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发展战略)资源坏境与可持续发展

合集下载

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

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

/print?url…
4/18
2013-12-03
PrintWhatYouLike on 国务院关于印发…
破坏、谁修复”的原则,监督资源开发主体承担资源补偿、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等方面的
责任和义务,将企业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成本内部化。对资源衰竭的城市,国家给予必要的
3/18
2013-12-03
PrintWhatYouLike on 国务院关于印发…
指 标
2012年 2015年
一、经济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万亿元)
15.7
19.8
采矿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12.8
11.3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32
35
二、民生改善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2/18
2013-12-03
PrintWhatYouLike on 国务院关于印发…
行科学分类,将资源型城市划分为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四种类型,明确不同
类型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引导各类城市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有序开发,协调发展。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强资源开发规划和管理,严格准入
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人居环境优美。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恢复治理
率大幅提高,因矿山开采新损毁的土地得以全面复垦利用,新建和生产矿区不欠新账。主
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重点地区生态功能得到显著恢
复。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形成一
调、分类指导,努力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破除城市内部二元结构,加快资源枯竭城市转型

二、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讲解

二、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讲解
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 题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1、人口问题: 人口现状 基数大 增长快
解决途径
点我
年龄结构老 龄化速度快
素质偏低 农村人口多 人口分布 不平衡 身体素质 文化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
影响经济,社 会发展和人民 生活水平提高
使就业 压力日 益沉重
对自然资源和 生态环境压力 日益沉重
人 口 问 题 4 、 全 球 性 问 题 解 决 可 持 续 发 措 施
环 境 问 题
我 国 基 本 国 策
计划生育
保护环境、资源
回主菜单
40年前,我国人口在6 亿 左右。而到如今,2000 年11月全国人口 普查的结果显示,我国 人口已近13亿。
要 求
①要求当代人的发展不应损害下代人 的利益 ②要求当代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损害 另一部分人的利益 ①继续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 长,大力推广优生优育,逐步提高人口 素质,使人口增长与生产力的发展相 协调。 ②加强资源开发管理,充分、有效、合 理地开发利用好有限的资源,依法治理 污染,保护环境,使经济建设与资源、 环境相协调,努力实现良性循环。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在当今的全球化背景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人类活动对环境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如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同时也呈现出一些机遇,比如推动清洁能源技术创新、生态旅游的发展等。

本文将探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指出应对之道。

一、挑战1. 大气污染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日益严重。

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和燃煤排放等导致的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巨大威胁。

2. 水资源短缺全球范围内,许多地区饱受水资源短缺的困扰。

气候变化、水污染和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这给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

3. 生物多样性丧失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破坏。

森林砍伐、湿地退化、非法捕捞等行为导致了许多物种的灭绝和生态系统的崩溃,这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威胁。

二、机遇1. 清洁能源技术创新推动清洁能源技术创新是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遇之一。

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的开发利用,可以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排放的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

2. 生态旅游的发展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生态旅游逐渐兴起。

生态旅游既能满足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需求,又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提升居民的收入水平,为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三、应对之道1. 促进环境意识的提升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重视,增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将环境保护观念融入社会各个领域。

2. 加强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政府应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与法律法规,并加强监督和执法力度,推动各方共同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3. 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制定并实施可持续发展规划,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 加强国际合作全球环境问题需要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应对。

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摘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间可以说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内在的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对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开发,需要实现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并重,从而推进各地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步伐,这也是有效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经济社会战略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

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必须控制人口增长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Abstract:Population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is a whole system, intrinsic factors influence each other and restrict each othe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we have to pay equal attention to resourc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so as to promote the pace of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is also the key link to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strategy structural adjustment. The population,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should be correctly handled. Must control growth of population quantity,improve the population,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hanging economic growth mode, developing circular economy, promoting energy-saving & emission reduction,and build a resource-conser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 and take a new road to industrialization,and realiz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关键词: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Key words:population;resources;environment;economy;sustainable development正文: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耕地少、资源缺乏,是中国的国情,也是发展的基础。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

