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几何复习专题(空间角)

合集下载

立体几何第六讲:空间中的角

立体几何第六讲:空间中的角

第六讲:空间中的角(二)二面角 一,知识点 1,基本概念1)半平面:当两个平面相交时,我们往往只画起一部分,就像一本翻开的书,我们把其中一部分叫做半平面。

2)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形成的图形,如图为二面角l αβ--,二面角的大小指的是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

即分别在两个半平面内做交线的垂线,两条射线所成的角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2,范围:],0[π特别:重合为0,共面为π,即相当于把一张纸折叠后的两种极限情况。

3,步骤:一找,二证,三计算4,用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求二面角的大小的关键点是: ①明确构成二面角两个半平面和棱; ②明确二面角的平面角是哪个?而要想明确二面角的平面角,关键是看该角的两边是否都和棱垂直。

二,典型例题与解读求解二面角是立体几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题型,也是各地高考中的“热点”问题,虽然对此可说是“千锤百炼”,但我们必须面对新的情境、新的变化,如何以基本方法的“不变”去应对题目中的“万变”就是我们研究的中心话题.总的来说,求解二面角的大体步骤为:“作、证、求”.其中“作、证”是关键也是难点,“求”依靠的计算,也决不能忽视,否则因小失大,功亏一篑,也是十分遗憾之事.1 定义法即在二面角的棱上找一点(特殊点),在二面角的两个面内分别作棱的射线即得二面角的平面角.定义法是“众法之源”,万变不离其宗,“树高千尺,叶落归根”,求二面角的一切方法盖源出定义这个“根”!用定义法时,要认真观察图形的特性。

例1 在四棱锥P-ABCD 中,ABCD 是正方形,PA ⊥平面ABCD ,PA=AB=a ,求二面角B-PC-D 的大小。

jA B CDP H2、三垂线法:已知二面角其中一个面内一点到一个面的垂线,用三垂线定理或逆定理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例2 在四棱锥P-ABCD中,ABCD是平行四边形,PA⊥平面ABCD,PA=AB=a,∠ABC=30°,求二面角P-BC-A的大小。

3、垂面法:已知二面角内一点到两个面的垂线时,过两垂线作平面与两个半平面的交线所成的角即为平面角,由此可知,二面角的平面角所在的平面与棱垂直;例3 在四棱锥P-ABCD中,ABCD是正方形,PA⊥平面ABCD,PA=AB=a,求B-PC-D的大小。

高考复习专题--数学空间角教案

高考复习专题--数学空间角教案

2014年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专题立体几何---空间角【考点审视】立体几何高考命题及考查重点、难点稳定:高考始终把空间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平行与垂直的性质与判定、线面间的角与距离的计算作为考查的重点,尤其是以多面体和旋转体为载体的线面位置关系的论证,更是年年反复进行考查,在难度上也始终以中等偏难为主。

空间的角,是对由点、直线、平面所组成的空间图形中各种元素间的位置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的一个重要概念,空间角高考中每年必考,复习时必须高度重视。

对于空间角的计算,总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将其转化为一个平面内的角,并把它置于一个平面图形,而且是一个三角形的内角来解决,而这种转化就是利用直线与平面的平行与垂直来实现的,因此求这些角的过程也是直线、平面的平行与垂直的重要应用.考试要求考点1:掌握空间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等概念;考点2:能熟练地在图形中找出相关的角并证明;考点3:能用向量方法和非向量方法进行计算;考点4:通过空间角的计算和应用进一步考察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高考链接】1.空间的角和距离是空间图形中最基本的数量关系,空间的角主要研究射影以及与射影有关的定理、空间两直线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以及二面角和二面角的平面角等.解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去解决.2. 三种空间角,即异面直线所成角、直线与平面所成角、平面与平面所成二面角。

它们的求法一般化归为求两条相交直线的夹角,通常“线线角抓平移,线面角找射影,面面角作平面角”而达到化归目的,有时二面角大小出通过cos θ=原射S S 来求。

3. 由于近年考题常立足于棱柱、棱锥和正方体,因此复习时应注意多面体的依托作用,熟练多面体性质的应用,才能发现隐蔽条件,利用隐含条件,达到快速准确解题的目的。

【复习回顾】(一)空间角三种角的定义异面直线所成的角(1)定义:,a b 是两条异面直线,经过空间任意一点o ,分别引直线//'a a ,//'b b ,则'a 和'b 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做异面直线a 和b 所成的角.(2)取值范围:090θ≤≤. (3)求解方法①根据定义,通过平移,找到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θ; ②解含有θ的三角形,求出角θ的大小. 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1)定义 和平面所成的角有三种: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这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垂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直线垂直于平面,则它们所成的角是直角. 一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则它们所成的角是0°的角. (2)取值范围090θ≤≤° (3)求解方法①作出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找到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θ. ②解含θ的三角形,求出其大小. ③最小角定理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是这条斜线和平面内经过斜足的直线所成的一切角中最小的角,亦可说,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不大于斜线与平面内任何直线所成的角二面角及二面角的平面角 (1)半平面 (2)二面角.(3)二面角的平面角 二面角的大小用它的平面角来度量,通常认为二面角的平面角θ的取值范围是0°<θ≤180°②二面角的平面角具有下列性质:二面角的棱垂直于它的平面角所在的平面。

立体几何之空间夹角

立体几何之空间夹角

第26练“空间角”攻略[题型分析·高考展望]空间角包括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线面角以及二面角, 在高考中频繁出现, 也是高考立体几何题目中的难点所在. 掌握好本节内容, 首先要理解这些角的概念, 其次要弄清这些角的范围, 最后再求解这些角. 在未来的高考中, 空间角将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借助向量求空间角, 将是解决这类题目的主要方法.体验高考1. (2015·浙江)如图, 已知△ABC, D是AB的中点, 沿直线CD将△ACD翻折成△A′CD, 所成二面角A′—CD—B的平面角为α, 则()A. ∠A′DB≤αB. ∠A′DB≥αC. ∠A′CB≤αD. ∠A′CB≥α2.(2016·课标全国乙)平面α过正方体ABCD—A1B1C1D1的顶点A, α∥平面CB1D1, α∩平面ABCD=m, α∩平面ABB1A1=n, 则m, n所成角的正弦值为()A.32 B.22 C.33 D.133. (2016·课标全国丙)如图, 四棱锥P-ABCD中, PA⊥底面ABCD, AD∥BC, AB=AD=AC=3, PA=BC=4, M为线段AD上一点, AM=2MD, N为PC的中点.(1)证明MN∥平面PAB;(2)求直线AN与平面PMN所成角的正弦值.高考必会题型题型一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例1在棱长为a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求异面直线BA1与AC所成的角.变式训练1(2015·浙江)如图, 三棱锥A—BCD中, AB=AC=BD=CD=3, AD=BC=2, 点M, N分别是AD, BC的中点, 则异面直线AN, CM所成的角的余弦值是________.题型二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例2如图, 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为等腰梯形, AB∥CD, AC⊥BD, 垂足为H, PH是四棱锥的高, E为AD的中点. (1)证明: PE⊥BC;(2)若∠APB=∠ADB=60°, 求直线PA与平面PEH所成角的正弦值.变式训练2如图, 平面ABDE⊥平面ABC,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BC=4, 四边形ABDE是直角梯形, BD∥AE, BD⊥BA, BD=AE=2, 点O、M分别为CE、AB的中点. (1)求证: OD∥平面ABC;(2)求直线CD和平面ODM所成角的正弦值;(3)能否在EM上找到一点N, 使得ON⊥平面ABDE?若能, 请指出点N的位置并加以证明;若不能, 请说明理由.题型三二面角例3(2016·浙江.如图, 在三棱台ABC—DEF中, 平面BCFE⊥平面ABC, ∠ACB=90°, BE =EF=FC=1, BC=2, AC=3..(1)求证: BF⊥平面ACFD;(2)求二面角B-AD-F的平面角的余弦值.变式训练3如图, 长方体ABCD-A1B1C1D1中, AA1=AD=1, AB=2, 点E是C1D1的中点.(1)求证: DE⊥平面BCE;(2)求二面角A-EB-C的大小.高考题型精练1.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A1B与B1C所在直线所成角的大小是()A. 30°B. 45°C. 60°D. 90°2.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A1B与平面BB1D1D所成的角的大小是()A. 90°B. 30°C. 45°D. 60°3. 如图所示, 将等腰直角△ABC沿斜边BC上的高AD折成一个二面角, 此时∠B′AC=60°, 那么这个二面角大小是()A. 90°B. 60°C. 45°D. 30°4.已知正三棱锥S-ABC中, E是侧棱SC的中点, 且SA⊥BE, 则SB与底面ABC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63 B.33 C.23 D.365. 如图所示,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E、F、G、H分别为AA1.AB.BB1.B1C1的中点, 则异面直线EF与GH所成的角等于()A. 45°B. 60°C. 90°D. 120°(5题)(6题)(8题)6如图,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AC, ∠BCD=90°, 且BC=CD=3, 将△ABC沿BC的边翻折, 设点A在平面BCD上的射影为点M, 若点M在△BCD内部(含边界), 则点M 的轨迹的最大长度等于______;在翻折过程中, 当点M位于线段BD上时, 直线AB和CD 所成角的余弦值等于______.7. 直三棱柱ABC-A1B1C1中, 若∠BAC=90°, 2AB=2AC=AA1, 则异面直线BA1与B1C 所成角的余弦值等于________.8.如图所示, 在四棱锥P-ABCD中, 已知PA⊥底面ABCD, PA=1, 底面ABCD是正方形, PC 与底面ABCD所成角的大小为, 则该四棱锥的体积是________.9. 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斜边BC上的高AD为折痕, 使△AB′D和△ACD折成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 则∠B′AC=________.10. 如图, 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 AB=1, AC=2, BC=, D.E分别是AC1和BB1的中点, 则直线DE与平面BB1C1C所成的角为________.(10题)(11题)11. (2016·四川)如图, 在四棱锥PABCD中, AD∥BC, ∠ADC=∠PAB=90°, BC=CD=AD.E为棱AD的中点, 异面直线PA与CD所成的角为90°.(1)在平面PAB内找一点M, 使得直线CM∥平面PBE, 并说明理由;(2)若二面角P—CD—A的大小为45°, 求直线PA与平面PCE所成角的正弦值.如图, 在四棱锥P-ABCD中, 底面ABCD为菱形, ∠BAD=60°, Q为AD的中点.(1)若PA=PD, 求证: 平面PQB⊥平面PAD;(2)点M在线段PC上, PM=PC, 若平面PAD⊥平面ABCD, 且PA=PD=AD=2, 求平面MBQ与平面CBQ夹角的大小.。

专题45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二)—求空间角和距离-2020年领军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文理通用)

专题45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二)—求空间角和距离-2020年领军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文理通用)

