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论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科学需要自由,而信仰“人格化的上帝”
的宗教观却限制了人的自由 科学作为一种现存的和完成的东西,是客 观的,但作为一种尚在制定中的东西,作为 一种被追求的目的,其特点却是主观的、 虚构的,“科学是人类头脑用其自由发明 出来的观念和概念所作的创造”。
这种虚构、自由创造的特征决定了科学
如果混淆了二者的界限,就会造成宗教与
科学之间的冲突。过去宗教与科学的冲 突多属此类。
当宗教团体坚持《圣经》记载的话都是
绝对真理时,就是宗教对科学的干涉,因为 它超出了“价值判断”的领域,去为事实 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制定规则,比如教会 反对伽利略和达尔文学说的斗争就属此 类; 当科学的代表人物根据科学方法试图对 价值和目的作出根本性判断时,就属科学 对宗教的干涉,因为它也超越了自身的范 围,去干涉自己领域之外的事务。
爱因斯坦认为,这两种宗教的共同特征
是“人格化的上帝”。 “这不仅是不足取的,而且也是可悲的。 因为一种不能在光天化日之下而只能在 黑暗(科学未涉足的领域)中站得住脚 的教义,由于它对人类进步有着数不清的 害处,必然会失去它对人类的影响”。
这种全知全能、公正廉明、惩恶扬善的
上帝观念本身存在着逻辑矛盾。因为如 果上帝是全能的,人的所作所为都是上帝 安排的,那人类就不应当为自己的行为和 思想负责,上帝也就不应该赏罚人类;但上 帝又对人类实施了赏罚,那又说明上帝是 不公正的。
总结
爱因斯坦对宗教与科学关系的这种理解,
应该说是一种双重文化价值观,这种双重 文化价值观并不是偶然的,它是欧洲文化 近百年新发展的产物。
爱因斯坦的宗教观既是解构性的,也是建
构性的。他强调宗教是不断发展的,提出 以一种真挚的宇宙宗教感情来取代信仰 人格化上帝的宗教观,这种思想既是对传 统宗教信仰的解构,同时又是对新的信仰 形式的建构。
2.科学要由有宗教信仰的人来创造。
“科学只能由那些全心全意追求真理和
向往理解事物的人来创造。然而这种感 情的源泉却来自宗教的领域。”
3,宗教的道德教化作用在科学方面表现
为对科学研究以及科学成果利用方面的 引导作用。 当爱因斯坦晚年发现他以及其他科学家 的科学成果被霸权主义所利用,去进行一 些残害生命、违背正义与道德的战争行 为时,他非常气愤,并且更加重视宗教的这 种道德教化作用,更加强调宗教对科学研 究的引导作用。
宗教与科学存在着牢固的依存性
“科学没有宗教就像瘸子,宗教没有科学
就像瞎子。” 这句话的前半句讲的是宗教对科学研究 与创造的重要作用,后半句是讲科学对宗 教发展的积极作用。
宗教信仰对科学的作用
1.宇宙宗教感情是科学研究和创造的基
础与强大动力。 “我认为宇宙宗教感情是科学研究的最 强有力、最高尚的动机。… …要是没有 这种热忱,就不能在理论科学的开辟性的 工作中取得成就。”
综上,宗教在清除掉人格化的上帝观后,
已被彻底净化成纯粹的崇高感情和坚定 信仰。 之所以还要沿用“宗教”这个词,是因为 “没有找到一个比`宗教‘这个词更好的 词汇来表达我们对实在的理性本质的信 赖”。
在与玻恩的通信中,爱因斯坦明确地表达
了自己的立场:“在我们的科学期望中,我 们已成为对立的两极。你信仰掷骰子的 上帝,我却信仰客观存在的世界中的完备 定律和秩序。”
三、宇宙宗教感情 特点1:它不再传达上帝的旨意,而是揭
示人类向往的目标 “弄清楚这些基本目标和基本价值,并且 使它们在个人的感情生活中牢靠地建立 起来,我以为这正是宗教在人类社会生活 中所必须履行的最重要的职能。”
特点2.它是无私的,完全超越了个人的
价值和目标 “使人类尽可能从自私自利的要求、欲 望和恐惧的奴役中解放出来是宗教的目 标之一。”
2,宗教的目标要依靠科学来实现。
爱因斯坦在谈到宗教与科学各自的职能
时,把确立基本价值与基本目标看成是宗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教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能。那么,如何使人 们确立的目标得以实现呢?