环境破坏、资源浪费和生态失衡等问题已成为挑战人类未来生存的关键难题。

为了保障人类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各国必须紧密合作,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简单的说环境保护就是维护生态平衡,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自然资源。

可持续发展则是在满足当前人类经济、社会和环境需求的同时,也要确保未来世代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需求得到满足。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而可持续发展是环境保护的目标和理念。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按照经验分别采用了传统的“污染治理”和“绿色发展”两种策略。

传统的“污染治理”策略强调要尽可能地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采取各种环保措施来避免环境污染和破坏。

而“绿色发展”策略则着眼于从客观和主观方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以建设生态文明和绿色家园为目标,从而达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如今,各国不断探索推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

在环保领域,发达国家通过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能源效率等方式推进可持续发展。

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不断发展先进的环保技术,探索循环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等途径,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在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层面的限制会影响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需要更加注重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为了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发展中的国家需要加强环境治理和技术创新,同时政府也应该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政策。

除了政府层面的措施,各企业、学校和民间组织也可以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工作。

大型企业可以通过推进绿色生产和掌握先进的环保技术来提升自身环保形象和贡献。

学校可以加强环境教育和建设绿色校园来推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民间组织和普通公民可以通过种植树木、垃圾分类、关爱野生动物等方式提高环保意识和行动的力度。

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

PART 02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
REPORTING
经济可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
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的稳定和持 续增长,通过创新和技术进步提 高生产效率,创造更多的就业机
会和财富。
资源效率
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更有效地利用 资源,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 率,实现经济活动的低资源消耗。
绿色产业
发展绿色产业,如清洁能源、环保 产业、循环经济等,推动经济向低 碳、环保方向转型。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挑战与 解决方案
REPORTING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挑战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资 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
解决方案
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 构,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 约和环境保护。
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挑战
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气 候变化影响加剧。
信息化
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技术 与各行业的融合发展,提高信息 化水平和社会效益。
人才培养
加强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提高 人们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为 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PART 03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与 实施
REPORTING
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步骤
确定可持续发展目标
明确战略目标,包括经济、环 境和社会三个方面。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评估与监控
设定评估指标

数据收集与分析
收集相关数据,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分析 。
监控与调整
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 题,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战略进行调整和完善。
PART 04
评估资源与环境状况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可持续发展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可持续发展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现如今,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能够提供和维持一定人口规模及其所需资源要求的能力。

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为了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本文将探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意义以及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意义在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源的消耗速度也在加快。

如果不对资源的消耗情况进行评估和管控,将会导致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破坏,威胁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可以帮助决策者明确地区资源的供给能力和环境的容量限制,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

只有在资源环境可承载的范围内进行经济发展,才能保证经济社会的长期可持续性。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需求的前提下,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正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三方面因素的平衡,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社会的公平发展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只有在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范围内,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那么,如何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呢?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指标评价体系来度量资源环境承载力。

这个评价体系通常包括人口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

人口指标主要关注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资源指标主要关注资源的利用率和资源的储量,环境指标主要关注环境的质量和环境的容量。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综合分析,可以评估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水平。

评估结果可以帮助决策者了解地区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从而确定出合理的发展方向。

然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评价结果往往受到数据的可靠性和数据的更新速度的限制。

数据的不准确性或者是陈旧性会导致评价结果的不准确性。

其次,评价结果可能存在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不同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果,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会影响到决策者的决策质量。