专题45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二)——求空间角和距离 最新考纲1.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所成角的计算问题.2.了解向量方法在研究立体几何问题中的应用.基础知识融会贯通1.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法设a ,b 分别是两异面直线l 1,l 2的方向向量,则2.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求法设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a ,平面α的法向量为n ,直线l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a 与n 的夹角为β,则sin θ=|cos β|=|a ·n ||a ||n |.3.求二面角的大小(1)如图①,AB ,CD 分别是二面角α-l -β的两个面内与棱l 垂直的直线,则二面角的大小θ=〈AB →,CD →〉.(2)如图②③,n 1,n 2分别是二面角α-l -β的两个半平面α,β的法向量,则二面角的大小θ满足|cos θ|=|cos 〈n 1,n 2〉|,二面角的平面角大小是向量n 1与n 2的夹角(或其补角). 【知识拓展】利用空间向量求距离(供选用) (1)两点间的距离设点A (x 1,y 1,z 1),点B (x 2,y 2,z 2),则|AB |=|AB →|=x 1-x 22+y 1-y 22+z 1-z 22.(2)点到平面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AB 为平面α的一条斜线段,n 为平面α的法向量,则B 到平面α的距离为|BO →|=|AB →·n ||n |.重点难点突破【题型一】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典型例题】如图,直棱柱(侧棱垂直于底面的棱柱) ABC ﹣A 1B 1C 1,在底面ABC 中,CA =CB =1,∠BCA =90°,棱AA 1=2,M ,N 分别为A 1B 1,A 1A 的中点. (1)求的值;(2)求证:BN ⊥平面C 1MN .【再练一题】如图,BC =2,原点O 是BC 的中点,点A 的坐标为(,,0),点D 在平面yOx 上,且∠BDC =90°,∠DCB =30°. (1)求向量的坐标.(2)求与的夹角的余弦值.思维升华用向量法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一般步骤(1)选择三条两两垂直的直线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2)确定异面直线上两个点的坐标,从而确定异面直线的方向向量;(3)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求出向量夹角的余弦值;(4)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等于两向量夹角余弦值的绝对值.【题型二】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典型例题】如图所示,在直角梯形ABCD中,已知BC∥AD,AB⊥AD,BC=BA AD=m,VA⊥平面ABCD.(1)求证:CD⊥平面VAC;(2)若VA m,求CV与平面VAD所成角的大小.【再练一题】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为直角梯形,AB∥CD,∠BAD=90°,AB=2CD=4,P A⊥CD,在锐角△P AD 中,E是边PD上一点,且AD=PD=3ED.(1)求证:PB∥平面ACE;(2)当P A的长为何值时,AC与平面PCD所成的角为30°?思维升华利用向量法求线面角的方法(1)分别求出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直线的方向向量,转化为求两个方向向量的夹角(或其补角);(2)通过平面的法向量来求,即求出斜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所夹的锐角,取其余角就是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题型三】求二面角【典型例题】四棱锥P﹣ABCD中,平面PCD⊥平面ABCD,四边形ABCD为矩形,AB=4,AD=3,∠P AB=90°.(1)求证:PD⊥平面ABCD;(2)若直线BD与平面P AB所成角的正弦值为,求二面角C﹣P A﹣D的余弦值.【再练一题】如图在直角△ABC中,B为直角,AB=2BC,E,F分别为AB,AC的中点,将△AEF沿EF折起,使点A 到达点D的位置,连接BD,CD,M为CD的中点.(Ⅰ)证明:MF⊥面BCD;(Ⅱ)若DE⊥BE,求二面角E﹣MF﹣C的余弦值.思维升华利用向量法计算二面角大小的常用方法(1)找法向量法:分别求出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所在平面的法向量,然后通过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得到二面角的大小,但要注意结合实际图形判断所求角的大小.(2)找与棱垂直的方向向量法:分别在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内找到与棱垂直且以垂足为起点的两个向量,则这两个向量的夹角的大小就是二面角的大小.【题型四】求空间距离【典型例题】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菱形,∠BAD=60°,P A=PB=PD.(1)求证:PD⊥AB;(2)若AB=6,PC=8,E是BD的中点,求点E到平面PCD的距离.【再练一题】如图,P A⊥平面ABCD,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P A=AD=2,M、N分别是A B.PC的中点.(1)求证:平面MND⊥平面PCD;(2)求点P到平面MND的距离.思维升华求点面距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1)作点到面的垂线,点到垂足的距离即为点到平面的距离.(2)等体积法.(3)向量法.其中向量法在易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的规则图形中较简便.基础知识训练1.【天津市部分区2019届高三联考一模】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四边形ADPQ 是梯形,PD ∥QA ,2PDA π∠=,平面ADPQ ⊥平面ABCD ,且22AD PD QA ===.(Ⅰ)求证:QB ∥平面PDC ; (Ⅱ)求二面角C PB Q −−的大小;(Ⅲ)已知点H 在棱PD 上,且异面直线AH 与PB ,求线段DH 的长. 2.【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19届高三5月阶段性检测(三模)】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4,,E F 分别为,AD BC 的中点,以EF 为棱将正方形ABCD 折成如图所示的60的二面角,点M 在线段AB 上.(1)若M 为AB 的中点,且直线MF ,由,,A D E 三点所确定平面的交点为O ,试确定点O 的位置,并证明直线//OD 平面EMC ;(2)是否存在点M ,使得直线DE 与平面EMC 所成的角为60;若存在,求此时二面角M EC F −−的余弦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陕西省汉中市2019届高三全真模拟考试】如图,四边形ABCD 为矩形,平面ABEF ⊥平面ABCD ,//EF AB ,90BAF ∠=︒,2AD =,1AB AF ==,点P 在线段DF 上.(1)求证:AF ⊥平面ABCD ;(2)若二面角D AP C −−的余弦值为3,求PF 的长度. 4.【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联盟“领军考试”2019届高三第五次测评】如图,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平面11ACC A ⊥平面ABC ,12AA AC CB ==,90ACB ∠=︒.(1)求证:平面11AB C ⊥平面11A B C ;(2)若1A A 与平面ABC 所成的线面角为60︒,求二面角11C AB C −−的余弦值.5.【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如图,在多面体ABCDEF 中,平面ADEF ⊥平面ABCD .四边形ADEF 为正方形,四边形ABCD 为梯形,且//AD BC ,ABD ∆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M 为线段BD 中点,3BC =.(1)求证:AF BD ⊥;(2)求直线MF 与平面CDE 所成角的正弦值;(3)线段BD 上是否存在点N ,使得直线//CE 平面AFN ?若存在,求BNBD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6.【山东省安丘市、诸城市、五莲县、兰山区2019届高三5月校级联合考试】如图所示的多面体是由一个直平行六面体被平面AEFG 所截后得到的,其中45BAE GAD ∠=∠=︒,22AB AD ==,60BAD ∠=︒.(1)求证:平面BDG ⊥平面ADG ; (2)求直线GB 与平面AEFG 所成角的正弦值.7.【西藏拉萨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如图,等边三角形PAC 所在平面与梯形ABCD 所在平面互相垂直,且有AD BC ∥,2AB AD DC ===,4BC =.(1)证明:平面PAB ⊥平面PAC ; (2)求二面角B PC D −−的余弦值.8.【内蒙古呼伦贝尔市2019届高三模拟统一考试(一)】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D 、E 、F 、G 分别是BC 、11B C 、1AA 、1CC 中点.且AB AC ==,14BC AA ==.(1)求证:BC ⊥平面ADE ; (2)求二面角1G EF B −−的余弦值.9.【广东省肇庆市2019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统一检测】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侧面11ABB A 是菱形,160BAA ∠=︒,E 是棱1BB 的中点,CA CB =,F 在线段AC 上,且2AF FC =.(1)证明:1//CB 面1A EF ;(2)若CA CB ⊥,面CAB ⊥面11ABB A ,求二面角1F A E A −−的余弦值.10.【广东省潮州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如图,菱形ABCD 与正三角形BCE 的边长均为2,它们所在平面互相垂直,FD ⊥平面ABCD ,EF 平面ABCD .(1)求证:平面ACF ⊥平面BDF ;(2)若60CBA ∠=︒,求二面角A BC F −−的大小.11.【山东省栖霞市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卷】如图,在三棱锥V ABC −中,,90,2VC AB ABC AB BC ︒<∠===,侧面ACV ⊥底面ABC ,45ACV ︒∠=,D 为线段AB 上一点,且满足AD CV =.(1)若E 为AC 的中点,求证:BE CV ⊥; (2)当DV 最小时,求二面角A BC V −−的余弦值.12.【河南省百校联盟2019届高三考前仿真试卷】如图,在几何体1111ACD A B C D −中,四边形1111ADD A CDD C ,为矩形,平面11ADD A ⊥平面11CDD C ,11B A ⊥平面11ADD A ,1111,2AD CD AA A B ====,E 为棱1AA 的中点.(Ⅰ)证明:11B C ⊥平面1CC E ;(Ⅱ)求直线11B C 与平面1B CE 所成角的正弦值.13.【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19届高三考前模拟考试】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20{28x x −>−≥,2AB BC =,D 为线段AB 上一点,且3AD DB =,PD ⊥平面ABC ,PA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为45.(1)求证:平面PAB ⊥平面PCD ;(2)求二面角P AC D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专题8.3 立体几何综合问题(原卷版)文科生

