立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上进行的,教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影响了他的施教活动的展开。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学生的受教能力也是有限的。

虽然是接受学校教育,但是每个人的领悟能力、每个人对学习的热衷度、每个人的身心发展状况等因素,都影响了他对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

所以,无论是教师的施教能力,还是学生的受教能力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教师角色的有限性。

当学生在校接受学习,教师就不仅承担一个教育者的身份,还是一个监督者、家长、朋友的身份。

但是,教师为了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在学校教育中,更多的是扮演者一个管理者的身份。

即使能将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那也是对个别同学,教师不能满足每个学生的情感需要。

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性格不同,成长环境不同,因此,需要教师扮演的角色也不同。

有些性格顽劣的学生,他需要的是一个管理者;有些性格属于比较恋家的学生,他需要的是一个家长般的老师;有些性格比较自主的学生,他需要的是一个朋友或者希望教师是一个沉默者等等,但是教师的能力、精力、情感有限,不能满足每个学生对教师所期待的角色,因此,教师所能承担的角色也有限。

论学校教育的有限性

论学校教育的有限性

是新 生个 体 的加入 。新 出生 的成 员 , 虽然他们具备人 类
的 生 物 特 征 , 是 还 不 是 社 会 意 义 上 的人 。要 成 为 人 类 群 但
行, 任何一个 生活 、 劳动 的地方 都是 “ 教室” 任何一个年长 , 者、 有经验者 都是 天然 的“ 教师 ”教 育活 动是一对一 、 然 , 偶 地进行 的。随着人类社会 的, 累 了大 量 认 识 自然 、 造 自然 的经 验 , 积 改 它
加, 经验数量的递增 、 难度 的加深 , 社会对人的素质和人才
培养规模要求越来越高 , 这种一对一 、 偶然 、 低效的教育 方
式 和组 织 形 式 已经 不 能 满 足社 会 的需 求 。在 这 种 情 况 下 , 人 们 开 始 设 立 专 门的 场 所 、 配备 专 门 的人 员对 年轻 一 代 进 行 教 育 和 培 训 — — 学 校 教 育 遂 应 运 而生 。
的发 挥 。 只 有 仔 细 审视 教 育和 学校 教 育 的发 展 历 程 和 功 能 价 值 , 清楚 、 性 、 面认 识 学校 教 育 的功 用 与 有 限 理 全 性 , 能促 进 学校 教 育 更 好 、 快 的发 展 。 才 更 关键 词 : 学校 教 育 ; 育 有 限性 ; 校 教 育 功 能 教 学 中图分类号 : 60 G 4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7 6 6 2 1) 5— 0 3 0 10 —8 O ( OO 0 0 0 — 4 识 , 这 一 时 期 还 没 有 出 现 学校 教育 。教 育 的途 径 主 要 是 在 年 长 者 在 与 年 轻 人 一 起 生 活 、 动 的过 程 中 , 过 口耳 相 劳 通
21 0 0年 1 O月

论学校教育功能的有限性

论学校教育功能的有限性

论学校教育功能的有限性作者:李明来源:《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2年第01期学校教育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泛化教育功能的现象,最突出的表现是“教育万能论”和“教育即学校教育”等思想的产生。

“教育万能论”主要表现为:教育功能的范围不断被扩大,人们夸大教育促进个体和社会发展的功能,将受过教育的人所具有的功能归结为教育的功能等等。

人们习惯把学校教育视为真正的教育,“教育即学校教育”使本应属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内容和责任转嫁给了学校,当学校教育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人们便开始怀疑教育甚至诟病教育,以致于产生了“教育无用论”思想。

客观地说,学校教育既不是我们臆想的那么强大,也不是人们诟病的那般无能。

在评价学校教育功能时,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它,既要看到学校教育对个体和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也要看到学校教育功能的有限性。

一、学校教育功能有限性的根源追溯学校教育功能有限性的根源,就必须考量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从现代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出发,教育的三要素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人,由于人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加之学校教育受制于当下社会发展的条件,所以,学校教育所能发挥的功能也必定是有限的。

1.学校教育功能受制于主体自身的条件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离不开学生个体和教师的努力与合作,然而,二者都是有限的生命主体,其发展需要自然教育和超自然教育即价值教育的共同塑造。

受制于个体有限性的学校教育并不能处处都以人们的要求去发挥其功效。

主体有限性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学生主体的有限性学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学生不断内化的过程,受制于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学校教育功能发挥的效果也不尽相同。

加拿大著名教育学家马克斯·范梅南曾经说过:“孩子的发展,不论好的方面还是坏的方面,都不只是我们教育学行为的结果……还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孩子走向成熟。