第十四章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发展经济学PPT课件

第十四章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发展经济学PPT课件

第一节 资源与经济发展
土地资源
中国土地资源使用中的主要问题: 一是人均耕地面积下降,这一方面是由于人口
增长,另一方面则是非农业占用了越来越多的 土地,每年因建厂、修路、扩大城市面积约失 去0.5亿公顷可耕地。 二是土地资源退化严重,主要包括水土流失、 土地沙漠化和地质退化等。据统计,目前耕地 面积仅有18.45亿亩,就宜农土地而言,约有5.3 亿亩。其中一等地仅占8.9%,二等地占22.5%, 三等地占68.6%。
环境退化与贫困
• 贫困是造成环境退化的 重要原因。穷人比富人 更依赖于自然资源,越 是贫困的地区,其对自 然资源和环境的依赖程 度越高
环境退化与国际贸易
• 自由贸易会增加市场失 效的可能性,并使外部 性在国家之间传递。穷 国正成为富国转移污染 的场所,即所谓的污染 避难所假说
环境退化与经济
发展水平
环境恶化还与经济发展 阶段密切相关。过去几 十年中,发展中国家, 包括中国、印度等新兴 工业化国家,工业化进 程加速,导致环境恶化 加重
一、环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
环境对经济的作用机理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生命支持
2.舒适服务的提供 3.自然资源的供给
4.废弃物的吸收
• 环境提供了人类赖 以生存的生物的、 化学的和物理的系 统,这个系统包括 大气、河流、土壤 肥力、森林和动植 物多样性等。
• 环境也给家庭提供 了舒适感,风景如 画的自然风光会给 人以美的享受,给 人类带来快乐和满 足。
国际合作
•一是制度和法律建设上的合作 •二是技术和资金上的合作 •三是发达国家应当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来提高资源的使用 效率,并减少资源的消耗
第十四章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第一节 资源与经济发展 • 第二节 环境与经济发展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

探析高质量发展战略与可持续发展的关联

探析高质量发展战略与可持续发展的关联

探析高质量发展战略与可持续发展的关联高质量发展战略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高质量发展战略旨在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而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三方面平衡发展,注重保护环境资源,维护社会稳定。

两者共同关注着推动人类社会稳定发展的目标,在实践中相互支持、相互促进。

首先,高质量发展战略要求经济发展需要从传统的粗放型增长转向以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为核心的新型增长方式。

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经济发展需要遵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原则,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只有将环境保护作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例如,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通过推动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其次,高质量发展战略强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注重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之一就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高质量发展追求的也是增加人民的福祉,减少贫困人口,缩小贫富差距。

只有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提供持续稳定的就业机会,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

同时,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也是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通过构建公平的社会制度和规则,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第三,高质量发展战略也需要注重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质量发展战略需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保护多样性和多样性价值观。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

只有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使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也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创造力。

最后,高质量发展战略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联也体现在国际合作方面。

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共同的挑战,需要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应对。

高质量发展战略通过促进协同发展、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实现资源和市场的多方共赢,提高集体行动的效能。

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1. 引言在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议题。

为了解决环境问题、经济发展与社会福祉之间的矛盾,各国纷纷采取可持续发展战略。

本文将探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并分析其对全球和国家层面的影响。

2.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旨在满足当前世代的需求,同时保护和改善环境,以确保未来世代也能满足其需求。

这一发展模式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战略关注环境问题,旨在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系统,并有效利用资源。

通过采取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开发等措施,我们可以保护地球,维护生态平衡。

2.2 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通过推动绿色产业和创新技术的发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绿色经济模式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2.3 社会福祉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人的参与和社会公正。

通过促进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的发展,改善贫困地区的生活条件,我们可以实现社会的公平与共享。

3.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方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合作。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实施方法:3.1 政策与法规国家和地区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以推动可持续发展。

这些政策可以涉及环境保护、能源利用、碳排放等方面,促使企业和个人采取行动。

3.2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通过投资研发,推动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的发展,并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这些技术,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

3.3 教育与培训增强公众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意识,培养可持续思维和行为习惯,关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和培训至关重要。

通过教育和培训,我们可以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问题。

3.4 合作与共享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球各国和各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努力。

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可以促进技术和经验的交流,推动各方共同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

4. 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全球的影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全球的影响是深远的。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答案)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答案)

•【1】环境问题。

所谓环境问题是指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引起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系统发生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生产活动和生存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不利影响的各种问题.•【1】环境污染。

又称”公害”.它是指受人类活动影响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能量或生物进入环境系统导致环境系统原有组分结构和状态发生变化,环境质量恶化,进而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生存发展产生干扰和危害的现象.•【1】在环境科学中,通常所称的环境是指什么。