专题8.3 立体几何综合问题(原卷版)文科生

【考点1】空间角,距离的求法 【备考知识梳理】 1.空间的角(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如图,已知两条异面直线,a b ,经过空间任一点O 作直线','a a b b .则把'a 与'b 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做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或夹角).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范围是0,2π⎛⎤⎥⎝⎦. (2)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①直线垂直于平面,则它们所成的角是直角;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则它们所成的角是0︒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范围是0,2π⎡⎤⎢⎥⎣⎦.(3)二面角的平面角:如图在二面角l αβ--的棱上任取一点O ,以点O 为垂足,在半平面α和β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射线OA 和OB ,则AOB ∠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二面角的范围是[]0,π.(4)等角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并且方向相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推论:如果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组直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相等. 3.空间距离:(1)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在这两条异面直线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常有求法①先证线段AB 为异面直线b a ,的公垂线段,然后求出AB 的长即可.②找或作出过且与平行的平面,则直线到平面的距离就是异面直线b a ,间的距离.③找或作出分别过b a ,且与,分别平行的平面,则这两平面间的距离就是异面直线b a ,间的距离.(2)点到平面的距离:点P到直线的距离为点P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常先找或作直线所在平面的垂线,得垂足为A,过A作的垂线,垂足为B连PB,则由三垂线定理可得线段PB即为点P到直线的距离.在直角三角形PAB中求出PB的长即可.常用求法①作出点P到平面的垂线后求出垂线段的长;②转移法,如果平面α的斜线上两点A,B到斜足C的距离AB,AC的比为n m :,则点A,B到平面α的距离之比也为n m :.特别地,AB=AC时,点A,B到平面α的距离相等;③体积法(3)直线与平面的距离: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这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平面的距离,叫做这条直线和平面的距离;(4)平行平面间的距离:两个平行平面的公垂线段的长度,叫做两个平行平面的距离. 【规律方法技巧】1.空间中各种角包括: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以及二面角. (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范围是]2,0(π.求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大小一般方法是通过平行移动直线,把异面问题转化为共面问题来解决具体步骤如下:①利用定义构造角,可固定一条,平移另一条,或两条同时平移到某个特殊的位置,顶点选择在特殊的位置上;②证明作出的角即为所求的角;③利用三角形来求角; ④补形法:将空间图形补成熟悉的、完整的几何体,这样有利于找到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θ. (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范围是]2,0[π.求线面角方法:①利用面面垂直性质定理,巧定垂足: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以得到线面垂直,这就为线面角中的垂足的确定提供了捷径. ②利用三棱锥的等体积,省去垂足,在构成线面角的直角三角形中,其中垂线段尤为关键.确定垂足,是常规方法.可是如果垂足位置不好确定,此时可以利用求点面距常用方法---等体积法.从而不用确定垂足的位置,照样可以求出线面角.因为垂线段的长度实际就是点面距h,利用三棱锥的等体积,只需求出h ,然后利用斜线段长h =θsin 进行求解.③妙用公式,直接得到线面角 课本习题出现过这个公式:21cos cos cos θθθ=,如图所示:21,,θθθ=∠=∠=∠OBC ABO ABC .其中1θ为直线AB 与平面所成的线面角.这个公式在求解一些选择填空题时,可直接应用.但是一定要注意三个角的位置,不能张冠李戴.(3)确定点的射影位置有以下几种方法:①斜线上任意一点在平面上的射影必在斜线在平面的射影上;②如果一个角所在的平面外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那么这一点在平面上的射影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角的两边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一条直线在平面上的射影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③两个平面相互垂直,一个平面上的点在另一个平面上的射影一定落在这两个平面的交线上;④利用某些特殊三棱锥的有关性质,确定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的位置:a.如果侧棱相等或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相等,那么顶点落在底面上的射影是底面三角形的外心;b. 如果顶点到底面各边距离相等或侧面与底面所成的角相等,那么顶点落在底面上的射影是底面三角形的内心(或旁心);c. 如果侧棱两两垂直或各组对棱互相垂直,那么顶点落在底面上的射影是底面三角形的垂心;(4)二面角的范围[]0,π,解题时要注意图形的位置和题目的要求.求二面角的方法:①直接法.直接法求二面角大小的步骤是:一作(找)、二证、三计算.即先作(找)出表示二面角大小的平面角,并证明这个角就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然后再计算这个角的大小. 用直接法求二面角的大小,其关键是确定表示二面角大小的平面角.而确定其平面角,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利用三垂线定理(或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确定平面角,自二面角的一个面上一点向另一面引垂线,再由垂足向棱作垂线得到棱上的点(即垂足),斜足与面上一点连线和斜足与垂足连线所夹的角,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②利用与二面角的棱垂直的平面确定平面角, 自空间一点作与棱垂直的平面,截二面角得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③利用定义确定平面角, 在棱上任取一点,过这点在两个平面内分别引棱的垂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DBA Cα②射影面积法.利用射影面积公式cos θ=S S';此方法常用于无棱二面角大小的计算;对于无棱二面角问题还有一条途径是设法作出它的棱,作法有“平移法”“延伸平面法”等. 【考点针对训练】1. .【2016高考浙江文数】如图,在三棱台ABC-DEF 中,平面BCFE ⊥平面ABC ,∠ACB =90°,BE=EF=FC =1,BC =2,AC =3.(I )求证:BF ⊥平面ACFD ;(II )求直线BD 与平面ACFD 所成角的余弦值.2. 【2016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5月调研】如图,PA 垂直圆O 所在的平面,C 是圆O 上的点,Q 是PA 的中点,G 为AOC ∆的重心,AB 是圆O 的直径,且22AB AC ==.(1)求证://QG 平面PBC ; (2)求G 到平面PAC 的距离. 【考点2】立体几何综合问题 【备考知识梳理】空间线、面的平行与垂直的综合考查一直是高考必考热点.归纳起来常见的命题角度有: 以多面体为载体综合考查平行与垂直的证明. 探索性问题中的平行与垂直问题. 折叠问题中的平行与垂直问题. 【考点针对训练】1. 【2016届宁夏高三三轮冲刺】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平面PAC ⊥平面ABC ,PA AC ⊥,AB BC ⊥.设,D E 分别为,PA AC 中点.(1)求证://DE 平面PBC ; (2)求证:BC ⊥平面PAB ;(3)试问在线段AB 上是否存在点F ,使得过三点D ,,E F 的平面内的任一条直线都与平面PBC 平行?若存在,指出点F 的位置并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 【2016届四川南充高中高三4月模拟三】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是,AB BC 的中点,将,AED DCF ∆∆分别沿DE 、DF 折起, 使,A C 两点重合于P .(Ⅰ)求证:平面PBD ⊥平面BFDE ; (Ⅱ)求四棱锥P BFDE -的体积. 【应试技巧点拨】 1.如何求线面角(1)利用面面垂直性质定理,巧定垂足: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以得到线面垂直,这就为线面角中的垂足的确定提供了捷径. (2)利用三棱锥的等体积,省去垂足在构成线面角的直角三角形中,其中垂线段尤为关键.确定垂足,是常规方法.可是如果垂足位置不好确定,此时可以利用求点面距常用方法---等体积法.从而不用确定垂足的位置,照样可以求出线面角.因为垂线段的长度实际就是点面距h !利用三棱锥的等体积,只需求出h ,然后利用斜线段长h=θsin 进行求解.(3)妙用公式,直接得到线面角 课本习题出现过这个公式:21cos cos cos θθθ=,如图所示:21,,θθθ=∠=∠=∠OBC ABO ABC .其中1θ为直线AB 与平面所成的线面角.这个公式在求解一些选择填空题时,可直接应用.但是一定要注意三个角的位置,不能张冠李戴. 2.如何求二面角(1)直接法.直接法求二面角大小的步骤是:一作(找)、二证、三计算.即先作(找)出表示二面角大小的平面角,并证明这个角就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然后再计算这个角的大小. 用直接法求二面角的大小,其关键是确定表示二面角大小的平面角.而确定其平面角,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利用三垂线定理(或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确定平面角;②利用与二面角的棱垂直的平面确定平面角;③利用定义确定平面角;(2)射影面积法.利用射影面积公式cos θ=S S';此方法常用于无棱二面角大小的计算;对于无棱二面角问题还有一条途径是设法作出它的棱,作法有“平移法”“延伸平面法”等. 3.探索性问题探求某些点的具体位置,使得线面满足平行或垂直关系,是一类逆向思维的题目.一般可采用两个方法:一是先假设存在,再去推理,下结论;二是运用推理证明计算得出结论,或先利用条件特例得出结论,然后再根据条件给出证明或计算.4.在推证线面平行时,一定要强调直线不在平面内,否则,会出现错误.5.在解决直线与平面垂直的问题过程中,要注意直线与平面垂直定义,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联合交替使用,即注意线线垂直和线面垂直的互相转化.6.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是作辅助线的一个重要依据.我们要作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通常是先找这个平面的一个垂面,在这个垂面中,作交线的垂线即可. 【三年高考】1. 【2016高考新课标1文数】平面α过正文体ABCD —A 1B 1C 1D 1的顶点A ,11//CB D α平面,ABCD m α=平面,11ABB A n α=平面,则m ,n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A )2 (B )2 (C )3(D )132. 【2016高考浙江文数】如图,已知平面四边形ABCD ,AB =BC =3,CD =1,AD ADC =90°.沿直线AC 将△ACD 翻折成△CD 'A ,直线AC 与D 'B 所成角的余弦的最大值是______.3. 【2016高考北京文数】如图,在四棱锥ABCD P -中,⊥PC 平面ABCD ,,AB DC DC AC ⊥∥(I )求证:DC PAC ⊥平面; (II )求证:PAB PAC ⊥平面平面;(III )设点E 为AB 的中点,在棱PB 上是否存在点F ,使得//PA 平面C F E ?说明理由.4. 【2016高考天津文数】如图,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平面AED ⊥平面ABCD ,EF||AB ,AB=2,BC=EF=1,DE=3,∠BAD=60º,G 为BC 的中点.(Ⅰ)求证://FG 平面BED ;(Ⅱ)求证:平面BED ⊥平面AED ;(Ⅲ)求直线EF 与平面BED 所成角的正弦值.5. 【2016高考新课标1文数】如图,在已知正三棱锥P -ABC 的侧面是直角三角形,PA =6,顶点P 在平面ABC 内的正投影为点E ,连接PE 并延长交AB 于点G . (I )证明G 是AB 的中点;(II )在答题卡第(18)题图中作出点E 在平面PAC 内的正投影F (说明作法及理由),并求四面体PDEF 的体积.PABD CGE6. 【2015高考浙江,文7】如图,斜线段AB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60,B 为斜足,平面α上的动点P 满足30∠PAB =,则点P 的轨迹是( )A .直线B .抛物线C .椭圆D .双曲线的一支7.【2015高考福建,文20】如图,AB 是圆O 的直径,点C 是圆O 上异于,A B 的点,PO 垂直于圆O 所在的平面,且1PO =OB =.(Ⅰ)若D 为线段AC 的中点,求证C A ⊥平面D P O ; (Ⅱ)求三棱锥P ABC -体积的最大值;(Ⅲ)若BC =E 在线段PB 上,求CE OE +的最小值.8.【2015高考四川,文18】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及该正方体的直观图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Ⅰ)请按字母F ,G ,H 标记在正方体相应地顶点处(不需要说明理由) (Ⅱ)判断平面BEG 与平面ACH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你的结论. (Ⅲ)证明:直线DF ⊥平面BEGAB FHED C G CD EAB9.【2015高考重庆,文20】如题(20)图,三棱锥P-ABC 中,平面PAC ⊥平面ABC ,∠ABC=2π,点D 、E 在线段AC 上,且AD=DE=EC=2,PD=PC=4,点F 在线段AB 上,且EF//BC. (Ⅰ)证明:AB ⊥平面PFE.(Ⅱ)若四棱锥P-DFBC 的体积为7,求线段BC 的长.题(20)图AC10. 【2014高考重庆文第20题】如题(20)图,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是以O 为中心的菱形,PO ⊥底面ABCD ,2,3AB BAD π=∠=,M 为BC 上一点,且12BM=. (Ⅰ)证明:BC⊥平面POM ;(Ⅱ)若MP AP ⊥,求四棱锥P ABMO -的体积.11. 【2014高考全国1文第19题】如图,三棱柱111C B A ABC -中,侧面C C BB 11为菱形,C B 1的中点为O ,且⊥AO 平面C C BB 11. (1)证明:;1AB C B ⊥(2)若1AB AC ⊥,,1,601==∠BC CBB求三棱柱111C B A ABC -的高.12.【2014高考江西文第19题】如图,三棱柱111C B A ABC -中,111,BB B A BC AA ⊥⊥. (1)求证:111CC C A ⊥;(2)若7,3,2===BC AC AB ,问1AA 为何值时,三棱柱111C B A ABC -体积最大,并求此最大值.【一年原创真预测】1.已知AB ⊥平面ACD ,DE ⊥平面ACD ,ACD ∆为等边三角形,22AD DE AB ===,F 为CD 的中点.(Ⅰ)求证:平面平面BCE DCE ⊥; (Ⅱ)求B CDE 点到平面的距离.2.如图,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底面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AB CB ==,且AA 1=3,D 为11AC 的中点,F 在线段1AA 上,设11A F tAA =(102t <<),设11=B C BC M .MFDC 1B 1A 1CBA(Ⅰ)当取何值时,CF ⊥平面1B DF ;(Ⅱ)在(Ⅰ)的条件下,求四面体1F B DM -的体积.3.如图,三棱锥P ABC -中,BC ⊥平面PAB ,PA PB AB BC 6====,点M ,N 分别为PB,BC 的中点.(I )求证:AM ⊥平面PBC ; (Ⅱ)E 是线段AC 上的点,且AM 平面PNE .①确定点E 的位置;②求直线PE 与平面PAB 所成角的正切值.4.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BAC=60°,点F 在斜边AB 上,且AB=4AF ,D ,E 是平面ABC 同一侧的两点,AD ⊥平面ABC ,BE ⊥平面ABC ,AD=3,AC=BE=4.(Ⅰ)求证:CD ⊥EF ;(Ⅱ)若点M 是线段BC 的中点,求点M 到平面EFC 的距离.5. 如图所示,在边长为12的正方形11ADD A 中,点,B C 在线段AD 上,且3,4AB BC ==,作11//BB AA ,分别交111,A D AD 于点1B ,P .作11//CC AA ,分别交111,A D AD 于点1C ,Q .将该正方形沿11,BB CC 折叠,使得1DD 与1AA 重合,构成如图的三棱柱111ABC A B C -.(1)求证:AB ⊥平面11BCC B ; (2)求四棱锥A BCQP -的体积.【考点1针对训练】 1.2.【考点2针对训练】 1.又因为EF ⊄平面PBC ,BC ⊂平面PBC ,所以//EF PBC .又因为DE EF E =,所以平面//DEF 平面PBC ,所以平面DEF 内的任一条直线都与平面PBC 平行.2.【三年高考】 1. 【答案】A//',//'m m n n ,则,m n 所成的角等于','m n 所成的角.延长AD ,过1D 作11//D E B C ,连接11,CE B D ,则CE 为'm ,同理11B F 为'n ,而111//,//BD CE B F A B ,则','m n 所成的角即为1,A B BD 所成的角,即为60 ,故,m n所成角的正弦值为2,故选A. 2.3. 【解析】(I )因为C P ⊥平面CD AB ,所以C DC P ⊥.又因为DC C ⊥A ,所以DC ⊥平面C PA . (II )因为//DC AB ,DC C ⊥A ,所以C AB ⊥A .因为C P ⊥平面CD AB ,所以C P ⊥AB .所以AB ⊥平面C PA .所以平面PAB ⊥平面C PA .(III )棱PB 上存在点,使得//PA 平面C F E .证明如下:取PB 中点,连结F E ,C E ,CF .又因为E 为AB 的中点,所以F//E PA .又因为PA ⊄平面CF E ,所以//PA 平面C F E .4.5.6. 【答案】C【解析】由题可知,当点运动时,在空间中,满足条件的AP绕AB旋转形成一个圆锥,用一个与圆锥高成60角的平面截圆锥,所得图形为椭圆.故选C.7.解法二:(I)、(II)同解法一.8.【解析】(Ⅰ)点F ,G ,H 的位置如图所示9.【解析】如题(20)图.由,DE EC PD PC ==知,E 为等腰PDC D 中DC 边的中点,故PE AC ^,又平面PAC ⊥平面ABC ,平面PAC 平面ABC AC =,PE Ì平面PAC ,PE AC ^,所以PE ^平面ABC ,从而PE AB ^.因ABC=,,AB EF 2EF BC p衈故. 从而AB 与平面PFE 内两条相交直线PE ,EF 都垂直,所以AB ^平面PFE .(2)解:设BC=x ,则在直角ABC D中,从而11S AB BC=22ABC D =?由EFBC ,知23AF AE AB AC ==,得AEF ABC DD ,故224()S 39AEF ABC S D D ==,即4S 9AEF ABC S D D =.FCDEAB GHO由1AD=2AE ,11421S S =S S 22999AFB AFE ABC ABC D D D D =?=从而四边形DFBC 的面积为DFBC11S S -=29ABC ADF S D D =718=(1)知,PE PE ^平面ABC ,所以PE 为四棱锥P-DFBC 的高.在直角PEC D 中,=体积DFBC 117S 73318P DFBC V PE -=鬃=?,故得42362430x x -+=,解得2297x x ==或,由于0x >,可得3x x ==或.所以3BC =或BC =10.11.12.【解析】(1)证明:由1AA BC ⊥知1BB BC ⊥,又11BB A B ⊥,故1BB ⊥平面1,BCA 即11BB AC ⊥,又11//BB CC ,所以11.AC CC ⊥(2)设1,AA x =在11Rt A BB ∆中1BA同理1AC 在1A BC ∆中,2222111111cos 2A B AC BC BAC BAC A B AC +-∠==∠=⋅11111sin 2A BCS A B A C BA C ∆=⋅∠=从而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体积为11133A BC V BB S ∆=⨯⨯=因=故当x =时,即1AA =时,体积V取到最大值【一年原创真预测】1.【解析】(Ⅰ)DE ⊥平面ACD ,F A ⊂平面CD A ∴DE AF ⊥,又等边三角形ACD 中AF CD ⊥, D CD D E =,D E ⊂平面CD E ,CD ⊂平面CD E ,∴平面AF ECD ⊥,取CE 的中点M ,连接BM,MF ,则MF 为△CDE 的中位线,故1////,2MF DE AB MF DE AB ==,所以四边形ABMF 为平行四边形,即MB//AF,MB⊂平面C B E ,F A ⊄平面C B E ,//BCE 平面AF ∴,平面平面BCE DCE ∴⊥.(Ⅱ)因为AB ⊥平面ACD ,DE ⊥平面ACD ,所以AB //DE ,故AB //平面DCE ,B CDE 点到平面的距离h 等于A CDE 点到平面的距离d ,由体积相等A DCE E ACD V V --=得,1133DCE ADC S d S DE ∆∆⋅=⨯,011112222sin 6023232d ⋅⨯⨯⋅=⨯⨯⨯⨯,解得h d ==.2.(Ⅱ)由已知得111111==22F B DM M B DF C B DF B CDF V V V V ----=,因为FD FC 1=22CDF S DF FC ⋅=△,由(Ⅰ)得1B D ⊥平面DFC ,故112=21=33B CDF V -⨯⨯,故1F B DM -的体积为13.3.②作EH AB ⊥于H ,则EH //BC ,∴EH ⊥平面PAB ,∴EPH ∠是直线PE 与平面PAB 所成的角.∵1AH AB 23==,π6=3PA PAH =∠, ∴PH ==1EH BC 23==,∴EH tan EPH PH 7∠==,即直线PE 与平面PAB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7.4.5.。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第八章 立体几何 第九节 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第八章 立体几何 第九节 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