科顿姆对教育无用论的批判及其启示

科顿姆对教育无用论的批判及其启示

科顿姆对教育无用论的批判及其启示近来,美国学者丹尼尔·科顿姆出版了一部《教育为什么是无用的》着作。

他在书中列举了教育无用论者对教育的种种批评。

他指出,“对教育的敌视是历史和当代美国生活中一个极为复杂的现象”。

他通过探讨诸如人性、爱、美、身份的本质,以及学术界的丑闻、身份政治、多元文化、学术界的社团化等话题,深入探究了那些对知识加以抨击的人。

他指出,导致教育无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不由教育自身决定的,有些是需要教育通过改进加以克服的。

在谈到有人认为教育事业毫无功效可言时,科顿姆指出,“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教育是否有用,而在于它在哪方面是有用的,对哪些人是有用的,又是通过何种方式发挥作用的。

”u·在此基础上,科顿姆提出了其教育无用性的思想。

如今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却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部分原因就在于人们对教育功用的错误理解。

科顿姆的思想为我们看待教育的作用提供了诸多启示。

一、教育无用论的观点及其批判科顿姆在序言中分析了教育无用论产生的历史及原因。

教育无用论自古希腊时代以来,一直盛行于西方文化史。

虽然在不同时空背景下教育采取的形式不同。

但教育的意义往往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当社会的某方面出了差错时,人们很容易将其归罪于教育。

一)教育不能培养人性和爱心科顿姆一开篇就提出,教育为什么不能让我们变得仁爱?为什么当得知一位受人尊敬的教育工作者是一个道德败坏者时,人们都会为之震惊?正如人们所批评的那样,一位英语教授会在学生向他求助的绝望的信中用红笔标出语法错误;一位全神贯注于思考神学问题的神学研究者,会无动于衷地从街边的乞讨者身旁走过;一位经济学家会对任何事物的价格了如指掌,但对它们的价值却一无所知。

科顿姆指出,这种认为教育工作者一定比其他人做得更好的观念,是一种对教育者理想化的观念,这可以依靠简单观察、常识判断以及民众的敏感性得出。

这种观念,“愚蠢之至、危害极大”。

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名词解释

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名词解释

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名词解释教育资源的有限性:缘由、影响与远景教育资源的有限性是指在教育领域中,可利用的资源和条件是有限的。

这涵盖了教育设施、师资、经费、技术等一系列能够促进教育发展的要素。

这种限制性的情况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不同地区和国家受到的限制程度也有所差异。

本文将探讨教育资源的有限性的原因、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途径和未来前景。

一、教育资源有限性的缘由1. 人口增长和资源分配不均: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学生数量也在膨胀,而教育资源却无法快速跟上。

这主要是由于有限的资源无法覆盖每一位学生,导致教育资源的短缺。

2. 资金限制:教育经费是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政府在分配经费时常常面临困难。

各个领域的需求都需要资金支持,因此教育往往难以获得足够的资助。

3. 师资问题:优秀的教师是良好教育的关键要素。

然而,由于薪资待遇、职业认可度等因素,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教师面临困难。

其结果是人才流失和教育资源的浪费。

4. 地理条件和基础设施:不同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不平衡,一些偏远地区由于交通不便、基础设施欠缺等原因,教育资源的供给短缺。

二、教育资源有限性的影响1. 不平等的机会: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可能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机会不均。

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贫困家庭、农村地区的学生往往面临教育机会的缺失,而优质资源更集中在城市和富裕家庭中。

2. 教育质量下降:当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时,学校可能会采取一些应对措施,例如拥挤的教室、缺乏教材和设备等。

这些条件限制了教师的教学效果,最终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

3. 不稳定的社会发展: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也可能导致一些社会问题的加剧。

缺乏受教育机会的个体更容易陷入贫困、犯罪、失业等困境,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三、可能的解决途径和未来前景1. 公平的资源分配:政府应致力于公平分配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富贫差距。

通过完善教育经费的投入机制、加强地区间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等措施,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公正分配。

关于学校教育功能的思考-6页精选文档

关于学校教育功能的思考-6页精选文档

关于学校教育功能的思考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正处在政治、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深刻而复杂。

信仰缺失,价值观扭曲,诸多干扰因素危害着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同时,对学校教育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当前,青少年犯罪率升高,暴力倾向严重,厌学,迷恋网络游戏,信仰缺失,恶性案件在媒体屡屡曝光,令人震惊。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为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和谐发展深感忧虑。

同时,也促使我们对现行的教育模式和理念重新思考,并探讨如何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学校应当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承担起责任一个人从幼儿园到高中十几年,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的引导、教育和培养将影响人的一生。

而当前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存在种种误区,无论家长、学校和社会对孩子的评价仍以学习成绩为主要标准,只要学习成绩好,就一切都好。

这就使得教育方法单一,而非常重要的品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使得好多学生道德水准下降,行为缺乏规范,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造成诸多社会隐患,大大增加了社会发展的成本。