【直接或间接;自然因素】(填空)通常所指的环境是指人类这一特定主体周围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这里所说的各种因素,既包括各种自然因素,如高山,大海,江河,湖泊,天然森林一级野生动植物等,由包括经过人类社会改造与建造的各种自然物,同时还包括各种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1】环境承载力是衡量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是否协调的重要指标。

环境承载力的主要特点有客观性和主观性、动态性与可调控性、区域性与时间性等方面。

【社会经济;】•【1】世界环境保护史上第一个里程碑的会议是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我国环境保护史迄今已召开了六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人类环境会议;六】。

•【1】环境问题的实质.【索取资源;自净能力】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由于人类盲目发展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极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以及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从而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生态破坏加剧,资源过度消费和浪费,甚至枯竭.•【1】当前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

(1)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污染积重难返(2)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已进入大范围生态退化和复合型性环境性污染新阶段(3)环境和资源约束瓶颈加大,环境污染加剧蔓延(4)新污染物潜在影响难以预料,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危害逐步显现(5)生态与环境问题更加复杂,环境问题成为新的外交热点(6)环境保护法制不够健全,环境管理效率有待提高•【1】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

环境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环境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环境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的加速,环境和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随之而来的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和能源问题必须同时得到解决。

环境保护是现代社会保障人民生存环境的基本要求,也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关键。

现代工业生产活动的大量排放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环境问题将更加严重。

针对环境问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必要的。

这种战略应该是一个包括节能减排、资源保护、生态修复、环境管理和公众教育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性措施。

首先,高效的节能减排措施是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

通过加强对难处理废弃物的处置,推广再生资源和循环利用,可以有效的减少环境污染的影响。

其次,资源保护也是环境保护的关键。

为了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实施有效的政策和措施。

例如,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加强环境保护和监管,促进技术创新,提高效率和节约能源。

最后,生态修复和环境管理是维护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手段。

加强生态保护和重点污染源的环境监管,以保障生态和环境安全;不断推动生态保护产业的发展,推动环保技术和产业的升级和发展等,这些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另一方面,能源问题也是人类面临的挑战。

现代工业化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传统的化石能源逐渐枯竭,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尤为重要。

巨大的能源需求增加了环境压力,因此需要实施可持续能源战略来实现能源的可持续供应。

有关可持续能源战略,我们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推进。

首先,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是保障能源供应的重要措施。

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等等。

这些资源是永不枯竭的,可以持续供应,并且在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其次,加强能源节约和利用效率提高是可持续能源发展的关键。

通过加强节能、改进生产工艺和加强能源管理,电力等产业可以做到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浪费、推进节能,提高社会主要能源和环境效益。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制约因素。

相对于传统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平衡发展。

如何在资源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之间找到平衡,成为当代社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资源环境的重要性资源是现代社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它包括了人力、物力、能源、水资源等方面。

而环境则是指人类所生存的空间以及其中不断发生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

资源环境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类需要资源: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资源的保障,社会的发展将受到制约。

2.保护资源环境是人类的责任:维护资源环境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责任,这是建设美丽家园的必要条件。

3.资源环境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资源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会导致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负面影响。

4.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够提高社会效益:合理利用资源将会带来的经济、生态、社会三方面的受益。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为了避免传统发展模式所导致的一系列的问题,真正做到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可持续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并维持和改善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

2. 社会可持续发展: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使社会资源更加合理地分配且更加公正,建立多元化的文化、政治和社会制度。

3.环境可持续发展:可以保护和维持生态平衡,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损害和破坏,实现可持续的生态资源利用,确保万世流芳。

三、资源环境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约和挑战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面临着资源环境的制约和挑战。

资源环境的短缺、污染和破坏等问题阻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经济发展模式单一:依赖资源环境的部门和传统的高污染型产业发展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

2.能源需求增大: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高,导致了能源消耗的增加和资源短缺的问题。

高质量发展战略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高质量发展战略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高质量发展战略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战略至关重要。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日益加剧,已经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难题。

因此,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成为了当今社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任务。

首先,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资源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包括自然资源、能源资源、土地、水等。