第九节 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一、基础知识1.异面直线所成角设异面直线a ,b 所成的角为θ,则cos θ=|a·b||a||b|, 其中a ,b 分别是直线a ,b 的方向向量.2.直线与平面所成角如图所示,设l 为平面α的斜线,l ∩α=A ,a 为l 的方向向量,n 为平面α的法向量,φ为l 与α所成的角,则sin φ=|cos 〈a ,n 〉|=|a ·n||a||n|.3.二面角(1)若AB ,CD 分别是二面角α­l ­β的两个平面内与棱l 垂直的异面直线,则二面角(或其补角)的大小就是向量AB ―→与CD ―→的夹角,如图(1).(2)平面α与β相交于直线l ,平面α的法向量为n 1,平面β的法向量为n 2,〈n 1,n 2〉=θ,则二面角α ­l ­β为θ或π-θ.设二面角大小为φ,则|cos φ|=|cos θ|=|n 1·n 2||n 1||n 2|,如图(2)(3). 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锐角或直角,而不共线的向量的夹角为(0,π),所以公式中要加绝对值.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范围为⎣⎡⎦⎤0,π2,而向量之间的夹角的范围为[0,π],所以公式中要加绝对值.利用公式与二面角的平面角时,要注意〈n 1,n 2〉与二面角大小的关系,是相等还是互补,需要结合图形进行判断.二、常用结论解空间角最值问题时往往会用到最小角定理cos θ=cos θ1cos θ2.如图,若OA为平面α的一条斜线,O为斜足,OB为OA在平面α内的射影,OC为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其中θ为OA与OC所成的角,θ1为OA与OB所成的角,即线面角,θ2为OB与OC所成的角,那么cos θ=cos θ1cos θ2.[解题技法]用向量法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一般步骤(1)选择三条两两垂直的直线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2)确定异面直线上两个点的坐标,从而确定异面直线的方向向量;(3)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求出向量夹角的余弦值;(4)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余弦等于两向量夹角余弦值的绝对值.[提醒]注意向量的夹角与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区别:当异面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夹角为锐角或直角时,此夹角就是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当异面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夹角为钝角时,其补角才是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解题技法]利用向量求线面角的2种方法(1)分别求出斜线和它所在平面内的射影直线的方向向量,转化为求两个方向向量的夹角(或其补角).(2)通过平面的法向量来求,即求出斜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所夹的锐角,取其余角就是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解题技法](1)利用法向量求二面角的大小时,由于法向量的方向不同,两个法向量的夹角与二面角的大小可能相等,也可能互补.所以,两个法向量的夹角的余弦值与二面角的余弦值可能存在正负号的差异.(2)有时用观察法难以判定二面角是钝角还是锐角,为了保证解题结果准确无误,我们给出一种万无一失的方法:就是在两个半平面和二面角的棱上各取1个向量,要求这三个向量必须起点相同,在利用行列式计算法向量时,棱对应的向量必须排前面,即口诀“起点同,棱排前”,这样求出的两个法向量的夹角一定与二面角的大小相等.。

空间立体几何专题复习《空间角的计算》

空间立体几何专题复习《空间角的计算》

空间立体几何专题复习《空间角的计算》
学习目的:能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及简单的二面角的平面角大小.
一.基础知识梳理
1.写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定义及其范围
2.写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定义及其范围
3.写出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定义及其范围
4.上述三种角的求法分别是怎样的?
二.经典题型
1.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BB1、CC1的中点,那么直线AE与D1F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2.已知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A1=2AB,则CD与平面BDC1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
3.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二面角C1-AB-C的平面角等于.
4.如图,VA=VB=AC=AC=2,AB=2,BC=3,求二面角V-AB-C大小.
5.已知二面角α-l-β的大小为60°,m,n为异面直线,且m⊥α,n⊥β,则m,n所成的角为.
6.已知四面体ABCD的棱长都相等,Q是AD的中点,求CQ与平面DBC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高考真题(立体几何中空间角问题[题目])

高考真题(立体几何中空间角问题[题目])

解答题1. 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平面ABCD ,底面ABCD 是菱形,2,60AB BAD =∠=o .(Ⅰ)求证:BD ⊥平面;PAC(Ⅱ)若,PA AB =求PB 与AC 所成角的余弦值;(Ⅲ)当平面PBC 与平面PDC 垂直时,求PA 的长.2. 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P A ⊥底面ABCD ,四边形ABCD 中,AB ⊥AD ,AB +AD =4,CD =2,︒=∠45CDA .(I )求证:平面P AB ⊥平面P AD ;(II )设AB =AP .(i )若直线PB 与平面PCD 所成的角为︒30,求线段AB 的长;(ii )在线段AD 上是否存在一个点G ,使得点G 到点P ,B ,C ,D 的距离都相等?说明理由。

3. 如图5.在椎体P -ABCD 中,ABCD 是边长为1的棱形,且∠DAB =60︒,2PA PD ==,PB =2, E ,F 分别是BC ,PC 的中点.(1) 证明:AD ⊥平面DEF ;(2) 求二面角P -AD -B 的余弦值.4. 如图,已知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各棱长都是4,E 是BC 的中点,动点F 在侧棱1CC 上,且不与点C 重合.(Ⅰ)当CF =1时,求证:EF ⊥1A C ;(Ⅱ)设二面角C AF E --的大小为θ,求tan θ的最小值.A B DC FPE5. 如图,在圆锥PO中,已知PO=2,⊙O的直径2AB=,C是»AB的中点,D为AC 的中点.(Ⅰ)证明:平面POD⊥平面PAC;(Ⅱ)求二面角B PA C--的余弦值。

6. 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PD⊥平面ABCD,PD∥QA,QA=AB=12 PD.(I)证明:平面PQC⊥平面DCQ;(II)求二面角Q—BP—C的余弦值.8. 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平行四边形,60DAB ∠=︒,2AB AD =,PD ⊥底面ABCD .(I )证明:PA BD ⊥;(II )若PD =AD ,求二面角A -PB -C 的余弦值.9. 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 ACB =90︒,EA⊥平面ABCD,EF ∥AB,FG∥BC,EG∥AC.AB=2EF.(Ⅰ)若M是线段AD的中点,求证:GM∥平面ABFE;(Ⅱ)若AC=BC=2AE,求二面角A-BF-C的大小.10. 如图,在ABC ∆中,60,90,ABC BAC AD ∠=∠=o o 是BC 上的高,沿AD 把ABC ∆折起,使90BCD ∠=o 。

专题复习:用空间向量解立体几何问题

专题复习:用空间向量解立体几何问题

专题复习:用空间向量解立体几何问题空间角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点A ,B ∈直线a,C ,D ∈直线b 。

构成向量CD AB ,。

><⋅>=<CD AB CDAB CD AB CD AB ,,,cos 所对应的锐角或直角即为直线a(AB)与b(CD)所成的角。

2.线面所成的角AP 与平面α的法向量n 所成的角所对应的锐角的余角或直角即为直线AP 与平面α所成的角θ,所以AP 与n 的角的余弦值的绝对值为直线AP 与平面α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n AP ,cos arcsin θ3.二面角的求法二面角βα--l ,平面α的法向量m ,平面β的法向量n 。

θ>=<n m ,,则二面角βα--l 的平面角为θ或πθ-。

OAαPnl lαβnm所以,nm n m n m ⋅>=<,cos ,若将法向量的起点放在两个半平面上(不要选择起点在棱上),当两个法向量的方向都向二面角内或外时,则><n m ,为二面角的平面角的补角;当两个法向量的方向一个向二面角内,另一个向外时,则><n m ,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空间距离1.点到面的距离点P 到面α的距离d 可以看成AP 在平面α的法向量n 的方向上的射影的长度。

2. 异面直线间的距离异面直线a,b 之间的距离可以看成),(b F a E EF ∈∈在a,b 的公垂向量n 的方向上的射影的长度。

3.线面距离 直线a 与平面α平行时,直线上任意一点A 到平面α的距离就是直线a 与平面α之间的距离。

其求法与点到面的距离求法相同。

4. 平面与平面间的距离平面α与平面β平行时,其中一个平面α上任意一点到平面β的距离就是平面α与平面β间的距离。

其求法与点到面的距离求法相同。

例题:例1.(07,重庆理19)如题(19)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2AA =,1AB =,90ABC = ∠;点D E ,分别在1BB ,1A D 上,且11B E A D ⊥,四棱锥1C ABDA -与直三棱柱的体积之比为3:5(Ⅰ)求异面直线DE 与11B C 的距离;(Ⅱ)若2BC =,求二面角111A DC B --的平面角的正切值答案:(Ⅰ)22929 (Ⅱ)3322.(07,天津理19)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底面ABCD ,60AB AD AC CD ABC ⊥⊥∠=,,°,PA AB BC ==,E 是PC 的中点EPABC DE 1B1C1Allαβmnn nEF d ⋅=EbaF nnn AP d ⋅=OAαPn(Ⅱ)证明PD ⊥平面ABE ;(Ⅲ)求二面角A PD C --的大小答案:(Ⅲ)14arcsin43.(07,四川理19)如图,PCBM 是直角梯形,∠PCB =90°,PM ∥BC ,PM =1,BC =2,又AC =1,∠ACB =120°,AB ⊥PC ,直线AM 与直线PC 所成的角为60° (Ⅰ)求证:平面PAC ⊥平面ABC ; (Ⅱ)求二面角B AC M --的大小; (Ⅲ)求三棱锥MAC P -的体积答案:(Ⅱ) 21arccos7(Ⅲ)3124.(07,陕西理19)如图,在底面为直角梯形的四棱锥,//,BC AD ABCD P 中-,90︒=∠ABC平面⊥PA ABCD,32,2,4===AB AD PA ,BC =6(Ⅰ)求证:BD ;PAC BD 平面⊥(Ⅱ)求二面角D BD P --的大小 答案:(Ⅱ) 393arccos315.(07,山东理19)如图,在直四棱柱1111ABCD A BC D -中,已知122DC DD AD AB ===,AD DC ⊥,AB DC ∥(Ⅰ)设E 是DC 的中点,求证:1D E ∥平面11A BD ;(Ⅱ)求二面角11A BD C --的余弦值答案:(Ⅱ)二面角11A BD C --的余弦为336.(07,全国Ⅱ理19)如图,在四棱锥S ABCD -中,底面ABCD 为正方形,侧棱SD ⊥底面ABCD E F ,,分别为AB SC ,的中点 (1)证明EF ∥平面SAD ;(2)设2SD DC =,求二面角A EF D --的大小答案:(2)3arccos 37.(07,全国Ⅰ理19)四棱锥S ABCD -中,底面ABCD 为平行四边形,侧面SBC ⊥底面ABCD 已知45ABC =∠,2AB =,22BC =,3SA SB ==BCSABCDEFSBCDA1A1D 1C1BEA B CD EP(Ⅱ)求直线SD 与平面SAB 所成角的大小答案:(Ⅱ)22arcsin118.(07,辽宁理18)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90ACB ∠= ,AC BC a ==,D E ,分别为棱AB BC ,的中点,M 为棱1AA 上的点,二面角M DE A --为30(I )证明:111A B C D ⊥;(II )求MA 的长,并求点C 到平面MDE 的距离答案:(Ⅱ)4a 作业:1.(07,江西理20)右图是一个直三棱柱(以111A B C 为底面)被一平面所截得到的几何体,截面为ABC 已知11111A B BC ==,11190A B C ∠=,14AA =,12BB =,13CC =(1)设点O 是AB 的中点,证明:OC ∥平面111A B C ; (2)求二面角1B AC A --的大小;(3)求此几何体的体积 答案:(2)30(3)322. (07,湖南理18)如图1,E F ,分别是矩形ABCD 的边AB CD ,的中点,G 是EF 上的一点,将GAB △,GCD △分别沿AB CD ,翻折成1G AB △,2G CD △,并连结12G G ,使得平面1G AB ⊥平面ABCD ,12G G AD ∥,且12G G AD < 连结2BG ,如图2A BCD EF GFE G 2G 1D CBA图1图2(I )证明:平面1G AB ⊥平面12G ADG ;(II )当12AB =,25BC =,8EG =时,求直线2BG 和平面12G ADG 所成的角ABCA 1B 1C 1OABC DA 1B 1C 1E M答案:(Ⅱ) 122arcsin253.(07,湖北理18)如图,在三棱锥V ABC -中,VC ⊥底面ABC ,AC BC ⊥,D 是AB 的中点,且AC BC a ==,VDC θ∠=π02θ⎛⎫<< ⎪⎝⎭(I )求证:平面VAB ⊥VCD ;(II )当解θ变化时,求直线BC 与平面VAB 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答案:(Ⅱ) π04⎛⎫ ⎪⎝⎭,(07,福建理18)如图,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所有棱长都为2,D 为1CC 中点(Ⅰ)求证:1AB ⊥平面1A BD ;(Ⅱ)求二面角1A A D B --的大小;(Ⅲ)求点C 到平面1A BD 的距离 答案:(Ⅱ) 10arcsin4 (Ⅲ)22ABCDA 1B 1C 1ABCDV。