就个人而言,无论他的智商有多高,多么有才华,如果人品差,他就不会走得太远。

所以学校要把学生的品德教育放在首位,并为此真正负起责任。

二、学校应如何实施品德教育从幼儿园到高中是培养学生高尚品德、良好心理素质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关键时期,家长和教师的言行以及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

比如,极少数家庭不重视,或顾不上对子女的教育培养,造成孩子成绩落后。

也有的家庭对孩子的培养从小很重视,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除了正常上课,放学后或周末还要参加各种文化补习班、音乐培养班等,不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和兴趣,违反学生成长规律。

其结果是:很多学生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对学习越来越厌烦,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最后,特长没有培养出来,学习成绩不升反降,令家长失望,经常受到家长的责骂。

学校对学习差的学生也缺乏重视和关心。

学校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作用有限性

学校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作用有限性

2016年3月号上圆园学校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作用有限性杨傲群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靠学校教育和社会共同来完成。

实质上,学校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进程中所能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这种有限性是由学校教育的基本规定性所决定的。

忽视学校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有限性,将直接导致理论上的“学校教育万能论”和“学校教育无能论”,进而影响教育改革实践的进行。

认识到学校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进程中所起作用的有限性,而人的全面发展又是可以实现的,只要能弥补学校教育的有限性就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原理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考虑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的道路。

需要强调的是,“教劳结合”中的“教”,不仅仅指学校教育,而是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教结合”的教育体系。

一、学校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一)与学校教育在人的一般性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学校教育以其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和系统性的独特优势,无论与影响人发展的其他因素相比,还是与教育系统内部其他教育形式相比,学校教育都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尽管当代关于“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是否真正能起到主导作用”有一些质疑之音,教育史上也出现过“学校教育无能论”、“学校教育消亡论”等强烈的呼声,但是至今为止,还没有哪种教育形式可以优越于甚至取代学校教育在人发展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二)人的先天“缺陷”产生了教育的需要自然界有很多种动物,一出生或出生不久就具备了独立生存的条件。

人则不然,人生而“脆弱”,刚出生的婴儿全无独立生存的能力,全靠成人的养育和保护才能满足基本的需要和防止可能危险的侵害。

与其他动物比起来,人似乎有先天的“缺陷”需要弥补。

但正是因为人的这种“脆弱”,使人具有了未定性和无限的发展可能性。

教育就是实现这种无限可能性最有力的方式,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主导的作用。

但是,也不是任何教育都能成为促进人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是任何教育都能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有时恰恰相反。

试论学校教育功能的有限性

试论学校教育功能的有限性

试论学校教育功能的有限性[摘要]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学校教育功能无限扩张和泛化的倾向,赋予了学校教育太多的责任与功能。

客观地说,学校教育功能是有限的,体现在:首先,人的身心发展水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校教育只是其中一种因素;其次,学校教育自身的发展也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

正确认识学校教育功能的有限性,有利于正确发挥学校教育的本体功能,也有利于正确发挥其他教育形式的功能。

[关键词]学校教育;功能;教育功能;有限性学校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学校教育功能无限扩张和泛化的倾向,赋予了学校教育太多的责任与功能。

那种认为“学校教育即教育”的观点是夸大了学校教育功能的。

正确认识学校教育功能的有限性,有利于正确发挥学校教育的本体功能,也有利于正确发挥其他教育形式的功能。

一、学校教育是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多种因素之一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有很多,绝对不只是教育一个因素。

正如加拿大著名教育学家马克斯·范梅南所言:“孩子的发展,不论好的方面还是坏的方面,都不只是我们教育学行为的结果。

……还有许多因素影响着孩子走向成熟。

”确实,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除教育外还有遗传、环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等,也就是说学校教育只是众多因素中的一个方面罢了。

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分析,相信我们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第一,遗传因素的作用不容忽视。

遗传素质是指个体从祖先继承下来的一些生理特点,也称天资、天赋、禀赋,是与生俱有的解剖生理的特征,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