资源的消耗和浪费既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也限制了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而资源的有效节约和合理利用,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强度,减少资源浪费,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可持续的支撑。

其次,环境保护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已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不仅损害了人类的健康,还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造成了严重威胁。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到,如果不加以重视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不仅将损害人类的生存环境,还会导致生态系统崩溃,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

而高质量发展战略不仅意味着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更重要的是要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这就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只有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良好保护,才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性。

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有效利用资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通过推动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可以降低资源消耗强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经济的资源效益。

例如,开展循环经济,加强废弃物回收利用,可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减少对原始资源的依赖,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其次,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有效利用资源不仅可以降低资源消耗强度,还可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环境保护与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环境保护与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环境保护与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现阶段,人们都在积极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环境,以求为自己也为子孙后代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而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相反地,却在逐步地走向恶性循环,人们生存的活动范围逐步缩小。

当今生存环境已经开始呈现出穷途末路的局面了,而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需要的却恰恰不是现在所看到的,我们所需要的是一个健康的持续发展的有利于人类生存、生产的生态环境,同时能够使环境保护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良性循环。

为实现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建立正确的资源、环境价值观念,改变过去掠夺式的、挥霍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爱惜和保护有限的自然资源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社会。

同时,需要随时调整自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充分认识人既是地球生态系统中心,又是地球生物组成的一员,人们所需要的不是征服自然而是与自然相协调、共处,使得社会的进步和环境保护共同得到发展。

因此,在制定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国家环境法律工作者在制定与环境有关的法律时,必须密切注意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的相互关系,力求使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能够在法律条文中得到良好的体现,同时兼顾社会经济效益和人类生存发展。

环境保护,在另一个角度上也是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的一种保护,而且人类生存的环境时刻都同人类的社会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着,两者互为前提,缺一不可。

在现实生活中,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并不是抑制经济增长,相反地会促进和鼓励经济增长;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还重视增长数量,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养活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因而,制定环境方面的法律,首当其冲地必须将环境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视其所调整的对象的特殊性而制定相应的政策。

其次,在环境保护的落实方面,环境管理机构必须依照国家环境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各种法律制度,针对环境案件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方法,以使可持续发展能够有效运行下去。

简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简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简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随着全球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因此,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之一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的协调。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

因此,我国将加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力度,推动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的协调。

这意味着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还包括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因此,我国将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这意味着要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建设美丽中国。

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还包括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和推动社会进步。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因此,我国将加大投入,改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居住条件,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同时,我国还将加强社会公平和社会治理,推动社会进步和社会和谐。

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还包括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可持续发展是全球的共同责任和挑战,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

因此,我国将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气候变化谈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国际合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这不仅是对我们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我们才能实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和生态文明建设。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与资源问题

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与资源问题

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与资源问题煤烟型大气污染和城市交通污染严重。

我国能源结构中有75%是以煤为原料组成的。

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严重超标,出现酸雨的城市占全国城市半数以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已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温室气体排放第二大国,因此发展煤炭气液化、水电、风能、太阳能、核聚变能等清洁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提高大气质量是一项艰巨的环保任务。

随着小汽车走入中国百姓家庭,汽油消耗量急剧增加,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污染物将会增加,城市交通污染有可能进一步加剧。

为此,我国已经将发展电动汽车和轨道交通作为今后交通发展战略。

水资源短缺。

我国水资源约2.8万亿立方米年,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量仅及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4。

而且水资源空间匹配欠佳,北方城市普遍缺水。

另一方面,由于化学农业的面状污染和城镇、工矿业的点状污染,全国80%以上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主要水系污染均比较严重,一类至三类,也就是较好的水质,所占比例不到三成。

改善水质状况必须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使用有机肥料,利用生物措施解决农作物病虫害;积极筹措社会各方面资金,建立城市污水处理设施。

同时要改变我国落后的用水方式。

目前我国人均用水量约550吨,其中农业用水占总量85%,灌溉用水效率只有25%—40%,单位产品用水量比发达国家高出5—10倍。

为解决北方用水问题,国家已开始实施南水北调计划,调长江水以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的压力。