2025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之 空间角和空间距离

2025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之 空间角和空间距离

形,则在正四棱柱 ABCD - A 1 B 1 C 1 D 1中,异面直线 AK 和 LM 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
D )
A. 30°
B. 45°
C. 60°
D. 90°
[解析] 根据题意还原正四棱柱的直观图,如图所示,取 AA 1的中点 G ,连接 KG ,
则有 KG ∥ LM ,所以∠ AKG 或其补角为异面直线 AK 和 LM 所成的角.由题知 AG =
A 1 C 1=5, BC 1=4 2 ,所以 cos
52 +52 −(4 2)2
9
1
∠ BA 1 C 1=
= < ,所以60°<
2×5×5
25
2
∠ BA 1 C 1<90°,则过点 D 1作直线 l ,与直线 A 1 B , AC 所成的角均为60°,即过一
点作直线,使之与同一平面上夹角大于60°的锐角的两边所在直线所成的角均成
2 z -1=0的交线,试写出直线 l 的一个方向向量 (2,2,1)
的余弦值为
65
9
.

,直线 l 与平面α所成角
[解析] 由平面α的方程为 x +2 y -2 z +1=0,可得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 n =(1,
⑫ [0, ] ,二面角的
2
n1,n2>|.
范围是⑬

[0,π] .

易错警示
1. 线面角θ与向量夹角< a , n >的关系
π
2
π
2
如图1(1),θ=< a , n >- ;如图1(2),θ= -< a , n >.
图1
2. 二面角θ与两平面法向量夹角< n 1, n 2>的关系
图2(2)(4)中θ=π-< n 1, n 2>;图2(1)(3)中θ=< n 1, n 2>.

高考复习专题--数学空间角

高考复习专题--数学空间角

S
M
Q
N E 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D
A
B
专题小结:
夯实基础,熟练掌握通性通法
( 1 )首先应注重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为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打下基础。 ( 2 )注意揭示解决立几问题的一般思 维程序。 (3)熟练掌握通性通法
典型例题:
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A引SA⊥底面 ABCD,并使平面SBC,SCD都与底面ABCD成 45度角,求二面角B-SC-D的大小.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直线与平面所成角 平面与平面所成角
一、高考考纲要求
1.掌握直线和直线、直线和平面、平面和平面所成 的角的概念. 2.会求直线和直线、直线和平面、平面和平面所成的角. 3.能力要求:通过有关空间角的问题的解决,进 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 运算能力.
二、高考考点分析
D1 O
B1 D N
C1
A1
C B
BOB1即为所求
A
题型三:二面角
(2)三垂线定理 D1
C1 B1
A1 D
C B
A
E
F
A1FA即为所求
A P
F
E
D C
B
1 :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 边长为2的正方形,SA 平面ABCD,SA 2,
( 1 )求二面角M BC D大小的正切值;
M 是SA的中点,过M 和BC的平面交SD于N。
(2)求CN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正切值; ( 3 )求CN与BD所成角的余弦值;
(4)求平面 SBC与SDC所成角大小的正弦值。
A
45
三垂线定理法
30
F
E
B
D

立体几何-空间角求法题型(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

立体几何-空间角求法题型(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

空间角求法题型(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空间角能比较集中的反映学生对空间想象能力的体现, 也是历年来高考命题者的热点, 几乎年年必考。

空间角是线线成角、线面成角、面面成角的总称。

其取值范围分别是:0° < 90°、0°< < 90°、0° < 180°。

空间角的计算思想主要是转化:即把空间角转化为平面角,把角的计算转化到三角形边角关系或是转 化为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来解。

空间角的求法一般是:一找、二证、三求解,手段上可采用:几何法(正 余弦定理)和向量法。

下面举例说明。

一、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例1如右下图,在长方体 ABCD A i BiGD i 中,已知AB 4 , AD 3, AA 2。

E 、F 分别是线段AB 、BC 上的点,且EB FB 1。

求直线EC i 与FD i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思路一:本题易于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uuu uuu把EC i 与FD i 所成角看作向量 EC 与FD 的夹角,用向量法求 解。

思路二:平移线段C i E 让C i 与D i 重合。

转化为平面角,放到 三角形中,用几何法求解。

(图I )uuu uju umr解法一:以A 为原点,ABAD'AA 分别为x 轴、y 轴、z 轴的•••直线EC i 与FD i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 I4解法二: 延长 BA 至点 E i ,使 AE i =I ,连结 E i F 、DE i 、D i E i 、DF , 有D i C i //E i E , D i C i =E i E ,则四边形 D i E i EC i 是平行四边形。

则 E i D i //EC i 于是/ E i D i F 为直线EC i 与FD i 所成的角。

在 Rt △ BE i F 中, E i F -J E i F 2 BF 2「5 2 i 2 「‘莎。

第2讲 立体几何中的空间角问题

第2讲 立体几何中的空间角问题

(2)求直线DF与平面DBC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 方法一 如图(2),过点O作OH⊥BD,交直线BD于点H,连接CH.
由ABC-DEF为三棱台,得DF∥CO,
所以直线DF与平面DBC所成角等于直线CO与平面DBC所成角.
由BC⊥平面BDO,得OH⊥BC,又BC∩BD=B,
故OH⊥平面DBC,
所以∠OCH为直线CO与平面DBC所成角.
(2)(2021·温州模拟)如图,点M,N分别是正四面体ABCD的棱AB,CD上 的点,设BM=x,直线MN与直线BC所成的角为θ,则 A.当ND=2CN时,θ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B.当ND=2CN时,θ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 C.当CN=2ND时,θ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
√D.当CN=2ND时,θ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又∵AA1∥B1B,∴BB1⊥BM. 又BM∩BC=B,BM,BC⊂平面BMC, ∴BB1⊥平面BMC, 又CM⊂平面BMC,∴BB1⊥CM.
(2)求直线BM与平面CB1M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 方法一 作BG⊥MB1于点G,连接CG. 由(1)知BC⊥平面AA1B1B,得到BC⊥MB1, 又BC∩BG=B,BC,BG⊂平面BCG,
MN= x2-3x+7,
所以在△MNE 中,cos θ=2
4-x x2-3x+7
=12 1+x2-9-3x5+x 7(x∈[0,3]),
令 f(x)=x2-9-3x5+x 7,
则 f′(x)=5xx22--31x8+x-782<0,
所以f(x)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减,即x增大,f(x)减小,即cos θ减小,从而θ 增大,故D正确,C错误.
所以在△FNM中, cos θ=2 x25--3xx+7=21
1+x21-8-3x7+x 7(x∈[0,3]),

立体几何之空间角

立体几何之空间角

立体几何之空间角一、基本知识回顾空间的角主要包括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以及二面角。

) 异面直线所成角 1.022.π⎧⎛⎤ ⎪⎥⎝⎦⎪⎨⎧⎪⎨⎪⎩⎩范围:,平移相交(找平行线替换)求法:向量法⎥⎦⎤⎝⎛20π,) 直线与平面所成角 1.π⎧⎡⎤⎪⎢⎥⎣⎦⎪⎨⎧⎪⎨⎪⎩⎩范围0,2定义2.求法向量法⎥⎦⎤⎢⎣⎡2,0π nm nm⋅⋅=arcsin θ 若n m ⊥则α//a 或α⊂a 若n m //则α⊥a) 二面角[]1.0.2.π⎧⎪⎪⎪⎪⎪⎧⎪⎪⎨⎨⎪⎪⎩⎪⎪⎧⎪⎪⎪⎨⎪⎪⎩⎩范围:定义法(即垂面法)作二面角平面角的方法: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垂线法直接法3.求二面角大小的方法射影面积法向量法θcos S S =' ☎S 为原斜面面积 S '为射影面积 θ为斜面与射影所成锐二面角的平面角✆当θ为锐角时,nm nm⋅⋅=arccos θ当θ为锐角时,nm nm ⋅⋅-=arccos πθ二、例题讲解在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若1,AB 求1AB 与B C 1所成的角的大小。

解:法一:如图一所示,设O 为C B 1、B C 1的交点,D AC 为的中点,则所求角是DOB ∠。

设1,BB a AB ==则,于是在DOB ∆中,122211,,21,,2OB BC BD OD AB BD OB OD =======+ 即90,DOB ∠=︒∴ ︒=∠90DOB法二:取11A B 的中点O 为坐标原点,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xyz O -AB 21的长度单位,则由1AB =有((())((111111110,,,0,1,0,0,2,,,220,A B B C AB C B AB C B AB C B-∴==⋅=-=∴⊥如图二所示,在四棱锥P A B C D -中,底面A B C D 是一直角梯形,90,//,,2B A D A D B C A BB C a A D a ∠=︒===且PA ABCD ⊥底面,PD 与底面成30︒角。

高考数学专题—立体几何(空间向量求空间角与空间距离)

高考数学专题—立体几何(空间向量求空间角与空间距离)

高考数学专题——立体几何(空间向量求角与距离)一、空间向量常考形式与计算方法设直线l,m 的方向向量分别为l ⃗,m ⃗⃗⃗⃗,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n ⃗⃗1,n 2⃗⃗⃗⃗⃗. (1)线线角:(正负问题):用向量算取绝对值(因为线线角只能是锐角)直线l,m 所成的角为θ,则0≤θ≤π2,计算方法:cos θ=l⃗⋅m ⃗⃗⃗⃗|l⃗|⋅|m ⃗⃗⃗⃗|; (2)线面角:正常考你正弦值,因为算出来的是角的余角的余弦值 非正常考你余弦值,需要再算一步。

直线l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则0≤θ≤π2,计算方法:sin θ=|l ⃗⋅n 1⃗⃗⃗⃗⃗⃗||l⃗|⋅|n ⃗⃗|; (3)二面角:同进同出为补角;一进一出为原角。

注意:考试从图中观察,若为钝角就取负值,若为锐角就取正值。

平面α,β所成的二面角为θ,则0≤θ≤π,如图①,AB ,CD 是二面角α-l -β的两个面内与棱l 垂直的直线,则二面角的大小θ=⟨AB⃗⃗⃗⃗⃗⃗,CD ⃗⃗⃗⃗⃗⃗⟩.如图②③,n ⃗⃗1,n 2⃗⃗⃗⃗⃗分别是二面角α-l -β的两个半平面α,β的法向量,则二面角的大小θ满足|cos θ|=|n⃗⃗1⋅n 2⃗⃗⃗⃗⃗⃗|n⃗⃗1|⋅|n2⃗⃗⃗⃗⃗⃗||,二面角的平面角大小是向量n 1与n 2的夹角(或其补角). (4)空间距离额计算:通常包含点到平面距离,异面直线间距离。

二、空间向量基本步骤空间向量求余弦值或正弦值四步法(1)建系:三垂直,尽量多点在轴上;左右下建系,建成墙角系;锥体顶点在轴上;对称面建系。

一定要注明怎样建成的坐标系(2)写点坐标(3)写向量:向量最好在面上或者轴上(可简化计算量) (4)法向量的简化计算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1)直线的方向向量就是指和这条直线平行(或共线)的向量,记作,显然一条直线的方向向量可以有无数个.(2)若直线l ⊥α,则该直线的方向向量即为该平面的法向量,平面的法向量记作,有无数多个,任意两个都是共线向量.平面法向量的求法:设平面的法向量为α⃗=(x,y,z ).在平面内找出(或求出)两个不共线的向量a ⃗=(x 1,y 1,z 1),b ⃗⃗=(x 2,y 2,z 2),根据定义建立方程组,得到{α⃗×a ⃗=0α⃗×b ⃗⃗=0,通过赋值,取其中一组解,得到平面的法向量.三、空间向量求距离向量方法求异面直线距离:先求两异面直线的公共法向量,再求两异面直线上任意两点的连结线段在公共法向量上的射影长。

高三数学复习课件:7.6空间角(共20张PPT)

高三数学复习课件:7.6空间角(共20张PPT)

VS
题组一 判断正误⇔概念辨析
1.判断下列结论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两直线的方向向量所成的角就是两条直线所成的角.( ) (2)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所成的角就是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 (3)两个平面的法向量所成的角是这两个平面所成的角.( ) (4)两异面直线夹角的范围是0,π2,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范围是0,π2,二面角 的范围是[0,π].( )
考点三 利用向量求二面角
师生 共研
(2017·山东卷)如图,几何体是圆柱的一部分,它是由矩形 ABCD(及其内 部)以 AB 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旋转 120°得到的,G 是D︵F 的中点.
(1)设 P 是C︵E 上的一点,且 AP⊥BE,求∠CBP 的大小; (2)当 AB=3,AD=2 时,求二面角 E-AG-C 的大小.
(1)证明:平面 PEF⊥平面 ABFD; (2)求 DP 与平面 ABFD 所成角的正弦值.
利用向量求线面角的方法 (1)分别求出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直线的方向向量,转化为求两个方向向量 的夹角(或其补角). (2)通过平面的法向量来求,即求出斜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所夹的锐 角,取其余角就是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训练] (2017·全国卷Ⅰ,节选)如图,在四棱锥 P-ABCD 中,AB∥CD,且∠BAP =∠CDP=90°.
若 PA=PD=AB=DC,∠APD=90°,求二面角 A-PB-C 的余弦值.
核心素养系列 (四十)逻辑推理——利用向量求解空间角中的核心素养 利用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求解空间角问题,特别是解决存在型 问题,更凸显了向量法的独特魅力. 这类问题的解决一般是先假设存在,通过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将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来解决.