这些遗传的生物特征,就是遗传素质。

众所周知,遗传素质是个体身心发展的生物前提。

尽管我们不是遗传决定论者,不相信“上智下愚不移”,但科学研究发现,人的智力发展水平是有个别差异的。

虽然说后天的学习可以缩小差异,促进人的智力水平的提高,但提高的水平是在遗传因素所提供的可能性范围之内的。

学校德育教育功能的有限性及教学实践

学校德育教育功能的有限性及教学实践

校德 育教 育 功能 的发挥 圆 。另 外 , 虽 然学 校德 育可 能
会使学生形成基本的道德认知 , 但复杂而又不断生
成 的人 性 会 使 学 生 在 进行 道 德 抉 择 时很 难 按 照 学
校传授 的道德经验认知来进行 。 ( 2 ) 学校教 育 问题
学 校 德 育 是 由德 育 目的 、 内容 、 方法 、 过程 、 课 程 等 多个 因素环 节 共 同构 筑 的教 育 机 制 , 也是 校 内 教 育者 共 同参 与 的综合 效 应 。在 教 育 活动 中 , 其 教
的道德认知建构是靠个人在具体情境 中、 在具体的
设” ( S z z g j h l 一 1 — 2 0 1 6 — 3 3 ) 的 阶段 性研 究成 果
该文为 2 0 1 6 — 2 0 1 8 年安徽 省 高等教育振兴计 划高校 思想政 治教 育综合改革计划项 目 “ 弘扬核 心价值观名 师工作 室建
面的偏离影 响了德育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 。
再次, 从教育方法看 , 学 生 的 道 德 心 理 生 成 是 一个 知情 意行 相 结 合 的过 程 , 要 使学 生 提 高思 想 道 德水 平, 既要传输给学生道德意识观念 , 也 要 使 学 生 认 可 道德 观 念 , 只有把 相 关 观念 内化 为 自己的 意识 观 念, 才能最终形成道德行为 , 学校 德 育 只有 遵 守 这
E - m a i l : j x y g l l l b @ 1 6 3 . c o m
袭学 乌 管 理2 0 1 7 年8 月 2 0 日
・ 4 5 ・
学校德育教育功能的有限性及教学实践
朱凤 荣
(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研部 , 合肥 , 2 3 0 0 1 1 )

学校教育的责任边界与有限性

学校教育的责任边界与有限性

教育发展研究2009.21从伦理学角度讲,责任是指应该做的事,包括人们对义务的认识和基于义务认识的实践两个层面。

笔者认为,教育的责任也包括两个层面:其一是指教育活动本身应担当的职责,也就是“称之为‘教育’的实践之自在能为”的问题。

它是教育区别于其它社会实践活动之特有职能。

其二是人们对教育活动应该而且必须尽到的义务,它是关乎教育能否满足人或社会要求的应然之责,是教育的责任伦理。

教育能否尽到其应有的责任,不仅与教育活动本身有关,而且受其它社会因素的影响或制约。

随着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从边缘到中心的转移,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关联决定了社会对于教育的依赖性,教育的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新的社会形态观和社会发展模式极大提升了教育的地位。

[1]一方面,人们对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表现出了高度关切、过高期望或过分依赖的“学校教育神奇化”倾向,甚至出现了对学校教育带有过份情绪化和非理性色彩的苛求;另一方面,人们对教育的有限性及其责任边界缺乏理性思考,把教育视为学校的“专责”并无限夸大学校教育的功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结果使学校教育屡遭诘难,导致教育责任失衡的现实窘境。

基于此,笔者拟对学校教育的有限性或责任边界作一探寻,希望能对实现学校教育责任的理性回归和教育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一、何谓有限:学校教育的责任及其有限性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能够做什么?学校应当做什么?学校教育有没有局限性或责任边界?学校教育的责任或限度有多大?历来是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工作者关注的话题。

然而,这些看起来不言自明的问题,在现实中却屡屡遭遇困惑。

人们对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的责任边界及其有限性缺乏足够认识,不仅使学校(教育)遭受不堪承受之重,更引致了汹涌而至的教育批评。

要使问题获得解决,必须清晰认识学校教育的有限性。

一定意义上,学校教育的责任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第一,从事实存在的意义上,学校教育的责任是指伴随着学校事实承担的各种社会功能而产生的所有社会责任,包括诸如对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未来的责任等。

浅析教育行政管理的有限职能观

浅析教育行政管理的有限职能观

浅析教育行政管理的有限职能观浅析教育行政管理的有限职能观一、教育行政管理职能目前存在的问题1.权利过度集中。

受我国自古以来的制度、文化及建国初期的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致使我国的教育办学模式在学校管理权力方面过度地集中到了政府部门,在我国小学、中学、大学等阶段,都是以政府为创建机构,同时各层政府部门全权负责行政管理,将学校归于政府的附属,因此学校自身难以拥有办学的自主权,缺乏办学动力,小到学生的课本、课程,大到各大高校的专业设置都必须经过政府部门的审核批准,致使效率低下,严重地落后于教育的实际需求。

2.投资渠道单一。

由于教育管理权力的过度集中,导致在教育投资方面很难让其他的竞争因素能够进入投资,而仅仅依靠政府在教育中进行人力、物力的投资显然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最终导致教育投资面临经费不足、师资力量流失、基本的教学设施不齐、学生的教育需求得不到满足等。

3.服务理念缺失。

由于政府教育权力过度集中,导致政府的.教育管理部门及其行政管理人员养成了只重视上级考核,不重视下级各个学校的实际困难,致使服务理念长期缺失。

4.竞争机制缺失。

由于受到计划经济影响,在办学过程中只有政府部门单方面的参与,从而在根本体制上形成了垄断的局面,虽然近些年来我国逐渐开始鼓励民间力量参与教育办学,但是从根本上仍然没有太大的改观,普通的民办学校与一般的政府办学的学校仍然无法正面竞争。