垃圾处理率较低。

垃圾来源一是工业排放的固体废弃物,全国目前年产生量达8亿多吨,并以每年8%的速度增加。

但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已超过50%。

工业固体废弃物主要集中在煤炭、采矿、冶金、化工等行业,仅煤炭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就占一半左右。

全国历年工业固体废弃物占地面积达700多平方公里,累计贮存量近70亿吨;垃圾的另一个来源是城镇生活垃圾。

现在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已超过1.5亿吨,与20年前相比增加了近6倍,我国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到5%,历年城市生活垃圾堆放量达65亿吨左右,占地面积近600平方公里,全国有2/3以上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垃圾在城市周边郊区自然堆放,对水体造成较大污染,严重威胁着居民的健康。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案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案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我国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措施。

3. 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4. 提高学生参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2. 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影响3. 我国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措施4.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5. 青少年如何参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我国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措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2. 教学难点: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影响、青少年如何参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我国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措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影响,以及青少年参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案例。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落实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环境问题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讲解:详细讲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分析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影响,介绍我国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措施,讲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3. 案例分析:分析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影响,以及青少年参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案例。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落实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引导学生提出具体措施。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呼吁学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践。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估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2. 小组讨论成果: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提出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措施的可行性和创意。

七、教学资源1.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相关书籍和文章。

2. 环境问题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以人类为中心且围绕着人类的客观物质世界。

包括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质,构成人类的生存坏境。

环境既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开发利用的对象。

由于现代化经济的高速发展,出现了全球性的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粮食短缺和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这迫使人类对过去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进行深刻的反思。

人是环境的主体,也是生物圈中最高的消费者。

从人类起源到当下,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人口的寿命逐渐延长,进而使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到了今天,人口的过快增长对地球的承载能力来说是壹个非常大的挑战。

壹旦失去了平衡,人类就会面临被毁灭的危险。

另壹方面,人类生存是需要壹定的自然资源和环境。

人类于同自然界的斗争中,运用自己的知识,通过劳动,不断地改造自然,创造新的生存条件。

可是,由于缺乏科学知识,于很长的壹段时间内只知道向自然索取,根本不知道应该合理地开发了利用自然资源,更不知道如何保护环境。

加之不断的战争和自然灾害,以致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另外,由于长期滥伐森林,水源得不到涵养,水均流失严重,造成沟壑纵横,水旱灾害频繁,土地日益贫瘠,引起自然环境的严重衰退,生活环境也遭受破坏,最后受苦受累的仍是人类。

虽说于自然生态系统中,具有很强的自控能力,可是,壹个生态
系统的调节能力再强,也是有壹定的限度的,若超出了这个限度,调节就不起作用,生态平衡就会遭受破坏。

那么就会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类。

古语云“取之有道,用之不竭。

”自然资源毕竟有限,而人类的需求却是无限的。

因此,人类于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时,多多少少于不同的程度上超越了极限,以至于引发了壹系列的隐患。

诸如:环境污染、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

然而,先开发后治理的做法是不值得我们推崇的,破坏容易,修复难。

如果人类对其中的利害关系认识不清的话,那么,结果祸害的终究是人类。

照目前的情况来见,虽说人类已有了避险意识,可是早期的愚昧而留下来的祸根依然存于,进而发展到今天,各方面的问题虽可暂时抑制住,但却已无法忽视问题的存于了。

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化依然是目前最为严重的问题。

自然界本身产生各种温室气体,同时自然界也于吸收或分解温室气体,于地球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变化是很缓慢的,处于基本平衡的循环状态,是温室气体的浓度保持于壹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可是由于人类活动,使得温室气体的浓度逐年升高,热别是工业革命以来,大量森林植被被砍伐,化石颜料大量使用,从而使温室气体大幅度增加,使得温室效应增强,从而引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出现了全球变暖。

然而,全球变暖的出现对自然界和人类均有壹定的影响: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气候带移动、气候灾害频发、影响经济和生态平衡、
同时也会影响人类健康。

不管是哪壹项的影响,其后果均不是堪设想的,因此这也是人类面对必须予以重视的问题。

于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先兼顾自然界的承受能力,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性首先由生态学家提出,即所谓生态可持续性。