立体几何复习空间角的求法

立体几何复习空间角的求法
2
(1)证明:DE∥平面 BCF; (2)证明:CF⊥平面 ABF; (3)当 AD=23时,求三棱锥 F-DEG 的体积 V . 的大 90.0 小为
(结论)B
O
D
作(找)---证(指出)---算---结论
C
练: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D1
求:
A1
(1) 二面角A-BD-A1的正切值;
(2) 二面角A1-AD-B的大小.
D
解由:正连方结体A的C,性交质BD可于知O,,连BD结⊥OOAA1 ,BD⊥AAA1
作(找)---证---指出---算---结论
在三角形中计算
(一)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范围是(0,π/2]. 平移直线成相交直线: (1)利用中位线,平行四边形; (2)补形法.
作(找)---证---指出---算---结论
关键
在三角形中计算
例1.正四面体S-ABC中,如
s
果E、F分别是SC、AB的
中点,那么异面直线EF和 E
• [例1] (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如图
所示,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E分别是 AB,BB1的中点.
(1)证明:BC1∥平面 A1CD; (2)设 AA1=AC=CB=2,AB=2 2,求三棱锥 C-A1DE 的体积.
题型二 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
[例 3] (2013 年高考广东卷)如图(1),在边长为 1 的等边三角形 ABC 中,D,E 分别是 AB,AC 边上的 点,AD=AE,F 是 BC 的中点,AF 与 DE 交于点 G, 将△ABF 沿 AF 折起,得到如图(2)所示的三棱锥 A- BCF,其中 BC= 2.
SA所成的角=_______.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专题训练(解析版)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专题训练(解析版)