二、教育行政管理有限职能的必要性1.有限职能是公共行政管理实践的具体方向。

政府的有限职能是公共行政管理实践的具体方向,政府真正的职能应当是为教育行政管理工作提供大致的具体方向,而不应该参与到具体的行政管理工作之中,政府由于其本身的特性,很难有效参与具体的行政管理工作,政府应当将其主要的工作重心放在为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指出大致的开展方向,要从全局去把握教育决策及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然后通过全局的把握对整体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而具体的学校管理工作需要针对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来解决自身的问题,只有通过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各司其职,使专业的人做好专业的事,才能做好教育。

学校教育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关系

学校教育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关系

综合论坛新教师教学学校教育是学生在专门的场所接受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并在教育的过程中唤醒人的潜质,并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塑造自我,完善自我。

学校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给予人一生的影响是无限的。

一、教育的有限性与无限性(一)人生命的有限性与思想的无限性人是双重生命的存在,即使作为生物体的自然性生命,又具有人所独特的精神性生命。

这种有限性是指:生命的有限性;生命的不可控制性;生命的不可逆性;生命的社会依赖性。

人只有在社会中才可能有生命的价值。

[2]人的生命只有匆匆的七八十年,我们在学校所受的教育年限最多也是30年,所以说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在学校所学习的知识也是有限的。

但是,我们所学习的知识是人类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经验,是沉淀了的文化,我们阅读名人名著。

例如马克思,他已经逝世多年,但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让人常读常新,总能给人以启发,2008年他被评为千年思想家,足以说明他的思想影响了整个人类社会,并且不断的影响下去。

还有我们教育学领域的大教育家夸美纽斯,他生于17世纪,主要的著作是《大教学论》、《母育学校》、《世界图解》,他这些著作里面的很多观点对我们21世纪的教育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名人的思想对人类的影响是无限的。

(二)学校教育的有限性与文化再生产的无限性对人而言,学校教育只是个体生命历程的重要环节之一,而并非全部环节,他在学校中受教育的时间非常有限。

就学校的一堂课而言,无论对教育目标设置的多么理想,对教学内容选择得多么美好,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多么奏效,教学时间也是个常数。

与时间一样,个体开展教育活动的空间无疑是有限的,所以说学校教育是有限的。

而学生在学校里面学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获得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日常的行为规范的标准,学生把价值观、人生观从外部的行为内化为自己的行动,这些观念对学生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学生懂得如何成为理想的自己,,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如何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用自己在学校中习得的知识生产出更多的知识出来,从而再生产了文化,使我们的文化更加多元。

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有限性研究

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有限性研究

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有限性研究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有限性研究引言学校教育在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人们普遍认为,学校教育在这一领域的努力存在一定的有限性。

本文将围绕学校教育的有限性展开研究,旨在探索其原因,并提出可能的改进策略。

一、教育体制的限制学校教育无法完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原因之一是教育体制的限制。

传统教育体制注重考试成绩,为培养学生的竞争力,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素养培养,而忽视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学校教育的课程设置更多地偏向科学、数学和语言等学科,文化课程容易被忽视。

二、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传承民族传统文化需要丰富的教育资源的支持,然而,许多学校缺乏这样的资源。

教师的专业背景、教学经验、教材以及相关的活动,都会对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然而,由于资源分配不均,许多学校无法提供足够的教育资源。

这使得学校教育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方面无法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

三、社会环境的变迁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学生的兴趣爱好也发生了改变。

现代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学生更多地沉迷于手机、电脑等娱乐活动,而较少关注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体验。

学校难以改变这种社会环境变迁,因此难以使传统文化在学生中得到广泛传承。

四、学校教育方法的不足学校教育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方面的方法可能存在缺陷,这也限制了其效果。

一方面,教学方法较为简单,缺乏足够的互动和体验。

学生专注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很难真正体验到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另一方面,教师教育背景和经验的局限性也限制了他们在传授民族传统文化方面的方法和效果。

五、改进策略为了克服学校教育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方面的有限性,可以采取以下改进策略。

首先,需要调整教育体制,增加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注。

课程设置应更加均衡,增加对民族文化课程的安排。

其次,应该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并且优先优化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配置。

教师培训和提升应更加注重传统文化教育。

学校德育功能有限性研究

学校德育功能有限性研究

学校德育功能有限性研究某种程度上,造成学校德育功能的有限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是德育内容的有限、德育方法的有限及德育效果的迟效等等。

本文主要从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角度来阐述学校德育功能的有限性及破解方法。

标签:德育功能;有限性;教师职业道德一、学校德育功能的有限性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小部分,对人的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而德育功能具有社会性、个体性、教育性和自然性等功能。