1991年,国际生态联合会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联合举行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专题研讨会,该研讨会的发展切深化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自然属性,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系统再生能力的发展。

从生物圈概念出发定义可持续发展,是从自然属性方面表述可持续发展的另壹种代表。

认为可持续发展是寻求壹种最佳的生态系统,以支持生态的完整性和人类愿望的实现,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得以持续。

经济学的稀缺性法则告诉我们,相对于人类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总是有限的,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是丰厚的,但且非如人们描述的那样“取之无尽,用用之不竭”。

因而,经济的发展必然受制于资源。

如果我们对这些资源过度开发和利用,却不考虑节约或研究可替代能源,将会促使很多领域向临界点逼近。

因此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稀缺性法则。

此外,于执行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我们应顾及人地系统的结合。

人地系统就是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系统。

人类本身具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得双重性。

作为生产者通过个体和社会化的劳动向自然环境索取,将自然界物质转化成其生产必需品;作为消费者,人类消耗自己生产的产品,而将许多废弃物仍给自然环境,这样,人类于索取和返仍
过程中和自然环境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人地理论认为,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俩个子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相结合,就形成了人地系统发展变化的机制。

这种机制的重要特征是:壹是人地系统演化是内外力互相作用的动态过程,维持人地系统协调共生关系的充要条件是从其外部环境不断获取,于此基础上形成人类发展的因果反馈关系。

二是人地系统的发展是系统由稳定变为不稳定,再为更新的稳定态所替代的超循环过程。

三是人地系统是不可逆的过程。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不可逆性是人地系统的源泉,人地系统的不可逆性使系统由混沌中产生有序的机制。

总的来说,人地系统就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对象,而人地系统理论则为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壹个重要视角。

根据人地系统理论所揭示的原理,壹些学者仍研究了人地系统的量化评价和调控问题,提出了有关指标体系和模型,这也为可持续发展评价和调控研究提供了重要借鉴。

于科学进步的推动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面临人口过剩、资源相对不足、环境退化等巨大挑战下唯壹正确选择。

这壹战略,已成为近年来于全球范围内居主导地位的社会发展模式,它着重解决资源和环境的再生性和可持续性问题,追求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协调进化。

首先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二是开拓国外资源潜力,节约利用自然资源;三是调整结构,合理进行资源配置;四是制定政策,促进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五是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六是依靠科学进步,建立节约型社会经济体系;七是保护环境,
走良性循环的资源道路(循环经济)。

当经济发展到壹定阶段之后,对生态环境的无偿使用必然达到极限。

壹方面是符合人类生活需要的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会出现短缺;另壹方面是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生活排放的废物的消纳能力也会达到极限,甚至超载。

如果人类要继续利用它进行生产,就必须要于生产出新的环境容量,客观上也要求我们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用新的模式发展经济;要求我们减少对自然环境资源的消耗。

且对被过度使用的自然进行补偿,也就是需实行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壹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的根本手段。

经济循环依靠科学技术手段和市场机制,对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中的资源能源实施调控,提高社会经济活动的生态效率,达到资源能源消耗低,经济高产出、污染低排放。

循环经济这壹本质特征,充分体现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和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内涵和目的。

因此,为了更好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我们仍要遵循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壹是减量化原则,以资源投入最小化目标;二是再利用原则,以废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三是再循环原则,以污染排放量最小化为目标。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不仅加大宣扬力度,提倡可持续发展战略,政府也应加强法律监管和监督。

环境法和国际公约的制定,能够有效地调整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

另外,环境法仍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环境
法能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2、环境法有利于全体公民环境意识和环境法则观念的提高;3、环境法是维护我国环境的有力武器;4、环境法有利于促进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和交流。

环境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俩大主题,同时,俩者又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

要发展,就必须同时考虑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也只有通过经济的发展,于发展的进程中加以解决。

而发展的模式,则是由资源消耗型的发展模式转变为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模式,依靠科学进步,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废物排放,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实现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这也是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基本思想和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