立体几何---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专题训练(解析版)【题组一 线线角】1.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 与ABD 中,90DAB ABC ∠=∠=︒,平面ABD ⊥平面ABC ,E ,F 分别为BD ,A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E 与BF 所成的角为( )A .2πB .3πC .4πD .6π 【答案】B【解析】由于在等腰三角形ABC 与ABD 中,90DAB ABC ∠=∠=︒,平面ABD ⊥平面ABC ,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知AD ⊥平面ABC ,BC ⊥平面ABD ,所以AD BC ⊥.依题意设DA AB BC x ===,由于,E 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所以2AE BF x ==.设异面直线AE 与BF 所成的角为θ,则cos cos ,AE BF θ=AE BF AE BF ⋅=⋅()()12AB AD AF AB AE BF +⋅-=⋅()()1122AB AD AB BC AB AE BF ⎡⎤+⋅+-⎢⎥⎣⎦=⋅()111222AB AD BC AB AE BF ⎛⎫+⋅- ⎪⎝⎭=⋅()214AB BC AD BC AB AB AD AE BF ⋅+⋅--⋅=⋅22111422AB x AE BF -⋅===⋅,由于π0,2θ⎛⎤∈ ⎥⎝⎦,所以π3θ=.故选:B 2.直三棱柱ABC —A ′B ′C ′中,AC =BC =AA ′,∠ACB =90°,E 为BB ′的中点,异面直线CE 与C A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直三棱柱ABC A B C -'''中,AC BC AA ==',90ACB ∠=︒,E 为BB '的中点.以C 为原点,CA 为x 轴,CB 为y 轴,CC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2AC BC AA =='=,则(0C ,0,0),(0E ,2,1),(0C ',0,2),(2A ,0,0),(0CE =,2,1),(2C A '=,0,2)-,设异面直线CE 与C A '所成角为θ, 则||210cos 10||||58CE C A CE C A θ'==='∴异面直线CE 与C A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0. 故选:D .3.已知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90ABC ∠=︒,12AB BC AA ===,1BB 和11B C 的中点分别为E 、F ,则AE 与CF 夹角的余弦值为( )A B .25 C .45 D 【答案】B【解析】如图所示:分别以1,,BA BC BB 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故()0,2,0A ,()2,0,0C ,()0,0,1E ,()1,0,2F ,故()0,2,1AE =-,()1,0,2CF =-. 2cos ,5AE CFAE CF AE CF ⋅==⋅,即AE 与CF 夹角的余弦值为25. 故选:B .4.如图所示,四棱锥P ABCD -中,PB PD AD AB ===,60BAD ∠=︒,1CD CB ==,120BCD ∠=︒,点M N 、分别为PA AB 、的中点.(1)证明:平面DMN ∥平面PBC ;(2)若2PA =PA 与BC 所成角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4 【解析】(1)如图,因为M N 、分别为PA AB 、的中点,所以//MN PB ,MN ⊄平面PBC ,∴//MN 平面PBC ;又AB AD =,60BAD ∠=︒,所以ABD △为正三角形,又CD BC =,120BCD ∠=︒,所以30CBD ∠=︒,BC AB ⊥,又DN AB ⊥,所以BC DN ,∴DN 平面PBC因为MN DN N ⋂=,所以平面DMN 平面PBC . (2)如图,取BD 中点O ,连结,,AO CO PO ,因为AD AB =,60DAB ∠=︒,所以ABD △为正三角形,所以AO BD ⊥,又因为BCD 为等腰三角形,所以CO BD ⊥,所以A O C 、、三点共线,所以AC BD ⊥,因为PB PD =,所以PO BD ⊥,1CD BC ==,120BCD ∠=︒,所以BD =,所以PB PD AD AB ====,32AO PO ==,又2PA =,所以222AO PO PA +=, 所以AO PO ⊥,又AOPO O =,所以PO ⊥平面ABCD . 以O 为坐标原点,,,OA OB OP 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3,0,02A ⎛⎫ ⎪⎝⎭,30,0,2P ⎛⎫ ⎪⎝⎭,B ⎛⎫ ⎪ ⎪⎝⎭,1,0,02C ⎛⎫- ⎪⎝⎭, 33,0,22PA ⎛⎫=- ⎪⎝⎭,1,2BC ⎛⎫=- ⎪ ⎪⎝⎭, 设异面直线PA 与BC 所成角为α,所以cos ,||||3PA BC PA BC PA BC⋅〈〉===⋅ 所以异面直线PA 与BC【题组二 线面角】1.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为AB ,AC 的中点,O 为DE 的中点,AB =AC BC =4.将△ADE 沿DE 折起到△A 1DE 的位置,使得平面A 1DE ⊥平面BCED ,如下图.(Ⅰ)求证:A 1O ⊥BD ;(Ⅱ)求直线A 1C 和平面A 1BD 所成角的正弦值;【解析】(Ⅰ)因为AB AC =,,D E 分别为,AB AC 中点,故可得AD AE =,故1A DE 为等腰三角形,又O 为DE 中点,故可得1AO DE ⊥,又因为平面A 1DE ⊥平面BCED ,且交线为DE , 又1AO ⊂平面1A DE ,故1AO ⊥平面BCED ,又BD ⊂平面BCDED , 故1AO BD ⊥.即证. (Ⅱ)过O 作OH BC ⊥,由(Ⅰ)可知1AO ⊥平面BCED , 又,OH OE ⊂平面BCED ,故可得11,AO OH AO OE ⊥⊥, 又因为,OH BC BC ⊥//DE ,故可得OH OE ⊥.综上所述:1,,OH OE OA 两两垂直,故以O 为坐标原点,1,,OH OE OA 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如下图所示:故可得()()()()10,0,2,2,2,0,0,1,0,2,2,0A C D B --, 则()()10,1,2,2,1,0A D BD =--=-设平面1A B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故可得100n A D n BD ⎧⋅=⎪⎨⋅=⎪⎩,即2020y z x y --=⎧⎨-+=⎩, 取1x =,可得2,1y z ==-.故()1,2,1n =-.又()12,2,2AC =-, 故可得11122,?3n AC cos n AC n AC ⋅==. 设直线A 1C 和平面A 1BD 所成角为θ,故可得12,3sin cos n AC θ==.则直线A 1C 和平面A 1B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2.如图1,在ABC 中, D , E 分别为AB , AC 的中点,O 为DE 的中点,AB AC ==4BC =.将ABC 沿DE 折起到1A DE △的位置,使得平面1A DE ⊥平面BCED ,如图2.(1)求证:1AO BD ⊥; (2)求直线1AC 和平面1ABD 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3. 【解析】(1)连接1AO .图1中,AB AC =,D , E 分别为AB , AC 的中点,AD AE ∴=, 即11A D A E =,又O 为DE 的中点,1AO DE ∴⊥. 又平面1A DE ⊥平面BCED ,且平面1A DE 平面BCED DE =,1AO ⊂平面1ADE , 1AO ∴⊥平面BCED ,又BD ⊂平面BCED , 1AO BD ∴⊥. (2)取BC 中点G ,连接OG ,则OG DE ⊥.由(1)可知1AO ⊥平面BCED ,OG ⊂平面BCED 11,AO DE AO OG ∴⊥⊥. 以O 为原点,分别以1,,OG OE OA 所在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AB AC ==4BC =,112,1,2A D DE OD A O ∴==∴=∴==.()()()()10,0,2,2,2,0,2,2,0,0,1,0A B C D ∴--, ()()()11112,2,2,0,1,2,2,2,223A B A D AC AC ∴=--=--=-=,. 设平面1A B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11·0·0n A B n A D ⎧=⎪⎨=⎪⎩,即222020x y z y z --=⎧⎨--=⎩,令1z =,则2,1y x =-=-,()1,2,16n n ∴=--=,. 设直线1AC和平面1A BD 所成的角为θ,则 111sin cos ,323AC n ACn AC n θ-=〈〉===, 所以直线1AC 和平面1A B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 3.在矩形ABCD 中,3AB =,2AD =,点E 是线段CD 上靠近点D 的一个三等分点,点F 是线段AD 上的一个动点,且()01DF DA λλ=≤≤.如图,将BCE ∆沿BE 折起至BEG ∆,使得平面BEG ⊥平面ABED .(1)当12λ=时,求证:EF BG ⊥; (2)是否存在λ,使得FG 与平面DEG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13?若存在,求出λ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见解析(2) 12λ= 【解析】(1)当12λ=时,点F 是AD 的中点. ∴112DF AD ==,113DE CD ==. ∵90ADC ∠=︒,∴45DEF ∠=︒. ∵223CE CD ==,2BC =,90BCD ∠=︒, ∴45BEC ∠=︒.∴BE EF ⊥.又平面GBE ⊥平面ABED ,平面GBE ⋂平面ABED BE =,EF ⊂平面ABED ,∴EF ⊥平面BEG .∵BG ⊂平面BEG ,∴EF BG ⊥.(2)以C 为原点,,CD CB 的方向为x 轴,y 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Cxyz .则()2,0,0E ,()3,0,0D ,()3,2,0F λ.取BE 的中点O ,∵2GE BG ==,∴GO BE ⊥,∴ 易证得OG ⊥平面BCE ,∵BE =OG(G .∴(2,12FG λ=--,(EG =-,(DG =-.设平面DEG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则20,0,n DG x y n EG x y ⎧⋅=-++=⎪⎨⋅=-++=⎪⎩令z =(0,n =-. 设FG 与平面DEG 所成的角为θ, 则sin cos ,FG n θ=13==, 解得12λ=或710λ=-(舍去)∴存在实数λ,使得DG 与平面DEG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13,此时12λ=. 4.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C 是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D ,E 分别为AA 1,BC 的中点.(1)证明:AE //平面BDC 1;(2)若异面直线BC 1与AC DE 与平面BDC 1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详见解析;(2 【解析】(1)证明:取BC 1的中点F ,连接DF ,EF ,∵E 为BC 中点,∴EF ∥1CC ,112EF CC = 又∵D 为AA 1的中点,DA ∥1CC ,112DA CC =, ∴EF ∥DA ,EF DA =∴四边形ADFE 为平行四边形,∴AE ∥DF ,∵AE ⊄平面BDC 1,DF ⊂平面BDC 1,∴AE ∥平面BDC 1;(2)由(1)及题设可知,BC ,EA ,EF 两两互相垂直,则以点E 为坐标原点,EC ,EA ,EF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A 1=2t (t >0),则1(3,0,0),(3,0,2),(3,0,0),)B C t A C D t -,所以1(3,33,),(6,0,2),(3,BD t BC t AC ===-,故111|cos ,|4||||6BC AC BC AC BC AC ⋅<>===⋅解得t =,设平面BDC 1的法向量为(,,)m x y z =由100m BD m BC ⎧⋅=⎪⎨⋅=⎪⎩,得3060x x⎧+=⎪⎨+=⎪⎩, 令1x =,则(1,0,m =,又D ED ∴=, 所以cos ,||||(3ED m ED m ED m ⋅<>===, 设DE 与平面BDC 1所成角为θ,则sin θ=30|cos ,|20ED m <>=, ∴DE 与平面BDC 15.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AP ⊥平面PCD ,AD BC ∥,2DAB π∠=,12AP AB BC AD ===,E 为AD 的中点,AC 与BE 相交于点O .(Ⅰ)求证:PO ⊥平面ABCD ;(Ⅱ)求直线AB 与平面PBD 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析】Ⅰ)由已知AP ⊥平面PCD ,可得AP PC ⊥,AP CD ⊥,由题意得,ABCD 为直角梯形,如图所示,BC DE ,所以BCDE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BE CD ∥,所以AP BE ⊥.又因为BEAC ⊥,且AC AP A =, 所以BE ⊥面APC ,故BE PO ⊥.在直角梯形中,AC ==,因为AP ⊥面PCD ,所以AP PC ⊥,所以PA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 为斜边AC 上的中点,所以PO AC ⊥.且ACBE O =,所以PO ⊥平面ABCD(Ⅱ)法一:以O 为原点,分别以,,OB OC OP 为x 轴,y 轴,z 轴的建立直角坐标系.不妨设1BO = 0(0)1A -,,,()100B ,,,()001P ,,,0()21D -,,,设(,,)n x y z =是平面PBD 的法向量.满足00n PB n BD ⎧⋅=⎨⋅=⎩, 所以030x z x y -+=⎧⎨-+=⎩, 则令1x = ,解得(1,3,1)n =sin cos ,AB n θ=22211AB nAB n ⋅==⋅ 法二:(等体积法求A 到平面PBD 的距离)A PBD P ABD V V--=设AB=1,计算可得1PF =,PD= ,BD ,4PBD S =△ 1133PBD ABD S hS PO ⨯⨯=⨯⨯△△,解得h = sin h AB θ==【题组三 二面角】1.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所在平面与直角梯形ABEF 所在平面互相垂直,且11,//2AB BE AF BE AF ===,,,2,3AB AF CBA BC P π⊥∠==为DF 中点.(1)求异面直线DA 与PE 所成的角;(2)求平面DEF 与平面ABCD 所成的二面角(锐角)的余弦值.【答案】(1)6π(2【解析】在ABC ∆中,1,,23AB CBA BC π=∠==,所以2222cos 3AC BA BC BA BC CBA =+-⨯∠=所以222AC BA BC +=,所以AB AC ⊥又因为平面ABCD ⊥平面ABEF ,平面ABCD ⋂平面ABEF AB =,AC ⊂平面ABCD ,所以AC ⊥平面ABEF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B AF AC ,则1(0,0,0),(1,0,0),((1,1,0),(0,2,0),(22A B C D E F P--(1)3(1,0,3),(,0,2DA PE=-=设异面直线DA与PE所成的角为α,则3cos2DA PEDA PEα⋅===⨯⨯所以异面直线DA与PE所成的角为6π;(2)(0,2,0)AF=是平面ABCD的一个法向量,设平面DEF的一个法向量(,,)n x y z=,(2,1,3),(1,2,DE DF=-=则(,,)(2,1,20{(,,)(1,2,20n DE x y z x yn DF x y z x y⋅=⋅=+-=⋅=⋅=+-=,得z==,取1x=,则1,y z==故(1,1,3)n=是平面DEF的一个法向量,设平面DEF与平面ABCD 所成的二面角(锐角)为β,则2cos525AF nAF nβ⋅===⨯⨯.2.如图,梯形ABCS中,//AS BC,AB BC⊥,122AB BC AS===,D、E分别是SA,SC的中点,现将SCD∆沿CD翻折到PCD∆位置,使PB=(1)证明:PD ⊥面ABCD ;(2)求二面角E BD C --的平面角的正切值;(3)求AB 与平面BDE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3)3【解析】(1)梯形ABCS 中,//AS BC ,AB BC ⊥,122AB BC AS ===,D 、E 分别是SA ,SC 的中点,2DA =,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AB BC ⊥,2AB DA ==,BD =所以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CD DS ⊥,折叠后,CD DP ⊥,2PD =,PB =PBD 中,2224812PD BD PB +=+==,所以BD DP ⊥,,CD DB 是平面ABCD 内两条相交直线,所以PD ⊥面ABCD ;(2),,DA DC DP 两两互相垂直,以D 为原点,,,DA DC DP 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0,0,0),(2,0,0),(2,2,0),(0,2,0),(0,0,2),(0,1,1)D A B C P E (2,2,0),(0,1,1)DB DE ==,设平面BDE 的法向量为(,,)n x y z = 则2200DB n x y DE n y z ⎧⋅=+=⎨⋅=+=⎩,解得y z x z =-⎧⎨=⎩,令1z =,取(1,1,1)n =- 由(1)可知,PD ⊥面ABCD ,取平面ABCD 的法向量(0,0,2)DP =cos ,3DP n ==,根据图形,二面角E BD C --所以二面角E BD C --(3)(0,2,0)AB =,由(2)可得平面BDE 的法向量(1,1,1)n =- 设直线AB 与平面BDE 所成的角为θ,sin cos ,AB n θ-===.所以AB 与平面BDE3.如图四棱柱1111ABCD A BC D -中,//AD BC ,AB AD ⊥,2AD AB BC ==,M 为1A D 的中点.(1)证明://CM 平面11AA B B ;(2)若四边形11AA B B 是菱形,且面11AA B B ⊥面ABCD ,13B BA π∠=,求二面角1A CM A --的余弦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2)25. 【解析】(1)取1AA 的中点N ,连接MN ,BN ,∵M 为1A D 的中点,∴//MN AD 且12MN AD = 又//BC AD ,12BC AD = ,所以//BC MN 且MN BC =, 所以四边形MNBC 是平行四边形,从而//CM BN ,又BN ⊂平面11AA B B ,CM ⊄平面11AA B B ,所以//CM 平面11AA B B .(2)取11A B 的中点P ,连接AP ,1AB ,∵四边形11AA B B 为菱形,又13B BA π∠=,易知AP AB ⊥.又面11AA B B ⊥面ABCD ,面11AA B B 面ABCD AB =,AD AB ⊥∴AD ⊥平面11AA B B ,AD AP ⊥故AB ,AD ,AP 两两垂直以A 为原点,AB ,AD ,AP 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如图所示),不妨设4AB =.则()0,0,0A ,()0,4,0D ,()4,2,0C,,(1A -,(1,M -,(11,2,A M =,(CM =-,()4,2,0AC =设平面1ACM 的法向量为(),,m x y z =, 由100m A M m CM ⎧⋅=⎨⋅=⎩,得2050x y x ⎧+=⎪⎨-=⎪⎩,可得平面1ACM的一个法向量1,m ⎛= ⎝⎭, 设平面ACM 的法向量为()111,,n x y z =,由00n AC n CM ⎧⋅=⎨⋅=⎩,得111142050x y x +=⎧⎪⎨-+=⎪⎩, 可得平面ACM的一个法向量1,n ⎛=- ⎝⎭. ∴25142cos ,51m nm n m n -+⋅===⋅+ 所以二面角1A CM A --的余弦值为25. 4.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中60A ∠=︒,22AB AD ==,平面AED ⊥平面ABCD ,三角形AED 为等边三角形,EF AB ∥.(Ⅰ)求证:平面⊥BDF平面AED ;(Ⅱ)若BC ⊥平面BDF①求异面直线BF 与ED所成角的余弦值;②求二面角B DF C --的正弦值.【答案】(Ⅰ)见解析;(Ⅱ)①45.【解析】(Ⅰ)平行四边形ABCD 中∵60A ∠=︒,22AB AD ==,由余弦定理可得BD ,由勾股定理可得BD AD ⊥,如图,以D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0,0,0D ,()1,0,0A ,()B ,12E ⎛ ⎝⎭,()C -∴()=DB ,()1,0,0DA =,1,0,22DE ⎛= ⎝⎭∴0DB DA ⋅=,0DB DE ⋅=,∴DB DA ⊥,DB DE ⊥.又DA DE D ⋂=,∴DB ⊥平面AED .又∵DB ⊂平面BDF ,∴平面⊥BDF 平面AED .(Ⅱ)∵EF AB ∥,∴设()(),0EF AB λλλ==-=-∴12F λ⎛- ⎝⎭,()1,0,0BC =-. ∵BC ⊥平面BDF ,∴BC DF ⊥,∴102BC DF λ⋅=-=,∴12λ=.∴F ⎛⎝⎭.①0,BF ⎛= ⎝⎭,1,0,2ED ⎛=- ⎝⎭∴34cos cos ,BF ED θ=== ∴异面直线BF 与ED ②设(),,n x y z =为平面BDF 的法向量,则303022n DB y n DF y z ⎧⋅==⎪⎨⋅=+=⎪⎩可得()1,0,0n=,设(),,m x y z =为平面CDF 的法向量,则0302m DC x m DF y z ⎧⋅=-=⎪⎨⋅=+=⎪⎩可得()3,1,1m =-,∴3cos ,5m n ==sin θ= ∴二面角B DF C --. 5.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已知PA ⊥平面ABCD ,且四边形ABCD 为直角梯形,2ABC BAD π∠=∠=,2PA AD ==,1AB BC ==.(1)求平面PAB 与平面PCD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2)点Q 是线段BP 上的动点,当直线CQ 与DP 所成的角最小时,求线段BQ 的长.【答案】 【解析】以为正交基底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 ,则各点的坐标为()()()()1,0,0,1,1,0,0,2,0,0,0,2B C D P .(1) 因为AD ⊥平面PAB ,所以是平面PAB 的一个法向量,.因为(1,1,2),(0,2,2)PC PD =-=-.设平面PCD 的法向量为(),,m x y z =,则0,0m PC m PD ⋅=⋅=,即20{220x y z y z +-=-=,令1y =,解得1,1z x ==. 所以()1,1,1m =是平面PCD 的一个法向量,从而3cos ,3||||AD m AD m AD m ⋅〈〉==,所以平面PAB 与平面PCD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3. (2) 因为(1,0,2)BP =-,设(,0,2)(01)BQ BP λλλλ==-≤≤,又(0,1,0)CB =-,则(,1,2)CQ CB BQ λλ=+=--,又(0,2,2)DP =-, 从而1cos ,||||10CQ DP CQ DP CQ DP ⋅〈〉==, 设[]12,1,3t t λ+=∈,则2222229cos ,5109101520999t CQ DP t t t 〈〉==≤-+⎛⎫-+ ⎪⎝⎭,当且仅当95t =,即25λ=时,|cos ,|CQ DP 〈〉因为cos y x=在0,2π⎛⎫ ⎪⎝⎭上是减函数,此时直线CQ 与DP 所成角取得最小值.又因为BP ==25BQ BP ==.6.如图,在三棱锥S 一ABC 中,SA =AB =AC =BC ,O为BC 的中点(1)求证:SO ⊥平面ABC(2)在线段AB 上是否存在一点E ,使二面角B —SC -E ?若存在,求B E BA 的值,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答案】(1)见解析(2)23【解析】(1)∵SB SC =,O 为BC 的中点,∴SO BC ⊥,设SB a =,则SO =,AO a =,SA =, ∴222SO OA SA +=,∴SO OA ⊥,又∵BC OA O ⋂=,∴SO ⊥平面ABC .(2)以O 为原点,以OA 所在射线为x 轴正半轴,以OB 所在射线为y 轴正半轴,以OS 所在射线为z 轴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有()0,0,0O ,0,0,2S ⎛⎫ ⎪ ⎪⎝⎭,0,,02C a ⎛⎫- ⎪ ⎪⎝⎭,,0,02A a ⎛⎫ ⎪ ⎪⎝⎭,0,,02B a ⎛⎫ ⎪ ⎪⎝⎭. 假设存在点E 满足条件,设()01BE BA λλ=≤≤,则(),1,02E a a λ⎫-⎪⎪⎝⎭,则()62,02CE a λ⎛⎫=- ⎪ ⎪⎝⎭. 设平面SCE 的法向量为(),,n x y z =,由00n CE n SC ⎧⋅=⎨⋅=⎩,得()200x y y z λ+-=+=⎪⎩,故可取()2,n λ=-.易得平面SBC 的一个法向量为()1,0,0m =.所以,cos 5m nm n θ⋅===⋅,解得23λ=或2λ=-(舍). 所以,当23BE BA =时,二面角B SC E --. 7.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四边形ADPQ 是梯形,PD ∥QA ,2PDA π∠=,平面ADPQ ⊥平面ABCD ,且22AD PD QA ===.(Ⅰ)求证:QB ∥平面PDC ;(Ⅱ)求二面角C PB Q --的大小;(Ⅲ)已知点H 在棱PD 上,且异面直线AH 与PB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5,求线段DH 的长. 【答案】(1)证明见解析;(2)56π;(3)32. 【解析】(1)平面ADPQ ⊥平面ABCD ,平面ADPQ ⋂平面ABCD AD =,PD ADPQ ⊂平面,PD AD ⊥,∴直线PD ⊥平面ABCD .由题意,以点D 为原点,分别以,,DA DC DP 的方向为x 轴,y 轴,z 轴的正向建立如图空间直角坐标系,则可得:()()()0,0,0,2,2,0,0,2,0D B C ,()()()2,0,0,2,0,1,0,0,2A Q P .依题意,易证:()2,0,0AD =-是平面PDC 的一个法向量, 又()0,2,1QB =-,∴ 0QB AD ⋅=, 又直线QB ⊄平面PDC ,∴ //QB PDC 平面.(2) ()()2,2,2,=0,22PB PC =--,. 设()1111,,n x y z =为平面PBC 的法向量,则1100n PB n PC ⎧⋅=⎪⎨⋅=⎪⎩,即111112220220x y z y z +-=⎧⎨-=⎩. 不妨设11z =,可得()10,1,1n =.设()2222,,n x y z =为平面PBQ 的法向量,又()()2,2,2,2,0,1PB PQ =-=-, 则2200n PB n PQ ⎧⋅=⎪⎨⋅=⎪⎩,即22222202220x z x y z -=⎧⎨+-=⎩. 不妨设22z =,可得()21,1,2n =,∴ 1212123cos<,2n n n n n n ⋅>==⋅, 又二面角C PB Q --为钝二面角,∴二面角C PB Q --的大小为56π. (3)设()()0,0,02H h h ≤≤,则()2,0,AH h =-,又()2,2,2PB =-, 又7cos<,15PB AH >=15=, ∴ 2625240h h -+=,解得32h =或83h =(舍去). 故所求线段DH 的长为32.8.已知在四棱锥C ABDE -中,DB ⊥平面ABC ,//AE DB ,ABC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1AE =,M 为AB 的中点.(1)求证:CM EM ⊥;(2)若直线DM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2,求二面角B CD E --的大小.【答案】(1)证明见解析;(2)90.【解析】(1)证明:ABC为等边三角形,M为AB的中点,∴CM AB⊥,又DB⊥平面ABC,CM⊂平面ABC,∴DB CM⊥,DB AB B=,DB,AB平面ABDE,∴CM⊥平面ABDE,又EM⊂平面ABDE,∴CM EM⊥.(2)过点M作//Mz BD,易知Mz、MB、MC两两垂直;以M为原点,分别以MC、MB、Mz作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DB⊥平面ABC,∴DMB∠直线DM与平面ABC所成角,∴tan2BDDMBBM∠==,∴22BD BM==,∴()0,1,0B,)C,()0,1,2D,()0,1,1E-,∴()3,1,0BC=-,()CD=-,()1,1CE=--,设平面BCD的一个法向量为()111,,m x y z=,则m BCm CD⎧⋅=⎨⋅=⎩即1111120yy z-=++=⎪⎩,令11x=,则()1,3,0m=,设平面CDE的一个法向量为()222,,n x y z=,则n CEn CD⎧⋅=⎨⋅=⎩即22222220y zy z⎧-+=⎪⎨++=⎪⎩,令2x=,则()3,1,2n=-,∴cos,0m nm nm n⋅==⋅,∴二面角B CD E--的大小为9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空间角一、基础梳理1.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范围:(0,]2π。