但是学校德育功能同时不是万能的,它具有有限性特点。

大多学者认为道德的有限性可以从德育功能的主体、过程和效果来理解和体现。

首先,从德育主体上,德育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它处于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体,受教育各个个体所影响。

学校德育的实施是由教师、学生、环境等相组合成的影响力。

在这影响中,每个阶段或每个主体都会影响学校德育。

比如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影响学校德育,一名品格败坏、职业操守差的教师,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是有限的,甚至是几乎没有。

其次,从德育过程上,德育不是一个立马实施就能立即见效的,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在德育过程中,并不是对某个个体实施了德育方法和德育内容,就能产生正面的德育效果。

其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潜移默化、默默深入的影响过程。

最后,从德育效果上,德育存在正负效果,同时具有迟效性。

并不是所有的德育效果都是正面的,它也存在负面影响。

比如:校园中潜藏着以功利性的心态去追求荣誉、考试作弊、恶性竞争等不良因素。

都会影响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进而影响学生道德行为的形成,对学校德育造成负面影响。

二、教师职业品格中“失范行为”限制学校德育功能教师作为德育过程中一个主体,其自身的教学知识、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等影响教师德育效果。

同时,近几年不断出现的教师失德问题,明确显示教师的职业品格影响德育效果。

本文中的教师职业品格主要指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1.教师“失德”行为限制德育功能。

教师作为德育过程中一个主体,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品德。

论教育民主的有限性

论教育民主的有限性

论教育民主的有限性■杨建忠教育学术月刊2009.2EDUCATION RESEARCH MONTHLY摘要:教育民主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教育民主源于对教育的平等和公平的追求,它包括教育平等和教育公平两方面。

教育民主的有限性是一个不能忽略的存在。

教育民主的有限性指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教育平等和教育公平的实现局限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和程度,主要表现在教育差距、教育歧视、教育特权和教育约束等方面。

教育民主的有限性根源于因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所造成的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和教育过程本身的保守性。

关键词:教育民主;教育民主的有限性;教育平等;教育公平作者简介:杨建忠,男,贵州凯里学院成人教育处讲师,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07级硕士研究生(陕西西安710062)。

教育向所有人开放,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这是现代教育的最重要标志。

同时,现代教育应该在促进人的现代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发展人的个性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教育民主是现代教育体现其现代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它使教育由少数人、少数阶层独享的特权变成越来越多的人都可沐浴教育的光辉的一项基本人权。

但是,囿于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限制,教育民主的实现无论从范围还是从过程来讲,其局限性是十分明显的。

教育民主,不管是作为一种教育思想,还是作为一项教育制度,抑或是作为一套教育行为方式,它只在一个有限的时空发挥其作用并且这种作用是有限的。

一、问题的提出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根本的事业,为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也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之所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各级教育的入学率不断提高,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到8.5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到10年以上,人民群众受教育机会大大增加,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教育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族际差距呈现出明显拉大的趋势。

当代学校教育制度局限

当代学校教育制度局限

当代学校教育制度局限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问题。

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很多人认为当代学校教育制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接下来,本文将分析当代学校教育制度存在的一些局限性,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第一,学科分化严重。

在当代的学校教育制度中,科目分化非常明显。

这使得学生学得非常零散,很难将所学内容融会贯通。

因为各科目之间的联系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导致学生缺乏整体的思考、综合的能力。

为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应该建立跨学科教育,让不同学科之间互相交流,加强相互衔接的力度,提高学生的整合知识的能力。

第二,评价指标单一。

学校教育中评价是至关重要的,但当代学校教育制度的评价指标过于单一。

学校通常将成绩视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这会导致学生为了拿高分而刻意迎合老师的期望,忽视了自身的兴趣和发展潜力。

学校应该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包括学科、综合素质、社交关系等多个方面。

这样,学生们就可以更全面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发展潜力。

第三,考试和功利主义助长。

在当代的学校教育制度中,高分是学生和家长最焦虑的话题之一。

这种功利主义作风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

学校应该减少考试的数量和频率,同时增加教育美德和健康交友活动的时间。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四,单一的知识体系。

当代的学校教育体系主要依靠纸质教材和讲课,这种单一的知识传授方法忽略了学生的多样性和课程外的知识。

学校应该引入创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基于问题的学习、探究性学习和项目学习等,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们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当代学校教育制度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局限性,需要改进。

学校应该采取综合性的改革方案,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建立综合性的评价体系、减少功利主义和单一的知识体系,以创新的教育方式来发展学生。

只有这样,当代的学校教育才能真正地满足学生的多样性和未来社会的需求。

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其存在问题1000字

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其存在问题1000字

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其存在问题1000字(一)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但有些地方实际上施行的是高收费的择校教育。