爱因斯坦说:“客观知识为我们达到某些
目的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虽然科学只能揭示“是什么”的问题,而 不能决定“应当是什么”,但却可以为宗 教目标的实现提供一定的手段。
特点3.具有宗教感情的人对信仰是虔诚
的、超乎理性的 “说一个信仰宗教的人是虔诚的,意思是 说,他并不怀疑那些超越个人的目的和目 标的庄严和崇高;而这些目的和目标是既 不需要也不可能有理性基础的。”
特点4:这种宇宙宗教感情是完全自发的 不需要清规戒律和礼拜、洗礼等繁琐的
仪式。 特点5:这种宗教起着旧宗教无法起到的 道德教化作用。 “在宗教清洗掉迷信成分之后,它所留下 来的就是培养道德行为的这种最重要的 源泉。在这个意义上,宗教构成了教育的 一个重要部分。”
背离的,科学与宗教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 的矛盾,并且宗教最终会被科学所驳倒和 取代。 “在人类认识史上,科学与宗教的确存 在过严重的冲突。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冲 突,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一个 原因就是“上帝概念的拟人化”。
1.人格化的上帝观念与科学态度不相容
一个相信科学的人,必定坚信世界的因果
THX
科学在宗教信仰中的作用
1.科学能激发宗教感情,并使宗教不断完
善、升华。 在清除了人格化的上帝观之后,“真正的 宗教已被科学知识提高了境界,而且意义 也更加深远了” 。也就说,科学不仅能激 发宗教感情,而且还能使宗教信仰得到升 华。
那么,科学如何激发宗教感情,并使宗
教信仰提高境界的呢?
研究与创造需要自由,既需要外在的自由, 即言论、教学的自由与充分的时间保证, 又需要精神上的自由。 以人格化的上帝为信仰的宗教观,不仅设 置了众多的清规戒律限制人的言论和行 动,而且用教条的思维方式限制了人的思 想,从而大大地限制了科学及其他创造性 精神活动的发展。
宗教与科学界限分明
科学是表述事实的,而不表达任何感情、

“凡是曾经在这个领域(指科学)里胜利前进中 有过深切经验的人,对存在中所显示出来的合理 性,都会感到深挚的崇敬。通过理解,他从个人 的愿望和欲望的枷锁里完全解放出来,从而对体 现于存在之中的理性的庄严抱着谦恭的态 度… …从宗教这个词的最高意义来说,我认为 这种态度就是宗教的态度。因此我以为科学不 仅替宗教的冲动清洗了它的拟人论的渣滓,而且 也帮助我们对生活的理解能达到宗教的境界。”
价值、目标以及伦理准则。至于表达感 情与伦理准则、决定道德目标等方面的 问题则是宗教的职能,而这一方面在我们 的生活中既是不可缺的,又是科学所无法 取代的。
“我们所谓的科学的惟一目的是指出`是'
什么的问题。至于决定`应该是'什么的问 题,却是一个同它完全无关的独立的问 题… …至于怎样决定这些道德目标的本 身,就完全超出科学的范围了。”
爱因斯坦论科 学与宗教的关 系
主要观点
1.宗教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三
个阶段:恐惧宗教、道德宗教、宇 宙宗教感情; 2.人格化的上帝观是过去科学与宗 教冲突最主要的原因; 3.科学与宗教既界限分明,又存在 着牢固的依存性。
宗教经验的发展历程
一、恐惧宗教
“在原始人心里,引起宗教观念的最主要
纽约犹太教堂牧师赫伯特· 哥尔德斯坦于
1929年4月通过电报询问爱因斯坦“你 相信上帝吗?”,爱因斯坦作了非常干脆 的答复:“我信仰斯宾诺莎的那个在存在 事物的有秩序的和谐中显示出来的上帝, 而不相信那个同人类的命运和行为有牵 连的上帝。”
科学与宗教冲突的主要原因
人们普遍地认为:宗教信仰与科学态度是
的是恐惧——对饥饿、野兽、疾病和死 亡的恐惧。” “一切宗教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 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虚幻的反映, 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 的力量的形式。”——恩格斯
二、道德宗教 道德宗教的出现与人们“求得引导、慈
爱和扶助的愿望”有着直接关系,这种愿 望使人类为上帝赋予了一定的道德观念, 从而形成了 “道德的上帝概念”
这种建构克服了各种宗教信仰的原
教旨主义倾向的保守性,使宗教这种 文化现象不断与社会、科学相适应。 但这种新的建构却使宗教脱离了历 史和现存的宗教形式,进而使具有社 会组织形式、行为仪规和文本及解 释传统的宗教成了一种单纯的个人 的信仰。所以,他的思想对解决现实 的宗教问题与当今世界的宗教冲突, 未必有太大的现实意义。
必然性规律,坚信事件的进程是由必然性 来决定的,这显然与“由神来干预事件进 程”的宗教观念相矛盾。
2.科学对自然规律的揭示与人格化的上
帝观出现了严重的冲突 “主张有一个能干涉自然界事件的人格 化的上帝这种教义决不会被科学真正驳 倒,因为这种教义总是能够躲进科学知识 尚未插足的一些领域里去的”。 但爱因斯坦坚信,科学的每一步发展都会 对人格化的上帝观以进一步的打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