(2)异面直线垂直:如果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则叫两条异面直线垂直。

两条异面直线,a b 垂直,记作a b ⊥。

(3)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方法:(1)通过平移,在一条直线上(或空间)找一点,过该点作另一(或两条)直线的平行线; (2)找出与一条直线平行且与另一条相交的直线,那么这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即为所求。

平移技巧有:平行四边形对边平移、三角形中位线平移、补形平移技巧等。

1:三棱柱111B A O OAB -,平面11O OBB ⊥平面OAB ,οο90,601=∠=∠AOB OB O ,且12,OB OO == 3OA =,求异面直线B A 1与1AO 所成角的余弦。

2.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简称“线面角”) (1)定义: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斜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

一直线垂直于平面,所成的角是直角;一直线平行于平面或在平面内,所成角为0角。

直线和平面所成角范围:0,2π。

(2)最小角定理:斜线和平面所成角是这条斜线和平面内 经过斜足的直线所成的一切角中最小的角。

(3)公式:已知平面的斜线a 与内一直线b 相交成θ角, 且a 与相交成1角,a 在上的射影c 与b 相交成2角, 则有θϕϕcos cos cos 21= 。

由(3)中的公式同样可以得到:平面的斜线和它在平面 内的射影所成角,是这条斜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任一条直 线所成角中最小的角。

AB O 1A1B1O ϕ2ϕ1cbaθPαO AB考点二: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例2. 如图,在三棱柱ABC A B C '''-中,四 边形A ABB ''是菱形,四边形BCC B ''是矩形,C B AB ''⊥,02,4,60C B AB ABB '''==∠=, 求AC '与平面BCC B ''所成角的正切。

3:(1)在0120的二面角P a Q --的两个面P 与Q 内分别有两点A B 、,已知点A 和点B 到棱的距离分别为2,4cm cm ,且线段10AB cm =。

求:①直线AB 和棱a 所成角的正弦值;②直线AB 和平面Q 所成角的正弦值。

(2)(08全国Ⅰ11)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1A 在底面ABC 内的射影为ABC △的中心,则1AB 与底面ABC 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 ) A .13B.3C.3D .23(3)如图,在矩形ABCD中,3AB BC ==,沿对角线BD 将BCD ∆折起,使点C 移到C '点,且C '点在平面ABD 上的射影O 恰在AB 上。

求直线AB 与平面BC D '所成角的大小。

A BCA 'B 'C '⇒AB()C C 'DO(4)①AB 为平面β的斜线,则平面β内过A 点的直线l 与AB 所成的最小角为_____________, 最大角为__________________。

平面内过A 点的 直线l 与AB 所成角θ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

②AB 与平面β内不过A 点的直线所成的角的范围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直线1l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030,直线2l 与1l 所成角为060,则2l 与平面α所成角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设直线l ⊂平面α,过平面α外一点A 与,l α都成030角的直线有且只有 ( )(A)1条 (B)2条 (C)3条 (D)4条⑤过正方体的顶点A 作截面,使正方体的12条棱所在直线与截面所成的角皆相等。

试写出满足条件的一个截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只须任意写出一个),并证明。

3.二面角(1)二面角的概念:平面内的一条直线把平面分为两个部分,其中的每一部分叫做半平面;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每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若棱为l ,两个面分别为,αβ的二面角记为l αβ--。

(2)二面角的平面角: 过二面角的棱上的一点O 分别在两个半平面内...... 作棱的两条垂线,OA OB ,则AOB ∠叫做二面角l αβ--的平面角。

说明:①二面角的平面角范围是[]0,π,因此二面角有锐二面角、直二面角与钝二面角之分。

②二面角的平面角为直角时,则称为直二面角, 组成直二面角的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3)二面角的求法:(4)(一)直接法:作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作法:①定义法;②棱的垂面法;③三垂线定理或逆定理法;(注意一些常见模型的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作法) (二)间接法:面积射影定理的方法。

l B'O'A'B O A βα(4)面积射影定理:面积射影定理:已知ABC ∆的边BC 在平面α内,顶点A α∉。

设ABC ∆的面积为S ,它在平面α内的射影面积为1S ,且平面α与ABC ∆所在平面所成的二面角为0(090)θθ<<,则1cos S Sθ=。

注:①面积射影定理反映了斜面面积、射影面积 和这两个平面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间的关系; ABC ∆可以推广到任意的多边形。

②在二面角的平面角不易作时,经常采用 “面积射影定理法”。

例3.如图,在四棱锥S ABCD -中,底面ABCD 为正方形,侧棱SD ⊥底面ABCD E F ,,分别为AB SC ,的中点。

(1)证明EF ∥平面SAD ;(2)设2SD DC =,求二面角A EF D --的大小。

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090,1,ACB CB ∠==1CA AA ==M 为侧棱1CC 上一点, 1AM BA ⊥。

(1)求证:1AM A BC ⊥平面; (2)求二面角B AM C --的大小; (3)求点C 到平面ABM 的距离。

CA BMC1A1B1CA B CD1A θS1S α四棱锥A BCDE -中,底面BCDE 为矩形,侧面ABC ⊥底面BCDE ,2BC =,CD =AB AC =。

①证明:AD CE ⊥;②设CE 与平面ABE 所成的角为45o,求二面角C AD E --的大小。

S 为直角梯形ABCD 所在平面外一点0,90,ABC SA ∠=⊥面,ABCD SA AB BC ===1,12AD =,求平面SCD 与平面SAB 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等边三角形ABC 与正方形ABDE 有一公共边AB ,二面角C AB D --的余弦值为3,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则EM AN ,所成角的余弦值等于 。

例4.如图所示,已知平行六面体 1111ABCD A B C D -的底面ABCDCDEAB1A1B1C1DSABCD是矩形,且侧面11ABB A ⊥底面ABCD ,11,3,AB BB AN NB == M 、E 分别是1B C 、AB 的中点,F 是EC的中点,4,AB MN ==侧棱与底面ABCD 成045的角。

(1)求证:MF ⊥底面ABCD ; (2)求二面角M AB C --的大小;(3)求MN 与平面1B CE 所成角的大小。

1.(1)已知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 1B ⊥CB 1,则 A 1B 与AC 1所成的角为( ) (A )450 (B )600 (C )900 (D )1200(2)(08全国Ⅱ10)已知正四棱锥S ABCD -的侧棱长与底面边长都相等,E 是SB 的中点,则AE SD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A .13 BCD .23(3)Rt ABC ∆的斜边在平面α内,顶点A 在α外,BAC ∠在平面α内的射影是BA C '∠,则BA C '∠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4)从平面α外一点P 向平面α引垂线和斜线,A 为垂足,B 为斜足,射线BC α⊂,这时PBC ∠为钝角,设,PBC x ABC y ∠=∠=,则( )A.x y >B.x y =C.x y <D.,x y 的大小关系不确定(5)相交成60°的两条直线与一个平面α所成的角都是45°,那么这两条直线在平面α内的射影所成的角是( ) A .30° B .45° C .60° D .90°(6)一条与平面相交的线段,其长度为10cm ,两端点到平面的距离分别是2cm ,3cm ,这条线段与平面所成的角是 ;若一条线段与平面不相交,两端点到平面的距离分别是2cm ,3cm ,则线段所在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 。

(7)PA 、PB 、PC 是从P 点引出的三条射线,每两条夹角都是60°,那么直线PC 与平面PAB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ABA 11A .21B .22 C .36 D .33 (8)如图,在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M N 分别是1,A A AB 上的点,若0190NMC ∠=, 那么1NMB ∠的大小是( )A.大于090B.小于090 C. 090 D.不能确定(9)已知SO ABC ⊥∆所在平面于O 点,且S 到,,A B C 三点等距离,若ABC ∆中,有cos cos sin sin A B A B >,则O 点( )A.必在ABC ∆的某一边上B.必在ABC ∆外部(不含边界)C.必在ABC ∆内部(不含边界)D.以上都不对(10)如果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平面α平行,两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与平面α所成的角分别为 21θθ和,则( )A .1sin sin 2212≥+θθB .1sin sin 2212≤+θθC .1sin sin 2212>+θθD .1sin sin 2212<+θθ (11)如图,l A B αβαβαβ⊥=∈∈I ,,,,A B ,到l 的距离分别是a 和b ,AB 与αβ,所成的角分别 是θ和ϕ,AB 在αβ,内的射影分别是m 和n ,若a b >,则( )A .m n θϕ>>,B .m n θϕ><,C .m n θϕ<<,D .m n θϕ<>,(12)与正方形各面成相等的角且过正方体三个顶点的截面的个数是________。

2.已知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AB AC F -=为1BB 上一点,12,BF BC a FB a ===。

(1)若D 为BC 的中点,E 为AD 上不同于A D 、的任意一点,证明:1EF FC ⊥; (2)若113A B a =,求1FC 与平面11AA B B 所成角的正弦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