很多经济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其公立学校都没有择校和高收费的问题。

学校差距不大,学生一般都是就近上学。

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前,是穷国办大教育,不得已经费要相对集中使用,办了一些重点中、小学。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也不断增加;特别是人民群众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热情持续高涨。

以长春市为例,20世纪90年代初,全市所有在职职工都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支援中、小学的建设和发展。

如能顺势发展,把新增财力都用在扶植和改造薄弱校上,情况就会比现在好得多。

令人遗憾的是,政府把政策继续倾向了重点校:允许重点校高收费招收择校生,让一笔巨额资金聚集到重点学校。

使学校之间的差距急剧拉大,中小学校形成了一、二、三、四类。

原来学区的划分形同虚设,按学区入学的学生所占比例极小,绝大多数学生择校念书。

这样,最有钱、有关系的上一类;次有钱、有关系的上二类;那些没有钱的,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要省吃俭用地攒钱,让孩子进个三类。

实在没钱、没关系的才把孩子送到所在学区的四类校去念书。

有人认为,高收费择校,是多方面筹集教育经费的一个高明举措:没有高收费,哪来这样好的校园建设!其实,这是见物不见人。

高标准乃至豪华、超豪华的校园建设除了给某些人的政绩增添光环以外,对育人究竟能产生多大功效,需要考证?!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西平先生对什么是好学校曾有个说法:他认为好学校就是“好教师+小班额”。

按着陶先生的标准,衡量一下那些通过择校途径发展起来的优质校,其好教师能占多大比例;更不用说在校学生挤破肚皮的情况了。

一些学校的所谓“优质”,很多指标是人们从校园环境上看到的是外表,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体现了一种人气。

(二)教学秩序失控,示范校不示范,学生负担沉重,素质教育架空。

多招一些学习成绩拔尖、智商超群的学生进校,这对于提高学校的升学率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学校教育功能的有限性[摘要]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学校教育功能无限扩张和泛化的倾向,赋予了学校教育太多的责任与功能。

客观地说,学校教育功能是有限的,体现在:首先,人的身心发展水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校教育只是其中一种因素;其次,学校教育自身的发展也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

正确认识学校教育功能的有限性,有利于正确发挥学校教育的本体功能,也有利于正确发挥其他教育形式的功能。

[关键词]学校教育;功能;教育功能;有限性学校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学校教育功能无限扩张和泛化的倾向,赋予了学校教育太多的责任与功能。

那种认为“学校教育即教育”的观点是夸大了学校教育功能的。

正确认识学校教育功能的有限性,有利于正确发挥学校教育的本体功能,也有利于正确发挥其他教育形式的功能。

一、学校教育是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多种因素之一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有很多,绝对不只是教育一个因素。

正如加拿大著名教育学家马克斯·范梅南所言:“孩子的发展,不论好的方面还是坏的方面,都不只是我们教育学行为的结果。

……还有许多因素影响着孩子走向成熟。

”确实,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除教育外还有遗传、环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等,也就是说学校教育只是众多因素中的一个方面罢了。

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分析,相信我们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第一,遗传因素的作用不容忽视。

遗传素质是指个体从祖先继承下来的一些生理特点,也称天资、天赋、禀赋,是与生俱有的解剖生理的特征,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

这些遗传的生物特征,就是遗传素质。

众所周知,遗传素质是个体身心发展的生物前提。

尽管我们不是遗传决定论者,不相信“上智下愚不移”,但科学研究发现,人的智力发展水平是有个别差异的。

虽然说后天的学习可以缩小差异,促进人的智力水平的提高,但提高的水平是在遗传因素所提供的可能性范围之内的。

从非智力因素方面看,遗传素质也影响着人的学习状况。

例如,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气质类型,不同的气质类型表现在学习方式、社会适应和个人修养中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从而通过影响人的学习效果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水平。

其次,社会因素的影响至关重要,这一因素包括家庭的影响、同学和朋友等同辈人团体的影响以及社会环境中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发展相应地也就是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教育其实仅仅是社会影响的一种类型,只不过这种社会影响是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

人的发展既然是社会性的发展,是社会化的过程,那么人要完成社会化,就必须通过与其他人的社会交往的方式来实现,而社会因素则为这种实现提供了可能。

但社会因素的影响往往是自发的,缺乏组织性和计划性,所以它对人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社会成员的文化素质普遍较高,道德品质普遍较好,人际关系相对较和谐,那么相对而言社会对人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相反,则可能是消极的。

人所生活的家庭、社区的环境相对较好则对人的发展相对有利;反之,则不利于人的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文化事业极大发展,大众传播媒介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获取知识的手段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各种便捷的方式检索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料。

在这种条件下,学校教育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了,社会因素的影响则相对加强了,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趋势必将更加明显。

第三,个体的主观因素是人变化的根据。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遗传素质的条件作用和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的外塑作用最终必须通过主体的认识、判断和选择才能发挥。

主观能动性强的人,可以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或者通过积极创造条件来有意识地促进自身的发展。

在人的主观因素中,意志力是核心因素。

一个人能够自觉地确立目标,并支配其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这可以看作是个人的自我教育过程,这一过程的特点表现为主体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计划性。

一个志向远大、意志坚定的人和一个意志薄弱、胸无大志、随波逐流的人,其发展前景是断然不同的。

墨子曾有“志不强者智不达”的论断,这也从一定意义上说明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

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分析,我们有理由认为,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有限的,人的身心发展水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校教育只是多种影响因素之一。

况且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发展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促进”作用,也就是说,它不能决定学生的发展。

二、学校教育功能有限性的表现学校教育通过培养一定素质的人影响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因此学校教育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的作用相应也是有限的,是受到现实条件和历史条件制约的。

而且教育事业发展的本身也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等因素制约的条件下实现的。

这正是教育理论界公认的教育一般规律的基本理论。

我们不能否认在上述各种因素中学校教育是一个特殊因素,它可以影响和协调其他因素,使之对人和社会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但这种功能同样要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

(一)学校教育受社会条件的影响众所周知,学校教育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发展必然要受到社会的限制,尤其是要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限制,社会制度的钳制作用亦不可忽略。

我们不能在忽略社会对教育制约的情况下过于强调教育对社会及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

人们总是期望教育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起更大的作用,但这需要给予教育相应的保障条件。

比如说,若教育投资严重不足,教育自身运转都存在问题,那么正常的教育功能就不能很好地发挥,更不用说其辐射功能了。

但现实中人们很少考虑到教育要受到外部条件的制约,总是“希望马儿跑得快,又想马儿不吃草”。

(二)教育只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因素之一影响社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政治、经济、制度、科技、资源、气候等,教育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且还不能直接作用于社会的发展。

教育对社会发展只能起到奠基作用。

“奠基作用”不是“一切作用”,比如建房子,地基扎实房子稳固,但地基不能决定房子的结构、外观及其功用,所以不应将社会发展的一切方面都归结到教育上来。

“教育本身不能单独克服社会的邪恶”,所以教育不能单独对社会发展的一切不良方面负责。

(三)学校教育中教师的作用是有限的学校教育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工作来完成的,然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也不是万能的。

当今社会普遍认为学生一切方面的发展都是学校教育所为,教育要对学生的一切负责,以至于国内出现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论调。

国外也有类似的理念,如法国的遗传学家阿尔贝·雅卡尔于1996年8月在瓦拉博·索菲亚/昂梯波黎斯(Valbpnne Sofia/Antipolis)弗亥内教育思想大会上说:“在一个孩子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他所犯下的错误从根本上讲总是显现了教师的错误。

”不过这些理念并不坏,它暗含了教师要永远对学生抱以希望,显示了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重要作用,但其中隐含的因果关系就有问题了。

若用这些理念的逻辑反观教育现实,问题就来了:学生逃课,那一定是老师讲课没有吸引力;学生自杀,那一定是学校教师给予的压力过重;学生品德不良,那一定是教师只重知识教育而不顾其他;学生缺乏创新能力,那一定是教学过于专制。

种种“罪责”都加在教师身上,却忘了教师也只是一个个普通的人。

综合上述三点,显而易见, 学校教育的发展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学校教育功能是有限的。

正确认识学校教育功能的有限性,有利于引起人们对其他教育形式的重视及正确发挥其作用,这将更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长。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那种单一、封闭的传统教育体系,将逐渐被多元的、开放的现代教育体系所代替。

“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所谓教育社会化,是指教育对象的全民化,即每个社会成员都有受教育的机会。

而社会教育化,不仅表现在正规学校向社会开放,更主要的是整个社会都将担负起教育的责任。

因此,在这种新形势下,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再也不能把教育理解为单一的学校教育,而应该理解为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构成的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在儿童发展过程中既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又有着质的区别,任何认为三种教育可以相互代替或把一种教育等同于其他教育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学校教育只是人们受教育的一个阶段而不是全部,不能将学校教育等同于教育的全部。

强调学校教育功能的有限性,并非要有意推脱教育者的责任。

相反,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好地发挥学校教育的功能。

[参考文献]1.[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2.程伟礼.信念的旋程冯友兰传[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3.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9.4.王等等.教育功能的社会学分析(硕士论文).西北师范大学,2002.5.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教育.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6.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7.孙喜亭.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8.林澍峻,高畅.论学校教育功能的有限性[J].教育探索,2001(5).9.罗祖兵.学校教育:没有想像的那么神奇[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1).10.[法]阿尔贝·雅卡尔,皮埃尔·玛南,阿兰·雷诺. 没有权威和惩罚的教育? [M].张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1.刘素华.学校教育功能错位给家庭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J].科技咨询导报,2007(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